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5 类:①G 蛋白耦联受体②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③络氨酸激酶受体④细胞内受体⑤其他酶类受体
14、配体:能与受体结合的化学物质。内源性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或外源性药物。
15、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力。
▲pD2 值可以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大小,pD2 值越大说明药物与受体亲和力高,用药剂量小 pD2 指 激动药解离常数的负对数,p A2 表示竞争性拮抗药的作用强度。
◇◇ shawloong
第一章~第四章
拿来主义+个人创新=gelivable
药理学总论
oh my lady gaga
1、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①阐明药物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②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
③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②与剂量也无关。
③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拮抗药解救无效。
④反应表现各药不同,各人也不同。可能只有一种症状, 也可多种症状同现。
⑤停药消失,再用复现。
⑥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可能是其代谢物,也可能是药剂中杂质。
⑦皮肤过敏试验有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
3、特异质反应:遗传异常的免疫反应;与剂量成比;与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药理拮抗药有效。 4、继发反应:指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一种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两重感染。
(1)副反应:在常用剂量下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副作用)。发生在常用剂量下,不严重,难避免的。
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
(2)毒性反应:量大或蓄积或机体敏感性高发生有害的反应,一般比较严重,可以预知和可避免的。 ①急性毒性:剂量过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
②慢性毒性:蓄积过多,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
2、药物:可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化学物质。
3、药理学内容:药效学、药动学
4、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作用、机理、用途、不良反应)
5、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6、用药目的(治疗作用):对因治疗、对症治疗
7、基本作用:①调节功能 兴奋:提高机体原有的功能 抑制:降低机体原有的功能
1、药物本身的物化性质(分子大小、脂溶性、PH)
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结合药不能通过生物膜,只有游离药物才向组织分布。 3、组织器官的屏障作用,如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4、细胞膜两侧体液 PH。
★血脑屏障:极性高、大分子、水溶性或解离型药物难通过,只有脂溶性高的药物才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
通过血脑屏障。炎症可改变其通透性,如:在脑膜炎患者,其对青霉素的通透性增高,使青霉素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再分布
-1-
◇◇ shawloong
拿来主义+个人创新=gelivable
oh my lady gaga
23、药物代谢主要部位:在肝脏 意义(结果):主要是灭活,水溶性增加,小部分是活化 24、药酶诱导剂:加速肝药酶合成和活性的药(数量增加,活性增加)
如 安眠药能加速肝药酶合成和活性 结论:药酶诱导剂使药物作用减弱
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搐等,以阳性率表示。 2、最小有效量 (阈剂量或阈浓度):刚引起药理效应的剂量。 3、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即安全用药的极限)。 4、剂量:一般成人应用药物能产生治疗作用的一次平均用量。 5、治疗量:指药物的常用量,是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一般为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量。 6、常用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量。一般情况下治疗量不应超过极量。 7、最小中毒量:超过极量,刚引起轻度中毒的量。 8、致死量:超过中毒量,引起死亡的剂量。 9、效价强度:药物达一定药理效应的剂量。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10、效能:药物达最大药理效应的能力(增加浓度或剂量而效应量不再继续上升)。
▲一级动力学消除:消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成正比的恒比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无关, 消除速率常数恒定(未超出转化能力)∕t1/2 恒定, 此时为缩短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可: 首剂量加倍。
▲零级动力学消除:药物消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无关的恒量消除,其血浆半衰期随血药浓度的降低而缩短。 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量的药物∕t1/2 与血浆浓度有关,与血浆药物初始浓度成正比 ∕恒速消除,消除速度与初始血药浓度无关
意义:反映药物消除速度的快慢(决定给药的间隔 T) 主要影响因素:肝肾功能
29、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口服药物吸入血液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 30、促进药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细胞色素 P450 酶系统(肝药酶)。
▲首关消除:药物吸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减少进入体循环的量。
☆药酶抑制作用 对肝微粒体中酶产生抑制作用,使其他药物代谢减慢,导致药理活性及毒副作用增加。 酶抑制剂:西咪替丁、酮康唑、口服避孕药等。
-2-
◇◇ shawloong
拿来主义+个人创新=gelivable
oh my lady gaga
☆☆☆★☆☆☆
1、治疗作用:指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治疗目的分为对因和对症治疗。
(1)对因治疗(治本):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如抗生素消除体内致病菌。 (2)对症治疗(治标):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2、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带来不适作用的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特点:药物固有的效应,可预知的,难避免。
药原性疾病: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较难恢复的,如庆大霉素耳聋,肼屈嗪红斑性狼疮等。
☆致癌、致畸胎、致突变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③致畸作用: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的作用,常发生于妊娠头 20 天至 3 个月内。
④致突变与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指药物使 DNA 分子中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基因突变)、 企图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以达到治疗目的是有限度的,过量用药是十分危险的。
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药物的最大效能与效应强度含意完全不同,二者并不平行。
-3-
◇◇ shawloong
拿来主义+个人创新=gelivable
oh my lady gaga
11、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12、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效应指标为中毒或死亡则可改用半数中毒浓度(TC50)、半数中毒剂量(TD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表示。 13、半数有效量(ED50):是能引起半数阳性反应(质反应)或半数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
(酸碱互换类推)
▲▲药物通过细胞膜受膜面积、药物解离度、体液 PH、膜两侧药物浓度差及血流量的影响。
▲ 药物经生物转化后 大多数活性↓,少数↑
▲ 药物经肝脏代谢后 极性↑ 分子量↑ 易容于水 易排泄
药物在肝脏中的生物转化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为氧化、还原或水解,多数药物灭活,失去药理活性,
少数例外,反而活化;第二步为结合,与体内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使药物转化为极性高的水溶性
▲pA2:使加倍浓度的激动药仍保持原有的效应强度的拮抗药浓度的负对数。 16、内在活性: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引起受体激动,产生效应的动力。(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
亲和力
内在活性
激动药


