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化_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跨国公司专题:全球战略
国际战略类型
母国中心战略(COPY战略) 母国中心战略是在母公司的利益和价值判断指导下制定出的战略, 其目的在于以高度一体化的形象和实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获取高额利润。 战略的基本特点是集中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技术攻关和 销售的协调;该战略下,主要利用母国的创新来提升海外子公司的 竞争能力。 公司试图通过把有价值的技术和产品转移到国外市场来创造价值, 那些市场中的本土竞争者缺乏这些公司具有的技术和产品。
所有权形式
从技术因素和经营活动协调的角度,企业都倾向于拥有分支 机构的全部所有权,即设立独资企业。但一些东道国对外资 进入的股权比例有法律规定。 企业在一些情况下也希望合资,特别是与东道国当地企业合 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多地考虑与合资企业实现优势互 补,获取或利用当地合伙方的资源和知识,如比较本土化的 经营知识、拥有的供货渠道和销售渠道、与东道国政府特殊 或紧密的联系等,以产生协同效应(外国企业可以提供技术 专利、专有技术、资本注入,当地企业可以贡献关系资源、 场地等)。
Local responsiveness
对单个国家特定需求做出反应,因而是在国别基 础上管理企业的价值链活动 战略上表现为:使用当/HR)
本土化的影响因素
公司可以利用特有的自然资源禀赋 迎合当地消费者 分销渠道的差异 应对当地竞争 适应文化差异 遵循当地政府的要求
全球战略
战略(strategy)
管理者利用公司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 获得竞争优势的计划组合
国际战略
帮助企业在世界范围内配置稀缺资源、进行 价值创造活动,包括:参与市场活动、建立 海外合作伙伴关系、针对竞争对手采取应对 行动等(空客案例)
全球化与地方化
全球化与地方化随着信息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人类社会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化也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全球化与地方化两种趋势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
全球贸易与投资快速增长,国家关系与文化交流加强,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NGO等在全球范围内活动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之间的边界逐渐消失,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和文化冲突等。
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越来越强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权力被削弱,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面临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地方化也成为一种趋势。
地方化强调地方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地区也开始发展自己的优势,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例如,一些城市开始建立自己的文化产业,推广本土文化,发展旅游业;一些城市则将发展重点放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实行低碳经济;还有一些地方则注重发展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地方化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和差异化,促进地方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全球化与本地化之间的互补关系。
例如,一些地方在发展本地文化产业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
一些城市在推广本地旅游业的同时,也互相借鉴、学习其他城市的旅游模式,优化自己的旅游产业。
然而,地方化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景区的环境破坏、城市化带来的公共资源紧张等。
因此,需要加强地方化的管理与规划,保护本地环境与文化,同时也需要加强地方与全球的联系与交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全球化与地方化是两种互为表里的趋势。
全球化加强了国际联系与交流,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地方化强调本地文化、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平衡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的关系,加强管理与规划,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全球与地方发展的双赢。
请对跨国公司的某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请对跨国公司的某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博大的市场和众多的商业机会成为国外公司角逐的战场,跨国公司已成为中国市场上演的主角和胜利的佼佼者。
路长全先生在《软战争》一书中指出,人类交流的本质只有两种:战争与营销。
当人类交流出现巨大障碍时,战争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而经济活动是一种软战争,是以获取财富为目的,以企业为组织,以市场为平台,以营销为手段的群体活动,跨国公司是这场战争的主力军。
业界的两种观点如何认识与看待跨国公司,在国内一直有两种观点:一是强调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现实与潜在威胁,全面的开放中国市场必将对中国的本土企业产生重创,认为跨国公司带有明显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带有新殖民主义的思想,主张限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步伐,减缓开放的力度,确保社会与经济的长治久安,力图民族工业的复兴。
