九年级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
九年级上册必修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必修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10a70f9e3143323868935e.png)
九年级上册必修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
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
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改编自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1)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工业革命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2)根据材料二,说明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全球化的表现。
2.英国——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曾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九年级历史下册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含解析)
![九年级历史下册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5bb244b9f3f90f76c61be9.png)
九年级历史下册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解析)一、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逐渐放弃了侵略的发展方式,和平发展方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
这些国家通过参与全球性或区域性组织来获取实现本国繁荣所需的各种资源。
这些国家间的竞争也由过去的军事、政治竞争转向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竞争材料二: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和平方式下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如何改变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规则,做到发展成果共享,确保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这是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因为只有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是世界持久和平与繁荣的根本之道。
(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世界各国发展出现的新特点,并概括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当今世界的不均衡发展。
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世界的均衡发展?(3)请举出一个现代中国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事例。
【答案】(1)和平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促使国家间竞争领域发生变化。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差距拉大;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共享发展成果,合作共赢。
(3)提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等。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逐渐放弃了侵略的发展方式,和平发展方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
这些国家通过参与全球性或区域性组织来获取实现本国繁荣所需的各种资源。
这些国家间的竞争也由过去的军事政治竞争转向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竞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各国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是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促使国家间竞争领域发生变化。
(2)依据材料二“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和平方式下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如何改变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规则,做到发展成果共享,确保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这是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因为只有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是世界持久和平与繁荣的根本之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的不均衡发展例如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差距拉大;要想实现世界的均衡发展,应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共享发展成果,合作共赢。
九年级历史专题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九年级历史专题材料分析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78d1c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9.png)
日本专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19世纪末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摘编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二 1956——1978年,日本经济年拉长率达11.6%,增长速度相当于美国的2.7倍,联邦德国的2.3倍;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日本的“第一个老师”是谁“19世纪末,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的是哪一次战争“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又是指的哪一次战争 3分2对于材料一中提到的两场战争的结果,你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1分3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日本发展经济的经济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 2分◆2.日本——亚洲的例外11分从地理环境看,日本可以说是“上帝的弃儿”,陆地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地质灾害频发;但从人文经济的角度来看,早在十九世纪60年代末,它就学习西方,实施变革,“脱亚入欧”成为了亚洲的例外;后来成为第一个承办奥运会的亚洲国家,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简直就是“上帝的宠儿”;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十九世纪60年代末日本学习西方实施变革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中,日本在社会生活方面是如何“脱亚入欧”学习西方的 4分2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得益于那个国家的帮助和扶植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5分3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面对这一现实,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审慎对待中日关系 2分战争、和平与世界格局专题非选择题◆3.13分战争与和平是相伴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孪生姐妹,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又潜伏着战争;今天就让我们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个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巴黎和会图二:慕尼黑会议图三:雅尔塔会议材料二:冷战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1图一是哪次战争后召开的国际会议这次战争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2图二所示慕尼黑会议反映出英德之间是盟友还是敌对关系那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又是什么关系呢3图三所示会议发生在哪次战争中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战后主导国际关系新格局的是哪两个国家4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中,中、美、俄、日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 利益一致、追求双赢 B. 相互竞争、相互制约C. 取长补短、共同繁荣D. 平等互利、力量均衡5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北约空袭利比亚等事件充分说明,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因素除了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外,还存在哪种主要因素6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学习,你认为它对我们有什么警示◆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中国军民苏联军民英国官兵美国官兵德国官兵日本官兵2100多万2700多万37.5万40.5万1360万274.7万材料二:从美国的利益出发,布什政府对一些国际条约拒签的拒签、毁约的毁约、修改的修改;……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请回答:⑴依据材料一,请你分别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和标志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历史事件;⑵依据材料二,你认为当今世界威胁人类进步和安全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⑷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你认为中国应做出哪些努力◆5.