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肿瘤常用的检查手段主要有
骨肿瘤鉴别诊断病历_范文模板及概述

骨肿瘤鉴别诊断病历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特点是以异常增殖的肿瘤细胞在骨组织中生长和扩散。
由于骨肿瘤种类众多且临床表现相似,因此对于骨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重点探讨骨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技术,以及常见骨肿瘤的诊断要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提供了整体概述和文章结构介绍。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骨肿瘤的定义、分类和特征,以及其常见症状和体征。
第三部分将介绍当前常用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技术,其中包括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第四部分将针对常见的三种类型的骨肿瘤(骨肉瘤与骨转移瘤、类骨软组织肉瘤与富血管性巨细胞肿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与成骨性纤维表皮样囊性骨嵴上皮样异位化生物模型相似不良反应)进行鉴别诊断的要点进行讲解。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探讨相关研究的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是系统地介绍骨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技术,帮助医学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辨别不同类型的骨肿瘤。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骨肿瘤的定义、分类、特征以及常见的临床表现。
同时,通过详细阐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诊断方法,使读者能够掌握相关技术并有效地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中。
最后,通过提供常见骨肿瘤的诊断要点,帮助医学专业人员准确判断和区分不同类型的骨肿瘤。
2. 骨肿瘤的鉴别诊断2.1 骨肿瘤的定义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骨组织中的肿瘤,它可以来源于骨组织本身,也可以是其他器官转移性的。
骨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一般生长缓慢、界限清晰,很少引起严重的破坏;而恶性骨肿瘤则具有浸润性生长、易发生远处转移等特点。
2.2 骨肿瘤的分类和特征根据组织学类型以及发展方式,骨肿瘤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包括:- 骨母细胞肉瘤:一种高度恶性的原始间叶组织起源的骨肉瘤;- 骨巨细胞瘤:一种多核巨噬细胞介导形成的良性或局部侵袭性骨肿瘤;- 基底细胞母细胞癌:一种来源于表皮基底层干细胞的癌变;- 软骨母细胞瘤:一种来源于软骨母细胞的良性或低恶性度骨肿瘤。
肿瘤诊断的基本原则

肿瘤诊断的基本原则
一、肿瘤的临床诊断
1、临床表现:①局部症状:因部位而定;②全身症状:贫血、乏力、消瘦、发热、黄疸、多发性疼痛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全身症状;③肿瘤伴随综合征。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
4、影像学检查:内窥镜、常规影像检查、功能影像检查
5、病理学检查:金标准①脱落细胞学检查;②活检;
③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
二、TNM分期
1、T表示原发肿瘤的范围,用T1~T4表示浸润范围的递增,T0表示未发现原发灶,Tis表示原位癌,Tx为原发病灶无法评估。
2、N表示区域淋巴结情况,用N1~N3表示转移程度的递增,N0表示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x表示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评估。
3、M表示远位转移情况。
M0表示无远位转移,M1表示有远位转移,Mx表示无法评估远位转移情况。
4、如分期需要参考组织学分期时用G表示。
G1为高分化,G2为中分化,G3为低分化,G4为未分化。
CPA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详细讲解

CPA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详细讲解CPA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引言:CPA区肿瘤是指位于颅后窝、桥小脑角和外耳道间隙的肿瘤,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病理类型复杂,因此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将详细讲解CPA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CPA区肿瘤的临床表现因肿瘤的类型和位置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耳聋、头痛、眩晕、恶心呕吐、面肌痉挛等。
有些患者可能还出现面神经损伤、眼球运动异常等。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CPA区肿瘤诊断的首选方法,常用的有头颅CT和头颅MRI。
头颅CT能清楚显示骨质改变和钙化灶等,对于颅底解剖结构的观察也较为准确。
头颅MRI对于软组织结构的分辨率较高,对于肿瘤的定位和性质的判断更为准确。
3. 集束电生理检查:集束电生理检查是一种通过刺激和记录神经途径电生理反应来评估CPA区肿瘤的方法。
主要包括听觉诱发电位、面神经肌电图和眼动反应等,可以评估肿瘤对听神经和面神经的影响。
4. 细胞学检查:切取肿瘤组织行细胞学检查是明确肿瘤类型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采集肿瘤组织,制作细胞学薄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常规染色,可明确病理类型。
5.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CPA区肿瘤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肿瘤组织经过固定、包埋并切片后,经过病理学家的观察和染色,可以确定肿瘤类型、分级和侵袭程度等。
此外,免疫组化染色对于肿瘤的分型和鉴别诊断也具有较高的价值。
二、常见CPA区肿瘤的鉴别诊断1. 听神经瘤和面神经瘤的鉴别:听神经瘤和面神经瘤是CPA区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
听神经瘤常见的症状是渐进性单侧听力下降和耳鸣,面神经瘤常见的症状是面肌痉挛和面神经麻痹。
在影像学检查中,听神经瘤常表现为桥小脑角区的占位病变,而面神经瘤常表现为内听道区的占位病变。
此外,集束电生理检查对两者的鉴别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2. 维斯塔梅乔细胞瘤和听神经瘤的鉴别:维斯塔梅乔细胞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维斯塔梅乔突的细胞。
肿瘤学中级题库