在去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交《加强支柱产业自主创新,防范经济殖民化》,指出我国三大支柱产业主权80%已被外方控制和主导,涉及信息产业、机械制造和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对我国的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形成极大威胁。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挡的历史潮流,跨国公司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我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行业规范,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同时有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等,中国企业在学习和市场经济的磨练中得以发展壮大,坚信“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的豪情。
奇瑞汽车在“狼来了”的呼声中,反败为胜,取得长足发展;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欧盟与美国对中国大量出口商品的频频发难;中国经济连续几年高的增长数字等等,让许多国人不禁沾沾自喜。
如何看待和认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行为,他们是朋友还是敌人,是资源的掳取者还是利益的共享者?其实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又比较偏激,朝左还是向右,有时真的很难。
某种思想占主流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改革的进程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
跨国公司全球本土化营销战略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舒 嗥
摘 要 :不得 不争取 的 目标 。选择何 种营销战略进 军 国际市场是所有 跨 国企业 面临的重要抉择 。“ 全球本土化 ”这种介 于纯粹 的全球标准化和本 土化之 间的营销战略 已经被许 多跨 国公 司成功 的实施 ,他们的 成功对我 国企业走 出国门,面向世界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 键 词 :全 球 本 土化 ; 国 际 营销 ; 营销 战 略
全 球 本 土 化 战 略 这则广告将 我国的民族特色融人其 中,给人一种亲 近的感觉 。西 北 全球本土化 战略指 的是企业在 国际营销过程 中,强调各 国传 统文化 的汉子 、隆隆 的鼓声 、黄土高坡 的背景 ,给 中国的消费者带来 一种亲切 的差异对 消费者行 为的影响 ,力 图将企业整体营销战略和 目标市场 的实 和 自然 的感觉 。万宝路这种没有一丝洋味 的中国化广告 宣传背后 ,将其 际营销环境 特点相融合 ,来满足 当地 的消费者 。 不 变的产 品精深 内涵传递 给了消费者 ,广告秉承 了万宝 路一贯粗 犷、豪 它是 一种 “ 全球化思考 ,地方化行动” 的战略 。把地区问题在全球 迈 、傲气 冲天的感觉 。所不 同的是西部牛仔 的形象换成 了西北汉子 ,体 . 视角下加以考虑 ,将地 区问题纳入 到全球 营销 的整体 中加 以分析解 决。 现了万宝路对中国文化的融 人。 全球本土化战略追求一些战略性 元素的全球宏 观和整 体的统一性 ,如产 3 . 营 销 渠 道 的 全 球 本 土 化 品定价、品牌形 象等 , 并 在此基 础上加上 “ 地方化行动” 来适应 当地的 著名的化妆品品牌雅芳 曾经以直销模式 而闻名 ,然 而当其进人 中国 市场环境和文化特色。 市场之后 ,不得不改变其销售的模 式。如今 的雅芳 在中国的销售渠 道包 二 、全球本土化战略的优势 括专柜 、专卖店、超市以及网络营销 ,虽然改变了其传 统的营销渠 道模 目前 ,跨 国公司进军国际市场主要选择全球标 准化或本土化 两种战 式 ,但是雅芳 的业绩依然突飞猛进。 略 。然而 ,各个 国家的文化特点差异巨大 ,由此造成的消费者偏 好和需 惠普公司在进军 中国市场过程 中,主要依靠二级销售渠道 ,它 由二 求不 同,导致很实施完全标准化的战略。通过规模经济来提高公 司的产 级代理和二级经销商组成 ,把营销渠道控制在二级 ,可 以有效 的管理控 品、利润 ,降低成本 ,是标准化要达到的 目标。但是忽视不 同国家消费 制价格 、进货等问题 ,避免恶意的竞争。惠普公司的一级经销 商主要 由 者需求 的差异 ,只提供单一的产品或服务 ,会使得公司无法及 时的应对 公司 的销售部 门进行管理 ,双方相互 合作 ,共 同建立培养 优秀 的员工 ; 当地市场 的变化 ,削弱对 目标市场顾客行为 的适应能力 ,最终 使得公 司 而二级分销商 由于群体庞大 ,则 由全 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和分公 司设置专 丧失竞争优势 。此外 ,完全 的本土化战略 的结果往往是跨 国公 司进入 国 业 的经销管理人员管理 ;对于偏远地 区的二级经销商 ,主要通 过销售代 际市场 的成本增加 ,公 司在整个 国际市场上无法形成核心 的竞争力 。 表以及 电子通讯等手段进行管理 。 目前 ,大 多数跨 国公 司选择全球本土化 战略是 因为其兼 容 了全球标 四 、对 我 国企 业 的启 示 . 准化和本 土化二者 的优点 ,它能够适应不 同国家文化差异导致 的消费者 跨 国公 司在 中国的成功实践证 明了企业的营销战略选择 与其 目标 国 需 求差异 ,满 足当地市场 的消费需求 ,使得公司能够在该 市场获取营销 家的文化息息相关 ,能否把握住 目标 国家文化的特征决定了企业进入该市 的先机。 场的成败。我国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 ,应 当借鉴其成功的营销战略。 . 1 . 了解 市 场信 息 ,把 握 市 场环 境 三、跨国公司成 功实施全球本 土化 战略实例分 析 1 .品牌形象的全球 本土化 成功营销战略的策划 与制定需要企业 根据实 际不 断深入 了解 目 标 市 品牌是一个公司的重要 标识 ,它的建 立以及 在顾客心 目中的影 响力 场的相关信息 , 包 括 自然条件、市场需求 、宏 观经济 走 向、客户消 费心 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源动力。企业在进入 国际市场过程 中 ,要将 自己的品 理等信息。这些信 息能够 为企业 成功 进入 国际市 场提 供科 学 的发展 依 牌形象同 当地的文化相融合 ,渗透 到消费者 的文化 之中 ,避免消 费者在 据 ,是企业制定营销战略的基石 。要获取这些信 息就需 要进行深入严 格 心理上对 “ 外来产品” 的排斥 。主要包括 品牌名称 、视觉标示 、品牌推 的市场调查 ,从而根据调查 的结果 了解 掌握最 优价值 、最 客观 的信 息 , 广 三 个 方 面 的全 球 本 土 化 。 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 的形成 。 许多跨 国公司在进军 中国市场之后 ,都选择将 自己的品牌名称 “ 中 在世界市场 中,由于经济 、政治、文化、生活习俗以及环境 等不同 国化 ” 。