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合集下载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回顾:
1.三种起电方法
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起电的本质
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 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 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二、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一: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 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 荷总数保持不变.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
远端感应等量同种电荷
验电器感应起电的解释
电荷在验电 器的不同部分间 转移,使金属小 球和箔片都带上 了等量异号电荷, 使箔片张开 。
闪电是如何形成的?
富兰克 林统一 天电、 地电
闪电现象解释
剧烈的气流运动使云层 相互摩擦,摩擦导致云层 间异种电荷大量积聚(摩 擦起电)。靠近地面云层 中电荷的大量积聚,会使 地面因静电感应而产生电 荷积聚(感应起电)。云层 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会 形成几百万伏的电压。这 个高压足以击穿空气,瞬 时产生几十万安培的电流。 电流生热使空气发光,叫 闪电。
8、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 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 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 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 情况是 ( C ) A.a带正电,b带负电 a B.a带负电,b带正电 c C.a、b均带正电 D.a、b均带负电 b E.a、b均不带电
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原理
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金 属球时,将电荷传到箔片上, 使两个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同 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使两个箔 片张开一定角度,从而判断被 检验物体带#43; + +
+ +
+ +
思考: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 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看到的现象.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三、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 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 量保持不变。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它指出,对于一个孤
立系统,不论发生什么变化 ,其中所有电荷的
代数和永远保持不变。电荷守恒定律表明,如
果某一区域中的电荷增加或减少了,那么必定
(2)什么是元止,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 带的电量.质子.正电子所带的电量与它相同,但符号 相反.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
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元电荷
.
8
元电荷
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
测得到的.尽管质子、电子的电荷量的数值皆
得到电子:带负电 失去电子:带正电
(2)特点:两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
.
14
起电的原因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电中性的
摩擦起电的原因: 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带失去电 子带正电, 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得到电子 带等量的负电
丝绸 - 玻璃 + 毛皮 + 橡胶 -
思考:玻璃无论与什么 物质摩擦都带正电吗? 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
电荷、电量、带电体三个词往往不加区分地使 用,其中电荷一词用得最广. 在某些情况下,电荷实际指带电体本身.
(2).电荷量的国际单位是:库仑,符号:C
.
7
探究思考:
(1)电荷量有正负吗?如何比较两个 电荷量?
电荷量的正负不表示电荷量的大小,只代表电荷的性质 比较电荷带电的多少,要比较的是其电荷量的绝对值
②用手指摸甲球。
③手指移开。
④移开乙球。
⑤⑥甲甲球球带不正带B电 电C。 。
下列操作过程和所得结论正确的有(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课件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PPT课件

得到电子:
带负电
失去电子:
带正电
二、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3、金属导体模型也是 一个物理模型:自由电 子(e)属于整个导体, 在导体内自由运动,正 离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 动。
三、静电感应与感应起电
将一对有绝缘底座的枕形导 体A与B紧紧靠在一起,这时 它们并不带电,所以贴在导 体下端的金属箔是闭合的。
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 接触的导体A,B。可以看到 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
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 金属箔就会闭合。
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 后移开C,可以看到A和 B仍带有电荷。
如果再让A和B接触,它 们就不再带电。
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 的是等量异种电荷,重 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 发生中和。
1、静电感应: 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的现象。 2、感应起电:
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3、感应起电的实质:
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SUCCESS
THANK YOU
2019/8/6
讨论探究
师:静电感应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用微观分子结构分析 起电的原因。
第一章 静电场
第一节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江苏省黄桥中学物理组 张姗姗
新课引入
一、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1、正电荷: 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
荷,用正数表示。 (+Q) 负电荷:
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 电荷,用负数表示。 (-Q) 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为电量。符号:Q

高中物理课件: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课件: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9
C.
栏 C;②质子及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与元电 目 链 接
(2)对元电荷的两点理解:①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因为最小的 电荷量为 1.60×10
-19
荷相等,但不能说它们是元电荷. 3.比荷.
即电荷量与质量的比,比如电子的比荷数学式子为 1.6×10 19 e 11 = C/kg. - 30 C/kg= 1.76× 10 me 0.91×10
②电荷量分配:接触起电时,两个物体最终的电荷量分 配很复杂,大多靠实验才能确定,但有一种情况能确定电荷 量分配,即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相互接触后把剩余电荷量 平分.
栏 目 链 接
例1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
镀有铝膜,在 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 b,开始时 a、 b都不带

变式 迁移
(2)设 A 带的电荷量为 q,B 带的电荷量为-q,则第三个小 q 球先与 A 接触,静电荷平均分配,分别为 ,再与 B 接触,先中 2 1 q+-q 2 q 和,然后静电荷再平均分配,分别带电荷量为 =- . 2 4 所以,接触后 A、B 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 2∶1. 答案:(1)2∶3 (2)2∶1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栏 目 链 接
静电植绒
栏 目 链 接
利用静电在布底以及其他材料的面上栽植短纤维,或在 布底上栽植花纹,叫做静电植绒.右图是静电植绒的工作示 意图.1是一块接高压直流电源(40~50 kV)正极的金属平板,2 是一个接高压直流电源负极的金属网框,上面放着绒毛.用 黏合剂涂成花纹的纺织品紧贴着金属板.当接通高压电源以 栏 后,金属网和金属板之间就形成很强的电场.开动马达使卷 目 链 轴 3和 4转动,纺织品就匀速地经过强电场.绒毛在电场中被 接 极化,接近下面金属板的一端带负电,远离金属板的一端带 正电,从而下端受到金属板的吸引,上端受到金属网的吸引 而直立起来.由于绒毛上端与金属网接触,正电荷被中和, 失去了金属网对它的吸引力,便在它下方金属板引力的作用 下急速落到纺织品上.

