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司马光 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24、司马光 25、掌声 26、灰雀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4篇课文。

课文中的人,既有名人也有普通儿童,既有古代的史学家也有近现代的革命家。

冷静机智的司马光,
受到鼓励而变得阳光自信的英子和用掌声鼓励英子的同学们,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诚实的孩子,对工作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
献身的白求恩,他们身上都有美好的品质。

其中,《司马光》是小
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

学情分析:
文言文离我们生活的年代较远,三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文言文,
学起课文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个故事他们都听说过,有助于他
们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对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有着极为浓厚
的兴趣,通过平时的培养与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引导、阅读。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感悟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读准,读好,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2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2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等方法理解全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 KL——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感悟语言。

1、同学们,读过论语吗?子曰:学而时习之……跟老师一起读。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7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7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借助比读,体会文言文语言特点;(文白对比、文言文之间对比)
2.学习查注释、看插图、组词语等方法理解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讲故事,通过古今对话、百家小讲台等活动
反馈学习效果;
3.借助与《破瓮救友》及《孔融让梨》《道边李苦》的比较体会古
时候孩子的聪明、礼貌、机智。

一、整体比读,感悟特点
1.整体回顾,揭示本课是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板书)。

朗读过程中做到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和节奏。

2.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进行比较,初步感受文言文最大的特点——简单!简洁。

明确本节课目标,学习一些小方法,帮助理解故
事内容。

二、问题探究,互动点拨。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学习目标:
1. 会认“司、跌、皆”等5个生字,正确工整书写“庭、登”等7
个字。

2. 正确、流利读文,会停顿,背会课文。

3.能对照注释,讲述这个故事,学习司马光机智勇敢、乐于助人的
精神。

4.能发现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儿童——司马光(板书:24课司马光),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生讲述司马光的故事)
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我们
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
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

今天我们的故事就是用文。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司马光》这篇课文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美好的品质”,这是一篇文言文,通过司马光破
瓮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品质。


章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浅显易懂,叙述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二.学情分析
《司马光》这是一篇文言文,这是部编版教材的第一篇文言文。


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
助注释、工具书插图、动作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
掌握文言文学法,进而拉近学生与文本自己的距离,感悟文中人物
形象。

三.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七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24 司马光传记》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24 司马光传记》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24 司马光传记》优质课教学设计本文档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关于部编三年级语文上《24 司马光传记》的优质课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重点突出了阅读理解、写作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得以深入思考人生,感受厚重的文化积淀,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一、教学内容相信大家对《24 司马光传记》这篇课文都已经很熟悉了。

教学内容包括原文导读,课文阅读,课文分析,情感体验,语文知识的获取和应用。

本教学设计将这些内容进行了具体的拆分和安排。

二、教学目标阅读目标:理解课文核心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朗读和复述,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惯。

写作目标: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知识,能够进行文字表达,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时代的变迁,同时对人生有一定的思考和感悟,启发学生的情感与审美。

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用任务推动学生研究,营造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的氛围。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阅读生词的研究,课文的理解,情感的体验。

难点:课文深层含义的解读,写作表达的艺术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自由谈话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24 司马光传记》的背景和基本内容。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2. 课文阅读及分析:帮助学生解读课文的字词句、段落意义,理解情节,注意细节与描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体验:针对课文的情感主旨,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入,感受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意义,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

4. 写作训练:根据学生的年龄、级别、实际情况进行写作训练,通过模仿、组合、创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5. 课堂练和作业:通过情境练,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讨论,反复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教学评估与方法教师采用差异化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层层递进和个性化辅导,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练、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

《司马光》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3篇

《司马光》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3篇

《司马光》公开课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学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富含情趣的朗读形式,让学生熟读背诵文言文。

教学难点:通过学法迁移,让学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的不同。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人的文章2、板书课题:司马光齐读3、提问:知道司马光姓什么吗?他姓司马,是一个复姓。

