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二章 涂尔干
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第一篇(1)古典社会学理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第一篇(1)古典社会学理论第一篇古典社会学理论第一章人类三大理论阶段学说方法论科学分层或层级体系→→实证社会学孔德社会静力学:人性结构&社会性质结构社会学理论实证主义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社会有机论()赛宾斯社会进化论第二章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学科建设涂尔干研究方法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研究内容(范例)宗教自杀论第三章维科——提出理解的方法施莱尔马赫——解释学自省/“最后事实”狄尔泰↓(修正)资料外部标志/他人内心世界自然科学——普遍化李凯尔特——科学的分类个别记述文化科学价值联系第四章研究对象——社会互动和交往形式;西美尔:问题领域——一般社会学(普通社会学)社会类型纯粹社会学(形式社会学)社会互动和交往形式哲学社会学(认识论)社会几何学文化社会学——主观&客观文化社会分化导致两种变化——群体组成原则&群体数量货币哲学——交换关系第五章社会学研究对象——人类社会行动社会学两大任务——解释性理解:直接观察&动机因果性说明社会分析模式研究的客观性——价值中立社会行动类型理性类型科层制资本主义精神第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六章第一章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基本思路:人类三大理论阶段学说方法论科学分层或层级体系→→实证社会学孔德社会静力学:人性结构&社会性质结构社会学理论实证主义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社会有机论()赛宾斯社会进化论第一节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一、孔德:(一)社会背景:法国大革命(1789年)大革命后的社会和政治紊乱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圣西门的秘书、就业困难、对社会的不满、社会重建的责任;(二)理论框架:孔德逻辑的构造出一个“科学等级体系”提出社会学这一名词,创立一门新科学——实证社会学。
主张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来建立社会秩序。
孔德的实证社会学包括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方法论人类的三大理论阶段学说:神学→形而上学→科学或实证科学分层或层级体系:天文学→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学社会静力学/社会秩序论)“重建社会秩序”的宏观构想;定义:社会静力学只在解释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横断面,静态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原则。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4)集体意识
➢定义:集体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平均 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
➢此外,还有一个更具体的原因是,有大量的官方统 计资料可以直接利用。
1、自杀和社会自杀率
(1)定义:“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 受害者自身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 者知道这一行为的后果的死亡事件”。
(2)个人自杀事件和自杀率
自杀率与个人自杀行为分属于社会与个人两个不同的层 次,后者是心理学的研究课题,社会学感兴趣的是自杀 者在某一群体或某一社会中所占的比例,即自杀率。自 杀率是一种只能以群体为其基本单位的社会事实,因此 社会学是在社会现象这一层次上来研究自杀现象的。
第二章: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生平与著述 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
一、生平与著述
➢1879-1882年,就读于巴黎 高等师范学校
➢1882-1887年,中学哲学教员
➢1887-1902年,波尔多大学 任教,期间(1896)晋升为法 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
1893年《社会分工论》,1895年《社
会学方法的准则》,1897年《自杀 论》,1898年创办《社会学年鉴》。
涂尔干提出控制比较方法,这是一种通过统计手 段进行控制以排除无关变量的比较方法。即在不 同的社会条件下,在不同的群体范围里以及根据 研究对象的特殊属性所作的分类的各类别之间广 泛进行比较,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
涂尔干的基本社会学理论是以社会团结为主线而展开
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
社会冲突论:关注社会冲突和权力斗争
结构主义:关注社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
符号互动论:强调个体之间的互动和符号 使用
社会交换论:强调社会交换和资源分配
社会建构论:强调社会现实是由人们共同 建构的
涂尔干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概念
实证主义社会学强调对客观 事实的研究和观察
实证主义社会学认为社会现 象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
