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初中地理七上《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_2
七年级地理上册《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2.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强调聚落发展变化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聚落发展变化知识的记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聚落发展变化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聚落发展变化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聚落发展变化知识的掌握。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练习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聚落的定义、分类、发展变化原因等。
设计意图:全面检验学生对聚落发展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分享学习心得。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聚落的定义、分类及其主要特征,掌握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2.分析聚落的空间布局、景观特色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掌握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了解聚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对聚落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4.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聚落发展变化的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二)教学设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聚落文化的认识,培养对我国传统聚落文化的热爱。
2.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对聚落发展变化的关注,激发学生关爱家乡、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4.培养学生面对聚落问题时,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地理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新版)粤教版
5.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课堂
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聚落发展变化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聚落与环境关系的认识。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了解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回答不准确或存在疑惑的学生,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3. 聚落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聚落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聚落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聚落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聚落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重点:
1. 聚落的发展变化规律
2. 不同聚落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
3.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
1. 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 分析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解决办法:
1. 利用地图、图片和实例,生动形象地展示聚落的发展变化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加深对聚落特点的理解。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分析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论述题:
(1)请论述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答案: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因素,如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社会因素,如人口增长、人口迁移、政策等;技术因素,如科技创新、交通运输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聚落的形成、发展和变化。
(2)请论述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保护聚落环境的措施。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主要介绍了聚落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本节内容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聚落特点,掌握聚落的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聚落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聚落的发展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聚落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掌握不同地区的聚落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地理环境变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聚落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难点:聚落的发展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聚落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聚落的发展变化规律;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地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课件:聚落的发展变化相关图片、实例;3.地图:各地聚落分布图;4.视频:关于聚落发展变化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地聚落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地聚落的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聚落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聚落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聚落的发展变化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回答关于聚落发展变化的问题。
聚落的发展变化-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聚落的发展变化-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知识概述1.1 聚落的概念聚落是指一些人群集居住的地方。
这些人可以是部落或家族,也可以是村庄、城市等地方。
1.2 聚落的类型聚落可以分为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种类型。
农村聚落在区域内有自己独立的经济体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城市聚落则是由若干城市所组成的,其主要特点是经济发展、交通通讯便利、人口稠密等。
1.3 聚落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可以把聚落的发展变化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自然村落阶段:原始阶段,聚落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人口数量较少,社会组织比较简单,物质生活水平较低。
2.宗族聚落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由一些拥有共同祖先的人群组成,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社会生活逐渐变得复杂。
3.集镇聚落阶段:这个阶段聚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数量,经济活动也日益活跃。
人们开始从事各种行业和手工业,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产和市场系统。
4.城市聚落阶段:最后就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系统。
这个系统包含了不同规模和领域的城市,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系列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完整的社会体系。
二、学习目标1.了解聚落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聚落发展变化的阶段。
2.理解聚落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
3.能够分析聚落发展变化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1.聚落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
2.聚落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流程4.1 教学内容1.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2.聚落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
