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的工艺流程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的工艺流程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的工艺流程
加入无离子水和悬浮剂:向聚合釜中加入无离子水和悬浮剂。

加入引发剂:加入引发剂后密封聚合釜。

真空脱除釜内空气和溶于物料中的氧:真空脱除釜内空气和溶于物料中的氧。

加入单体氯乙烯:然后加入单体氯乙烯。

升温、搅拌:开始升温、搅拌。

维持温度在50℃左右,压力0.88~1.22MPa:反应开始后维持温度在50℃左右,压力0.88~1.22MPa。

降压:当转化率达到70%左右开始降压。

停止反应:在压力降至0.13~0.48MPa时即可停止反应。

加入终止剂:当釜内单体转化率达到85%以上,这时釜内聚合压力为0.5 MPa,由计量泵向釜内加入一定量的终止剂。

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经自压回收: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经自压回收后,当压力降至2.9 Kpa时。

进行真空回收:将釜内浆料升温至70℃左右,进行真空回收,真空度为500 mmHg~550mmHg,最后浆料中的氯乙烯含量在700μg/g。

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法生产工艺流程

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法生产工艺流程

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法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广泛用于建筑、包装、医疗器械等领域。

(优选)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自由基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优选)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自由基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②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部分水解的聚乙烯醇、聚丙烯 酸及其盐、磺化聚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苯乙烯共 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 保护胶的分散稳定作用
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当两液滴相互接近到可能产生 凝结的距离时,两液滴之间的水分子被排出而形成了 高分子薄膜保护层,从而阻止了两液滴凝结,或两个 相互靠近的液滴之间的液体薄层移动延缓,以致在临 界凝结的瞬时内两液滴不能发生凝结。
三、成粒机理
悬浮聚合过程中的成粒示意图
1、均相粒子的形成过程
Homogeneous Particles Formation
(1) 聚 合 初 期 : 单 体 在 搅 拌 下 形 成 直 径 为 0.5~5mm的小液滴,在悬浮剂的保护和适当的 温度下引发分解。
(2)聚合中期:20~70%聚合物增多,粘度增大, PMMA 20%自加速,PST 45%自加速。
二、悬浮聚合的组分
悬浮聚合的组分主要是单体、引发剂、悬浮剂和介 质。有时为了改进产品质量和工艺操作还加入一些辅 助物料,如分子量调节剂、表面活性剂以及阻聚剂等。
各组分的用量对聚合过程有很大影响。
1.单体
杂质对聚合速率和产品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 (1) 阻聚作用和缓聚作用 使聚合反应产生诱导期 而延长了聚合时间。 (2) 加速作用和凝胶作用 增加反应速率,使聚合 产物发生支化,甚至产生凝胶而不能使用。 (3) 链转移作用 影响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如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和四氟乙烯等的悬浮聚合为 非均相悬浮聚合。
3. 悬浮聚合法的特点
(1)体系粘度低,聚合热容易经水介质与夹套换热, 散热和温度控制比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容易得多。 (2)后处理工序比乳液聚合和溶液聚合简单,生成的 聚合物颗粒自动沉降,易于分离(离心 法或过滤法) (3)产品分子量比溶液聚合高,比本体聚合分布窄。 悬浮法所得树脂的纯度高于乳液法。 (4)悬浮聚合一般采用间歇分批方式进行。这主要是 悬浮聚合中,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产生的聚合物易 粘附于聚合器壁上,从而影响树脂质量的均一性和设 备的使用性能,使悬浮聚合的连续化难于实现。

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法生产工艺流程

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法生产工艺流程

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法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法生产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悬浮聚合的生产工艺

悬浮聚合的生产工艺

悬浮聚合的生产工艺一、悬浮聚合的概念悬浮聚合是指溶有引发剂的单体,借助悬浮剂的悬浮作用和机械搅拌,使单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介质水中的聚合过程。