著名的饮料生产商可 口可乐公司 ,向全球提供统一产品的 同时 , 因素 的影响 ,导致消费者的需求 、偏好有显著的差异 ,跨 国公 司只有针 聘请 了英 国精通语言文字 、熟悉中 国消费者心理特点的华裔设计 师将原 对 目标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服务设 计 ,才能更好 的满足 当地 消费者 来的C o e a —C o l a 翻译成 “ 可 口可乐” 。这个译名体 现了产 品特 点 ,在读 的需求 。如今 ,文化环境的差异 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 ,语言 、文化 、价 音 和表达方式上融人 了中国文化 ,符合 中国消费者 的心理需求 。 值观 、生活 习惯 、宗教信仰 、风俗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 的消 费行为 。想 在 品牌视觉 上,可 口可乐 公司将其 标示设计 成为流 动的文字 样式 , 要在 国际市场上有效 的开展营销 ,必须认识到文化的差异 以及 由此导致 配上中国红的底 色 ,体 现了饮料产 品的流动性和 中国喜 庆的元素 。与此 的行 为影 响 。 同时 ,在品牌 形象宣传 上 ,可口可乐公 司聘请 中国著名 的体育 明星 、娱 2 .拒 绝 浮躁 营销 方 式 ,精 心培 育 品牌 形 象 乐明星作 为 自己产品 的形象 代 言 ,表达 欢乐 、融合 、喜庆 、进取 等观 目前我 国企业界走人一种误 区,认为广告 的狂轰 乱炸是 品牌成功 的 念 ,将 其品牌形 象完全 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最近 ,可 口可乐又将 中 重要方式 ,于是大量企业跌倒在掠夺式营销 的阴影下 ,产生 这种现象 的 国网络上的流行语 ,如 : 宅男 、高 富帅 、型男 、白富美等 加入到其包 装 原因主要在 于企业 战略定位不清晰 ,缺乏对营销资源 的整合 。 上 ,使得更加贴切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诉求 。 跨国公 司在中国的发 展 ,充分 证 明了 品牌 的成功 需要企 业精 心 打 2 . 广 告 宣传 的 全 球 本 土 化 造 ,依靠广告宣传 等手段 只是创造 品牌形象 的一种有效 渠道 ,并不能 以 著名的全球品牌万宝路的 “ 男人形象 ”最初是通过美 国西部牛仔建 此作为企业品牌发展的决 定性因素。掠夺式经 营的手段会 把企业送上一 立起来 的,而牛仔只是表现 万宝路实质 的一种 方式 、形式 之一 ,于是 , 条不归之路。 目前 ,我国企业 营销面临诸 多问题 ,本土 化经 营与 国际化 在进人 中国市场之前 ,万宝路试 图将其 产品形象 同 中国的元素相 结合 , 问题 、消化吸收与发展创新 问题 、营销 实务与 品牌建设 问题 ,甚至 生存 以达到本土化 的目的 。为此 ,万宝路设计了以下一则广告 :在 中国西部 与发展问题 ,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是要塑造企业 长期 的发 展战略 , 建 作 者单位 :西 南民 大漠和屹立千年 的嘉峪关背景下 ,无数身穿中国民族服饰 的西北汉 子骑 立企业真正 的品牌文化 ,形成企业的营销竞争 力。 (
关于全球化得三种观点的讨论
关于全球化三种不同观点的讨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全球化”已成为全球热门词汇。
所谓的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例如,印度的计算机编程员为美国和欧洲的雇主服务,而缅甸的罂粟种植可能与柏林和贝尔法斯特的吸毒有关,无不显示了全球化对全世界的巨大影响影响。
全球化起源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许多学者的著作,如卡尔•马克思、圣西门、麦金德等。
他们都认识到了现代化是如何促使全世界走向一体化的。
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全球化”一词才在学术界广泛流行起来。
在这个“黄金时代”,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迅速发展,把有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传统思维的不足暴露无遗。
在一个更加相互依赖的世界里,国外发生的事情对国内有着持久的影响,而国内的发展对国外也会造成冲击。
伴随着国家社会主义的崩溃和全世界资本主义的巩固,全球化的知名度在20世纪90年代急剧上升。
信息革命的到来使人们更加相信,这个世界正在迅速成为一个共享的社会和经济空间。
然而,全球化的观念也引起了无休止的争论。
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等人把现有的全球化理论划分为三大阵营:极端全球主义者、怀疑论者以及变革论者(及全球化论者)。
全球狂热分子认为,全球化标志着人类历史的一个新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单一民族的国家不再常见。
甚至在全球经济中单一的经营单位也变得不可能。
包括民族国家在内的各种旧的制度在全球化面前或者完全过时或者正失去存在的基础,市场成为决定和解决所有问题的唯一力量。
他们通常把经济逻辑奉为圭臬,而它的进一步发展所形成的新自由主义更是把单一的全球市场的出现以及全球竞争规则赞美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对于新自由主义者来说,个体自治权和市场的规则已经超过了政府的力量。
新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3)
新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3)新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节约经济:即经济活动因选择合适的区位、合理调配资源和要素而节约运费、减少相应的劳务支出和管理费用所产生的收益。
集聚经济,即因相关集聚活动在空间上合理组合而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资源和产品利用等方面得以互补共享所产生的收益。
规模经济,即经济活动因区位优势、合理集聚而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由此而引起规模增大所产生的收益。
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工业化: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重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
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
区域创新网络: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乘数原理: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增长。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3全球化概念,全球化维度,全球化与国家、区域、城市、跨国公司
Source: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Heritage Foundation, 2008
时间框架
全球化何时开始?