过于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对社会变迁的解释过于静态忽视了社会变迁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过于理论化忽视了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对社会现象的解释过于简单化忽视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YOUR LOGO
TH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集体意识的形成: 个体通过社会互 动形成对群体的 认同和归属感
集体意识的作用: 个体通过集体意 识对社会产生影 响和作用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
社会分工的概念和起源
添加 标题
社会分工:指社会成员根据各自的能力和兴 趣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职责共同完成社会 生产、生活、文化等活动的过程。
添加 标题
社会分工的作用: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可以 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进步同时也会导致社 会不平等和冲突。
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的影响和评价
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创立了社会学学科奠定了社会学的基础 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比较等 强调社会学的实证性和科学性推动了社会学的科学化进程 对后来的社会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如韦伯、马克思等
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在当代的应用和价值
对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的评价和批判
和道德准则
集体意识对社 会秩序的影响: 集体意识是社 会秩序的基础 它决定了社会 成员的行为方 式和社会关系
西方社会学知识点
第一章(孔德、斯宾塞)1、孔德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说:(1)神学阶段(虚构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最初阶段。
在此阶段,神学占统治地位,人类解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归因于生命体或与人类相似的力量。
在这一阶段,人类智力的特征是:自由幻想,寻找事物现象的根源,探索万物的内在本质,追究事物的最后原因,即要求获得绝对的知识。
(2)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
在此阶段,人们乞灵于抽象的实体,以形而上学(超经验)的抽象概念代替了超自然的“神力”,用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来解释一切,以求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绝对知识。
(3)实证阶段(科学阶段):是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此阶段,人类只观察各种现象,并找出各种现象之间在某个时期或过去可能存在的经常联系。
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即发现它们的先后不变的关系和相似关系。
这一阶段的科学知识都是经验的实证的知识。
2、孔德社会静力学(社会秩序论)定义: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是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孔德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论)定义:是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
3、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概念:9世纪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种重要理论观点,即一个社会或社会结构被视为一个“活的有机体”。
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特征的关系,例如法律、家庭、犯罪等等,当它们与其他的社会特征相互作用时,通常会受到检验以满足社会需要。
一个社会或社会有机体的所有元素,它们具有维护有机体的稳定和团结的功能。
有明显的结构功能主义系统论思想.第二章(涂尔干)1、涂尔干的贡献: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的研究界定概念:社会事实是任何可以对个人施以外在制约作用的固定或者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出现的、同时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任何行为方式。
涂尔干
内部,根据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结合的方式以及
它们与该社会凝聚的紧密程度,分析各种社会
的异同及其变化情况,根据这些异同来区别各
种社会类型。
——同上,第69页
(五)解释社会现象的规则
1、解释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社会 现象 的真实原因和社会现象所实现的功能。 2、一种社会现象只能通过其他社会现象去解 释。
务却不够、活力不足,那么尽管分工
非常细致,整个分工体系也会难以和
谐运转。
四、消除危机的处方:职业群体与 职业伦理的建设
涂尔干把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产生原
因归结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的丧失。