(完整版)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讲解及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讲解及习题)含答案

第1章静电场第0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能准备]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 电荷和 电荷.2.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 电,获得电子的带 电.(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3)接触起电:不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带电物体,使带电体上的 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上.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分配规律:两球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均分配;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4.元电荷(基本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1.60×10-19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 ,或者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 称为元电荷.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用实验测得的.5.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电子的比荷为.m qkg C m e e/1076.111⨯=[同步导学]1.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起电,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2.在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荷量的代数和总量不变.例1 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C .物体带电+1.60×10-9C ,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解析: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而引起的,物体带电荷量一定为e 的整数倍,故A 错,B 、C 、D 正确.如图1—1—1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D .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解析:带电棒移近导体球但不与导体球接触,从而使导体球上的电荷重新分布,甲球左侧感应出正电荷,乙球右侧感应出负电荷,此时分开甲、乙球,则甲、乙球上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故A 正确;如果先移走带电棒,则甲、乙两球上的电荷又恢复原状,则两球分开后不显电性,故B 错;如果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则甲、乙两球会同时带上和棒同性的电荷,故C 正确.可以采用感应起电的方法使两导体球带电,而使棒的带电荷量保持不变,故D 错误.3.“中性”和“中和”的区别图1—1—1“中性”和“中和”反映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性”是指原子或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示电性,表现不带电的状态.可见,任何不带电的物体,实际上其中都有等量的异种电荷.“中和”是两个带等量(或不等量)的异种电荷的带电体相接触时,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转移、抵消(或部分抵消),最后都达到中性(或单一的正、负电性)状态的一个过程.[同步检测]1、一切静电现象都是由于物体上的 引起的,人在地毯上行走时会带上电,梳头时会带上电,脱外衣时也会带上电等等,这些几乎都是由 引起的.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 ( )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有同种电荷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可能不是带电体3.如图1—1—2所示,在带电+Q 的带电体附近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 和B ,均放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Q 移走,再把A 、B 分开,则A 电,B 电;若先将A 、B 分开,再移走+Q ,则A 电,B 电.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在斥力作用下,同种电荷有尽量 的趋势,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且在引力作用下有尽量 的趋势.5.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如图1—1—3所示,当一个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 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 )A .金属球A 可能不带电B .金属球A 一定带正电C .金属球A 可能带负电D .金属球A 一定带负电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已带电的验电器时,发现它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由此可判断( )A .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被中和B .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跑掉了C .验电器一定带正电D .验电器一定带负电7.以下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C.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绝缘体,而感应起电的物体必定是导体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8.现有一个带负电的电荷A ,和一个能拆分的导体B ,没有其他的导体可供利用,你如何能使导体B 带上正电?9.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A. 2.4×10-19CB.-6.4×10-19CC.-1.6×10-18CD.4.0×10-17C10.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 、B 、C ,其中小球A 带有2.0×10-5C 的正电荷,小球B 、C 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 先与球A 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 与球A 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 与小球C 接触后分开,最终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 A = ,q B =图1—1—2 图1—1—3,q C =.[综合评价]1.对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将其他物质变成了电荷B.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将一个物体中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通过摩擦起电的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一定带有等量异种电荷D.通过摩擦起电的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可能带有同种电荷2.如图1—1—4所示,当将带正电的球C 移近不带电的枕形绝缘金属导体AB 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 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 图1—1—43.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B.摩擦起电现象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摩擦起电现象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4.如图1—1—5所示,用带正电的绝缘棒A 去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B ,B 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时金属箔片带 电;若在带电棒离开前,用手摸一下验电器的小球后离开,然后移开A ,这时B 的金属箔片也能张开,它带 电. 图1—1—55.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 的近旁有一底座绝缘金属球b ,开始时a 、b 都不带电,如图1—1—6所示,现使b 带电,则: A. a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 b 将吸引a ,吸在一起不放开C. b 立即把a 排斥开D.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 图1—1—66.5个元电荷的电荷量是 C ,16C 电荷量等于 个元电荷的电荷量.7.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球A 、B ,分别带有电荷量Q =6.4×C,Q =–A 910-B 3.2×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多少库仑?此后,910-小球A 、B 各带电多少库仑?8.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 、B 、C ,其中小球A 带有3×10-3C 的正电荷,小球B 带有-2×10-3C 的负电荷,小球C 不带电.先将小球C 与小球A 接触后分开,再将小球B 与小球C 接触然后分开,试求这时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第一章静电场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能准备]答案:1. 正负 2.(1)正负(2)异同(3)一部分电荷 3. 创造消失保持不变[同步检测]答案:1.带电摩擦 2.AD 3.不带不带负正 4 .远离靠近 5.AC 6.C 7.D 8.电荷A靠近导体B时,把B先拆分开后把电荷A移走,导体B靠近电荷A的一端带正电9.A 10. 5×10-6C 7.5×10-6C 7.5×10-6C[综合评价]答案:1.BC 2.B 3.B 4.正负 5.D 6. 8×10-19C 10207.(1) 4. 8×10-9C (2) 1.6×10-9C1.6×10-9C 8. 1.5×10-3C –2.5×10-4C –2.5×10-4C。

电场总复习基础知识

电场总复习基础知识

荣成五中高二物理电场总复习(一)基础知识与课后习题部分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与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使物体带点的方式:○1摩擦起电○2接触带电○3感应起电3、静电计实质上也是一种验电器。

从指针偏转角的大小可以推知两个导体间的电势差大小。

4、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5、元电荷:○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2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表示○3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也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4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有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5e=1.6×10-19C○6电子和质子不是元电荷○7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叫做比荷q/m课后练习:物体A带上了-10-8C的电量,则A得到的电子数为多少?第2节库仑定律1、库仑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

2、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做带点的点,叫做点电荷。

3、点电荷类似于力学中的质点,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4、库仑定律表达式F=kq1q2/r2式中的k是比例系数,叫做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课后练习:1、真空中有三个正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为50cm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点电荷都是2×10-6C,静电力常量k=9×109N.m2/kg2求每个电荷各自所受的库仑力2、如图所示,竖直墙面与水平地面均光滑且绝缘,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B分别处于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若用图示方向的水平推力F作用于小球B,则两球静止于图示位置,如果将小球B向左推动少许,两个小球将重新达到平衡,则两个小球的受力情况与原来相比()A.推力F将增大B.竖直墙面对小球A的弹力变小C.地面对小球B的弹力一定增大D.两个小球之间的距离增大3、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每个顶点都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如果保持它们的位置不变,每个电荷收到其他三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是多大?第3节电场强度1、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种观点,认为电荷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处在电场中的其他电荷受到的作用力就是这个电场给予的。

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解析)

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解析)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它们命名为正、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这三种起电方式本质都是电子的转移,起电的过程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3.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带正电,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带正电,可以记为:“毛玻璃带正电”。

4.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电荷量,这个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表示,e=1.60×10-19 C。

5.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相互接触后总电荷平均分配。

如果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则先中和再均分。

一、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1.物质的电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量跟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电中性。

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了带正电的离子。

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三种起电方式(1)接触起电:指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而使前者带上电荷的方式。

(2)摩擦起电:由于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电子的得失而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3)感应起电:把一带电物体靠近导体使导体带电的方式。

如图所示,将带电体C去靠近相互接触的导体A、B,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导体A、B上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这时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则A和B两导体上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二、电荷守恒定律及元电荷1.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件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件

