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分法二阶条件资料

合集下载

西工大最优控制课程 第1章 变分法-2-欧拉方程

西工大最优控制课程 第1章 变分法-2-欧拉方程

3 泛函求极值的一般步骤
问题:由 min J ( y) x1 F (x, y(x), y'(x))dx 求 yˆ, J ( yˆ)
y
x0
(1)由EULER方程
d
Fy
dx
(
F y
'
)
0
解出y的通解。
(2)由横截条件求出
F y
'
0
的表达式。
(3)将边值条件代入y的通解与
F y
'
0
求出积分常数,得到 yˆ
当一个端点固定时(假定x0固定)
F y x1 y' x0
Fy'y
x1
Fy'y x0
y(x0 ) 0
Fy'y x1 0Fy' x1 0
y(x0 ) y0
横截条件
F y x1 y' x0
0
当两个端点均可变时
y
y1(x)
y*(x)
δy1
δy0
y2(x)
F y x1 y' x0
Fy'y
x1
x1 0(横截条件)
x0
写成向量形式
t f
t0
(δy)T (Fy
d dx
Fy )dx (δy)T
Fy
x1 x0
0
标量函数F对y的一阶偏导
梯度向量,列向量
向量形式
tf t0
(δy)T (Fy
d dx
Fy )dx (δy)T
Fy
x1 x0
0
n维列向量
泛函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
Fy
d dx
Fy
0
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

变分法.doc讲解

变分法.doc讲解

§1 变分法简介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变分法的诞生,是现实世界许多现象不断探索的结果,人们可以追寻到这样一个轨迹: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 ,1667-1748)1696年向全欧洲数学家挑战,提出一个难题:“设在垂直平面内有任意两点,一个质点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自较高点下滑至较低点,不计摩擦,问沿着什么曲线下滑,时间最短?”这就是著名的“最速降线”问题(The Brachistochrone Problem )。

它的难处在于和普通的极大极小值求法不同,它是要求出一个未知函数(曲线),来满足所给的条件。

这问题的新颖和别出心裁引起了很大兴趣,罗比塔(Guillaume Francois Antonie de l'Hospital 1661-1704)、雅可比·伯努利(Jacob Bernoulli 1654-1705)、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和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都得到了解答。

约翰的解法比较漂亮,而雅可布的解法虽然麻烦与费劲,却更为一般化。

后来欧拉(Euler Lonhard ,1707~1783)和拉格朗日(Lagrange, Joseph Louis ,1736-1813)发明了这一类问题的普遍解法,从而确立了数学的一个新分支——变分学。

有趣的是,在1690年约翰·伯努利的哥哥雅可比·伯努利曾提出著名的悬链线问题 (The Hanging Chain Problem)向数学界征求答案,即,固定项链的两端,在重力场中让它自然垂下,问项链的曲线方程是什么。

在大自然中,除了悬垂的项链外,我們还可以观察到吊桥上方的悬垂钢索,挂着水珠的蜘蛛网,以及两根电线杆之间所架设的电线,这些都是悬链线(catenary )。

伽利略(Galileo, 1564~1643)比贝努利更早注意到悬链线,他猜测悬链线是抛物线,从外表看的确象,但实际上不是。

第2章变分法

第2章变分法

第二章变分法变分法(Variational calculus )是研究泛函极值的数学方法,早在十七世纪末,几何学、力学等领域相继提出了一些泛函极值问题(最速降线问题、最小旋转曲面问题等),导致了变分法的形成和发展。

本章我们介绍变分法及其在最优控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泛函及其极值我们首先给出泛函的定义定义1.1 设Ω为一函数的集合,若对于每一个函数Ω∈)(t x ,都有一个实数J 与之对应,则称J 是定义在Ω上的泛函,记作))((t x J 。