溶有引发剂的一个单体小液滴,就相当于本体聚合的一个小单元,因此,悬浮聚合也称为小本体聚合。

悬浮聚合中的主要组分是单体、引发剂、悬浮剂介质(水)。

二.悬浮聚合的分类悬浮聚合可根据单体对聚合物溶解与否,将其分为均相悬浮聚合和非均相悬浮聚合。

1、均相悬浮聚合如果聚合物溶于其单体中,则聚合物是透明的小珠,该种悬浮聚合称为均相悬浮聚合或称珠状聚合。

如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和甲基丙烯酸的悬浮聚合等为均相悬浮聚合。

2、非均相悬浮聚合如果聚合物不溶于其单体中,聚合物将以不透明的小颗粒沉淀下来,该种悬浮聚合称为非均相悬浮聚合或称沉淀聚合。

如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三氟氯乙烯和四氟乙烯的悬浮聚合等为非均相悬浮聚合。

三、悬浮聚合法的主要特点(1)以水为介质,成本低;(2)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粘度变化不大,反应热容易排除;(3)颗粒大小可以控制在一个较小范围内;(4)所得树脂纯度较溶液聚合、乳液聚合高;(5)悬浮聚合产物易于分离、洗涤、干燥;(6)悬浮聚合过程采用间歇法进行生产,尚未实现连续化。

四、悬浮聚合的应用悬浮聚合自30年代工业化以来,已成为聚合物生产的重要聚合方法。

目前其产量占聚合物总产量1/5~1/4。

采用悬浮聚合进行生产最大的聚合物品种是聚氯乙烯,其在所有塑料品种中占第二位。

其他用悬浮聚合法生产的聚合物品种还有:可发性聚苯乙烯(EPS)、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其共聚物、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四氟乙烯PTFE)、聚三氟氯乙烯(PCTFE)等。

五、悬浮聚合的组分悬浮聚合的组分主要是单体、引发剂、悬浮剂和介质(水)。

有时为了改进产品质量和工艺操作还加入一些辅助物料,如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表面活性剂以及水相阻聚剂等。

1、单体:单体纯度高,聚合速率快,产品质量好,生产容易控制。

悬浮聚合法生产工业PVC树脂的方法-金华管业

悬浮聚合法生产工业PVC树脂的方法-金华管业
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悬浮聚合法是工业生产 PVC 树脂的主要方法
100-150μm
为 S-PVC。因采用悬浮法 PVC 生产技术易于调节
品种,生产过程易于控制,设备和运行费用低,
易于大规模组织生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诸 多生产工艺中最主要的生产方法。
悬浮聚合的过程是先将去离子水用泵打入 聚合釜中,启动搅拌器,依次将分散剂溶液、引 发剂及其他助剂加入聚合釜内。然后,对聚合釜 进行试压,试压合格后用氮气置换釜内空气。单
点[7]。
悬浮法 PVC 的发展趋势:在工业化生产 PVC 时,以悬浮法产量最大,悬浮法生产具有设备投
只好收下提回家去。出门时她还一个劲地嘱咐我老公:小舅舅
资少和产品成本低等优点。各种聚合方法的发展 方向是逐步向悬浮法聚合生产路线倾斜,一些过 去采用其它方法生产的树脂品种已开始采用悬 浮聚合工艺生产。自从乳液聚合法工业化以后,
的引发剂或引发剂乳液,保持反应过程中的反应
速度平稳,然后升温聚合,一般聚合温度在
45~70℃之间。使用低温聚合时(如 42~45℃),可
生产高分子质量的聚氯乙烯树脂;使用高温聚合
只好收下提回家去。出门时她还一个劲地嘱咐我老公:小舅舅
时(一般在 62~71℃)可生产出低分子质量(或超 低分子质量)的聚氯乙烯树脂。近年来,为了提高 聚合速度和生产效率,国外还研究成功两步悬浮 聚合工艺,一般是第一步向聚合釜夹
套内通入蒸汽和热水,当聚合釜内温度升高至聚
合温度(50~58℃)后,改通冷却水,控制聚合
温度不超过规定温度的±0.5℃。当转化
只好收下提回家去。出门时她还一个劲地嘱咐我老公:小舅舅
率达 60%~70%,有自加速现象发生, 反应加快,放热现象激烈,应加大冷却水量。

3.2悬浮聚合生产工艺(Suspensionpolymerization)

3.2悬浮聚合生产工艺(Suspensionpolymerization)

5
悬浮聚合过程
在悬浮聚合过程,引发剂溶解于单体中。自 由基聚合反应发生在单体小液滴中,相似于 孤立的本体聚合。聚合反应结束后,液滴状 单体转变为聚合物固体颗粒。 颗粒的形态为透明的、圆滑的坚硬小圆珠; 或为不透明的、形状不规整的小颗粒。

