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合集下载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11、活泼好动。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期个体性格的最明显特征之一,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幼儿都有此共性。

2、喜欢交往。

儿童进入学龄幼儿期后,在行为方面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喜欢和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小伙伴交往。

3、好奇好问。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表现在积极探索和好奇好问。

好问是幼儿好奇心的一种突出表现。

4、模仿性强。

小班幼儿的表现尤为突出。

幼儿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同伴,又分为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

5、好冲动。

情绪不稳定是幼儿性格在情绪方面的表现。

什么是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心理特征。

人的性格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诚实、谦虚、善良、勇敢、自豪、果断、虚伪、自负、自卑、怯懦、优柔寡断等,以及对于事业的轻率态度或负责态度,在决定中匆忙或镇静,善于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社会的心理或是想成为一个利已主义者,对待人们抱着体贴的态度或漠不关心等。

所有这些特点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这都是他的性格的特点,这些性格的特点表现出对待劳动、对待自己的基本态度。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2一、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进入了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这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个重大的变化,3岁是他们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

正是从3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起了集体生活。

对幼儿来讲,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如何使幼儿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其中最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建立感情。

因为这一时期幼儿突出的特点是情绪性强。

1、行为受情绪支配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

对3~4岁的.幼儿作用更大。

他们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样受理智支配。

3岁幼儿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多方面。

2、爱模仿3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

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

家长不要因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的要求。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课程的背景、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1.2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意义1.2.1 理解个性与个性化的概念1.2.2 掌握个性发展的阶段和特点1.2.3 认识个性发展的重要性1.3 课程目标与内容1.3.1 课程目标1.3.2 课程内容1.4 教学方法与评价1.4.1 教学方法1.4.2 评价方式第二章:个性发展的理论基础2.1 心理发展理论2.1.1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2.1.2 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2.1.3 心理发展的动力理论2.2 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2.2.1 个性与社会性的定义2.2.2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2.2.3 个性与社会性的相互作用2.3 个性发展的心理过程2.3.1 自我认识的发展2.3.2 自我监控的发展2.3.3 自我评价的发展第三章:儿童个性的生物学基础3.1 遗传与个性3.1.1 遗传对个性发展的影响3.1.2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2 神经生理学基础3.2.1 脑部结构与功能3.2.2 神经递质与个性发展3.3 激素与个性3.3.1 激素对个性发展的作用3.3.2 激素与行为的关联第四章:儿童个性的社会化过程4.1 家庭对个性发展的影响4.1.1 家庭教养方式与个性发展4.1.2 家庭氛围与个性发展4.2 同伴关系与个性发展4.2.1 同伴交往的意义4.2.2 同伴关系对个性发展的影响4.3 社会环境与个性发展4.3.1 社会文化对个性发展的影响4.3.2 社会变迁与个性发展第五章:儿童个性发展的评估与干预5.1 个性评估方法5.1.1 观察法5.1.2 调查法5.1.3 心理测验法5.2 个性干预策略5.2.1 环境干预5.2.2 教育干预5.2.3 心理干预5.3 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5.3.1 案例分析5.3.2 实践指导第六章:个性发展中的情绪与情感6.1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6.1.1 理解情绪与情感的区别6.1.2 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发展特点6.2 情绪与情感的作用6.2.1 情绪情感对个性发展的影响6.2.2 情绪情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6.3 情绪调节与个性发展6.3.1 认识情绪调节的重要性6.3.2 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第七章:创造力与个性发展7.1 创造力的概念与测量7.1.1 理解创造力的定义7.1.2 掌握创造力的发展特点7.2 创造力与个性的关系7.2.1 创造力与个性特质的关系7.2.2 创造力培养的策略7.3 创造力的发展与教育7.3.1 教育对创造力发展的影响7.3.2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第八章:个性发展中的道德与价值观8.1 道德发展的理论8.1.1 理解道德发展的阶段8.1.2 掌握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8.2 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8.2.1 理解价值观的定义8.2.2 掌握价值观的形成过程8.3 道德教育与个性发展8.3.1 道德教育的方法与策略8.3.2 道德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第九章:特殊儿童的个性发展9.1 特殊儿童的概念与分类9.1.1 理解特殊儿童的定义9.1.2 掌握特殊儿童的分类及特点9.2 特殊儿童个性发展的挑战9.2.1 认识特殊儿童个性发展的困难9.2.2 分析特殊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9.3 特殊儿童个性发展的支持与干预9.3.1 掌握特殊儿童个性发展的支持策略9.3.2 学习特殊儿童个性发展的干预方法第十章:个性发展的实践应用10.1 个性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10.1.1 理解个性化教育的理念10.1.2 掌握个性化教育的实践方法10.2 个性发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10.2.1 认识个性发展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10.2.2 学习个性发展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策略10.3 个性发展评估工具的应用10.3.1 了解个性发展评估工具的种类10.3.2 掌握个性发展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绪论中的课程介绍:理解课程的背景、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为整个学习过程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第一章:认识个性教学目标:1. 了解个性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儿童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