探究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本书再现了人类迄今为止展开的最大规模的交战,还有战场之外的斗智斗勇,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外交舞台上的明争暗斗,以及一场场局部战争的来龙去脉;在这100年里,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了这两次世界大战,战火波及了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无法估算;这是法国贝当将军关于凡尔登战役的回忆:“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遮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1945年8月在日本广岛、长崎升起的两朵“蘑菇云”顷刻之间使两座城市化为乌有……而今,局部战争频发,流血冲突屡见,民族纠纷、大国干涉、宗教仇视已至恐怖活动很快就成为我们整个人类头上的利剑;我相信这一个个瞬间一定会敲击出每一位读者心灵的共鸣;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主要针对的是哪个国家3“把体面的和平从德国带回了唐宁街”,“为了和平我们牺牲了捷克”“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这是英国首相参加了一次重要会议后所发表的言论,请问这次会议他们推行了什么政策这个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哪些重大军事行动体现了联合国家宣言的精神试举一例;1分5当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的时候,当世界沉浸在喜悦与悲伤、希望与绝望、激情与冷漠之中时,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重新摆在人类面前: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一切重演呢请谈谈你的看法;1分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灾难……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并且最终大大削弱甚至破坏了欧洲遍及世界的势力和影响;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1941年6年,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斯大林号召: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世界历史九下人教版材料三:1942年1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结成联盟……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世界历史九下人教版⑴材料一中“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体现这场“战争”残酷性的战役是什么写出材料二为“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所进行的战役一例;3分⑵材料三中的“联盟”指什么它在“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1分7.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并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小罗斯福罗斯福见闻秘录1图一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两个国际组织示意图;该组织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2图二为1942年12月中、美、苏、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宣言的场景;这一文件的签署标志着哪一国际组织的建立它的建立有什么意义3依据材料,评价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4分◆8.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13 分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即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夕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初步构建了战后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通过哪两次会议构建的两次会议对中国问题的处理,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3 分2说出雅尔塔会议后加速法西斯势力灭亡的一项军事行动;2 分3说出“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具体表现;据此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的重点在哪个地区5分4“一超多强”中的“一超”指哪个国家“多强”指哪些国家或国家联盟3分9.本题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说:“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国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材料二: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材料三: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1分为确立“和平制度”,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2分2材料二中的两个“战争”分别是什么2分3“华约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发展趋势1分4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伏彼起,给国际安全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2分10.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2分2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其中哪些条约直接损害了中国利益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6分3二战后,出现哪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3分4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献出什么特点你认为中国应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5分答案1.1中国1分;甲午中日战争1分或1890—1895年中日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1分;2落后就要挨打1分或坚持改革开放言之有理即可给分;3①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②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③推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④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2分任答两点或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11分1明治维新;2分仿效欧美,设立新式学堂,普及初等教育;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学习欧美的资本主义文明;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的日本发型等;2分2美国;2分原因:①战后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②政府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③引进最新科技成就;④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3分3看法:略2分3.13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2盟友;1分敌对1分;3第二次世界大战1分;美国和苏联2分,答对一个国家给1分;4B2分5霸权主义2分6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破坏等;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等;任答出一点给2分,采意给分4.⑴斯大林格勒战役2分诺曼底登陆2分⑵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2分⑶和平与发展2分⑷①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大力发展我国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③积极发挥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的作用;答对一点计2分,两点计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酌情计分;5.1同意:萨拉热窝事件是恐怖袭击事件,这一突发事件给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成为德国和奥匈帝国发动战争“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一事件的严重危害性已被历史所证明;没有这种恐怖暗杀事件,大战就可能推迟甚至避免;1分帝国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的规律在“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仍然存在,但“二战”后同样存在,但“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并没有引发世界大战;相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并未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而只有德意日轴心国集团,却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分不同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改变了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过分世界;1分在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矛盾斗争中,欧洲列强之间形成了三对基本矛盾;这三对矛盾的发展导致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形成;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和对抗,加剧了战争危机,引发了世界大战,即使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也会发生世界大战;1分2德国;1分3绥靖政策;1分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是30年代反法西斯斗争受到挫折的原因之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1分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也损害了自身的利益,以致于在大战中损失惨重;1分4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苏联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美国对中国的抗日援助;易北河畔会师;攻克柏林战役;答对1个即可,共1分5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增强本国综合国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言之有理即可,共1分6.