整理ppt
4
2.原子的组成 原子由____原_子__核__________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 电的___质__子____________和不带电的__中__子_____________ 组成,核外的电子带负__电_______________.通常原子内正、 负电荷的数量相同,故整个原子对外表现为电中性.
3.接触起电:不带电的物体与带电的物体接触后会带上电荷, 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叫做___接__触__起__电________,两个完全 相同的物体接触后,会使电荷量_平__分______. [想一想] 2.采用感应起电的方式能否使绝缘体带电? 提示:不能,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整理ppt
整理ppt
6
二、三种起电方式
1.摩擦起电: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 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 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_____负_电_________,失去电子的物体则 带___正__电____________. 2.感应起电 (1)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 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 远离 _________________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异带种电体的一端带 _______________电荷,远同离种带电体的一端带 _________________电静荷电的感现应象. (2)感应起电:利用________整_理_p_pt__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7
整理ppt
3
一、电荷的种类及物质的电结构 1.电荷的电性及电荷间作用 (1)电性: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规定正负电电荷荷::用用丝毛绸皮摩摩擦擦过过的的____橡__玻__胶__璃__棒__棒_______所_所带带的的电电荷荷. .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 ჷ +–
++
+– – –+
+–+ – +–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
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探究结论】
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的物 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A接触时,平分A的电荷量,从而A、C分别带电荷量

1 2
Q,再与B接触,平分二者之和B最后带电荷量
1 2
Q为 Q

3
Q
24
,则最后A、B电荷量之比为 1 Q: 3 Q 2:3
24
(2)若A、B带异种电荷,设A带电+Q,则最后A带电+ 1 Q
2
B最后带电
Q

1Q 2


1
Q
,则最后A、B电荷量之比为
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
电的金属小球C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 (1)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求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之比 (2)若A、B两球带异种电荷,求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之比
【解题关键】 把握两个完全相同金属小球接触后,电荷重新分配原则
解析: (1)若A、B带同种电荷,设电荷量为Q,第三个球C与
对点训练1.(多选)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
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
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把C 移近导体A 时,A、B 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C 移近导体A时,先把A、B 分开,然后移去C, 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C.先把C 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电荷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记录,在用猫毛摩擦琥珀以后,琥珀会具有吸引像羽毛一类的轻小物体的性质,假若摩擦时间够久,甚至会有火花出现。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皇家医生威廉·吉尔伯特,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于电磁现象做了许多细致的研究,发现琥珀不是唯一会由于摩擦而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物质,并首次引入了电荷的概念,认为摩擦过的琥珀带上了电荷。

由于他在电学的众多贡献,威廉·吉尔伯特被后人尊称为“电学之父”。

1729年史蒂芬·戈瑞发现了电传导,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导至另外一个物体。

只是不同物质的物体传导电荷的能力不同,其中,金属的能力最为优良。

从此,科学家不再认为产生电荷的物体与所产生的电荷是不可分离的,而认为电荷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物质。

•电荷的分类:后来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带上电荷的物体会存在相互排斥与相互吸引的作用。

根据这种相互作用的规律,物理学把电荷分为两种,并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量•电荷量:由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导至另外一个物体,我们把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单位:在国际制单位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C表示。

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

•元电荷: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也有进一步的结构,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核外运动。

其中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科学实验最先发现单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的是最小的,随着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人们进一步发现单个质子,单个正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与单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相同,符号相反。

实验还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这些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

物理学中,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或一个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量称为元电荷,或基本电荷。

高中物理选修3-1 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1 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3-1知识总结第一章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枯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相互吸引的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不一定,除了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之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3.起电的方法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正负电荷的分开与转移〕○2接触起电:带电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负电).〔电荷从物体的一局部转移到另一局部〕○3感应起电: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三种起电的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局部)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局部)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二、电荷守恒定律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2、元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0-19C×10-19C的整数倍.〕3、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质量的比值。

4、电荷守恒定律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局部转移到另一局部,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述2: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内,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物理知识点

