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上行链路的容量和覆盖

合集下载

7-LTE链路预算

7-LTE链路预算

64kbps RB 2
128kbps 4
256kbps 7
384kbps 8
512kbps 10
1024kbps 17
MCS
2
1
2
3
3
4
LTE上行链路TBS
TBS:Transport Block Size 对于给定的MCS和TBS可以对应不同的RB数。

TBS表
LTE上行链路MCS
MCS:Modulation & Coding Scheme 对应给定RB数,不同的TBS Index(ITBS)承载的TBS也不 同。

人体损耗

VoIP业务:3dB 数据业务:0dB
LTE上行链路预算
终端天线增益和发射功率
LTE上行链路预算
MAPL= 最大发射功率 – 接收机灵敏度– 损耗 – 裕量 +增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APL=12-1-2+3-4+5-6+7-8-9-10+11 传播模型
256 1260 -2.38 3 -113.0 -112.4
128 720 -2.28 3 -115.4 -114.7
64 360 -0.30 3 -118.4 -115.7
LTE上行链路MAPL(最大可用路径损耗)分析
要求的接收信号
本小区信号 其他小区、 干扰信号 噪声 要求的 SINR
MAPL 要求的接收信号 小区半径
LTE上行链路分配RB数
64kbps
128kbps
256kbps
384kbps
512kbps
1024kbps
RB

LTE覆盖半径相关参数解释

LTE覆盖半径相关参数解释

TD-LTE覆盖半径相关参数总结1.CP配置对覆盖距离的影响OFDM技术能有效克服频域上自身的干扰问题,但是无法克服由于多径时延造成的符号间干扰(ISI)和子载波正交性破坏问题。

多径时延表现为信号经过无线信道后发生的较大时延及幅度衰减。

对此,在TD-LTE系统中,在每个OFDM符号之前加入循环前缀CP。

只要各径的多径时延与定时误差之和不超过CP长度,就能保证接收机积分区间内包含的各子载波在各径下的整数波形,从而消除多径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和子载波间的干扰(ICI)。

正常CP:正常CP有7个OFDM符号,第1个OFDM符号的CP长度是5.21μs,第2到第7个OFDM符号的CP长度是4.69μs。

正常CP可以在1.4km的时延扩展范围内提供抗多径保护能力,适合于市区、郊区、农村以及小区半径小于5km的山区环境。

扩展CP:扩展CP有6个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的CP长度均是16.67μs。

扩展CP可以在10km的时延扩展范围内提供抗多径保护能力,适合于覆盖距离大于5km的山区环境以及需要超远距离覆盖的海面和沙漠等环境。

2. GP配置对覆盖距离的影响TD-LTE系统利用时间上的间隔完成双工转换,但为避免干扰,需预留一定的保护间隔(GP)。

GP的大小与系统覆盖距离有关,GP越大,覆盖距离也越大。

GP主要由传输时延和设备收发转换时延构成,即:GP=2×传输时延+T(1)Rx-Tx,Ue最大覆盖距离=传输时延*c (2)为UE从下行接收到上行发送的转换时间,该值与输出功率的精其中c是光速。

TRx-Tx,Ue确度有关,典型值是10μs~40μs,在本文中假定为20μs。

TD-LTE覆盖距离见表7。

DwPTS用于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令和下行数据,因此GP越大,则DwPTS越小,系统容量下降。

在系统设计中,常规CP的特殊子帧配置7即10:2:2是典型配置,该配置下理论覆盖距离达到18.4km,既能保证足够的覆盖距离,同时下行容量损失又有限。

LTE常见知识点汇总

LTE常见知识点汇总

LTE常见知识点汇总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用于4G移动通信网络。

以下是一些关于LTE的常见知识点:1.LTE的基本原理:LTE使用OFDMA(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更好的信号质量。

OFDMA将频谱划分为多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独立的传输通道。

MIMO利用多个天线发送和接收多个数据流,提高传输速度和信号可靠性。

2. LTE的网络架构:LTE网络由基站(eNodeB),核心网和终端设备(UE)组成。

基站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核心网处理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传输,终端设备是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

3.LTE的带宽:LTE系统使用不同的频段和带宽,包括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等。

较大的带宽可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

4. LTE的速度和性能:LTE网络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速度,通常在几十兆比特每秒(Mbps)到几百兆比特每秒(Gbps)之间。

LTE-A(LTE-Advanced)还可以提供更高的速度,达到几千兆比特每秒。

5.LTE的传输方式:LTE使用分时传输和分频传输的混合方式。

下行链路使用OFDMA进行频分复用,上行链路使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进行频分复用。

6.LTE的频段:LTE系统在不同的频段中运行,包括700MHz、800MHz、1800MHz、2600MHz等。

较低频段的信号可以更好地穿透建筑物,较高频段的信号具有更高的容量。

7.LTE的切换:LTE支持平滑的切换,包括小区间切换(频域、时域和小区间的切换)和宏小区—微小区切换等。

切换可以提供更好的网络覆盖和容量管理。

8.LTE的QoS(服务质量):LTE支持多种QoS级别,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QoS包括延迟、带宽、可靠性和优先级等。