6
3.2.3分散剂及其作用原理
3.2.3.1 分散剂种类 工业采用的分散剂主要有保护胶类分散剂和无机 粉状分散剂两大类。 保护胶类分散剂都是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①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明胶、淀粉、纤 维素衍生物。 ②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部分水解度的聚乙烯醇、聚丙 烯酸及其盐、磺化聚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苯乙 烯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无机粉状分散剂主要有:高分散性的碱土金属的 磷酸盐、碳酸盐以及硅酸盐等。

25
3.3.2 聚合工艺
也可将一部分单体与一部分溶剂和少量引发剂先加 入反应釜中,加热使聚合反应开始后,继续将剩余 的单体和剩余的溶剂在1~4h内连续加入反应釜中。 单体全部加完后继续反应2h以上,再补加适量的引 发剂溶液以使聚合反应均匀进行。 如果所得聚合物溶液直接应用时,在聚合过程结束 前应补加引发剂以尽量减少残存单体含量。 或用化学办法将未反应单体除去。 如果单体沸点低于溶剂,也可采用蒸馏的办法脱除 残存单体。或减压蒸出残存单体。

12
3.2.4 生产工艺
2)水相 水相由去离子水、分散剂、助分散剂、pH调节剂等 组成。 水中的金属离子将污染合成树脂,甚至影响热稳定 性和聚合反应速度,要求用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过 的去离子水或经软化处理的软水,pH值在6—8范围。 水相与单体相质量比一般在 75:25—50:50范围。
13
3.2.4 生产工艺

3.2悬浮聚合生产工艺(Suspensionpolymerization)

3.2悬浮聚合生产工艺(Suspensionpolymerization)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2 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悬浮聚合法生产的聚合物颗粒直径一般在0.050.2mm,有些产品可达0.4mm,甚至超过1mm。 因产品种类和用途的不同而有变化。 悬浮聚合都是用水作为连续相,具有的优点:聚合 反应热容易除去;生产操作安全;反应过程中物料 粘度变化不大,温度易控制。 与乳液聚合不同的是停止搅拌后,生成的聚合物颗 粒自动沉降,可用离心法或过滤法使之与水分离, 再经干燥而得商品树脂。悬浮法所得树脂的纯度高 于乳液法。 悬浮聚合过程工业上采用间歇法生产。 Question:悬浮聚合的配方如何组成?

16
3.3 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单体溶解在适当溶剂中在自由基引发剂作用
下进行的聚合方法称为溶液聚合法。 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如溶解于所用溶剂中为均 相溶液聚合; 生成的聚合物如不溶于所用溶剂中沉淀析出, 为非均相溶液聚合又称为沉淀聚合。 溶液聚合所用的溶剂为水或者有机溶剂。
Question:溶液聚合配方组成是什么?
20
3.3.1 溶剂的选择与作用
自由基引发剂的分解速度与周围介质的性质有关, 溶液聚合如用水作为溶剂,对引发剂的分解速度基 本无影响。 如用有机溶剂则因溶剂种类和引发剂种类的不同而 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溶液聚合时,采用可溶于有机溶 剂的过氧化物引发剂或偶氮化合物引发剂。 极性溶剂和可极化的溶剂对过氧化物的分解有促进 作用,因而可加快聚合反应速度。 偶氮二异丁腈则不显现诱导分解作用。

18
溶液聚合生产过程
溶剂 单体 引发剂 溶液 回收未反应 单体 聚合物溶液 过滤 聚合
+非溶剂 聚合物沉淀
蒸馏
分离干燥
溶剂回收
(3-6)

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法生产工艺流程

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法生产工艺流程

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法生产工艺流程英文回答: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Polyvinyl Chloride (PVC)。

Raw Materials:Vinyl chloride monomer (VCM)。

Water.Suspending agent (e.g., polyvinyl alcohol, methylcellulose)。

Initiator (e.g., azo compounds, peroxides)。

Other additives (e.g., stabilizers, plasticizers)。

Process Steps:1. Preparation of Suspension: The VCM, suspending agent, water, and other additives are mixed to form a suspension. The suspending agent prevents the polymer particles from agglomerating.2. Polymerization: The suspension is heated and the initiator is added to start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ion.The VCM polymerizes into PVC particles, which grow in size and number.3. Cooling and Dewatering: After the desired conversion is reached, the reaction is stopped by cooling the suspension. The PVC particles are then separated from the water by filtration or centrifugation.4. Drying: The PVC particles are dried to removeresidual water and volatile components.5. Compounding: The dried PVC is compounded with additional additives, such as stabilizers, plasticizers,and colorants, to create the desired properties for thefinal product.Advantages of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Produces high-purity PVC.Allows for easy control of polymer particle size and shape.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Disadvantages of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Energy-intensive process.Can generate wastewater.Requires specialized equipment.中文回答:聚氯乙烯悬浮聚合工艺流程。