古代
现代时期
后现代
历史开始起
19世纪
二战以后
基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险、战争与贸易 大众生产与消费 自由贸易
加速
殖民主义探险时期 工业革命
电讯系统与交通 技术
系统 形态
帝国主义 / 重商业 主义
帝国
帝国主义 / 资本主 义
民族国家
资本主义 / 公司 主义(团体主义)
经济集团
全球化的维度
1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世界经济通过全球生产、全球市场、全球金融的 安排形成全球化。
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范围的运作引起新的国际劳动 分工,即制造业部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 移。
• 放松管制(De-regulation): cut down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
• 机构精简(Downsizing): cut down the size of the state bureaucracy
• 私有化(Privatization): cut down the public sector, sell it off to provide more space for the private sector
“a process (or set of processes) which embodies a transformation in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transactions - assessed in terms of their extensity, intensity, velocity and impact generating transcontinental or interregional flows and networks of activity” (David Held)
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战略
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战略一、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概念全球化指的是经济全球化,即现代资本主义以及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的进步所推动的各国经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和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过程。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利用外部资源、开拓市场、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盈利水平的过程,即企业跨国扩张的过程。
二、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的关系全球化是企业国际化的先决条件,也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手。
全球化加速了各国之间资源的流动、劳动的分工和贸易的增加,使得企业国际化更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企业国际化则反过来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扩大了贸易和投资的范围,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三、企业国际化战略1.直接投资战略企业直接投资是指在国外建立新的企业、购买、合资或同其他企业合作,以便利用当地资源、开拓当地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投资行为。
直接投资战略在实现企业国际化方面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且具有资源控制和持续经营的优势。
2.并购战略并购战略是指通过收购、兼并外资企业来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并购战略相对于自主开拓市场的方式,具有快捷、直接的优势,能够更快速地将企业拓展到海外市场,增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3.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是指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合作,以共同实现经济利益和市场发展的企业合作方式。
当企业在国际市场出现遇阻或资源不足时,可以通过寻找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共享所需的知识、经验与资源,以便在国际市场上更好地运作。
4.资本运作战略资本运作战略指企业通过优化公司财务结构和发行股票,从国际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以支持企业的国际化扩张战略。
在国际化过程中,资本运作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获得所需的资金支持,还可将经营风险分散到不同的资本主体身上。
四、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地区文化和法律差异在国际化扩张时,要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对当地的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市场环境。
2.融资与资金回报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是资金来源也必须考虑本身退出间期所需资金回报的问题。
03第三章 跨国公司战略(修订)
表
国家 日本 欧洲 美国 韩国 中国 ASEAN
组织能力的专长与擅长的产品结构的对应关系
组织能力专长 擅长(匹配)的结构
现场的一体化管理能力 重视生产现场的整合型产品 对客户的表现能力 系统构想力 资金和决策的集中力 出外打工者的动员力 廉价的多技能工? 重视设计、品牌的整合型产品 知识密集型开放模块化产品 资本密集型开放模块化产品 劳动密集型开放模块化产品 劳动密集型整合型产品?
案例: Vision(美国的眼镜制造商) 案例:Clear Vision(美国的眼镜制造商)
由戴维·格拉斯曼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现在公司每年 的总收益超过1亿美元。 规模不大,也不算大公司,却是一家跨国公司,经营单 位横跨三个大陆,顾客遍及全球。从80年代开始迫于成本压 力,走向国际经营(一开始从香港的独立制造商进口,对品 质和交货期不满意,后转为当地生产)。 制 造 —— 从 美 国 到 香 港 , 再 到 大 陆 , 以 此 降 。 低 成 本 (制造部件,到香港装配)。香港80人,大陆300-400人 设计——对意大利、法国、日本的工厂进行投资(持少数 股份),生产“标有设计师名字”(designer’s brand)的 眼镜,以求差别化。产品向该公司Status Eye分部供应,销 售高价位名牌眼镜。
二、实现区位经济
把特定的价值创造活动分散配置于最有效率经 营的区位,以实现区位经济效应。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区位既代表空间选择,也 意味着空间分工和调整。 • 区位经济(location economies):
在最适合某项活动的区位从事其价值创造活动所带来 的经济效应.无论该区位位于世界何处(在运输成本 和贸易障碍许可的条件下)。
总结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
总结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引言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的企业。
由于面临不同的国家环境和文化差异,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成为各国企业学习借鉴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总结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包括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策略、技术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经验,以期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组织架构跨国公司的组织架构是其管理体系的基础,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提高企业的协同效率和决策效果。
跨国公司一般采用分子公司和总部的组织形式,总部负责制定战略和政策,分子公司负责执行和地方化运营。
此外,跨国公司还会设立区域总部,通过区域总部进行区域性的统筹和协调。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跨国公司的核心资源,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保证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跨国公司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制定适合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在招聘方面,跨国公司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情况和文化背景,制定招聘渠道和标准。
在培训方面,跨国公司需要开展跨文化培训,提升员工的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
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是跨国公司实现销售增长和市场份额提升的关键环节。
跨国公司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
跨国公司可以采取标准化的市场营销策略,将产品和品牌形象统一传播。
此外,跨国公司还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市场营销策略,以满足不同国家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跨国公司提升竞争力和创造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跨国公司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级人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
跨国公司可以制定全球技术创新战略,将全球各地的技术资源整合起来,实现技术共享和合作创新。
此外,跨国公司还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和新兴技术,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进程中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跨国公司需要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和员工权益等方面的问题,制定和执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政策和行动计划。
跨国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模式