⑴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⑵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在“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不断壮大,改变了力量的对比,成为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有力保证;⑶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应珍爱和平,远离战争;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7.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4分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保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4分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4分8.l巴黎和会或凡尔赛会议l 分华盛顿会议1 分启示:弱国无外交1 分2攻克柏林;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苏联对日作战等任答一个2 分3政治上表现:杜鲁门主义1 分经济上表现: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1 分军事上表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 分扩张重点:欧洲2 分4“一超”:美国1 分“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任答两个2 分9.1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系1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各1分,共2分2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冷战;各1分,共2分3多极化1分4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台国力;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事务;发展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0.1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协约国,同盟国2分;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2分;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1分;中国政府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1分;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华约2分;两极格局1分;4政治多极化1分;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加强国际音的团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4分,。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及解析(3)解析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及解析(3)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7e7ed60066f5335b81219a.png)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及解析(3)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
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
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改编自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1)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工业革命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2)根据材料二,说明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全球化的表现。
2.材料一进入14世纪,西欧开始出现新时代的曙光。
九年级历史材料题(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历史材料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64e36adaef5ef7bb0d3c95.png)
九年级历史材料题(及答案)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推动欧洲步入近代社会。
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说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从达·芬奇个人角度,谈谈其取得成就的原因。
材料二(2)依据材料二,从活动区域方面,概括人类交往的发展趋势。
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三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航海家们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驱使他们远渡重洋,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寻找黄金,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因此,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摘编自程佩璇《近代西欧国家现代化与文艺复兴之关系探析》(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的理解。
2.九(3)班开展了一次以“帝国(英国)的兴衰”为主题的活动探究课,请你参与。
材料一“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我只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运动的核心思潮?请写出这一运动中英国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一个即可)。
材料二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英国有什么影响?材料三英国商船从英国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美洲,卖给当地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3)材料三反映的是英国殖民者的哪一贸易活动?请用图示法画出此活动的路线图。
材料四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等行业大量采用机器生产。
(4)根据材料四,英国优越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英国在“机械技术”领域最关键的发明是什么?材料五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帝国主义国家间殖民扩张与掠夺进一步加剧,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5)英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根据材料五,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一战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6)通过探究英国的兴衰史,你有什么感想?3.14世纪-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九年级历史材料题含解析解析
![九年级历史材料题含解析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3ad28ca417866fb94a8e14.png)
九年级历史材料题含解析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
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和发展的时代,阅读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成功后,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有效限制……英国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颖而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
——摘自张国君著《大国是怎样崛起的》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材料三拿破仑出身于小贵族家庭,在大革命中,他获得提升,并逐渐展示出杰出的军事天才他还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败了反法联盟军,维护了革命成果,扩大了革命影响,然而,他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夺,引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1815年,帝国覆灭。
(1)材料一中的“法案”指的是英国历史上的哪部文献?说说它有什么重要特点?(2)材料一中提到的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指的是什么?(3)依据材料二,指出“他们”有追求哪些权力的诉求?为保障这些权利进行了怎样的斗争?领导斗争的人物是谁?(4)材料三中的“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原因是什么?(5)试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2.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地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