1.术前诊断胃癌最常用、最可靠的检查手段是A.气钡双重照影检查B.胃镜取活检检查C.胃螺旋CT检查D.胃液脱落细胞学病理检查E.超声检查2.目前用于小肝癌定位诊断的最佳检查方法是A.B型超声检查B.放射性核素肝扫描C.CT检查D.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或肝动脉造影E.肝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3.关于一般恶性肿瘤的症状,下列哪项不对A.疼痛是早期的主要症状B.局部常形成肿块C.易形成溃疡D.可引起小血管破裂出血E.直接侵入周围器官4.乳腺癌患者,肺部无转移灶,而椎体转移,是由于A.直接蔓延B.转移途径尚未明确C.经肺血行转移D.经椎旁静脉系血行转移E.经椎旁淋巴道转移1.B 2.D 3.A 4.D 5.E6.关于某恶性肿瘤5年治愈率是指A.病人5年生存数占全部病人的百分率B.病人5年生存数占全部治疗病人的百分率C.病人5年无复发表现者占全部病人的百分率D.病人5年带瘤生存数占全部治疗病人的百分率E.病人5年无瘤生存者占全部治疗病人的百分率7.下列哪一种检查手段是诊断空腔脏器肿瘤最重要的方法是A.根据症状和体征B.X线检查C.同位素检查D.免疫学检查E.内镜检查8.关于化疗药物的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静滴、口服、肌注或肿瘤内注射、腔内注射等B.大剂量冲击治疗毒性较著C.中剂量间断治疗为目前较常用者D.联合用两种相同类型的化疗药物其疗效相加E.联合用药可同时投药或序贯投药9.临床发现直肠质硬肿块,下述哪一项最能提示肿瘤晚期A.肿块引起肠腔狭窄B.浸润至肛门引起痛感C.肿块与邻近结构粘连固定D.形成“冰冻样盆腔”E.直肠壁外可触及单个肿大之结节10.下列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的是A.阿糖胞苷B.羟基脲C.长春新碱D.阿霉素E.氟尿嘧啶6.E 7.E 8.D 9.D 10.D11.胃癌患者手术完毕,关腹前以温热双蒸馏水灌洗腹腔,主要目的可能是为了A.防止淋巴转移B.防止血行转移C.防止种植转移D.清洗腹腔,以利于吻合口愈合E.防止直接浸润12.男,58岁,下肢慢性溃疡病程10余年,经久不愈,最近出现疼痛,边缘隆起,易出血,为明确诊断最好采用下列哪项检查A.穿刺活检B.切取活检C.切除活检D.脱落细胞检查E.CT扫描检查13.对恶性肿瘤采取综合治疗的最主要理由是A.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B.肿瘤细胞动力学需要C.综合治疗主要用于晚期恶性肿瘤D.有多种抗肿瘤方法可供选用E.根据病人要求14.肿瘤转移的基本方式不包括A.直接蔓延B.淋巴转移C.血行转移D.种植转移E.神经转移15.131I同位素检查对哪种骨转移瘤有诊断价值A.前列腺癌B.乳腺癌C.甲状腺癌D.肺癌E.肾癌11.C 12.B 13.A14.E 15.C16.乳腺癌的最主要诊断依据为A.B型超声B.液晶热图像C.X线干板,钼靶摄片D.病理活检E.同位素扫描17.关于肿瘤的分类,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A.凡呈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均为恶性肿瘤B.精原细胞瘤属于恶性肿瘤C.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之为肉瘤D.胚胎性肿瘤称为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E.良性肿瘤,一般称之为“瘤”18.原位癌是指A.仅浸润了周围组织尚未转移的癌B.在原发部位生长的癌C.生长缓慢未侵犯附近组织的癌D.一种早期癌变,仅发生在粘膜上皮或表皮内,未突破基底膜E.从良性肿瘤转化而来19.下列哪种病变不属于癌前期病变A.交界痣B.粘膜的乳头状瘤C.粘膜白斑D.胆囊胆固醇息肉E.乳腺囊性增生症伴上皮或腺增生20.下列哪一种肿瘤对放射治疗最为敏感A.肝癌B.淋巴瘤C.胃腺癌D.肺癌E.黑色素瘤16.D 17.A 18.D 19.D 20.B21.对放射线低度敏感的肿瘤为A.乳腺癌B.性腺肿瘤C.食管癌D.多发骨髓瘤E.胰腺癌22.癌是指A.来自平滑肌的恶性肿瘤B.来自肌肉组织的肿瘤C.来自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D.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E.来自肌肉组织的恶性肿瘤23.下列情况除了哪一项应考虑色素痣恶变A.边界模糊B.黑痣色素加深、变大C.病变四周出现小的卫星状痣D.表面破溃,出血或形成溃疡E.局部有发痒疼痛的症状24.下列哪项检查对决定恶性肿瘤是最有意义的A.核素扫描B.B型超声波检查C.病理学检查D.CTE.免疫学检查25.下列哪一项概念是错误的A.一级预防的目的是病因预防B.二级预防的目的是降低癌症的死亡率C.三级预防的目的是提高生存质量D.肿瘤普查属一级预防E.肿瘤是可以预防的21.E 22.D 23.B 24.C 25.D26.恶性肿瘤早期常有A.食欲不振B.贫血C.消瘦D.无力E.以上都不对27.一般恶性肿瘤的症状,下列哪项是不对的A.局部不一定扪及肿块B.容易形成溃疡C.直接侵入周围组织或器官D.常引起小血管破裂出血E.早期常有疼痛28.关于肿瘤的诊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X线检查对肿瘤的诊断有帮助B.放射性核素显像可显示出直径1cm的肿瘤C.超声波显像对确定肿瘤的部位、性质及范围有价值D.血清学检查特异性较差,可用以作为辅助诊断E.流式细胞分系术结合肿瘤病理类型用以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29.直肠癌病人出现血尿及膀胱刺激征状,检查后认为是癌肿转移,这种转移属于A.种植性转移B.血道转移C.淋巴道转移D.直接蔓延E.直肠膀胱癌30.早期胃癌,最主要是指A.局限于胃窦内B.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C.直径≤5cmD.无淋巴结转移E.病理分化程度极高26.E 27.E 28.B 29.D 30.B31.与肝细胞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不包括A.肝硬化B.病毒性肝炎C.食物中黄曲霉素污染D.食物中亚硝酸盐污染E.炎性肠道疾病32.肝癌的淋巴转移最常见的是A.锁骨上淋巴结B.主动脉旁淋巴结C.腹膜后淋巴结D.肝门淋巴结E.胰周淋巴结33.诊断恶性肿瘤最重要的依据是A.病程短、发展快B.肿块质硬、固定C.血清酶学及免疫学检查D.X线、放射性核素或超声波检查E.病理形态学检查34.原发性肝癌肝内播散的最主要途径是A.经淋巴管B.经肝静脉C.经肝动脉D.经门静脉E.直接侵犯35.特异性免疫疗法有A.卡介苗B.转移因子C.接种肿瘤免疫核糖核酸D.左旋咪唑E.干扰素31.E 32.D 33.E 34.D 35.C36.下列哪些不是癌前病变A.上皮不典型增生B.粘膜白斑C.交界痣D.炎性息肉E.萎缩性胃炎37.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诊断肿瘤中的应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对骨肿瘤的诊断阳性率高B.对胃肠道肿瘤诊断阳性率较高C.肝扫描诊断肝癌是特异性方法D.肝扫描可以发现早期肝癌E.能显示直径小于0.5cm的病变38.下列肿瘤的主要特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不按正常规律生长B.丧失正常细胞功能C.破坏原来器官功能D.最终将发生转移E.细胞过度增殖39.乳腺癌当前疗效最为满意的疗法是A.放射治疗B.激素治疗C.化学治疗D.早期手术E.免疫疗法40.普查原发性肝癌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为A.B超检查B.AFP定性检查C.肝CT检查D.肝MRIE.放射性核素肝显像36.D 37.A38.D 39.D 40.B41.对放射治疗高度敏感的肿瘤是A.淋巴组织肿瘤B.结肠癌C.皮肤鳞状细胞癌D.子宫颈癌E.乳癌42.下列有关肿瘤与年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儿童肿瘤多为软组织及淋巴造血系统肉瘤B.青年患者的恶性肿瘤往往发展迅速C.癌多发生于中年以上D.老年患者的恶性肿瘤发展速度相对较慢E.肿瘤特点与病人年龄有一定关系43.有关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疼痛为初发症状B.常易出血和形成溃疡C.局部不一定扪及肿块D.可出现淋巴道和血道转移E.消瘦、乏力、发热常为晚期表现44.目前诊断肿瘤正确性较高的方法是A.脱落细胞学B.病理组织学C.超声波检查D.X线检查E.同位素检查45.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组织学依据是A.结构紊乱B.组织坏死C.异型性明显D.血管丰富E.浸润周围组织41.A 42.A 43.A 44.B 45.C46.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组织学依据是A.结构紊乱B.细胞形态不一C.间质内炎细胞浸润D.细胞核多形性E.纤维组织增生47.对于成功进行治疗肺癌病人的随访时间应为A.每1~2个月检查一次,并持续3年B.每2~3个月检查一次,并持续3年C.每3~4个月检查一次,并持续3年D.每4~5个月检查一次,并持续3年E.每5~6个月检查一次,并持续3年48.化疗静脉注射用药出现疼痛A.仅发生于药物渗漏出血管时B.可能由于引起血管痉挛所致C.继续注射,以减少疼痛发生率D.勿用止痛药E.给予吗啡预防性止痛治疗49.生物治疗是指A.应用天然产物治疗B.提高宿主生物反应调节C.应用分子生物学产品治疗D.应用人工产品治疗E.应用半合成产品治疗50.与吗啡即释片相比,吗啡缓释片A.作用时间更长,半衰期也更长B.作用时间更长,半衰期更短C.作用时间相似,半衰期更长D.作用时间相似,半衰期相似E.作用时间更长,但半衰期相似46.D 47.C 48.B 49.B50.E51.疼痛程度数字评估法A.用于比较不同病人的疼痛程度B.不可信,由于疼痛是病人的主观感受C.应该反复应用于癌症疼痛病人及疼痛治疗期的疼痛评估D.最好由医生评估E.最好由护士评估52.近年来我国哪种肿瘤发病率上升最快A.食管癌B.肺癌C.肝癌D.子宫颈癌E.胃癌53.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A.核分裂象多见B.细胞多、间质少C.瘤巨细胞形成D.浸润性生长和转移E.出血坏死54.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诊断要点是A.肿块生长发育快慢B.局部有疼痛C.肿块边缘是否清楚D.全身症状是否明显E.病理组织检查55.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是指A.生长速度B.浸润深度C.对肿瘤细胞的形成及组织结构的综合D.组织学类型E.有无转移51.C 52.B 53.D 54.E 55.C56.最好实施一级预防的癌肿A.消化道癌B.职业癌C.体表癌D.造血系统肿瘤E.神经系统肿瘤57.癌症疼痛病人接受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可以给予最大耐受剂量的时间为A.预计生存时间不足1周B.预计生存时间不足1个月C.预计生存时间不足3个月D.在癌痛治疗需要的任何时候E.预计生存时间不足6个月58.下列属于癌症二级预防的是A.减少暴露于致癌物B.消除暴露于致癌物C.早期发现癌症D.治疗癌症E.防止并发症59.肿瘤的化学干预是A.肿瘤的化疗B.肿瘤的综合治疗C.肿瘤的生物治疗D.肿瘤的免疫治疗E.利用某些天然的或合成的化合物对人群肿瘤发生的过程进行抑制、逆转或预防的研究,并将明确的研究成果在健康人群中推广应用,最终达到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60.甲胎蛋白是A.隐蔽的自身抗原B.肿瘤相关抗原C.同种异体抗原D.肿瘤特异性抗原E.肿瘤移植相关抗原56.B 57.D 58.C 59.E 60.B61.癌症普查的最佳对象A.一般人群B.健康人群C.具有可疑癌症症状的人群D.高危险人群E.中老年人群62.癌症病痛的儿童A.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低于成人B.大多不能像成人那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疼痛感受C.应该告诉他们创伤性诊断不会伤害他们D.禁用阿片类止痛药E.勿用吗啡等强阿片类止痛药63.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QOL)评估A.是指对病人一般情况评分(KPS) B.是指无病生存期C.由医护人员评估更准确可靠D.可以反映病人的幸福感、满意度及生活水平E.包括躯体、功能状况、社会、心理及精神等四个方面64.肿瘤治疗失败的三大原因A.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手段应用不合理B.局部治疗不彻底,远处播散,机体免疫功能降低C.抗癌药天然抗药性,多药耐药,严重毒性D.手术切除不彻底,器官损伤,功能障碍E.运用治疗手段不当,患者不合作,延误最佳治疗时机65.鉴别良、恶性肿瘤主要依靠A.内镜检查B.放射性核素检查C.超声波检查D.免疫学检查E.细胞学检查61.D62.B 63.E 64.B 65.E66.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关系密切的肿瘤是A.肝癌B.肺癌C.卵巢癌D.乳腺癌E.子宫颈癌67.与病毒无关的肿瘤是A.肝癌B.鼻咽癌C.Burkitt淋巴瘤D.子宫颈癌E.胃癌68.良性肿瘤的最显著的特点是A.异型性小B.生长缓慢C.不浸润周围组织D.出血坏死少见E.不转移69.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周围血中查见恶性肿瘤细胞,说明该患者A.已发生了血道转移B.已发生了淋巴道转移C.已是恶性肿瘤晚期D.并发白血病E.有可能发生血道转移70.不符合癌转移的特点是A.可发生淋巴道转移B.可发生血道转移C.可发生种植性转移D.可发生跳跃转移E.不发生逆行转移66.D 67.E 68.E 69.E 70.E71.恶性肿瘤最本质的表现是A.浸润性生长B.生长迅速C.出现转移D.异型性明显E.有出血坏死72.符合肿瘤防治现状的描述是A.恶性肿瘤早期症状明显B.大多数中晚期癌的治疗效果满意C.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D.公民对癌的防治意识已大幅度提高E.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下降73.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A.继发大出血B.继发感染C.广泛转移D.疼痛E.营养不良74.癌前病变不包括A.大肠腺瘤B.甲状腺腺瘤C.膀胱乳头状瘤D.阴茎乳头状瘤E.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75.原位癌的主要特征是A.发生于粘膜、表皮和腺体B.癌细胞占据上皮全层,但基底膜完整C.可以治愈D.上皮内出现异型性的细胞E.胃粘膜内癌是一种原位癌71.C 72.C 73.C74.B 75.B76.不易发生癌转移的器官是A.脑B.骨C.肺D.肝E.心77.恶性肿瘤早期常有A.消瘦B.无力C.食欲不振D.贫血E.以上都不对78.肿瘤性增生与炎性增生的根本区别是A.有肿块形成B.细胞生长活跃C.有核分裂象D.生长快E.细胞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79.某成年女性一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活体组织检查见乳头状结构的病变,异型性不大。
肝癌临床诊断标准

