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文学概论选择,填空,判断1 . 黑格尔从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角度, 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 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2. 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 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3.现实型文学特点:再现性,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的特点:表现性,虚幻性;象征型文学的特点:暗示性,朦胧性。
4.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1)古代三种文学类型杂揉在一起(2)近代三种文学类型充分发展(3)现代文学类型多向流变5.三种主要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6.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诗,小说,剧本,散文,报告文学7.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言语层面,形象层面,意蕴层面形象层面包括: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性的统一言语层包括:是内指性的,具有心里蕴藉性,具有阻拒性文学意蕴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8.中国古代对文学层面的认识:(1)二层次说:庄子----言意说,《庄子。
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三层次说:王弼(三国)-----言象意。
9.西方对文学层面的认识:(1)四层次说----但丁(中世纪):字面意义,比喻意义,道德意义,奥秘意义(2)二层次说-----黑格尔(近代,18世纪):外在性状,内在意义(3)五层次说------英伽登(20世纪):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冲图示化面貌,再现客体,形而上的特质。
10. 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形态即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通常有三种: 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 统称艺术至境三美神。
分别简称典型、意境和意象。
人类的精神需要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 作为全面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文学艺术, 便渐渐形成三种基本类型即写实型、抒情型(又称理想型) 和象征型; 形成三种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即典型、意境和意象.11.1888年4月,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观点。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1、审美个性审美个性是相对于不自由的、片面发展的现实个性而言的。
在文学活动中,现实不自由的、片面发展的个性,在审美理想的作用下升华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个性。
审美个性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性的复归。
2、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即意象,它是由语言文字的涵义构成的,又是被读者内心体验到的,它融合了主体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想象力等。
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意象性和模糊性。
3、审美意象文学形象的核心是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是审美意识的基本单位。
文学形象的创造就是审美意象的创造。
审美意象构造的材料是生活经验即感性意象,它不经过抽象和概念化阶段,而是在审美理想(人的自由要求)作用下,转化为审美意象。
4、审美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由于解除了现实关系,我们能够以自由的审美主体的身份,重新感受生活,思考人生的真谛,体验人生的价值。
审美体验是对人生的全身心的体验,具有知情同一性;审美体验是超现实性的,达到了哲学的高度,成为对生存意义的领悟。
5、文学的虚拟性文学作为审美活动的一种形式,虽然要以现实为基础,但又必须按照审美理想选择、改造生活中的素材和体验,塑造审美意象。
由于审美理性的作用,文学描绘的世界偏离了现实世界。
但文学的虚拟性又给人以真实感。
由于审美意识是充分的非自觉意识,主体丧失了理智,把幻象当作真实;又由于主体与客体融合,对象意识成为自我意识,所以我们才会有艺术同情。
6、原型原型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
所谓原型是指文化-心理原始结构。
文学原型即原始文化-心理活动,分解开来包括原始巫术文化和原始意识。
文学发源于原始巫术,它是文学的母体、胚胎和前结构。
文学意识的前身是原始意识,原始意识结构也成为文学的深层心理结构。
7、神话传说神话传说和巫术礼仪是原始文化的两种基本形态。
神话传说以神话故事来表达原始人对世界、历史的认识,是原始人的百科全书,也体现他们的情感愿望。
对原始人而言,神话不是虚构,更不是一种文学活动,而是绝对真实的记述,不容怀疑。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填空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构成的四要素:世界、作品、作者、读者。
3、文学发生的四种观点: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4、文学作为话语包含以下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5、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包括:含蓄、含混。
6、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7、文学创造的客体的两种解释:客体即“自然”说、客体即“情感”说。
8、文学创造的主体的两种解释: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主体即“客观者”与“移情者”。
9、想象分为再现想象、比拟想象、虚构想象。
10、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11、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三种类型。
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12、诗的基本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小说的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戏剧的基本特征: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3、现实主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4、王国维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15、故事所包含的要素:情节、人物、场景、事件。
16、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将文学风格分为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
17、直觉:本意指实现外形,其意为直接而瞬间的,未经意识思维和判断而发生的一种领会式知道的方式。
18、文学作品的体裁:诗、散文、小说、剧本、报告文学等。
名词解释1、文学:它是一种用文学语言创造文学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的艺术形式。
(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文学概论最全复习资料
1、广义的文学观(上古至先秦两汉)2、狭义的文学观(魏晋以来,“文学的自觉”)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性质1.审美是一种非实用而又使人产生情感愉悦的活动。
2.审美是一种非概念而又能引起情感与认知的自由协调运动的过程。
3.审美是一种个体的同时又可以普遍传达的内心情感体验。
文学审美情感的特点:(简答、论述题)其一,从内涵看,审美情感是一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典型情感。
金圣叹:“世间妙文,原是天下万世人人心里公共之宝,决不是此一人自己文集。
”其二,从性质看,审美情感不同于随意发泄的日常情感,而是一种情感的形式或形式的情感。
李泽厚:“所谓独特的审美情感,乃是与艺术形式相对应的主观情感形式或主观情感结构。
”(《美学四讲》之三)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即审美情感离不开审美形式,它是与艺术形式同构对应的情感形式。
其三,从表现看,审美情感是与审美无功利性和审美形象相互渗透着,并通过审美形象显现或感受的。
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的重要作用:第一,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宣泄需求。