9.LTE的安全性:LTE使用多种安全机制来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通信隐私。

LTE性能指标介绍

LTE性能指标介绍

LTE性能指标介绍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一种4G无线通信技术标准,提供了高速、高质量和高容量的无线通信服务。

LTE网络具有许多性能指标,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指标进行介绍。

1.峰值数据传输率(Peak Data Transfer Rate):即网络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对于LTE网络,峰值数据传输率通常在几十Mbps到几百Mbps之间,远高于之前的3G网络。

2.下行链路传输速率(Downlink Throughput):指的是LTE网络中用户设备(例如手机)接收数据的速率。

下行链路传输速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网络负载、信道状况等。

在LTE网络中,下行链路传输速率通常能够达到几十Mbps。

3.上行链路传输速率(Uplink Throughput):指的是LTE网络中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速率。

与下行链路传输速率类似,上行链路传输速率也取决于多个因素。

在LTE网络中,上行链路传输速率通常能够达到几十Mbps。

4.时延(Latency):是指数据包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短时延是LTE网络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有助于提升语音通话质量、视频流畅度和网络体验。

在LTE网络中,时延通常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

5.覆盖范围(Coverage):指的是网络信号能够覆盖的区域。

LTE网络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且可以实现更好的穿透性能,例如在建筑物内部覆盖也能保持较好的信号质量。

6.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指的是单位频谱资源(通常为Hz)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LTE网络采用了OFDMA(正交频分多址)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大大提高了频谱效率,使得单位频谱资源能够传输更多的数据。

7.容量(Capacity):是指网络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支持的用户数或数据量。

通过增加基站数量和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LTE网络具有较高的容量,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连接和传输大量的数据。

LTE的技术原理

LTE的技术原理

LTE的技术原理LTE(Long Term Evolution)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其技术原理主要包括无线接入技术、核心网技术和网络优化技术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LTE的技术原理。

一、无线接入技术1.OFDM技术LTE使用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作为其物理层技术,采用了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作为上行链路的多址技术。

OFDM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符号时间间隔长、对调制方式的选择灵活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整体性能。

2.MIMO技术LTE还采用了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增加多个天线,利用空间复用技术实现多个数据流同时传输,从而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

MIMO技术在LTE 系统中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和信号处理过程中。

3.自动重传请求技术LTE系统还引入了自动重传请求技术,通过在物理层上实现自动重传请求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功能,可以有效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当接收端检测到数据包丢失或错误时,会向发送端发送自动重传请求,发送端重新发送丢失的数据包,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核心网技术1. Evolved Packet Core(EPC)LTE核心网采用了Evolved Packet Core(EPC)结构,EPC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核心网节点(PGW、SGW、MME)、用户面协议GTP(GPRS Tunneling Protocol)和控制面协议S1AP(S1 Application Protocol)。

EPC实现了LTE系统的核心网络功能,包括连接管理、移动性管理、安全性保障、QoS(Quality of Service)管理等。

LTE的工作原理

LTE的工作原理

LTE的工作原理LTE(Long-Term Evolution), 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标准。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码分多址技术(CDMA):在LTE中,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采用了码分多址技术。

该技术通过将不同用户的数据编码成不同的序列,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进行通信。

2. OFDMA(正交频分多址):LTE采用OFDMA技术实现下行链路(基站到终端)和上行链路(终端到基站)的无线传输。

OFDMA将频谱资源分为多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间相互正交,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传输数据,提高了系统的频谱效率。

3. MIMO技术(多输入多输出):LTE中采用了MIMO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MIMO利用多个天线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传输多个数据流,通过空间上的信号复用和多径传播的特点,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4. 调制和编码:LTE使用了高效的调制和编码技术,如16QAM和64QAM调制,以及Turbo编码、LDPC编码等纠错码。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速率。

5. 动态资源分配:LTE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信道质量动态分配无线资源。

通过监测信道状态和用户的需求,LTE可以动态调整子载波的分配、功率控制和调度算法,以优化网络性能。

6. 切换和漫游:LTE支持无缝切换和漫游,可以实现终端在不同LTE基站之间的切换,以实现用户在移动过程中的连续通信。

7. 双工方式:LTE支持全双工通信,同时支持下行和上行链路的同时传输,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总结起来,LTE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码分多址技术、OFDMA 技术、MIMO技术、调制和编码技术、动态资源分配、切换和漫游、双工方式等。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得LTE在无线通信中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容量和覆盖范围。

LTE网络优化方案上下行链路不均衡的优化分析

LTE网络优化方案上下行链路不均衡的优化分析

LTE网络优化方案上下行链路不均衡的优化分析
上下行链路不均衡会导致以下问题:
2.下行带宽浪费:由于下行链路带宽过剩,但上行链路带宽不足,导致下行带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浪费网络资源。

3.QoS差异:上下行链路不均衡可能导致不同服务质量等级的差异,进一步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下行链路不均衡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案:
一、网络规划优化:
1.基站规划:合理规划基站的布局和密度,使得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能够平衡地覆盖用户,避免上行链路过于拥塞。

2.频谱分配: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上行和下行的频谱资源,确保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能够得到均衡的利用。