肝癌临床诊断标准肝癌是指起源于肝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忽视,导致疾病的晚期诊断,给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肝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只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
随着肿瘤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左上腹或右上腹的隐痛、肝区肿块、进行性黄疸、腹水等症状。
2.体格检查:肝癌患者的体格检查可能会发现肝脏肿大,质地硬实,并可触及肿块。
腹部压痛、移动性浊音、腹水等阳性体征也可能存在。
3. 影像学检查:肝癌的影像学检查是肝癌诊断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MRI以及PET-CT等。
超声是最常用的肝癌筛查手段,能够发现直径为1-2cm的肿块。
CT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肿瘤形态、大小和浸润范围。
MRI在鉴别肝癌和其他病变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PET-CT则能够对肝癌进行全身分期,评估腹腔远处转移情况。
4.肿瘤标志物检测:肝癌患者常常伴有肝功能异常,肝癌标志物的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肝癌标志物包括α-胎蛋白(AFP)、角蛋白19-9(CA19-9)、角蛋白125(CA125)等。
AFP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其水平的升高与肝癌的发生、预后及转移有关。
CA19-9和CA125水平的升高与肝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5.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肝癌的最终诊断依据,也是进行治疗方案选择的关键。
肝组织活检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可以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得肝组织标本,并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
总体来说,对于可疑肝癌患者,首先进行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辅助以影像学检查进行筛查,并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评估疾病的发展情况。
最后通过组织学检查确诊肝癌,并评估其分级和分期,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以及家族中有肝癌病史者,应进行定期的肝癌筛查和监测。
AA几种肿瘤常用检测方法

AA几种肿瘤常用检测方法1.端粒酶活性检测很多恶性肿瘤中都能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端粒酶可以作为诊断这些肿瘤的生物学标志。
在某些肿瘤中,端粒酶表达会随着肿瘤的进展而上调,因此又可作为肿瘤恶性度评价的一个指标。
端粒酶常用检测方法1) TRAP 法:端粒酶是由蛋白质和RNA 构成的逆转录酶,可以用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而避免端粒的缩短。
人大部分体细胞都不表达端粒酶。
由于“末端复制问题”的存在,端粒在每次细胞分裂后就会缩短一点,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就无法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细胞最终衰亡。
恶性肿瘤中端粒酶却能被重新激活而使细胞获得永生化。
自从Kim创立了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TRAP) 检测端粒酶的活性以来,大约85 %的恶性肿瘤被检测出具有端粒酶活性。
在目前的肿瘤标志物中,端粒酶是惟一能在大部分肿瘤中都以高阳性率检测到的物质,因此端粒酶是一个很好的肿瘤诊断标志。
该方法非常敏感,只要有10 个阳性细胞存在就可以检测出其端粒酶活性。
但是除了恶性肿瘤外,端粒酶活性也在一些正常细胞中被检测到,特别是有增生能力干细胞和活化的淋巴细胞,另外如甲状腺腺瘤和肠腺瘤等一些良性肿瘤中也能检测出端粒酶活性,从而使TRAP 法得到的结果复杂起来,因此光用定性的方法有时很难确认恶性肿瘤。
但不少研究发现正常组织和良性肿瘤中端粒酶的活性相对较低,所以可以用定量的方法进一步鉴定。
传统的TRAP 法无法对端粒酶活性做准确定量。
现在有人把实时PCR 技术与传统的TRAP 法相结合发明了实时定量TRAP 法( realtime quantitative 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protocal ,RQ2TRAP) ,能够对端粒酶活性进行较精确的定量,为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但由于设备和试剂很昂贵,目前还难以普及。
肿瘤的临床诊断