氯乙烯悬浮聚合的6大工艺流程

氯乙烯悬浮聚合的6大工艺流程

氯乙烯悬浮聚合的6大工艺流程氯乙烯悬浮聚合可是个很有趣的过程呢,它有六大工艺流程哦。

一、原料准备。

氯乙烯可是这个聚合反应的主角啦。

在进行聚合之前,要先把氯乙烯准备好,这氯乙烯得是高纯度的哦。

就像我们做饭得先准备好新鲜的食材一样。

同时呢,还得有分散剂,分散剂就像是个小助手,能让氯乙烯在反应体系里分布得更均匀。

水也是重要的原料之一,这水得是经过处理的,要干净纯净,不能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杂质,不然会影响反应的。

还有引发剂,引发剂就像是个小火花,能够引发整个聚合反应的开始。

二、聚合反应釜的准备。

反应釜就像是个大厨房,是整个反应发生的地方。

在反应之前呢,要对反应釜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要确保反应釜内部干净整洁,没有残留的杂质或者之前反应的产物。

就像我们做菜之前得把锅洗干净一样。

而且反应釜的温度、压力等各种条件都得调节好。

比如说温度得设定在合适的范围,压力也要稳定在一定的值,这样氯乙烯才能在一个舒服的环境里进行聚合反应。

三、加料过程。

把之前准备好的原料往反应釜里加的时候也很有讲究呢。

先加分散剂和水,让它们在反应釜里先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

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把氯乙烯加进去,就像把珍贵的宝石放进宝箱一样。

最后再加入引发剂,这个时候就像是点燃了烟花的导火索一样,聚合反应马上就要开始啦。

四、聚合反应过程。

一旦引发剂开始发挥作用,氯乙烯就开始热闹起来啦。

氯乙烯分子们就像一群小伙伴,开始手拉手聚合在一起。

这个过程中呢,反应釜里就像一个小世界,温度会慢慢升高,因为聚合反应是个放热反应。

这时候就得密切关注反应釜的温度啦,不能让它太热了,不然就像人发烧一样,反应会失控的。

所以要通过一些冷却措施,比如说在反应釜的夹套里通水来降温,让反应在一个合适的温度下平稳地进行。

五、反应终止。

当氯乙烯聚合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得让反应停下来啦。

这就像是一场派对,到了该结束的时候。

终止反应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说加入终止剂。

终止剂就像是个小魔法棒,一加入,氯乙烯分子们就停止聚合了。

自由基悬浮聚合的基本原理和生产工艺

自由基悬浮聚合的基本原理和生产工艺
(1)均相悬浮聚合 聚合物溶于单体,产物呈透明小珠,也称珠状聚合; 如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
(2)非均相悬浮聚合 聚合物不溶于单体,以不透明小颗粒沉淀出来,呈粉状,
也称沉淀聚合或粉状聚合。 如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等悬浮
聚合。
4、悬浮聚合过程的成粒机理
单体受到搅拌剪切作用,先被打碎成条状,再在表面张力作用 下形成球状小液滴,小液滴在搅拌作用下因碰撞凝结为大液滴, 再重新被打碎为小液滴,因而短时间后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形成 能够存在的最小液滴分散体系。
Ⅰ部分表示 无分散剂存在 时处于动态平 衡的状态,Ⅱ 部分表示在分 散剂存在下达 到平衡状态后 聚合为初级粒 子、次级粒子 以及聚集为大 粒子的过程。
(1)均相悬浮聚合的成粒过程简述
聚合反应初期时,单体在搅拌下分散成直径一般为0.5—5μm 的均相液滴,在分散剂的保护下,于适当的温度时引发剂分解 为自由基,单体分子开始链引发。
一般采用立式聚合釜,附有竖管冷凝、夹套冷却和搅拌。 (1)容积:容积越大,产能高,但传热效果差; (2)釜型:细长型轴向混合均匀性差,短粗型径向混合均匀
性差,一般 H = 1.25 D ; (3)在釜外(上方)加回流冷凝器,通过挥发、冷凝回流调节
釜温和釜压; (4)在夹套中安装螺旋导流板,延长冷却水的路径,增加水对
随单体转化率提高,上述聚集体直径可增加到直径为 2-10 m,形成熔合的聚集体(次级粒子)。这些聚集体在搅拌作用 下再次相互粘结,可形成直径为 100-180 m 的悬浮法聚氯乙烯 颗粒。
孔隙的形成:初级粒子聚集时会产生孔隙,如果在聚合过程 中,这些孔隙不被收缩作用或后来生成的聚氯乙烯分子所填充, 则最终产品为多孔性、形状不规整的颗粒,即疏松型树脂,否 则为孔隙甚少、形状近于圆球的紧密性树脂。