第二,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再度体验。
第三、艺术情感与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形成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必须放到社会存在的发展中来看待。
艺术掌握是一种通过人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将人类社会和自然加工成艺术形象的精神活动。
作为对现实的一种占有形式,艺术掌握面对的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
艺术掌握的特征:充满主体精神,想象和激情是其思维基本形式。
始终伴随着人的情感活动。
追求艺术成果的特殊性和不可重复性。
对美的追求,它将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将人及其社会生活对象化和形式化。
(简答题)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P173 (必考)1、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一定时期的文学繁荣,往往是作为经济发展的结果而出现的。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意象”说、“滋味”说、“物感”说、“象外”说、“妙悟”说、“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意境”说、“出入”说。
4.亚里士多德:“净化”说立普斯:“移情”说克罗齐”直觉”说康德:审美态度说弗洛伊德:“无升华意识”说荣格“原型”说5.文学社会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久远的渊源,中国古代可以上溯到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在西方,文学社会学的初坯可以追溯到18世纪意大利学者维柯。
他在其社会学著作《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并以古代希腊社会研究的成果来考察荷马及史诗创作,从而开创了把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
6.法国的艺术理论家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六个基本观念:(1)艺术活动论(2)艺术交往论(3)艺术生产论(4)艺术反映论(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6)人民文学论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恩格斯:“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与物质经济基础的联系具有间接的性质)2.德谟克利特:“艺术模仿自然”说3.中国古代的“感物说”,就强调天人合一、物我相通,但这并不影响很多文论家对世界的强调。
4.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讲“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5.《尚书·尧典》:“诗言志”6.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第一大点: 文学理论1. 文学定义和特点a. 文学的定义和内涵b. 文学的特点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2. 文学分类与流派a. 文学的分类方式和标准b. 主要文学流派的发展和特点3. 文学审美理论a. 审美的概念和特征b. 主要审美理论的介绍和比较4. 文学批评方法a. 文本批评和作品批评的关系b. 传统和现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比较5. 文学与社会文化a. 文学反映社会文化的作用b. 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分析第二大点: 文学史1. 古代文学史a. 古代文学发展的特点和重要作品b. 古代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的介绍2. 近代文学史a. 近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背景b. 近代文学的重要流派和代表作品3. 现代文学史a. 现代文学的发展和主要特点b. 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介绍4. 当代文学史a. 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作品特点b. 当代文学的反思和创新5. 文学与时代精神a. 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意义和价值b. 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第三大点: 文学作品分析1. 文学作品与艺术形式a. 不同艺术形式对文学作品的影响b. 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分析2.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a. 文学作品的结构组成和层次分析b.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分析3.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a. 文学作品的主题提炼和分析b. 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评析4. 文学作品的情感与审美a. 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情绪传递b. 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5. 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a. 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解读b. 文学作品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分析第四大点: 中国文学概览1. 古代中国文学a. 古代中国文学的特点和瑰宝b. 古代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2. 近现代中国文学a. 近现代中国文学的崛起和发展b. 近现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3. 诗歌与韵文a. 中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诗人的代表作品4. 散文与小说a. 中国散文的演变和发展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5. 戏曲与戏剧a. 中国戏曲的历史演变和发展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戏剧的代表作品第五大点: 国外文学概览1. 古代西方文学a. 古希腊和罗马文学的发展和特点b. 古希腊和罗马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2. 欧洲文学a.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特点和作品b. 欧洲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3. 美国文学a. 美国文学的发展和主题特点b. 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4. 亚非拉文学a.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文学的发展轨迹b.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5. 跨文化交流与文学互鉴a. 跨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学的影响b. 文学互鉴的案例分析和启示总结:。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第一章文学观念A、名词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3、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4、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5、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6、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7、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8、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9、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10、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
广义、狭义、符号学。