二、上行链路优化:
1.增加上行带宽:通过增加小区的上行带宽或者组播通道的带宽,提高上行链路的传输速度和容量。

3.优化调度算法:采用合适的调度算法,根据不同用户的业务需求和网络状况,合理分配上行传输资源,提高上行链路的利用率。

三、下行链路优化:
1.QoS保证:根据用户的优先级和业务需求,对下行链路上的数据进行合理的调度和优先级控制,确保重要数据的传输质量。

2.缓存技术:使用缓存技术对热门数据进行缓存,减少对下行链路的
请求,提高用户对数据的响应速度。

3.增加下行带宽:根据网络负载和用户需求,增加下行链路的带宽,
提高传输速度和容量。

四、终端优化:
1.充分利用终端设备的资源:通过优化终端设备的协议栈和传输机制,减少协议开销,提高上行链路的利用率。

2.功率控制:根据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和覆盖范围,合理控制终端设
备的功率,确保信号的质量和传输的稳定性。

LTE基础知识整理

LTE基础知识整理

Q:什么是LTE?A: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主导的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

接入网将演进为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连同核心网的系统架构将演进为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Lte优势:三高,两低,一平高峰值速率: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高频谱效率:3G的3~5倍高移动性350km/h 3G为120Km/h低时延控制面:down100ms,用户面:down30ms,最低可达5ms 切换时延:down300ms 低成本:SON自组织网络,支持多频段灵活配置网络扁平化Q:LTE关键技术有哪些?A: 关键技术:调制的用途:把需要传递的信息送到射频信道;提高控制接口数据业务能力。

高阶调制的优点:64qam,比TD的16qam速率提升50%;缺点:对信号质量(信噪比)有影响。

AMC原理:好的信道条件-减少冗余编码,或不需要冗余编码;坏的信道条件-增加冗余编码。

Fast scheduling-快速调度算法:基本原则:短期内,以信道条件为主,长期内,应兼顾到对所有用户的吞吐量和公平性。

常用调度算法:轮询算法:Round robin-RR;最大载干比算法:Max C/I;正比公平算法:Proportional Fair-PF。

MIMO的工作模式:复用模式:不同天线发射不同的数据,可以直接增加容量:2×2MIMO方式容量提高1倍分集模式:不同天线发射相同的数据,在弱信号条件下提高用户的速率;使用高阶调解方式。

HARQ:分为ARQ+FEC 在AM模式下通过MAC层完成当前一次尝试传输失败时,就要求重传数据分组,这样的传输机制就称之为ARQ(自动请求重传)。

在无线传输环境下,信道噪声和由于移动性带来的衰落以及其他用户带来的干扰使得信道传输质量很差,所以应该对数据分组加以保护来抑制各种干扰。

lte 上行最大调制类型

lte 上行最大调制类型

lte 上行最大调制类型LTE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其特点在于具有高速率、低延迟、大容量等优势。

在LTE网络中,上行链路调制是指从用户设备(UE)到基站的数据传输,其中最大调制类型是调度给对应用户的最高调制方式。

下面将为您介绍LTE上行最大调制类型的相关内容。

在LTE网络中,上行链路调制类型是根据网络条件和UE设备的能力来动态调整的。

常见的上行调制类型包括QPSK、16QAM和64QAM。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QPSK调制方式。

QPSK是四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方式,它将每个符号表示为四个相位状态之一。

相比于传统的调制方式,QPSK可以在相同的信号带宽内传输更多的比特数据。

虽然QPSK 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但它对信号质量的要求较低,适用于信号弱的环境。

其次,16QAM是十六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方式。

它采用了更多的相位和振幅信息来表示每个符号,相比于QPSK,16QAM可以传输更多的比特数据。

然而,16QAM对信号质量和信道条件的要求更高,它适用于中等信号强度和中等传输距离的环境。

最后,64QAM是六十四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方式。

它将每个符号表示为六十四个相位和振幅组合之一,因此可以传输更多的比特数据。

然而,64QAM对信道条件和信号质量的要求更高,它适用于信号强度较高且传输距离较短的环境。

在LTE网络中,基站会根据UE设备的信号质量和网络负载情况动态地调整上行链路的调制方式。

当信号质量较好、距离较近时,基站会选择更高阶的调制方式,如64QAM,以提高传输速率;当信号质量较差、距离较远时,基站会选择较低阶的调制方式,如QPSK,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要使LTE上行链路获得最佳的性能,用户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1. 保持良好的信号质量:选择合适的位置使用UE设备,尽量避免信号被干扰。

