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研发方法论

合集下载

精益管理在研发中如何提高创新效率

精益管理在研发中如何提高创新效率

精益管理在研发中如何提高创新效率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而研发作为创新的核心环节,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

精益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研发领域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创新效率。

本文将探讨精益管理在研发中提高创新效率的具体方式和途径。

一、精益管理的核心原则精益管理的核心原则包括价值、价值流、流动、拉动和尽善尽美。

在研发中,首先要明确客户的价值需求,即研发出的产品或服务能够为客户解决哪些问题、带来哪些价值。

然后,对研发的价值流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浪费和非增值环节。

通过优化流程,实现研发工作的顺畅流动,根据客户的需求拉动研发活动,不断追求尽善尽美,持续改进研发过程。

二、精益管理在研发中的应用1、消除浪费在研发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浪费,如过度设计、重复工作、等待时间等。

精益管理要求识别并消除这些浪费。

例如,在产品设计阶段,避免过度追求功能的完美而增加不必要的复杂性,导致成本上升和开发周期延长。

通过对历史项目的分析,找出重复的工作环节,进行标准化和优化,减少重复劳动。

同时,减少研发人员的等待时间,如等待审批、等待资源等,提高工作效率。

2、优化流程研发流程的优化是提高创新效率的关键。

运用精益管理的方法,对研发流程进行价值流分析,绘制流程图,找出流程中的瓶颈和延误环节。

例如,简化繁琐的审批流程,采用并行工程,将原本串行的工作环节改为并行进行,缩短研发周期。

此外,建立跨职能团队,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减少信息传递的延误和误解。

3、持续改进精益管理强调持续改进的文化。

在研发中,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收集研发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定期对研发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

根据反馈和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迅速实施。

同时,鼓励研发人员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氛围。

4、知识管理知识是研发创新的重要资源。

精益管理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共享。

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将研发过程中的经验、技术和教训进行整理和归档,方便研发人员查询和学习。

如何在产品研发中实现精益生产

如何在产品研发中实现精益生产

如何在产品研发中实现精益生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研发的效率和质量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不仅适用于生产制造环节,也能在产品研发中发挥巨大作用。

那么,如何在产品研发中实现精益生产呢?首先,要明确精益生产的核心概念和目标。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消除浪费,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在产品研发中,浪费可能表现为不必要的设计变更、过长的研发周期、过高的成本以及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等。

其目标是通过优化流程、提高质量、减少浪费,快速地推出满足市场需求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为了实现精益生产,团队的组建和沟通至关重要。

一个跨职能的研发团队应包括设计、工程、制造、市场和质量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这样的团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避免单一视角带来的局限性。

在团队中,建立开放和透明的沟通机制是关键。

定期的会议、即时通讯工具和共享的项目管理平台都有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和问题的及时解决。

比如,每天的站立会议可以让团队成员快速分享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需求管理是精益生产在产品研发中的重要一环。

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是产品研发的起点。

通过市场调研、客户反馈和与销售团队的沟通,收集准确和全面的需求信息。

同时,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确保资源集中在最关键和最有价值的需求上。

避免“镀金”现象,即过度满足客户需求而导致成本增加和研发周期延长。

在需求变更时,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控制,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及时调整研发计划。

在产品设计阶段,采用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标准化的零部件和接口能够减少设计的复杂性,提高可制造性和可维护性。

模块化的设计则允许对不同的模块进行独立开发和测试,加快研发进度。

此外,运用价值工程的理念,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设计,去除不必要的零部件和功能,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

流程优化是实现精益生产的重要手段。

对研发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识别其中的瓶颈和浪费环节。

精益求精方法提高研发创新力

精益求精方法提高研发创新力

精益求精方法提高研发创新力研发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通过不断改进与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而精益求精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研发创新力。

本文将探讨精益求精方法在提高研发创新力方面的应用。

一、了解精益求精方法精益求精方法是一种追求极致的管理模式,其目的是通过不断优化流程和提高绩效来实现持续改进。

它强调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深入的问题分析,识别和消除各种浪费现象,从而提高效率和创新力。

二、精益求精方法在研发创新中的应用1. 结合客户需求进行迭代式创新精益求精方法强调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通过不断与客户进行反馈和沟通,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研发团队可以采用迭代式的创新模式,快速跟进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更好地解决客户问题,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2. 引入精确的数据分析精益求精方法倡导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决策,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来指导研发创新。

研发团队可以采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从中发现问题和机会,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这样可以降低决策的风险,并提高研发创新的效果。

3. 推行持续改进文化精益求精方法强调持续改进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建立一种持续改进的文化氛围。