Ω称为J 的容许函数集合,Ω∈)(t x 称为宗量。

例 1 对于xy 平面上过定点),(11y x A 和),(22y x B 的每一条光滑曲线)(x y ,绕x 轴旋转得一旋转体,旋转体的侧面积是曲线)(x y 的泛函⎰+=21))(1()(2))((2x x dx x y x y x y J &π, 容许函数集合可表示为 })(,)(],,[)()({2211211y x y y x y x x C x y x y ==∈=Ω.第一章中介绍的三个性能指标1)终端型性能指标也称麦耶(Mayer )型性能指标)),(()(11t t x x J Φ=,2)积分型性能指标还称拉格郎日(Lagrange )型性能指标⎰=10))(),(,()(0t t dt t x t x t f x J &, 3)混合型性能指标也叫包尔查(Bolza )型性能指标⎰+Φ=10))(),(,()),(()(011t t dt t x t x t f t t x x J &, 它们都是泛函,并且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引进新的函数)(0t x ,它是如下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解.0)()),(),(,()(0000==t x t x t x t f t x && 则拉格郎日(Lagrange )型性能指标就化为⎰=≡Φ10))(),(,()()),((01011t t dt t x t x t f t x t t x &, 变成麦耶(Mayer )型性能指标。

变分法

变分法


tf
t0
M (t )(t )dt 0 。则在 [t 0 , t f ] 内, M (t ) 0 。
(用反证法容易证明,略) 。 二、无约束条件的泛函极值 求泛函 J

tf
t0
(t ), t ]dt (1)的极值,一般是用泛函极值的必要条件去寻找 F[ x(t ), x
一条曲线 x(t ) ,使给定的二阶连续可微函数 F 沿该曲线的积分达到极值。常称这条曲线为 极值曲线(或轨线) ,记为 x (t ) 。 1.端点固定的情况 设容许曲线 x(t ) 满足边界条件 x(t 0 ) x0 , x(t f ) x f ,且二次可微。 首先计算(1)式的变分:
t t f dt f 。寻找端点变动情况的必要条件,可仿照前面端点固定发问进行推导,即有
0 J

t f dt
t0
x , t ]dt | 0 F[ x x, x

t f dt
t0
)dt | 0 F ( x x, x x , t f dt f )dt f | 0(t t f dt f ) ( Fxx Fx x
tf x , t ] 0 dt J [ x(t ) x(t )] 0 F[ x x, x t0 tf

J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t )x Fx , t )x ]dt [ Fx ( x, x ( x, x
t0
(2)
对上式右端第二项做分布积分,并利用 x(t 0 ) x(t f ) 0 ,有
件,有 J

tf
[ Fx
它是这类最简泛函取极值的必要条件。 最简泛函取极值的必要条件可以推广到多元泛函的情 况,如二元泛函

二阶变系数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平移法●级数法+题型和题法系统讲座

二阶变系数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平移法●级数法+题型和题法系统讲座

二阶变系数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平移法●级数法 题型和题法系统讲座一、二阶变系数微分方程常数变易法已知()()()0y x p x y q x y '''++=的通解()1122Y x c y c y =+,求()()()()y x p x y q x y f x '''++=的通解y解答方法:令()()()()y x p x y q x y f x '''++=【例1】已知20x y xy y '''-+=的通解为()12ln Y x c x c x x =+,求2x y xy y x '''-+=的通解y 。

解:22111x y xy y x y y y x x x''''''-+=⇒-+= 令 ()()()12ln Y x v x x v x x x =+代入2111y y y x x x'''-+=,求得()1212212ln 11ln ln ln ln ln 11ln 11ln 1ln ln 2y c x c x x Y x x x x x x c x c x x x dx x x dx xxxxx xxxc x c x x x x =++⋅⋅=+-+++=++⎰⎰ 已知()()()0y x p x y q x y '''++=的一个特解1y ,求()()()()y x p x y q x y f x '''++=的通解y解答方法:()()()()y x p x y q x y f x '''++=可求得通解y 。

【例2】参见同济5版下册P300例4或同济6版上册P330例4。

【例3】已知1y x =是()2220x y x xy y '''-+=的一个特解,求()23222x y x xy y x '''-+=的通解y 。

变分法

变分法
其中常数c1,c2, r 可由条件
y B(x1,y1)
A(x0 , y0)
o C
y
x D
图1.2 曲边梯形的面积
y(x0) y0,
y(x1) y1,及
x1 x0
1[y(x)]2dx l
来确定。
引例3:由最小势能原理,变形全能随所选取的三个位移函 数ui(i=1,2,3)而变,[u]也是一个泛函。而ui必须满足的体积不 变条件
y=y(x),使图中曲边梯形ABCD的面积AS达到最大。
As
x1 ydx
x0
(1.2)
AS依y的选取而定,它也是一个泛函,约束条件为AB长度
l
x1 x0
1[ y(x)]2 dx const
(1.3)
这是带约束条件的泛函极值由间接
变分法,泛函As的极值曲线为
(x c2 )2 ( y c1 )2 r 2
x1 x0
F