2. 尽量减少传输距离:距离基站较近的用户通常具有更好的上行链路性能。

3. 升级UE设备:较新的设备通常具有更高的调制能力,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

LTE网络概述及原理

LTE网络概述及原理

S1 MME NAS安全 空闲态移动性管理
EPS承载控制
EPC通过MME、S-GW和 PSW等控制面节点和用户面节 点完成NAS信令处理和安全管 理、空闲的移动性管理、EPS 承载控制以及移动锚点功能、 UE的IP地址分配、分组过滤等 功能。
S-GW
P-GW
移动锚点
UE IP地址分配
S1
分组过滤
带宽灵活配置,能够支持1.4MHz,3MHz,5MHz, 10MHz,15MHz,20MHz等不同系统带宽,并支 持成对(paired)和非成对(unpaired)的频谱分配,系 统部署更灵活。
移动性: 能为低速移动(0~15km/h)的移动用户提供最优的 网络性能; 能为15~120km/h的移动用户提供高性能的服务; 对120~350km/h(甚至在某些频段下,可以达到 500km/h)速率移动的移动用户能够保持蜂窝网络的 移动性。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多媒体蜂窝通讯技术,实现无线通信和国际互联网融合,提供语音、图像、音 乐、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数据业务,要求提供2Mbps标准用户速率(室内)或144Kbps速率(高速移动)。目前 3G标准有4个:WCDMA、CDMA2000、TD-SCDMA(由中国制定的3G标准),以及WiMAX(802.16系列 标准)
4G: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宽带大容量的高速蜂窝系统,支持100Mbps~150Mbps下行网络带宽,提供交互多 媒体业务,高质量影像,3D动画和宽带互联网接入等业务,用户体验最大能达到20Mbps下行速率。
LTE: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组织主导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也称之为演进的UTRAN (Evolved UTRA and UTRAN)的研究项目,全面支撑高性能数据业务,“未来10年或者更长时间内保持竞争 力”,3GPP的LTE标准在无线接入侧分为LTE FDD和TD-LTE。

LTE

LTE

LTE核心技术 LTE
(3)调制与编码:LTE LTE下行主要采用OPSK、 LTE 16QAM、64QAM三种调制方式。上行主要采用位移 BPSK、OPSK、8PSK和16QAM。信道编码LTE LTE主要考 LTE 虑Turbo码,但若能获得明显的增益,也将考虑其他 编码方式,如LDPC码。 (4)多天线技术:MIMO技术是LTE LTE最核心的技术, LTE 它是提高传输率的主要手段,LTE LTE系统将设计可以适 LTE 应宏小区、微小区、热点等各种环境的MIMO技术。 LTE已确定MIMO天线个数的基本配置是下行 LTE
载波聚合
图1和图2是对多个载波进行聚合的两种基本形式。 图1对在频段上连续的多个载波进行聚合,在各个载 波保持LTE后向兼容的同时,实现了LTE-Advanced全 系统带宽的扩展。图2是对频段上非连续的多个载波 进行聚合的情况,由于频谱规划和分配的结果,一 个运营商拥有的频率资源可能分散在各个非连续的 频段,非连续载波的聚合提供了一个系统对分散的 频率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解决方案。另外值得一提 的是,同样是出于对运营商所拥有的频率资源情况 的考虑,在载波聚合中各个单位载波的带宽并不限 定为20 MHz,可以支持更小的选项以提供充分的灵 活性。
E一UTRAN 结构图
E一UTRAN 结构
演进的UTRAN结构图如图1一1所示,仅由eNB组成。eNB 是向UE提供的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协议的终点。 eNB之间通过xZ接口互连。eNB通过Sl接口同演进的分组 交核心网相连。eNB负责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包括无线承 载控制,无线接入控制,连接移动性控制,动态资源分配。 移动性管理实体(MME)负责将寻呼信息分发至eNB。 用户平面实体(UPE)负责对用户数据流的IP首部的压缩和加 密,终止用于寻呼的用户平面数据包,为了支持UE移动性 而进行用户平面的切换。 Sl接口是区分E一uTRAN和EPc的接口。Sl接口包括两部分, 分别是控制平面接口(51一C)和用户平面接口(S1一U)。51 一C是eNB和EPC中MME的接口,而Sl一U是eNB和EPC中 UPE的接口

lte系统对于上行链路受限可采用的解决措施

lte系统对于上行链路受限可采用的解决措施

lte系统对于上行链路受限可采用的解决措施
对于上行链路受限的情况,LTE系统可以采用以下解决措施:
1. 增加上行传输带宽:通过增加上行传输带宽,可以增加网络中可用的资源,提高上行链路的传输能力,从而缓解链路受限的问题。

2. 使用更高的调制解调器(Modem): LTE系统支持多种调
制解调器技术,包括QPSK、16QAM和64QAM等,其中
64QAM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

使用更高的调制解调器技术可
以提高单个用户的传输速率,从而减少链路受限的问题。

3. 优化调度算法:调度算法是控制资源分配和用户接入的关键技术。

通过优化调度算法,可以合理分配上行链路资源,提高链路利用率,减少链路受限的问题。

4. 利用MIMO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利用
多个天线在相同的频谱上同时传输和接收多个数据流,从而提高容量和覆盖范围。

通过利用MIMO技术,可以增加链路的
传输能力,从而缓解链路受限的问题。

5. 使用智能天线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可以根据信道状态和用户需求,自动调整天线指向和天线参数。

通过使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优化信号传输,减少信号的干扰,提高链路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6. 部署更多的基站:增加基站的部署密度,可以提高网络的覆
盖范围和链路质量,减少链路受限的问题。

综上所述,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LTE系统上行链路受限的问题,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用户的体验。

lte技术标准

lte技术标准

lte技术标准
LTE,即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移动网络技术标准,属于4G技术的一种。

它是由3GPP组织推出的一种移动通信标准,继GSM/EDGE和UMTS/HSxPA之后,LTE 被认为是移动通信技术的最新标准。

LTE在系统设计上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技术需求,主要表现在容量、覆盖和移动性支持等方面。