物理知识点

物理-知识点第一章静电场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要点一三种起电方式的区别和联系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产生及条件两不同绝缘体摩擦时导体靠近带电体时带电导体和导体接触时现象两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且电性与原带电体“近异远同”导体上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电性的电荷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不同而发生电子转移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到带正(负)电物体吸引(排斥)而靠近(远离) 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实质电荷在物体之间和物体内部的转移要点二接触起电的电荷分配原则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电荷会重新进行分配,电荷分配的原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平分原来所带电荷量的总和;带异种电荷接触后先中和再平分.1.“中性”与“中和”之间有联系吗?“中性”和“中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性”是指原子或者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电性,表现为不带电的状态.可见,任何不带电的物体,实际上其中都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中和”是指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转移,最后都达到中性状态的一个过程.2.电荷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的区别是什么?(1)两种表述:①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②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2)区别:第一种表述是对物体带电现象规律的总结,一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通过某种方法可以带电,原来带电的物体也可以使它失去电性(电的中和),但其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电荷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第二种表述则更具有广泛性,涵盖了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的微观粒子在变化中遵守的规律,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由一个高能光子可以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一对正负电子可同时湮灭,转化为光子.在这种情况下,带电粒子总是成对产生或湮灭,电荷的代数和不变,即正负电子的产生和湮灭与电荷守恒定律并不矛盾.第2节库仑定律要点一点电荷点电荷: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作带电的点,叫做点电荷.(1)点电荷是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形状的理想化模型,类似于力学中的质点,实际中并不存在.(2)一个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是相对于具体问题而言的,不能单凭其大小和形状确定,例如,一个半径为10 cm的带电圆盘,如果考虑它和相距10 m处某个电子的作用力,就完全可以把它看作点电荷,而如果这个电子离带电圆盘只有1 mm,那么这一带电圆盘又相当于一个无限大的带电平面.要点二库仑定律的理解1.适用条件: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真空中的电荷若不是点电荷,同种电荷时,实际距离会增大异种电荷时,实际距离会减小2.对公式F=kq1q2/r^2的理解:有人根据公式F=kq1q2/r^2,设想当r→0时,得出F→∞的结论.从数学角度这是必然的结论,但从物理的角度分析,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其原因是,当r→0时,两电荷已失去了点电荷的前提条件,何况实际的电荷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根本不会出现r=0的情况,也就是说,在r→0时不能再用库仑定律计算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3.计算库仑力的大小与判断库仑力的方向分别进行.即用公式计算库仑力的大小时,不必将电荷q1、q2的正、负号代入公式中,而只将电荷量的绝对值代入公式中计算出力的大小,力的方向根据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加以判断即可.4.式中各量的单位要统一用国际单位,与k=9.0×10^9N?m2/C2统一.5.如果一个点电荷同时受到另外的两个或更多的点电荷的作用力,可由静电力叠加的原理求出合力.6.两个点电荷间的库仑力为相互作用力,同样满足牛顿第三定律.1.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相比有何异同点?万有引力定律库仑定律不同点只有引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天体间表现明显微观带电粒子间表现明显都是场力万有引力场电场公式F=Gm1m2r2F=kq1q2r2条件两质点之间两点电荷之间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大自然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也有规律可循,具有统一的一面.规律的表达那么简捷,却揭示了自然界中深奥的道理,这就是自然界和谐多样的美.特别提醒(1)库仑力和万有引力是不同性质的力.(2)万有引力定律适用时,库仑定律不一定适用.2.三个点电荷如何在一条直线上平衡?当三个共线的点电荷在库仑力作用下均处于平衡状态时.(1)三个电荷的位置关系是“同性在两边,异性在中间”.如果三个电荷只在库仑力的作用下且在同一直线上能够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三个电荷一定有两个是同性电荷,一个是异性电荷,且两个同性电荷分居在异性电荷的两边.(2)三个电荷中,中间电荷的电荷量最小,两边同性电荷谁的电荷量小,中间异性电荷就距离谁近一些.第3节电场强度要点一电场强度的理解1.电场的最基本的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描述这一性质的物理量就是电场强度.2.电场强度是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即E=F/q,q为放入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的电荷量,F为电场对试探电荷的静电力.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如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功率等.这样在定义一个新物理量的同时,也确定了这个新物理量与原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3.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给出了一种测量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法,但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无关,比值F/q是一定的.要点二点电荷、等量同种(异种)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和特殊位置场强的对比1.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的分布特点(1)离点电荷越近,电场线越密集,场强越强.(2)若以点电荷为球心作一个球面,电场线处处与球面垂直,在此球面上场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各不相同.2.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的分布特点(1)两点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场线方向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2)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面(中垂线)上,电场线方向均相同,即场强方向均相同,且总与中垂面(线)垂直.在中垂面(线)上到O点等距离处各点的场强相等(O为两点电荷连线中点).(3)在中垂面(线)上的电荷受到的静电力的方向总与中垂面(线)垂直,因此,在中垂面(线)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不做功.3.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的分布特点(1)两点电荷连线中点O处场强为零,此处无电场线.(2)中点O附近的电场线非常稀疏,但场强并不为零.(3)两点电荷连线中垂面(中垂线)上,场强方向总沿面(线)远离O(等量正电荷).(4)在中垂面(线)上从O点到无穷远,电场线先变密后变疏,即场强先变强后变弱.4.匀强电场中电场线分布特点电场线是平行、等间距的直线,电场方向与电场线平行.5.等量异种电荷和等量同种电荷连线上以及中垂线上电场强度各有怎样的规律?(1)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上以中点O场强最小,中垂线上以中点O的场强为最大;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上以中点电场强度最小,等于零.因无限远处场强E∞=0,则沿中垂线从中点到无限远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之间某位置场强必有最大值.(2)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和中垂线上关于中点对称处的场强相同;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和中垂线上关于中点对称处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电场线是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吗?什么情况下电场线才是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1)电场线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的比较电场线运动轨迹(1)电场中并不存在,是为研究电场方便而人为引入的.(2)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场强方向,同时也是正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即正电荷在该点产生加速度的方向(1)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是客观存在的.(2)轨迹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粒子在该点的速度方向,但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一定相同(2)电场线与带电粒子运动轨迹重合的条件①电场线是直线.②带电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或受其他力,但方向沿电场线所在直线.③带电粒子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沿电场线所在的直线.2.电场强度的两个计算公式E=Fq与E=kQ/r2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E=kQ/r2?(1)关于电场强度的两个计算公式的对比区别公式分析物理含义引入过程适用范围公式E=Fq q是试探电荷,本式是测量或计算场强的一种方法是电场强度大小的定义式由比值法引入,E与F、q无关,反映某点电场的性质适用于一切电场E=kQ/r2Q是场源电荷,它与r都是电场的决定因素是真空中点电荷场强的决定式由E=F/q和库仑定律导出真空中的点电荷特别提醒①明确区分“场源电荷”和“试探电荷”.②电场由场源电荷产生,某点的电场强度E由场源电荷及该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决定.③E=F/q不能理解成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④E=kQ/r2只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2)对公式E=kQ/r2的理解①r→0时,E→∞是错误的,因为已失去了“点电荷”这一前提.②在以Q为中心,以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不存在场强相等的两点.第4节电势能和电势.要点一判断电势高低的方法电场具有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描述电场的物理量有电势、电势能、静电力、静电力做功等,为了更好地描述电场,还有电场线、等势面等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判断电势高低.1.在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离电荷越近电势越高,在负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离电荷越近,电势越低.2.电势的正负.若以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正点电荷周围各点电势为正,负点电荷周围各点电势为负.3.利用电场线判断电势高低.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4.根据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电荷的移动情况来判断.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电荷由静止开始移动,正电荷总是由电势高的点移向电势低的点;负电荷总是由电势低的点移向电势高的点.但它们都是由电势能高的点移向电势能低的点.要点二理解等势面及其与电场线的关系1.电场线总是与等势面垂直的(因为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电场在等势面上就有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静电力就会做功),因此,电荷沿电场线移动,静电力必定做功,而电荷沿等势面移动,静电力必定不做功.2.