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分析
有机棉针织物的性能分析
河南工程 学院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J OURN AL O F HE NAN I NS T I T U T E 0F E NGI N EE RI NG
Vo 1 . 2 5. No . 2
J u n . 2 0 1 3
愿 意 接受这 种新 型环 保 的全 天然纤 维 .
1 有机棉针 织物性 能的测试与分析
1 . 1 有机棉 纤 维性 能 的指标
为 了解 有机 棉纤 维 和现在 常用 的普 通棉 纤维 的性 能差 异 , 对 同种 植 区域 、 同级别 的两种棉纤 维 的性能 指 标 分别 进行 了测 试 . 由于有机棉 的种植 对 环 境要 求 很 高 , 我 国的有 机 棉 主 要 种 植 区域 为 地 广人 稀 的新 疆 地 区, 考 虑到 目前 市场应 用 较广泛 的棉纤维 级别 为二 级 和三级 , 所 以选 择对 产 自新 疆 的二级 和三 级有 机棉与 普 通 棉纤 维进 行纤 维性 能指 标测 试 , 结 果显 示有 机棉 的性 能指 标 总体上 比普 通棉 差 , 这 与有 机棉 的种植 环境 和 生 产技 术条 件有 很大 的关 系 , 测 试结 果如 表 1所示 .
农药和化学肥料. 它利用传统的方法驱除害虫 , 运用 自然力量栽培 , 对人体和土地不会造成危害 , 很符合 目前 所提倡 的环保绿色主题. 而且 , 有机棉种植 比传统棉减少了 7 5 %的用水 , 这对地球上 日益匮乏的水资源来说
无 疑 是一种 保 护. 如今 , 对纺 织 品的生 态环保 要求 已引起 世界 各 国的高 度 重视 , 纺 织 品加 工是 否 采 用有 机 棉
收 稿 日期 : 2 0 1 3—0 3—1 2 基金项 目: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自然 科 学研 究 计 划 项 目( 2 0 1 1 A 5 4 0 0 0 3 )
纺织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针织面料分析报告及性能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针织面料分析及性能研究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第一章容提要 --------------------------------------------------------2第二章针织织物的组织--------------------------------61.1 原组织--------------------------------------------61.2 纬平针组织---------------------------------------------------61.3 罗纹组织-----------------------------------------------------61.4 双反面组织---------------------------------------------------71.5 经平组织-----------------------------------------------------71.6 经缎组织-----------------------------------------------------71.7 衬垫组织-----------------------------------------------------81.8 衬纬组织-----------------------------------------------------81.9 提花组织-----------------------------------------------------82.1 移圈组织-----------------------------------------------------9第三章针织面料介绍--------------------------------91.1 平机织物----------------------------------------------------10 1.3醋酸纤维针织面料----------------------------------------------10 1.4莫黛尔纤维针织面料--------------------------------------------10 1.5经编针织面料---------------------------------------------------11 1.6 纬编针织面料--------------------------------------------------11 1.7经编和纬编区别-------------------------------------------------12 第四章针织物的性能----------------------------------12 1.1脱散性---------------------------------------------------------12 1.2卷边性---------------------------------------------------------12 1.3延伸性---------------------------------------------------------13 1.4弹性-----------------------------------------------------------13 1.5 物理性--------------------------------------------------------13 1.6 缩水性--------------------------------------------------------15 第五章总结-----------------------------------------16参考文献---------------------------------------------18第二章针织织物的组织1.1 原组织最基本、最简单的针织组织,为针织物组织的基础,即纬平针、罗纹、双反面、编链、经平、经缎、重经组织。
竹纤维针织物性能分析
纱和 棉纱 , 种织 物试 样 都 是 在 机 号 为 3 G 的 多 两 0
2 竹 纤维 的 主 要 性 能
2 1 理化性 能 .
针道 单 面机 上 编 织 而 成 , 用 单 面 纬平 组 织 。织 采 物经 适 当整 理后 备用 。制得 的织 物 基本 指标 如 表
1所 示 。
表 1 织 物 基 本 指 标
能测试 并进行 了对 比分析 。结果表 明 : 纤 维针 织物 的透 气性 、 竹 悬垂 性 、 皱 回复性 均优 于棉针 织物 , 折 抗
起 毛起球 性 能稍 逊 于棉针 织 物 。 关键 词 : 竹纤 维 ; 针织 物 ; 性能
中图分 类号 : S 0 . 2 T 1 1 9
文献标 识 码 : A
空气 , 因此被 称 为 “ 呼 吸 “ 材料 。 良好 的 吸湿 会 的
织 物种 类
回潮 率 【 , ( ) %
放湿 性和 透 气 性 使 得 竹 纤 维 具 有 优 良的 染 色性
能 , 成 的织 物穿着 凉 爽舒 适 。 制 2 2 抗 菌性 能 .
注 : 潮率 测 定 条件 为 温 度 1 . 回 6 2℃ , 对 湿 度 6 。 相 9
4 1 测 试仪 器及 方 法 .