下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因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
部编九年级上册历史6、7单元 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九年级上册历史6、7单元 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6fa35f5acfa1c7aa00cc47.png)
部编九年级上册历史6、7单元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严重不符。
材料二: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朱军。
材料三: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和天主教徒结婚。
请结合材料回答:1.材料一中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为什么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严重不符?2.材料二出自哪个法律条文?它表达了议会的什么意图?针对的是哪位国王的专断政策?3.材料三出自哪部法律条文?这部法律是何时由哪个机构颁布的?4.材料三所描述的法律条文的颁布前英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5.材料三所描述的法律的颁布有什么意义?6.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国王和议会哪一方的权力大?附参考答案:1. 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税收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2.《权利请愿书》限制王权查理一世3.《权利法案》 1689年英国议会4. 1688年光荣革命战。
6.议会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4f4b5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8.png)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练习(含答案)1.人民群众观点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论述:四大文明古国的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
如古埃及人民修筑了宏伟的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创造了历史悠久的苏美尔文明,留下了古老的楔形文字;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从0到9 的计数法;中国人民的四大发明等。
他们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观点2: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
论述:1775—1783 年,北美殖民地人民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最终取得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1789 年,法国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此后,巴黎民众多次起义,把法国大革命不断推向高潮,沉重打击了法国的封建势力。
工业革命后,以无产阶级为核心力量的群众运动深刻地影响了近代社会的发展走向,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2. 杰出人物观点:杰出政治家的有效举措是社会进步(或政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论述:伯里克利进一步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在他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在孝德天皇的支持下,日本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推行一系列社会变革,史称“大化改新”,使日本逐渐由一个奴隶制国家过渡到封建国家。
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领导人,在他的领导下,美国制定了1787 年美国宪法,建立了联邦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以三权分立为基本原则的权力制衡,为美国建国初期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颁布的《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被称为“资产阶级的皇帝”,《拿破仑法典》成为资产阶级国家制定民法的参照蓝本;拿破仑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大革命的思想,客观上加速了欧洲大陆的近代化进程。
3.要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观点:伟大的社会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九年级历史材料题
![九年级历史材料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e01a58e518964bcf847c12.png)
九年级材料题专练1、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思想创新。
下表是某位同学学习这一主题不完善的笔记,请你写出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内容。
2、材料一16—19世纪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材料二当英国殖民者占领孟加拉后,他们首先窃取了孟加拉的国库,仅此一项,就给英国带来了3700多万英镑。
…… 东印度公司使印度人民遭受了无穷的灾难,仅1770年的大饥荒就饿死1000万人,占孟加拉人口的三分之一。
请回答:(1)仔细观察材料一的示意图,说出“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
(3分)(2)结合材料二说出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
(1分)(3)根据两则材料,概述这些现象对西方和东方造成的影响。
(4分)3、从人类文明的出现到15世纪,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从未中断过。
从16世纪前后到20世纪初,世界各地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全球化与多元化的矛盾统一构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竞争的局面。
然而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问题以及人类无法抵御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使人类和平与发展道路充满了挑战。
(1)举出3个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事例。
(3分)并任选其中一例简述其意义。
(2)谈谈你对历史上的征服(战争)和反侵略斗争的认识(4分)(3)面对和平与发展进程中的诸多问题,你认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如何做?(3分)4、两次工业革命是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请回答:(1)(2)(3)两次工业革命在促进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还带来了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深刻的变化。
将发生的主要变化填入表格中。
(3分)5、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较早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十九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请回答:(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2)英国工业革命中。
哈格里夫斯和瓦特各作出了什么重要贡献?(4分)(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2分)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形成于什么时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此,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行了哪些抗争与探索?7、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大国的发展带动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影响着国际格局的调整。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及解析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b462a8f01dc281e43af062.png)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及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改变不过是四十年代英国革命的完成。
显然,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的妥协是他们之间尖锐斗争的产物。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图采用和平的手段和合法的形式把王权改造成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改变后,英国的资产阶级专政稳定下来,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一百年间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庄建镶《评英国1688年政变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的妥协》材料二: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
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
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因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纺织工业、采矿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堞和矿石。