在研发过程中,鼓励团队成员不断思考和探索,主动提出改进意见,并积极参与改进措施的实施。

只有不断寻找和解决问题,才能实现研发创新的突破。

4. 优化研发流程精益求精方法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研发流程,提高效率和创新力。

例如,价值流图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并消除研发过程中的浪费和瓶颈,而精益创业画布则可以帮助企业清晰地定义产品的核心价值和关键指标。

三、案例分析:丰田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作为精益求精方法的经典案例,成功地应用在研发创新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丰田通过减少浪费和优化流程,将汽车生产周期缩短到了极致。

同时,丰田也强调员工的主动参与和持续改进的文化,使得每个员工都能积极思考和提出改进意见。

精益创业方法论

精益创业方法论

精益创业方法论精益创业方法论(Lean Startup)是由创始人埃里克·莱斯(Eric Ries)提出的一种创业方法论,旨在帮助创业者更快速、更有效地构建和推广他们的产品,以及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这一方法论主要借鉴了精益生产和敏捷软件开发的理念,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快速的迭代循环,帮助创业者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并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

精益创业方法论的核心理念包括构建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持续的客户反馈和快速迭代。

通过这些方法,创业者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来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并在不断的学习中改进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

构建最小可行产品是精益创业的关键一环。

MVP是指在产品开发初期,只投入最少的资源和精力,构建最简单的产品原型,并将其推向市场,以此来获取用户反馈和验证产品的可行性。

这样一来,创业者可以通过实际用户的反馈来了解产品的优势和不足,避免盲目投入大量资源开发一个不被市场接受的产品。

持续的客户反馈也是精益创业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用户保持沟通和互动,创业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及时调整产品的功能和设计。

在收集客户反馈的过程中,创业者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市场实验和A/B测试来验证市场假设,不断迭代和优化产品。

精益创业还强调快速迭代的重要性。

创业者应该根据客户反馈和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的方向和功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这种快速迭代的方式可以帮助创业者更好地适应市场,降低产品错误率,提高创业成功的机会。

精益创业方法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做正确的事情”。

它强调不要在过去的创业失败中去寻找成功的答案,而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

通过这样的方法,创业者可以更加聚焦地找到产品的核心问题,并在不断的学习中快速成长。

与传统的商业计划书和产品开发方式相比,精益创业方法论更加注重对市场的反馈,是一种更加实用和有效的创业方法。

精益开发流程

精益开发流程

精益开发流程
精益开发流程(Lean Development Process)是一种敏捷开发的方法论,旨在通过不断迭代、持续改进和最小化的浪费来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和质量。

精益开发流程强调快速实现、学习和适应的原则,能够帮助团队更好地应对需求变化和不确定性。

精益开发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确定价值:明确产品的核心价值和目标,确保团队的努力和资源都聚焦在最有价值的功能和需求上。

2. 探索:通过快速建立原型、用户调查和市场研究等方式,验证和收集对产品的需求和反馈,确保团队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3. 构建:按照优先级和价值来划分功能和需求,并以最小化的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方式进行开发,以便尽早获得用户反馈,并根据反馈不断改进和迭代。

4. 测试:在开发过程中,持续进行测试和质量控制,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等,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5. 学习和改进:通过对用户反馈的分析和团队讨论,及时收集和应用新知识,不断改进产品和开发过程,持续提高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6. 适应变化:灵活应对需求变化和环境变化,并快速调整开发计划和优先级,确保团队的工作能够切实地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精益开发流程强调持续学习和适应的原则,通过不断迭代和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这种敏捷的开发方法可以帮助团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开发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精益求精创新研发的核心策略

精益求精创新研发的核心策略

精益求精创新研发的核心策略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创新研发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需要不断地挖掘创新的潜力,并通过精益求精的方法来推动研发工作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精益求精创新研发的核心策略,帮助企业在技术领域保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一、洞察市场需求精益求精的创新研发策略的核心是要深入了解市场需求。

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用户反馈等方式,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

只有清楚了解市场需求,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研发,推出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或服务。

二、构建创新研发团队创新研发需要有一支专业、高效和有激情的团队。

企业可以通过招聘、培训和内部激励等方式,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

同时,为团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资源支持,鼓励他们敢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

只有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团队,才能实现精益求精的创新研发。

三、采用迭代式研发流程创新研发需要灵活性和迭代精神,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迭代式研发流程通过不断地试验、验证和改进,来推动产品或服务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及时收集用户反馈,不断优化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体验,以确保其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四、借鉴学习和知识共享技术创新是一个积累和总结的过程。

企业可以借鉴学习和知识共享的方式来提高创新研发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与外部机构、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资源。

此外,建立内部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传承机制,可以帮助企业快速、高效地推动研发工作。