(一)法人团体是组织经济活动、规范 职业生活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二)法人团体具有强大的道德力量, 能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种更为切实 的道德影响。
题
“现代经济生活存在着的法律和道德 的失范状态”。
(二)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
“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所
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 结果。
(三)劳动分工产生的社会后果— —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社会团结是指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 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 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人与 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
套完整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从而从根本上确立了 社会学在现代科学领域中的学科地位。
4、通过对社会分工、自杀现象、宗教现象以及
教育现象的具体研究,从经验研究方面为现代社 会学提供了诸多经典性的研究范例,推动了相关 领域中社会学研究的开展。
5、《社会学年鉴》创刊人,法国首位社会学教
授。
(二)主要的批评意见
(二)直接影响自杀的社会原因
1、利己主义自杀:是由于极端的个人主义而引发 的一种自杀。
(完整版)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
涂尔干一、基本理论关怀1.涂尔干被认为是一位学院派的社会学家,但是他的全部学术研究活动及其学说也包含着深厚的社会与道德关怀在内,也都是针对他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中所感受到的社会问题展开的,是他为了解决那些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些理论方案。
所以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所针对或欲解决的社会问题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前提。
2.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来恰当地理解和有效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
3.危机表现:(1).经济危机。
具体表现为19世纪频繁发生的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
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等着作中最受关注的现代社会问题之一。
(2).社会危机。
具体表现为进入19世纪以来同样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激烈的劳资冲突。
(3).精神危机。
人们普遍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悲观思潮已经达到了不正常的强度。
悲观情绪变态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自杀率的上升。
4.危机现象的破坏作用:(1).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使社会团结发生断裂(2).劳资之间的激烈对抗把居住在同一社会的成员分裂成两个敌对国度(3).迅猛发展的自杀现象意味着危机和骚乱5.涂尔干认为我们必须要去研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有效消除的办法,这一任务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才能够得以完成。
6.理解和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社会所面临的上述危机,思想家们的不同思路:(1).马克思主义者思路原因:危机起源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的私有制为核心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同在这个制度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方法:要解决危机,必须从根本上对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加以变革,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的共产主义制度来替代它。
(2).密尔等自由主义者思路原因:自由主义制度在当时尚不完善。
自由尚未能充分地、平等地扩展到每一个人。
方法:通过各种具体途径来进一步改良和完善自由主义制度,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形式上享有充分的自由。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社会学考研)
西⽅社会学理论(上卷)(北⼤社会学考研)西⽅社会学理论——上篇第⼀章:埃⽶尔·涂尔⼲(P117)涂尔⼲的⽣平与基本理论关怀涂尔⼲(Emile Durkheim)是现代(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之⼀。
后⼈才把涂尔⼲(⽽⾮孔德)看作是经典社会学的三⼤代表⼈物之⼀。
1893年,他完成了⾃⼰的博⼠学位论⽂《论社会分⼯》并取得了博⼠学位,这本书后来被认为是他的第⼀本最重要的著作。
1895年,涂尔⼲⼜出版了《社会学研究⽅法论》⼀书。
1897年,⼜出版了《⾃杀论》⼀书。
这三本书奠定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理论与⽅法论基础,也奠定了涂尔⼲在法国学术界的地位。