4、指导书写“司”字。

让学生观察。

想写好这个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里边的横和口要写在框外。

5、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司马光有哪些了解?用一两句话给大家介绍一下。

6、指名答。

他是北宋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

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小时候有砸缸救人的`故事。

二、了解学情1、提问:昨天预习时,你发现这一课和平时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呢?2、指名答,归纳总结。

字数比较少,内容很短特别难读,读后还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是一篇文言文,和以前学的现代文不一样;有些字右上角还标有数字。

3、那你知道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对,下面就有这个字的解释,这是一个很大的发现,如果不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就可以往下看注释三、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练读,要求碰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解决难读字音,提问:你觉得哪些字音比较难读?出示生字,谁愿意来当小老师,带大家来读读这些生字呢?3、指名领读4、比较“瓮”和“缸”。

出示两者不同的图片,解释这两种都是装东西的容器,只是在形状上有所不同,你发现了吗?收口为瓮,敞口为缸。

5、这些难读的字音你都会读了,相信这个难读的文言文也会读了,那么谁愿意第一个站起来展示读一读呢?6、指名读。

提示:读文言文不仅要读得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来。

指导学生根据魔法小棒读出停顿7、再指名读,最后齐读一遍。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1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司”、“庭”2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复习5个学过的字。

2、知道复姓。

3、初步了解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4、读通课文,理解课文第一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结合注释和字意理解课文第一句的意思,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初步感悟司马光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59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59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重点: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难点: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词串学习,正确朗读课文
(一)复习单元主题及要求
同学们,还记得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美好的品质)请大家
打开课文第101页,一起来读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二)导入新课。

部编三上第24课《司马光》教学设计+精品课件

部编三上第24课《司马光》教学设计+精品课件

部编三上第24课《司马光》教学设计+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司马光》选自部编三年级上册第24课,本课详细讲述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童年故事。

具体内容包括:司马光与伙伴们玩耍时,不慎掉入大缸中,其他孩子惊慌失措,司马光却机智勇敢地用石头砸破缸,成功自救。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解司马光聪明才智,培养他们勇敢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解司马光勇敢与智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动脑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培养勇敢品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勇敢与智慧,联系实际生活,培养他们勇敢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勇敢小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司马光》。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司马光在遇到困难时,是如何勇敢、机智地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司马光勇敢与智慧。

(1)司马光为什能够成功自救?(2)从司马光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品质?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司马光》2. 主要内容:司马光勇敢与智慧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动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将司马光故事讲给家人听。

(2)用“勇敢”和“智慧”造句。

2. 答案:(1)学生讲述故事,家长签字确认。

(2)例句:司马光在遇到困难时,勇敢地用石头砸破缸,成功自救。

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遇到问题要勇敢面对,积极动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针对学生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66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66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解析】
《司马光》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

课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全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原因、经过、结果,并通过一系列动词,生动再现了一儿失足落水及司马光“持石击瓮”那一瞬间的场景,语言极富形象感、画面感。

教学本课,既要关注单元主题的落实,又要兼顾文言文的特征,还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插图等方法理解课文的意思, 并用自己的讲故事,感受司马光的优秀品质。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教学设计10篇司马光教学反思篇一在教学中我依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把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其次自然段时,我设计问题: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会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联系这一段的内容说一说。

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接着学生就能说出他是由于玩时不当心才会掉进大水缸里的,有的同学更能据此提示大家平常玩耍时要当心,才不会掉进水缸里,学生的才智真是得意至极!2,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看看插图,司马光在干什么?你能仿照一下他的动作吗?话音刚落,调皮的镇源同学立即站起来,做了高举双手用劲往往下砸的动作,还哎!了一声,真是把司马光表演得活敏捷现。

其他同学也不约而同地仿照,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3,通过比拟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司马光遇事镇静,不惊慌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灵,方法奇妙而是本课的重难点。

我是这样设计的: (1)课文中人物的比拟。

我问学生: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当心掉进地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拟。