具体来说,LTE要求在20MHz带宽下,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ps,上行峰值速率为50Mbps。

此外,LTE提高了小区边缘的码率,确保在5km范围内实现最优容量,30km范围内轻微下降,并支持100km的覆盖半径。

在技术实现上,LTE采用了一些关键技术,如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其中,OFDM 技术带来了频谱选择性使用,提高了频谱效率。

HARQ技术则通过自动重传请求的方式,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此外,LTE还采用了SC-FDMA/单载波频分复用作为上行链路的LTE标准,降低了PAPR(峰均比),提高了小区性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通信行业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lte系统对于上行链路受限可采用的解决措施

lte系统对于上行链路受限可采用的解决措施

lte系统对于上行链路受限可采用的解决措施LTE系统是当前移动通信网络中最主流的技术之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上行链路受限的问题却是时常出现的。

那么,针对LTE系统上行链路受限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解决措施呢?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对LTE系统上行链路受限的原因分析在谈及解决措施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LTE系统上行链路受限的原因。

一般来说,LTE系统上行链路受限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天线信号不良:LTE系统的上行链路受限问题可能是由于天线信号不良或者干扰造成的。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天线设置以及减小天线之间的干扰来解决问题。

2.基站资源受限:LTE系统中基站资源的受限也是造成上行链路受限的一个主要原因。

基站资源的受限可能导致用户在上传数据时遇到延迟或者丢包的情况。

我们需要合理调配基站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有效解决上行链路受限的问题。

3.设备问题:LTE系统中,用户设备本身的问题也可能导致上行链路受限。

用户设备的功率不足、信号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都有可能影响上行链路的质量。

这时,我们需要通过优化用户设备或者更换设备来解决问题。

以上是对LTE系统上行链路受限的原因分析,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解决措施。

二、针对LTE系统上行链路受限的解决措施1.优化天线设置和干扰抑制技术针对天线信号不良导致的上行链路受限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通过优化天线的方向和角度,提高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效率;采用干扰抑制技术,减小天线之间的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2.基站资源合理调配和优化针对基站资源受限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调配和优化基站资源来解决。

对于高负载基站,我们可以适当增加资源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低负载基站,可以适当降低资源投入,实现资源的灵活配置。

3.设备优化和更换针对用户设备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设备参数、提高功率输出、提升信号处理能力等措施来解决。

LTE链路预算计算方法

LTE链路预算计算方法

LTE链路预算计算方法LTE链路预算计算是一种用于估算LTE系统中无线信号传输和接收质量的方法。

通过链路预算计算,可以评估无线信号传输中的损耗和干扰情况,为网络规划和优化提供指导。

本文将介绍LTE链路预算计算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一、基本原理二、基本计算方法1.上行链路计算方法上行链路计算主要涉及用户终端(UE)到基站(eNodeB)之间的信号传输和接收。

计算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估算UE发射功率:通过考虑UE发送的最大功率和制定的调度策略,估算UE的发射功率。

(2)路径损耗计算:采用路径损耗模型,根据UE和基站之间的距离、天线高度、频率等因素,计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路径衰减和损耗。

(3)天线增益计算:根据UE和基站的天线特性(如天线高度、方向性等),计算天线增益。

天线增益表示天线在特定方向上聚焦和增强信号的能力。

(4)接收信号强度计算:根据发射功率、路径损耗和天线增益,计算UE到达基站时的信号强度。

(5)干扰噪声计算:同时还需考虑其他UE的干扰,包括同频干扰、异频干扰和同步干扰等。

(6)信噪比计算:通过计算接收信号强度和干扰噪声的比值,得到上行链路中的信噪比。

2.下行链路计算方法下行链路计算涉及基站到UE之间的信号传输和接收。

计算过程与上行链路类似,但加入了更多的因素。

计算步骤如下:(1)基站发射功率计算:根据制定的调度策略和基站最大输出功率,估算基站的发射功率。

(2)路径损耗和衰减计算:根据基站和UE之间的距离、频率、天线高度等因素,计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路径损耗和衰减。

(3)天线增益计算:根据基站和UE的天线特性,计算天线增益。

(4)接收信号强度计算:根据发射功率、路径损耗和天线增益,计算基站发射信号到达UE时的信号强度。

(5)干扰噪声计算:考虑其他基站的干扰,包括同频干扰、异频干扰和同步干扰等。

(6)信噪比计算:通过计算接收信号强度和干扰噪声的比值,得到下行链路中的信噪比。

LTE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覆盖范围和链路预算

LTE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覆盖范围和链路预算

LTE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覆盖范围和链路预算图1显示了带宽是10MHz的LTE FDD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覆盖范围,考虑了4条最重要的信道,即上行的PUSCH信道和PUCCH信道,和下行的PDSCH信道和PDCCH信道。

在下行PDCCH 信道的覆盖范围计算中,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消息占用了8个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s),合计44比特;而上行PUCCH信道的覆盖范围计算是基于4比特的CQI报告。