3. 培养教师对儿童个性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个性概述:个性的定义、特点、类型。

2. 儿童个性发展:儿童个性发展的阶段、影响因素。

3. 儿童个性教育:儿童个性教育的原则、方法。

教学活动:1. 讲座:邀请专家讲解儿童个性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规律。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儿童个性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深入理解儿童个性发展的特点。

作业:1. 阅读相关书籍,加深对儿童个性发展的认识。

2. 观察身边的儿童,记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情况。

第二章: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教学目标:1. 了解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各种因素。

2. 分析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3. 学会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利用和调节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生物因素:遗传、生理机能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2.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家庭氛围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3. 学校因素:教育方式、同伴关系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4. 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社会风气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分析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具体影响。

2.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影响因素下儿童个性发展的情景。

3. 案例分析:讨论实际案例,提出改善儿童个性发展的建议。

作业:1. 调查身边儿童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分析其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儿童个性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儿童个性教育的原则。

2. 学会运用各种方法对儿童进行个性教育。

3. 提高教师对儿童个性教育的认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儿童个性教育原则: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积极引导、适度调整。

2. 儿童个性教育方法:观察法、谈话法、情境创设法、游戏法。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讨论儿童个性教育的原则及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2. 实践活动:分组实践,运用不同教育方法进行儿童个性教育。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之学前儿童的气质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之学前儿童的气质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之
学前儿童的气质
一、概述
1.气质: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 的心理特征。
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这些特征有规律地互相联系、组 合,便构成了个人的气质类型特征。
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有稳定、不易改变的特点“秉性难移”
气质使其心理活动染上了一种独特的色彩。
二、儿童气质的类型和表现
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 三种类型:(1)容易抚 育型40%(2)抚育困难 型10%(3)启动缓慢型。
15%
研究儿童气质的意
义在于;气质有类型的差
异而无好坏的区别,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来自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应当在了
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
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 的放矢,取得实效。
胆汁质的人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 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产生得迅速而且强烈, 有极明显的外部表现;性情开朗、热情,坦率,但 脾气暴躁,好争论;情感易于冲动但不持久;精力 旺盛,经常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工作,但有时缺乏耐 心;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对问题的理解具有 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倾向;意志坚强、果断勇敢, 注意稳定而集中但难于转移;行动利落而又敏捷, 说话速度快且声音洪亮。
C. 检票员不让你进去,便想反正第一场戏不太精彩,
还是暂且到小卖部呆一会儿,待幕间休息再进去;
D. 你对此情景感叹自己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
就这样倒霉,接着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心理学家设计了“看戏迟到”的特定问题情境,对四种典 型气质类型的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四种基本气质 类型的观众,在面临同一情境时有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
一 、简答
1.简述个性的特性。 2.简述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二)性格的类型
1. 情感抑制型和情感非抑制型
儿童性格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儿童适应新环境的难易程度, 根据适应新环境的难易程度,分为情感抑制型和情感非抑 制型。情感抑制型性格的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感知水平较高, 对不熟悉、不可预测的环境反应往往比较强烈,面对新环 境,容易表现出畏惧和退缩。老师和家长应该多加关注, 增强他们的安全感,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变化。
•6.时3 域信分号析的是时指域在分时析间域内研究系统在一定输入信号
作用下,其输出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变化趋势 、大小、相位等)。 •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时间为独立变量,描述信号随时 间的变化特征,反映信号幅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 优点:形象、直观; • 缺点:不能明显揭示信号的内在结构。
6• .3周.1期周信期号信的号幅值幅特值征特常征以分幅析值、峰-峰值、均值、
例2.6函.2函 数创发数建生一发器个生。可器以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和锯齿波的
6.2.3 波形生成
• 在波形生成子选板中的所有函数不仅输出包含指定波形 图形的数字型数组,而且包含时间参数,这种数据类型 在LabVIEW中称为波形数据。
1• . 波波形形数生据成以函簇数的的形式特给点出,如图所示,包含起始
三、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的特点
(一)气质的稳定性
气质作为儿童与生俱来的、与神经生理密切相关的特 点,在整个儿童期内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多数婴 儿出生后表现出的气质特点到其成人后还一直存在。
(二)气质的可塑性
儿童的高级神经系统还在不断发育,在与周围环境的 不断互动中,其气质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变化。
(2)频域分析
• 测量时直接采集到的信号是时域波形,由于时域分析的局限 性,所以往往把问题转换到频域来处理。通过频域分析可以 得到信号在频域的各种特征量及信号的频率组成信息。最主 要的频域分析方法就是快速傅里叶变换及其反变换。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摘要: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定义与重要性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认知发展2.情绪情感发展3.社会性发展4.个性发展5.语言发展三、研究方法与实用性正文: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旨在揭示幼儿在认知、情绪、社会性、个性和语言等方面的成长过程和特点。

在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家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教育和培养幼儿,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1.认知发展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主要关注幼儿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幼儿在面对新事物时,会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来逐渐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情绪情感发展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研究关注幼儿在情感表达、情感理解和情感调节等方面的成长。

幼儿期的情绪情感发展对后期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幼儿的情绪需求,引导他们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情感素质。

3.社会性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着重于幼儿在与他人互动、建立人际关系和遵守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学会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

通过研究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我们可以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4.个性发展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在性格、兴趣、动机等方面的特点。

个性发展具有独特性,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

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尊重、理解和关爱幼儿,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5.语言发展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关注幼儿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发展。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研究,我们可以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指导,帮助他们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

教案设计中的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教案设计中的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教案设计中的学前儿童个性发展在教育中,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学前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儿童的个性,帮助他们发展成为独立自主、有创造力和积极向上的人。

本文将探讨教案设计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一、个性发展的重要性和特点个性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独特的心理品质,包括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对于培养其独立思考、自我意识和社交能力至关重要。

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将在以后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成长和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样性: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

2.塑造性:儿童的个性可以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得以塑造和发展。

3.相互作用性:儿童的个性受到遗传因素、家庭环境以及学校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教案设计中的个性发展策略在设计教案时,我们应该积极考虑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以下是几个个性发展策略的案例:1.兴趣导向: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促进个性发展的关键。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和选用符合学生兴趣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并培养其个性特长。

2.灵活性:教师应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学习风格。

例如,在安排小组活动时,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可以根据学生个性的多样性调整小组成员的搭配,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才能。

3.情感教育: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对于个性的塑造至关重要。

在教案设计中,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和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听他们的心声,并通过反馈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4.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尊重其个性差异。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个体化的辅导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个性特长,并帮助其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涉及到他们在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个性主要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和情境中所表现出的持久、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同时也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中,认知方面的发展尤为重要。

