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创造性及其培养
浅谈创造性及其培养
浅谈创造性及其培养作者:任娟来源:《东方教育》2013年第08期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对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十八大报告通篇以改革者、发展者的声音唱响了变革创新的主旋律。
报告的十二个部分,虽然内容不同,但是变革创新作为主线将其联系在一起,仅“创新”一词就出现了57次。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那么,什么是创造性,他有怎样的特征,如何加以培养,是本文的立意由来。
一、创造性及其特征(一)创造性的含义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主要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更需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素质的磨砺,其过程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具备创造性思维方式,在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
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二)创造性的基本特征1.思维的求实性思维的求实性体现在善于发现社会的需求,发现人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从满足社会的需求出发,拓展思维的空间。
论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文档
论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创造性是个体能够独立产生新异的,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过程。
其中要求个体需具备主动性、独立性,产品需是首创的,有社会价值的。
个体能够具备创造性,使自身的独创性思维成果能够顺利涌现,就需不断对于知识经验进行加工重组产生出新产品,这对个体思维的主动性,流畅性,灵活性就有较高要求。
根据我个人在大学执教期间的思考,发现大学课堂教学,尤其是人文社科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为主,积极突显了教师对于知识的分析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但学生处于听课状态中,更容易被教师生动的讲解所吸引,自身在大量信息涌入过程中无法自主思考。
在课后进行回味反思对于学生回忆总结加工的要求较高,绝大多数学生无法独立完成。
另部分课堂中学生以记笔记,记录概念性知识为主,只能做简单笔录,连提炼能力尚缺乏,更无法独立加工。
从学生角度看,长期的被动接受亦造成了一些不良现象:1.缺乏灵活性。
上课若遇到提问,很多学生会头脑一片空白答不上来。
所以再生动的课堂也需要学生高度的主动参与。
2.流畅性不足。
在学习完某概念之后,复习提问,学生无法顺利表达。
比如讲到“后象”,在解释完后象这一概念及一些生活中常见例子给学生当堂体验后提问,大多数学生无法表达“后象”是怎样一种现象,而回答说“知道就是那样”。
3.在知识理解过程中易局限于对概念的字面理解,不善于掌握概念结构,难以形成知识系统倾向于对无意义成果的追求。
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从深广度上把握知识,从而对其进行组织加工,分析综合,有碍于创造性思维成果的萌发。
针对以上几种现象,为了能真正意义上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在部分课堂中试用了自己的“反诘”课堂教学。
其中整节课使用过的就是在公共心理学中讲至创造性思维这一部分的“头脑风暴法”时。
现简要总结如下:一、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提出某观点-学生准备-发表个人观点-教师有针对性提问-辩解-(师或生)追问-辩解。
二、原则:1.不反对任何观点,而是提出质疑反问。
“创造性”及其培养的人类学解读与启示
从人 自身 的视 角 关注人 的“ 创造 性 的培养 , 以从 目 可 的、 方法 、 内容等方面对教育进行针对性的思考, 有着很 强的 现实意义。
显 得更加脆弱 。但是哲学人类 学家兰 德曼不同意这个观点, 他认为人 的专 门化恰恰是缺陷的。 动物 的专 门化导致了它们 只能适应一种环境和 一种特 定的生活方式 。当环境改变 , 动 物就有遭遇灭绝 的危险 。 于环境 的适应和顺从证 明了动物 对 完 完全全是 自然 的造物 , 没有 自身选择和发展 的权利 。而正 因为人本质上的未限定性而使人有 了更 大的可塑空 间。 人有 应付困难 的新办法 ,可 以不受制 于物种生存习惯的约束 , 自
人 是创造性 的, 生物学 的角 度来看 , 从 有人类 学家认 为 人 是缺 陷的存在 。根据波特曼 的富外 早年学说, 小孩和 动物 相比大概要早 出生一年 , 由此导致人类从母体诞生就必 须有 漫长的成长期 ,并赤 裸裸 地暴 露在 各种不同环境的影响下,
没有避 寒的皮毛 , 也没有攻击捕食 的利器 , 和动物 比起来 , 人
文 化塑造, 并因此 成为文 化的塑造 者, 使文化在 代际之 间创
切 为了人 , 为了一切人 的发 展, 在使人全面发展 的基础上
得到 自由、 解放和幸福 。 在得到 自由、 解放和幸福 的同时也获
得全面的发展 。
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和进行数学研究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数学想法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创新性的推理和证明的思维方式。
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创新人才和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思维方式。
本文将从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概念、特点、培养方法以及数学创造性思维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和特点数学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思维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造性。
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指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产生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能力。
这种创造性思维需要超越传统的数学知识,发现新的问题和规律,并能够独立地设计和实施解决方案。
2.灵活性。
数学创造性思维要求思维者具备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多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维者需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善于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推理和证明。
3.深度思考。
数学创造性思维需要思维者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内在的数学结构。
这种思维方式需要发现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问题的潜在规律,并能够从中发现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梦想和直觉。
数学创造性思维常常与梦想和直觉相联系。
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思维者有敏锐的直觉和灵感,能够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结构中找到问题的关键。
二、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数学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
以下是一些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提供开放性问题。