下行链路是2×2的天线配置,而上行链路是1×4的天线配置。

eNodeB的天线增益为17dBi。

不论是上行仍是下行,发射器、接收器和线缆加起来的总损耗都是4dB。

下行的噪声阻碍是7dB,上行的噪声干扰是5dB,接收端容限是2dB。

热噪声是-174dBm。

图1 LTE覆盖(10MHz,FDD)在那个地址,覆盖(Coverage)被概念为操纵信道的接收成功率达到95%,而且数据信道的接收成功率达到90%。

对操纵信道来说,目标BLER(BLock Error Rates)是1%;对数据信道来讲,目标BLER是10%。

数据信道由的HARQ增益。

在乡村宏站(Rural macrocell)、市区宏站(Urban macrocell)和市区微站(Urban microcell)三个场景中,4个要紧信道的覆盖距离都超出了小区的半径。

在3GPP Case 3场景中,4个要紧信道的覆盖距离略小于小区的半径。

表1归纳了非视距模式NLOS下的3GPP Case 3场景的链路预算计算。

假设UE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增益都是0dBi;穿透损耗20dB;下行链路的接收器的干扰热噪声比是1dB(包括操纵信道和数据信道);上行链路的接收器的数据信道的干扰热噪声比是,上行链路的接收器的操纵信道的干扰热噪声比是;对数正态散布的阴影衰落余量对操纵信道是,对数据信道是。

4-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覆盖优化指导手册

4-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覆盖优化指导手册

中国联通LTE 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4分册:覆盖优化指导手册内部资料注意保存中国联通运行维护部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13年12月1概述 (4)2覆盖问题分类定义 (5)2.1覆盖空洞 (5)2.2弱覆盖 (6)2.3越区覆盖 (6)2.4重叠覆盖 (7)3覆盖问题分析流程 (8)3.1基础数据采集 (8)3.2覆盖指标 (9)3.2.1RSRP (9)3.2.2RSRQ (10)3.2.3SINR (11)3.3覆盖优化目标 (12)3.4配置参数调整 (13)3.5覆盖问题分析流程及方法 (14)4覆盖优化原则 (16)5典型覆盖问题及优化方法 (17)5.1覆盖优化手段 (17)5.2覆盖空洞/弱覆盖问题 (18)5.3越区覆盖问题 (19)5.4重叠覆盖问题 (20)6覆盖增强策略 (22)6.1高功放 (23)6.2IRC技术 (25)6.2.1IRC基本原理 (25)6.2.2IRC性能 (26)6.2.3IRC技术应用建议 (30)6.3ICIC技术 (31)6.3.1ICIC基本原理 (31)6.3.2ICIC性能 (36)6.3.3ICIC技术应用建议 (38)6.4TTI bundling (39)6.4.1TTI bundling基本原理 (39)6.4.2TTI bundling性能 (40)6.4.3TTI bundling技术应用建议 (42)6.5MIMO覆盖增强 (43)6.5.1MIMO基本原理 (43)6.5.2MIMO性能 (45)6.5.3MIMO模式间的切换 (48)6.5.4MIMO技术应用建议 (50)本优化指导手册是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系列文档之一,该系列文档的结构和名称如下:(1)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1分册: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原则(2)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2分册:工程优化指导手册(3)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3分册:LTE无线网络优化测试方案及验收指标(4)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4分册:覆盖优化指导手册(5)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5分册:干扰优化指导手册(6)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6分册:切换及互操作优化指导手册(7)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7分册:室内外协同优化指导手册(8)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优化指导书第8分册:开局参数设置及优化指导手册1 概述覆盖优化是网络优化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LTE计算汇总范文

LTE计算汇总范文

LTE计算汇总范文LTE是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提供高质量和低延迟的移动宽带连接。

本文将对LTE的计算问题进行汇总,涵盖了系统容量、覆盖范围、速率和功耗等方面的计算。

1.系统容量计算:LTE系统容量的计算主要涉及下行链路容量和上行链路容量的估算。

下行链路容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下行链路容量=(子载波数量)*(每个子载波的比特速率)*(调度单位长度)*(时隙帧利用率)上行链路容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上行链路容量=(子载波数量)*(每个子载波的比特速率)*(调度单位长度)*(时隙帧利用率)*(用户数)2.覆盖范围计算:LTE的覆盖范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覆盖半径=(信号传输速度)*(信号传输时间)/(传输信号的损耗因子)其中,信号传输速度可以根据传输介质和信号传输模式进行估算,信号传输时间是信号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传输信号的损耗因子主要考虑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减和干扰。

3.速率计算:LTE的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速率=(每个OFDM符号的比特数)*(子载波数量)*(OFDM符号数)/(TTI长度)其中,OFDM符号是LTE中的基本单位,由若干子载波组成,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长度是处理无线通信数据的时间窗口。

每个OFDM符号的比特数可以根据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进行计算。

4.功耗计算:LTE的功耗主要包括基站的功耗和终端设备的功耗。

功耗=(传输功率)*(信号传输时间)+(待机功耗)*(基站总数)终端设备的功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估算:功耗=(传输功率)*(信号传输时间)+(待机功耗)*(用户数)其中,传输功率是指发送端所需要的功率,信号传输时间是指信号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待机功耗是终端设备在待机状态下的功耗。

以上是LTE计算的汇总,涵盖了系统容量、覆盖范围、速率和功耗等方面的计算问题。

这些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评估LTE系统的性能和效率,以及进行网络规划和优化工作。