五、注重技术保护和知识产权在进行创新研发的过程中,技术保护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企业应该加强对自身技术的保护,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确保自身独有的技术优势。

同时,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市场,合理利用和保护知识产权,推动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综上所述,精益求精创新研发的核心策略包括洞察市场需求、构建创新研发团队、采用迭代式研发流程、借鉴学习和知识共享,以及注重技术保护和知识产权。

精益方法论

精益方法论

精益方法论
精益方法论 (Lean methodology) 是一种在生产、制造、服务、开发等行业中,用于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及顾客满意度的管理方法。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不断消除浪费,提升价值流动、优化流程来实现企业的持续改善和长期增长。

精益方法论的起源可追溯至 20 世纪初期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

当时,日本企业面对
资源匮乏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开始探索各种管理方法和生
产技术。

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改进后,他们逐渐形成了一套以消除浪费为核心的管理
方法,即精益生产模式 (Lean Manufacturing)。

精益方法论的主要原则包括:
1. 价值提供原则:企业要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提供他们所需要
的价值。

2. 流程价值流原则:企业要对整个价值流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消除不必要的浪费,提升流程效率。

3. 流程流畅原则:企业要设计和重构流程,优化生产和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4. 拉式制造原则:企业要通过按需生产的方式,实现生产和服务的智能化,实现
“从订单到交货”的完整流程。

5. 持续改进原则:企业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优化,实现价值创造和降低生产成本。

6. 资源最大化原则:企业要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总之,精益方法论的目标是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服务、流程等,实现持续改进,提高
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益方法论越来越被企业所认可,
不但应用于制造、服务等传统领域,也应用于电子商务、研发等新兴领域,成为企业全面
推进质量、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方法。

如何进行精益研发?

如何进行精益研发?

如何进行精益研发?以精益为目标的研发方法,集成了技术创新、协同仿真以及立体质量设计三大核心技术,实现产品质量跨越式的提升,这就是精益研发。

如何进行精益研发:1、推动产学合作采取精益研发策略的厂商,会将基础研究委托给大学,转移大学的研发专利,与大学实验室合作开发关键技术,并愿意与大学分享研究成果。

Sun公司创办人柯斯拉(V. Khosla),就是将大学实验室的研发成果加以商业化。

他的服务器微处理器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成果,操作系统是伯克莱大学所开发的UNIX系统,图形界面软件则采用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开发的X-Window。

这种创新策略,再加上杰出的商业模式,造就了Sun成为服务器市场的领导厂商。

相比之下,IBM、HP等大型公司在服务器的研发资源投入,Sun可能微不足道,但Sun 的创新生产力显然要高于这些采取自主研发的大公司。

2、强化研发联盟与竞争者技术合作,组成研发联盟,在过去这是许多公司根本不敢想的做法。

但一向强调市场自由竞争的美国政府,在1984年通过National Cooperative Research Act法案,鼓励企业间的合作研究。

纵然像英特尔(Intel)这样的领导创新大厂,也积极加入Microelectronic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CC) and SEMATECH(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 echnology Initiative)等半导体技术研发联盟组织。

3、扩大技术收益1993年郭士纳(Louis V. Gerstner Jr.)入主IBM后,曾进行过一次内部技术盘点,竟然发现大量无用的技术与专利成果。

因此,他毅然决定采取门户开放政策,将IBM的技术专利尽量推向市场,结果在2001年IBM光是在技术授权的收益,就高达19亿美元。

充分发挥研发成果的商业价值,主动将技术推向交易市场,并藉由技术授权收益来支付对外的技术取得费用。

精益软件开发管理之道

精益软件开发管理之道

精益软件开发管理之道是一种以客户价值为导向,追求卓越的软件开发管理方法。

它强调以数据为依据,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精益软件开发管理之道的几个核心原则:
1.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将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置于首位,通过满足客户需求来创造价值。

2.质量优先:将质量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益。

3.持续改进:不断寻求改进机会,持续优化软件开发过程。

4.快速响应:对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响应,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5.团队合作:建立跨部门、跨角色的团队合作机制,共同实现软件开发目标。

6.知识管理:积累和分享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团队成员的技能水平。

7.透明度和可视化:通过数据和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视化,让团队成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跟踪软件开发过程。

精益软件开发管理之道的核心在于通过不断的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它注重跨部门、跨角色的团队合作,以及知识管理和可视化等方面的应用,旨在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

产品研发中如何实现精益求精

产品研发中如何实现精益求精

产品研发中如何实现精益求精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研发的精益求精已成为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款精心打磨、品质卓越的产品,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市场份额。