肿瘤的临床诊断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它的高发率和危害性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临床诊断作为肿瘤防治的重要环节,扮演着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方案制定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从肿瘤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手段和新技术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是指由体内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而形成的异常新生物。
通过临床分型,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以局部生长和无转移为特征,相对较轻,对机体的危害相对较小;恶性肿瘤则具有快速生长、浸润和转移的特点,对机体的危害较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二、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体重下降、食欲不振、乏力、发热、贫血等。
此外,肿瘤还可能导致相应的局部症状,如肿块、疼痛、出血等。
肿瘤的临床表现与其部位、大小、生长方式及转移程度有关。
三、肿瘤的诊断手段肿瘤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各种辅助检查手段,以确认肿瘤的存在和类型。
常用的诊断手段包括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1.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肿瘤诊断手段之一。
它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MRI检查和PET-CT检查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和组织特点等信息,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肿瘤的性质。
2.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最可靠的肿瘤诊断手段之一。
它通过采集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以确定肿瘤的组织类型、分级和浸润程度等。
组织学检查主要包括细胞学检查和组织活检等方法。
3. 分子生物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可以检测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以提供肿瘤的分子水平信息。
这些检查方法包括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核酸杂交和基因组学分析等。
四、肿瘤的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肿瘤的诊断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目前,一些新技术在肿瘤的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1. 微创手术技术微创手术技术主要包括腔镜手术和介入治疗等。
它们通过小切口或经血管介入的方式对肿瘤进行治疗和诊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肿瘤检查的金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肿瘤检查的金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肿瘤检查的金标准是指在肿瘤检测和诊断中被公认为具有最高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检查方法或指标。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准确判断肿瘤是否存在以及肿瘤的类型、大小和位置的金标准变得尤为重要。
肿瘤是人类健康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而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影响巨大。
因此,准确的肿瘤检查方法对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肿瘤检查方法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等。
然而,这些方法各有局限性,无法满足对于肿瘤诊断的高准确性要求。
因此,寻找一种被广泛认可且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金标准,成为肿瘤检查领域的迫切需求。
金标准在肿瘤检查中的应用有助于筛查早期肿瘤、定量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判断治疗效果。
通过金标准的准确应用,可以尽早发现肿瘤,实施早期干预和治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将对肿瘤检查的金标准进行深入探讨,介绍其定义、重要性以及在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通过系统综述和分析,进一步推动肿瘤检查领域的科学发展,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快速和可靠的肿瘤检查方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对肿瘤检查的金标准进行探讨:引言部分将提供对肿瘤检查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概述,引发读者对这一领域的兴趣。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肿瘤检查的意义,强调早期检测与诊断肿瘤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目前常用的肿瘤检查方法。
这些方法将包括放射性检查、血液检查、组织活检以及影像学检查等,以及它们在早期发现和定位肿瘤中的应用。
最后,结论部分将解释金标准的定义和重要性,并探讨其在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将强调金标准作为评估肿瘤检查方法准确性的重要参考,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通过以上结构的展开,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肿瘤检查的金标准,进一步提升人们对早期发现和治疗肿瘤的意识,促进肿瘤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进步。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

比较肾上腺常见肿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肾上腺肿瘤是指起源于肾上腺的各种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CT和磁共振成像是较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CT和磁共振成像的角度,对比评估常见的肾上腺肿瘤的诊断。
一、CT成像在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中的应用1. 腺瘤肾上腺腺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多数为偶然发现。
在CT成像中,肾上腺腺瘤的密度通常均匀,CT值高于水,呈现为高密度肿块。
由于肿瘤组织增生,瘤体可增大,边缘清晰,整体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
2. 腺癌肾上腺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患癌症,常见于40-50岁的中年人。
在CT成像中,腺癌通常表现为肿瘤密度不均匀,呈现为低密度、高密度及混合密度区域交错分布。
肿瘤边界不规则,边界模糊,且易出现坏死、囊变等病灶。
腺癌还可伴有肿大的肾上腺周围淋巴结转移。
3. 交感神经节瘤交感神经节瘤是一种来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少见肿瘤,多见于10-30岁的青少年。
在CT 成像中,交感神经节瘤常呈现为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实性肿块,呈现为高密度。
而且,部分患者的肿瘤可发生出血、坏死等病变,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并未及邻近组织。
在磁共振成像中,肾上腺腺瘤通常呈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表现。
肿瘤边界清晰、锐利,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
在增强扫描中,肿瘤的强化程度相对较低。
这些特点有助于与其他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在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中,CT和磁共振成像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CT成像具有成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对骨质窗的显示敏感等优势,尤其适用于观察肿瘤与邻近骨质的关系。
CT成像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边界模糊的肿瘤诊断准确性有限。
而磁共振成像则具有对软组织高分辨率、多序列显示能力强、无辐射等优势,尤其适用于观察肿瘤与邻近血管、器官的关系。
磁共振成像成像时间长,对患者要求较高,且存在金属植入物等禁忌症。
临床诊断肿瘤常用的检查方法

临床诊断肿瘤常用的检查方法临床上诊断肿瘤通常需要进行多种检查方法的综合运用,以确诊或排除肿瘤的存在。
以下是一些临床常用的肿瘤检查方法:1.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超声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有无转移等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2.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等方法,对病理组织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肿瘤的种类、分级、浸润深度、分布范围等。
此外,常用的还包括切片染色(如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和分子病理学检查(如蛋白质检测、基因突变分析等)。
3.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或肿瘤相关的生化指标,如癌胚抗原(CEA)、胃肠肿瘤特异性抗原(CA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4.骨髓穿刺检查:主要用于鉴别与血液系统相关的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通过骨髓穿刺获取骨髓涂片或骨髓活检标本,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染色和免疫组化等检查,以确定肿瘤的存在及类型。
5.内镜检查:包括胃镜、结肠镜、支气管镜等。
它们可以直接观察和采集肿瘤的活检标本,并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通过内镜下的治疗手段,如黏膜下层剥离术(ESD)和黏膜下注射术(EMR)等进行治疗。
6.核医学检查: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和放射性核素测定。
如放射性碘扫描可以用于甲状腺癌的诊断;放射性骨扫描可以用于骨转移的检测。
7.微生物学检查:如HP(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可用于胃癌或胃幽门螺杆菌相关病变的诊断。
8.遗传学检查:通过检测人体组织或体液中的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进行肿瘤的遗传诊断,如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
以上是一些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检查方法,不同类型和部位的肿瘤可能需要不同的检查方法来确定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结合多种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最终确定肿瘤的确切诊断。
肿瘤十三项及血常规

肿瘤十三项及血常规在医学诊断过程中,血常规与肿瘤十三项是两类常用的血液检测手段,他们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是适用的领域与判断依据各有不同。
熟悉和理解他们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健康问题。
血常规检测血常规检测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常规检查。
它主要包括红细胞检查、白细胞检查、血小板检查三个部分。
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出血液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预防和诊断多种疾病的重要依据。
红细胞检查可分析血红蛋白的含量和红细胞的数量、形状、功能等,可用于筛查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白细胞检查不仅可以计算白细胞总数,还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这对于识别感染性疾病和其他炎症反应具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检查是评价凝血功能的重要检查,也是评估出血倾向的一项基本检查。
肿瘤十三项检测肿瘤十三项则是一种针对性更强的检测方式,它包括了AFP、CEA、CA125、CA153、CA19-9、CA50、CA242、CA724、NSE、PSA、f-PSA、β-HCG、Cyfra211两项指标,主要用于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质,CEA是大肠癌、肛肠癌的敏感性指标之一。
CA125则是妇科肿瘤尤其是卵巢癌的良好标记物,CA153对乳腺癌的检测有重要价值。
另外,PSA和f-PSA主要用于前列腺肿瘤的检测,β-HCG则是妊娠和肿瘤(如绒毛膜癌)的一个重要指标。
NSE有着对小细胞肺癌和神经细胞肿瘤的良好监测作用。
总结血常规检测和肿瘤十三项,各有其适用范围和侧重点。
血常规检测偏重于全面检查、初步筛查和疾病预防,而肿瘤十三项的目的是对疑似患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肿瘤筛查和诊断,也适用于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项检查都不能独立确定一个疾病的存在。
实际的医学判断应由专业医生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病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对待,不因临时的异常结果而恐慌,也不因一时的正常结果而掉以轻心,定期体检和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最好的选择。
宠物动物的肿瘤诊断与治疗方法