织物 透 气 性 试 验 采 用 Y5 1型 织 物 透 气 仪 , 6
维普资讯
・2 ・
山 东 纺 织 科 技
20 0 6年第 4期
参 照 国家标 准 G 5 5 - 8 B 4 3 5规 定 的试验 方法 。 织物悬垂性试验采用 Y S l G l 织物悬垂测定仪 。
广 阔的应 用前 景 。
竹 纤维 虽然 有 诸 多 的优 点 , 是 与 其 它 纤 维 但 相 比, 仍然 在某 些方 面 存在 缺 陷 , 比如 湿强 低 于棉 纤维 , 干强 远 低 于 涤 纶 等 。为 了更 好 地 了解 和分 析 竹纤 维 针织 物 的性 能特 点 , 我们 采 用竹 纤维 、 棉
针织物分析方法简说
针织物分析方法简说针织物分析一:纬编针织物的拆散分析常用工具是:照布镜、放大镜、分析针、直尺、方格纸、双头笔、涂改笔及颜色纸。
一:组织分分析1. 确定织物的正反面:指织物的工艺正面和反面。
2. 确定编织方向:一般纬编针织物均能逆方向脱散。
3. 循著一个线圈横列划于织物上,同时在一线圈丛行划圈,隔10个丛行或20个丛行间隔再划一个直线,以此作为拆散织物时数线圈,绘制编织图或意匠图的起始依据。
4. 切割织物,横向切割要与线圈横列平齐,丛向切割要离开左右丛向标志5-10MM处,以便于操作5. 从划有基线的一边,逐根脱散,观察横列断面及每根纱线在每一个丛行(每支针)的编织形式,并在方格纸上或用编织图的方法依次将成圈、含针、浮线按规定记号逐个记录,并在记录的横列数和丛行数要为一个或几个完全组织。
6. 当织物中有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进行编织时,注意布样组织与色纱的配合关系,即下纱位。
a 确定花高花宽,画出意匠图或编织图:花宽----丛行-----针花高----横列-----毛数单面----意匠图或编织图双面----编织图b 排针c 划出菱角图,并注明下纱位7 确定机器类型,即单面或双面、上编织二:原料分析:主要是分析纱线的组成、织物种类、纱线的细度、配色、线圈长度等。
1分析纱线的组成:分纱线是什么形态,如如长丝、变形丝、短纤纱等:2 监别纤维种类:分析纱线由什么纤维组成,是属纯纺织物、绲纺织物还是交织织物若是化学纤维,还要了解其是有光还是无光,并确定其截面形状“3 测试纱线的细度,有比较测定法与称重测定法。
4 配色:把拆下的纱线和色谱对照,确定色纱的颜色,然后记录织物的纱线颜色:5 测定线圈长度,织物属基本组织或简单的花色组织时,要求出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如果是提花复杂织物时,要求一个完全组织内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线长度。
测定线圈长度的基本方法,从实际织物中抽取纱线,测量5-10根100针线圈的长度,求出线圈长的算术平均值,测量时,在纱线上要附加一定的负荷(一般为纱线断裂的确20%-30%),以使纱线上剩留的线圈曲屈基本伸直。
针织物组织编织原理与原料特性分析
第1节针织物组织的形成原理与原料特性分析纬编针织物是利用织针把纱线弯曲成线圈,然后将线圈相互串套和连结而形成的针织物。
根据工艺特点的不同,针织物分为经编针织物和纬编针织物两大类。
线圈(loop)是组成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以三维弯曲的空间曲线呈现。
如图1-1线圈由红、黄和蓝三色组成一个完整的线圈。
其中红色部分为沉降弧,蓝色部分为针编弧,黄色部分为圈柱。
图1-1纬编针织物结构图成圈过程1、退圈(clearing)。
织针从低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旧线圈从针钩内移动到针杆上。
2、垫纱(yarn feeding)。
织针下降,纱嘴引导新纱线垫入针钩下。
3、闭口(latch closing)。
随织针下降,针舌在旧线圈的作用下向上翻转关闭针口,将新旧线圈分隔在针舌两侧,为新线圈穿过旧线圈作准备。
4、套圈(landing,casting-on)。
织针继续下降,旧线圈沿着针舌上移套在针舌外。
5、弯纱(sinking)。
织针继续下降,接触新纱线开始逐渐弯纱,一直到线圈最终形成。
6、脱圈(knocking-over)。
织针再次下降使旧线圈从针头上脱下,套在正在进行弯纱的新线圈上。
7、成圈(loop formation)。
织针下降到最低位置形成一定大小的新线圈。
8、牵引(holding-down)。
借助牵引机构产生牵引力,将脱下的旧线圈和刚形成的新线圈拉向织针背后,脱离编织区,防止织针再次编织时将旧线圈回套到织针上。
第2节纬编针织物分类与表示方法针织物组织针织物组织定义为组成针织物的结构单元(线圈、悬弧、浮线)以及附加纱线或纤维集合体的配置、排列、组合与联结的方式,决定了针织物的外观和性质。
如图2-1显示,除了线圈外,还包含了1悬弧和2浮线,并且线圈、悬弧和浮线这三种结构单元按照一定方式排列组合。
如图2-2称为衬纬组织。
其中出了线圈外,还包含黑色横向附加纱线,并且线圈和附加纱线按照一定方式排列配置。
图2-1三种结构单元排列组合图2-2线圈附加纱线1、基本组织由线圈以最简单的方式组合形成,是针织物各种组织的基础。
纺织面料来样分析—织物正反方面、经纬向、组织和色纱排列规律分析
③ 纱缨的分组: 在布样的一边先拆除若干根一个系统的纱线,使织物的另一个系统的纱线露出 10mm
的纱缨,然后将纱缨中的纱线每若干根分为一组,并将1 、3 、5 ……奇数组的纱缨和 2 、 4 、6 ……偶数组的纱缨分别剪成两种不同的长度,如图(b)所示。这样,当被拆的纱线置 于纱缨中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与奇数组纱和偶数组纱的交织情况。