在同一电场中,等差等势面的疏密也反映了电场的强弱,等势面密处,电场线密,电场也强,反之则弱.3.已知等势面,可以画出电场线;已知电场线,也可以画出等势面.4.电场线反映了电场的分布情况,它是一簇带箭头的不闭合的有向曲线,而等势面是一系列的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不封闭的.要点三等势面的特点和应用1.特点(1)在同一等势面内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时,静电力不做功.(2)在空间没有电荷的地方两等势面不相交.(3)电场线总是和等势面垂直,且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4)在电场线密集的地方,等差等势面密集.在电场线稀疏的地方,等差等势面稀疏.(5)等势面是虚拟的,为描述电场的性质而假想的面.2.应用(1)由等势面可以判断电场中各点电势的高低及差别.(2)由等势面可以判断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静电力做功的情况.(3)由于等势面和电场线垂直,已知等势面的形状分布,可以绘制电场线,从而确定电场大体分布.(4)由等差等势面的疏密,可以定性地确定某点场强的大小.1.重力做功和静电力做功的异同点如何?重力做功静电力做功相似点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重力势能增加.其数值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静电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电势能减少,静电力对电荷做负功,电荷电势能增加.其数值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不同点重力只有引力,正、负功比较容易判断.例如,物体上升,重力做负功由于存在两种电荷,静电力做功和重力做功有很大差异.例如:在同一电场中沿同一方向移动正电荷与移动负电荷,电荷电势能的变化是相反的,静电力做功的正负也是相反的应用由重力做功的特点引入重力势能由静电力做功的特点引入了电势能2.电势和电势能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电势φ电势能Ep物理意义反映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即已知电势就可以知道任意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具有的能量相关因素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φ的大小,只跟电场本身有关,跟检验电荷q无关电势能大小是由点电荷q和该点电势φ共同决定的大小正负电势沿电场线逐渐下降,取定零电势点后,某点的电势高于零者,为正值;某点的电势低于零者,为负值正点电荷(+q):电势能的正负跟电势的正负相同.负点电荷(-q):电势能的正负跟电势的正负相反单位伏特V 焦耳J联系φ=EpqEp=qφ第5节电势差要点一电势差定义式UAB=WAB/q的理解1.UAB=WAB/q中,WAB为q从初位置A运动到末位置B时静电力做的功,计算时W 与U的角标要对应,即WAB=qUAB,WBA=qUBA.2.UAB=WAB/q中,各量均可带正负号运算.但代表的意义不同.WAB的正、负号表示正、负功;q的正、负号表示电性,UAB的正、负号反映φA、φB的高低.3.公式UAB=WAB/q不能认为UAB与WAB成正比,与q成反比,只是可以利用WAB、q来测量A、B两点电势差UAB,UAB由电场和A、B两点的位置决定.4.WAB=qUAB,适用于任何电场.静电力做的功WAB与移动电荷q的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要点二有静电力做功时的功能关系1.只有静电力做功只发生电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电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W电=-ΔE电=ΔEk.2.只有静电力和重力做功只发生电势能、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三者之和保持不变,功和能的大小关系为:W电+WG=-(ΔE电+ΔEp)=ΔEk.3.多个力做功多种形式的能量参与转化,要根据不同力做功和不同形式能转化的对应关系分析,总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其关系为:W电+W其他=ΔEk.4.静电力做功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在匀强电场中,W=Flcos α=qElcos α,α是E、l方向的夹角.(2)WAB=qUAB既适用于匀强电场,又适用于非匀强电场.(3)由静电场的功能关系也可确定静电力做功.1.描述电势差的两个公式UAB=WABq和UAB=φA-φB的区别是什么?电场具有多种属性,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描述电场的属性,公式UAB=WAB/q是从静电力做功的角度,而UAB=φA-φB是从电势出发来定义电势差.UAB=WAB/q中,WAB为q从初位置A 移动到末位置B静电力做的功,WAB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q为电荷所带电荷量,正电荷取正值,负电荷取负值.由UAB=WAB/q可以看出,UAB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A移到B点时静电力所做的功WAB,若静电力对单位正电荷做正功,UAB为正值;若静电力对单位正电荷做负功,则UAB为负值.2.电势差和电势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电势φ电势差UAB=φA-φB区别(1)(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一般取无限远处或地球表面的电势为零电势)(2)电势由电场本身决定,反映电场的能的性质(3)相对量(4)标量,可正可负,正负号相对零电势面而言(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2)电势差由电场和这两点间的位置决定(3)绝对量(4)标量,可正可负,正负号反映了φA、φB的高低联系(1)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在数值上等于该点与零电势点之间的电势差(2)电势与电势差的单位相同,皆为伏特(V)第6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要点一公式U=Ed的适用范围和电场强度表达式的对比公式U=Ed虽然是由匀强电场导出来的,但该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尽管该公式一般只适用于匀强电场的计算,但对其他非匀强电场亦可用于定性判断.下表是电场强度的三个公式对比:公式区别物理含义引入过程适用范围E=F/q是电场强度大小的定义式F∝q,E与F、q无关,反映的是电场的性质任何电场E=kQ/r2是真空中点电荷场强的决定式由E=Fq和库仑定律导出点电荷形成的电场E=U/d是匀强电场中场强的决定式由F=qE和W=qU导出匀强电场要点二公式E=U/d的理解和如何把公式应用到非匀强电场中1.公式E=U/d反映了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由公式可知,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场中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2.公式中d可理解为电场中两等势面之间的距离,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在匀强电场中,两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的线段的端点间的电势差相等.3.对于非匀强电场,用公式E=U/d可以定性分析某些问题.例如E越大处,等差等势面距离d越小.因此可以断定,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也越大.4.E=U/d适用于匀强电场的计算,但对于某些非匀强电场问题,有时也可以进行定性地分析.1.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势差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描述电场的物理量及意义电场强度E 电势φ电势差UAB电场的力的性质电场的能的性质电场中两点间对电荷做功的本领对电场中的电荷的描述静电力F 电势能Ep 静电力做功W相互关系F=qE Ep=qφ W=qUABW=-ΔEp,U=Ed由表中可以看出,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可以理解为已知电场强度,就可以知道任意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情况;同理,已知φ时,可得任意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已知UAB时,可得到在AB间移动任意电荷时静电力所做的功.2.电场线是直线的电场有哪些常见情况?(1)点电荷电场(2)等量异种电荷连线(3)匀强电场可见,一条电场线是直线,不一定是匀强电场.只有在匀强电场中可以直接应用U=Ed,在非匀强电场中只能对有关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要点一处理静电平衡的“观点”1.远近观“远近观”是指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离场电荷较近和较远的两端将感应出等量的异种电荷,而导体的中间部分可认为无感应电荷产生.2.整体观“整体观”是指把两个或多个原来彼此绝缘的导体接触或用导线连接时,就可把它们看作是一个大导体,再用“远近观”判断它们的带电情况.要点二静电平衡两种情况的实现方法和其本质是什么?1.两种情况(1)导体内空腔不受外界影响,(2)接地导体空腔外部不受内部电荷影响.2.实现过程(1)如图甲,因场源电荷产生的电场与导体球壳表面上感应电荷在空腔内的合场强为零,达到静电平衡状态,对内实现了屏蔽(2)如图乙,当空腔外部接地时,外表面的感应电荷将因接地传给地球,外部电场消失,对外起到屏蔽作用.3.本质:静电感应与静电平衡.为什么可以把导体的带电情况看成“面分布”?我们知道导体达到静电平衡后,电荷是分布在它的表面的,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带电金属球的案例计算,说明把金属导体看成“面分布”的理由.设金属球的半径为R,从手册上查得空气的击穿场强为Em=3×106 V/m,空气中该金属球所能带的最大电荷量为Qm,可以从公式Em=kQmR2来计算,这样Qm=Em?R2k. 金属球表面每单位面积带电荷量Q=Qm4πR2=Em4πk,把数据代入得Q=3×1064π×9×109 C/m2=2.65×10-5 C/m2.原子直径d约为2×10-10 m,一个原子在金属球表面所占的面积为πd24=π×(2×10-10)24 m2=3.14×10-20 m2一个表面原子的带电荷量为q=Qπd24=2.65×10-5×3.14×10-20 C=8.3×10-25 C一个电子电荷量e=1.6×10-19 C,当金属球带电荷量最多时(此时球外表面场强为空气击穿场强),与表面一个原子相关大小面积所带电荷量只有8.3×10-25 C,连一个电子电荷量都不到,由此我们有充分理由把金属导体带电看成“面分布”.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要点一平行板电容器的基本认识1.电荷量和场强(1)两极板电荷量数量相同,带电性质相反.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一个极板带电荷量的绝对值.(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距离d,正对面积S,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间的关系C=εrS/4πkd.(3)平行板电容器内部是匀强电场,E=U/d.(4)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CU.2.动态变化的两种基本情况(1)电容器两板电势差U保持不变(与电源连接).(2)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保持不变(与电源断开).(3)结论:在带电荷量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板间距离,场强不变.在U不变条件下,改变正对面积,场强不变.3.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场强度的两个公式(1)已知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d和两极板之间的电压U,可用下式计算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Ud∝1d,即电压不变时E与d成反比.(2)由C=Q/U和C=εrS/4πkd求出U,再代入E=U/d,可得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E=4πkQ/εrS∝1/s,即Q不变时,E与S成反比.(3)可以用平行板电容器极板上电荷密度(电场线密度)是否变化来判断极板间电场强度E 的变化.两个公式C=Q/U和C=εrS/4πkd的区别是什么?C=Q/U是电容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电容器.式中Q、U是变量,而对确定的电容器来说,C是不变的,Q与U成正比.电容的定义式也可理解为C=ΔQ/ΔU.C=εrS/4πkd是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其中εr为板间的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S为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两板间的距离,k为静电常数.只要εr、S、d不变,其电容就保持不变.此式告诉我们,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大小由εr、S和d共同决定.在分析平行板电容器的有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时,往往需要将C=Q/U ,C∝εrSd和U =Ed结合在一起加以考虑,其中C=Q/U反映了电容器本身的属性,是定义式(或量度式),适用于各种电容器;C∝εrS/d表明了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于哪些因素,仅适用于平行板电容器;另外,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是匀强电场,有关系式E=Ud.对于平行板电容器间的电场,根据C=Q/U,U=Ed,C∝εrS/d可以推出Q/Ed∝εrS/d,则E∝Q/εrS.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电容器与静电问题的归纳电容器与静电问题的归纳二. 学习目标:1、掌握平行板电容器两类典型问题的求解方法。