那么,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如何才能实现精益求精呢?首先,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是实现精益求精的基础。

用户是产品的使用者和评价者,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是产品改进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产品研发的初始阶段,研发团队需要通过市场调研、用户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深入了解用户的痛点、期望和使用习惯。

比如,对于一款智能手机,用户可能关注的是拍照效果、运行速度、电池续航能力等方面;对于一款家居用品,用户可能更注重的是安全性、实用性和美观度。

只有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才能在产品研发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和优化,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其次,建立高效的研发团队是实现精益求精的保障。

一个优秀的研发团队应该具备多元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设计、工程、技术、测试等方面的人才。

团队成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攻克研发过程中的难题。

同时,团队要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高效运转。

为了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还需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工作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团队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为产品研发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再者,注重细节是实现精益求精的关键。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往往是一些细微之处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

例如,产品的外观设计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原理,使产品使用起来更加舒适;产品的界面布局要简洁明了,操作流程要简单易懂;产品的零部件要选用高质量的材料,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才能打造出一款无可挑剔的产品。

此外,持续的测试和改进也是实现精益求精的重要环节。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要进行多次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用户体验测试等。

精益研发方法学

精益研发方法学

Inno-perfectIon r&D76航空制造技术·2009 年第1 期精益研发方法学安世亚太 田 锋也许是“中国制造”对产业升级的渴望太久太强烈,“精益研发”一词在国内一经出现,随即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新热点,业界研讨逐步升温。

专家预言,精益研发将是帮助“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新希望。

“精益”二字的提出正是为了区别于仿制型和跟随性的研发策略,即采用先进研发技术和设计方法学,创新、改善和规范企业研发流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创造更多附加值。

安世亚太作为这一理念的倡导者,将“精益研发”和丰田模式的“精益生产”做了对比论证指出,研发过程与生产过程各自目的的不同,决定了精益研发与精益生产不同。

生产过程追求稳定和低成本,而研发过程追求创新和增值。

因此,对于生产,“精益”代表精炼、无浪费,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效益;对于研发,“精益”代表精良、高品质,通过提高附加值来提高效益。

这些不同注定“精益研发”的独特方法学。

精益研发方法学其实,世界上并不缺少先进的产品设计方法学,比较著名的设计理论至少有4个:前苏联的创新设计理论、美国的公理设计理论、欧洲的普适设计理论和日本的三次设计理论。

这些方法学各有千秋,优劣互补。

没有一种设计理论普遍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所以成功的企业往往在组合使用多种方法学。

这一点在我们研究波音、N A S A、通用、三星等世界优秀企业的研发流程和著名项目时得到了验证。

同样,我国企业欠缺的不是设计方法学,缺的是将这些方法学应用到本企业实践的系统方法。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把精益研发方法学定位成一项新的设计方法学门类,而是希望对企业每日研发活动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方法,将先进设计方法学与产品研发流程紧密结合。

所以,精益研发方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精益研发方法学之所以强调设计方法学与产品研发流程的结合,是因为我们在企业调研中常常发现一个现象:设计人员并不是没有经历过设计方法学的系统学习和应用培训,但在产品设计中总是感觉学的与做的是两张皮。

如何建设精益研发体系?_精益研发管理

如何建设精益研发体系?_精益研发管理

如何建设精益研发体系?_精益研发管理精益研发来源于企业的实际需求,根植于企业研发的实践。

它立足于企业的应用需求,顺应了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将引领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

精益研发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企业产品的研发“精益”和“高品质”。

其本质是企业可以在不显著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使企业建立技术优势,帮助企业从“制造”走向“创造”。

1、精益研发三个维度精益研发借鉴系统工程,根据产品研发的流程和活动特点,通过三个维度形成精益研发框架。

这三个维度分别是产品维度、逻辑维度和知识维度。

(1)产品维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研发流程,包括方案论证、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产品定型,是企业产品研发的主要流程。

(2)逻辑维度:产品研发各阶段的思维方法和实施步骤,是企业产品研发的辅助流程。

逻辑维度可分为精益研发不是仅仅停留在idea的四个域,即客户需求的“用户域”和全阶段,它是一个从理论、方法论、关键到客户需求的“功能域”,再到精益研发平台的完整体系。

(3)知识维度:指成品的“研发所有规则”和8个要素。

在精益研发的八个要素中,这里有四个要素被称为新4C,分别是具有综合优化能力的CAE、计算机辅助创新CAI、计算机辅助质量CAQ和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新4C是企业主动4C(CAD/CAE/CAPP/CAM)的提升和发展,其中CAQ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在每一项活动中落实质量要求,完善产品基因,CAI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突破产品技术瓶颈,增加产品附加值。