11、文学文化: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12、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13、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14、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15、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16、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17、文学的认识性:对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18、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19、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20、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21、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22、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23、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24、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0个、20分)1、文学包括3个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分支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文本由三个部分构成:语言系统—言、形象系统—象、意蕴世界—意。
3、文学的唯一媒介物是语言。
4、文学理论的四大分支: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语言学。
5、把典型人物说成“熟悉的陌生人”的是别林斯基。
6、庄子:“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二、名词解释(4个、20分)1、再现论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再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
2、实用说“实用说”是一种出现很早、影响久远的文学观。
“实用说”的文学观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文学,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如中国古代的“兴观群怨”说、“文以载道”说、西方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等都把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摆在首位,但它同时也注意到了文学的审美特点。
3、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先秦“诗言志”说(《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朱自清评其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4、课本剧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
改写的时候注意保留原意,不能改得面目全非。
5、蒙太奇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地拼贴剪辑手法。
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
说明电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同样的东西因不同的剪辑表现出不同的意义。
6、三一律三一律(three unities)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
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1.文学理论以文学作为研究对象。
2.中国的“文学”定义:先秦最早使用“文学”一词是《论语.先进》。
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汉代《史记》、《汉书》中有“文学”与“文章”之分。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依据文辞的音韵形式,将韵文划归为“文”,将散文划归为“笔”。
西方“文学”定义: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literature变为专指“想象的作品”。
3.文学的定义:文学是由想象创造出来,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以一定的形式美打动人的语言艺术,它不仅包括文辞章句之类用文字书写的书面文学,而且包括流传在口耳之间的诗词歌赋之类口头文学。
4.研究文学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文学学)。
研究文学的学问最早称为“诗学”或“诗论”。
★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5.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了文学活动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作品与世界的关系——文学本质论作品与作家的关系——文学创作论(三角关系图)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关系——文学作品论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文学接受论6.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经验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形式主义方法、比较文学方法第一章文学本质论1.文学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奴隶制时代《硕鼠》《七月》,封建时代《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资本主义时代《名利场》《悲惨世界》2.文学被称为“语言艺术”是根据艺术媒介所做出的分类。
艺术可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3.(简答)什么是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什么是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它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以人为表现中心,建基于人与世界之间的一种价值关联之上。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渗透的状况;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表现为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与深层的功能性、理想与认识性。
文学概论教程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以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文学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4.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
5.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学科。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
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生产论、文学交往论。
2.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而文学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的本质力量通过文学创造和文学欣赏展现出来。
3.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切文学作品的客观材料和主观情思,都只能来源于社会生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文学领域的运用。
4.艺术生产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现代社会,艺术成为商品,因而艺术是生产,为资本创造价值,并受物质生产水平的制约。
5.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即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中以审美为目的和归宿的特殊部门,所以是审美的意识形态。
6.艺术交往论:马克思主义把文学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它以作品为中心符号,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此岸世界(现实生活)、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彼岸世界(理想世界)的交往对话关系。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文艺学:本名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基本规律及相关知识的学科。
(2)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一切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从中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规律和价值的一门关于艺术的社会学科。