y

d dx
(
F y
)

ydx
端点固定条件 y(x0 ) y(x1) 0 由基本引理式(1.18)

x1 x0
F

y

d dx
( Fy )
ydx
F d (F ) 0 y dx y
(1 20)
, yn )dx
fi (x, y1, y2 , , yn ) 0
(i 1, 2, , k)
y1, y2 , , yn , 1(x), 2 (x), , k (x)
新泛函欧拉方程组
F y j

d dx

F yj

理论力学7 变分法

理论力学7 变分法
17
轨道的变化 导致宏观量S 的变化,其数值远大于 , 由此导致偏离经典轨道的所有轨道对几率的贡献为0。 对经典轨道 S = 0,因此, cos(DS / ) 经典轨道附近很小邻域内 的轨道对几率的贡献是 互相加强的。 由此得到经典粒子 q(t)- q(c)(t) 是沿经典轨道运动的结论。 这与Hamilton原理得到的结论完全相同。 对微观粒子,虽然偏离经典轨道时S ≠ 0, 但微观量S 的大小一般可以与 相比, 从而导致偏离经典的轨道对几率仍然有明显的贡献。
16
在A点发射一个粒子, 如果在B点测到该粒子的几率为P, Feynman路径积分的理论认为, P 不是粒子沿某一条特定路径的几率,q (t) (c) 而是所有可能的路径的几率的叠加, 2 即: A
B
P
all q ( t )

e
iS [ q ( t )]/
,
= h / 2 , h 是Planck常数, 这里, 其量纲与作用量(或角动量)相同, 用SI单位,其大小约为10-34,非常小。 如果体系是一个经典粒子,当粒子运动的轨道不是经典 轨道时,由于S ≠ 0,
8
对稳定值:
F [ x] =
=
t2 t1

t2
t1
eg , t )dt f ( x, x , t )dt f (x e g, x
t1
t2

e1
f f e dt g g d f = g g , x 1 dt x dt x
t1
t2
19
修正的Hamilton原理:对理想、完整、广义有势体系, 从 t1 ; q1 ( t1 ) , … , q s ( t 1 ) ; p 1 ( t 1 ) , … , p s ( t 1 ) 到 t2 ;q1 ( t2 ) ,… , qs ( t2 ) ; p1 ( t2 ) ,… , ps ( t2 ), 真实运动使作用量I 取稳定值。 令: f (q, q ; p, p , t) = q a pa H (q, p, t ), 则I 取稳定值的充要条件是: d f f = , a = 1 ,2 ,… , s . a qa dt q

变分法

变分法

寻求最优性能指标(目标函数)J (u(t)) (t f , x(t f ))
tf F(t, x(t),u(t))dt
t0
u(t) S 控制函数 f ,, F C1
x(t)
状态函数 t0固定,t f 、x(t f )自由
下面推导取得目标函数极值的最优控制策略u* (t) 和最优轨线 x* (t) 的必要条件。
变分法的基本引理 (x) C[x1, x2 ], (x) C1[x1, x2 ], (x1) (x2 ) 0, 则
x2 (x)(x)dx 0 x1
(x) 0,
x [x1, x2]
泛函极值的必要条件
F C(2) , 容许函数类S取为满足端点条件的二阶可微函数集合。
最优控制问题求解
J1 0
dt f , x(t f ), x, u,任意
x* , * 必满足正则方程:
x


H H
x
状态方程 协态方程
H (t, x*, u, * ) 满足 Hu 0
利用边界条件(端点条件)
x(t0 ) x0
(t f
)

x(t f
)


t2
J (x(t),u(t)) F(t, x(t), x' (t),u(t),u' (t))dt
t1
其欧拉方程为
Fx
Fu

d
dt d
dt
Fx' Fu '

0 0
端点变动的情况(横截条件)
在考虑泛函极值时,如果容许函数 x(t) 的一个端点不固定,而是在一条曲线
x (t) 上变动,于是端点条件可以表示为

变分基本知识及变分法

变分基本知识及变分法

第一章 变分原理与变分法1.1 关于变分原理与变分法(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本守恒法则)一、 大自然总是以可能最好的方式安排一切,似乎存在着各种安排原理:昼/夜,日/月,阴/阳,静止/运动 等矛盾/统一的协调体; 对静止事物:平衡体的最小能量原理,对称/相似原理;对运动事物:能量守恒,动量(矩)守恒,熵增原理等。