涂尔⼲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问题,若⽤⼀句话来概括,就是如何来恰当地理解和有效地解决19世纪西⽅发达国家在从前⼯业社会向⼯业社会(或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
这些危机⾄少包括以下⼏个⽅⾯:(1)经济危机:具体表现为19世纪频繁发⽣的⼯商业的危机和破产。
随着劳动分⼯的不断发展,⼯商业的危机和破产越来越频繁,这种频繁发⽣的“⼯商业的危机和破产……已经证明,在有机体的某些⽅⾯,某些社会功能相互之间是⽆法调和的”。
(2)社会危机:具体表现为进⼊19世纪以来同样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越来越激烈的劳资冲突。
他忧⼼忡忡地看到,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业职能越是朝着专业化的⽅向发展,劳动和资本的对抗就越激烈,远远超出了社会团结的⽔平”。
(3)精神危机:具体表现为⼈们普遍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悲观思潮已经达到了不正常的强度。
叔本华哲学、⽆政府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这种“集体悲伤情调”变态发展的产物。
(P122)现代性危机的根源:社会转型与失范19世纪西⽅发达国家中出现的那种失范状态不是⼀种正当的,⽽是⼀种应该尽快加以消除的社会状态。
在涂尔⼲看来,19世纪西⽅发达国家出现的所谓“失范”状态虽然跟劳动分⼯的迅速发展有⼀定的关联,但却并⾮源⾃于其他⽅⾯的因素。
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
在涂尔干之前,有关把个体联结为社会的纽带(社会团 结)的理论,主要有:
卢梭的理性契约;孔德的国家的强制力
斯宾塞的出于个人利益的自由竞争
涂尔干认为,社会团结的基础是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 念、共同道德规范,即那些被称之为“集体意识”或 “集体良心”的东西。
集体意识为建立社会秩序提供了保证:使理性契约得以 缔结和履行、自由竞争得以进行、法律制裁得以实施、 国家权力得以执行。
涂尔干对社会学的最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把社会团 结区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类型,并用来分 析所有的社会,而不是社会中的组织。 涂尔干提出社会团结类型概念,是为了考察传统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化的社会根源以及这种变化 对社会结构所造成的影响。
(一)机械团结 机械团结存在于不发达社会和古代社会,它通过强烈 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人个体结合在一起。
对他来讲,社会学是一门最重要的学问,创 立这门学问,并不是要为了学问而学问,而 是要为了具体重建欧洲社会新秩序、新道德, 甚至新宗教而创立的新的学科。
所以,涂尔干研究社会团结、社会分工、宗 教、自杀等一系列的“社会事实”。
四大著作:《社会分工论》(1893年初版,1902年再 版)、《社会学方法论》(1894/95年初版,1901年 再版)、《自杀论》(1897年初版)以及《宗教生活 的基本形式》(1912年初版),这四大著作反映了他 一生关注的社会秩序的命题。 Durkheim的后期工作放在古代社会的研究,尤其是原 始宗教和社会组织的研究上。 他阅读当时英国宗教人类学家,包括Smith和Frasier 的著作,对原始社會深感兴趣。从1896年开始更专门 从事宗教的研究。
(1)有关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的理论,集中体现在涂尔
走进埃米尔·涂尔干及其社会学思想
走进埃米尔·涂尔干及其社会学思想徐鸿望社会现象是事实,应该被当作实物来看待。
——涂尔干自杀是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死亡事件。
——涂尔干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我们就必须努力遴选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
——涂尔干埃米尔·涂尔干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古典大师,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并称“社会学经典三大家”。
虽然孔德提出了“社会学”一词,但是,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的讲堂,却是涂尔干的功劳。
他明确规定了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提出了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亲自作了关于自杀论问题的经验研究。
其著作《自杀论》是理论与经验研究的首次范例,是公认的实证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经典。
应该说,涂尔干是社会学的真正奠基人。
因此,作为一位大二的学子,在理论知识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对涂尔干及其主要社会学思想进行分析、讨论和综述,亦存在其合理性和特殊性。
本文在记述涂尔干生平及其生活背景下,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方法、社会劳动分工、自杀和宗教四个部分对于涂尔干的主要思想进行理解、分析和综述,好让同学们进一步走进围绕在我们大学课堂的社会学大家涂尔干;另外,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部分同学对涂尔干的喜爱,对社会学的向往,哪笔者将不胜欣喜。
一、生平与著作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又译作迪尔凯姆,1858——1917)生于法国东北部孚日郡首府埃皮纳尔市的一个犹太教教士家庭。
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
