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运动对慢性疾病的关系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 @ ¤ ¦~ º ¤ C º © Ê ¯ f © ¿ w ± H ¤ ¼ Æ
25
20
15
10
5
0
C« § × § ܯ Ø® q ¯ À² Õ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 × § ܯ Ø® q ¯ À² Õ
Y­ Ä « § ܯ Ø® q ¯ À² Õ
肥胖
改善抗胰島素現象
運動防止肥胖之原因
運動增加肌肉組織血液供應藉以減少脂肪組織能 源供應 運動降低脂肪細胞三酸甘油酯的儲存能力, 藉 由改變LPL活性 運動增加肌肉量, 基礎代謝率與肌肉量成正比 運動訓練者在休息時脂肪使用比例較高 運動訓練者脂肪組織對兒茶酚氨敏感度高, 脂 肪易被分解 「重量訓練」較「有氧訓練」效果快
人類演化的角度看造成肥胖的原因

脂肪能源對生存的重要性 人類百萬年來大多依賴勞力求生存 近二十年產業轉型勞力性產業大幅減少 交通建設與運輸便捷使身體活動減少




缺乏運動的因素(電視與網路)
Kopelman et al., Nature 404(6778) p635-643, 2000
肥胖是遺傳造成的嗎?
微血管增生效應、骨骼肌型態改變
規律運動對於心臟病患提昇胰島素 敏感度之成功實例

高運動強度 (訓練強度約85-90%最大攝氧量) 每週進行持續性運動5-7天,每星期跑步25公里 的相對負荷量,運動訓練為期一年 結果1: 五位NIDDM病患五位完全脫離NIDDM 認定標準、其中兩位仍處於IGT範圍內 結果2:八位IGT程度準病患八位完全脫離IGT認 定標準、部份人仍然具hyperinsulinemia

糖尿病的分類

第一型糖尿病主要是由於胰臟無法分泌胰 島素,約佔糖尿病人口的5-9%。 第二類型糖尿病(大部分因肥胖所造成), 指的是身體面對胰島素刺激時無法發揮正 常的作用,約佔所有糖尿病人口90-95%。
(Ivy等人,1999;Helmreich等人,2001)

GLUT4蛋白為吸收葡萄糖的主要蛋 白
肥胖誘發各類慢性疾病發展
肥胖是誘發慢性疾病的主因
肥胖造成身體產生抗胰島素現象為主因 抗胰島素現象

– 指身體對胰島素敏感度與反應度下降的現象
(Revean, 1988)

抗胰島素現象之徵狀
– 空腹血糖值未必與正常人不同 – 發展早期胰臟代償作用仍可使葡萄糖耐受度正常
(hyperinsulinemia)

謝謝大家
有氧運動訓練原則
以個人最大攝氧量的百分比(%VO2max)為運 動強度之刻度,或以個人最大心跳率的百分 比為運動強度之刻度 針對輕微第二型糖尿病患

– 前三個月恢復期以75-80%VO2max 、持續30-45 分鐘 – 後九個月訓練期以80-90%VO2max 、持續45-60 分鐘 – 運動前必須進行15分鐘充分伸展運動與熱身運動
– 發展晚期形成葡萄糖耐受度受損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抗胰島素現象為慢性疾病共同源 頭

抗胰島素現象為慢性疾病共同源頭
– 嚴重抗胰島素現象直接導致「第二型糖尿 病」 、「高血壓」、 「心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癌症」
(Revean, 1988; Facchini et al., 2001)
– 有氧運動與重量訓練
運動訓練也需搭配正確飲食
日常飲食總熱量 日常飲食脂肪攝取比重 平時果糖或蔗糖攝取量 飲食須搭配運動訓練藉以提昇治療效果 升糖指數(GI)
結論
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能達到減肥的
效果與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
強調運動強度、持續時間與頻率
正確飲食習慣的養成
Summary



未來糖尿病治療的研究趨勢
運動刺激肌肉葡萄糖吸收與胰島素相異

肌肉收縮使骨骼肌AMPKα2 Thr172位置的磷 酸化程度明顯提升後,會動員肌肉細胞內 GLUT4蛋白轉位至細胞膜表面並明顯提高肌 肉葡萄糖吸收。 (Hayashi et al., 2000;Lemieux et al., 2003) 肌肉組織以wortmannin處理後,胰島素刺激 GLUT4蛋白轉位與葡萄糖吸收被明顯抑制, 因此,兩者造成葡萄糖吸收的路徑相異。