(3)艺术交往论: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中,提出了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相互之间交往的理论,哈贝马斯吸收了马克思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交往行为的理论,这种交往行为对诗学的贡献,是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因此,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4)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意识,即人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的特性。
人的本质力量是蕴涵在人的本性中,通过一系列的言行来加以体现、贯彻的性质。
人的生活活动的过程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过程。
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而在现实世界中对象化,人又从对象化的世界中反观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过程。
(5)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整体关系,他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6)劳动说: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劳动对于文学活动的产生有着至关重要、决定性的作用。
(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文学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要收其他意识形态生产的影响,并且又可以对物质生产等领域产生反作用。
但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文学发展的进程也有特殊的情况,就是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显得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同发生呈反方向的发展。
(8)文学:1、文化含义: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2、审美含义: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
文学概论 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它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史等关系密切,它通过对诸多文学现象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活动中的一般规律。
它力图指导、制约文学批评及文学史的研究,而它自身的发展又离不开作家、作品、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等诸多文学现象的启迪与支持。
一、名词解释1、语象:语象是英美新批评理论家——维姆萨特极力主张使用的一个文论术语。
主要是指非描摹性的、但是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手法——如比喻、通感等所产生的形象效果。
2、意象:作为一种文学形象,意象在中外文学理论中的基本含义大体相同,都是指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一种形象。
意象与描摹型形象的区别在于,作家的主观之“意”即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意象型形象的主要构成因素,“象”是为表现内在的思想感情而创造的,“象”因“意”生,“象”的存在为“意”的显现提供感性形态。
中国古代文论强调情景结合,即意象是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融合,是用实在的景物去表现内在的心理感受。
作为抒情写意的文学形象,意象的特点在于化虚为实,以实显虚。
3、意境:意境是一个和意象有关但又高于意象的诗学范畴。
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以及由此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是我国古典美学和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我们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4、叙事理论:现代叙事理论讨论的重点在小说的叙事方式上。
叙事学研究将小说视为一个独立于各种外在因素的客体,根据一定的模式,用定量的方法来确定小说内部的各种成分及相互间的关联。
主人公、叙述者、叙述方式、叙述行为等叙事构成要素是叙事学的主要研究课题。
叙事学研究一般都涉及到三个基本层面:故事层面、叙述层面和文本层面。
5、第一人称叙述的特点:叙述者同时是作品的一个角色,有逼真感但充满了主观性。
比如《狂人日记》、《红高粱》等。
第三人称叙述的特点:叙述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他犹如一个无所不知的上帝。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1.文学观念:是指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2.文学四要素: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观念。
认为文学作为一个活动总是由作品、作者、世界和读者四要素组成。
3.?独立说?:是与实用说相对立的观念。
这种观念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
?为艺术而艺术?是这种观念的主要口号。
4.文学: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5.语言艺术:是指以语言为材料来营造艺术氛围和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即文学。
6.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意义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7.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地把握作品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如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再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体运动。
(即从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的意义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义(即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价值阅读表示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即文化价值)?。
8.体验和经验: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这些经历、见闻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
体验是经验的特殊形态,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与个性色彩的一种形态。
即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9.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指整个社会生活,即人所需要的一切,所制作的一切,所发明的一切;狭义文化即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教育程度。
10.视界融合:阐释学术语。
对同个对象,人们理解的视界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断生成的。
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形成两个视界的交融为一,达到?视界融合?。
11.再现说: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基本概念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文学活动:文学以活动的方式而存在,是整个人类活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的客体是复杂的多层次系统.从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 文学理论的性质【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它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
【对象和任务】 任务: 世界 (文学四要素) 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发展的根由、规律。
M 。
H 。
艾布拉姆斯 2。
文学活动本质论:从总体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作品 《镜与灯》 3。
文学创作论: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