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
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有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1688年政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与哪位人物进行技术革新有关?“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的出现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指出标志着铁路时代开始的历史事件。
解析:(1)历史事件:“光荣革命”。
名称:君主立宪制。
(2)人物:瓦特。
时代:“蒸汽时代”。
(3)影响:铁路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事件: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
【详解】(1)根据材料一“1688年改变不过是四十年代英国革命的完成。
九年级历史材料题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历史材料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05eeeb52d380eb63946d6c.png)
九年级历史材料题附答案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将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民主与法制建设对于推动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摘编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保证“体人民”掌权,当时雅典设立的最高政治权力机构是什么?雅典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而采取了什么措施?雅典的民主政治对后世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民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法典对今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君权)在英国《权利法案》中的突出体现。
并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 材料分析题 专项训练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 材料分析题 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176c0da0b1c59eef9c7b411.png)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材料分析题专项训练一.《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共1小题)1.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
法与时移,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
材料一图1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
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
如: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等。
(1)材料一是对哪部法典的描述?该法典在法制史上有何地位?材料二(如图2)(2)材料二图片是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它被称为什么?该法典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三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规范,才能成为臣民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
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
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
(3)材料三中的皇帝是谁?他主持编纂的法律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材料四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关系示意图(4)对比材料四中的图3和图4,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变化是通过哪部法律文献得以实现的?材料五“美国法治建设”结构示意图(图5)(局部)(5)材料五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美国法治建设”结构示意图(局部),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写出ABC 处对应的法律文献名称。
材料六伏尔泰曾说,在法国旅行需要经常更换法律,就像经常更换马匹一样。
法国直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
(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804年”相关的法律文献是什么,这部法律对后世有何影响?(7)从以上各国的法治建设历程中,你有哪些认识?二.雅典民主政治(共1小题)2.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保证一般公民都能担任国家公职,他制定了公职津贴制,规定除大将军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员每日都可得到政府的津贴。
雅典的公民因此都不拒绝担任公职了,而且把担任公职当做一种荣誉,谁要是一生中什么公职也没有担任过,谁就将被认作是懒汉和没有出息的人,那可是一生的耻辱。
九年级历史材料练习题
![九年级历史材料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567fd5331b765ce050814a5.png)
材料一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2)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4)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方面,你对图中三家的思想有什么看法?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
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
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请回答:(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2011·扬州]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既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
材料二汉武帝采纳了……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材料三清朝,孔子被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以上材料均摘自初中历史教材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方面,你对儒家、法家、道家有什么看法?(2)材料二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3)针对材料三反映的史实,你认为应如何看待孔子?[2011·陕西] 材料一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
九年级部编版历史材料题含答案(9)解析
![九年级部编版历史材料题含答案(9)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dddbfb03d8ce2f01662348.png)
九年级部编版历史材料题含答案(9)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推动欧洲步入近代社会。
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说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从达·芬奇个人角度,谈谈其取得成就的原因。
材料二(2)依据材料二,从活动区域方面,概括人类交往的发展趋势。
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三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航海家们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驱使他们远渡重洋,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寻找黄金,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因此,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摘编自程佩璇《近代西欧国家现代化与文艺复兴之关系探析》(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的理解。
2.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
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
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经济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材料三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
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新全球史》材料四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
![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55e2a1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4.png)
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1.浩瀚的海洋吸引了中外航海家不懈的探索。
不管他们探索的目的如何。
航海技术的进步是支持他们完成航行的基本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外国),示中国富强。
”材料二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1)根据材料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郑和下西洋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什么贡献?(2分)(2)材料二中最先实现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是哪位航海家?材料二反映了他航行美洲的目的是什么?(2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成功实现一、二的航海活动的技术条件有哪些?(2分)1.(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宣示明朝的军威和富强)。
