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论文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论文分析

一、选题原因

➢相关背景

根据老师的要求,我广泛地阅读了刊登在《金融研究》上的有关中央银行的很多文献,本来选取了刘锡良的《从独立走向合作—中央银行未来发展趋势》和孙凯的《关于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探讨》,准备通过这两篇文章相对应进行分析和评述老师课上强调的很重点的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课题,来完成我的这份作业。不过刚刚过去的11.11给我带来了很大震撼的同时,给了我灵感和启发。

➢现实意义

前两日落下帷幕的淘宝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刚刚落下帷幕,而阿里“双十一”交易额突破1亿只用了55秒;达到10亿用了6分7秒;50亿用了38分钟,最终的统计数额显示阿里当日总交易额达到350.19亿。这些数字让我非常震惊,我认识到我大一的时候正好是第一届的双十一(其实应该是三个十一:11.11.11),而当时网购并没有被大众如此青睐。但是只是经过了屈指可数的几年,电子交易竟已经如此深入人心,传统百货的生存压力不言而喻,而电子货币似乎也即将成为不可小看的领域。

➢理论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无论是大额支付还是零售贸易,电子商务交易量都是急剧增加, 而这种趋势则会为我们的社会带来很多改变。其中,我比较关注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支付结算工具——电子货币的发展。同时因为电子货币产生的目的在于替代交易支付中的现金, 所以其对中央银行的影响就显得更为突出。因此,我选择了尹龙在2000年第四期《金融研究》上发表的《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这篇论文。

由于他的参考文献都是外国文献,而我通过在外国读书的同学只找到了一篇,因此我又参考了他在《金融研究》上发表的另外两篇文章,分别是《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与监管问题的研究》和《货币性质的再认识与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作为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二、论文框架

本文首先谈到伴随电子商务而出现的电子货币是货币形式发生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而这次变革直接对现有体系提出了挑战,对中央银行产生了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此之后,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电子货币的相关概念;电子货币对央行地位的影响;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电子货币的风险及监管和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问题。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电子货币的相关概念

1、电子货币的定义:作者运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 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2、电子货币的属性:作者强调了除了通货的一般属性外,电子货币还具有的特有的属性。

①电子货币的发行既有中央银行,也有一般的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

②电子货币是带有个性特征的产品,而且其担保主要依赖于各个发行者自身的信誉和资产,风险并不一致。

③电子货币要么事非匿名的,可以详细记录交易和交易者的情况;要么是匿名的,几乎不可能追踪到其使用者的个人信息。

④电子货币打破了境域的限制,消费者可以较容易地获得和使用多国货币。

⑤电子货币的防伪无法依赖物理设置,而只能采取技术上的加密算法或认证系统来实现。

3、电子货币的种类:作者提及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是根据电子货币的被接受程度分为“单一用途”电子货币和“多用途”电子货币;另一种是根据使用方式和条件的不同分为在线认证系统、在线匿名系统、离线认证系统和离线匿名系统。

➢电子货币对央行地位的影响

1、影响的产生原因:电子货币对央行地位的影响源于电子货币特有的发行机制和其可能对现有通货替代的程度。

2、影响央行铸币收入及独立性:电子货币的竞争型发行机制影响了中央银行作为货币发行者的独有地位。而这种地位的撼动必然减少中央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铸币税,因此中央银行就不得不依赖其他资金来源,从而其独立性也会受到影响。

3、影响央行的资产规模及能力: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是通货,电子货币对通货的大规模取代势必使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大为缩减。而这种资产规模的缩减可能会使得央行没有足够的能力实施其职能。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

1、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利率的形成机制更加复杂,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可测行、可控性和与最终目标相关性等三个方面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2、货币政策工具:

①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将很难发生作用,电子货币使得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大量缩减的结果很可能使得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失效。

②电子货币发行净收入为零使得贴现率对调整电子货币的供需不起作用。不过, 由于电子货币仍需依赖传统货币来保证其货币价值性, 当发行者面临赎回压力而需要向中央银行借款时, 贴现率仍能调整其借款成本

③就电子货币对准备金数量的影响来看, 由于电子货币对需要缴纳准备金的储蓄种类替代较少,其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不大。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也将失去意义。

3、国内外政策的协调:对于一国消费者的货币供应将很难控制,同时对货币的需求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在测定电子货币量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将不得不与相关国家进行相关政策的协调。

➢电子货币的风险及监管

1、流动性风险:通常,电子货币的发行者不会保持同其发行约等值的100%的准备。但是一旦某些因素素触发了人们对某一电子货币系统的信心危机, 就会出现发行者不能等值赎回其发行的电子货币, 或者缺乏足够的清算资金等流动性问题。

2、安全与信用风险:电子现金无法从物理防伪,只能依赖于加密算法、数字签名等技术手段, 如何防止伪币的大量出现造成系统损失甚至瘫痪就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3、法律风险:电子货币发行人、网络经营者、软硬件供应商和业务清算者之间复杂的法律契约关系形成了包括各方责任、权限的界定和纠纷处理等第一类法律风险;第二类法律风险源于一些电子货币类型的完全匿名性, 它使洗钱、欺诈、逃税等犯罪活动更加方便。

4、这些风险对中央银行监管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电子货币创新的监管; 二是对现有商业银行从事电子货币业务的监管。

➢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问题

1、需要合理界定电子结算工具、支付方式与电子货币之间的界限。

2、明确电子货币的两种发展模式。

3、对电子货币进行跟踪、研究与介入。

三、文章中值得学习的亮点

1、行文逻辑

本文的逻辑十分清晰,框架也是一目了然。文章的第一部分相当于背景介绍,明确了电子货币的基本属性和重要意义,从而自然引出后文第二大部分:对中央银行的影响,即结构中的二、三大段。在这部分,作者详细地阐明了电子货币的兴起分别对于中央银行地位和政策性工具两方面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则让读者自然地联想到电子货币的风险和监管,而这正是文章的第三部分。最后,作者结合中国的实际,对于我国货币发展进行了分析。这中行文的逻辑层层递进,让读者觉得很好理解作者的意图。

感悟:在论文的写作当中,主流的框架就是:背景—主体—结合中国国情。

2、必要的承上启下

作者在第一部分谈到电子货币的概念的时候,把金融电子数据交换、传统零售业务支付和电子货币支付进行对比辨析,以此来明确这三种资金转移的方式的内涵,同时也防止将电子货币和电子资金转移系统进行混淆。我认为这样使得读者在开篇中获得严谨的概念的同时,更是明确的了解了相互之间存在包含关系和密切相关的重要概念的范畴。同时通过这种界定关系,作者引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区分点:第一类和第二类支付手段并不具有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实时清算特征,只是传统支付业务的电子化延伸;而电子货币作为一种货币,则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