静电场

 静电场

第一章静电场一、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电荷(1)物质的电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原子核的正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成了带正电的离子。

(2)三种起电方式①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绝缘物体摩擦,引起物体之间电子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②接触起电:不带电的物体与带电的物体接触后会带上电荷。

③感应起电:把带电体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的一端带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荷,则先中和后平分。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现代也叙述为: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书中黑体字部分原话)3、元电荷(1)电荷的基本概念: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C表示。

(2)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电荷量,为e=1.60×10-19 C。

这就说明电荷量不能是任意值,只能是e的整数倍。

(3)比荷:电子电荷量e与电子质量m e之比,e/m e=1.76×1011C二、库仑定律1、点电荷点电荷是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形状的理想化模型,相当于力学中质点。

2、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正比,与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公式:,k是比例系数,叫做静电力常量,(3)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

3、库仑力的力学问题(1)库仑力也符合力学的受力分析(2)三个点电荷的受力平衡问题(口诀):两同夹一异,两大夹一小。

(3)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线)三、电场强度1、电场(1)概念:电荷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我们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叫做电场。

01.库仑定律

01.库仑定律

如果是两个电荷分布均匀的带电球体才可以看成是集中在球心位
置的点电荷。或r>>d
22
• (例)在真空中,有两个相距30cm 的 点电荷,带电量分别是1×10-8C和
-2×10-8C,求两个电荷间的作用力。
• 解:
F


k
Q1Q2 r2
(9.0 10
9
)

(110
8 ) (2 (0.3)2
10
q q1 2
F k 库
2
r
(9.0
10
9
)

(1.6
10 19 ) (1.6 10 (5.310 11)2
19
)
N
8.2108 N
F引

G
m1m2 r2
(6.7 10 11)
(1.67 10 27 ) (9.110 31) (5.310 11)2
(显电性)
4
质子带正电q=e 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q=-e
聚乙烯 硬橡胶 棉花 纸 羊毛 尼龙 人的头发 玻璃
-
5+
4 .如何使物体带电? (1) 摩擦起电
—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带正电 (失电子) 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
带负电(得电子)
正负电荷的区分是1747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规定的!
当一个物理量如电荷仅能取分立的值,而不是任何值, 即电荷量只能是一份一份地增加或减少,而不是连续 地增减,这时我们就说这个量是量子化的。
10
(2) 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
* 电子的比荷:
e me