2、精益研发三个维度的管理(1)指标管理:研发神经系统的建立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一个立体的整合。

通过索引的每个阶段,先按照逻辑维度走,管理实现后,在进入下一阶段方案前,按照索引指引建立整体逻辑维度的所有字段;中期约束,在指标约束下打开细分市场,从而最终完成产品的研发和研发活动;检验后期,对产品的检验是对产品的升级,整个过程需要成功和成熟,从而实现实时的“质量由原有知识支撑,在研发中形成零”,降低研发的风险,积累新知识。

精益生产与研发

精益生产与研发

精益生产与研发一、精益生产与研发的概念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是一种以最小化浪费为目标的生产管理方法,通过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持续改进。

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是企业利用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活动。

精益生产与研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精益生产将研发作为重要一环,通过对研发过程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实现产品开发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精益生产与研发的核心原则1. 价值流分析•通过价值流分析,识别生产和研发过程中的价值流动,找出浪费,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是为创造价值而存在。

2. 持续改进•精益生产和研发强调持续改进,通过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不断追求卓越,实现持续增值。

3. 流程优化•通过优化流程,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如何将精益生产和研发结合起来1. 强调团队合作•在精益生产和研发过程中,团队间的密切合作十分必要。

通过跨部门的协作,加强沟通与协调,实现生产和研发的高效衔接。

2. 高效的信息共享•精益生产和研发需要及时、准确地共享信息,确保团队成员都了解整个生产和研发的全貌,避免信息不畅导致的沟通阻碍。

3. 灵活的反馈机制•引入灵活的反馈机制,及时检测问题,找出根本原因,及时纠正,确保生产和研发方向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四、精益生产与研发的优势1. 降低成本•通过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降低生产和研发过程中的成本。

提高产出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和研发的成本。

2. 提高生产效率•精益生产和研发优化流程,简化操作,减少非价值增添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加快产品上市时间。

3. 增强企业竞争力•精益生产和研发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敏感度,使企业更具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五、结语精益生产与研发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通过精益思想,挖掘潜在的价值,提高生产和研发的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精益求精持续改进不断超越的方法论

精益求精持续改进不断超越的方法论

精益求精持续改进不断超越的方法论精益求精:持续改进不断超越的方法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并保持竞争优势,就需要不断追求卓越,并寻求持续改进的方法论。

精益求精是一种通过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来实现持续改进的方法,它帮助企业不断超越竞争对手,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精益求精的基本原则和应用方法,探讨如何实现持续改进和超越。

一、原则与目标1. 提高效率:精益求精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浪费。

通过深入了解工作流程,并引入改进措施,可以减少非必要步骤、等待时间和繁琐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提高质量:精益求精的另一个目标是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通过消除缺陷和改进产品设计、制造和服务过程,可以减少质量问题和客户投诉,提升用户满意度。

3. 提升灵活性:精益求精注重组织的灵活性。

通过简化流程、减少层级和推行自主决策,可以提高响应速度和灵活性,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二、方法与工具1. 价值流图:价值流图是一种用于分析和改善流程的工具。

它通过绘制整个流程的步骤和价值增加环节,并标识出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帮助企业找出改进的重点和措施。

2. Kaizen小组:Kaizen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来实现持续改进的方法。

小组成员通过集思广益,提出改进建议,并实施改进措施,逐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3. 5S整理法:5S整理法是一种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的方法。

通过清理工作场所,摆放工具和设备,标识工作区域和流程,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减少浪费和提高工作效率。

4. 连续改进:精益求精要求企业进行持续改进,不断寻找和解决问题。

通过定期进行改进项目,设立改进目标和指标,并跟踪和评估改进效果,可以保持持续改进的动力和目标。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精益求精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下面以一家制造企业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该企业通过应用精益求精的方法,成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精益研发与设计理论方法论

精益研发与设计理论方法论

精益研发与设计理论方法论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继红来源:数字军工序言:精益研发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日趋成熟。

为使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精益研发概念、内涵和特点,记者有幸采访了设计理论方法学专家刘继红教授。

刘教授站在多年从事设计理论与方法学研究的视角,对精益研发的企业需求、国内外设计模式的发展与演变、精益研发概念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阐述。

记者:作为长期从事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学研究的专家,您认为与国外信息化发展相比,国内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在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学应用上存在哪些缺失?这要先介绍一点设计理论与方法论的发展简史。

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论的研究得到广泛的重视,也提出了多种学说,比如以德国柏林工业大学Pahl和Beitz 等人提出的系统设计方法论、日本东京大学吉川弘之提出的一般设计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uh提出的设计原理等等。