第二章 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第二章  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1)引发剂的溶解性能要好
悬浮聚合应选择油溶性引发剂。
原因:①从悬浮聚合的机理出发。悬浮聚合是 在单体液滴内进行的本体聚合(被分散的单体 含有引发剂,所用的单体和单体混合物必须是 不溶于水而成为分散相。)
② 为了减轻粘釜。
2)引发剂的活性要高,热负荷分布指数要小 引发剂活性的高低是用半衰期τ1/2来衡量。 半衰期( τ1/2):引发剂分解至起始 浓
2)聚合开始体系状态(加入引发剂)
聚合过程中,单体转化率在20%——70% 范围为粘稠液体状态,为结块危险阶段。
为顺利渡过危险期,聚合体系加入分散剂, 以防止发粘液滴合并,使液滴分散合一的动态 平衡稳定。
结论:
悬浮聚合过程中,搅拌是单体变成液滴的先决条件, 分散剂是防止液滴结块使之稳定的必要条件。
V = Ln2 τ/ τ1/2 + Ln2
式中V——残存的引发剂量 τ——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
若τ=6 τ1/2 ,则有10%未分解的引发剂带出反 应器,这是最经济合理的数值,此时V=10%。
B)引发剂的加入量
引发剂的用量是影响聚合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的 两大重要因素。
自由基聚合时,引发剂分为消耗和残留两部分。
引发剂的残留量与聚合时间和引发剂的加入量有关。
A)聚合时间 间歇聚合: τ ≥ 2 τ1/2 连续聚合:
① τ1/2 < τ,则引发剂在反应器内近于完全分解; ② τ1/2 ≈ τ,则有相当多的引发剂未分解.
所以,连续聚合过程中应当根据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 留时间选择适当的引发剂.
在搅拌均匀的反应器中,未分解的引发剂与停留 时间的关系可用经验公式计算:
‘笼闭效应’ — ‘cage effect’ (c)本分子歧化反应。如过氧化二叔丁基分解的自由基,不影响 自由基数目,但产生不能参加聚合反应的小分子化合物。

第2章 悬浮聚合生产聚氯乙烯

第2章 悬浮聚合生产聚氯乙烯

0
2
4
8 10 12 14 时间(h)
6
工艺配方(质量分数) 去离子水 100 氯乙烯 50~70 悬浮剂(聚乙烯醇)0.05~0.5 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0.02~0.3 缓冲剂(磷酸氢二钠)0~0.1 消泡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0~0.002 主要工艺参数 ①聚合 聚合温度 50~58℃(依PVC型号而定) 聚合压力 初始0.687~0.981MPa 结束0.294~0.196MPa 聚合时间 8~12h 转化率 90% ②碱处理 NaOH浓度 36%~42% 加入量 聚合浆液的0.05%~0.2% 温度 70~80℃ 时间 1.5~2.0h
100 聚 80 合 转 60 化 率 40 % A B C D
B
曲 线
A B C D E 曲线 A B C D
引发剂
过氧化乙酰基环已烷磺 酸 过氧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碳酸二异丙酯 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已酯 偶氮二异庚腈 过氧化十二酰 引发剂 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 偶氮二异庚腈
用量, %
0.05 0.05 0.05 0.02 0.1
系统中的氧 因为氧对聚合有缓聚和阻聚作用,在单体自由基存在下, 氧能与单体作用生成过氧化高聚物 [ CH2-CHCl-O-O ]n , 该物质易水解成酸类,破坏悬浮液和产品的稳定性。所以, 应将各种原料中的氧和系统中的氧彻底清除干净。 其他助剂 pH调节剂 氯乙烯悬浮聚合的pH值控制在7~8,即在偏碱 性的条件下进行聚合。目的确保引发剂良好的分解速率,分 散剂的稳定性,防止因产物裂解时产生的HCl,造成悬浮液的 不稳定,进而造成粘釜、清釜、传热的困难,并影响产品质 量。为此需要加入水溶性碳酸盐、磷酸盐、醋酸钠等起缓冲 作用的pH调节剂。