3.聚落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4.2 教学流程1.知识概述介绍:通过PPT和课件讲解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及聚落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
2.影片观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相关影片,了解不同聚落的发展变化,以及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针对不同聚落,进行讨论和分析,掌握聚落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实际影响。
4.思维导图:让学生完成一份聚落发展变化的思维导图,展现聚落的发展过程和变迁,从中深入分析当地经济发展变化。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落的概念、类型及特点,掌握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聚落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规律。
2.学会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交通状况等,并能运用这些因素解释现实生活中聚落的发展变化。
3.能够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识别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聚落,提高地图阅读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地理知识、案例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组聚落图片,包括城市、乡村、古村落等不同类型的聚落,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聚落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2.学生分享观察心得,教师引导总结:聚落是人类在地球表面生活、生产的聚集地,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共同解决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聚落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聚落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和实例,讲解聚落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2.查找资料,了解我国一个著名的古村落或古镇,从聚落发展变化的角度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地理位置、历史变迁、主要影响因素等。要求字数在500字左右,以书面形式提交。
3.制作一份关于聚落发展变化的手抄报,内容包括聚落的概念、类型、发展因素、规律等,要求图文并茂,创意新颖。
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教学设计】《聚落的发展变化》(广东人民)
【教学设计】《聚落的发展变化》(广东人民)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说出聚落的含义、基本类型及发展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前准备1、各种类型的地图,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经济区分布图等;2、准备一些典型的图片;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板书: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讲授新课】活动探讨师:观察图片,说说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区别。
生:学生抢答。
师:教师总结。
活动探究师:判断图5.14、图5.15中A、B、C、D四个区域分别是城市还是乡村,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生:小组讨论。
学习新知师:乡村是主要从事各种农业活动的居民聚居的地方。
它可以有林场、牧场、渔村等不同的村落类型。
师:(课件展示)城市是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的地方。
它的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
乡村和城市都是人们聚居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聚落。
从小村庄发展成集镇、小城镇、城市,是聚落发展和演变的一般过程。
师: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聚落景观,它们既反映了各自的自然环境特点,又体现了不同时期居民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活和经济发展水平。
早期的聚落分布有哪些特点呢?生:讨论回答。
师:早期的聚落大多数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如四大文明发祥地——中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埃及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和印度恒河流域等地区都是早期聚落的集中地区。
活动探究师:1.观察图5.17,说出图中聚落的形成主要受哪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讨论。
师:第一幅图中聚落的形成主要受到地形的影响。
该乡村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山麓,这里相对平坦,便于开展农业生产。
第二幅图中聚落的形成主要受到地形、河流等因素的影响。
该城市分布在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这里不仅地势平坦,而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因此已发展成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大城市。
师: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淹没范围涉及12座县城(城市)、114座集镇,合计移民超过百万。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及教学反思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掌握聚落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2.了解聚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
3.理解聚落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1.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聚落的历史演变和空间结构。
1.3 教学方法讲授、问答、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1.4 教学流程课前准备1.整理教学材料,准备PPT课件。
2.确定实地考察的聚落。
3.将PPT课件及课堂讨论问题上传至虚拟教室。
导入1.展示聚落发展的历史演变图片,导入本节课内容。
2.引导学生回忆在社区、村庄、小镇等场所的观察所得,介绍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讲授与讨论1.讲授聚落的形成原因和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聚落的种类特征。
2.分组讨论聚落的历史变迁,对聚落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归纳历史演变的主要阶段和特征。
3.讲授聚落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引导学生观察有关资料和案例。
实地考察1.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所在地区聚落的特点,并对比学习教材中涉及到的聚落实际情况。
2.指导学生根据考察情况,反思聚落的功能和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
总结1.学生逐个介绍自己所调研的聚落的情况和总结所得。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着重再次总结聚落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1.5 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在课程中注重实践考察与理论联系,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课堂讨论,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衔接和整合。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摒弃了传统的单向讲授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目力和观察能力,直观感受到聚落的特点,并进一步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历史演变和空间结构的关系。
同时,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从而自主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热情。
聚落 的发展变化教案设计
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聚落的概念和发展变化原因。
(2)掌握不同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和建筑风格。
(3)学会分析聚落发展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研究聚落的地域特色。
(3)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模拟聚落的发展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聚落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聚落的概念和发展变化原因。
2. 不同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和建筑风格。
3. 聚落发展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聚落的概念、发展变化原因、分布特点、建筑风格及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聚落图片,引发学生对聚落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1)讲解聚落的概念和发展变化原因。