宠物动物的肿瘤诊断与治疗方法肿瘤是宠物动物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不仅给宠物带来痛苦,也给主人带来极大的担忧。
为了帮助宠物及时发现和治疗肿瘤,本文将介绍宠物动物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肿瘤的诊断1. 体检和触诊宠物动物在平时的体检过程中,兽医可能会通过触诊来检测宠物是否有肿瘤。
触诊可以帮助兽医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质地等,但触诊无法确认肿瘤的性质,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肿瘤诊断方法,包括X光、超声波、CT 扫描和磁共振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兽医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和浸润情况,有助于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3. 细胞学检查对于可触及的肿瘤,兽医可以通过细胞学检查来判断其性质。
这种检查通常通过穿刺抽取肿瘤组织或细胞进行镜检,了解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
4. 活检活检是最准确的肿瘤诊断手段,通过切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这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扩散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肿瘤的治疗1. 手术切除对于早期发现并局限于一个部位的肿瘤,手术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彻底清除肿瘤组织,并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然而,手术适应症需要根据具体的肿瘤类型和位置来判断,一些位置较为敏感或手术风险较高的肿瘤则可能需要其他的治疗方式。
2. 化疗化疗是通过给予药物来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宠物,以达到杀灭分散在全身的肿瘤细胞的目的。
化疗通常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在一些肿瘤类型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3. 放疗放疗是通过利用高能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放疗通常被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也可以与化疗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放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正常组织,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利用特定的药物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治疗方法。
该治疗方法通过针对肿瘤细胞内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作用,来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妇科肿瘤筛查常见方法和注意事项

妇科肿瘤筛查常见方法和注意事项妇科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因此,妇科肿瘤筛查成为女性健康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妇科肿瘤筛查的常见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女性朋友更好地关注和保护自己的健康。
一、常见的妇科肿瘤筛查方法1.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妇科肿瘤筛查方法之一。
该检查通过采集宫颈上皮细胞,进行薄层细胞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以及宫颈癌的征兆。
该方法简单、无创且准确率较高。
建议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2. 乳腺X线摄影术(乳腺钼靶)乳腺X线摄影术,通常称为乳腺钼靶检查,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该检查通过X线的透视和摄影,可以早期发现乳腺肿块及其异常改变,判断是否存在恶性病变。
此外,乳腺钼靶还可以评估肿块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密度等。
建议女性每年或两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术。
3. 输卵管通液术(HyCoSy)输卵管通液术是一种微创的妇科肿瘤筛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输卵管是否通畅。
该检查通过向子宫注入特定的液体,通过超声波观察液体在输卵管内的流动情况,以确定输卵管是否畅通。
输卵管通液术可以早期发现输卵管阻塞、粘连等异常情况,对于不孕不育症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二、妇科肿瘤筛查的注意事项1. 确定筛查时间女性朋友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时间。
通常,20岁至40岁的女性每1至3年进行一次妇科肿瘤筛查,4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对于有高风险因素的女性,如有家族病史或其他疾病的存在,筛查的频率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2. 筛查前的准备在进行妇科肿瘤筛查前,女性应注意准备工作。
首先,避免在月经期进行筛查,最好选择月经结束后的第7至10天进行检查。
其次,筛查前24小时内应避免性生活、洗涤阴道和使用避孕套等,以免对结果产生干扰。
最后,如果怀疑自身存在炎症或感染,建议在进行妇科肿瘤筛查前进行适当的治疗,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3. 遵循医生建议妇科肿瘤筛查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肿瘤是如何确诊的

肿瘤是如何确诊的段国强(苍溪县人民医院;四川苍溪628400)肿瘤是很常见的一大类疾病,尤其恶性肿瘤很难治愈,危及生命,及早确诊肿瘤才能及时治疗。
肿瘤是靠医生给病人做体格检查和凭借临床经验确诊的吗?不可能。
不管多么高明的临床专家凭自己对病人的体检和行医经验也只能大概估计病人可能患了什么病,离确诊还差得很远。
那么是不是临床专家再借助化验结果和CT、核磁共振、PET等先进仪器检查的结果就能确诊肿瘤了呢?还是不能。
要确定诊断病人是不是患有肿瘤,尤其要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肿瘤的几种检查手段。
一、CTDNA检测研究表明CTDNA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肿瘤细胞出现了坏死、凋亡,是从肿瘤物质中产生的游离DNA片段。
许多特定的肿瘤,都会有一个特意的生物标记,从而意味着出现了基因突变,而我们对该项标记如果能够尽早确认和检测出来,就可以把人身体中的正常的细胞和出现变异以及以后可会发生癌症突变的细胞区分开来。
假如基因A的正常序列是ACTGC,如果抽血后对血浆中DNA 进行测序后发现序列是ATTGC的基因A,就类似于“人群”中出来一个“光头”,突出的总是容易被注意。
那么就可以判断体内可能有肿瘤细胞。
目前主要有2种检测ctDNA的方法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或其他癌症的早期诊断,一种是TEC-Seq,另一种是CancerSEEK。
TEC-Seq是一种非侵入性鉴别早期肿瘤的“下一代” 测序(NGS,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方法,“下一代”测序方法是一种能够同时对几百万或几十亿条DNA链进行测序的方法。
CancerSEEK也是一种非侵入性鉴别早期肿瘤的一种方法,只是该方法整合了“下一代” 测序技术和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该方法并不仅仅关注ctDNA和正常DNA序列的差异,还包括了其它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差异,这样能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二、肿瘤标志物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主要包括四大类,分别是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检查、糖类肿瘤标志物检查、酶类和激素类肿瘤标志物检查。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引言恶性淋巴瘤是一种源自淋巴组织的肿瘤,其恶性程度较高。
早期的恶性淋巴瘤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早期的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希望通过一个完整的诊断过程,帮助医生和患者更早地发现和治疗恶性淋巴瘤。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恶性淋巴瘤的第一步,通过检查淋巴结、皮肤、脾脏等部位是否出现异常,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淋巴瘤。
值得注意的是,恶性淋巴瘤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体征,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病史询问病史询问是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环节,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程、家族史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性。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其他疾病史、用药史等信息,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恶性淋巴瘤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和组织活检等方法,检测异常的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液学检查:检测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量、类型和功能等指标。
恶性淋巴瘤常常会导致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或功能异常,这些异常可以通过血液学检查来发现。
•骨髓活检:通过骨髓穿刺,取得骨髓组织进行检查。
恶性淋巴瘤有时可以侵犯骨髓,骨髓活检可以确定是否存在骨髓受累。
•淋巴组织活检:通过取得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活检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恶性淋巴瘤的确诊通常需要通过淋巴组织活检,诊断结果可以确定病变的类型、分级和分期。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恶性淋巴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放射线、超声、核磁共振等技术,观察和评估患者内部的异常情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项目包括:•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淋巴结的增大和形态改变等情况,对于恶性淋巴瘤的初步筛查具有一定的价值。
•CT扫描:通过多层面的X线拍摄和多角度的重建,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影像信息,对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等进行详细评估,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
肺癌诊断几大检查手段