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
1879年,21 岁的涂尔干经过两年的连续落榜终于考进“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师从哲学家布特鲁,史学家库朗热等,1882年毕业。
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
其间赴德国游历一年,了解和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心理学家冯特实验心理学和滕尼斯“社区与社会”的影响。
涂尔干——精选推荐
涂尔⼲涂尔⼲法社会学思想1、社会是⼀个有机整体,不能化约为⼀个个单独的⼈。
涂尔⼲是社会学实证主义⽅法论的集⼤成者。
⼀⽅⾯,他坚持以客观物质存在为研究重⼼;另⼀⽅⾯认为,社会⾸先是⼀个有机整体,不能化约为⼀个个单独的⼈,“集体⽣活并⾮产⽣于个⼈⽣活,相反,个⼈⽣活是从集体⽣活⾥产⽣出来”他坚持社会唯实论的集体主义⽴场,主张社会是第⼀性的,个⼈是第⼆性的存在。
在这种⽅法论的关照下,他提出了社会事实和集体意识两个分析概念。
2、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事实,但社会事实并不等同于社会现象。
对于个⼈来说,社会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涂尔⼲将这种外在强制性的集体现象称为“社会事实”,外在性意味着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现象不是⼈的⼼⾥或精神活动,⽽是⼀种客观的存在,强制性是指社会事实⼀旦发⽣,就会对社会中的相应个体产⽣影响。
社会学应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并且只能⽤⼀种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不应到个⼈意识的状态之中去寻找……⼀种社会事实的功能应该永远到它与某⼀社会⽬的的关系之中去寻找”。
⽽集体意识则“⼀般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是独⽴于个⼈置⾝其间的特殊情况;个⼈消逝了,它仍旧存在……集体意识是社会的精神象征”它是基于个体之间的相似性以及⼈的趋同本性⽽产⽣的⼀种社会⼼理类型集体意识⼀旦形成,就具备了外在性和强制性的特征,因此,在每个社会个体的内⼼,存在着两种意识⼀是构成我们⼈格的个性,另⼀个则是集体意识,它代表着社会。
3、犯罪基于以上集体主义实证取向,涂尔⼲把犯罪、越轨、失范和⾃杀等现象都视为社会事实,且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成分。
对于犯罪,涂尔⼲认为“,如果⼀种⾏为触犯了强烈⽽明确的集体意识,那么这种⾏为就是犯罪”,即犯罪是个体侵犯集体意识、冒犯社会的⾏为。
但并⾮所有这类侵犯⾏为都能够得上是犯罪,够得上犯罪的还必须要求这种侵犯要达到⼀定的强度和⼴度。
对于失范,涂尔⼲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旧的社会规范和标准被破坏,⽽新的⼜没有取⽽代之,因此,在社会⽣活的某些领域,⼈们会失去⾏为的⽅向,失范也就会产⽣,⾃杀就是⼀个极端的事例。
课件: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和相似性 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经济互惠与互依达成的 共识
solidarity):植根于信仰的共识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图腾制:宗教理论与知识 社会学
集体表征 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s VS 集体
皮亚杰、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社会理论中最近的
文化复兴(研究):索绪尔,福柯,格尔茨 Clifford Geertz,Peter Berger, Robert Bellah…
宏观层面的因果分析
对社会事实进行功能性解释
– 社会“有机体”的需要
Suicide
作为一个方法论的例子:对作为一个社会事实的 自杀率中的(社会)变量进行科学解释
自杀“外在于个体”:不解释打算自杀的内在情感
甚至个体自杀的原因
自杀由种族、气候、精神错乱导致? 自杀是一种社会事实,受外在社会力量的影响:
涂尔干的 社会学理论
引论 涂尔干的生活与学术环境 涂尔干的著述 涂尔干的遗产
引论
1858-1917;三“教父”之一 社会学教职 社会现象是独特的sui generis现实,只能由其他的 社会事实social facts解释 影响了理论倾向很不同的社会学家
实证主义;重要的哲学和文化问题
源和性质,个人主义的兴起 社会科学知识的实际作用
The Rules
学科宣言: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原因、独 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内容上,社会学的领域必须是“外在于个体”的
“社会事实”; 方法上,社会学家必须通过研究“作为事物的社 会事实”(通过经验性调查)力求客观性:分别 社会学与心理学的解释方法
7、涂尔干的思想和方法
继续
• 涂尔干强调市场的道德意蕴,基于分工的 团结和友爱 • 潜在危险:斯密笔下独立的个人变成了社 会的“器官”(人成了社会的“傀儡”), 社会分工中的人”已经习惯于把自己看作 是整体的一部分,看作是有机体的一个器 官。” • 同时,涂尔干意识到“在现代社会里,这 种道德还没有发展到我们所需要的程度。”
继续
• 关于求证的准则 • 比较或间接实验方法:同样的结果总是有 同样的原因 • 共变法是最好的研究手段:如果某一现象 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种现象也随之 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第一个现象 就可能是另一个现象的原因。 • 社会学方法的特点:独立性、客观性和社 会学性质
四、涂尔干论犯罪
• 所谓犯罪不过是对社会集体良知的触犯, 当“一种行为触犯某种强烈的、十分鲜明 的集体感情就构成了犯罪。” • 犯罪不是病态,而是一种正常现象,是社 会组成的有机部分 • 社会为什么要不断在内部制造和发现犯罪? 犯罪的功能为何?