第二章 氯乙烯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第二章 氯乙烯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a 主分散剂 作 用——控制所得颗粒的大小。 常用物——①纤维素醚类(包括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 素等),目前主要使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②部分水解的聚 乙烯醇(要求聚合度为1750±50,醇解度为(80±1.5)%。 b 辅助分散剂 用——提高颗粒中的空隙率,改进氯乙烯树脂吸收增 塑剂的能力。 常用物——①小分子表面活性剂(目前主要应用非离子型 的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②低分子量、低醇解度聚乙烯醇 。 作
PVC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常温时耐酸碱,对盐类也相当稳定;
常温下难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PVC的电性能:电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坏。所以只能在低温
使用,特别是乳液聚合产品,由于其中混有乳化剂、电介质等,吸 水率较大,电性能较差,不能用于绝缘材料。

PVC的机械性能:PVC属于中等极性的高聚物。因此,PVC具
脱除后PVC浆料中仍含有2%~3%的VC,由于VC是致癌物质,
剥离单体后的浆料经热交换器冷却后送至离心分离工段,脱除
水分后的滤饼中含水量约为20%~30%,再经气流干燥塔(干燥后 水分4%)送入卧式沸腾干燥器进行干燥(水分0.3%~0.4%)。
三、 PVC悬浮聚合工艺条件控制 ⒈ 反应釜釜材和传热
降低VC在空气中的浓度的关键是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泄漏,
五、聚氯乙烯PVC树脂的颗粒形态和粒度分布
PVC树脂的颗粒形态和粒度分布是影响树脂性能的重要因 素。
⒈ 颗粒形态
PVC树脂有紧密型和疏松型两种。前者加工性能较差;后 者加工性能好。
⒉ 粒度分布
粒度分布通常用通过200目筛孔的百分数来表示。 PVC树脂的粒度分布为30%~43.5%(50 μm~150 μm) 较适
二、悬浮聚合工艺
⒈ 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计算,得出如下结论:
VC悬浮聚合,转化率90%,引发剂理论耗量 有如下经验值:
Nr=1± 0.1% [mol/T(VCM)]
意义: ①对现有生产,有了这个概念,可验算 现场工业配方,确定验证引发剂加入量是否合理。 ② 对新配方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可初 步设计引发剂的加入量,以减少实验次数。
4)选择引发剂要无毒、安全、贮运方便。
A)聚合时间
间歇聚合: τ ≥ 2 τ1/2
连续聚合:
① τ1/2 < τ,则引发剂在反应器内近于完全分解;
② τ1/2 ≈ τ,则有相当多的引发剂未分解.
所以,连续聚合过程中应当根据物料在反应器中的 停留时间选择适当的引发剂.
在搅拌均匀的反应器中,未分解的引发剂与停留 时间的关系可用经验公式计算: V = Ln2
过氧化物的不稳定性
(a)过氧化二烷基化合物:烷基为直链结构不稳定。烷基为低 级者易爆炸,而烷基具有多支链则较稳定。
(b)过酸化合物:不怕震击,受热时易爆炸,常温可分解出 O2。
(c)过氧化二酰基化合物:纯粹状态下受热或受碰击时,可引 起爆炸。用30%水分以保持湿润或溶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溶 剂。 (d)过氧化碳酸酯对热、摩擦、碰击都很敏感,不能蒸馏,要 求在低温下(10℃以下)贮存。最好加有稳定剂如多元酚、多元 硝基化合物。
常用引发剂的半衰期及A、B值(在氯乙烯中测定)
活性 引 发 剂 代 号 50 低 ABIN LPO 中 BPP BPPO ABVN 高 IPP DCPD 74 50 20 7 6.5 4.5 4.1 60 175 12 5.5 3.3 1.7 1.1 1.0 0.3 0.27 3.2 1.6