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并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这一时期的学前儿童也开始表现出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时也会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认知方面的发展为儿童的个性特点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他们在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情感方面的发展对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包括自我意识、情绪识别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这一阶段,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能够分辨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他们学会用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情感方面的发展为儿童建立了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对他们的个性特点有所影响。

学前儿童的行为发展也是其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学前儿童的行为表现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并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在这一阶段,学前儿童也开始培养和发展一些基本的社交能力,如与他人合作和共享等。

行为方面的发展使学前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同时也对他们的个性特点产生深远影响。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在一些个性特征上的继承程度。

然而,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他们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家庭关系和教育方式会影响学前儿童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形成。

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应该成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活动计划,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影响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3. 学会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对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关注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个性的定义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阶段特点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表现2. 影响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生物因素:遗传、生理成熟等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等社会因素:同伴关系、社会文化等3. 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方法和技巧观察方法:自然观察、实验观察等分析方法: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4. 培养对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关注和理解关注儿童个性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关注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和思考深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材。

2. 案例库:收集和整理一系列典型的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案例。

3. 视频资源:选用相关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引入有趣的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案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主体教学:分别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七、教学计划1. 第一节课:讲解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节课:讲解影响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3. 第三节课:讲解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4. 第四节课:讲解培养对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关注和理解。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规律,掌握和顺应这些规律,形成独 立完整个性。
思考题
在现实中如何在游戏中提高幼儿 的自我控制力呢?结合游戏实例说明。
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3-6岁儿童 自我控制
总体上,幼儿的自控能力 比较弱。
随着年龄增长,独立性、 坚持性、自制力方面都会有
一定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 自我调节
促进自我意识 的培养
六 自我发展的策略
自我发展的策略
➢ 具体而真诚的赞美 ➢ 公正而客观的评价 ➢ 提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机会
自我发展的策略
➢ 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我约束力,提高 同伴交往的质量。
➢ 通过游戏等活动提高幼儿自我控制力。
自我发展的策略
➢鼓励幼儿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创设表现机会,获得成就感。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概述及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课堂小结 学前儿童的个性和自我意识有其
四 什么是自我意识?
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身的意识
具体表现:
自尊心 自信心
自豪感 ……
什么是自我意识?
成熟的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
(一)对自己的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
对觉醒状态的意识 ……
对健康状况的意识
什么是自我意识?
成熟的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
(二)对自己的外部行为以及 人际关系的意识。
二 个性的构成
个性的构成
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部分,是人的心理 活动的动力因素,包括:
1
2
3
4
5
6
个性的构成
个性中最能突出表现人的心理个别差异 的部分,包括:
1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是指孩子在学龄前期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独特的、稳定的特点和行为方式。

个性是构成一个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既受遗传基因的影响,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是孩子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对他们的整个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过程。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个性发展的最主要环境,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个性产生深远影响。

学校和社会环境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广泛的社交机会和多样化的学习经验,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1.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的提高:3-6岁是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快速提高的阶段。

孩子开始认识自己的名字、性别,懂得区分自己和他人。

他们会成为对自己情感、兴趣和能力有自我评价的主体,表现出自尊心的形成。

2.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情感表达能力逐渐增强,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他们开始懂得关心他人,懂得分享和表达爱意。

3.社交技能的培养:学前儿童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开始有一定的朋友圈子。

他们能够适应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需求,尝试与人分享玩具和游戏。

4.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学前儿童在这个阶段非常喜欢进行角色扮演和想象游戏,他们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力进行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活动。

这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5.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提高:学前儿童逐渐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够按照规则和约束进行游戏和活动。

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会等待、分享和尊重他人。

6.兴趣和爱好的培养:学前儿童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很多新的学习和体验,开始表现出对一些领域的兴趣和喜好。

他们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游戏来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资源:家庭和学校应该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教案第一章:认识个性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个性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1.2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游戏等活动,让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喜好,这些特点和喜好构成了每个人的个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解、游戏互动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个性的概念。