给学生提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和探索。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鼓励多元思维。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多元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开拓思维空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培养问题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内在结构,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4.鼓励探索和实践。
创造性的培养
创造性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创新精神的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但到了近代,由于种种原因,中华民族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究其原因,缺乏创新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正如当年江泽民总书记所说:“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给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心,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
本文专门就创造性及其培养进行讨论。
一、培养创造性人格的意义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在个体创造性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造性人格在创造活动中起着动力和监控的作用。
只有具备创造性人格,个体才能不为各种环境因素所限制,坚持进行自己的创造性活动。
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个体,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会随时监控自己的活动过程,运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技能,取得创造成就。
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使创造教育得到全面的开展。
1、创造性的特征何谓创造性,研究者一般认为创造性是产生独特、现实、有社会价值产品的多种能力与优良人格特征的整合。
创造性的首要特征是独特性。
不过,其独特性应合情合理,有现实意义,有社会和个人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创造性的独特性应因人而异。
就成人来讲,只有他的活动对全人类来说是首创的,才称得上创造。
而对儿童来说,只要他所进行的活动对他个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对个体发展有价值,就可视为创造。
这种评价标准,对于鼓励儿童的创造,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是十分有利的。
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但创造性包含了智力测验所未涉及的智慧品质,即创造性的重要成分——发散性思维,二者的发展也并不一定同步。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决不可把创造性与智力混合为一谈。
此外,创造性与学业成绩之间也无明显的相关。
大量的日常生活事例也表明,一些成绩并不十分优秀的学生,日后却有较大的发明创造,而学业成绩十分突出的学生,在工作中却无所建树。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特、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
它是人创造力的核心成份,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是人类意识发展水平的标志。
创造性思维既具有一般思维活动的某些特点,又具有不同于一般思维的独特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思维结果的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提供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为标志。
在这种思维过程中,没有现成的可供借鉴的解决问题方案,必须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将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改组或重建,独辟蹊径,创造出不同寻常的思维成果。
例如,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代表。
它在香港、澳门回归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必将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产生积极影响。
这一划时代的伟大构想,新颖独特,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必将记入社会发展的历史史册。
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当然,对于以掌握继承前人的间接经验为主的学生来讲,如果所解决问题对其来说是新颖的,在解决问题活动中不因循旧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尽管不一定提供前所未有的、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创造产物,也属于创造性思维。
2.运思过程的非逻辑性。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遵循思维的逻辑规则,对事实材料进行分析,通过一步一步地推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是一般思维。
创造活动需要一般思维,但更需要创造性思维,才能有效地探索未知的实践领域,提出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主体经验以及物质条件的限制,使未知事物带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创造性思维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仅利用一般思维就很可能缩手无策,人们就需要打破思维的逻辑规则,发挥创造想象的补充和预见功能,通过自由、灵活地联想,把抽象模糊的概念具体化、明朗化,提出预测性假说或模型,确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向。
创造力及其培养
动力系统
敢为
独立
创造性人格
保障系统
自信 坚持
调控系统
乐观
17
高智能型学生与高创造型学生比较
高智能型 教学内容 学习态度 时间安排 纪律 动机 对待权威 目标 能很好地理解并记忆 勤奋学习,能悉心听取教师 意见,师生关系协调 在规定的时间内做规定的事 情 遵守纪律 尊重现成的价值观 尊重权威 获取教师和教科书的知识 高创造型 与其记住教师的教育内容,不如 探索未知内容 对感兴趣的事情始终探索、思考, 不为教师的意见所左右。 不按规定的时间学习和工作 不常遵守纪律 摆脱现成的价值观 不尊重权威 对教师和教科书的知识批判地吸 收,从中发现问题
社会文化因素
平等、开放、民主
30
六、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
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
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鼓励学生进行独创,敢于标新立异
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创造性的个性
31
答案 小学语文老师考学生: “雪融化了是什么?” 一个学生回答: “雪化了是春天。”
老师说:“错,答案是水泥。”
37
18
是否所有老师都能容忍创造力高的儿童的所有 行为?