肺癌诊断几大检查手段肺癌正确的诊断少不了临床的几大检查手段,一般来说一个肺癌患者要做足如下几类检查才能进行确证,它们是:血液生化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影像学检查。
一:血液生化检查对于原发性肺癌,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
肺癌病人血液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考虑骨转移的可能,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转移可能。
二:肿瘤标志物检查(1)CEA:30%~70%肺癌患者血清中有异常高水平的CEA,但主要见于较晚期肺癌患者。
目前血清中CEA的检查主要用于估计肺癌预后以及对治疗过程的监测。
(2)NSE:是小细胞肺癌首选标志物,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监测治疗反应,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
(3)CYFRA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记物,对肺鳞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达60%,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
三:影像学检查(1)胸部X线检查:应包括胸部正位和侧位片。
在基层医院,胸部正侧位片仍是肺癌初诊时最基本和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一旦诊断或疑诊肺癌,即行胸部CT检查。
(2)CT检查:胸部CT是肺癌的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用于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及治疗后随诊。
有条件的医院在肺癌病人行胸部CT扫描时范围应包括肾上腺。
应尽量采用增强扫描,尤其是肺中心型病变的患者。
另外CT是显示脑转移瘤的基本检查方法,有临床症状者或进展期病人应行脑CT扫描,并尽可能采用增强扫描。
(3)超声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腹部重要器官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也用于颈部淋巴结的检查。
对于贴邻胸壁的肺内病变或胸壁病变,可鉴别其囊实性及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还常用于胸水抽取定位。
(4)骨扫描:对肺癌骨转移检出的敏感性较高,但有一定的假阳性率。
可用于以下情况:肺癌的术前检查;伴有局部症状的病人。
(5)进一步检查(可考虑转院检查):①疑难病例;②患者要求采取更全面的影像检查;③临床需要进一步的影像检查时:如欲判断胸壁或纵隔是否受侵;显示肺上沟瘤的范围;鉴别肿瘤复发、放射治疗后纤维化;排除颅内转移等需行MRI,在进行肺癌后分期及治疗后随诊需行PET-CT检查。
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肾上腺肿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类型,其发生在人体内的肾上腺,通常是造成内分泌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有着肾上腺肿瘤的患者来说,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更好地维护其健康状况,防止肿瘤转移到其他器官。
因此,了解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式非常重要。
1.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位置接近肾脏的肾上腺受到血流的影响,因此这里成为肿瘤发生的主要区域。
当患者出现肿胀、高血压等症状时,常常可以怀疑肾上腺肿瘤的发生。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检查,同时也会进行相关检查,确定肿瘤的位置、性质和大小等方面的信息。
1.1 血液检查血路检查是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肾上腺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
对于许多患有肾上腺肿瘤的患者来说,肿瘤会导致激素水平的改变。
因此,可以通过患者血液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激素水平的改变,以诊断肾上腺肿瘤的存在。
1.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肾上腺肿瘤诊断中更为常用的检查方法。
其中,常用的包括CT、MRI等,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等方面的信息。
在进行检查时,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服用造影剂,以帮助检查人员获得更清晰的图像信息。
2.肾上腺肿瘤的治疗在进行肾上腺肿瘤的治疗时,医生通常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基于患者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性质等方面的信息,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尽可能减少操作的创伤,保护患者的健康。
2.1 手术治疗对于较小型的肾上腺肿瘤,手术治疗通常是最为有效的选择。
手术治疗可以直接清除肿瘤,同时也可以避免肿瘤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从而保护患者的健康。
对于一些较大型的肾上腺肿瘤,手术治疗也是治疗的首选。
2.2 放疗治疗对于一些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放疗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在进行放疗治疗时,医生会使用辐射治疗的方法来减小肿瘤的大小和破坏其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3 化疗治疗化疗治疗是一种针对转移性肿瘤进行的常用治疗方式。
在进行治疗时,医生通常会通过输注药物的方式,以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恶性肿瘤主要诊断选择的原则

目的和背景
恶性肿瘤主要诊断是指通过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获得患者肿瘤的主要诊断依据。
病理学诊断包括手术活检、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组织印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可以明确肿瘤的性质、来源、分化程度等情况。
临床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可以提供患者的症状表现、体征、肿瘤标志物等依据,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2023
恶性肿瘤主要诊断选择的原则
目录
contents
引言诊断选择的基本原则恶性肿瘤诊断选择的特殊性诊断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恶性肿瘤诊断的未来趋势结论
01
引言
恶性肿瘤主要诊断选择的原则是临床医学实践中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最准确、最有效的诊断方案,以便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包括病理学、细胞学、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手段,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临床病理学诊断是连接临床与病理的桥梁,具有很高的价值。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为病理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临床病理学诊断能够协助病理医师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病情发展趋势,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临床病理学诊断的价值
03
恶性肿瘤诊断选择的特殊性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恶性肿瘤的金标准
优化治疗方案
通过对恶性肿瘤主要诊断选择原则的学习和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改善患者预后
通过对恶性肿瘤主要诊断选择原则的学习和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和康复指导。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CT和核磁共振(MRI)在颅内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CT和核磁共振(MRI)在颅内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3-01-04T08:55:02.05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9期作者:林文彪[导读] 探究CT和核磁共振(MRI)在颅内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林文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广东汕尾,516600【摘要】目的:探究CT和核磁共振(MRI)在颅内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21.10.1~2022.10.1收治疑似颅内肿瘤患者300例,给予CT和MRI检查。
比较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
结果:MRI对颅内肿瘤患者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颅内肿瘤患者诊断中应用CT、MRI均有一定价值,诊断结果方面MRI相比于CT更加准确,是更为理想的诊断手段,应该推广使用。
【关键词】颅内肿瘤;CT;MRI颅内肿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肿瘤形成后不断增长压迫血管与神经,导致患者神经、感知觉异常,威胁生命,生活质量下降[1]。
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颅内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需要采取有效、准确的诊断手段进行确诊,然后对患者开展相应治疗,切除肿瘤并预防并发症[2]。
临床上主要应用影像学检查对颅内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常用CT、MRI检查手段,各有优势和不足,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诊断手段选择。
CT对于颅内肿瘤的位置显示比较准确,MRI在软组织成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
因此,颅内肿瘤患者诊断中CT与MRI应用价值的争论从未停止,了解CT与MRI操作步骤、原理、效果对于提高颅内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有重要影响。
本次研究选择2021.10.1~2022.10.1收治疑似颅内肿瘤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探究CT和MRI在颅内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10.1~2022.10.1收治疑似颅内肿瘤患者300例,给予CT和MRI检查。
患者性别:男性166例、女性134例;患者年龄:37-84岁,平均年龄(59.68±5.31)岁;病程1-6个月,平均(4.05±0.48)个月;体质量21-25kg/㎡,平均(23.21±0.54)kg/㎡。
最新 肿瘤学中级题库

