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作文题-老规矩
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出,引起社会特别是网络上的一片热议,《北京日报》、《光明日报》等也出了专版或进行报道。赞美是“变革时代的一种传承”者有之;认为“出这种题太笼统,容易误导学生。其实是有问题的”有之;斥之“有些陈腐”者亦有之;还有这样的微博:“重提北京老规矩引发你哪些思考?题材好,紧扣社会现实,也是我多年坚持的高考作文不能离社会现实越来越远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刚刚参加完世界语言大会一点礼仪事引发风波更觉此题好。体裁好,显然要求考生写议论文,增加思维考察。题目表述也好!”以笔者看,评价一个作文题须植根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上;否则,难以做出评价。
首先,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语文是思想性较强的学科,在生活中学习是基本原则。回顾百年以来的历史,在人们的意识中“打倒”、“批判”和“破旧立新”形成定式,这是一个无法否定的事实;即使在大力提倡创新的今天,也或多或少地忽视了继承。殊不知,没有继承一切从零开始就很难有持续的发展。回过头来再说规矩,就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整个群体共同遵守的规则;离开这些就会导无序甚至混乱。
看看今天的人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淡薄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律少见了;以人为善的修养不提了,敬老尊贤礼貌待人成为衡量他人的武器……。连乌鸦反哺这样赡养老人的天职也出现问题。
其次,作文题《老规矩》所举之例强调的是个人修养。“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不仅是规范个人行为,更重要的是形成思想、养成习惯。
尽管过去北京人讲的规矩不一定全属于正能量,但是今天的讲规矩,建立规范、遵守规则是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时代管理的需要。今天高考北京卷提出《老规矩》让学生乃至全社会讨论,就是一种宣传、一种导向;今天全社会的热议已经收到预定的效果。
再次,《老规矩》将起到促使教育回归科学轨道的作用。当今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多以活动代替教育、以体验代替教育、以仪式代替教育等一系列做法使得德育为首成为一句空话;主要问题是给被教育以较大的选择权。笔者这里决不是反对以接受教育学的角度设计和实施教育,殊不知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使个性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过去人们把育人比作修理小树——要掐尖、掰查伤筋动骨是很有道理的。今天依法施教具有强制性。之所以造成今天教育学生难管、难教,首先是教育的决策者破了规矩。
事实上,规矩是一种文化。任何规矩的打破是一夜之间,而规矩的建立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今天北京通过高考作文题《老规矩》试图引导人们从上百年“打倒”、“批判”和“破旧立新”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惯性中走出来,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应该引起国人自上而下的重视和反思。听老祖宗的话,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做好今天的事,去脚踏实地地去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应该是每一个中华子孙的共同责任。
老规矩
老规矩是北京高考作文范文,北京的这些老规矩,也是中国人的老规矩。重新审视这些老规矩,感到很亲切。这些朴素的话语,犹如一位长辈在耳边谆谆教导。更多关于老规矩的作文尽在巨人作文网。
北京的这些老规矩,也是中国人的老规矩。重新审视这些老规矩,感到很亲切。这些朴素的话语,犹如一位长辈在耳边谆谆教导。它要求做人律己正派,谦恭有礼,忠厚传世,勤俭持家,为他人着想……这是一个民族风尚在道德领域的精炼概括,是百姓自我教育的人生信条。
老规矩历史悠久,传承了几年,是儒家思想在百姓当中的另一种体现。读书人读《论语》《孟子》《弟子规》等,老百姓读书少,但受教育的内容是一样的。老规矩说“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弟子规》说“路遇长,疾趋揖”;老规矩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弟子规》说“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老规矩说“忠厚传世”,《论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规矩说“勤俭持家”,《训俭示康》说“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老规矩是儒家思想在老百姓心中烙下的印记,处处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事。
老规矩是日常百姓安身立命的总则,是一种自我教育的经典语录,规定具体而细致。百姓读书不多或者没有读过书,但是这些老规矩口耳相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老百姓用它教育自己,也用它教育子女,规范后代的思想道德行为。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矩,才形成了中国老百姓勤俭、忠厚、礼让、仁义的优秀品格,才出现了诸多的忠臣孝子、良将勇士。
老规矩不老,它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是历史垃圾,而是和《论语》等儒家经典著作一样,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拿来主义”
的方法继承弘扬其中的优良传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些人自私卑劣,有些人贪污腐败,有些人妄自尊大,有些人浑浑噩噩,有些人一掷千金……现代社会,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而道德水平却不断下滑。老规矩在这些人眼里是陈旧的、过时的,殊不知这些老规矩是拯救他们心灵疾病的良方。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家风是什么”栏目,许多人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诚实做人,诚信待人”,“做人要朴实一点,厚道一点,要实在一些”。这些对家风的解释,其实就是对老规矩的最好注解。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老规矩也能堪当大任。
老规矩不朽!
提到“老规矩”,现代的年轻人都会嗤之以鼻,认为那都是陈旧的东西,没有一点实际的用处。所以当今社会里,“老规矩”正在不知不觉地消失,被我们渐渐淡忘。但“老规矩”其实并不是迂腐无用的“老古董”,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每一条规矩都是无数人的生活经验总结得出的,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哲学道理,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两句话。比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这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节,是一种尊敬长辈的表现,也是为了不让长辈担心自己出什么事情。比如去别人家做客时不要随便动别人家的东西,也是从小就要让小孩子懂得的礼仪。现在的小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被爸妈宠着,要什么就给什么。所以去别人家串门的时候,就经常会翻主人家的东西,好像是在自己家一样。主人碍于面子肯定不会说孩子,但心里肯定会觉得这个小孩不懂事,同时也会觉得家长不会教育孩子。
老人经常跟我们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就是要求我们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姿态,做到举止端庄、优雅,同时也告诫我们做人要正直。现在的小孩子很小开始就有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就是因为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韩国,也有很多“老规矩”。比如一家人在吃饭的时候,长辈开始吃饭后,晚辈才能开始.这是表达尊敬的一种方式。但是如今一些家庭中,小孩先吃,吃最好的,这一类现象也越来越多,完全没有了“长幼有序”的观念。
再比如晚辈向长辈敬酒时,晚辈要将杯举得低于长辈的杯子,用杯沿碰对方的杯身,不能平碰,更不能将杯举得比对方高,否则就是失礼,晚辈还应该背脸并将双手举杯而饮。现在的职场当中,下级向上级敬酒的时候也需要遵守这些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