创造性高的儿童多数具有三种特征: ①顽皮,淘气,荒唐和放荡不羁; ②所作所为时逾常规; ③处事不顽固,较幽默,但难免常有嬉 戏态度。
19
四、创造力的评定
(一)创造力以发散性思维为核心
什么是发散性思维
是指从一个出发点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 探求问题多种答案的思维。
14
三、创造力与知识、年龄的关系
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年龄(Lehman)
化学:26-36 数学:30-34 物理:30-34 实用发明:30-34 医学:30-39 植物学:30-34 心理学:30-39 生理学:36-39 声乐:30-34 歌剧:35-39 诗歌:25-29 小说:30-34 哲学:35-39 绘画:32-36 雕刻:35-39
专题五 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是指人在产生新颖、独特、 有社会价值产品的活动中所表现的各 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心理 结构特征。
(二)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1、创造性的动力因素 2、创造性的人格因素 3、创造性的认知因素
二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外在因素 (1)社会文化因素 (2)学校教育环境 (3)家庭因素 (4)问题模式 2、个人因素
三、创造性的培养 (一)强化创造性培养意识 (二)优化创造环境 (三)塑造创造性人格 四、开设创造性课程 1、创造发明课 2、设计课 3、推测课 4、发散思维训练课 五、培养创造性思维 (1)掌握创造性思维策略 (2)打破思维定势
四、当前有关创造性研究的特点 1、对于创造性内在机制的研究开 始从创造者本身扩展到外部环境。 2、从整合的框架中去研究创造性 的本质。
专题五 创造性的培养
讨论的主要问题 1、创造性的本质与结构 2、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创造性的培养策略 4、当前创造性研究的特点
一、创造性及其结构
(一)创造性(Creativity)的界定 1、关于创造性本质的争议 (1)着眼于创造性的结果 (2)着眼于创造性的过程 (3)着眼于创造性的能力 (4)着眼于创造性的人格 2、创造性的定义
课堂练习 您认为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 存在哪些阻碍学生创造性发展
创造性培养
•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 忽视 “人格特征” 的培养目标束缚了发散 思维的发展 • 伴随着创造思维发生、发展过程,创造者 必须敢于突破常规,以探究、冒险的精神, 去构思观念和解决问题,好奇心、自信心 、 挑战性和冒险性等人格特征,对创造性解 决问题起着保障和推动作用,同时促进创 造性思维的发展。
4.一题多编
提供题材,引导学生调用多种知识从不同角度灵活编题, 实现思维的发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如:给出问句“六 (一)班男生有多少人”,让学生补充条件进行编题。学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但编出了简单的减法问题,而且能 够突破常规模式,向其他思路发散,编出了如下的问题: (1)六(一)班女生20人,男生比女生多5人,男生有 多少人? (2)六(一)班女生20人,是男生人数的1/4,男生有 多少人? (3)六年级三个班共有男生80人,六(二)、六(三) 班男生共55人,六(一) 班男生有多少人? (4)六(一)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组有男生6人,六 (一)班男生有多少人? (5)六(一)男生共植树100棵,平均每人植树4棵, 六(一)班男生有多少人?