变分原理是自然界静止(相对稳定状态)事物中的一个普遍适应的数学定律,获称最小作用原理。

Examples :① 光线最短路径传播;② 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在反射中也是光传播最短路径(Heron );③CB AC EB AE +>+Summary : 实际上光的传播遵循最小能量原理;在静力学中的稳定平衡本质上是势能最小的原理。

二、变分法是自然界变分原理的数学规划方法(求解约束方程系统极值的数学方法),是计算泛函驻值的数学理论数学上的泛函定义定义:数学空间(集合)上的元素(定义域)与一个实数域间(值域)间的(映射)关系特征描述法:{ J :R x R D X ∈=→⊂r J )(|}Examples :① 矩阵范数:线性算子(矩阵)空间 数域‖A ‖1 = ∑=ni ij ja 1max ;∑=∞=nj ij ia A 1max;21)(1122∑∑===n j ni ij a A② 函数的积分: 函数空间数域 D ⊂=⎰n ba n f dxx f J )(Note : 泛函的自变量是集合中的元素(定义域);值域是实数域。

Discussion :① 判定下列那些是泛函:)(max x f f b x a <<=;x y x f ∂∂),(; 3x+5y=2; ⎰+∞∞-=-)()()(00x f dx x f x x δ ② 试举另一泛函例子。

物理问题中的泛函举例① 弹性地基梁的系统势能i. 梁的弯曲应变能: ⎰=∏l b dx dxw d EJ 0222)(21ii. 弹性地基贮存的能量: dx kw l f ⎰=∏0221 iii. 外力位能: ⎰-=∏l l qwdx 0iv. 系统总的势能:000;})({221222021===-+=∏⎰dxdww x dx qw kw dxw d EJ l泛函的提法:有一种梁的挠度函数(与载荷无关),就会有一个对应的系统势能。

2、变分法

2、变分法
t0 tf
一、泛函与变分
dt J (J ) (Lx )x (Lx )x
2 tf t0
– 二阶变分

tf
L
tf t0
t0
x L x x dt L xxx Lxxx xx Lx x x
2 xx Lx xxx Lx x (x ) dt xx (x ) Lxx 2
0 1 1
2 x (t )x (t ) dt
0
– 变分计算的形式化表示
J lim
J [ x(t ) x(t )] J [ x(t )] 0 0 J [ x(t ) x(t )] J [ x(t )] lim x(t ) x ( t ) 0 x(t ) 0 J '[ x(t )] x(t )
J [ x] J [ x * ] J [ x * x] J [ x * ] J [ x * x] J [ x * ] 0, 0 0 * * J [ x x] J [ x ] 0, 0 0 J [ x * ] 0 J [ x * ] 0 * J [ x ] 0
~ x
x
x(t ) ~ x (t ) x(t ) (t )
(t ) x(t )
0
lim
J [ x(t ) (t )] J [ x(t )]

L[ x(t )](t )
y
J [ x(t ) x(t )] | 0 L[ x(t )]x(t )
第2章 变分法
一、泛函与变分
• 泛函的概念
f ( x)
y f ( x)

变分法

变分法

18
方法II 使用第二种试探波函数
( x ) Ae

x2
1. 对第二种试探波函数确定归一化系数:
1 ( x )* ( x )dx | A |
| A|
2
2
2



e
2
x2
dx | A |
2
2
2.求能量平均值

H( ) | A | | A |
2
ˆ * H dx




e e
x2
ˆ x 2 dx He [
2 d2 2 dx 2
2
x2

1 2
x ]e
2 2
x2
dx
2 1 2 1 2 8
19
3.变分求极值
dH ( ) 2 1 2 2 0 d 2 8
0 j j
I c* y* k k
k
ˆ G G c y d
j

ˆ = c* y* c j G G0 y j d k k
= c* c j G j G0 k
k j

j
y y d
* k j
= c* c j G j G0 kj k

1 2
1
2

代入上式得基态能量近似值为:
2 1 1 1 2 2 H 2 2 8 2
这正是精确的一维谐振子基态能量。这是因为若将 代入试探波函数,得:
( x ) Ae
x
2
1 2