第三章:尊重和理解他人3.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3.2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游戏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并教育幼儿尊重和理解他人。

3.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解、游戏互动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第四章: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4.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4.2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游戏等活动,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并教育幼儿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情绪。

4.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解、游戏互动、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

第六章: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6.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性,并通过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6.2 教学内容: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音乐活动等,让幼儿体验到创造和想象带来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6.3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幼儿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七章:学会情绪管理7.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技巧。

7.2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讨论、情绪表达游戏等,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习如何处理和调节情绪。

7.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解、游戏互动、情绪表达练习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情绪管理。

8.2 教学内容:通过日常生活实践、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学习自我服务、规律作息等良好生活习惯。

第九章:学会合作与团队精神9.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并学会在团队中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课程代码:12340)第十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个性的形成及其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第一节个性的形成及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个性及其内容(一)个性的概念个性,指的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动力结构。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1.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特点,人的个性千差万别。

但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

2.个体的整体性个性的整体性指的是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

3.稳定性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个人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

4.社会性个性的社会性指的是,个体个性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

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

(三)个性的结构1.个性的调控系统(1)个性的调节系统个性调节系统是个性调控系统的组成部分之- ,它以自我意识为核心。

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

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越高,其个性也就越成熟、越稳定。

(2)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个性调节系统的又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志向、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它是以个体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是个体行为的推动力。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个体经常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各种心理特点的系统结合,集中体现了个体个性及心理面貌的独特性。