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也动动脑筋,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学生想出了许多方法,有的说可以用抽水把水抽出来;有的说可以拿个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有的说可以拿个大木棍让小朋友爬上来;有的说他们可以一起把水缸推倒……听完学生们天真的想法,虽然有些方法行不通,但是我仍微笑着点头鼓舞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答复的欢乐。

最终我又问:你们的方法与司马光的方法比拟,哪种方法好呢通过比拟,学生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灵,聪慧,从而使他们对司马光有了深刻的了解,到达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自主合作学习,培育制造力量。

篇二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提高课堂主体参加,拓宽学生情感沟通的一种渠道。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3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3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1. 教材版本: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2. 学习内容: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司马光》。

3. 教材分析:这篇文言文仅有30个字,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瓮救友的故事。

第一句话介绍了故事的起因,第二句话介绍了故事的经过和结果,表现出了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

课文是文言文,但文中用词与现代文有很多一致的地方,结合注释,理解不是很困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但由于本文的文体特点,再加上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还是要以朗读为主,而且需要教师的指导。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积累了不少古诗、古文名句,但是成篇的文言文还是第一次接触,在读和理解上可能会有些无从下手。

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结合注释、问答游戏、多形式阅读等方法帮助学。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司马光破瓮救友的小故事。

故事表现了司马光聪明机智、沉着冷静和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

重点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让学生愿意亲近古文,激发学习古文的兴趣。

本文属于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了解人物的美好品质”,语文要素为“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鉴于本课特点,教学时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通过注释,你读懂了什么?”“圈出文中表示人物的词语,思考分别指谁?”并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对照课文,理解司马光破瓮救友,体会司马光的美好品质,达成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为“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因此,这篇课文也要成为完成单元系统教学中的一环。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文了解这是一件发生在庭院里的事,主要讲司马光怎样破瓮救友,为学生完成本单元习作做好铺垫。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84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84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跌”“庭”等7个会认字,会写“司”“登”“跌”三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词句间的停顿,试着读出停顿。

3.指导学生通过“知情节”一环节学会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

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知情节”一环节学会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文
1.生讲故事。

指名回顾《司马光》的故事。

2.师讲故事。

老师用文言文讲《司马光》的故事。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70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70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本次教材改革语文教材中首篇以课文形式出现的文言文。

全文语言简练只有30个字,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刻画出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不少古诗文,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文言文还是首次接触。

本文篇幅短小,而且故事性比较强,不是说理的或者抒情的,这就无形中降低了难度,为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打下基础,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做好铺垫,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4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4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部编版小学教材遇到的第一篇文言文,主要讲了司马
光破瓮救人的故事。

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裁,它用词简洁、句式特殊、内涵丰富。

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文中人物众多,像“群儿”、“一儿”、“众”、“光”,物却只有“瓮”一件,他
们的组合牵动着故事的发展。

同时“光”的勇敢和冷静,“众”的
胆小和惊慌在文中对比明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经验,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并不陌生,但
文言文版却是第一次遇到,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初遇,先读熟
它是必要的;其次是掌握学习方法,课文虽短,但是“注释”和“插图”一应俱全,而“看注释”和“看插图”这两大学习方法是
学生理解这篇文言文的“钥匙”。

【学习目标】。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89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89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

难点:学习司马光身上舍己救人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文体
(一)谈话引入,齐读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4课“司马光”,齐读课题。

(二)预习交流,了解文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司马光
(1)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í)。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4 司马光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有什么好办法救出小朋友?
24 司马光
思考: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 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4 司马光
对比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他人慌乱离开,司 马光想到了办法并 成功救了小伙伴。
司马光聪明 机智,沉着 冷静,爱护
同伴
24 司马光
在最紧急的时刻,司马光能想出最简单的方法 救小朋友,你觉得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想 对司马光说什么?
故事好惊险啊!最后怎么样了呢? 水迸,儿得活。
涌出
水涌了出来,那个孩子得救了。
24 司马光
你知道水“迸”是什么样子吗?
瓮被砸破后, 水一下子就涌 出来了的样子。
24 司马光
放弃 众人
司马光 击打
石头
砸破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全,都 离开 拿着
水瓮
涌出
得救
24 司马光
根据第一句话的翻译方法,联系注释, 并补充内容,说说第二句话的句意吧!
公孙策 诸葛亮 司马炎
知24 识司马锦光 囊
姓司马(复姓),名光,字君实,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 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 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 谦恭、刚正不阿,历来受人敬仰。
24 司马光
24 司马光
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 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我们 的语文素养。文言文具有语 言简练的特点,我们学习文 言文要多读,正所谓“书读 百遍,其义自见”。
24 司马光
看图猜故事
曹冲称象
24 司马光
看图猜故事
孔融让梨
24 司马光
看图猜故事
司马光砸缸
人2教4 版司马光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24 司马光
24 司马光
回顾一年级下
册《姓氏歌》,说