9

第2章变分法

第2章变分法

第一章 变分法变分法(Variational calculus )是研究泛函极值的数学方法,早在十七世纪末,几何学、力学等领域相继提出了一些泛函极值问题(最速降线问题、最小旋转曲面问题等),导致了变分法的形成和发展。

本章我们介绍变分法及其在最优控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泛函及其极值我们首先给出泛函的定义定义1.1 设Ω为一函数的集合,若对于每一个函数Ω∈)(t x 有一个实数J 与之对应,则称J 是定义在Ω上的泛函,记作))((t x J 。

Ω称为J 的容许函数集合,Ω∈)(t x 称为宗量。

例1 对于xy 平面上过定点),(11y x A 和),(22y x B 的每一条光滑曲线)(x y ,绕x 轴旋转得一旋转体,旋转体的侧面积是曲线)(x y 的泛函⎰+=21))(1()(2))((2x x dx x yx y x y J π 容许函数集合可表示为})(,)(],,[)()({2211211y x y y x y x x C x y x y ==∈=Ω绪论中介绍的三个性能指标1)终端型性能指标也称麦耶(Mayer )型性能指标)),(()(11t t x x J Φ=2)积分型性能指标还称拉格郎日(Lagrange )型性能指标⎰=1))(),(,()(0t t dt t xt x t f x J 3)混合型性能指标也叫包尔查(Bolza )型性能指标⎰+Φ=1))(),(,()),(()(011t t dt t xt x t f t t x x J 它们都是泛函,并且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引进新的函数)(0t x ,它是如下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解)()),(),(,()(0000==t x t x t x t f t x则拉格郎日(Lagrange )型性能指标就化为⎰=≡Φ1))(),(,()()),((01011t t dt t xt x t f t x t t x 变成麦耶(Mayer )型性能指标。

数理经济学第五章

数理经济学第五章

其中c(0)和B(0)由k (0) k0 , k (T ) kT 决定。
注2:某些特殊情形的欧拉方程
(1) F F (t , x) d 由Euler方程 Fx Fx dt d Fx 0 dt Fx C
例:找出下列泛函的极值曲线 V [ x] (tx x )dt
t0 t1
F (t , x (t ) ah(t ), x (t ) ah(t ))dt
* * t0
t1
g (a)是R R上的连续可微函数,且 g (0)为g (a)的最大值点,所以: g (0) 0, g (0) 0。
(1) g (0) {Fx (t , x (t ), x (t ))h(t )
解: min :
T 0
1 [ f ( x)] dx
2
T
0
1 [ y] dx
2
s.t. y(0) A, y(T ) Z
根据Euler定理: d 2 2 ( 1 y ) 1 y dx y y d y ( x ) ( )0 dx 1 y ( x) 2 y ( x ) c y ( x ) cx b Nhomakorabeat
dt
s.t. k f (k ) nk c k (0) k0 , k (T ) kT
解: max

T
0
u ( f (k ) nk k )e
t
dt
t
k (0) k0 , k (T ) kT 所以:F (k ) u ( f (k ) nk k )e Fk u (c)( f (k ) n)e Fk u (c)e
数理经济学
第五章 变分法

理论力学7 变分法

理论力学7 变分法
t1
t2
19
修正的Hamilton原理:对理想、完整、广义有势体系, 从 t1 ; q1 ( t1 ) , … , q s ( t 1 ) ; p 1 ( t 1 ) , … , p s ( t 1 ) 到 t2 ;q1 ( t2 ) ,… , qs ( t2 ) ; p1 ( t2 ) ,… , ps ( t2 ), 真实运动使作用量I 取稳定值。 令: f (q, q ; p, p , t) = q a pa H (q, p, t ), 则I 取稳定值的充要条件是: d f f = , a = 1 ,2 ,… , s . a qa dt q
d f f = , a = 1 ,2 ,… , s . a pa dt p
20
上面的2组方程就是: a = H / qa , a = 1 ,2 ,… , s . p
a H / pa , a = 1 ,2 ,… , s . 0=q
这2组方程正是正则方程。 ∴ 修正的Hamilton原理 Hamilton正则方程
17
轨道的变化 导致宏观量S 的变化,其数值远大于 , 由此导致偏离经典轨道的所有轨道对几率的贡献为0。 对经典轨道 S = 0,因此, cos(DS / ) 经典轨道附近很小邻域内 的轨道对几率的贡献是 互相加强的。 由此得到经典粒子 q(t)- q(c)(t) 是沿经典轨道运动的结论。 这与Hamilton原理得到的结论完全相同。 对微观粒子,虽然偏离经典轨道时S ≠ 0, 但微观量S 的大小一般可以与 相比, 从而导致偏离经典的轨道对几率仍然有明显的贡献。
21
§2、正则变换 1、全微分 2、正则变换与生成函数
22
1、全微分 s个变量 q1 , q2 , … , qs组成 s 维空间, f1 (q) , f2 (q) , … , fs (q)为q的函数, A 以下4种说法互为必要充分条件: (1) fa dqa = 0;