拮抗药


部分受体激动药
源自文库


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竞争同一受体并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右移,但最大效能不变。 与受体结合是可逆的,当激动药剂量↑,仍可达到原有效应。
5、安慰剂:无药理活性的制剂。
☆★☆药物剂量一效应关系 1、 量效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性变化。
浓度-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药理学研究常用。 (1)量反应:药理效应强弱有的是连续增减的量变,如血压升降、平滑肌舒缩等,
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 (2)质反应:药理效应不随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型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25、药酶抑制剂:减弱肝药酶合成和活性的药。 26、药物排泄的部位:肾脏
结论:药酶抑制剂使药物作用增强
影响肾排泄的因素:肾功能、尿液 PH、药物间的竞争抑制 27、稳态血药浓度:药物的吸收与消除速度相等,血药浓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每隔一个 T1/2,衡量用药一次,经 4~6 个 T1/2,体内药量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首剂加倍,再每隔一个 T1/2,衡量用药一次,可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28、半衰期: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一级动力学,恒比消除)
非竞争性拮抗药:使激动药最大效应 ↓,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不可逆。 17、转运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药物主要:简单扩散) 18、被动转运:指药物分子由高浓度通过生物膜向低浓度转运。特点:顺浓度差,不耗能(顺浓扩散) 19、主动转运:由低浓度侧通过生物膜向高浓度侧转运。
特点:逆浓度差,耗能;需要载体,有饱和现象,有竞争抑制。 20、影响脂溶扩散的因素;膜两侧浓度差;药物理化性:脂溶性、解离度 21、脂溶性高,解离度低,易吸收;离子型药物不易吸收;分子型药物易吸收。 22、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药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细胞膜屏障、体液 PH 值、局部组织的血流量,
代谢产物而利于排出体外。
▲ 诱导肝药酶药物:苯妥英钠、灰黄霉素、苯巴比妥、保泰松、利福平。
肝药酶
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 p-450 酶系统 称为“肝药酶”,影响药物的药效。许多药物或其他化合物可以改变肝 药酶的活性,能提高活性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反之称为“药酶抑制剂”。
☆药酶诱作用 某些药物使肝药酶活性增加,从而加速自身和其他药物的转化,导致药理效应减弱的现象 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利福平等。
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正常情况下不易进入。
▲肾脏是最重要的药物排泄器官。
▲ 肝脏是主要代谢器官。
肾小球滤过:血浆蛋白的结合可延缓过滤速度,游离型药物易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具脂质膜膜的特性,故和药物通过其他细胞膜一样,只有未解离的
分子型药物的浓度对重吸收过长起作用,当尿液酸性增高时,碱性药物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减少。
△无首过消除(首关效应)给药途径:肌内注射、舌下给药、直肠给药、经皮给药。
▲肝药酶: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
☆弱酸性:PH—PKa=lg[A—]/[HA]
弱碱性:PKa—PH=lg[BH+]/[B]
(解离/未解离)
△药物的 PKa 值是指药物 50%解离时的 PH 值。 ▲影响药物的的分布因素:
②抗病原体和肿瘤
③补充不足
8、选择性: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对某些组织反应明显,对某些组织反应不明显。
9、极量(最大有效量)小于最小中毒量
10、治疗量:大于最小有效量,小于极量
11、治疗指数(TI)是一个常用的数值,可用它来估计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好。
TI=LD50(半数致死量)/ED50(半数有效量)或=TD50(半数中毒量)/ED50(半数有效量) 12、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带来不适作用的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如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内难以恢复。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如久服可乐定停药次日血压将激烈回升。 (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指与药理作用无关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特点:①一类异常的免疫反应,见于过敏体质病人。
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反应,特异性反应,停药反应 ,继发性反应,致畸、
致癌、致突变,药物依赖性
▲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基础是: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13、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特殊大分子蛋白质,能与药物结合,能与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结合,
传递信息,引起相应的药理效应。(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
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表示。 14、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的比值 (LD50/ED50),比值越大相对安全性越大,反之越小。
该指标的药物效应及毒性反应性质不明确,这一安全指标并不可靠。
15、安全范围:是 ED95~TD5 之间的距离,其值越大越安全。药物的安全性与药物剂量(或浓度)有关。 16、可靠安全系数 (CSF):CSF=LD1/ED99, 比值大于 1,安全系数较大;比值小于 1,安全系数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