名字 说《姓氏歌》中提
司马光
到的复姓。
复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24 司马光
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是复姓?
24 司马光
初读课文,圈圈画画
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 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圈画出你觉得 难读的字音或词句,读不通顺的地方 借助注释反复多读几遍。
24 司马光 diē

chí

dēng zhòng qì
登 众弃

tíng
司庭
24 司马光
tínɡ

庭院 法庭
易写错
yán

先观察两个字被圈 起来的部分有什么 不同,再组词。
他们正玩得开心,突然发生了什么呢?
跌到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淹没
一个小孩爬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
24 司马光
你知道更 不容易出
来了。
缸:敞口
24 司马光
一群 游戏 庭院
淹没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孩子 在
爬上

24 司马光
提示:在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时,为了语句通顺, 内容连贯,需要加入恰当的内容。
24 司马光
看图,背诵课文。
一儿登瓮,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群儿戏于庭
足跌没水中。 破之,水迸,儿得活。
24 司马光
24 司马光
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文中哪个地方写出了司马光很聪明?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之,水迸,儿得活。
登瓮的孩子
指除了司马光 和跌倒在水瓮里的 孩子之外的其他孩 子们
24 司马光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 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群 (一群 ) 戏 (嬉戏 ) 庭 (庭院 )
24 司马光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24 司马光
结合生活,想想其他小朋友吓跑后会做些什么,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说。
小朋友们有的 吓哭了,有的 回家叫父母帮忙 , 有的 跑去求救路人 。
24 司马光
“众人皆去”后发生了什么呢?
光持石击瓮破之
拿砸
司马光拿起石头把水瓮砸破了。
24 司马光
司马光是一个 沉着冷静 、 机智勇敢 的孩子。
24 司马光
24 司马光
记住故事,回忆故事中出现的人物
(群儿 )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 )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 儿 )得活。
24 司马光
记住人物,回忆人物内容
群 儿 ( 戏于庭 ) , 一 儿 ( 登瓮 ) , ( 足跌没水中 ) 。 众 ( 皆弃去 ) , 光 ( 持石击瓮破之 ) , ( 水迸 ) , 儿 ( 得活 )。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 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 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瓮砸去, “砰!”水瓮破了,瓮里的水流了出来。 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24 司马光
我来讲一讲: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 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瓮,有个顽 皮的小孩爬到瓮沿上玩,一不小心,掉 到了瓮里。瓮水太深,眼看那孩子就要 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 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 石头,使劲向水瓮砸去,“砰!”水瓮 破了,瓮里的水“哗”的一下子流了出 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 里有一口大水瓮,有个小孩爬到瓮沿上玩,一不小心, 掉到瓮里。瓮水太深,眼看那孩子就要被水淹没了。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24 司马光
突然发生这么危急的情况,其他孩子做 了什么呢?
众( 众人)
众皆弃去 弃( 抛弃)
全,都 去(离去)
延长 延安
24 司马光
dēnɡ

上宽下窄,上 部左低右高, 撇捺要舒展。
24 司马光
学认字
一起来读准这些难读的字吧!

diē
司马光 足跌没水中
jiē qì
c hí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24 司马光
24 司马光
24 司马光
在庭院玩耍的 所有孩子们
一个登瓮的孩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