跨国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模式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进军全球市场作为公司的战略目标。
在进入国际市场过程中,究竟是采用全球化营销战略(或标准化战略),还是采用本土化营销战略(或适应性战略),是跨国公司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决策。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纯粹的全球化战略或纯粹的本土化战略都是非常少见的。
实践中,跨国公司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应该是介于单纯的全球标准化和单纯的本土化适应性这两者之间——“全球本土化”营销战略。
这是一种全新的中间战略模式,已被众多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所选择。
一、全球标准化营销战略模式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跨国公司采用全球标准化战略模式,其着眼点是:通过规模经济和学习效果实现成本的节约,并且可以形成全球统一的品牌形象,实现组织结构的单元化和管理控制的程序化。
从而带来低的生产、分销、营销及管理成本,使企业能为消费者提供价格更低、质量更高、更可信赖的产品,以赢得市场进入先机。
全球标准化营销战略基于这样一个信念:日益全球化的经济、技术、市场、文化的发展,使国家间的边界难以有效地分割不同的目标市场;各国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相似,消费动机、消费方式等方面日趋接近,全球日趋变成一个共同的消费市场。
例如:随着许多国际性的技术标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所接受,最终使各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变成了全球性的标准化产品。
再如,美国的流行文化在全球青少年市场中占主导地位:运动服装、运动鞋、娱乐、音乐、电影引导着全球文化的潮流,使世界各国的文化不断与之对接并逐渐融入其中,世界文化正向同一方向演变。
在这一全球性市场的背景和形势下,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定位、全球营销的战略是一理性选择。
产品的标准化使公司更有效地进行专业化研究,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广告主题同一、品牌名称同一、外形和包装同一、企业形象同一,有利于提高全球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认知和偏好,加强公司在顾客中的形象,使公司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大大降低了成本,从而提高了公司竞争力。
本地化和全球化的比较分析
本地化和全球化的比较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加强本地化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地化与全球化往往处在互补而不是对立的关系。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宏观层面1.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物资流通更加便利和资本运作更加迅速的机会,让企业可以挖掘全球性市场和资源,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并增加收益。
但是,全球化也带来了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局面,给原本就经济薄弱的地区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本地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本地化工作,区分本地市场需求,优化本地供应链,提高本地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是企业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有效方式。
2.政治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却也带来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的挑战。
同时也存在着文化差异的问题。
本地化可以帮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同时也能更好地维护本地政治和经济利益,减少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文化全球化让各地的文化元素更加交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人们的认同感。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文化上的问题。
例如,西方文化影响力的全球化导致许多地方的原住民文化被淹没消失,造成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而本地化强调的是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每个地方的民族文化都能保持独特性。
二、微观层面1.产品全球化带来了无数产品的引进,但是不同地方的需求和偏好却大有不同。
本地化强调的是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和法规来定制产品。
例如,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在北美市场上推出的车型与在亚洲和欧洲市场推出的车型有所区别。
2.服务服务是企业与顾客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纽带,也是企业获得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地化强调的是提供更加本地化的服务,例如针对本地语言和文化的客户支持和服务。
3.市场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本地化的重要性同样得到了体现。
例如,京东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促销活动与在美国市场推出的活动方式就存在很大差别,前者更加注重传统节日元素的利用和本地方言的利用,后者注重本地化的营销策略。
全球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与适应策略
全球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与适应策略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地方经济而言,全球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地方经济面临着诸如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调整、文化冲击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全球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并提出适应全球化的策略。
一、全球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1.市场竞争加剧:全球化使得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
地方企业面临来自全球各地的竞争者,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产业结构调整:全球化促使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一些传统产业可能会受到冲击,而新兴产业则会出现机遇。
地方经济必须灵活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以适应全球经济的变革。
3.文化冲击: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跨国公司在地方设立分支机构,外来文化的传播也随之而来。
地方经济必须保护和发扬本土文化,同时接纳和融合外来文化,以实现文化的多元共生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适应全球化的策略1.加强创新能力: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创新成为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
2.加强产业合作:地方经济应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在产业合作中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产业联盟或合资企业,形成合力,提高地方经济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3.促进人才流动:全球化使得人才流动更加频繁。
地方经济应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新平台。
同时,也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提高地方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
4.保护本土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地方经济要既能接纳外来文化,又要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
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5.加强国际合作: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地方经济应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地区合作机制。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货殖列传”: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编写的《史记》中有“货殖列传”一章,记述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
(10)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韦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P=bL k C1-k式中:b、k为常数,可从实证数据中计算得出。
从上述生产函数中,可见劳动和资本的重要性。
产出也取决于b的大小,b通常被认为是综合技术进步因素。
可进入性;包括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和社会可进入性。
连结度;是指交通网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表示。
贝塔指数越大,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好,交通越便捷,贝塔指数越小,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差,交通越不方便。
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β= —— E/V 式中:β——交通网的连结度;E——交通网中边的数量;V——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