• 所谓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应该是 一个能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者和偏 离常规者的环境,是一个让儿童感到心 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
• 心理安全就是指不对儿童的独特想法进行 批评或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 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 心理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行为和思维 的无谓限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对回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培 养冒险性和挑战性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 造性思维策略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方法的探索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方法的探索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由个体的组织理解和假设想象能力使原有的事物形式得到拓展和变化的能力,也是一种解决及制定问题的能力。
要想得到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做大量的持续努力。
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要提高思维的速度和准确性,必须经常练习思维。
思维练习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练习推理、逻辑思维和解决谜题,等。
此外,概括练习也可以提高思维能力。
概括是将一系列信息进行理清思考,把相关的信息组合起来,并对它们归类整理,最终得出新的结论或理论。
另外,把自己藏在自然美景之中,享受大自然的美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一环。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自己,放飞自我,丰富想象力,更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与朋友一起研究问题,充分融入学习等方式来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
参加不同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还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的新鲜事物,增强思维能力,逐渐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有的放矢的训练,积极的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勤于思考,多与他人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次的发现和创造 , 在增加 人类知识总量 的同时 , 都 也拓 展 了人 类 对 客 观 世 界 和 自身 的 认 知 , 哥 白尼 的
域 和 新 的生 活 方 式 。 伦 的 造 纸 术 、 升 的 活 字 印刷 蔡 毕 术 、 特 兄 弟 发 明 的飞 机 、 尔 发 明 的 电话 、 因 斯 莱 贝 爱
维普资讯
创 造 性 思 维 及 其 培 养
提要
邹春 艳
知 识 创 新 是 当代 教 育 的基 本 职 能 , 因此 在 知识 传 递 基 础 上 对 学 生进 行 创造 性 思 维 的培 养进 而 增
强 他 们 的知 识 创 新 能 力 , 教 育 改 革 的 重要 目标 之 一 。 文联 系社会 的 现 实 需 求 阐 述 了培 养 学 生创 造 性 思 维 是 本 的 意 义 , 对 当前 教 育 的现 状 论 述 了培 养 学 生 创 造 力 需要 注 意 的 问题 和 应 当选 择 的路 径 。 针
化 。 若 没 有 创 造 性 的 思 维 和 知识 创新 , 类 供 奉 着 倘 人 已有 的 知识 和 经 验 , 待 人 类 的将 是 房 龙 描述 的 “ 等 无 知 山 谷 ” 的饥 声 遍 野 , 论 人 类 的 发 展与 进 步 中 遑 4 .通 过 创 造 性 思 维 ,可 以促 进 科 技 进 步 ,加 速 经 济增 长 。 类 正 在 进 入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 人 所谓 知 识 经 济 就 是 主要 依 靠 知 识 创 新 、知识 的 创 造 性 应 用 和知 识 的 广 泛 传 播 和 发 展 的 经 济 : 估 算 , 技 进 步 对经 据 科 济 增 长 的 贡献 率 在 农 业 经 济 时 代 不 足 1 % ,工 业 经 0
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及其培养一、创造性及其特征(一)创造性的含义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二)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一)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二)智力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其必要条件。
(三)个性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
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三、创造性的培养(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1.保护好奇心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
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创造性的产生是知识、技能、策略、动机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
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既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深奥的学科,是一门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学科。