(2)分析不同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和建筑风格。
(3)讨论聚落发展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聚落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发展变化原因和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分享研究成果。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强调聚落保护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观察身边的聚落,分析其发展变化原因和影响。
3. 思考聚落发展变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提出保护和建议。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聚落的概念和发展变化原因。
(2)学生能够分析不同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和建筑风格。
(3)学生能够评估聚落发展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收集关于聚落的资料。
第五章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案(表格式)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1、作业内容
〖课堂作业〗
读某地传统民居示意图1,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的聚落形式是()
A.城市
B.都市
C.乡村
D.集镇
图1
(2)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农村——放牧
B.牧场——伐木
C.渔村——捕鱼
D.林场——种植
〖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设计并画出2050年你心目中“中国的城市和乡村”的样貌,撰写200-400字的设计思路说明。
2、评价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由小组内成员给出评价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和评价依据,然后在班内展示交流。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聚落的发展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采用了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元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聚落发展变化的知识,还培养了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提高了综合能力。
3.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本案例紧密结合地理学科特点,通过分析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等,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知识体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他们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观察、分析现实世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实践与反思,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本案例重视学生的实践与反思。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家乡聚落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案例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聚落发展变化对人类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家乡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例如,在探讨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为什么有的聚落选择在河流附近建立?2.地形对聚落的布局和发展有何影响?3.气候条件如何影响聚落的发展?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聚落发展变化的问题。
2.制作一份聚落发展变化的手抄报,展示聚落的类型、特点及发展变化过程。
3.拍摄一组反映家乡聚落景象的照片,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描述。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3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案(粤人版七年级上)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目标: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联系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观。
重点难点: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所以人们往往聚群而居。
这就形成了聚落。
一个聚落的发展往往与很多因素有关。
今天,我们来学习聚落的发展变化。
二、讲授新课1、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1)人口与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关系。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联系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观。
2、出示学习指导(1)什么是聚落?聚落有哪些主要类型?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景观上有什么区别?(2)什么是乡村?什么是城市?聚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3)聚落大多分布在怎样的地方?(4)文化遗产有什么价值?书中所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有哪些?3、讨论、检测、点拔(1)思考题1——a、学生回答聚落的定义和类型。
b、学生描述城乡景观的区别:城市聚落多高楼大厦,道路交通四通八达。
乡村聚落周围多农田,村落小,道路稀疏。
(2)思考题2——a、学生回答乡村和城市的定义和类型。
b、观察分析:聚落的发展和演变。
思考了解聚落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并回答。
(3)思考题3——观察、分析、讨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A.、观察景观图和地图,认识影响聚落位置的选择的自然环境因素。
B.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三峡移民”的安置。
教师:早期的聚落大多数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目前,在一些河流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区,工农业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C、知识之窗: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
提问:窑洞、蒙古包、冰屋、圆顶屋是哪里的民居特色?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4)思考题4——学生回答。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3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主要介绍了聚落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本节内容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聚落特点,使学生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学生在地理思维方面仍有待提高,对聚落发展变化的理解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对家乡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对其他地区聚落特点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聚落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掌握不同地区聚落的特点;学会分析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会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地理环境变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口、资源、环境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聚落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区聚落的特点。
2.难点: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分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实例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聚落特点,分析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案例教学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聚落的形成、发展、变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课件等教学资源。
2.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素材。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地图展示不同地区的聚落景观,引导学生关注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聚落的形成、发展、变化过程,分析不同地区聚落的特点。
通过实例讲解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居住地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从原始的游牧生活到定居农耕,再到现代城市化的聚落发展过程。