有些学说,比如系统设计方法论已经成为德国工业标准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末期,分别在欧洲和美国发起关于设计理论与方法论的国际学术会议ICE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Design)和DT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除了上面提到的代表性理论学说以外,还产生了许多现代设计方法,如创新问题解决TRIZ、产品族设计、稳健设计、多学科设计优化、基于仿真的设计、DFX等等。

国外设计理论与方法论的应用情况综述已经见诸一些论文和报告中。

这里以日本的一篇报告为例,简单介绍日本制造业企业产品开发中的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应用情况。

为什么单以日本为例,这主要还是考虑后面谈论的“精益研发”与日本产品开发生产有密切关系。

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相当于中国的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1月刊发日本大阪大学藤田喜久雄教授等人以2002年针对118家日本制造业企业的221份问卷调查为基础的调查分析报告,并且与英国、新西兰等国的分析报告进行了对比分析(图)。

“研发”也需要精益?

“研发”也需要精益?

“研发”也需要精益?在精益管理里面,从更前端去消除浪费是更加精益的做法。

今天我们就来聊下这个话题。

WHAT-什么是精益研发?顾名思义,就是在研发的过程中融入精益的思想和理念。

只要我们把握到了真正的需求,任何事情都可以用QCD的结果来衡量。

研发也一样,比如研发质量,就是一次交付成功率或者合格率;比如研发成本,就是整个研发投入的人、机、料资源成本;还比如研发交期,就是我们新品研发成功的时间,可以是一次交样成功周期,也可以是从接到新品订单到批量的整个开发周期。

既然明确了研发的QCD,那整个研发过程的精益就有了方向,就是不断优化研发的QCD,也就是提升研发质量、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交期。

顺便说下,这里虽然是针对研发这个环节做精益改善,但其实它影响的是整个产品周期的QCD。

WHY-为什么要做精益研发?研发对整个公司的重要性不用多言,除了技术门槛、产品创新、拓展市场、品牌度提升之外,我要重点谈的还是研发对公司QCD的影响。

研发是策划质量的重心我们知道,质量分为策划质量和制造质量,但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策划质量。

也就是说,质量主要还是策划出来的,比如研发策划、工艺设计、质量保证等。

对研发来讲,如果在早期没有确定好产品的性能和工艺,没有选择好合适的材料和设备,没有做足够的测试和验证,都会带来后期量产的巨大质量风险和损失。

不信你可以把你们的质量问题清单拉出来看看,里面有多少是跟早期策划有关,基本上那些重复发生的老问题都是策划的问题,到后期已经很难根治,只能望其兴叹。

比如老是产品防锈能力达不到;也比如关键特性的过程CPK一直低于1.33;也比如倒角、打磨工序这样的辅助工序一直存在;还比如过程不良率居高不下,或者是到处是全检工序等等。

研发质量没有策划好,制造质量一定会出现大问题。

对后续成本影响超过100倍研发对后续成本的影响是呈几何级,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研发时用好1块钱,可以带来小批量10块钱的节约,还会带来量产后100块钱的节约,长期来讲就更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研发方法论当前制约我国工业产品自主创新的焦点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点:◆基于逆向工程的跟踪仿制,而不是基于正向设计的自主创新。

◆数字化研发流程未完整梳理,型号开发缺乏科学的顶层策划。

◆企业仿真体系没有完整建立,仿真技术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

◆知识与资源缺乏共享,没有融入到研发活动中,知识与研发两张皮。

◆质量是少数人的事情,没有融入到研发体系中,质量与研发两张皮。

结合上述对我国工业产品设计、企业信息化现状和国外相关情况的分析,中国企业应当逐步建立精益研发体系,这是一套基于系统工程设计理念的正向设计体系,解决流程、知识和质量的关联问题,采纳仿真体系建设方法,建立坚实的产品性能保障体系,最后还应该建立相对应的软件支撑平台作为整个体系的支撑平台。

1.精益研发理论基础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论。

精益研发体系以系统工程学倡导的霍尔三维管理框架作为精益研发平台建设的理论基础,形成产品研发三维管理平台。

第一,时间维:描述产品或系统研发的进程,随着研发阶段的转换和系统成熟度推进,完成产品的研发。

第二,逻辑维:描述产品开发的思考逻辑、开发方法和实施步骤,包含需求开发、功能分解、系统设计、物理设计、产品试制、部件验证、系统集成、系统验证、系统确认九个步骤,这九个过程构成一个“V”模型。

第三,知识维:在产品研发流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步骤,都会有以往知识的使用和新知识的产生。

知识维主要管理企业在产品研发中的研究和积累。

上述基于系统工程的三维框架为复杂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多专业并行协同的数字化研发流程梳理提供了方法论。