二、个性的初步形成(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3岁以前,儿童逐渐出现思维、想象和记忆等心理现象,但是,这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活动是混乱而零散的,他们的各种心理过程还在逐渐发生之中。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与塑造
性格是最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 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一、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特点 (一)婴儿性格的萌芽
两岁左右,随着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了最初性格方面 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合群性 2.独立性 3.自制力 4.活动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和引导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世界观等要素。它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 力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活动倾向性、积极性,集中地体现了个性的社会实质。 个性倾向性是构成个性的核心。
一、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和引导 需要是学前儿童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是个体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即在一定社 会和教育的要求或自身的要求下产生的对于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个体对其存 在与发展条件的欲求的心理倾向,是个体活动的内在动力。 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需要越简单、越低级,生理 需要越占主导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前期,孩子的社会性需要逐渐增加, 出现了模仿成人活动的探索性需要、游戏的需要及与伙伴交往的需要等。
(一)学前儿童动机发展的特点
1.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2.从直接近景性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3.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二)学前儿童良好动机的培养 学前儿童的动机主要和自己的需要、直接兴趣有关。儿童动机的培养 不是孤立的,应放在整个个性的整体结构之中。
(二)幼儿气质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1.幼儿期儿童的气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2.幼儿气质具有稳定性 3.3—4岁为幼儿气质发展的关键期
最近有研究进一步探讨了3-5岁儿童气质的不同方面在影响母亲教养方 式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儿童气质的不同方面在影响母亲教养方 式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是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积极气质因素, 有的是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消极气质因素,有的则为没有显著影响作 用的中间型气质因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个性形成的开始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个性形成的开始
• 内容摘要
幼儿期是整个人生发展的奠基时期,同时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
关键期。个性是在生理发育的基础上,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逐
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① 个性的发生发展过程 ② 个性的实质 ③ 个性的结构 ④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对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意义
个性的概念
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 独特组合。
任何人独有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都是一个人个性的表现。 人与人之间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
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只要看言行表现,其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 一个人真是的个性。
个性的基本 特征
1.个 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
同卵双胞胎的外貌虽然不易区分, 但熟悉他们的人还是能从他们的一 个眼神或动作就能区分开来。
将行为与个性这个整体想联系,才能合 理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同 样的行为出现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其原因和 教育方法可能不同。
4.个性的社会性
个性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是社会生活的产物。
3.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 不变的。现实生活中的多样性和多边 性带来了个性的可变性。
个性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影响个性的社会因素: ①宏观环境(民族、国家、所处的时代、社会 生活条件、社会风气) ②微观环境(家庭、学校、生活工作环境)
个性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
个性的结构
(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 成 (二)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 长 (三)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 展 (四)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 的发展
☺ <2岁 个性不可能发生; ☺ ≈2岁 个性的萌芽; ☺ ≥3岁 个性开始形成 ☺ 3~6岁 个性形成过程的开 始时期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案第一章:个性的概念与特点1.1 教学目标了解个性的定义与内涵掌握个性特点的描述与识别理解个性发展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个性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个性特点的分类与描述个性发展的阶段与影响因素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性格,什么是个性?