判断机织物经纬向的方法 (9)毛巾类织物,起毛圈的纱为经纱,不起毛圈的为纬纱。 (10)条子和格子织物,一般沿条子方向的纱线为经纱,格子偏长或配色比较复杂的纱为经纱。
经
经
1.机织物经纬向的分析
判断机织物经纬向的方法 (11)纱罗织物,有扭绞的纱线为经纱,无扭绞的纱线为纬纱。
1.机织物经纬向的分析
1.机织物经纬向的分析 2.针织物横纵向分析
1.机织物经纬向的分析
概念:机织物是由相互垂直排列的两个系统的纱线,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 其中,沿织物长度方向的纱线称为经纱,沿织物宽度方向的纱线称为纬纱。
1.机织物经纬向的分析
判断机织物经纬向的方法 (1)当样品有布边时,则与布边平行的纱线为经纱,与布边垂直的纱线为纬纱。 (2)含有浆料的纱为经纱,不含浆料的纱为纬纱。
1.一般织物正面的花纹、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 2.具有条格外观的织物和配色模纹织物,其正面花纹必然是清晰悦目的。
3.凸条及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条状或图案凸纹,而反面较粗糙, 有较长的浮长线。
凸条
长浮线
4. 斜纹织物中纱斜纹织物以左斜(↖)为正面,线斜纹织物以右斜(↗)为正面。
左斜(↖)
单纱方向纬向。
若单纱织物经纬向捻向不同时,一般经纱为Z捻,纬纱为S捻。 (7)若织物两个方向纱线的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纱线为经纱,捻度 小的为纬纱。 (8)若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捻向、捻度都差异不大时,则纱线的条干 均匀、光泽好的为经纱。
织物的结构分析详解
实验一织物的结构分析实验内容:(1)织物组织认识(2)梭织物密度、针织物密度的测定(3)纱线线密度的测试。
(4)单位面积织物重量的测试。
实验目的:在织物染整加工和研究过程中,常需对纺织品结构和织物组织有所了解,以便正确地制定研究方案和加工工艺。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常用织物的种类;掌握梭织物密度、针织物密度的测试方法;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单位面积织物重量的测试方法。
一、织物组织认识对给定的几种织物认识其织物组织;了解其织物风格特点。
平纹织物风格特点:(1)纱线在织物中交织最频繁,组织点最多(2)织物结构简单(3)织物平整挺括、坚牢、耐穿、耐用。
斜纹织物风格特点:(1)在纱线粗细度和织物密度相同时,斜纹织物坚牢度不如平纹织物。
(2)在纱线粗细度和织物密度相同时,斜纹织物较平纹织物手感柔软。
(3)斜纹织物可以织成紧度较大的织物。
(4)织物表面有经(纬)浮线构成的斜向织纹。
缎纹织物风格特点:(1)布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
(2)质地柔软,有豪华感。
(3)坚牢度不及斜纹、平纹,易勾丝。
经编织物风格特点:(1)经编织物织物卷边性好于纬编织物,基本不卷边。
(2)没有脱散现象。
不易折皱。
(3)受力变形性介于梭织物和纬编织物之间。
纬编织物风格特点:(1)纬编平针组织在织物的两面具有不同的外观。
不易折皱。
(2)横向延伸度近似纵向延伸度的2倍。
(3)边缘具有显著的卷边现象。
(4)具有脱散性。
二、梭织物密度的测定2.1实验仪器及织物织物分析镜(或移动式密度镜);钢尺:5-15cm,分度值为毫米;分析针实验步骤(1)移动式密度镜,内装有5-20倍的低倍放大镜,可借助螺杆在刻度尺的基座上移动,以满足最小测量距离的要求。
放大镜中有标志线,随同放大镜移动时通过放大镜可看见标志线的各种类型装置都可以使用。
(2)将织物摊平,把织物分析镜放在上面,哪一个系统的纱线被计数,密度镜的刻度尺就平行于另一个系统纱线,转动螺杆在规定的测量距离内计数纱线根数。
纬编针织物分析方法
纬编针织物分析方法常用工具是:照布镜、放大镜、分析针、直尺、方格纸、双头笔、涂改笔及颜色纸。
一:组织分析1. 确定织物的正反面:指织物的工艺正面和反面。
2. 确定编织方向:一般纬编针织物均能逆编织方向脱散。
3. 循著一个线圈横列划于织物上,同时在一线圈丛行划圈,隔10个丛行或20个丛行间隔再划一个直线,以此作为拆散织物时数线圈,绘制编织图或意匠图的起始依据。
4. 切割织物,横向切割要与线圈横列平齐,纵向切割要离开左右丛向标志5-10MM处,以便于操作5. 从划有基线的一边,逐根脱散,观察横列断面及每根纱线在每一个丛行(每支针)的编织形式,并在方格纸上或用编织图的方法依次将成圈、集圈、浮线按规定记号逐个记录,并在记录的横列数纵丛行数要为一个或几个完全组织。
6. 当织物中有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进行编织时,注意布样组织与色纱的配合关系,即下纱位。
A 确定花高花宽,画出意匠图或编织图:花宽----纵行-----针花高----横列-----路数单面----意匠图或编织图双面----编织图b 排针c 画出三角图,并注明下纱位d 确定机器类型,即单面或双面、上编织二:原料分析:主要是分析纱线的组成、织物种类、纱线的细度、配色、线圈长度等。