τ
1/2
在研究聚合过程传热时,常用放热量热负荷分布指数 R值来表征聚合体系反应过程的均匀与否。 热负荷分布指数(R) R=Qmax/Qm
Qmax——单位时间最大放热量[KJ/hr]
Qm——聚合时间平均放热量[KJ/hr]
下图为应用单一引发剂,出现洪峰放热时的情况
应用复合引发体系,出现洪峰放热时的情况
从以上各图,得出如下结论:
②热负荷分布指数最小
③引发剂在聚合物中残留量适中
④保持整个聚合过程在一定速度下进行
3)引发剂在聚合物中残留量低
引发剂在聚合物中的残留量对产品质 量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残留的引发剂主要有 两类: 过氧类:易氧化,影响色泽。
偶氮类:有氰,剧毒,使产品带有毒性,
加工或使用均不安全。
引发剂的残留量与聚合时间和引发剂的加入量有关。
由于分散剂 生成的分子 层保护胶体 而稳定化
扩大
归纳起来:
1)聚合前体系状态(未加引发剂):
单体受搅拌剪切力作用拉成细条形,由于单 体具有表面张力,细条变成球形,而达小液滴, 小液滴互相碰撞形成大液滴,过大液滴受搅拌 作用又被打成小液滴。 所以,单体在搅拌剪切力和表面张力的作 用下,大小不同液滴处于分撒合一的动态平衡 中。从宏观上观察,即大小不同的液滴分散在 水中。
2)聚合开始体系状态(加入引发剂)
聚合过程中,单体转化率在20%——70%范 围为粘稠液体状态,为结块危险阶段。
为顺利渡过危险期,聚合体系加入分散剂, 以防止发粘液滴合并,使液滴分散合一的动态 平衡稳定。
结论:
悬浮聚合过程中,搅拌是单体变成液滴的先决条件, 分散剂是防止液滴结块使之稳定的必要条件。
2)引发剂的活性要高,热负荷分布指数要小
引发剂活性的高低是用半衰期τ
1/2来衡量。
半衰期( τ1/2):引发剂分解至起始 浓度一半时所用的时间。 τ1/2与分解速率常数Kd有如下关系: τ1/2 = 0.693/Kd
分解速率常数与温度服从Arrlenius方程式: Kd = Ade-Ed/RT 式中 Ad Ed R
A 70 15361 15361 13956 14150 14615 14854 14854
B
43.250 43.640 40.200 41.413 43.367 44.491 44.609
EHP
TBCP 特高 ACSP
4.0
3.6 1.3 0.9 0.3
0.26
0.26 0.007
15108
15108 20305
反应时间,hr
IPP—LPO聚合速率曲线
如果一味地采用高活性引发剂,引发剂效率高, 放热大,易产生爆聚。所以我们不应单从化学角度 即单考虑活性,同时应考虑工程上的因素,及应考 虑传热效果。 应用单一引发剂,放热情况往往出现高峰,这 个高峰称之为——洪峰放热。 洪峰放热——在聚合过程中,某一时间内聚合速 率最快,放热量最大,这时的放热叫洪峰放热。
Fe+3 + HO2 -
Fe+2 + H-O-O·
(b)过硫酸盐-亚硫酸盐氧化-还原体系,体系PH降低。
(c)过硫酸盐-Fe+2氧化-还原体系,体系pH降低。 (d)过氧化二苯甲酰-二甲苯胺引发体系,引发效率较差。
(2)、引发剂的选择原则
对引发剂的选择,除要注意到贮运安全、成本低 廉、在单体中溶解度、分解副反应等外,还应该着重考虑 在合适的聚合温度下的聚合速率、分子量及其分布、聚合 物的质量等几个主要因素。
有机过氧化物的共同特点是分子中均含有-O-O-键,受热后 键断裂而生成相应的两个自由基。
BPO 过氧化二酰基和过氧化碳酸酯等化合物在分解时除产生自由 基外,还放出CO2气体。
b.无机过氧类引发剂
过硫酸盐,如过硫酸钾 K2S2O8 和过硫酸铵 (NH4)2S2O8 等,能溶于水,多用于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
3、悬浮聚合引发剂的类型及选择原则:
(1)引发剂的类型
对于自由基聚合 过氧化物 无机过氧化物(过硫酸盐, (NH)4S2O8 ) 如 K2S2O8 , 有机过氧化物
引发剂
偶氮化合物(ABIN和ABVN)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有机过氧化物和偶氮类化合物属于油溶性引发剂, 常用于悬浮聚合、本体聚合及溶液聚合。
τ/ τ1/2 + Ln2
式中V——残存的引发剂量