LTE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简介

LTE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简介

28
LTE与EVDO数据互操作
29
LTE与EVDO数据互操作
根据目前现有终端的测试结果: LTE-EHPRD方向 激活态时延约为:4.8s;空闲态:5.3s; EHRPD-LTE 空闲态(标准方案):2.1s;空闲态(终端方案):160s(同终端定时器有关); 30
LTE与CDMA语音互操作
31
4)HARQ技术
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5)链路自适应技术—AMC eNodB根据终端上报的CQI PCI RANK等参数来决定采用的编码调制方式。
6)快速MAC调度技术
常用调度算法:最大C/I算法;轮询算法;正比公平算法(PF),目前增强PF调度算法。 7)小区干扰消除 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方法包括:加扰;跳频传输;发射端波束赋形以及IRC;小区间 干扰协调;功率控制。
2013年网络运行维护考核指
标》;《中国电信CDMA网络 DTCQT测试技术规范(2012 版)》; LTE关注指标数据来源于: 《中国电信运维业〔2014〕5 号.pdf》和《关于印发中国电 信LTE相关规范和指导意见的 通知中国电信网发〔2013〕 31号.pdf》。
接入性能 分组业务建立成功率 指标
35
LTE与EVDO对比-网络结构对比
LTE网络结构相对于EVDO的网络结构,减少了基站控制器的环
节,这样决定了LTE网络具有如下的优点:
网络结构更趋扁平化和简单化; 减少网络节点,降低系统复杂度以及传输和无线接入时延; 减少网络部署和维护成本;
LTE与EVDO对比-主要技术对比
主要技术比较 开始时间 规范协议 占用频带 带宽 多址技术 核心网络 业务类型 网络体系结构 数据峰值速率 接入方式 交换方式 3GEVDO 2002年 3GPP2 800MHZ 1.25M CDMA IP网络 数据通信 结构复杂,带有基站控制器 结构简单、全IP、无基 站控制器、网络扁平化 4GLTE 2005年 3GPP 1.8/2.1/2.6GHZ 1.4MHz, 3MHz, 5MHz, 10Mhz, 15Mhz, 20MHz; 灵活带宽配置 FDMA/TDM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6目标差错率之下的UL ES/N0,5MHz载频
事件
目标ER所需要的ES/N0
ACK missed detection
10-2
DTX to ACK error
10-2
NACK to ACK error
10-4
CQI block error rate
10-2和10-1之间
表7上行ACK/NACK信令的BER目标值
1.2
1.2.1
1.2.1.1
频率复用系数达到1对最大化频谱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指出的是,这意味着一个小区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会对另一个小区产生干扰,特别是距离很近的相邻小区。为了避免小区边缘的低吞吐量表现,使用干扰缓和技术(mitigation)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小区的全局角度出发,干扰缓和技术能在小区边缘性能和平均频谱效率之间找到平衡。这些干扰缓和技术包括:
0.681
x2.2
0.0044
x2.0
4.5
LTE 1x2 MU-MIMO
0.622
x2.0
0.0023
x1.0
5.0
LTE 1x4
1.38
x3.3
0.0094
x4.2
2.7
表3 Case 3LTE性能评估
表4比较了LTE和其它的无线接入技术。在5MHz载频、每个小区8个FTP用户的条件下,比较上传10MB数据所需要的时间。显然,LTE耗时最少。
1
1.1
LTE上行链路使用的是SC-FDMA技术,也叫DFT-S-OFDM(DFT-Spread OFDM)。这个技术通过为每个OFDM符号前置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来保证小区内不同UE之间的正交性,前提是每个UE保持和基站的时间同步(参见图1)。
图1能够完美估算多径的时间前提下的采样窗口
功率控制可以和频域资源的分配策略(包含干扰协调技术)相结合,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区边缘性能,提高总的频谱效率。结合干扰协调/干扰规避技术的上行资源分配策略没有在LTE规范中定义,而是属于设备商的商业机密。一种可能的上行链路干扰协调技术是安排几个相邻小区中有可比较的路径损耗的UE在同一块时频资源向基站发送。平均来说,将几个相邻小区中有相似信道质量的UE放进同一个组能产生最好的小区边缘性能,因为这个策略避免了边缘UE对其所靠近的相邻小区的eNodeB的强干扰(特别是eNodeB天线的前后比比较低,造成小区之间较大的干扰)。
xHSUPA
bps/Hz/User
xHSUPA
平均IOT(dB)
基本HSUPA
0.332
x1.0
0.009
x1.0
5.1
LTE 1x2
0.735
x2.2
0.024
x2.5
5.2
LTE 1x2 MU-MIMO
0.675
x2.0
0.023
x2.4
5.2
LTE 1x4
1.103
x3.3
0.052
x5.5
5.1
IOT(j,k) = (IO(j,k) + N0)/N0(1.1)
其中
而Pi,k是UE i在k区域的平均总发射功率(average total power),Ti,j是UE i和小区j之间的信道增益,Ncells是总的小区数量。