从流程的目的和作用看,系统工程流程可划分为两类流程,它构成了精益研发的管理和技术基础。

一类是管理流程,包含技术规划、需求管理、接口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技术数据管理、技术评估、决策分析,也称为基于WBS的技术管理流程。

另一类是技术开发流程,包含涉众需求、需求开发、功能分解、系统设计、物理设计、产品试制、部件验证、系统集成、系统验证、系统确认、系统交付11个流程,构成了逻辑维的“V”字过程。

基于WBS的技术管理流程和基于“V”模型的技术开发流程共同构成了精益研发的流程梳理的理论体系。

基于以上流程分析,形成了精益研发的骨架—五层精益流程模型。

◆第一层,价值链层(V-Chain),由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形成顶层流程。

◆第二层,研发流程层(WBS),主流程的实现依靠具体的研发任务,即经过逐层分解形成的WBS工作包,工作包为型号研发任务策划与执行的基本单元。

◆第三层,工作流层(Workflow),每个工作包具体执行时由一系列的工作来完成,即工作流(Workflow),工作流体现工作人员间的协同。

◆第四层,工具流层(SimFlow),对工作流中的各项任务由一系列软件的使用过程(工具流)来完成,过程体现软件间的数据流转。

◆第五层,技术流层(Steps),单个软件的使用由多个步骤完成,步骤体现软件的使用能力。

2.精益研发业务理想模型在精益研发体系下,工作对象为工作包。

在精益研发体系下,工作对象为工作包。

WBS的最低层次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称为工作包(WorkPackage)。

精益研发体系中对常规工作包进行了进化。

一是增加伴随知识要素,将完成本工作包所需要的知识伴随到工作包中,二是增加质量要素,包括指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对本工作包所肩负的指标责任和过程责任(该做的事情和该输出的成果)信息附加到工作包中,三是增加了工具集成要素,指出完成本工作包要求或推荐的设计与仿真工具,对工作包进行数字化和仿真化改造,由此形成了精益研发的灵魂—精益研发工作包。

基于精益工作包的思想,形成精益研发的业务蓝图—人体模型。

模型由型号策划、综合设计、知识工程和质量管理四部分构成。

首先,对型号研制的顶层WBS基础工作包进行维护和策划,定义研制的阶段划分、标准WBS分解及工作包定义,形成标准的顶层WBS控制体系;进行质量策划,形成型号质量保障大纲,将质量控制目标合理分解到一系列工作包中。

其次,按专业类别形成各专业的控制计划,按照研制阶段及工作包的控制顺序发起专业工作包,并通过各专业系统进行执行;各专业系统对工作包进一步分解,通过具体的工作流程实现专业分析任务的协同和流转。

流程与设计分析工具集成,实现工具使用及数据管理的无缝结合。

知识工程作为整个平台的重要支撑,实现多层次的知识管理和知识应用,形成与实际研发工作紧密结合的型号研发工程知识体系。

设计指标作为研发过程的关键控制对象,落实到各工作包和设计任务,对实际目标值进行自动汇总和状态监控预警。

过程质量控制贯穿整个研发流程,实现对关键阶段和关键活动评审控制。

质量部门通过数据接口监控和跟踪设计活动文档的质量状态。

对研发过程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闭合和归零。

精益研发业务模型基于产品技术开发流程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对产品设计过程进行分解和展开。

理想的产品设计过程的起点是从涉众需求开始,经过需求开发、功能分解、系统设计、物理设计、产品试制、部件验证、系统集成、系统验证和系统确认等阶段,满足涉众需求,完成产品的验收。

这个过程成为正向设计过程。

通常来说,很多产品的设计起始点不是从涉众需求开始,而是从V模型的中间某个点开始。

物理设计作为起点是中国企业常见的起点,本阶段仿照已经存在的产品,完成图纸的设计,进入试制和验证各阶段,完成产品的交付或推向市场。

清醒的企业会有意识地研究物理设计之前的各个过程,以图追溯和理解仿制的产品本源,以上的过程称为逆向工程过程。

为了保证V的左半边的四个开发和设计过程结果正确性,完整的设计过程需要特别引入了四个小V循环,通过产品计算机模型的方法对产品设计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检查,分别是需求确认、功能分析、系统仿真和工程仿真,以期通过计算、分析、模拟或仿真的手段对这些设计进行确认和优化。

因此产品研发的完整仿真类型由4个大类和10个小类构成。

上述“V”模型是对一般产品研发过程的抽象,它适用于所有产品的研发过程,但从研发企业的角度看,还需要从管理和资源两个角度对企业相关业务进行表达,形成包括产品研发相关的流程、项目、需求、质量等管理要素,以及软件、硬件、数据、技术等资源要素。

