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基础)
二氧化碳资料
知识整合: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制法1.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白色,俗称“干冰”(2)化学性质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一→ 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一→ H2O+ 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一→CaCO3 +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用途:①灭火(利用性质: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可燃,不助燃)阶梯蜡烛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舞台云雾效果③温室肥料④制碳酸饮料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加剧温室效应。
4.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①原理: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 HCl一→ CaCl2+ H2O+ CO2不用碳酸钙粉末的原因:反应速率过快,不易控制与收集气体不用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不用浓盐酸:浓盐酸有强挥发性,使收集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②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③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④验满方法: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5.气体制取装置优缺点利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长颈漏斗加止水夹: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多功能瓶:(排空气法)密度大的长导管进气,密度小的短导管进气。
(排水法)短导管进气。
二氧化碳知识点梳理总结
二氧化碳知识点梳理总结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地球的大气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二氧化碳的来源、性质、作用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进行梳理总结。
一、二氧化碳的来源1.1 自然来源地球上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自然过程,包括动物和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分解等。
此外,地壳中的火山活动、海洋的腐烂生物等也是二氧化碳的自然来源。
1.2 人为活动人类的活动也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
燃烧化石燃料、工业生产、森林砍伐等都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到大气中。
尤其是工业活动的增加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大幅增加。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2.1 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稳定的气体,稍微溶于水。
在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平衡气体,可以通过增加压力或降低温度来将其转化为液体或固体。
2.2 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具有一定的化学活性,在一些反应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与碱反应生成碳酸盐。
此外,二氧化碳还可用于植物光合作用和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
三、二氧化碳的作用3.1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地球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
它可以吸收地球表面辐射出的长波辐射,减少部分能量的释放,从而造成大气层中的温度升高,导致气候变暖。
3.2 植物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和调节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3.3 酸化作用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可以形成碳酸,使水体变酸。
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得地球的海洋和淡水系统受到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四、二氧化碳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4.1 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增加会导致地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暴雨、干旱、飓风等。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制法
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制法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组成。
它具有多种性质、用途和制法。
1.膨胀性:二氧化碳是一种高度可压缩的气体,在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以变成固体或液体。
在常温和大气压下,它是气体状态。
2. 密度: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8 kg/m³,比空气稍重。
3.不可燃性:二氧化碳是一种非可燃性气体,不支持燃烧或脱氧作用。
4.酸性: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形成碳酸,使水呈酸性。
5.可溶性: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溶液。
1.饮料和食品工业: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加工辅助剂,可用于饮料和一些食品的碳化处理,增加其口感和保鲜效果。
2.焊接和金属加工:二氧化碳可以用作保护性气体,防止金属在焊接和切割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3.灭火器的驱动剂:二氧化碳是常见的灭火器的驱动剂,利用其惰性和高压来抑制火焰。
4.水处理:二氧化碳可以在水中形成碳酸,用于调整水的酸碱度。
5.医疗应用:二氧化碳可以用作麻醉剂,如在一些手术中用于气腹或心血管手术中维持心功能。
1.燃烧法:通过燃烧含碳物质(如煤、木材等)可以得到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为:C+O2->CO22.酸碱反应法:将碳酸盐与酸反应可以得到二氧化碳。
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方程式为:NaHCO3+CH3COOH->CO2+H2O+CH3COONa3.碳酸化法:通过在自然气田中注入二氧化碳来提高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效率。
这种方法通常被称为二氧化碳驱油法。
总结起来,二氧化碳具有膨胀性、密度适中、不可燃性、具有酸性、可溶性等性质。
它在工业、农业、医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制法包括燃烧法、酸碱反应法和碳酸化法等。
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知识讲解【考纲要求】1.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温室效应。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
【知识网络】无色无味的气体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化学性质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④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①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②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法③装置:固液不加热型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⑤验满方法: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满⑥检验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化工原料,制冷剂【考点梳理】考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1)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3)气体肥料。
中考化学中考考点复习攻略1: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制法
中考化学中考考点复习攻略1: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制法
一、基本考点
考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③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碳酸钙,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利用此反应可以鉴定CO2的存在。
(3)二氧化碳的用途:
①可用于灭火;
②做制冷剂、人工降雨;
③制汽水;
④可用作温室肥料;
⑤重要的化工原料,制纯碱、尿素等。
请下载附件:《中考化学中考考点复习攻略1: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制法》(
本地下载)。
中考二氧化碳知识点归纳
中考二氧化碳知识点归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式为CO2。
在中考化学科目中,二氧化碳的知识点是重点内容之一,以下是对中考二氧化碳知识点的归纳:1. 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具有较高的密度,比空气重。
它在固态时被称为干冰,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剂。
2. 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一种弱酸。
此外,它还能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