4.作品构成论: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读者 作家5。
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应有品格】实践性: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其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
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也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价值取向:民主的:以提倡广大人民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为归依;科学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揭示文学活动的规律,总结出文学创作和欣赏的经验,具有深厚的学理性;现代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精神文化建设必须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 文学理论的形态【形态多样化依据】文学活动过程分类两种文学哲学: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应→反映论视角(马克思主义) / 表现论文学心理学:创作-作品-接受是一个心里转换过程,带有特殊的心理行为。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文学概论第一章第一章文学观念名词解释,文学观念1、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2、文学四要素当代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3、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4、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5、实用说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一般地说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6、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7、体验说;体验说是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口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的体验和现创造。
8、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9、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10、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
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11、经验和体验个人和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
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和个性的部分。
经验是一种前科学的认识;它指向的是真理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文学观念名词解释:文艺学文学文本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1、文学现象体现着哪些文化的特点2、怎样理解文学与政治、哲学、道德、宗教文化的关系3、怎么理解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4、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5、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6、如何理解语言艺术的特点7、如何理解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8、怎样理解文学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第三章文学创作名词解释:艺术构思灵感艺术想象艺术概括象征1、文学创作的过程可以分几个阶段2、如何认识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3、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要遵循哪些创作原则4、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是什么5、艺术概括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文学语言的特殊要求是什么第四章文学形象名词解释:文学意象意境典型典型环境1、什么是意境?请举例说明意境的基本特征2、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第五章名词解释:叙事性作品情节场景1、结合作品谈谈故事与情节的联系与区别2、构成情节的内容有哪些3、结合作品谈谈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4、结合作品谈谈叙事视角的几种类型第六章名词解释:抒情话语1、结合上一章和本章内容,说说抒情性作品与叙事性作品有哪些主要区别2、为什么说抒情内容是对客观生活的反映,同时又是一种主观化了的反映?3、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中的景情关系4、如何理解抒情散文“形散神聚”的问题第七章名词解释:文学风格创作个性时代风格流派风格文学流派1、试论述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2、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试述理由。
3、风格的创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别说明。
4、试述如何促进文学流派形成?第八章文学类型第十章名词解释:悲剧民间文学名词解释:文学接受视野期待1、诗歌的特征是什么? 1 如何理解心理需要在文学阅读发生过程中的作用?2、散文的特征是什么? 2. 如何理解阅读先见对阅读活动的影响?3、小说的特征是什么? 3. 如何理解“误读”?4、戏剧文学的特征是什么?5、如何区分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第十一章6、你是如何看待文学中的“雅”与“俗”的概念?名词解释:文学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7、民间文学具有哪些独特性?1、文学批评的意义是什么?2、文学批评应遵循哪些原则?名词解释文艺学:指研究文学的学问。
一般认为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文学文本:作家创作出来的,可供阅读但未被阅读的语言艺术形态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模仿的结果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维和仪式活动中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人类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艺术构思:指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
艺术想象:创作中的艺术想象实际上是一种“体验”,即作家对表现对象设身处地地、感同身受的体验。
灵感:指人们在创造性思维中,因偶然机遇而疑窦顿开、思路贯通,创造获得意外成功的一种心理现象。
艺术概括:文学创作中,作家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对广泛而零散的生活材料进行选择、集中、提炼、加工、整合,从而创造出既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又蕴含普遍性意义与价值的艺术形象象征:指以具体形象(象征物)间接地表现思想情感(象征意义)的一种语言写作技巧文学意象:文学作品中包含作者主观情意的形象或画面,是一种抒情写意的文学形象。
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典型:文学作品中既具有个别性和具体性,又蕴含着社会人生的本质性和普遍性内容的艺术形象。
典型环境:指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面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叙事性作品:是通过生活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以叙述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情节:是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场景:是叙事作品中具体描写人物行为与活动的组合。
场所?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是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的,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具有象征性表现情感的功能。
文学风格:指作家在其创作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创作个性。
创作个性:指作家在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追求、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等精神特点的总和。