1 分析纱线的组成:分析纱线是什么形态,如长丝、变形丝、短纤纱等:2 鉴别纤维种类:分析纱线由什么纤维组成,是属纯纺织物、绲纺织物还是交织织物若是化学纤维,还要了解其是有光还是无光,并确定其截面形状3 测试纱线的细度,有比较测定法与称重测定法。
4 配色:把拆下的纱线和色谱对照,确定色纱的颜色,然后记录织物的纱线颜色:5 测定线圈长度,织物属基本组织或简单的花色组织时,要求出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如果是提花复杂织物时,要求一个完全组织内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线长度。
测定线圈长度的基本方法,从实际织物中抽取纱线,测量5-10根100针线圈的长度,求出线圈长的算术平均值,测量时,在纱线上要附加一定的负荷(一般为纱线断裂的确20%-30%),以使纱线上剩留的线圈曲屈基本伸直。
针织基础知识
针织物的结构与分析
一、针织物的一般概念
1.
什么是针织物?
针织物就是利用织 针将纱线弯曲成圈, 并相互串套而形成 的织物。
一、针织物的一般概念
2. 线圈
线圈是针织物 的基本结构单 元,是一个三 度弯曲的空间 曲线。
一、针织物的一般概念
3. 圈柱、圈弧
线圈是由圈柱和圈弧组成。如图所示:左右两边 的直线段是圈柱(图中闪动部分);上下的圆弧 线段为圈弧,其中上圆弧称为针编弧,下圆弧称 为沉降弧。
罗纹对针
双罗纹对针
方格意匠纸的横向表示横列,纵向表示纵行。 在意匠纸上,按完全组织宽度,用红色记号笔,从
右端做起始纵行标记,再对结束纵行做标记。
(若完全组织较大,则每隔5 个或10 个纵行再做
细分标记,直到完全组织结束,并在每个纵行的上
端,标上纵行序号。) 例如,当织物完全组织为18个纵行时,在意匠 图上,从右边选取一个纵行作为第一纵行,顺序向 左数到第18个纵行,用红色记号笔作纵行标记。并
一、针织物的一般概念
11. 针织物的延伸性与弹性
延伸性:指在外力作用下,针织物伸长的特性。 弹性:指当引起针织物变形的外力去除后,针织 物恢复原状的能力。
二、 纬编针织物结构分析
针织物结构分析的目的,主要是 对织物的组织结构、原料品种及规格、 线圈长度和密度等物理指标,进行分 析和测量,从而确定来样的编织工艺、 及染整工艺,以便仿制设计或是改进 设计。这里主要介绍针织物组织结构 分析的步骤。
二、纬编针织物结构分析
第四步:观察完全组织,并做标记:
2. 对于完全组织不明显的织物,可从任一 纵行开始,以每5个或10个纵行为间隔 做标记,试拆一些横列后,从每一列线 圈结构的循环规律中确定完全组织的宽 度,再做正式的标记。
针织学第九章 纬编针织物分析与工艺计算
可计算或估算的上机工艺参数:
• 机型 • 机号G • 筒径D • 总针数N • 坯布百针纱长L • 不同原料的吃纱比C • 落布转数Z
四、纬编织物分析中使用的公式
1. 由成品幅宽、横密计算总针数
N WPA 5
N----总针数(枚) W----成品幅宽(cm) PA----成品横密(纵行/5cm)
2. 由成品横密估算机号
G PA 3
G----机号(针/英寸) PA----成品横密(纵行/5cm)
3. 由成品幅宽、机号计算筒径
D WPA
5G
D----筒径(英寸) W----成品幅宽(cm)
Z
落布重量 (kg) 针筒一转的布重 (kg)
50转放量
n
针筒一转的布重 (kg) 10 9 N Tili Ki i 1
Ti----第i根纱线的线密度(tex) li----第i根纱线的线圈长度(mm) Ki----第i根纱线的喂纱总路数 N----总针数
n----一个完全组织中所使用的不同纱线的根数
第九章 纬编针织物分析与工艺计算
第一节 纬编针织物的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分析工具
1. 观察工具: 观察织物密度
折叠式照布镜
2. 分解工具:对织物进行拆散 剪刀、镊子、细墨水笔
3. 测定用具:测量纱线线密度、织物单位面积重量
电子天平
二、纬编织物分析的内容
1. 原料品种和规格分析 2. 组织结构分析 3. 织物密度和百针纱长测量 4. 织物重量测量 5. 生产设备分析 6. 后整理分析
几种常见针织物横档的成因分析
匀 度较 差时 , 织 物会 出现 单条 横 档 , 织物表面不平整。
( 5 ) 纱 线捻 度 。纱 线 的捻 度 和 毛羽 差 异 较 大 时 , 在 筒
子 染 色时会 造成 纱线 染 色 不 均匀 , 在 织物 表 面 出现 颜 色深 浅 的横 档 。 从 针织 织造 的角 度分 析织 物横档 形成 的主要原 因 有: ( 1 ) 纱线 张力不 匀 。针 织 物 由若 干 线 圈连 接 而成 , 织造 时 , 纱 线张 力 的控 制不 匀 会 导 致 线 圈 大小 差 异 较
A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c a u s e s o f k n i t t e d f a b r i c b a r r e s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I t i s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a t u n e v e n mi x i n g o f r a w ma t e i r a l s , d e v i a t i o n o f y a r n l i n e a r d e n s i t y.u n e v e n y a r n t e n s i o n i n k n i t t i n g a n d u n e v e n s t r e t c h o f s p a n d e x