继续
• 涂尔干的法律观:法律既是一种社会事实, 又是一种测度社会连带程度的标准;强调 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法律:只要与制裁相 连的规范就是法律。 • 主要著作:《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 法的准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 基本形式》和《职业伦理与公民教育》等
二、涂尔干论社会分工
• 1893年,《社会分工论》(其博士论文) • 社会是如何形成和维系的?机械团结(机 械一体化)的社会:强调一致性和集体主 义;有机团结(有机一体化)的社会:强 调个性和个人主义 • 集体良知来源于人们长期的共同生活,反 映了人们的相互认同
继续
• 关于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根据社会整合程度对 社会进行分类;根据构成社会的环节是否被融为 一体分类,比如日耳曼部落和雅典城邦、罗马帝 国的不同 • 关于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目的论性质的功能解 释;考察因果关系的动因解释。动因解释优于功 能解释 • “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 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应 该先研究现象的产生原因,而后再设法探明它造 成的结果。”
《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48总学分数:3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西方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课。
在本门课程中将系统介绍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有代表性社会学家的社会学理论和重要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基本思想,尽可能完整地展现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现状与最新开展,注重内容的逻辑性、规范性和联系实际。
具体说来,本门课程的任务是,从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开始,系统介绍自孔德、斯宾塞开始,到涂尔干、韦伯等形成阶段的社会学理论,经过当代前期的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论、互动论,到最后当代后期的社会学理论的新开展。
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有如下要求:1、系统掌握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产生、开展、分野与分期2、掌握重点社会学家和重要社会学流派的重要理论观点,并融会贯通3、能用某理论观点分析解释相关社会现象二、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导论1.1社会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2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分野与分期这一章从总体上介绍西方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以及从产生之初到今天这一整体过程中的理论流派和开展阶段。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从16世纪以来的社会史和思想史方面的知识。
第二章孔德的社会学理论2.1生平及理论倾向1.2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2.3实证主义的社会学学说孔德是“社会学之父。
他在社会学创立阶段做出了自己独特贡献。
这一章要求学生掌握孔德的实证主义观点,以及他的理论学说中核心局部: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并掌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3.1生平及理论倾向3.2个人主义社会观3.3社会有机论3.4社会进化论斯宾塞被誉为“社会学亚圣”,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具有非常高的声望。
这一章要求学生掌握他的理论观点中的核心局部,即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
另外,还要求学生比拟斯宾塞与孔德之间的异同,在比拟中更深刻地掌握二人的社会学理论观点。
第四章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4.1生平及理论倾向4.2社会学方法论4.3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4.4对自杀的实证研究4.5宗教和知识社会学涂尔干是社会学理论形成时期的重要经典理论家。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二章 涂尔干
第 一 节
3、托克维尔与涂尔干 社会地位平等—野心膨胀—利己主义与失范的思考 权力集中倾向——暴政,对外战争 良好社会结构整合的条件:权力分立;个人属于集体组织;个人
自由受到政府保护;普遍信仰;公民和政治联盟 4、孔德与涂尔干 涂尔干从孔德那里借用了关于“社会事实”的科学的设想,同意
孔德关于社会组织的法பைடு நூலகம்能够被揭示的观点;孔德的方法论影响 了涂尔干的方法论,孟德斯鸠对类型的强调,通过孔德强调使用 类型作为比较的分析工具的强化,形塑了涂尔干的方法,涂尔干 全部的学术生涯都坚持依据“形态学”或结构对现象的分类必须 优先于因果和功能分析。
机械团结
有机团结
分工程度
低
高
集体意识力量
强
弱
具体规范
一致
不一致
抽象价值
不一致
一致
法律类型
约束性法律
复原性法律
执行机构
社区
专门化机构
个性发展程度
低
高
相互依赖性程度
低
高
存在社会
原始的或乡村的 现代的或工业的
思考:比较涂尔干与前述社会学家对社会类型的不同划分标准 ?