时代风格:指作家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具有某一时代的特征,是该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流派风格:一些思想观念、审美理想、创作主张和语言格调等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形成的共同特点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文学流派: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一些在思想倾向、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
悲剧: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
民间文学:一种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语言艺术文学接受/阅读:指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活动期待视野: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文学文本的显现方式先生成的一种定向性的心理预期和理解期待第二章文艺学:指研究文学的学问。
一般认为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文学文本:作家创作出来的,可供阅读但未被阅读的语言艺术形态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模仿的结果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维和仪式活动中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人类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1、文学现象体现着哪些文化特点?1) 文学能够使人自身成为一种本质性的存在2) 文学典型体现着文学的符号性3) 文学集中体现着文化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属性(传承性)2、怎样理解文学与政治、哲学、道德、宗教文化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同属于精神文化,同属上层建筑,但它们所处的具体位置并不完全一样1) 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是直接,巨大,深刻的a) 特定的政治局面会影响到文学的价值和审美风格(百家争鸣)b) 政治斗争的形势会影响到文学的方向和性质(无产阶级文学) (文字狱)c) 处于统治地位的政治集团所制定和推行的政策以及统治者的个人喜好,也会影响到文学的繁荣和萧条2) 文学对政治的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文学的表现方式是形象的,隐喻的和象征的。
文学的价值主要是诉诸人的情感世界,因而它对政治的影响是不直接的,而是通过人们的思想意识,人们的社会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实现的与哲学的关系: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的思想基础,它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常常会影响人们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思想。
(因而,在人类的文学历史中,某种文学思潮的出现,一般都与某种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启蒙主义文学。
在某些场合里,就展示人的智慧和揭示人生意义而言,文学与哲学有相似的归宿)2、文学的独特性使它在表达某些哲学思想时会给读者带来与哲学不尽相同的启示和效果。
与道德的关系:1、文学是以审美的方式来表现人及人生的一种文化样式,因而文学就必然会在它的审美叙事和艺术图景中反映道德意识、道德人格和道德理想。
(男尊女卑)2、同时,还要看到文学在追求理想、表现理想上的优越性,为文学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可能性,文学会在它的世界里表现出新的道德理想。
与宗教的关系:1、文学与宗教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它们共同具有的超越意识和静观意识、想象和象征的表达方式等。
2、然而,人们对待文学和宗教的态度并不一样,宗教意识中的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都是真实的,而文学中的想象世界人们是不当真的,至少在理性的场合中能够认识到它的虚拟性。
3、怎么理解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①能动反映说认为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
作家笔下的艺术世界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并根据这种理解进行重新创造的结果,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的结果。
毛泽东: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应的产物。
②文学离开生活就失去了它的客观基础,离开作家的主体意识,文学就丧失了存在意义。
能动反映说辩证地处理了生活、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既承认文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强调了作家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概括了文学总是体现为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这一个基本事实,揭示文学的某些本质属性。
表现说: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内心世界的表现4. 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a) 在反映对象上,作家观察、体验和表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或人生b) 在反映方式上,文学艺术以感性形式来把握世界c) 在反映态度上,文学艺术以富有主观色彩的审美眼光来重写人生文学这种意识形态体现出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所不具备的始终关切具有生命意义的人和人生,用感性的形象来反映生活,以主观态度来表现人生等特征,从而确立了文学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这样的基本命题。
审美是文学活动最根本的目的,在文学反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审美贯穿其中;在文学的审美表现中,渗透着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体现为文学的无功利的功利性。
文心雕龙-神思:以陶钧文思(构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用雪洗刷思想,变得纯净,排除现实功利5. 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一、文学具有与其他艺术样式相似或相同的特点,如各种艺术样式都是文化现象,一般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都以感性形式、主观态度和想象方式来反映世界等等;二、文学是具有与其他艺术样式明显不同的自身特征,如它以人类的语言作为基本媒介,以语言的方式存在,与它所使用的媒介及其存在方式相关,文学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特点。
总而言之,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差别和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语言组织,取决于它所具有的语言特性。
a) 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b) 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c) 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6、如何理解语言艺术的特点a)文学的语言媒介决定了文学的形象间接性&重塑性特点b)文学语言的时空自由度决定了文学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丰富性/c艺术表现上的自由性和灵活性/(突破时间空间)a文学借以存在的材料是语言,作家必须要通过语言来描绘形象,读者必须要通过语言来感受形象。
b文学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基本不受现实关系的约束,可全方位的再现与创造世界。
给文学带来了反映广阔的世界和丰富的心理现实的可能。
7、如何理解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心雕龙时序:时序变移,质(内容)文(形式)代变。
a)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中产生的文学,所反映的内容也都是不同的b)社会历史的发展一定会推动文学形式的发展1、从文学本身来看,文学内容的变化要求文学形式与之相适应2、从文学的外部看,一方面社会要求文学形式的变化,另一方面物质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文学形式的变化提供了条件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