教材还介绍了聚落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类居住地的概念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过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聚落变化可能关注不多,因此需要通过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聚落变化,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过程,掌握聚落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环境变化,提高他们对地理现象的敏感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聚落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2.难点: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聚落的发展变化。
2.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培养他们从地理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等。
3.教学素材:相关聚落发展的图片、案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典型的聚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聚落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教师简要介绍聚落的发展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材,主要介绍了聚落的发展变化。
本节内容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聚落特点,让学生了解聚落的发展过程,以及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聚落的发展变化这一主题,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较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过程,掌握影响聚落发展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具体案例,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不同地区的聚落特点,尊重文化差异,增强对地理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聚落的发展变化过程,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
2.难点:从地理角度分析聚落发展的原因,以及对聚落发展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聚落发展的原因,培养合作意识。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教学案例。
2.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3.课堂讨论的氛围营造。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聚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聚落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聚落发展变化的好奇心。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分析聚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思考问题,理解聚落发展的原因。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选取一个案例,分析其聚落发展的原因。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4. 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和巩固,让学生深刻理解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说课稿2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是人教版地理教材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聚落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聚落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特点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等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的原因和特点,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和分析聚落的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和图片,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学生能够培养合作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培养对地理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2.难点:对于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特点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展示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通过地图和图表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聚落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对聚落的发展变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讲解:通过讲解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的原因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聚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实例分析: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聚落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聚落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和分析问题。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居民与聚落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案
第五章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的差异。
掌握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发散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文化传统。
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1、聚落的分布特点。
2、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及其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1、聚落的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视频导入:1、播放古蔺县城的老照片视频,归纳古蔺县城过去的城市特征;2、播放2023年古蔺县城的航拍视频,归纳现在古蔺县城的特征,比较两者区别。
一、讲述新课:活动1:①PPT展示学生自己的乡村(水田村)照片以及泸州市区照片,提问从建筑密度,人口密度,交通线路密度比较乡村和城市的区别。
②ppt展示聚落的分布,让学生学会在地图上认识城市和乡村。
学生完成书生活动第87页第二问题。
活动2:①学生阅读教材88页第一段、二段、三段文字,用笔勾画出乡村和城乡村和城市的概念,聚落的概念,聚落的形态,聚落的发展过程。
教师用PPT展示我们自己的乡村,我们自己的集镇,我们自己的县城,泸州市四张照片,演示城市的发展变化过程。
活动3:①PPT展示热带沙漠,高山地区,极地地区,乐山市,泸州市,重庆市6张图片,归纳总结出:城市分布特点:气候炎热的热带,气候寒冷的高原山地以及极地地区城市稀疏,气候温和湿润的温带地区密集,总结出影响城市发展的第一个因素是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②Ppt展示山区城市和平原城市的异同点。
归纳总结影响城市发展第二个因素:地形:地形平坦;③PPT展示乐山市,重庆市,宜宾市,学生分析这三个城市分布特征。
教师总结:位于河流交汇处,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水源:水源充足;交通:交通便利④PPT展示我们自己的村庄,归纳我们的村庄分布特征:教师总结:位于沿公路分布,交通便利;附件有肥沃土壤,土壤肥沃;活动4:练一练。
PPT展示世界城市分布图,以及世界地形图,归纳世界城市分布特征。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8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8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聚落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聚落与环境、经济发展、人口变化等方面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聚落的发展变化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对家乡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他地区的聚落发展变化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教材和教学活动来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聚落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理解聚落与环境、经济发展、人口变化等方面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聚落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聚落与环境、经济发展、人口变化等方面的关系。
2.难点:聚落的发展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以及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和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实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