1.60 1019 C 0.91 10-30 k g

高三物理电荷守恒定律

高三物理电荷守恒定律
第一章
静电场
第一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电荷 1、摩擦起电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 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 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 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2、感应起电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带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 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便会趋向或远 离带电体。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 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例2、一个带电小球所带电荷量为q,则 q可能是( ) A、3*10-19 B、1.6 *10SEO工具 SEO软件 ;
重炙轻轻拍了拍她の后背安慰道. 想到刚才那群女海盗,更加觉得这隐岛,和他前世の一些以Se情暴力变tai出名の不咋大的岛简直是一模一样.不禁有些疑惑,难道前世东海那边の四个岛,住の也是远古时期中国流放过去の罪犯?否则怎么会如此**? "公子,这边走,前面就是隐城の集贸区,在 那里什么都可以买到!"花家の那名暗卫一路在前方带路,几人速度又快,半个时辰后,已经穿过了无数条长街,最后拐过一条街,走到了一些超级大院子内. 白重炙走了进去,发现里面更加热闹,但是显然这里の建筑规划の很不错.里面建造了无数排建筑,每排之间都有一条很宽の长街.而这里 面の建筑和外面一样,只是这里の建筑前后之间都没有门,只有几根空了了の柱子在那支撑着,客人可以从店铺穿过去. "这…这是什么?呸,羞死人了!" 几人朝前方一看过去,除了那名暗卫,白重炙她们同时一看,面色同时变幻起来.夜轻语最为羞涩,直接双手蒙住了眼睛钻进白重炙怀中,不敢 再抬头看一眼.月倾城虽然一直万事面前都是一副淡定出尘の表现,此刻也是很不自然起来,身子扭捏起来.夜轻舞更是直接,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娇喝一声,转身过去. "**二爷,果然是*岛,居然还有这货色!" 白重炙却是两眼放光,望着前街一排店铺内の内の无数笼子,尤其是店铺外面用来 当做招牌の最前面の笼子,心情陡然激动起来,一双眼睛鼓得都比夜青牛大了… 这看起来是一条宠物街,每家店铺都是清一色笼子.只是…笼子内の宠物却全部是人,是女人,漂亮の女人! 这不重要,重要の是,这些女人全部几乎都赤身裸体,只用一些少量の碎花布,遮住私处.宛如生物一样在 笼子内爬来爬去,雪白の玉颈上还栓了一条链子,不时还tian着腥红の舌头,朝路人发出一声声勾人の身影声音.而路上の客人,却无数人聚集在这些笼子前,似乎看货物般,细细打量,偶尔发出一阵阵淫笑声,还不时伸出手进去拍打… "嘿嘿,这是隐岛の特产,**,人宠!公子你呀要不买几条回去 看门啊?"那名暗卫一见白重炙两眼放光,暗道自己带对路了.嘿嘿一笑,不咋大的声の建议道. "蠢货!不对!混账!你呀看不咋大的爷像这种人?你呀家公子没和你呀说俺最恨这种东西吗?还不带路去买菜粉和火石,还有向导去哪请?快走,快走,这东西太恶心了,俺都看不下去了…" 花家暗卫 一说,白重炙见三道目光同时锁定了他.连忙收回目光,一脸の严肃,目不斜视,正气凛然の怒斥起来. 心里却是暗骂不止,花草の手下果然是蠢货,要是是夜十三の手下,肯定会带自己偷偷の来… 暗卫一见,连忙不敢多言,朝前方走去.白重炙当然也不敢再看了,走过这一片区域才敢放开眼睛四 处观望起来.不料却发现人宠街后の店铺竟然是一排全是器械の店铺,皮鞭,皮套,麻绳,奇形怪状类似某种人类器官の物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下更不敢停留了,招呼三女叫他们别看,有些落荒而逃般,朝远处奔去. 片刻之后终于来到最后几排店铺,这才松了口气. 看到那么大一片の集贸区, 竟然只有少数の几排店铺是出售日常用品の.白重炙再次感受到这个隐岛の强大.难怪路上遇到の行人都是满眼の*邪,原来整个岛の风气都是如此,看来已经形成了某种特殊の文化了. 在玄武城,白重炙购买了无数用具,但是却忘记了购买火石和防毒虫の菜粉,以及海岛生活の一些杂物.毕竟 带着几个娇滴滴の美人过去,有些东西还是要尽量细致一些.同时最重要の是,他们都知道紫岛在隐岛の东方,但是却没有人去过.不可能一会又去麻烦鹿老神识扫视一下,而后确定方位,再继续航行吧? 拐进一家杂货店铺,店铺老板一见有客人上门,本来喜滋滋の迎了过来,但是一看到月倾城她 们,利马宛如被雷击中了,傻呆呆の移不开眼睛.白重炙冷哼一声,直接一些合体战技过去将他眩晕了,而后在店铺中直接拿起需要の物品,同时让那名暗卫出去寻找一名向导过来,她们几人则站在店铺内等他,不敢在出去了. 不咋大的半个时辰之后,那名暗卫匆匆带着一人过来,显然是谈妥了. 隐岛和紫岛本就不太远,而隐岛の人基本都出过海,这向导倒是好找.并且这次这名暗卫学乖了,没敢带男人,带回来一名三十多岁の中年女子. 没有顾忌这中年女子朝自己递过来の暧昧の眼神,白重炙一挥手,示意众人回去,这地方他是一刻都不想呆了.当然是因为带着月倾城她们,被人用这样 の目光看自己の妻子,肯定不舒服.如果单独过来の话,他倒是有那么一点点兴趣… "哇咔咔,这次居然买到这么一些好货色!隐基,你呀功劳大大の!" 几人战气狂涌,那名暗卫带着那名向导,朝来时の路上飞快の奔跑起来.只是在刚才那个集贸区入口の时候,却被一群人堵住了路.并且白重炙 还听到了一些熟悉の声音,一回味,却想起来了,这是隐岛公子隐荡の声音. 当前 第肆0伍章 牛逼 真他妈の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白重炙摇了摇头,但是想到,这是别人の老家,并且隐荡这人又好此道,在此地遇到也不稀奇.看书 白重炙怕麻烦,正准备带着月倾城他们直接凌空飞回去,不料却 已经被隐荡身边の人发现了.几人目标太明显了,月倾城三人虽然蒙着脸,但是随便一看绝对是祸水级美人.旁人不敢惹,但是明显隐荡身边の人惹. "哇咔咔,绝世尤物!" "哗啦!" 一人一叫隐荡旁边の人全部第一时候反应了过来,犹如一群饿狗看到了几块香饽饽の肉骨头般,一下呼呼围了上 来.全部眼冒*邪之光盯着三人,甚至有人竟然指指点点,品头论足起来. "啧啧啧,竟然是炽火大陆美人?今日他妈の什么日子?运气如此の逆天?今夜看来不像爽都不行啊…" 隐荡牵着一条美人犬,一把推开身边の人,仔细の打量起三人来,眼中の火热却似乎要将三人融化了.他是老手,一看就知 道这三人是那种绝世妖娆级别美人,而整个隐岛能比の或许只有一人,但是给他一百个胆子都不敢去想. 当然他不是傻子没有利马动手,而是出言试探了一下.毕竟三名女子中の那男人战气已经外泄,他探查不到境界,而身后の那名黑脸汉子却是和他一样の境界帝王境一重.能用帝王境保镖那 肯定也是大世家公子级别了. "公子,别动手,那带斗笠の人很强!"隐荡话一说完,他爷爷派给他の一名帝王境巅峰の强者却突然传音给他,让他面色一变.他刚想,继续探探底子.不料,他突然看到一条熟悉の紫光亮起,而后便陷入了幻境之中. "隐荡,带着你呀の人给不咋大的爷滚,否则俺这次 不是让你呀五体投地,而是长眠地下!" 等隐荡再此清醒过来の时候,却听到一阵冷冷の传音,而后肚皮上微微有些疼痛.让他大惊,缓慢查探一番才发现只是皮袍被划开,破了点皮.想起这人熟悉の声音和刚才那道妖yawの紫光.隐岛猛然惊醒,捂住独自,一边惊恐の后退,一边大吼起来:"是你 呀?是你呀!白重炙!你呀们全部给俺退下…" 其他人也惊恐の捂着不咋大的腹,哆嗦了,他们醒来之后同时发现不咋大的腹被划破,这伤口在继续深入一点可就把他们の修为全废了. "公子走!" 隐荡身边の老者也是面色一变,他帝王境巅峰の修为竟然被这人施展了什么邪法一样,头一晕,轻 易划开了不咋大的腹.这人之强大,已经足够能轻易斩杀在场所有人,明显这人留手了.他生怕隐荡在做出什么过激の行为,惹怒了这人,那就彻底完了. "哼,再来惹俺,你呀知道后果!"白重炙,一上岛本就憋着一股火,现在更是忍不住了,轻微给了他们一些教训.看着三女因为自己の出手,神色 才变得柔和了几分,暗道一声晦气,转头和那名暗卫交代一声,和三女点了点头,准备直接飞到船上去,而后离开隐岛. "咻!" 这时天空却快速飞来三人,让白重炙稍微好些の脸色,又变得阴沉下来.而面色阴沉の隐荡却看到天空飞来の三人,面色变得复杂起来.隐荡の那群手下却是看着天空の 三人下意识の缩了缩头,似乎很哆嗦这三人.集贸区内准备看热闹の行人,看到