1.术前诊断胃癌最常用、最可靠的检查手段是A.气钡双重照影检查B.胃镜取活检检查C.胃螺旋CT检查D.胃液脱落细胞学病理检查E.超声检查2.目前用于小肝癌定位诊断的最佳检查方法是A.B型超声检查B.放射性核素肝扫描C.CT检查D.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或肝动脉造影E.肝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3.关于一般恶性肿瘤的症状,下列哪项不对A.疼痛是早期的主要症状B.局部常形成肿块C.易形成溃疡D.可引起小血管破裂出血E.直接侵入周围器官4.乳腺癌患者,肺部无转移灶,而椎体转移,是由于A.直接蔓延B.转移途径尚未明确C.经肺血行转移D.经椎旁静脉系血行转移E.经椎旁淋巴道转移1.B 2.D 3.A 4.D 5.E6.关于某恶性肿瘤5年治愈率是指A.病人5年生存数占全部病人的百分率B.病人5年生存数占全部治疗病人的百分率C.病人5年无复发表现者占全部病人的百分率D.病人5年带瘤生存数占全部治疗病人的百分率E.病人5年无瘤生存者占全部治疗病人的百分率7.下列哪一种检查手段是诊断空腔脏器肿瘤最重要的方法是A.根据症状和体征B.X线检查C.同位素检查D.免疫学检查E.内镜检查8.关于化疗药物的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静滴、口服、肌注或肿瘤内注射、腔内注射等B.大剂量冲击治疗毒性较著C.中剂量间断治疗为目前较常用者D.联合用两种相同类型的化疗药物其疗效相加E.联合用药可同时投药或序贯投药9.临床发现直肠质硬肿块,下述哪一项最能提示肿瘤晚期A.肿块引起肠腔狭窄B.浸润至肛门引起痛感C.肿块与邻近结构粘连固定D.形成“冰冻样盆腔”E.直肠壁外可触及单个肿大之结节10.下列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的是A.阿糖胞苷B.羟基脲C.长春新碱D.阿霉素E.氟尿嘧啶6.E 7.E 8.D 9.D 10.D11.胃癌患者手术完毕,关腹前以温热双蒸馏水灌洗腹腔,主要目的可能是为了A.防止淋巴转移B.防止血行转移C.防止种植转移D.清洗腹腔,以利于吻合口愈合E.防止直接浸润12.男,58岁,下肢慢性溃疡病程10余年,经久不愈,最近出现疼痛,边缘隆起,易出血,为明确诊断最好采用下列哪项检查A.穿刺活检B.切取活检C.切除活检D.脱落细胞检查E.CT扫描检查13.对恶性肿瘤采取综合治疗的最主要理由是A.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B.肿瘤细胞动力学需要C.综合治疗主要用于晚期恶性肿瘤D.有多种抗肿瘤方法可供选用E.根据病人要求14.肿瘤转移的基本方式不包括A.直接蔓延B.淋巴转移C.血行转移D.种植转移E.神经转移15.131I同位素检查对哪种骨转移瘤有诊断价值A.前列腺癌B.乳腺癌C.甲状腺癌D.肺癌E.肾癌11.C 12.B 13.A14.E 15.C16.乳腺癌的最主要诊断依据为A.B型超声B.液晶热图像C.X线干板,钼靶摄片D.病理活检E.同位素扫描17.关于肿瘤的分类,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A.凡呈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均为恶性肿瘤B.精原细胞瘤属于恶性肿瘤C.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之为肉瘤D.胚胎性肿瘤称为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E.良性肿瘤,一般称之为“瘤”18.原位癌是指A.仅浸润了周围组织尚未转移的癌B.在原发部位生长的癌C.生长缓慢未侵犯附近组织的癌D.一种早期癌变,仅发生在粘膜上皮或表皮内,未突破基底膜E.从良性肿瘤转化而来19.下列哪种病变不属于癌前期病变A.交界痣B.粘膜的乳头状瘤C.粘膜白斑D.胆囊胆固醇息肉E.乳腺囊性增生症伴上皮或腺增生20.下列哪一种肿瘤对放射治疗最为敏感A.肝癌B.淋巴瘤C.胃腺癌D.肺癌E.黑色素瘤16.D 17.A 18.D 19.D 20.B21.对放射线低度敏感的肿瘤为A.乳腺癌B.性腺肿瘤C.食管癌D.多发骨髓瘤E.胰腺癌22.癌是指A.来自平滑肌的恶性肿瘤B.来自肌肉组织的肿瘤C.来自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D.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E.来自肌肉组织的恶性肿瘤23.下列情况除了哪一项应考虑色素痣恶变A.边界模糊B.黑痣色素加深、变大C.病变四周出现小的卫星状痣D.表面破溃,出血或形成溃疡E.局部有发痒疼痛的症状24.下列哪项检查对决定恶性肿瘤是最有意义的A.核素扫描B.B型超声波检查C.病理学检查D.CT E.免疫学检查25.下列哪一项概念是错误的A.一级预防的目的是病因预防B.二级预防的目的是降低癌症的死亡率C.三级预防的目的是提高生存质量D.肿瘤普查属一级预防E.肿瘤是可以预防的21.E 22.D 23.B 24.C 25.D26.恶性肿瘤早期常有A.食欲不振B.贫血C.消瘦D.无力E.以上都不对27.一般恶性肿瘤的症状,下列哪项是不对的A.局部不一定扪及肿块B.容易形成溃疡C.直接侵入周围组织或器官D.常引起小血管破裂出血E.早期常有疼痛28.关于肿瘤的诊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X线检查对肿瘤的诊断有帮助B.放射性核素显像可显示出直径1cm 的肿瘤C.超声波显像对确定肿瘤的部位、性质及范围有价值D.血清学检查特异性较差,可用以作为辅助诊断E.流式细胞分系术结合肿瘤病理类型用以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29.直肠癌病人出现血尿及膀胱刺激征状,检查后认为是癌肿转移,这种转移属于A.种植性转移B.血道转移C.淋巴道转移D.直接蔓延E.直肠膀胱癌30.早期胃癌,最主要是指A.局限于胃窦内B.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C.直径≤5cmD.无淋巴结转移E.病理分化程度极高26.E 27.E 28.B 29.D 30.B31.与肝细胞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不包括A.肝硬化B.病毒性肝炎C.食物中黄曲霉素污染D.食物中亚硝酸盐污染E.炎性肠道疾病32.肝癌的淋巴转移最常见的是A.锁骨上淋巴结B.主动脉旁淋巴结C.腹膜后淋巴结D.肝门淋巴结E.胰周淋巴结33.诊断恶性肿瘤最重要的依据是A.病程短、发展快B.肿块质硬、固定C.血清酶学及免疫学检查D.X线、放射性核素或超声波检查E.病理形态学检查34.原发性肝癌肝内播散的最主要途径是A.经淋巴管B.经肝静脉C.经肝动脉D.经门静脉E.直接侵犯35.特异性免疫疗法有A.卡介苗B.转移因子C.接种肿瘤免疫核糖核酸D.左旋咪唑E.干扰素31.E 32.D 33.E 34.D 35.C36.下列哪些不是癌前病变A.上皮不典型增生B.粘膜白斑C.交界痣D.炎性息肉E.萎缩性胃炎37.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诊断肿瘤中的应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对骨肿瘤的诊断阳性率高B.对胃肠道肿瘤诊断阳性率较高C.肝扫描诊断肝癌是特异性方法D.肝扫描可以发现早期肝癌E.能显示直径小于0.5cm的病变38.下列肿瘤的主要特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不按正常规律生长B.丧失正常细胞功能C.破坏原来器官功能D.最终将发生转移E.细胞过度增殖39.乳腺癌当前疗效最为满意的疗法是A.放射治疗B.激素治疗C.化学治疗D.早期手术E.免疫疗法40.普查原发性肝癌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为A.B超检查B.AFP定性检查C.肝CT检查D.肝MRI E.放射性核素肝显像36.D 37.A38.D 39.D 40.B41.对放射治疗高度敏感的肿瘤是A.淋巴组织肿瘤B.结肠癌C.皮肤鳞状细胞癌D.子宫颈癌E.乳癌42.下列有关肿瘤与年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儿童肿瘤多为软组织及淋巴造血系统肉瘤B.青年患者的恶性肿瘤往往发展迅速C.癌多发生于中年以上D.老年患者的恶性肿瘤发展速度相对较慢E.肿瘤特点与病人年龄有一定关系43.有关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疼痛为初发症状B.常易出血和形成溃疡C.局部不一定扪及肿块D.可出现淋巴道和血道转移E.消瘦、乏力、发热常为晚期表现44.目前诊断肿瘤正确性较高的方法是A.脱落细胞学B.病理组织学C.超声波检查D.X线检查E.同位素检查45.