2.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聚落,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和观察聚落的发展变化。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材料。
2.图片、地图、实例等教学资源。
3.实地考察的地点和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如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主题:聚落的发展变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 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5.3聚落的发展变化教案粤教版5.3 聚落的发展变化一、教学目标1.掌握聚落的概念。
2.了解乡村和城市的类型及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
3.掌握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4.用实例说明人类的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难点1.乡村向城市的演变过程。
2. 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环境因素。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一幅城市聚落景观,引出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聚落的发展变化的内容。
城市景观讲授新课1、聚落乡村和城市都是人们聚居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聚落。
乡村聚落矮且少少而窄有小少保留较多(6)村庄到城镇的演变3、聚落与环境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聚落景观,它们既反映了各自的自然环境特点,也体现了不同时期居民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活和经济发展水平。
(1)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气候、资源、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社会条件。
(2)世界聚落分布①河流中下游平原区,聚落密集。
②高山、荒漠地区聚落稀疏甚至没有聚落。
4、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人类的无价之宝。
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好它们,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目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有: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法国的巴黎塞纳河畔、巴西的巴西利亚以及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黟县西递和宏村等。
五、板书设计1、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2、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
3、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4、世界聚落的分布。
5、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
6、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如:北京四合院;丽江古城等。
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从我们所熟知的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开始,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聚落的概念、类型、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聚落形成的环境因素及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并结合习题巩固知识。
聚落的发展变化-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聚落的发展变化-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聚落的概念及其功能;2.掌握聚落的发展变化;3.理解聚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聚落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聚落的发展变化以及对城市化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1. 聚落的概念及其功能•聚落的定义:指一定区域内规模较小的人口聚集,有明显的居住、工作、组织生活等社会功能的地方。
•聚落的功能:提供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活动的场所,为区域内农村和城市的联系提供了桥梁,是社会生活的主要载体之一。
2. 聚落的分类•按规模划分:大城市、小城市、城镇、乡村等;•按活动内容划分:工业、商业、交通、旅游等。
3. 聚落的发展变化•在城市化初期,聚落规模较小,集中在各自的地方活动;•在城市化的加速期,聚落规模逐渐扩大,产业结构日益多样化;•在城市化的成熟期,聚落数量下降,规模不断增大,集聚功能逐渐凸显。
4. 聚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聚落是城市化的产物,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农村对城市的联系,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聚落繁荣起来,则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力也会提升。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图表、案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聚落的概念、功能和分类;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不同城市聚落的发展变化,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聚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3.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提出聚落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发展变化等问题,促进学生情感认识和归纳总结能力。
五、教学评估1.完成课后习题;2.开展实地调查或项目研究,对不同聚落的发展变化进行观察和总结;3.设计小组讨论题或辩论赛活动,检验学生掌握聚落的发展变化及其作用的程度。
六、教学扩展1.探索聚落与城市发展的关系;2.了解各地聚落分布情况及其历史演变;3.研究聚落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七、教学笔记1. 聚落的定义聚落是一定区域内规模较小的人口聚集,有明显的居住、工作、组织生活等社会功能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一、教材分析聚落的发展变化是从人口行为的角度而言,它是反映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的总称,它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类型。
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则各不相同。
聚落的发展变化与环境密切相关,并深受当地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聚落,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但是,随着现代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破坏,如何保护和挽救人类的文化遗产,就成为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教材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围绕人的居住地的发展变化层层深入地进行讲述。
第一,教材侧重于从学生身边的居住地引入,从多角度讲述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第二,教材侧重于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入手,讲述聚落的区位、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形态和聚落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观点。
第三,教材侧重于对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使学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的差异。
掌握聚落形成和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发散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
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乡村与城市不同的景观。
(二)、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四、教法建议1.观察、分析、判断:乡村和城市的景观。
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并描述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
在此可自行补充一些特点比较鲜明的景观图片或视频材料辅助教学,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生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必强求描述的一致性;第二,只要求描述“景观”的差别,不宜扩展到其他方面。
“景观”是能在照片上看得到的,并且也是较为客观的。
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中认识乡村和城市,使学生多角度地了解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
2.观察、分析:聚落的发展和演变。
学生观察漫画:聚落的发展和演变。