(1分)贡献:郑和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牡举:开创了亚非(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1分,任意回答一点即可)(2)航海家:哥伦布。
(1分)目的:渴望得致黄金,(贵金属,财富),(1分)(3)技术条件:指南针的运用;导航技术的进步;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的进步等。
(2分,任意回答两点即可)2.(10 分)自古以来,人类不断突破自身生活的区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出口丝织品,也出口肉桂、大黄和优质铁。
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石和牲畜,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以及来自罗马诸省的玻璃、珊瑚、珍珠……——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1)材料一中的中西方贸易得益于哪一条商道的开辟?该商道的开辟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九年级上册必修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必修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9e3cf10661ed9ac51f354.png)
九年级上册必修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附答案)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法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石柱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它的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
材料二在(罗马)共和初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为限制贵族滥用特权,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应运而生。
……(它)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摘自徐玲、刘秀瑛《世界通史教学指引古代卷》材料三《权利法案》中除宣称常备军为非法这一条外,其他所有的条款都是“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定期召集议会,议会有言论自由,国家的赋税由议会决定,国民有请愿的权利等。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这些条款,关键是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材料四第101条:“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法国《拿破仑法典》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该“法典”的名称。
概括此“法典”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十二铜表法》制定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理解“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4)根据材料四概括,《拿破仑法典》体现了哪些法律原则?(5)综上所述,你对法治建设有何认识?解析:(1)汉谟拉比法典;历史价值: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目的:为了限制贵族滥用权利;限制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
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题训练
![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8a9afcfb4daa58da1114a6e.png)
1.(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木薯、马铃薯、甘薯和玉米、还有花生、豆类和西红柿,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资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哥伦布交流”的结算清单很复杂,但这场交流开始以后,世界就不可否认地改变了。
——《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的“这场交流”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交流”使世界不可否认地发生了哪些改变?(3分)材料二: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商品需求量的增加,使这里的手工业发展不同于其他欧洲地区。
表现在城市富商打入生产领域,包买材料供应给手工业者,又将材料送到各地贩卖,被称作“包买商人”。
另外一种新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工场手工业出现了。
包买商人和工场主成为早期的的资产阶级,经济薄弱的手工业从业者则成为了雇佣工人。
大量的工场手工业的出现,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萌芽。
——欧洲风化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2分)指出资本主义萌芽的思想文化基础是什么?(2分)材料三: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殖民掠夺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经济生活,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把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知识带去,破坏当地的经济结构,把亚非拉国家带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推动了这些地区和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3)根据材料三,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说明“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
”(2分)材料四: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在一起。
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缩短43%。
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由3个月减为18天。
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根据材料四归纳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b3a49ff5335a8103d22090.png)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附答案)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材料一:1688年,英国从海外请来一位荷兰人做自己的国王。
至此,历时近半个世纪的政治风暴才得以止息。
国王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多次选择中被保留下来,英国最终选择了君主立宪制。
这是一种既克制专制的国王,又能保持一般的王权,从而避免社会动荡的最好的解决方法。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保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又承继悠久的传统,照顾了人民的心理承受力,因此可以说,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英国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摘编自汪效驷《论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建立及影响》材料二: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
蓬勃发展的文化、人民主权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都预示了民族主义的觉醒,拿破仑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
——乔治•勒菲佛尔《拿破仑时代》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得以建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对近代欧洲发展的历史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第一部伸张“人权”所颁布的法律文献。
这三场革命体现了人类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英国——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曾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
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1、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三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摘自哥伦布日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1分)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1分)(2)列举一文艺复兴在艺术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1分)(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2分)(4)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2分)从材料中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
(1分)(5)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1分)2.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2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九年级的学生对英国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更全面地的了解英国历史,他们专门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
让我们跟随他们共同步入英国国历史的探寻之旅。