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指利用已有知识和思维,通过变形、转化、组合等方法,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数学本身,更在于它对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才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等。
这些能力不仅在数学中有用,在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1.重视启发与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需要通过启发和独立思考来培养。
教育者应该注重启发和引导,而不是过多地灌输知识。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创造性思维需要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育者应该注重以具体问题为例,带领学生抽象出通用的解决方法和规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探究意识创造性思维需要有探究意识。
教育者应该让学生充分探索数学问题的本质和内涵,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注重多样性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注重多样性的培养。
教育者应该提供多种不同情况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变换、转化和组合等方式来培养创造性思维。
5.注重实践与应用创造性思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
教育者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让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创造性思维。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下是一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1.注重问题的启发:问题的启发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种问题与思维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需要具备从整体、抽象、概念等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模型建立的能力,通过抽象思维来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
论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及其培养作者:刘电芝/孙…文章来源:《学科教育》点击数:504 更新时间:9/22/200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创新精神的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但到了近代,由于种种原因,中华民族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究其原因,缺乏创新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给我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正因为如此,中国科学院于1997年向中央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并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
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心,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
本文专门就创造性及其培养进行讨论。
一、创造性的特征何谓创造性,研究者一般认为创造性是产生独特、现实、有社会价值产品的多种能力与优良人格特征的整合。
创造性的首要特征是独特性。
不过,其独特性应合情合理,有现实意义,有社会和个人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创造性的独特性应因人而异。
就成人来讲,只有他的活动对全人类来说是首创的,才称得上创造。
而对儿童来说,只要他所进行的活动对他个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对个体发展有价值,就可视为创造。
这种评价标准,对于鼓励儿童的创造,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是十分有利的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但创造性包含了智力测验所未涉及的智慧品质,即创造性的重要成分——发散性思维,二者的发展也并不一定同步。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决不可把创造性与智力混合为一谈。
此外,创造性与学业成绩之间也无明显的相关。
大量的日常生活事例也表明,一些成绩并不十分优秀的学生,日后却有较大的发明创造,而学业成绩十分突出的学生,在工作中却无所建树。
所以,我们也不能以学习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创造性的高低。
二、创造性的主要成分要培养创造性,必须了解构成创造性的主要成分。
据已有的研究,创造性主要由以下几种成分构成:1.创造意识创造意识包括创造的意图、创造的动机、创造的欲望,它是创造活动强有力的推动力。
创造性的培养
创造性的培养心理学一、创造性的成分:1、想象:创造性活动需要想象,特别是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1)想象的含义及其功能(2)想象的综合过程。
2、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辐合思维是创造性的组成部分。
(1)流畅性(2)变通性(3)独特性3、远距离联想能力:远距离联想能力高的人能够根据某些标准把互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联想。