3. 二氧化碳的来源:自然界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生物的呼吸作用、火山喷发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人类活动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4.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反射的红外辐射,导致地球温度升高,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5. 光合作用: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是必不可少的原料,与水在叶绿体中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6. 工业应用:二氧化碳在工业上也有广泛应用,如作为灭火剂、制冷剂、碳酸饮料的气泡来源等。
7. 环境保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可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等方式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8. 实验室制取: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加热碳酸钙(如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9. 检验方法: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石灰水检验,当二氧化碳通过石灰水时,石灰水会变浑浊,这是由于生成了碳酸钙沉淀。
10. 安全问题:虽然二氧化碳是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但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人体是有害的,可以导致窒息。
结束语:通过对二氧化碳的知识点归纳,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它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还能够认识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中考化学科目做好充分的准备。
【化学】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知识讲解【考纲要求】1.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温室效应。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
【知识网络】无色无味的气体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化学性质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④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①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②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法③装置:固液不加热型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⑤验满方法: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满⑥检验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化工原料,制冷剂【考点梳理】考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1)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3)气体肥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化学复习指导: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 H2O+ 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知识点2 二氧化碳的性质(重点)1.物理性质⑴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⑵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比空气大。
⑶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大气压会溶解得更多。
升高温度,二氧化碳会溶解得少一些。
①打开“可乐”等饮料瓶时看到许多气泡从饮料中逸出,就是因为压强减小了,饮料中能溶解的二氧化碳减小了;②喝“可乐”等饮料时会打嗝,就是因为喝下去的饮料温度升高,饮料中能溶解的二氧化碳减小了。
2.化学性质⑴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二氧化碳灭火。
②二氧化碳不供给人呼吸,所以要进入一些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应谨防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使人窒息,可先进行灯火实验,如灯火燃烧不旺或熄灭可知二氧化碳含量较多,人就不宜进入。
【领悟·整合】①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但不是所有物质,有些物质如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②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并不是说二氧化碳有毒。
⑵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H2CO3是一种弱酸,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且H2CO3不稳定,常温或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为H2O和CO2。
因此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时,由于石蕊遇到生成的碳酸而变红;加热时,由于碳酸的分解,红色试液又恢复紫色。
文字表达式如下:二氧化碳+ 水→ 碳酸碳酸−−→−加热二氧化碳+ 水CO2H2O H2CO3H2CO3CO2H2O【辨析·比较】:①这里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我们不能说成“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前者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后者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当然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考化学第12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制取讲
B
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2.(2015·广州)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
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A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12/8/2021
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_____酒__精__灯,b________长__颈__漏_。斗(lòudǒu)
(2)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c(填“c”或“d”)口通入。
(3) 装 置 B 可 用 于 制 取 CO2 , 实 验 室 制 取 二 氧 化 碳 ( èr y ǎ n g h u à t àn )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C_a_C_O__3_+__2_H_C_l_=_=_=_C_a_C_l2_+__H_2_O_+__C_O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
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tàn)的制取(见实验突破)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见实验(shíyàn)突破)
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C_a_C__O_3_=_=高_=_温=_=_C__a_O__+__C_O__2。↑
二氧化碳的性质(xìngzhì)和用途
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测体积时必须避免与水接触。
12/8/2021
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
1.(2015·苏州)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hóngsè) 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中学二氧化碳知识点总结
中学二氧化碳知识点总结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它的密度大约是空气的1.5倍。
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但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可以被压缩成液态。
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稳定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并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但当遇到高温或者与其他化学物质接触时,二氧化碳会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当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会形成碳酸,而碳酸则可以与金属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碳酸盐。
3. 二氧化碳的来源二氧化碳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地表大气、地壳和海洋中。
在地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包括生物呼吸、工业燃烧和森林火灾等。
而在地壳和海洋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则主要包括岩石风化、海洋生物呼吸等。
4. 二氧化碳的去除和利用在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可以被去除和利用。
例如,通过氧化铁的还原反应可以将二氧化碳去除,而通过碳酸盐的水解反应可以将二氧化碳用于生产氢氧化钠等化学品。
5. 二氧化碳的环境影响二氧化碳对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具有重要影响。
当地表的热辐射向大气层发射时,一部分辐射会被二氧化碳吸收,使得地球保持一定的温度。
但由于工业化和燃烧活动的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在不断增加,这会加剧地球的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化等问题。