第十七章变分法

第十七章变分法

(3) 变分法是解数学物理定解问题常用的近似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把数学物理定解问题转化为变分问题
由直接解变分问题发展了一些近似解法,其中最有用 的是里茨 (Ritz)法. 由于里茨法中的试探函数的 选取较为麻烦,计算系数矩阵也十分困难,随着计算 机的展,又迅速发展了一种有限元法;
(4) 变分法的应用不仅在经典物理和工程技术域,
图17.1
我们知道,此时质点的速度是 因此从 A滑到B所需的时间为
即为
(17.1.1)
式中 代表对 求一阶导数. 我们称上述的

的泛函,而称
为可取的函数类,为泛函
的定义域。简单地说,泛函就是函数的函数(不是复合函数
的那种含义).
一般来说,设C是函数的集合,B是实数或复数的集合,
如果对于C的任一元素
第十七章 变分法
从前面的定解问题的解法中,我们容易想到由于边界形 状较为复杂,或由于泛定方程较为复杂,或由于其它各种条 件发生变化,将使得定解问题难以严格解出,因此又发展了 一些切实可用的近似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会看到近似 解的价值一点也不低于严格解的价值.事实上,我们应该已 经注意到,从推导数学物理方程时难免要作一些简化假定, 定解条件本身也带有或多或少的近似性,前面所谓的严格解 其实也是某种程度的近似.
泛函表示为一个自变量,一个函数及其一阶导数的积分形式, 即(17.1.2)
若考虑两端固定边界的泛函问题:积分是在区域内通过两点
的任意曲线进行的,其中
泛函中 为 由于两端固定,所以要求
.由(17.1.8),有
,即
(17.2.3)
式(17.2.3)的积分号下既有 ,又有 应用分部积分法可使积分号下出现
(17.1.4)

(完整版)变分法简介(简单明了易懂)

(完整版)变分法简介(简单明了易懂)

§1 变分法简介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变分法的诞生,是现实世界许多现象不断探索的结果,人们可以追寻到这样一个轨迹: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 ,1667-1748)1696年向全欧洲数学家挑战,提出一个难题:“设在垂直平面内有任意两点,一个质点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自较高点下滑至较低点,不计摩擦,问沿着什么曲线下滑,时间最短?”这就是著名的“最速降线”问题(The Brachistochrone Problem )。

它的难处在于和普通的极大极小值求法不同,它是要求出一个未知函数(曲线),来满足所给的条件。

这问题的新颖和别出心裁引起了很大兴趣,罗比塔(Guillaume Francois Antonie de l'Hospital 1661-1704)、雅可比·伯努利(Jacob Bernoulli 1654-1705)、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和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都得到了解答。

约翰的解法比较漂亮,而雅可布的解法虽然麻烦与费劲,却更为一般化。

后来欧拉(Euler Lonhard ,1707~1783)和拉格朗日(Lagrange, Joseph Louis ,1736-1813)发明了这一类问题的普遍解法,从而确立了数学的一个新分支——变分学。

有趣的是,在1690年约翰·伯努利的哥哥雅可比·伯努利曾提出著名的悬链线问题 (The Hanging Chain Problem)向数学界征求答案,即,固定项链的两端,在重力场中让它自然垂下,问项链的曲线方程是什么。