τ——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
若τ=6 τ1/2 ,则有10%未分解的引发剂带出反 应器,这是最经济合理的数值,此时V=10%。
B)引发剂的加入量
引发剂的用量是影响聚合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 的两大重要因素。 自由基聚合时,引发剂分为消耗和残留两部分。
主反应:
副反应:
(a)夺取溶剂或已生成聚合物分子中H的反应,此时产生新的 自由基,其活性末消失,甚至增大。而且自由基数目未变化。
产生支链
(b)两个初级自由基偶合反应。主要是有些过氧化二酰基化合 物,受热分解产生自由基 R-COO· ,它易脱除CO2产生 R· 自由 基,偶合后则不能再分解产生自由基,降低引发剂效率。 ‘笼闭效应’ — ‗cage effect‘
过酸酯、过氧化碳酸二酯、过氧化磺酸酯等
如:
过氧化十二酰(LPO)
C11H23-C-O-O-C-C11H23 O O 2 C11H23 + 2 CO2
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IPP)
(CH3)2-CH-O-C-O-O-C-O-CH-(CH3)2 O O
过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EHP)
C2H5 C2H5 C4H9-CH-CH2-O-C-O-O-C-O-CH2-CH-C4H9 O O
第二章
悬浮聚合的生产工艺
第一节 概述
1、概念:将不溶于水的单体在强烈机械搅拌作用
下分散成珠状液悬浮于水相介质中,为使聚合过 程稳定,在聚合体系中加入分散剂,然后,在引 发剂分解生成的自由基作用下,聚合成颗粒状高 聚物。这种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的聚合成之为悬浮 聚合。
悬浮聚合的基本配方:单体 水 引发剂 分散剂
消耗部分系通过一级分解,诱导分解或其它 副反应形成自由基,大部分可引发单体聚合,成为 大分子的端基;另一部分可能与阻聚物质不起作用。
残留部分则指未反应的部分。
关于引发剂的用量通过一道例题来说明。
例:某厂生产,单体投料量5吨,用ABIN作引发 剂,其加入量5.5Kg(M=164.1),要求转化率达 90%,聚合时间共用9.5hr,聚合温度54 ℃,求 引发剂理论消耗量是多少?[mol/吨单体]
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在还原剂存在下,过氧化氢、过酸盐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活 化能显著降低。低温或常温条件下进行自由基聚合时,常采用 过氧化物-还原剂的混合物作为引发体系。
氧化-还原体系产生自由基的过程是单电子转移过程,即一个 电子由一个离子或由一个分子转移到另一个离子或分子上去, 因而生成自由基。 (a)过氧化氢-亚铁盐氧化-还原体系 Fe+2 + H2O2 H2O2 Fe+3 + OH- + · OH H+ + HO2-
(c)本分子歧化反应。如过氧化二叔丁基分解的自由基,不影响 自由基数目,但产生不能参加聚合反应的小分子化合物。
(d)与未分解的引发剂作用使之发生诱导分解反应。此反应降 低了引发剂效率(initiator efficiency )。
2).偶氮类化合物 偶氮二异丁氰 (ABIN)
最常用的有:
CH3 CN CH3 CN
高活性引发剂:
①单位时间转化率高 ②热负荷分布指数小 ③引发剂在聚合物中残留量低 ④未达到要求转化率往往先失去活性,反应 速率前期快,后期慢。
低活性引发剂:
①单位时间转化率低
②热负荷分布指数大
③引发剂在聚合物中残留量高
④达到要求转化率时间长,反应速率前期慢, 后期快。
复合引发剂:
①单位时间转化率较高
1)过氧化物
a.有机过氧化物
有机过氧化物可以看作是过氧化氢的衍生物。
通式为:R-O-O-H 或 R—O—O—R‘ R、R‘可以是烷基、芳基、酰基、碳酸酯 基、磺酰酯基等,两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随 着结构的不同,活性差别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