4、与创造性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等对创造性有重要的影响。
责任感、勤奋、热情、善于想象、兴趣广泛、独立性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智力因素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高创造力者必有高智力,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
2.人格因素有人提出创造性人格特征包含12个项目:1-智力属于中上等,但并不一定超常;2-观察力对周围的事物感受很敏锐,能发现常人所不注意的现象3-流畅性思路畅通,新思路,新观念不断涌现4-变通性能一叶知秋,举一反三5-独创性常常有不一般的见解,用特异的方法解决问题6-精致性提出设想,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思熟虑,加以改善7-怀疑对世事报怀疑态度,超脱世俗8-持久性不怕困难,坚持始终9-智力的游戏性表现出天真的赤子之心10-幽默感11-独立性12-自信心3.环境因素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激励促使内部动机发挥作用,不适当的外在奖励\任务\评价\监督等往往会导致内在动机下降,只靠高水平的外在动机,反而会使创造力遭到扼杀4.动机因素人类的任何行为\活动的产生和维持都离不开动机,无论个体的创造潜能有多大,环境有多好,如果没有激起自己的创造动机,都不会出现创造性的行为表现。
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创造性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当人们被完成工作本身所获得的满足感和挑战性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激发,才表现的最具创造性.三、创造性的培养:1、处于放松状态2、用点时间,做令自己感到愉快的、能够带来欢乐的、你热爱的或能够使自己全身投入的事情。
教招知识点-创造性及其培养
教招知识点-创造性及其培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招知识点-创造性及其培养创造性及其培养这一知识点在每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比较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二、培养创造性的措施
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 培养创造性教师队伍 培养意识 激发创造动机 开设创造性课程 教给创造技法 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 塑造创造性人格
பைடு நூலகம்32
改变不利于创造力培养的教育观念
1过分追求成功;2以同龄人的行为为楷模;3禁止学生 提问;4权威式的教育 提高教师的素质 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师的特征 ⑴自身具有创造力;⑵有强烈的求知欲;⑶努力形成具 有高创造性的班集体;⑷创设宽容、理解和温暖的班 级气氛;⑸ 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⑹创设良 好的学习环境;⑺激发儿童的创造欲望 强化创造动机 ⑴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对问题紧抓不放;⑵培养思考 问题的灵活性,善于从多角度去认识事物;⑶科学用 脑,勤于思考;⑷认真讨论,集中精力,理清思路; ⑸揭露和批判谬误,使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活跃。 33
14
不同学科最佳创造的平均年龄
学 科 最佳创造的平 均年龄(岁) 26~36 30~34 30~34 学 科 最佳创造的平均 年龄(岁) 30~34 35~39 25~29
化 学 数 学 物 理 实用发明 医 学 植物学 心理学 生理学
30~34 30~39 30~34 30~39 35~39
声 歌 诗 小 哲 绘 雕
37
5.属性列举法。此法分为三个步骤: (1)属性列举。即先将物品的构造和性能按 名词 的、形容词的、动词的三个方面的属性予以列出, 然后—一校对每项属性可以改良之处。 (2)缺点列举。即把产品的缺点毫不客气地指出来, 尽量挑毛病,如不平、不方便、不实用、不美观、 不安全等。凡是能够找到的缺点,就可以着手去 改良。 (3)希望点列举。即把个体的多种多样的希望、梦 想、联想以及偶发奇想等都—一列举出来,通过 分析,探求究竟有哪些事物联想起来能满足这些 希望,实现新的创造。。
父母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孩子受父母影响。
29
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方面:开放、民主 教育环境方面:提供发展创造力的机会
社会文化因素
平等、开发、民主
30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在个体因素方面,除了前面述及的认知、动机、 人格等因素外,年龄也与创造性联系密切。魏门 (1918)的研究表明,发明者的平均年龄是35.3岁。 罗斯曼(1935)研究了1927-1929年美国拿到发明 专利权的453位发明家和1925年美国工程界名人录 中258位工程师兼发明家的发明情况,在这711位 发明家中有61%的人在25岁前就有了第一项发明, 这些发明家首次发明的平均年龄为21.3岁。莱曼 (1945)的研究表明,哲学家完成其主要作品的平 均年龄是35岁,音乐家多产的年龄是35~39岁, 油画家最优秀的作品产生于32~36岁之间。
19
(二)创造性测量工具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散性思维测验
言语部分
٥ ٥ ٥ ٥ ٥
字词流畅 观念流畅 联想流畅 表达流畅 多种用途
٥ ٥ ٥ ٥
解释比喻 效用测验 故事命题 推断结果
٥
职业象征
20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散性思维测验
图形部分
٥ ٥ ٥ ٥
作图 略图 火柴问题 装饰
21
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 阿迪 P.Adey 7维度
24
威廉姆斯创造性倾向量表 Willianms Creativity Assessment Packet CAP 中一个分量表,发散性测验 适合于三年级至高中学生
25