第 三 节
社会失范的原因: ➢ 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发生了故障。 ➢ 反常的社会分工:过快的社会分工(新的社会关系没有相
第 一 节
涂尔干生活在社会秩序很不安定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代 ,用涂尔干的话说就是整个社会处于失范状态,因此他极 为关心如何建立新社会秩序的基础。
家庭和早期的宗教学系给他灌输的高度的道德责任感激发 了他要在法国创造一种新的“公民道德”的激情。
1879年考入19世纪法国知识界精英的摇篮——巴黎高等师 范学校。他与法国教育建设部门的高官建立了联系。1898 年创办的《社会学年鉴》使他对法国学术思想所产生的根 本影响更为显著,并在内阁令特许的情况下获得社会系教 授头衔。之后,涂尔干在其独子安德列1915年战前阵亡的 悲痛中,于1917年,可以说是在其学术和政治生涯正值顶 峰时去世。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
涂尔干一、基本理论关心涂尔干被以为是一位学院派的社会学家,可是他的所有学术研究活动及其学说也包含着深沉的社会与道德关心在内,也都是针对他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中所感觉到的社会问题睁开的,是他为认识决那些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些理论方案。
所以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所针对或欲解决的社会问题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前提。
2.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来合适地理解和有效解决1 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受的各种危机。
危机表现:(1).经济危机。
详细表现为19世纪屡次发生的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
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等着作中最受关注的现代社会问题之一。
(2).社会危机。
详细表现为进入19世纪以来相同正在变得愈来愈屡次和激烈的劳资矛盾。
(3).精神危机。
人们广泛对社会现实感觉消极绝望,消极思潮已经达到了不正常的强度。
消极情绪变态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自杀率的上涨。
危机现象的损坏作用:(1).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使社会团结发生断裂(2).劳资之间的激烈抗衡把居住在同一社会的成员分裂成两个敌对国家(3).迅猛发展的自杀现象意味着危机和动乱涂尔干以为我们一定要去研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原由和有效除去的方法,这一任务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才能够得以达成。
理解和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社会所面对的上述危机,思想家们的不一样思路:(1).马克思主义者思路原由:危机发源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的私有制为核心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同在这个制度下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方法:要解决危机,一定从根本上对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加以改革,用暴力革命手段颠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的共产主义制度来代替它。
(2).密尔等自由主义者思路原由:自由主义制度在当时髦不完美。
自由还没有能充足地、同等地扩展到每个人。
方法:经过各种详细门路来进一步改进和完美自由主义制度,使每个人都能够在形式上享有充足的自由。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概要
社会潮流 Social Currents
社会潮流即社会事实的具体形态。(如自杀、 抵制日货等) Most of the examples of social facts that Durkeim refers to are associated with social organizations. However, he made it clear that there are social facts "which do not present themselves in this already crystallized form" (1895/1982:52). Durkheim called these social currents.
第一、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 (can be explained only by other social facts) (1)把社会事实看作客观事物 (social facts can be studied empirically) A、研究中排除个人所有的成见和预断 B、客观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 C、根据社会事实的外部共同特征给出操作定义 (2)区分两类现象:正常normal的现象和反常的 abnormal现象
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P105 Mechanical and Organic Solidarity
1、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 机械团结是这样一种社会联结纽带,它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 质性个体结合在一起。 低社会分工: not much division of labor 强集体意识: high collective conscience 高同质性: highly homogenous 压制性制裁: repressive sanctions 高社会整合: high level of social and moral integration 弱个体意识:little individualism 社会形态:rural Ask for:“is this moral?” or “does my family approv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三 节
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一生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社会与个人的关 系方面,亦即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问题。社会团结的 产生(宗教)、社会团结的类型,影响社会团结的因 素(社会分工),社会失范。