教师讲解:个性特点的分类与描述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个性的发展过程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分析个性特点在儿童生活中的体现个人报告:编写一个关于个性发展的案例分析第二章: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基础2.1 教学目标理解儿童个性发展的心理学理论掌握儿童个性发展的社会文化理论了解儿童个性发展的生物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生物学理论:遗传、激素对个性发展的影响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理论对个性发展的解释教师讲解:举例说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2.4 教学评估小组报告:选择一个理论,分析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个人反思:思考自己的个性发展受到哪些理论的影响第三章: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3.1 教学目标理解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掌握学校教育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作用了解同伴关系对儿童个性发展的意义3.2 教学内容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家庭氛围的影响学校教育:教师、课程、学校文化的影响同伴关系:同伴互动、友谊的影响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在儿童个性发展中的作用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儿童个性发展情况小组报告:分析一个具体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个人反思:思考自己的个性发展受到哪些影响因素的作用第四章:促进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策略4.1 教学目标掌握尊重儿童个性的教育原则理解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了解培养儿童自主性的教育策略4.2 教学内容尊重儿童个性的教育原则:尊重差异、鼓励自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个性化课程、个性化指导培养儿童自主性的教育策略:提供选择、鼓励探索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析如何尊重儿童的个性教师讲解:介绍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法4.4 教学评估小组报告:设计一个尊重儿童个性的教育活动个人反思:思考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儿童的个性第五章:儿童个性发展的观察与评估5.1 教学目标理解儿童个性发展的观察与评估方法掌握儿童个性发展评估的工具与技巧了解儿童个性发展评估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观察方法:自然观察、实验观察评估工具:问卷调查、行为评定量表评估技巧:数据分析、案例研究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析不同观察与评估方法的特点实践操作:使用问卷调查评估儿童个性特点5.4 教学评估小组报告:分析评估结果,提出教育建议个人反思: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进行有效的观察与评估第六章:案例研究分析6.1 教学目标学会运用所学的个性发展理论分析儿童案例能够识别和理解儿童个性发展的典型问题掌握提出有效干预策略的方法6.2 教学内容案例研究的基本步骤应用个性发展理论分析案例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干预建议6.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儿童个性发展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角色扮演:模拟进行案例咨询,提出干预策略6.4 教学评估小组报告:呈现案例分析结果和干预策略第七章:游戏在儿童个性发展中的作用7.1 教学目标理解游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意义掌握通过游戏促进儿童个性发展的策略了解游戏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游戏与儿童个性发展的关系不同类型游戏对个性发展的影响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析游戏如何促进儿童个性发展教师讲解:介绍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7.4 教学评估小组报告:设计一个游戏活动计划,以促进特定个性特质的发展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游戏中的个性发展经历第八章:情绪智力与儿童个性发展8.1 教学目标理解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掌握培养儿童情绪智力的方法了解情绪智力在儿童社交互动中的作用8.2 教学内容情绪智力的五个维度培养儿童情绪智力的教育策略情绪智力在儿童社交互动中的应用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析情绪智力在儿童社交互动中的重要性角色扮演:模拟情绪智力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8.4 教学评估小组报告:设计一个培养儿童情绪智力的教育计划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情绪智力发展中的经历和提升策略第九章: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个性发展9.1 教学目标理解文化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掌握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实施个性发展的策略了解如何尊重和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个性发展9.2 教学内容文化对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教育原则促进跨文化个性发展的实践方法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析文化差异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教师讲解:介绍跨文化教育原则和策略9.4 教学评估小组报告:设计一个跨文化教育活动计划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个性发展经历第十章:个性化教育与儿童个性发展10.1 教学目标理解个性化教育的概念及其对个性发展的意义掌握实施个性化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了解个性化教育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中的作用10.2 教学内容个性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个性化教育策略:差异化教学、个性化辅导个性化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析个性化教育如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角色扮演:模拟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情境10.4 教学评估小组报告:设计一个个性化教育计划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个性化教育中的收获和成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个性的概念与特点”中的“案例分析”环节;二、第二章“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基础”中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三、第三章“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中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四、第四章“促进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策略”中的“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环节;五、第五章“儿童个性发展的观察与评估”中的“小组报告”和“个人反思”环节;六、第六章“案例研究分析”中的“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环节;七、第七章“游戏在儿童个性发展中的作用”中的“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环节;八、第八章“情绪智力与儿童个性发展”中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九、第九章“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个性发展”中的“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环节;十、第十章“个性化教育与儿童个性发展”中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案第一章: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概述1.1 学习目标:理解个性及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基本概念。