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Ai = ∑Dij i =1, 2, 3, ... , n;式中:Ai——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Dij——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
(10)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
D =∑∑Dij (Dij同上式)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地租曲线: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原料指数(M i)=局地原料重量(W m)/产品重量(W p)(03)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运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的分析和对策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的分析和对策对跨国公司占领全球市场、推动全球营销战略而言,国际化和本土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实现营销的国际化,是跨国公司终极的营销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跨国公司必须适应各国市场目标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做到“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
为此,他们必须树立国际化与本土化融为一体的营销理念。
本土化是资源的本土化,产品生产和制造的本土化,销售渠道的本土化与促销方式的本土化。
正因为如此,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将“品牌融合当地文化”,并成立专门机构研究中国民族民俗。
麦当劳在中国奉行本土化的策略是:让跨国化和全球化的麦当劳地方化,烹调一种美国文化的中国版本。
联合利华亚洲总裁费尔泽先生在阐述其战略时说:“联合利华在全球都必须履行一条原则,即以公司运营的所在地为家,成为一家真正本土化的跨国公司”。
其在中国本土化的经营哲学要贯彻到:品牌中国化、资源中国化、员工和管理层中国化、产品和发展中国化,以及努力使公司成为现代中国社会的一员。
二、跨国公司中国本土化主要策略跨国公司中国本土化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产品研究、开发与制造的本土化。
据《2001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报告》资料显示,全球跨国公司500强已有近400家在华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各种研发中心100多家,近40家具备有相当规模。
这些外籍研发创新机构不仅只研究适应中国市场的产品,还研究中国社会营销环境的变化,以具有前瞻性地全方位适应本土化的需求。
如IBM公司在北京独资成立的中国研究中心,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进行研究开发工作,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中国市场以及将来在全球市场可以应用的先进计算机技术。
“肯德基中国健康食品委员会”聘请十多位国内专家作为食品开发的后盾,从如何适应中国人的口味、饮食结构、就餐习惯、消费特点等各方面都立足于“所在地的情况”,推出适应中国人“吃得精细”的要求的食品。
如何进行跨国公司的管理和策略规划
如何进行跨国公司的管理和策略规划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足国际市场,进军海外经营。
跨国公司管理和策略规划面临着更为复杂和多元的挑战。
本文将从战略规划、组织结构、市场营销等多个角度探讨如何进行跨国公司的管理和策略规划。
一、战略规划在跨国公司的管理和策略规划中,传统的本地化营销策略已经难以适应现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
因此,制定适应全球化市场的整体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1. 定位清晰跨国公司的战略定位需要兼顾全球市场需求与本地化需求。
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跨国公司需要注重不同市场的特点,并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定位。
同时,跨国公司需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政治和法律环境,以确定在不同市场中的定位,实现在全球市场中的成功。
2. 开发创新跨国公司需要针对全球市场趋势进行开发与创新,减少在某一个地区市场的依赖性。
在不断开拓创新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市场感知,审时度势。
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具有区域性或全球性特点的营销策略,从而构建一种行之有效的全球营销体系。
3. 强化联合在跨国公司的整体战略中,联合战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形式。
联合战略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市场营销成本,更能够实现国际化营销的战略目标。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与其他公司联合,互相成为对方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和实现共同利益。
二、组织结构跨国公司的结构需要满足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管理和本地化管理的部署要求。
因此,跨国公司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几种基本组织形式:1. 总部-地方区域分支机构-分公司这种形式的组织结构适合于地域范围较大或业务范围较为单一的跨国公司,其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总部的管理优势,在各个地方实施灵活快捷的管理。
2. 总部-多个国家子公司这种形式的组织结构适合于操作比较复杂的跨国公司,其优点是在各个国家设立的子公司可以灵活地应对当地的文化、行政、财务等方面的需求。
3. 总部-分支机构-特定业务单位这种形式的组织结构适合于业务比较复杂而分布在全球各个地方的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简称MNCs)是指在多个国家经营业务的企业,其规模庞大、操作范围广泛,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 促进全球贸易与市场开放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和贸易活动,推动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市场开放。
这些公司通常在多个国家建立分支机构和生产基地,利用各地资源和劳动力,实现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
通过跨国公司的运作,全球贸易得以扩大,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加强了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2. 技术创新与知识转移跨国公司通常在研发和科技领域具有强大实力,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公司在多国设立研发中心和技术转移机构,将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引入不同国家。
通过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其他国家能够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提升本国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的整体进步。
3. 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机会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这些公司在各个国家设立办事机构和生产基地,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跨国公司还通过增加对外投资和扩大市场,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增长。
这些公司的存在和发展为各国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合作和发展机遇,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4. 地区经济整合与资源配置跨国公司的进入和活动,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整合与资源配置。
这些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和战略合作,加强了国际间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联系,推动了地区经济的一体化。
它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调动了资源,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5. 影响地方经济与社会变革跨国公司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公司的进入,通常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资本,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跨国公司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模式,促使当地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与经营策略
消除对全球化战略的误解
• 1、地区之间的竞争完全可以消除长期的、持续的利润的
可能性以及建立强大的、持续的政治优势的可能性;
• 2、跨国公司技术应该是垄断性的核心技术加上适应当地
消费偏好的边缘技术;
• 3、地区化战略是全球化战略的路径之一,他们之间并不
是相互矛盾,不可调解的。
母国文化
东道国文化
区域文化
全球性文化
生产方式
大量生产
批量生产
灵活制造
灵活制造
产品开发 利润调配
以母国需要为主
以东道国需要为主
调回母国为主
保留在东道国为主
以本区域需要为 全球性产品在各
主
地均有
区域性调配
全球调配
人事政策
母国人员
东道国人员
区域内人员
利用各国优秀人 才
6.1.4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制定
• 全球战略制定过程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 与经营策略
跨国公司战略类型
全球战略 跨国战略
降低成 本的压 力
国际战略 多国战略
当地响应的压力
不同战略类型的比较
多国战略
国际战略
全球战略
跨国战略
战略导向
资产与能 力配置
通过强大、丰富 的各国企业家经 营来构建不同国 别响应的灵活性
分权管理及合理 的自主性
通过全球扩散与 适应开发母公司 的知识与能力
竞争力的丧失:通用电器案例