6. 二氧化碳的生物作用二氧化碳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从而为地球的氧气循环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此外,地表的二氧化碳浓度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分布也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中学生对于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来源、去除和利用、环境影响以及生物作用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学习二氧化碳的知识,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
同时,了解二氧化碳的知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认识,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化学】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知识讲解【考纲要求】1.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温室效应。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
【知识网络】无色无味的气体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化学性质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④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①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②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法③装置:固液不加热型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⑤验满方法: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满⑥检验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化工原料,制冷剂【考点梳理】考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1)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3)气体肥料。
【化学】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知识讲解【考纲要求】1.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温室效应。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
【知识网络】无色无味的气体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化学性质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④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①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②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法③装置:固液不加热型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⑤验满方法: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满⑥检验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化工原料,制冷剂【考点梳理】考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1)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3)气体肥料。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基础)知识讲解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概括(基础)【考大纲求】1. 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认识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温室效应。
2. 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重点。
【知识网络】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①一般状况下不可以焚烧 , 也不支持焚烧,不可以供应呼吸②与水反响生成碳酸: CO 2+H 2O=H 2CO 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化学性质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污浊:CO 2+Ca(OH)2=CaCO 3↓+H 2O④与灼热的碳反响: C + CO 2高温2CO①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② 反响原理: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实验室制法③装置:固液不加热型④ 采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⑤ 验满方法:用焚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满 ⑥查验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污浊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高温3CaO+CO ↑2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化工原料,制冷剂【考点梳理】考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 密度比空气大 , 能溶于水 , 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2. 化学性质 :( 1)一般状况下,二氧化碳不可以焚烧, 也不支持焚烧,不可以供应呼吸。
( 2)与水反响生成碳酸: CO 2+H 2O=H 2CO 3碳酸不稳固 , 易分解: H 2CO 3 = H 2O+ CO 2↑(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污浊: CO 2+Ca(OH)2=CaCO 3↓ +H 2O 该反响用于查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由。
( 4)与灼热的碳反响: C + CO高温CO 是氧化2 2CO (吸热反响,既是化合反响又是氧化复原反响,2剂, C 是复原剂) 3. 用途 :(1) 灭火(灭火器原理: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可以焚烧 , 也不支持焚烧)。
【化学】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知识讲解【考纲要求】1.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温室效应。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
【知识网络】无色无味的气体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化学性质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④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①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②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法③装置:固液不加热型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⑤验满方法: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满⑥检验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化工原料,制冷剂【考点梳理】考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1)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3)气体肥料。
九年级化学co2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co2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而二氧化碳(CO2)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CO2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需要对其性质和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在本文中,我将对九年级化学CO2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CO2的组成和结构CO2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CO2。
它的分子中心原子为碳,周围有两个氧原子。
CO2是一种线性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通过双键相连。
二、CO2的性质1. 物理性质CO2是一种无色、无味和无臭的气体。
它的密度较大,比空气重约1.5倍,因此可以用来制作气球上升剂。
CO2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
2. 化学性质CO2在常温下是稳定的,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但在高温或与一些金属反应时可发生化学变化。
例如,将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生成碳酸钠。
三、CO2的来源和排放1. 自然来源CO2是地球上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气体。
它的主要来源包括呼吸作用、动植物的分解和燃烧过程等。
此外,CO2还可在地壳中的矿物中释放出来。
2. 人为排放人类活动是CO2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燃烧化石燃料和木材。
工厂的燃烧过程、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以及家庭、商业和工业部门的能源使用也会产生大量CO2排放。
四、CO2的环境影响1. 温室效应CO2是温室气体之一,可以吸收来自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并使其保留在地球大气中,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从而引起温室效应。
2. 气候变化由于过量CO2的排放,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加剧。
温度升高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等问题,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五、减少CO2排放的方法1. 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使用可以降低CO2的排放。
例如,提倡使用节能灯、合理使用家电设备和控制空调的温度等。
2. 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即可减少CO2的排放。
3. 植树造林树木具有吸收CO2并释放氧气的特性,因此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大气中的CO2含量。