掌握影响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1.2 教学内容:个性及个性发展的定义。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特点。

影响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个性?小组活动:分析影响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案例分析:探讨实际案例中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表现。

第二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2.1 学习目标:理解自我意识及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概念。

掌握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2.2 教学内容:自我意识及自我意识发展的定义。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

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如从依从性到独立性、从表面到内在等。

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自我意识?小组活动:分析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第三章:学前儿童情感发展3.1 学习目标:理解情感及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概念。

掌握情感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3.2 教学内容:情感及情感发展的定义。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阶段,包括情感的认识、表达、调节。

情感发展的特点,如从简单到复杂、从外露到内隐等。

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情感?小组活动:分析情感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体验情感发展的过程。

第四章:学前儿童意志力的发展4.1 学习目标:理解意志力及学前儿童意志力发展的基本概念。

掌握意志力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4.2 教学内容:意志力及意志力发展的定义。

学前儿童意志力发展的阶段,包括自觉性、坚持性、自制性。

意志力发展的特点,如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易受干扰到稳定性等。

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意志力?小组活动:分析意志力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任务挑战:通过任务挑战体验意志力发展的过程。

第五章:学前儿童性格发展5.1 学习目标:理解性格及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基本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一、概述
学前儿童的气质
1.气质: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
理特征。 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 稳定性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这些特征有规 律地互相联系、组合,便构成了个人的气质 类型特征。 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先天遗传因素 的影响。有稳定、不易改变的特点“秉性难 移”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性别化
性别角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生物取向阶段、 社会取向阶段、心理取向阶段。 6~8岁的儿童所持有的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各种 认识,是以男女之间在机体上所存在的生理差异和 外貌特征为依据的。 9~13岁的儿童处于对男性和女性所持有的各种 性别角色概念是以社会文化的要求和社会角色的期 待为依据的。 14~18岁是以男女各自具有的内在心理品质为 主要依据。
胆汁质的人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
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产生得迅速而且强烈, 有极明显的外部表现;性情开朗、热情,坦率,但 脾气暴躁,好争论;情感易于冲动但不持久;精力 旺盛,经常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工作,但有时缺乏耐 心;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对问题的理解具有 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倾向;意志坚强、果断勇敢, 注意稳定而集中但难于转移;行动利落而又敏捷, 说话速度快且声音洪亮。
学前儿童性格特征有:好动;好奇、好 问;好模仿;好冲动
第三节
一、概述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 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 我控制。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包括物质自我、 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对自己身体的认识(P184) 2.对自己行动的认识(P185)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气质
二、儿童气质的类型和表现
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 (1)容易抚育型40%(2)抚育困难型10% (3)启动缓慢型。15% 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在于;气质有类型 的差异而无好坏的区别,每一种气质都有其 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应当在了解、尊 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 的放矢,取得实效。
二、简答
1.简述个性的特性。 2.简述研究儿童气质的意义。
3.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方面。
三、论述
1.试述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对儿童的重要性。 2.联系实际谈谈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如何关注性别化
的问题。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气质
2.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
传统的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心理特征一 般表现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 质。
情绪波动
内向
外向
情绪平稳
多血质的人行动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这类人情感和
行为动作发生得很快,变化得也快,但较为温和; 易于产生情感,但体验不深,善于结交朋友,容易 适应新的环境;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姿态活 泼,表情生动,有明显的外倾性特点;机智灵敏, 思维灵活,但常表现出对问题不求甚解;注意与兴 趣易于转移,不稳定;在意志力方面缺乏忍耐性, 毅力不强。
第二节
一、概述