• 缺乏国际效率。 • 科技、社会以及的经济的发展共同造就了
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而处于这一市场的 公司必须利用全球规模的经济以保持自己 的竞争力。
• 在一些市场中,公司对改变消费者的偏好起到一定的
全球化与地方化基础知识
全球化与地方化基础知识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地方化是两个备受关注的重要概念。
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塑造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经济到文化,从政治到社会,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力量无处不在。
全球化,简单来说,就是指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日益紧密,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让商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比如,我们能在本地的超市里轻松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水果、电子产品和服装。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将生产环节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这种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然而,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可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面临着资源掠夺、环境污染等问题。
而且,全球化可能导致一些传统产业的衰落,造成部分工人失业。
与全球化相对应的地方化,则强调特定地区的独特性、本土特色和地方需求。
地方化注重保护和传承本地的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和社会结构。
在地方化的视角下,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
以文化为例,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艺术形式和传统技艺。
这些地方文化是当地人民的精神支柱,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化的发展有助于保护和弘扬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避免它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被淹没和遗忘。
在经济领域,地方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地方依靠本地的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出具有竞争力的地方经济。
比如,某些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种植特定的农作物,从而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
一些地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全球化和地方化并非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全球化为地方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
通过参与全球化的经济合作,地方特色产品和文化能够走向世界,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全球化带来了许多好处,例如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
然而,全球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对地方文化和环境的冲击。
因此,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全球化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促进了全球供应链的形成,使得各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资源和市场。
这使得全球经济更加强劲和复杂,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机遇。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问题。
跨国公司的运营方式可能会导致劳工权益的污染和环境破坏。
这些问题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变得更加明显,引起了人们对全球化的质疑和担忧。
与此同时,地方化也成为一种趋势。
人们开始重新关注本地的文化和环境,寻求保护和传承独特的地方特色。
地方化运动涵盖了从本土文化的复兴到本地食品和手工艺品的推广等多个方面。
这种趋势反映了人们对地方社区的认同和对本土经济的发展方式的关注。
全球化和地方化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
全球化使地方社区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经济和文化压力,而地方社区也通过吸纳外部文化和参与国际合作来发展和创新。
全球化和地方化相互推动,相互补充,共同塑造着当今世界的面貌。
现实中,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发展并不是平衡的。
全球化更容易受到经济和科技的影响,而地方化更多地关注文化和社会问题。
因此,在未来,我们需要寻求全球化和地方化的更好平衡,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全球化与地方化趋势将进一步深化。
全球化将继续推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同时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争议。
地方化将成为人们寻找身份认同和生活质量的途径。
全球化和地方化将共同塑造未来社会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为了应对全球化和地方化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化的进程更加平衡和包容。
同时,也需要加强地方社区的发展,保护本土文化和环境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与战略》2001年第4期地方化: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韦文英 孟庆民一、全球化的基本内涵1、全球化的含义。
由于研究的角度和目的的差异,对全球化有不同的看法。
目前比较有权威性的看法有以下几种:全球化就是“思维的全球化和行为的全球化”,但是对于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涵义,对于工业化国家而言,全球化是指怎样充分利用可得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通过协作或直接投资获得经济要素,是发达国家站在世界顶端需求发展。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则意味着怎样更好的开放保护政策,更好的充分利用外资和重新改建组织,以达到能够在世界市场中存在和发展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化是跨国商品和服务的贸易以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规范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1995年出版的英国科林斯商务词典中,全球化是指公司通过出口向国外经济进行扩张,但尤其专指通过对外国的投资、建立生产部件的工厂、制造车间和销售公司。
我们认为全球化是以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技术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为基础特征的所形成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全球一体化进程;是相互作用的双方矛盾和利益充分碰撞和吸纳的过程。
全球化以跨国经济行为(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因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全球化的经济背景。
全球化的的产生与发展是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
科学技术创新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在第一次科学革命和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基础上,在19世纪下半叶,以电在能源、动力以及通信中的应用为内容的电力革命的强大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
以此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着近代工业体系的一次重大飞跃。
到了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国际经济联系迅速扩大,资本主义由自竞争阶段时过度到垄断竞争阶段,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原料、市场、投资地而展开了竞争,资本主义的市场体系形成了。
20世界又兴起了以微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新工程(生物、海洋、空间)、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特别是二战以来,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与生产一体化、全球经济智能化。
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全球性的科学网络、技术网络、生产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并且带动了全球性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全球性的劳动分工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归根结底,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就是科学技术的创新。
市场化是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市场化是全球化发展的更根本的体制条件,市场竞争和市场的逐利行为打破了经济的国家和地方界限,推动了经济的细胞企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把世界各国的经济日益紧密的联系起来。
20世纪以来的全球发展证明,正是市场经济的全球性推广,才呈现出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体化趋势。
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是全球的政策保证。