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知识讲解【考纲要求】1.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温室效应。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
【知识网络】无色无味的气体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化学性质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④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①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②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法③装置:固液不加热型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⑤验满方法: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满⑥检验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化工原料,制冷剂【考点梳理】考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1)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3)气体肥料。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知识清单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知识清单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1)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这使得在收集二氧化碳时,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在一定条件下,一体积水大约可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
溶解二氧化碳的水可制得碳酸饮料。
(4)二氧化碳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会变成无色液体,甚至变成雪状的固体,通常称为“干冰”。
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冷藏食品等。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这一性质使得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化学方程式为:CO₂+ H₂O=H₂CO₃。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但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₂CO₃= H₂O + CO₂↑。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为:CO₂+Ca(OH)₂= CaCO₃↓ + H₂O 。
这个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4)在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CO₂+ C 高温 2CO 。
二、二氧化碳的用途1、灭火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于灭火。
常见的灭火器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灭火性质。
2、人工降雨和冷藏食品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因此,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和冷藏食品。
3、气体肥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在温室大棚中,适量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化工原料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生产碳酸饮料、尿素、纯碱等化工产品。
5、舞台效果在舞台上,干冰升华产生的烟雾效果,能营造出神秘、梦幻的氛围。
三、二氧化碳与环境1、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这就是“温室效应”。
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2、应对措施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等,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知识清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知识清单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通常状况下,其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体,俗称“干冰”,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化学方程式为:CO₂+H₂O =H₂CO₃。
但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₂CO₃= H₂O + CO₂↑。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
化学方程式为:CO₂+Ca(OH)₂= CaCO₃↓ + H₂O,这个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1、实验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碳酸钙(CaCO₃)与稀盐酸(HCl)反应生成氯化钙(CaCl₂)、水(H₂O)和二氧化碳(CO₂),化学方程式为:CaCO₃+ 2HCl =CaCl₂+ H₂O + CO₂↑3、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选择“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一般使用锥形瓶或大试管作为反应容器,通过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加入稀盐酸。
(2)收集装置: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通常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入药品:先在锥形瓶或大试管中放入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通过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缓慢加入稀盐酸。
(3)收集气体:将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4)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5、注意事项(1)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知识清单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知识清单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1)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约是空气密度的 15 倍。
这使得二氧化碳在一些情况下会沉积在较低的空间。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压强下,一体积水大约能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
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会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这一性质使得二氧化碳在灭火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特性。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₂+H₂O = H₂CO₃。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H₂CO₃= H₂O +CO₂↑。
这也是为什么打开碳酸饮料瓶时会有气体逸出。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O₂+Ca(OH)₂= CaCO₃↓ + H₂O。
这个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4)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₂+ C = 2CO。
二、二氧化碳的用途1、灭火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能够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600 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
2、工业原料(1)在化工生产中,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原料。
例如,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生产尿素、碳酸氢铵等化肥。
(2)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合成碳酸饮料。
在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带来独特的口感和清凉感。
3、制冷剂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因此干冰可以用作制冷剂。
在食品冷藏运输、医疗领域(如冷冻治疗)等方面都有应用。
4、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使得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成水滴,从而实现人工降雨。
在缓解干旱、扑灭森林火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舞台效果在舞台上,干冰升华产生的白色烟雾能够营造出神秘、梦幻的氛围,增强舞台表演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基础)【考纲要求】1.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温室效应。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
【知识网络】无色无味的气体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化学性质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④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①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②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法③装置:固液不加热型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⑤验满方法: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满⑥检验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用途:灭火,光合作用,化工原料,制冷剂【考点梳理】考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1)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3)气体肥料。