教师引导学生从动态了解聚落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使学生形成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观察、分析、讨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景观图和地图,认识影响聚落位置的选择的自然环境因素。
(2)“长江三峡移民”案例,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种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环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或课外小组从自己学校所在的聚落入手,观察和分析周围的自然环境要素与自己所在聚落区位(位置)的关系,培养探究能力。
4.读图、分析、调查:如何对待人类的文化遗产。
通过阅读、分析我国丽江古城文字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保护世界聚落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由此拓展到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教师一方面可组织学生收集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当然也包括世界聚落文化遗产)的资料进行展示和交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如何保护我们当地的文化遗产”的调查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五、安排建议:1六、教学案例:[新课导入]我们班的同学有的来自城市,也有来自农村的,请你们谈谈城市和农村的景观。
展示城市、乡村图片。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鼓励)辨认城市、乡村图片,描述城乡景观差异,理解聚落概念。
(完成P83活动)[教师设疑]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聚落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呢?[小结]形成因素: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于耕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结合课文,分析、判断聚落的形成因素。
完成P85活动题。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具体事例加深理解聚落形成与环境的关系,总结归纳形成因素[教师设疑]去过旅游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聚落特征,产生聚落建筑物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展示冰屋、窑洞、蒙古包展示开平碉楼、清远瑶族的吊脚楼讨论分析、归纳聚落的建筑物的差异的因素,根据图象分析民居特色的原因。
通过展示我国少数民族及世界其他民族特有的民居,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通过分析民居的特色,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发展与保护新闻:2004年10月17日山西平遥古城南门瓮城外侧东部一段长17.3米的城墙突然垮塌引出如何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
展示山西平遥古城图片培养学生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
小结总结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结归纳的能力七、板书设计1.乡村与城市聚落的概念聚落(乡村、城市)2.聚落与环境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3.如何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八、教学反馈: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B、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等工作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林业等工作2、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有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3、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A、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D、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4、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的丽江古城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A、江苏B、四川C、广西D、云南5、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法是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B、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C、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D、不要乱动,任其发展答案:1、B 2、C 3、D 4、D 5、C九、教学反思(课后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可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片与文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各地景观图片,来丰富教学内容。
在比较城市与乡村两种聚落的差异时,可用图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直接地得到答案,也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各抒已见。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这部分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或是上网,查找资料等多种途径来完成。
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可把重点放在了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上。
十、“活动”参考答案P.83活动思路:1.该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并描述乡村和城市景观的差异。
应指导学生自主描述照片上看得到的差异,不要求一致的答案。
例如城市景观:地形平坦,高楼林立,道路密集、绿地不多,无农田、果园等。
而乡村景观,建筑物分布较为稀疏和低矮,道路较少,周围是农田、山林。
2.从图515可以看到,A处虽然楼房并不算密集,但是该处交通便利,附近没有农田等乡村景观,属规模较小的街区。
B处建筑规模较大,楼房密集、绿地稀少、交通线密集,是城市。
从图 5.16可以看出,C、D两处的房屋分布稀疏,道路较少,周围都是农田和果园,因此,C、D两处都是乡村。
P.85活动:1.该活动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景观图,认识影响聚落位置的自然环境因素。
图5.18左图中,该聚落成块状分布在一片平坦广阔的平原上,因此,该图反映的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图518右图中,该聚落成带状块沿着河流分布,因此,该图反映的是河流对聚落形成的影响。
聚落位置一般都选择分布在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
2.该活动以“长江三峡移民”案例,创设一种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环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1)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再去具体分析应该如何对三种移民方式进行合理选择。
长江三峡工程规模巨大,因此三峡移民安置是一种重要问题。
在库区移民结构中,非农业人口,随城镇新建、搬迁仍可各就其业,一般不存在重新安置的问题,因此,在三峡移民的安置,主要是农民安置问题,安置的核心是解决他们所需耕地和居住条件。
国家根据库区的具体情况,制订了本地安置和异地安置相结合的农村移民政策。
活动中分了A、B、C三个选择项目。
其中A就地安排是指适度的就地后靠安置(从平原退到山地),但在坡度较大处,不宜开垦和居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B全部外迁,安置规范和经费过大。
政策鼓励农村移民自愿外迁安置。
同时,订定了开放性移民的方针,通过发展经济来安置移民。
所以,三峡移民安置方式是部分就地安置,部分外迁。
(2)引导学生对移民人数、图 5.19上A、B、C三个位置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选择最优的地理位置。
首先,该地需要安置移民一万人,移民安置的数目较多,安置地必须满足他们在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此安置地需要的地块较大。
第二,比较三处自然环境的状况。
A处,地势最低,为山间平原,地形平坦广阔,可用地广;临近河流,水源充足,适合建立较大型的聚落。
另外,位于主要道路旁边,交通便利,利于发展生产,也方便生活。
C处,位于山谷地区,地势较高,地形起伏较大,平地较少;远离河流,用水不方便,只有乡村道路与之相通,交通不够便利,对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B 处,位于山脊,地势最高,地形起伏大,平地不足;远离河流和交通线,对生产、生活影响最大。
第三,因此,从选择聚落最优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A处成为首选。
C处为次选。
B处最好不选。
P.86活动:该活动是基于图 5.20的拓展。
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收集各地聚落民居建筑的资料图片,分析它们的特点与各自自然环境的关系。
P.87活动:该活动通过阅读分析我国丽江古城文字、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理解丽江古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古城的文化特色。
1.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分析丽江古城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充分体现古城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2.丽江古城主要在民居建筑、乐器使用和乐曲演奏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特色。
P.88活动:可参考“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