第一站:探访莎士比亚(1)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四大悲剧同学们都想一睹为快,请你列出四大悲剧的目录。
(4分)第二站:追寻革命足迹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在伦敦白厅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
(2)材料一描述的历史画面中被处死的是那位国王?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2分)第三站:走进英国科技馆(3)在科技馆中同学们看到了以下几种机器,请写出他们的发明者(3分)第四站:感悟英国的发展同学们了解了英国的历史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请你回答:(4)试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原因?由此得到哪些启示?(4分)3.1837年,18岁的维多利亚继位英国国王,维多利亚时代开始。
维多利亚在位的63年(1837-1901)间,英国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繁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巩固、完善、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占有相当于本土面积111倍的殖民地,自称日不落帝国。
阅读下列此案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材料一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对英国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分)材料二:据“中央社”报道,日本发生史上最大规模地震,灾情惨重,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闻讯后十分震惊,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哀悼;英国政府并表示将提供人道援助。
---中新网3月12日电(2)依据此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最高权力机构是___________。
材料三: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君主立宪制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3)材料三中“经济迅速发展”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它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4分)材料四:经过几百年在印度极其殖民地的疯狂掠夺和剥削,英国获取了无数的财富和生产原料……“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英国19世纪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3分)4、进入近代,欧洲文明强势崛起,法国是近代欧洲文明的重要发动机之一。
探究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14日,星期二,无事。
”这是路易十六对197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
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
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
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1)材料一中的“革命”是法国历史上的哪次革命运动?这次革命对欧洲和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国际歌》(2)法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请写出这个政权的名称,并结合材料二《国际歌》的歌词内容与所学知识,谈谈这个政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巨人风采】(3)拿破仑是法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有人赞他为“欧洲雄狮”,也有人说他是“科西嘉怪物”。
你的看法如何?并说明理由。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产值(千卢布)1860年99 11600 79541879年287 42000 51937——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三 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不得摘抄原文)(2分)(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4分)(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进行什么历史运动来实现工业化?(1分)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3分)(4)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6.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
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具备。
欧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了海上探险。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线路图(右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4分)(2)从欧洲经大西洋、印度洋直通印度的新航路是由航海家谁开辟的?(2分)(3)最早完成穿越三大洋,又回到欧洲的航海活动是由谁率领的船队完成的?他的航行证明了什么?(4分)(4)你知道在新航路开辟的半个多世纪前,中国的一次伟大的航海壮举是什么吗?(2分)7、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材料二: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
……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摘自新华网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
……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人权宣言》(1)根据材料一,说出实行这种“民主政治”的古代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名称。
(2分)(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所反映的是英国什么政治制度?(2分)该政治制度是怎样在英国确立起来的?(3分)(3)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法国资产阶级的理想追求。
《人权宣言》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2分)(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
(2分)8.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近代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⑴近代欧洲第一、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⑵ 17-18世纪欧洲又发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受其影响,18世纪欧洲哪个国家爆发了一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1分)⑶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1分)⑷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哪一历史事件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1分)⑸ 20世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思想理论成果?(2分)⑹结合上述问题,就先进思想文化的作用或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用一句话谈谈你的认识。
(1分)9.站在科学家的肩上,你可以看得更远;踏着科学家的足迹,你可以走得更快。
以下是有关三位近代著名科学家的漫画,仔细捕捉图中信息并回答问题:(6分)图一图二图三①图一是英国著名科学家,物理学中力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你知道他是谁吗?图一中一个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引发了他思考,从而推断出哪一定律?②图二中的科学家将生物学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请写出他的名字。
仔细观察图片,你能说说出这位科学家的科学巨著吗?③图三中的公式是相对论的动能表达式,提出这一理论的科学家是谁?这一理论为人类开发使用一种新能源提供了理论基础,请问这种新能源是什么?参考答案1、(1)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人文主义(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3)它不仅仅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4)印度大陆改为美洲大陆建立殖民地(5)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2.(1)《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4分)(2)查理一世。
君主立宪制( 2分)(3)哈格里夫斯、瓦特、史蒂芬孙。
( 3分)(4)原因: 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经济: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启示:注重制度的完善和创新、重视科技发展和创新( 4分)注:(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它使英国最终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3分)⑵议会(国会)(2分)⑶工业革命;火车、轮船交通工具的发明迅速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
(4分)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殖民掠夺的原始积累(3分)4.(1)革命:法国大革命或1789年法国革命或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1分)影响: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
(2分)(2)政权名称:巴黎公社。
(1分)精神:无产阶级反抗压迫、追求真理、无私无畏、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