a s w e l l a s mi s u s e o f s l i v e r s o r y a r n s d u e t o p o o r p r o d u c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a r e t h e ma i n c a u s e s o f k n i t t e d f a b ic r b a r r e s .Th e k n i t t e d f a b i r c b a r r e s c a n b e r e d u c e d b y i mp r o v i n g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s e mi — i f n i s h e d a n d i f n i s h e d p r o d u c t s a n d r e i n f o r d n g p r o d u c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
针织面料-织物解析
Zah1[1]ZJ
+U@D1
"Q
A :直接计算法:
gT !iYf#3>
织物门幅 = 可生产机器的总针数
÷WPICTN S/K JERSEY PD SOLID 18G×30” WPI=29
Uu S8
Lc
查机型表可知 18G×30” 的总针数为 1680 ,可以计算出以上布种的门幅:
针织布分析经验公式及工艺资料查询表 ( 详)
转载自中华纺织网论坛
作者: badlon -O-S1U
hc
一、〖基本公式〗
9=\);+IQB
GM/M2=G(gm) ÷ S(m2) -9;d QjT
WIDTH=CUTS ÷
WPI
A[ z>:[D
OZ/YD=WIDTH × GM/M2 × 0.00082 I
3OgFW"hO
B :比较计算法(改变 GAUGE ) M
如果已知道织物的门幅和重量, 要求在重量、 缩水不变的情况下计算其余可以生产的门幅
时,可以用以下公式:
=ciUF =
Eg(N/uxQ1c
可生产的门幅 = 可生产的机器总针数 ÷现有的机器的总针数 ×现有门幅 g]_I1[6
obO$X&D
-
例如:已知 20S/1 CTN S/K
公支用于毛纱类(如 100% WOOL 、 ACRYLIC/WOOL 、 ACRYIC );旦尼尔用于长丝
类( 如 FILAMENT POLY 、 FILAMENT NYLON
、 CYARL 、 SILK 、 LUREX )。 1[1]
VO# 1[1]
nn!
根
据
英支
的
定
纽代尔纤维混纺针织物性能分析
2 2 1 混 纺针织 物 的拉 伸断裂 实验 ..
收 稿 日期 : 0 10 — 7 2 1 - 11
测 试 仪 器 为 YG8 1DN 织 物 动 态 悬 垂风 格 1- 仪 。取 直径 为 2 0mm 的 圆形 试 样 , 种 织 物测 4 每 5 试样 , 块 测动态悬 垂 系数 时 圆盘 转速 为 5 rm, 0p
物 的质量 损失 率 。 2 2 6 混 纺 针 织 物 起 毛 起 球 试 验 .. 测 试 仪 器 为 YG5 2型 织 物 起 毛 起 球 仪 。取 0 通 过 表 5悬 垂 试 验 结 果 可 以 看 出 : 于 这 三 对
直径 为 1 2 8mm 的 圆形 试 样 , 毛 起 球 次数 均 1 . 起 为 3 0次 , 各种 织物 与标 准样 照对 比 。 0 将
表 1 纤 维 的 规格
主研发 的国 内唯 一高 湿 模量 粘 胶 纤维 , 有 较 高 具
的强力 、 湿模 量 、 断裂 伸 长率 和 高卷 曲性 ; 纺 高 可 性好 , 柔软 滑爽 , 感好 。其 织物悬 垂性及 保 型性 手 均优 , 耐洗 涤 、 抗褶 皱 , 吸湿 透气性 比棉纤 维好 , 穿 着舒 适 , 是制 作 高档 时装 、 闲运 动 装 、 休 童装 及卫
得 出, 三种 织物 中, 这 纽代 尔/ 纶 混 纺 织 物 的 综 合 力 学 性 能是 最 好 的 。 涤
关键 词 : 代尔纤 维 ; 纺 ; 纽 混 针织 物 ; 学性能 力 中图分类 号 : S 8 . 2 T 1 1 9 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93 2 (0 1 0 —0 00 10 —0 8 2 1 )20 1 —3 测 试仪器 为 L Y 2 1 F 一0 B多 功 能织 物 强 力 机 。
竹纤维针织物的物理性能分析
竹纤维是最近几年来由我国自行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生态环保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纤维强度高,弹性好,吸湿、放湿性和染色性能优良等特点。
竹纤维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能够维持无虫蛀、不霉烂,有必然的抗菌功能。
竹纤维虽然有上述诸多长处,但与其他纤维相较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缺点,如湿强低于棉纤维,干强远低于涤纶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竹纤维针织物的性能特点,本文别离用竹纤维和棉纤维两种纯纺纱线进行小样织造,并对两种织物的性能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为合理利用竹纤维开发产品提供必然依据。