第 一 节
3、托克维尔与涂尔干 社会地位平等—野心膨胀—利己主义与失范的思考 权力集中倾向——暴政,对外战争 良好社会结构整合的条件:权力分立;个人属于集体组织;个人
自由受到政府保护;普遍信仰;公民和政治联盟 4、孔德与涂尔干 涂尔干从孔德那里借用了关于“社会事实”的科学的设想,同意
孔德关于社会组织的法则能够被揭示的观点;孔德的方法论影响 了涂尔干的方法论,孟德斯鸠对类型的强调,通过孔德强调使用 类型作为比较的分析工具的强化,形塑了涂尔干的方法,涂尔干 全部的学术生涯都坚持依据“形态学”或结构对现象的分类必须 优先于因果和功能分析。
第 一 节
第 一 节
涂尔干生活在社会秩序很不安定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代 ,用涂尔干的话说就是整个社会处于失范状态,因此他极 为关心如何建立新社会秩序的基础。
家庭和早期的宗教学系给他灌输的高度的道德责任感激发 了他要在法国创造一种新的“公民道德”的激情。
1879年考入19世纪法国知识界精英的摇篮——巴黎高等师 范学校。他与法国教育建设部门的高官建立了联系。1898 年创办的《社会学年鉴》使他对法国学术思想所产生的根 本影响更为显著,并在内阁令特许的情况下获得社会系教 授头衔。之后,涂尔干在其独子安德列1915年战前阵亡的 悲痛中,于1917年,可以说是在其学术和政治生涯正值顶 峰时去世。
第 一 节
1、孟德斯鸠与涂尔干: 涂尔干将自己社会学中的许多部分归功于孟德斯鸠的洞察力
:社会世界能被当做“事物”研究;构建类型是最佳的途径 ;构建类型时研究数量、排列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 把法律看做更宽泛的社会的和文化力量的指征是重要的;同 时进行因果和功能分析是明智的。 2、卢梭与涂尔干 秩序问题,涂尔干接受卢梭对现代社会的困境的看法,如果 不给人们满足欲望的自由,不鼓励人们发展自我利益,那么 创造一个紧密团结的社会秩序以免加深不平等和压迫的同时 ,怎么能保证个人自由和自主? 涂尔干借用了许多卢梭的思想,他关于病理现象——失范、 利己主义和强制性劳动分工——的一些核心概念在很多程度 上受到卢梭著作的启发。但是他不能接受卢梭对国家的信任 ,而是坚信国家权力必须受到控制和平衡。
我们又如何寻找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分析它的功能呢? 第一,对某一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的探求应该从其它社会事 实中去寻找。 第二,通过对社会内部环境的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 能。迪尔凯姆认为从历史角度将现象的成因归结到过去并不是真正 科学的解释,只有通过分析与社会现象的环境条件才能说明社会现 象,因此社会环境具有的动力因果关系乃是科学的社会学存在的条 件。 第三,求证原则,即比较原则。认为社会学研究应包括“假设推测-检验”过程。
第
二 节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把社会事实
作为物来考察 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 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
第 二 节
1、他指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 2、这一界定包含了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或心理)现象的三 个突出特征。 首先,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即它具有客观性。 第二个特征是对个人的制约作用,即它有约束力。 第三个特征是它的普遍性。 3、区分两种类型的社会事实。 一是属于行为方式的生理学事实,如集体意识。 二是属于集体的存在方式。 从社会事实角度分析“军训现象”
第
一 节
时代背景及思想来源
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又译迪尔凯姆, 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涂尔干一 生主张将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奠定了现代社会学的基 础,也使社会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和基础概念上同哲学、历史 学和心理学划清了界线。
主要著作: 《社会分工论》(1893)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895) 《自杀论》(1897)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成》(1912) 《道德教育》(1902-1906) 《社会主义》(1928) 《社会学和哲学》(论文集1898-1911)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二章 涂尔干
第 二 章
第一节 时代背景及思想来源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 第四节 自杀论 第五节 宗教和知识社会学
第 二 章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起源 把握涂尔干关于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理解他的社会分工的思想 理解他对自杀、宗教现象的分析
第 二 节
1、一种社会现象,当它在发展的某个阶段,以一般的方式 存在于某一类型的社会时,这种现象就是正常现象。 2、普遍性是正常现象区别于病态现象的重要标志。 思考:不道德的现象是正常现象吗?比如犯罪?
第 二 节
涂尔干强调的第一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则是:社会事实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 来解释。
第二个原则是:对社会事实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分析和功 能分析。对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不仅要分别研究,而且应先研究 前者,再研究后者。
第 一 节
5、斯宾塞与涂尔干 其著作中多次提到斯宾塞社会学的缺陷。涂尔干反对任何
忽视集体价值和信仰重要性的社会秩序,而斯宾塞强调现 代社会是在追求自我利益的行动者相互竞争与交换的过程 中通过他们协商建立的契约而形成的。但涂尔干从斯宾塞 功能主义的分析模式(系统功能分化以满足“社会有机体 ”的需要)中获取了大量灵感,且涂尔干也完成和斯宾塞 一样的任务,即发现社会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 6、马克思与涂尔干 马克思的影响是反面的,涂尔干强烈反对马克思所坚持的 由于“内部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团结的看法 。涂尔干先是思考马克思的思想(反常分工),接着是在 早期的著作中强烈反对马克思的思想,最终,在后期著作 中摒弃并否定了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