在大自然中,除了悬垂的项链外,我們还可以观察到吊桥上方的悬垂钢索,挂着水珠的蜘蛛网,以及两根电线杆之间所架设的电线,这些都是悬链线(catenary )。

伽利略(Galileo, 1564~1643)比贝努利更早注意到悬链线,他猜测悬链线是抛物线,从外表看的确象,但实际上不是。

二阶条件专业知识讲座

二阶条件专业知识讲座

最大化V[ y]
Fyy 0 对于全部 t [0,T ]
最小化V[ y] Fyy 0 对于全部 t [0,T ]
勒让德必要条件证明(对于固定端点问题):
根据 (4.2)
d 2V
d 2
T 0
Fyy p2 (t) 2Fyy p(t) p(t) Fyy p2 (t) dt
T vdu uv T
垂直终止线旳横截条件:[Fy]tT 0
V[y] V[y*]
垂直截断终止线旳横截条件:
第一种情况(Z1点):
当y* ymin时, [Fy ]tT 0
V[y] V[y*]
ymin
第二种情况(Z2和Z3点) :
当y* ymin时, 转化为固定终止点问题。
[Fy( y y*)]tT 0 V [ y] V [ y*]
q旳正半定性 r1 0, r2 0 F (t, y, y)是凸旳
例1 假如目旳泛函旳被积函数是
F (t, y, y) 4 y2 4 yy y2
欧拉方程对于最大化或最小化是充分旳吗?
用两种措施来检验 F (t, y, y)旳凹性/凸性。
第一种措施:符号(半)定性旳行列式检验。
一阶导数: Fy 8 y 4 y 和 Fy 4 y 2 y
鉴别多元函数旳凹凸性:
一对种于点定v义域(v中1, v任2,意给, v定n ) 点,当u 且(仅u1,当u2,, un ) 和另
f
(v)
f
(u)
n j 1
f j(u)(v j
uj)
时,f
(
x1
,,
xn
)为
凹函数 凸函数
其中 f j(u) f x j在 u (u1, u2,, un ) 计算其值。

A.2 变分法概要

A.2 变分法概要
F y' 0,
x x1
F y'
0
x x2
变分法5
泛函变分的基本运算法则
泛函变分运算与微分运算法则基本相同
d ( F1 F2 ) dF1 dF2
d ( F ) nF dF
n n 1
d ( F1 F2 ) F2dF1 F1dF2
F1 1 d ( ) 2 ( F2dF1 F1dF2 ) F2 F2
例题:求泛函
在边界条件
J y( x ) y

2 0
' 2
y dx
2

y 0 0
时取极值的函数 y x
F d F ( )=0 y d x y '
y 1 2
F x y
' 2
y
2
d ' 2y 2y 0 dx
变分法2
泛函极值的必要条件—欧拉方程
dy J [ y ] F x , y , dx dx x1
x2
F F dJ ( d y d y ' )dx=0 y y ' x1
x2
变分dy和dy’不是独立无关的,因此
x2
F F d F d F x2 ( y' d y' dx=x y' dx d y)dx= y' d y x1 x dx ( y' )d ydx x1 1 1
变分法1dxdy在边界条件时取极值的函数dxdy欧拉方程仅仅是泛函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确定泛函j为极大值或者极小值还需要判断其二阶变分dj大于0还是小于0
A.2 变分法概要
泛函与泛函极值 欧拉方程

10-变分法

10-变分法

其中
U (λ ) = ∫ V ( x)e− λ x dx
−∞ +∞
2 2
能量平均值为
E (λ ) = 〈T + V 〉 = h2λ 2 λ + U (λ ) 4m π
由于
λ → 0,
U (λ ) → U (0) = ∫ V ( x)dx <0,
−∞ +∞
当 λ 充分小时,式(6)中第二项是主要的,从而
和精确基态能级的比值为
E / E1 = 10 / π 2 = 1.0132
式(5)和基态波函数偏离度为
(7 )
ε = 1− ψ1 ψ
2
= 1−
960
π
6
= 1.445 ×10 −3
(8 )
作为基态波函数的更好的近似,可取式(4)三项, 为了满足边界条件,必须取 C4 = −(C0 + C2 ) ,因此试探波函 数可以表示为
ψ (λ , x) = N [1 + λ ( ) 2 − (1 + λ )( ) 4 ], x < a
x a x a
(9 )
其中 N 为归一化常数, λ 为变分参数。利用归一化条件
ψ ψ = ∫ ψ 2 dx = 1
−a
a
容易求得
N 2 a = 315 /16(λ 2 + 8λ + 28)
由公式
h 2 a d 2ψ E=− ψ dx 2m ∫− a dx 2
(14)
λ 2 = IDε h
代入(14) ,即得 E ( λ ) 之极小值
(15)
E = − Dε +
以及
h Dε 2 I
(16)
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