1、实验部份1.1试样准备实验采用18.2tex的纯竹纤维纱和棉纱,在机号为30G的多针道单面机上织成两种织物,采用单面纬平组织,织物经适当整理后备用。
织物大体指标织物种类纵密/横列·(5cm)-1横密/纵行·(5cm)-1回潮率/%竹纤针织物120.376.57.87棉纤针织物113.972.17.82注:回潮率测定条件为温度16.2,相对湿度69%。
1.2测试仪器及方式织物透气性实验采用Y561型织物透气仪,参照国家标准GB5453—85规定实验方式。
织物悬垂性实验采用YG811织物悬垂测定仪,织物抗起毛起球实验采用YG502织物起毛起球仪,织物折皱弹性实验采用FY一22硬挺度仪、YG541A型织物折皱弹性仪,织物刚柔性实验采用LFY一22硬挺度仪。
测试条件:实验室温度25℃,相对湿度60%。
2、结果及分析2.1透气性和悬垂性两种试样的透气性测试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竹纤维针织物的透气性远优于棉针织物的,这是由竹纤维本身的特殊结构决定的。
在电镜下观察竹纤维的横切面和纵向结构,可看到竹纤维的横截面为带锯齿的不规则圆形,纵向平直,表面有沟槽,其形态结构与粘胶纤维几乎相同,因此透气性、吸湿放湿性良好,染色性能优良。
在酷热夏日,竹纤维的这些优良性能给予了面料干爽舒适的特点,它可以刹时吸收并蒸发人体排出的水分,令人感到凉爽。
织物透气性/L·(m2·s)-1竹纤维针织物3065.2棉针织物663.6试样的悬垂性测试结果见表3。
针织面料分析
关于针织衫我很喜欢研究针织面料,针织衫是大家换季春秋必穿的衣服,就如图所示,针织衫可以编制出很多款式,举几件我比较喜欢的款式与搭配。
针织衫价位及品牌介绍这些衣服都是针织面料,价位大概在400-600之间。
来自ZARA的休闲风,ZARA是西班牙Inditex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它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零售品牌。
1975年设立于西班牙的ZARA,隶属于Inditex集团,为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装商,在世界各地56个国家内,设立超过两千多家的服装连锁店。
ZARA深受全球时尚青年的喜爱,设计师品牌的优异设计,价格却更为低廉,简单来说就是让平民拥抱High Fashion。
针织面料介绍首先来介绍一下针织面料:针织面料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产物。
针织面料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
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
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
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
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针织生产分纬编和经编两大类。
在纬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以后便可把筒子纱直接上机生产。
每根纱线沿纬向顺序地垫放在纬编针织机的各只织针上,以形成纬编织物。
在经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整经,纱线平行排列卷绕成经轴,然后上机生产。
纱线从经轴上退解下来,各根纱线沿纵向各自垫放在经编针织机的一只或至多两只织针上,以形成经编织物。
在某些针织机上也有把纬编和经编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这时在针织机上配置有两组纱线,一组按经编方法垫纱,而另一组按纬编方法垫纱,织针把两组纱线一起构成线圈,形成针织物。
由同一根纱线形成的线圈在纬编针织物中沿着纬向配置,而在经编针织物中则沿着经向配置。
针织衫是指使用针织设备织出来的服装。
毛衣是针织衫的一种,毛衣是指使用毛线织出来的针织衫。
针织实验报告
针织实验报告篇一:针织学实验报告《针织学》实验指导书一、总则1. 本大纲的适用范围1)本大纲相关的课程名称及课程属性针织学,属于专业模块课2)本大纲的适用范围:纺织工程专业3)实验总时数:16课时2. 本大纲的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针织学》课程的理解,巩固课堂内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针织物的基本组织及其特性、针织物组织的分析方法、针织物密度的测定方法及横机的编织原理。
3. 本实验课程的重点和内容1)针织物密度的测定:测定不同针织物组织的横向密度、纵向密度和总密度。
2)纬编针织物组织分析:分析纬编针织物组织的种类,并分析其特性。
3)手摇横机的操作:掌握横机的操作原理及方法。
4)经编针织物组织分析:分析经编针织物组织的种类及其特性。