世界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就是国际间物资、服务、技术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就是要建立“无经济边境的世界”。
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程度越来越强,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全球正在向完全贸易自由化迈进。
投资自由化并不比贸易自由化慢,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放松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管制,另一方面,全球性的对外投资出现了多边多方向多种形式同时并存的局面。
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响应1、经济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并非一个新名词。
全球化与国际化往往是同义语,全球化源于国际化,是国际化的高级形式。
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5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是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即生产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资本主义的国家贸易开始萌芽,并且不断发展,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原料与商品的跨国贸易交流。
国际金融活动也开始发展,但规模很小。
19世纪下半叶,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迅猛发展,产业重点由纺织业转向重工业,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产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并存。
但是资本输出主要是借贷资本,对外直接投资不多,全球化进入生产国际化的中级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进入了第三个阶段②。
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的科技革命,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高速发展。
世界政治环境缓和,经济协商机制不断完善,这些根本变化,促进了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迅猛发展,贸易、金融、投资、生产的全球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水平。
2、跨国公司全球化的形式与特征。
跨国公司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600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
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全球化的进程基本一致,在全球化的中级阶段以前,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二战以后,全球化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发展;对全球化起到了重大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化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伴随着全球的进程,跨国公司的经营形式由单一的贸易全球化,向生产、投资全球化转变,向R&D全球化形式,乃至全球性公司转变。
贸易全球化主要包括全球性的直接出口,全球性分销机构(连锁店、代理商等)的建立;生产全球化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建厂、合资合作建厂、许可证转让等;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的R&D全球化经营越来越广泛;跨国公司的兼并、合并与收购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动机由短期获得利益向寻求优势互补、携手并进、共同应付各种挑战转变。
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形成了越来越稳固的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的全球化网络。
跨国公司全球化行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资源流动全球化、全球性市场控制加强、经营管理网络化。
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思维与全球性行动,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全球性经济资源的优势,以达到人力资本、物质成本、信息成本等多方面的优化组合,直接推动了各种经济资源的全球性快速流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更加重视对全球性市场的控制,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市场都有跨国公司的印记。
交通、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跨国公司发展网络商业、投资网络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跨国公司利用经营管理网络的建立,提出了发展网络经济战略计划。
随着生产要素跨国组合的加速,跨国公司的网络化经营,过去,“国家生产产品”的概念事实上正在由“公司-地方生产产品”的概念所替代。
跨国公司发展出现了一大趋势就是实行地方化战略,即在一个国家投资以后,大部分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是本地人,公司的营销也实行地方化战略。
三、跨国公司全球化的根本战略———地方化通过全球化含义和跨国公司全球化形式与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出全球化的过程实际是全球性的经济资源、社会文化互动和吸纳的过程。
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既有共同的需求也有抵触的矛盾,比如跨国公司与地方之间任何一方的强加都不可能真正实现全球化。
跨国公司的地方化就是跨国公司全球化的根本战略。
1、地方化的内涵。
地方化就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实施中,在生产管理和市场的国际营销过程中,为了达到地方市场的认可、接纳从而达到扎根市场而迎合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最终实现跨国公司的分公司成为东道国的组成部分。
地方化与全球化是同时发生、相伴而生的,构成了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整体。
为了达到全球化,跨国公司必须不断地进行全球性的市场开发与营销。
跨国公司进入一个国家首先遇到的是异地文化中的管理与开发。
孔茨指出,科学性的管理技术可以轻易的从一国应用于另一个国家,而与企业文化直接相关的艺术性管理、企业形象等由于文化的障碍很难在异国发展应用③。
因此,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的第一个关键就是企业文化的“入乡随俗”。
其次跨国公司扎根地方;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不断获得全球性的竞争实力,因此获得地方的相关企业、机构、消费者等(供应商、客商、地方民众、地方政府等)的支持和赞同非常重要。
为此,跨国公司在注意企业文化地方化的同时,越来越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参与地方环境、经济、社会教育等的建设,在促进地方建设的过程中获得了地方的信赖和支持,得到地方更多的信息反馈。
最后,跨国公司全球化中的文化、行为的地方化,刺激和激励地方的全球化追求。
因此,地方为了实施全球化,一方面积极迎合跨国公司的地方化,另一方面从地方的自身利益出发,也主动地吸纳全球化中的有利于地方发展的因素,如实施管理的、制度的、文化的创新等,以获得全球性积极因素的地方化,提高地方的全球性竞争实力。
所以跨国公司全球化过程的地方化战略,虽然全球化是先导,但是从矛盾的双方和利益互动的反馈上看,关键在于地方化。
2、地方化的内容图1 地方化的模式 地方化的内容如图1所示,地方化是跨国公司和东道国双方,在利益驱动下包括原料、技术、管理、营销、企业文化等的地方化。
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过程中、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地方化的相互驱动,以原料的地方化为基础,逐步向高级形式发展。
从跨国公司的角度讲,是原料、技术、管理、营销、企业文化来源于全球各个地方又通过跨国公司的各种网络传输到到全球各个地方;从地方的角度,是充分借鉴和吸收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积极方面,通过地方化的过程,达到获得全球性的竞争实力,从而也实现了全球化。
因而跨国公司的地方化主要包括生产层面的地方化、管理层面的地方化和营销层面的地方化。
生产层面地方化主要指技术、材料和生产员工的地方化,通过吸收当地的技术,利用当地资源,形成适应东道国的当地市场。
例如,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1990年末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在中国的合资、外商独资的汽车行业率先实行的技术和材料的地方化,使得该公司领先的国产化率是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跨国企业进入东道国之后首先面临的是使异地文化条件下的管理问题。
所以管理层面的地方化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为扎根当地市场而迎合东道国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管理战略,以达到使跨国公司真正为东道国市场中竞争强者。
其中关键就是管理员工的地方化。
例如,中日合资的上海野眼镜有限公司具有广大的市场,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得益于管理机制的转变②。
公司初建时,日方任总经理,对中国国情不甚了解,缺乏具体的指导中国员工的经验,使日方的管理设想难以实现。
不久日方全权委托中方人员代管。
中方管理人员熟悉中国国情,又了解日方技术规范,公司迅速发展。
营销地方化是实现公司形象地方化的一个关键环节。
营销地方化主要表现为广告、产品的文化共识以及与地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系。
在美国投资的许多日本公司,就雇佣了许多美国的公共关系学家,并且积极向自然灾害等的受害者提供捐助,达到了在美国树立和宣传公司形象的目的。
生产层面的地方化、管理层面的地方化和营销层面的地方化最终目的就是达到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的地方化,从而为产品树立良好的形象,取得东道国的市场。
3、跨国公司的地方化例证———以美国麦当劳为例。
关于麦当劳的地方化研究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④。
特别是北京的麦当劳被称为地方化了的中国版式美国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