学前儿童的性格
1.性格是表现为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 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 理特征。 性格具有社会意义,它是表现一个人精 神面貌的主要特征,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 心部分。 2.表现:在活动中,在言语中,在表情、 姿态、服饰上。
第二节
二、性格特征

学前儿童的性格
如果遇到相同的事情,其表现如何呢?
心理学家设计了“看戏迟到”的特定问题情境,对四种典
型气质类型的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四种基本气质 类型的观众,在面临同一情境时有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 气质使其心理活动染上了一种独特的色彩。
如果你看戏迟到了,你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表现呢?选

择一种由此来判断你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A.你面红耳赤地与检票员争吵起来, 企图推开 检票员,径直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并且还会埋怨说, 戏院时钟走得太快了; B. 你明白检票员不会放你进去,不与检票员发生争 吵,而是悄悄跑到楼上另寻一个地方看戏剧表演; C. 检票员不让你进去,便想反正第一场戏不太精彩, 还是暂且到小卖部呆一会儿,待幕间休息再进去; D. 你对此情景感叹自己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 院,就这样倒霉,接着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性格是表现为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 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 征。 2.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 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3.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 掌握自己的性属性或相应的作用。
二、名词解释 1.性格是表现为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 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 征。 2.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 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3.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 掌握自己的性属性或相应的作用。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个性 有关 因素
气质
性格
自我 意识
性 别 化
概述
类型 表现
概述
性格 特征
概述
自我 意识 发展
性别 差异
概念 和 角色
个性,作为一个心理特征系统,包含有 三个紧密相连的子系统,他们是个性倾向系 统、自我意识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个性倾向性构成个性的核心。性格是个 性最核心的部分。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性别化


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性别认 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 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掌握 自己的性属性或相应的作用。 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 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性别恒常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 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 儿童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 识。
粘液质的人反应性低。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
得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这类人情绪不 易发生,也不易外露,很少产生激情,遇到 不愉快的事也不动声色;注意稳定、持久, 但难于转移;思维灵活性较差,但比较细致, 喜欢沉思;在意志力方面具有耐性,对自己 的行为有较大的自制力;态度持重,好沉默 寡言,办事谨慎细致,从不鲁莽,但对新的 工作较难适应,行为和情绪都表现出内倾性, 可塑性差。
3.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P185)
3岁左右的孩子仍倾向于用名字称呼自己,而 不用代名词“我”,好象是将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人 或物同等对待的。 3岁儿童,开始意识到“愿意”和“应该”的 区别。这就意味着儿童开始了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 识。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4.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 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评价;从 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主 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5.学前儿童的自我体验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发 展、从生理性体验向社会性体验发展的特点。而学 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是较弱的。
抑郁质的人有较高的感受性。这类人情感和
行为动作进行得都相当缓慢,柔弱;情感容 易产生,而且体验相当深刻,隐晦而不外露, 易多愁善感;往往富于想象,聪明且观察力 敏锐,善于观察他人观察不到的细微事物, 敏感性高,思维深刻;在意志方面常表现出 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 安,但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出坚忍的精神; 不善交往,较为孤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