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组织学依据是A.结构紊乱B.组织坏死C.异型性明显D.血管丰富E.浸润周围组织41.A 42.A 43.A 44.B 45.C46.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组织学依据是A.结构紊乱B.细胞形态不一C.间质内炎细胞浸润D.细胞核多形性E.纤维组织增生47.对于成功进行治疗肺癌病人的随访时间应为A.每1~2个月检查一次,并持续3年B.每2~3个月检查一次,并持续3年C.每3~4个月检查一次,并持续3年D.每4~5个月检查一次,并持续3年E.每5~6个月检查一次,并持续3年48.化疗静脉注射用药出现疼痛A.仅发生于药物渗漏出血管时B.可能由于引起血管痉挛所致C.继续注射,以减少疼痛发生率D.勿用止痛药E.给予吗啡预防性止痛治疗49.生物治疗是指A.应用天然产物治疗B.提高宿主生物反应调节C.应用分子生物学产品治疗D.应用人工产品治疗E.应用半合成产品治疗50.与吗啡即释片相比,吗啡缓释片A.作用时间更长,半衰期也更长B.作用时间更长,半衰期更短C.作用时间相似,半衰期更长D.作用时间相似,半衰期相似E.作用时间更长,但半衰期相似46.D 47.C 48.B 49.B50.E51.疼痛程度数字评估法A.用于比较不同病人的疼痛程度B.不可信,由于疼痛是病人的主观感受C.应该反复应用于癌症疼痛病人及疼痛治疗期的疼痛评估D.最好由医生评估E.最好由护士评估52.近年来我国哪种肿瘤发病率上升最快A.食管癌B.肺癌C.肝癌D.子宫颈癌E.胃癌53.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A.核分裂象多见B.细胞多、间质少C.瘤巨细胞形成D.浸润性生长和转移E.出血坏死54.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诊断要点是A.肿块生长发育快慢B.局部有疼痛C.肿块边缘是否清楚D.全身症状是否明显E.病理组织检查55.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是指A.生长速度B.浸润深度C.对肿瘤细胞的形成及组织结构的综合D.组织学类型E.有无转移51.C 52.B 53.D 54.E 55.C56.最好实施一级预防的癌肿A.消化道癌B.职业癌C.体表癌D.造血系统肿瘤E.神经系统肿瘤57.癌症疼痛病人接受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可以给予最大耐受剂量的时间为A.预计生存时间不足1周B.预计生存时间不足1个月C.预计生存时间不足3个月D.在癌痛治疗需要的任何时候E.预计生存时间不足6个月58.下列属于癌症二级预防的是A.减少暴露于致癌物B.消除暴露于致癌物C.早期发现癌症D.治疗癌症E.防止并发症59.肿瘤的化学干预是A.肿瘤的化疗B.肿瘤的综合治疗C.肿瘤的生物治疗D.肿瘤的免疫治疗E.利用某些天然的或合成的化合物对人群肿瘤发生的过程进行抑制、逆转或预防的研究,并将明确的研究成果在健康人群中推广应用,最终达到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60.甲胎蛋白是A.隐蔽的自身抗原B.肿瘤相关抗原C.同种异体抗原D.肿瘤特异性抗原E.肿瘤移植相关抗原56.B 57.D 58.C 59.E 60.B61.癌症普查的最佳对象A.一般人群B.健康人群C.具有可疑癌症症状的人群D.高危险人群E.中老年人群62.癌症病痛的儿童A.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低于成人B.大多不能像成人那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疼痛感受C.应该告诉他们创伤性诊断不会伤害他们D.禁用阿片类止痛药E.勿用吗啡等强阿片类止痛药63.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QOL)评估A.是指对病人一般情况评分(KPS) B.是指无病生存期C.由医护人员评估更准确可靠D.可以反映病人的幸福感、满意度及生活水平E.包括躯体、功能状况、社会、心理及精神等四个方面64.肿瘤治疗失败的三大原因A.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手段应用不合理B.局部治疗不彻底,远处播散,机体免疫功能降低C.抗癌药天然抗药性,多药耐药,严重毒性D.手术切除不彻底,器官损伤,功能障碍E.运用治疗手段不当,患者不合作,延误最佳治疗时机65.鉴别良、恶性肿瘤主要依靠A.内镜检查B.放射性核素检查C.超声波检查D.免疫学检查E.细胞学检查61.D62.B 63.E 64.B 65.E66.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关系密切的肿瘤是A.肝癌B.肺癌C.卵巢癌D.乳腺癌E.子宫颈癌67.与病毒无关的肿瘤是A.肝癌B.鼻咽癌C.Burkitt淋巴瘤D.子宫颈癌E.胃癌68.良性肿瘤的最显著的特点是A.异型性小B.生长缓慢C.不浸润周围组织D.出血坏死少见E.不转移69.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周围血中查见恶性肿瘤细胞,说明该患者A.已发生了血道转移B.已发生了淋巴道转移C.已是恶性肿瘤晚期D.并发白血病E.有可能发生血道转移70.不符合癌转移的特点是A.可发生淋巴道转移B.可发生血道转移C.可发生种植性转移D.可发生跳跃转移E.不发生逆行转移66.D 67.E 68.E 69.E 70.E71.恶性肿瘤最本质的表现是A.浸润性生长B.生长迅速C.出现转移D.异型性明显E.有出血坏死72.符合肿瘤防治现状的描述是A.恶性肿瘤早期症状明显B.大多数中晚期癌的治疗效果满意C.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D.公民对癌的防治意识已大幅度提高E.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下降73.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A.继发大出血B.继发感染C.广泛转移D.疼痛E.营养不良74.癌前病变不包括A.大肠腺瘤B.甲状腺腺瘤C.膀胱乳头状瘤D.阴茎乳头状瘤E.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75.原位癌的主要特征是A.发生于粘膜、表皮和腺体B.癌细胞占据上皮全层,但基底膜完整C.可以治愈D.上皮内出现异型性的细胞E.胃粘膜内癌是一种原位癌71.C 72.C 73.C74.B 75.B76.不易发生癌转移的器官是A.脑B.骨C.肺D.肝E.心77.恶性肿瘤早期常有A.消瘦B.无力C.食欲不振D.贫血E.以上都不对78.肿瘤性增生与炎性增生的根本区别是A.有肿块形成B.细胞生长活跃C.有核分裂象D.生长快E.细胞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79.某成年女性一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活体组织检查见乳头状结构的病变,异型性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述可疑症状后,应立即就诊于肿瘤专科或大型综 合性。肿瘤的诊断步骤和方法与其他疾病基本相
似。病史和查体为最基本、最重要的诊断手段,
通过全面、系统的病史询问,详尽细致的查体, 必要的化验及其他特殊检查,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蝶兰,芦荟,福橘,石榴树,细竹,鸡冠花,紫
在不影响肿瘤的发展和对病人不引起危害的情
况下,应尽量获得病理诊断。
1.病史向医生提供症状发生的时间、性质和
变化程度以及患者职业、生活环境、有无吸烟等 嗜好,有无化学致癌物接触史及癌症家族史等至
蝶兰,芦荟,福橘,石榴树,细竹,鸡冠花,紫
关重要。如既往进行过的病人,应提供详细的诊
疗经过。
2.体格检查查体是医生诊断的重要依据,患
者应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表浅肿瘤 容易发现,深部肿瘤仔细查体或借助其他必要的
蝶兰,芦荟,福橘,石榴树,细竹,鸡冠花,紫
检查,方能确定。 3.影像学检查包括 X 线常规透视、拍片、各
种造影、CT、磁共振检查、超声检查、核医学检
查等。
蝶兰,芦荟,福橘,石榴树,细竹,组织检
查。
5.内镜检查食管镜、纤维胃镜及纤维结肠镜、
支气管镜、膀胱镜等。
蝶兰,芦荟,福橘,石榴树,细竹,鸡冠花,紫
6.反射免疫学检查如甲胎蛋白测定、癌胚抗
原检测,EB 病毒抗体检测等。
7.基因检查。
2fa0f5c7b 邪恶漫画大全www.saonian.me
蝶兰,芦荟,福橘,石榴树,细竹,鸡冠花,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