对于大型复杂产品的研发体系,研发过程通常都是有多个“V”模型构成的。

多个“V”模型之间,首先需要通过业务协同体系,主要包括数据协同和信息协同;其次需要建立资源共享体系,当代研发资源共享最先进的体系是研发云。

因此,对于集团化研发体系和复杂产品研发体系,除上述三层外,还要包括集团/行业协同层和共享层。

3.精益研发平台架构精益研发平台是精益研发业务模型的形成的自然结果。

开发层的系统共同形成精益研发平台的综合设计环境,管理层的系统构成研发管理平台,资源层的系统构成资源共享和数据中心,协同层的系统构成研发驾驶舱,支撑层形成研发云平台。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知识工程和质量管理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将知识工程系统从资源层中移到综合设计系统左边,质量管理系统从管理层中移到综合设计系统的右边,就形成了精益研发平台的应用架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精益研发平台并非是一个软件,而是根据企业的精益研发的目标、模式和体系,利用柔性SOA集成框架,将企业所有与研发有关专业系统协同整合,形成为精益研发服务的集成化平台。

这些系统包括企业已有的系统、第三方工具和系统、以及精益研发体系咨询和建设方所提供的信息化系统。

同时,作为精益研发体系的支撑平台,科技资源的整合和集成,以及精益研发平台的运维体系建设也是平台的重要建设工作。

4.精益研发成熟度模型安世亚太自提出精益研发开始,精益研发方法学就伴随着我们对精益研发的研究及用户的应用实践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

精益研发成熟度模型就是安世亚太通过总结精益研发项目咨询和实施经验发展而成,该模型为企业开展精益研发建设提供了前提依据,同时也作为指导框架有效评估企业精益研发的实施效果。

精益研发成熟度模型将企业研发成熟度分为五级,分别是自发级、意识级、稳序级、协同级、精益级。

精益研发包含的三个子体系综合设计体系、知识工程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也进行了五级成熟度划分,这三个子体系的成熟度构成了精益研发整体成熟度。

精益研发成熟度模型是描述企业研发从低到高的“成熟”过程,即从企业无意识的自发成长到识别研发关键要素,开始有意识的积累,到以流程为引导排布和运行研发关键要素,再到研发关键要素有效协同、集成的完整精益研发体系,最后是研发关键要素融会贯通,随需而变的柔韧精益研发体系。

精益研发成熟度从低到高的演变过程,是企业研发能力进化、提升的过程,最终形成企业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

精益研发成熟度评价纬度涵盖了企业研发的关键领域:战略、人才、组织、流程、规范、标准、知识、选型、软件、硬件和平台等,每个级别的成熟度都从这些纬度来评价。

企业精益研发体系建设首先需要先对企业研发成熟度进行评估,科学设立成熟度进化路线,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成熟度模型,企业应该以当前所处的级别为基础,以下一个更高级别的成熟度为目标,针对同一个成熟度进行全面建设,削峰平谷,均衡建设,然后进入下一成熟度阶段。

5.精益研发体系建设路线精益研发体系属于典型社会技术学范畴。

社会技术学模型由四部分构成:人、技术、流程、战略。

在一个社会技术体系中,体系发展的路径通常是由技术开始,当技术达到一定的程度,需要进行社会化应用的时候,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人才体系和流程体系,进而形成战略体系,最终构成完整和稳定的社会技术体系。

基于社会技术学模型形成精益研发体系的顶层哲学模型。

精益研发体系除了包括从技术维度方面的研发管理、设计仿真、知识工程、质量管理之外,从社会技术学维度还需要包括战略、人才、组织、流程、标准、规范、工具软件、基础IT以及设计方法等,信息化平台则是精益研发体系的载体,这些维度将在平台中运行。

精益研发体系还可以细分多个有独特价值的专项体系,包括研发流程体系、需求工程体系、系统开发体系、GJB5000A体系、快速设计体系、协同仿真体系、综合试验体系、知识工程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资源共享体系、数据协同体系、过程数据管理体系等。

精益研发体系的建设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精益研发体系咨询工作。

主要是是通过对企业现状的分析,并与精益研发理想模型的对标,评估企业的研发体系成熟度状态。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定制一套适合于本企业的精益研发体系蓝图。

根据企业的发展节奏,确定本企业精益研发建设节奏,形成精益研发体系建设规划。

其次是精益研发体系内容建设。

主要是是对精益研发体系建设中需要的流程、知识、工具、质量体系进行梳理、改编和数字化,以便于形成精益研发平台上线后的可直接支撑研发工作的初始状态。

第三是精益研发平台的技术集成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