4.本大纲的所需实验设备放大镜、挑针、密度镜、天平、烘箱、圆盘取样器、手摇横机等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安排实验项目一针织物性能测试1) 实验类型:验证性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 学时数:2学时4) 实验目的:使学生学会针织物密度的测定方法;学会织物密度镜的使用;了解织物密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了解针织物的主要参数及其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5) 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认真测定织物密度,掌握密度镜的使用方法及不同组织密度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织物的紧密程度,掌握织物密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了解针织物的主要参数指标包括:线圈长度、密度(横密、纵密、总密度)、平米克重等测试方法。
6)实验过程密度测试:羊毛衫织物的密度,用以表示纱线线密度相同条件下羊毛衫织物的稀密程度,指织物在规定的长度内的线圈数。
通常采用横向密度、纵向密度和总密度来表示。
(1)横向密度(简称横密)横密是指在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纵行数,可用下式计算:PA=50 A式中:PA——横向密度,线圈数/50mm;A——圈距(mm);(2)纵向密度(简称纵密)纵密是指在线圈纵行方向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横列数,可用下式计算:PB=50B式中:PB——横向密度,线圈数/100mm;B——圈高(mm);(3)总密度羊毛衫织物横向密度与纵向密度的乘积称为总密度,可用下式计算:P=PA?PB总密度表示在规定面积(50mm×50mm)内的线圈数。
针织物密度和线圈长度实验
针织物密度和线圈长度实验
一、目的要求
针织物密度测定与机织物相似,采用往复式织物密度分析镜法。
针织物线圈长度用脱散法,并计算出线圈长度。
通过试验,掌握测定方法和指标的计算。
参阅FZ/T 01031。
二、试验仪器和试样
Y511B往复式织物密度分析计或Y511C织物密度镜、纱线长度测量器、挑针等。
试样为光坯汗布(长度大于1m)。
三、试验方法和程序
(一)针织物密度试验
1、将准备好的试样放在平整的桌面上,不可展(拉)长或展宽。
2、织物密度镜在距布边5cm以上的区域选取两面共5个不同部位,分别测量纵向和横向10cm内的线圈数。
(二)针织物线圈长度试验
1、在针织物的适当区间,数100个线圈纵行,并打印做上记号。
2、将印间的纱线从针织物上拆下,脱散的纱线根数略多于测定次数。
当编织该针织物的进线路数已知时,则测定次数为进线路数的3倍,而且用同一路编织而成的线圈至少要测量3处。
当进线路数未知时,测定次数至少为一个完全组织各路进线的3倍。
3、将拆下的纱线,逐根在纱线长度测量器上测其两记号间的伸直长度。
测定时,纱线上所加的初负荷见表1:
表1 测试针织物线圈长度时的初负荷(预加张力)
由于针织物的组织结构不同。
后整理的工艺不同,使纱线伸直而不伸长的初张力肯定是有差异的,为了减少因初张力选择不当而带来的长度测量误差,也可采用纱线拉伸曲线作图法来求初张力。
四、试验结果计算
计算平均横密、纵密、线圈长度和未充满系数。
纬编针织物分析与工艺计算 课件
1. 定义: 针织物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串套联系 后,线圈与线圈分离的现象。
(1)纱线断裂——沿线圈纵行脱散 (2)线圈失去串套联系——沿线圈横列脱散
2. 影响脱散性的因素: ① 针织物的结构。 ② 针织物的稀密程度。 ③ 纱线的性质:摩擦系数、抗弯刚度等。
(七)卷边性
1.定义: 针织物在自由状态下布边发生包卷的现象。
(十二)钩(勾)丝与起毛起球
1.钩丝: 织物中的纤维或纱线被外界物体钩出在 表面形成丝环。
2. 起毛:当织物在穿着、洗涤过程中,不断经 受摩擦而使织物的纤维端露出在织物 表面。
3. 起球:起毛后的纤维端不能及时脱落而相互 纠缠在一起形成球状小粒。
(十一)缩率
1. 定义:针织物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尺寸变化 的百分率。考核针织物非常重要的一 个指标。
2. 主要分类 : (1)下机缩率(织缩) (2)染整缩率(染缩) (3)洗涤缩率(洗缩)
3. 影响缩率的因素:
① 针织物的结构。 ② 织物的稀密程度、未充满系数。 ③ 加工条件。 ④ 放置条件。
2. 影响弹性的因素:
① 针织物的结构。 ② 纱线的弹性。 ③ 织物的稀密程度。
(十)断裂强力、顶破强度和断裂伸长
• 织物的胀破强度/顶破强度
织物局部在垂直于平面的负荷作用下受到 破坏,也称其为胀破、顶裂或顶破。测试指 标为胀破强度和胀破伸长。
顶裂可模拟膝部、肘部和袜子受力 裂口一般呈直角形或直线形
5. 公式: X L L0 100 % L0
L0 ——试样原长(mm) L ——试样拉伸后长(mm)
(九)弹性(弹性恢复)
1. 定义:当引起针织物变形的外力去除以后,针 织物形状恢复的能力。
E (L L1) 100 % (L L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织物分析
一:纬编针织物的拆散分析
常用工具是:照布镜、放大镜、分析针、直尺、方格纸、双头笔、涂改笔及颜色纸。
一:组织分分析
1. 确定织物的正反面:指织物的工艺正面和反面。
2. 确定编织方向:一般纬编针织物均能逆方向脱散。
3. 循著一个线圈横列划于织物上,同时在一线圈丛行划圈,隔10个丛行或20个丛行间隔再划一个直线,以此作为拆散织物时数线圈,绘制编织图或意匠图的起始依据。