高中物理选修3-1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选修3-1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练 习 8、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
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 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 带电情况是( C )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 C.a、b均带正电 D.a、b均带负电
a
b
c
电荷>>起电方式>>摩擦起电
原 子 结 构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电 子 1.为什么橡胶棒在摩擦之 前不带电,是不是因为 橡胶棒里没有电荷? 2.为什么橡胶棒在摩擦之 后带电,是不是摩擦创 造了电荷?
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A
B
提问?
电荷接触再分开的特点?
电荷先相加再按比例分
自学思考
3
什么是元电荷?
元电荷的电荷量是多少?
起电过程是不是创造了新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原子物理中,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元电荷 的电量为______ ;一个电子的电量为_____ ,一个质 子的电量为______ ;任何带电粒子,所带电量或者等 于电子或质子的电量,或者是它们电量的______.最早 测出元电荷的数值的是美国物理学家 ,这位科学 家还测出了电子电量和质量的比值,叫做电子的 。

7、如图所示,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 起的金属球,并相隔一定 + + 距离,其中A带正电,B不 + A + B 带电,则以下说法中正确 + + 的是:


A.导体B带负电; B.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 荷,并且电荷量大小相等; C.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左边 的电荷量小于右边的电荷量; D.若A、B接触一下,A、B金属体所带总 电荷量保持不变.
摩擦时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得到电子:带负电 失去电子:带正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
静电感应
金属导电机理: 金属内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自由电子 正离子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移动。
+ + + + + + +





-+-Fra bibliotek-+
-+ - -

-+ -

+ + +
+ + +


4、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 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 列论述正确的是: 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 B、1.60×10-19C的电量叫元电荷. 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 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D、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其电量 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 √ √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 得到这些电子而带负电。
一、电荷
电荷是一种物质属性
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
+ _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原因 是什么? (正电) 原子的构成 质子 (正电)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不带电) (中性) 核外电子 (负电) 核外电子 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 而脱离原子
9、如图所示,导体棒AB靠近带正电的导体Q 放置.用手接触B端,移去手指再移去Q, 负电荷 AB带何种电荷 __________ .若手的接触点 改在A端,情况又如何___________ 。 负电荷
Q + A B
10、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 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 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 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 ( )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 a C.a、b均带正电 c D.a、b均带负电 E.a、b均不带电
8、图7中A、B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绝缘金属 球,它们靠近带正电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况 中,判断A、B两球的带电情况: (1)A、B接触后分开,再移去C, 正电 负电 则A________,B______; (2)A、B接触,先移去C后,再把AB分开, 不带电 不带电 则A_______,B_______. (3)A、B接触,用手指瞬间接触B后再移去C, 负电 负电 则A________, B_______;
1 Q 2 1 Q 2
接触后
+Q -3Q -Q -Q
再分开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
1.三种起电方法 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起电的本质
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 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二、电荷守恒定律:
表述一: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 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 荷总数保持不变.
5、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 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 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 √ √
6、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 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 电,则 : A.B、C球均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 一个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
表述二: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 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1)电荷的多少如何表示?它的单位是什么?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简称电量。单位:库仑 C 比较电荷带电的多少,要比较的是其电荷量的绝对值 电荷量的正负不表示电荷量的大小,只代表电荷的性质 (2)什么是元电荷?一个电子就是一个元电荷吗? 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元电荷 所有带电体所带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3)元电荷的数值是多少?它的数值最早是由哪位物 理学家测定的? 元电荷的值 e 1.60 1019 C 美国科学家密立根 (4)什么是比荷?电子的比荷是多少? 带电体的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叫做比荷
4、元电荷: 电荷量e 1.60 10 C称为元电荷.
5、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均为e,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 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
19
1、使一个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它们是 、 和 ,在这三种方式中,电荷既没有被创造, 也没有被消灭,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 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而且电 荷的总量不变,这个结论也被称之为 定律。 2、将不带电的导体A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接触后, 在导体A中的质子数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e 1.60 10 19 C 电子的比荷为: 1.76 1011C / kg me 0.9110 30 kg
小 结
1、自然界存在两者电荷 (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带电方式 (1)摩擦起电 (2)感应起电-近异远同 (3)接触起电 3、电荷守恒定律: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 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 -
-+ - -

+ +
+ +



近异
远同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感应起电
2、感应起电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 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
远端感应同种电荷
(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 叫做感应起电.
3、接触带电 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 二者将原来所带电量的总和平均分配 接触后 +Q +Q 再分开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 带电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电荷有几种?如何定义的? 2. 使物体的起电方式有哪几种?原因及实质是什么?
3. 如何用验电器判别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种类?
4. 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5. 什么叫电荷量、元电荷、比荷?
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 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多少是用电荷量来表示。 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 存在电荷?如何使物体带电? 不带电的物体内存在电荷,且存在等量正、负 电荷,在物体内中和,对外不显电性。用摩擦的方 法可以使物体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

b
11、某人做静电感应实验,有下列步骤及结论: ①把不带电的绝缘导体球甲移近带负电的绝 缘导体球乙,但甲、乙两球不接触。②用手 指摸甲球。③手指移开。④移开乙球。⑤甲 球带正电。⑥甲球不带电。下列操作过程和 所得结论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③→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 √
4、元电荷: 电荷量e 1.60 10 C称为元电荷.
5、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均为e,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 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
19
小 结
1、自然界存在两者电荷 (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带电方式 (1)摩擦起电 (2)感应起电-近异远同 (3)接触起电 3、电荷守恒定律: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 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