Recommendations
Reduce daily dietary intake to 60% of current status, and avoid fluctuation Exercise regularly Arrange exercise right before major meal of the day Focus on 洩 not 補
(Lund et al., 1998)

長期活化AMPK可增加代謝相關酵 素之基因表現

動物持續注射AICAR或將離體肌肉長時間置於 含AICAR的培養液中持續活化AMPK後,肌肉 組織會出現類似長期運動訓練的適應效應 AMPK活化
增加第四型葡萄糖轉運體蛋白表 現量、肌肉肝醣儲存量、 Hexokinase II活性及粒腺體數目

三群不同胰島素敏感度組在11年內老年慢性病發生之個案 數 Facchini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86(8): 3574-3578, 2001
30
Ĥ ² G« ¬ ¿ } § ¿ ¯ f £ ¦å º ¸ Þ ¯ e ¯ f ß ¦å º ¤ Þ ¯ e ¯ f ù ¯ À g ª ¦å À ° £
重量訓練原則
以個人最大肌力的百分比(%MVC)為運動強度 之刻度, 或以可承受執行一次收縮負荷量的 100%為刻度,即1RM 每天可選擇針對三至四個不同肌群分別進行訓 練,同肌群每星期進行三天即可 訓練前三週建議採用反覆次數多、重量負荷低 的訓練為主 正式訓練期逐步增加肌力負荷的百分比,組數 相對增加,組間休息時間逐漸增加到最長3分鐘
TIME (minutes)
Holloszy, J.O. et al., Acta Med. Scand., Suppl. 711: 55-65, 1986.
運動處方基本原則
及早實施預防 強調強度與持續時間 漸近原則-
先以逐漸恢復其足夠運動能力 為初期目標,避免肌肉過度損傷 個人化且具娛樂性的運動選擇 安全顧慮 混合兩類運動



Plasma 200 Glucose 150 (mg/100 ml)
100 50
250
* * * *
Before Training
*
After Training Before Training
200
Plasma 150 Insulin (µ U/ml) 100
50 0
*
*
*
After Training 30 60 90 120 150 180
GLUT4
肥胖引發抗胰島素現象造成二型糖尿 病的原因

肥胖的脂肪細胞分泌信息分子干擾肌肉胰島素 敏感度使血糖吸收減少
– resistin、TNF-、FFA
FFA濃度提昇使肝臟血糖輸出增加 上述兩因素相加使血糖上昇,促使胰臟胰島素 輸出增加,形成高胰島素症 人體代償性高胰島素分泌能力有其限度與效力 第二型糖尿病可轉型為第一型糖尿病

運動能改善抗胰島素現象

飯後狀態身體醣類約85%被骨骼肌吸收
(Defronzo et al., 1981)

改善骨骼肌胰島素敏感度直接影響全身葡 萄糖吸收能力 提昇肌肉組織GLUT4基因表現可使全身胰 島素敏感度明顯提昇 運動可提昇肌肉組織GLUT4基因表現
(Kuo et al., 1996 ; Kuo et al., 1999;Ivy & Kuo,1998)

胰島素敏感度之差異明顯受個人運動習 慣所影響
抗胰島素現象為老年代謝疾病的獨 立預測指標


Facchini et al., Insulin resistance as a predictor of agerelated disease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86(8): 35743578, 2001 追蹤研究208位成年健康受試者,平均約50歲 依胰島素敏感程度均等分三組 四年後開始進行觀察在十一年內此三組受試者罹患老年慢 性疾病之罹患數目 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 癌症 6.3± 0.2年後208人不分組別共40人開始罹患上述疾 病
肥胖與運動對慢性疾病 的關係
北體運動生化學實驗室 侯建文
成人肥胖定義
身體質量指數(BMI) (kg/m2) 體重過輕 腰圍 (cm)
BMI < 18.5
正常範圍
異常範圍
18.5≦BMI<24
過重:24≦BMI<27 男性:≧90公分 輕度肥胖:27≦BMI<30 女性:≧80公分 中度肥胖:30≦BMI<35 重度肥胖:BMI≧35
Not yet in clinical stage Strong trend towards type 2 diabetes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hypertensio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ncers Low stress and good coping strategy Excellent sense of wellbeing emotionally but not physicall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