4. 切割织物,横向切割要与线圈横列平齐,丛向切割要离开左右丛向标志5-10MM处,以便于操作
5. 从划有基线的一边,逐根脱散,观察横列断面及每根纱线在每一个丛行(每支针)的编织形式,并在方格纸上或用编织图的方法依次将成圈、含针、浮线按规定记号逐个记录,并在记录的横列数和丛行数要为一个或几个完全组织。
6. 当织物中有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进行编织时,注意布样组织与色纱的配合关系,即下纱位。
A 确定花高花宽,画出意匠图或编织图:
花宽----丛行-----针
花高----横列-----毛数
单面----意匠图或编织图
双面----编织图
b 排针
c 划出菱角图,并注明下纱位
7 确定机器类型,即单面或双面、上编织
二:原料分析:主要是分析纱线的组成、织物种类、纱线的细度、配色、线圈长度等。
1 分析纱线的组成:分纱线是什么形态,如如长丝、变形丝、短纤纱等:
2 监别纤维种类:分析纱线由什么纤维组成,是属纯纺织物、绲纺织物还是交织织物若是化学纤维,还要了解其是有光还是无光,并确定其截面形状“
3 测试纱线的细度,有比较测定法与称重测定法。
4 配色:把拆下的纱线和色谱对照,确定色纱的颜色,然后记录织物的纱线颜色:
5 测定线圈长度,织物属基本组织或简单的花色组织时,要求出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如果是提花复杂织物时,要求一个完全组织内不同色纱或不同原料的纱线长度。
测定线圈长度的基本方法,从实际织物中抽取纱线,测量5-10根100针线圈的长度,求出
线圈长的算术平均值,测量时,在纱线上要附加一定的负荷(一般为纱线断裂的确
20%-30%),以使纱线上剩留的线圈曲屈基本伸直。
三:有关成品规格的简介
1.成品规格:即成品的封度和重量,是客户的成品封度和重量,是织厂与染厂共同努力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与针数、纱支、织法结构,织物密度等有密切联系,
成品封度:是根据成衣的尺寸确定的,关系到成品的裁剪,忽略一些特殊的变化因素,根据织物的横密来确定针筒总数与布封的关系。
N N-------针筒总针数
W=------------- W-------针织物布封(寸)
0、47Pa Pa-------针织物横向密度(丛行/5cm)
当针数一定时,成品布封(W)与横密成反比
当Pa 越大,布越勿,W越小:
发果布封不足或阔了,都要赔布给客户
1抽针可以使布封减小
2含针可以使布封增大
3粗纱支可以使封增大
B:成品重量:即定型后的织物单位面积的重量,不但与织物的风格效果有关,而且与原料的耗用量,成本有直接的关系,与织物的纱支,织法结构,密度有关,现在客户对成品重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超过5克以上就要赔布,因此,密度的控制很重要,确定织物的密度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用针密来控制织物的重量,即横向密度和丛向密度:
Pa横向密度用5cm内线圈横列方向的丛行数表示(WALE),Pb丛向密度用5cm内线圈丛行方向的线圈横列数(COURSE)
一般国外一些客户会以Pa、Pb作为一种测试标准,衡量色布的重量的轻重或区公梭织布的一种标准,有时会以每英寸或者2厘米来计算WALE和COURSE。
0.233EP a。
Pb E 线圈长度(mm)
G=---------------------------------- Pa横向密度(丛行/5cm)
Ne Pb 丛向密度(横列/5cm)
Ne 纱线支数(S)
B:测定纱线长度,
织物属基本组织或简单花色组织,要求出纱线长度,如果是提布要求出一个完全组织同不同原料的纱线长度,本公司一般以100个线圈的纱线长度作为一个设定密度的方法,基本方法是从实标织物中抽取5至10根100个线圈长,量度出平均值,测量进在纱线上附加一定的负荷(一般为断裂强度的15%)
洗后的重量和成品重量一样重要,洗后重量亦即是成品布(做成衣洗水)洗完干燥后的布重(g/m2),通常有要求洗后重量的单,是以洗后重量作为收标准的,当然成品(定后)重量也不能太离谱,一般洗后重量大30克左右,要看缩水率的大小而定。
缩水率与成品封度、重量有极大关系。
洗前丛50----------------------------------------洗后丛47
洗前横50-----------------------------------------洗后横50
45—50
横缩W=--------------------------- X 100%= —10%
50
负值表示收缩,正值表示扩阔。
缩水人为铺干缩水、挂干缩水和抛干缩水,铺干缩水即将布放在水平网上晾干,挂干即象我们平时晒衣服一样,尺寸稳定较好,但不适用于丛向容易伸长的胚布,抛干则用干衣机抛干,尺寸变化较大,缩水率比挂干大。
2:布土封度(成品封度)与针筒寸数的关系
同种布类的针织布,封度与织机针寸数有直接的关系。
未知布数的针筒
要求布封=----------------------------------X已知布封
已知布封的针筒
例如:通常18G30“20s/1棉单珠地做68“X210G/M2。
1860
要求布封=------------------------X 68“=72”
1740
82“
若需做82“则------------------------------X1740=2098----可先用2088和针筒.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