1.2.1.2
为上行控制信道(PUCCH)分配的频域资源与为上行数据信道(PUSCH)分配的频域资源是分开的,而且在系统带宽中处于靠近边缘的区域,这样的配置使得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IOT可以分开管理,而对干扰缓和技术做的优化也可以彼此独立进行(比如,可以对PUSCH和PUCCH采取不同的优化功率控制算法)。而且,特定的控制信道资源、用来传送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s)的码(codes),以及ACK/NACK的设计思路可以减少小区间和小区内的控制信道彼此之间的干扰。
上行信道类型
N. retx
N. RBs
Mod.
距离(米)
Tx Pwr
(dBm)
Tx Loss
(dB)
每子载波
Rx Pwr(dBm)
(IO+N0)W (dBm)
SINR
(dB)
VoIP,12.2kbps
4
1
2
829
24.0
143.1
-122.9
-124.2
1.3
VoIP,12.2kbps
2
1
2
724
24.0
天线增益+馈线损耗=14dB;穿透和人体损耗=20dB;干扰余量3dB;
对数正态阴影余量=12.1dB;98%的小区稳定覆盖;VoIP使用4TTI捆绑
基于上述假设,我们可以来讨论覆盖空洞:
经由PUCCH的1比特ACK/NACK和4比特CQI。图2显示的1比特ACK/NACK和4比特CQI都是通过PUCCH传输,但两者之间存在大约1.3dB的差距(146.2 -144.9dB)。引入重复因子2或许能帮助弥补这个覆盖空洞。
1.7
48-135
~590
LTE
5.0
10.0
147-460
~174
表4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上传10MB数据所需要的时间
其中a25-8 FTP用户/小区;b8 FTP用户/小区
1.3
象LTE这样一个成熟的蜂窝通信系统不仅要有良好的的小区边缘性能,而且需要确保覆盖区域内各种信道之间的平衡。
图2显示了LTE各上行信道满足一定要求情况下的覆盖范围,包括传递CQI和ACK/NACK信息的PUCCH信道(距离基站大约900米)、PRACH信道(Format 2,超过800米)和提供12.2kbps AMR VoIP业务的PUSCH信道(距离eNodeB 800米)。同时显示的还有支持的小区边缘的最大PUSCH速率(5kbps,距离eNodeB 1000米),以及5MHz FDD带宽下支持的PUSCH最高数据速率(9.2Mbps,距离eNodeB大约100米)。链路预算的更多细节参见表8。
网络
名义带宽(MHz)
最大吞吐量(Mbps)
用户平均吞吐量a(Kbps)
10MB数据上传时间b(s)
UMTS(R99)
5.0
0.384
32-90
~890
CDMA 2000 EVDO Rev. B
5.0
5.4
50-200
~385
HSUPA(R6)
5.0
5.74
60-200
~385
WiMAX
5.0 (TDD)
能够实现小区内的正交性是LTE的频谱效率比WCDMA高2到3倍的主要原因。而且,SC-FDMA波形中的CP有助于简化eNodeB的接收器设计,即简化接收器的频域的均衡器设计,这也进一步提高了上行链路的频谱效率。
影响LTE上行链路容量的因素如表1所示:
影响LTE上行链路容量的因素
说明
较短的子帧长度(1毫秒),较低的HARQ双向时间(Round-Trip Time,RTT),8毫秒
计算Case 3场景的链路预算时,假设对应98%单小区稳定覆盖的对数正态阴影余量是12.1dB,且传播模型是
Propagation损耗=128.1 +37.6log(距离)
距离单位是米。再假设其它上行链路预算的参数参考表8,则在基于单个RB(1毫秒)PUSCH传输的情况下,整个小区只能支持5kbps的上行传输速率(参见图2)。在距离eNodeB 1000米的位置,传输损耗(即路径损耗-天线增益+对数正态阴影余量+人体/建筑物穿透损耗)是146.2 dB,上行(包括下行)控制信道必须能够容忍这个程度的损耗,以确保98%的小区稳定覆盖。
140.9
-122.9
-124.2
1.3
PUSCH,5kbps
0
1
2
1000
24.0
146.2
-133.0
-124.2
-8.8
PUSCH,9Mbps
0
20
4
101
24.0
108.8
-108.6
-124.2
15.6
CQI,10-bits(1% FER)
0
1
2
770
24.0
141.9
-128.7
-124.2
-4.5
CQI,4-bits(1% FER)
0
1
2
922
24.0
144.9
-131.7
-124.2
-7.5
PRACH,Format 2
0
6
2
830
24.0
143.2
-13பைடு நூலகம்.7
-124.2
-13.5
A/N,1-bit(1% P(FA))
0
1
1
925
24.0
144.9
-131.7
-124.2
-7.5
表8场景Case 3 LTE上行链路预算,eNodeB配置两个接收天线
图2Case 3情况下的LTE UL信道覆盖范围(5MHz FDD)
表6提供了上行链路预算需要的SINR参考目标值。表7提供了上行ACK/NACK信令的BER目标值。
上行控制信道
目标ER所需要的ES/N0
参考取值
ACK/NACK - PUCCH
ES/N0=-7.5dB
[15-18]
P(NACK->ACK) =10-4
1.2.2
表2和表3显示了部署场景case 1和部署场景case 3的频谱效率和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基于尽力而为的全缓冲流量模式)。这两张表格同时显示了相对Release-6 UMTS上行链路(HSUPA)的性能提高,提高的原因已经在表1中总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