(4)光合作用。
(5)化工产品的原料。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⑴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等。
②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等。
⑵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通风换气。
要点诠释:1.不要将“干冰”和“冰”混为一谈。
在一定的条件下(加压降温),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冰”是液态水在一定条件下变成的固态物质。
2.二氧化碳溶于水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二氧化碳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后者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碳酸,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3.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支持普通的物质燃烧,特殊情况下也能支持某物质燃烧,如镁等活泼金属在点燃的条件下,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下去。
4.人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感到不适甚至死亡,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而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达到10%会使人窒息而死亡。
考点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1.药品:石灰石与稀盐酸。
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3.装置图:4.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5.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气体。
6.验满方法: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7.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CO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要点诠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注意:1.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会使生成的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CaSO4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不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因为Na2CO3易溶于水,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2.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散。
反应器内的导管稍露出胶塞即可,不宜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的导出。
3.收集时瓶口覆盖毛玻璃片,且导管应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处,便于尽快排净空气,收集较纯的气体。
4.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而不能用燃着的木条。
因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征反应,而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还有氮气、稀有气体等。
【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比空气重 B.都可以用碳和氧气反应得到C.都有还原性 D.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思路点拨】知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一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小;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一氧化碳有还原性;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ACD都不正确,只有B选项是正确的。
【总结升华】本题是考查学生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的理解与区别。
如果同学们能对它们的性质理解得非常好,就可以顺利解题。
2.(2015•山东中考)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思路点拨】根据实验现象,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结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的实验,可观察到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故A选项说法正确;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B选项说法正确;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C 选项说法正确;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故D选项说法错误。
【总结升华】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CO2的用途及相关性质的掌握情况。
建议大家按“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规律梳理并识记CO2的性质和用途。
【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所以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固体CO2叫做“干冰”,其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因而具有很多重要的用途;而“冰”是水的固体,二者要注意区分。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导致人窒息死亡,但二氧化碳本身是无毒的气体。
【总结升华】CO2的性质和用途是近年新课标中考中考查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且经常结合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题。
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意怎样更好的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遇到的问题。
举一反三:【变式1】(2015·四川中考)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
其中属于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变化是()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化石燃料的燃烧【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变式2】“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A.先变红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蓝后变紫【答案】A类型二、考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B C 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
弄懂整套装置的设计原理是解题的基础。
【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固-液常温型。
所以选择B的发生装置,A是固-固加热型,C是固-液加热型,D反应装置有错误。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的选择,只要掌握发生装置的选择原则就能解决此题。
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5.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A.煅烧石灰石 B.点燃木炭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碳酸分解【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这一基本考点。
熟悉实验装置、原理等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C【解析】煅烧石灰石,需要高温,条件要求比较高且要消耗燃料能源;燃烧木炭生成的气体不纯,往往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甚至氧气,产物难以分离;碳酸不稳定,常温是只存在于溶液中,浓度很小,且易分解。
所以A、B、D均不常用。
由于石灰石与稀盐酸廉价易得、常温就可反应,反应速率适中,且生成的气体即使混有氯化氢、水蒸气,也较易除去。
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
所以C正确。
【总结升华】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药品选择依据是:低成本、条件易行、操作安全简单、便于控制、产物较纯、易于分离。
6.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C.在发生装置中加人块状石灰石和硫酸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思路点拨】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
【答案】C【解析】实验室是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硫酸和石灰石发生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导致不能得到大量的CO2。
所以C不合理。
【总结升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中考常考的知识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选用的试剂是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答案】A【变式2】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利用上述A、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1)①分液漏斗②集气瓶(2)D CaCO3+2HCl=CaCl2+ H2O +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