产品评价反映了目前方案评价和学生选拔中的 一种趋势。 产品评价一般需要一个以特定的创造力指标为 依据的客观化的评定量表。 产品评价技术的信效度与评价标准以及评价者 是否有能力作出准确的评价有很大的关系。 在进行产品评价时,一般需要邀请多个熟悉该 领域的专家对这些产品进行独立的评价,最后 达成一致的意见。 Besemer和0 Quin(1987)发展了一套可以评 价许多领域内的复杂的创造性产品的程序。他 们的评价方法使用了三个明确界定的标准:新 奇性、问题的解决、综合评价。
26
(二)创造性测量工具 3 创造性产品的测验
第三节 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培 养措施
一、影响因素
生理基础 知识经验 社会文化和教育观念 个人心态 人格特征和认知习惯
28
家庭因素
家庭比较民主,父母对孩子不专制;
家长鼓励、支持孩子的探索精神; 父母信任孩子的能力,提供独立锻炼的机会;
孩子在家里不怕犯错误,有安全感;
11
三、创造活动的心理过程
准备阶段:主客观上做好准备 酝酿阶段:积累但走不出去 明朗阶段:啊哈阶段
验证阶段:反思和检验解决方法是否正确 的阶段
12
第二节 创造性发展与鉴别
一、创造性发展的趋势
幼儿就有创造力的萌芽。 小学生已有明显的创造性表现。 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有如下特点:
– 首先,儿童的创造力更多带有幻想性的特点, 而青少年的创造力更多地带有现实性, – 其次,青少年的创造力带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有 意性, – 再次,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有了极大的提 高
22
(二)创造性测量工具 2 创造性人格测验
发现才能团体问卷
S.Rimm和G.Davis分别于1976年和1980年研究出来的 一种测试方法。问卷分别由32、34和33道是非题组成。
该测验主要测量中小学生的独立性、坚持性、变通性、 好奇心、兴趣广度、过去的创造活动及爱好等。 项目举例
٥我有一些很好的看法(测独立性)
创造性的几种观点
人格观
创造性的本质在于个体在创作活动中表现 出来的不同于一般的某种人格特征。 具有创造性的人,具有好奇、进取、探究、 专注、热情、自信、坚忍、自制、挑战、 敢于冒险的性格
8
创造性的几种观点
产品观
创造性产品反映了主体的创造性品质。
9
二、创造力与知识、智力的关系
创造力与知识的关系
٥
٥猜容易的谜语最有趣(测坚持性)
٥我喜欢玩我熟悉的游戏,不喜欢玩新游戏(测变通性) ٥我喜欢把东西拆开,看他们是怎么回事(测好奇心)。
23
创造性态度量表:Creativity Attitude Survey CAS Schaefer 谢弗 20世纪80年代 周林修订 包括5分测验:对自己观念信心 对新奇的欢欣 理论与审美倾向 对刺激性表达的接受 向往新颖与奇迹
٥综合的多维的心理特征
4
一、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力的标准
新颖性:不墨守陈规,前所未有,这是纵向比 较。
٥ ٥
独特性:与众不同,独出心裁,这是横向比较。
价值性:合乎规律,合乎逻辑,对社会或个人 的发展有意义。
٥
分析精神病人的某些言行举止是否具有创造性。
5
创造性的几种观点
能力观: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多样能力
第10章 创造力及其培养
第10章 创造性及其培养
第一节 创造性概述 第二节 创造性的发展与鉴别 第三节 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培 养措施
2
第一节 创造性概述
一、什么是创造性
最早的创造心理研究 高尔顿 《遗传的天 才》 极大推动者 吉尔福特 定义
٥
是个体利用一定内外条件,产生新颖、独特、有
社会和个人价值产品的心理特性。
是发现新联系、产生不寻常观念和背离传统思维 方式的一种能力。 吉尔福特:追求多种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特 征的发散思维能力。 拉姆斯登:创造新颖的高质量的恰当事物能力 Myres:能够产生新颖和有价值的观念的能力。
6
创造性的几种观点
过程观
沃拉斯:四个阶段 准备 酝酿 分析 验证 托兰斯 梅德尼克
7
38
复习题
1、什么是创造性?
2、创造性的四大阶段?
39
36
4.智力激励法。即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如“BS会议法”、“默写式 BS法”等。 (1)BS会议法。召集5至10人的会议,设主持1人,记录员1~2人。与 会者思想自由驰骋,不加约束地畅所欲言,在他人的发言中丰富、深 化自己的思想,并随之说出来,努力形成数量可观的构思。记录员负 责详细记录全部发言。运用BS会议法应注意:①坚持“延迟评判原 则”②构思设想应围绕主题;③会议以1小时左右为宜;④会场应安 排在安静的地方,以便保持注意力,免受外界干扰。 BS会议法始于美国,适合美国人的人格特征,此法传入德国后,被改造 为默写式BS法,即“635法”。 (2)默写式BS法。每次会议由6人参加,每人书面提出3个设想,在5分 钟内完成。开会时,主持人宣布议题,发给每人几张空白卡片,卡片 上标上相隔距离较大的号码1、2、3。在第1个5分钟内,每人按议题 在3个号码后分别填写3个设想,然后把卡片传给右邻,下一个5分钟 里,每人从传递到自己手中的别人所填的3个设想中受到启发,再继 续填写3个设想,或者补充完善、丰富、发展别人的设想。这样多次 传递,半小时传递了6次,每个人的原始卡片轮递一周后,可产生108 个设想。
巧用酝酿效应
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 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 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 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 延缓评论 罗杰斯指出,促进创造性有两个基本条件,“心理安全”和 “心理自由”。 一些研究表明,要想产生新奇的观念、独特的产品,至少要 在开始阶段应时抛开评价检查和批判性的判断,允许并鼓 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否则就会阻碍创造性的发挥。 广开思路 ⑴纯化目的,从最终目的考虑问题。⑵展开讨论,集思广益。 ⑶变名词为动词。即在思考问题时最好避免使用名词,而 用动词来表达事物。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名词是对事物僵 硬的表达,动词则强调事物广义的功能。⑷自我暗示。 掌握创造技法 创造技法就是创造的技巧和方法。
乐 剧 歌 说 学 画 刻
30~34 35~39 32~36 35~39
15
科学家的年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