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年龄特征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年龄特点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婴儿期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典型特征及突出表现;
2、知道1-3岁儿童在动作和心理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
3、了解3-4岁、4-5岁、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3-4岁、4-5岁、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课堂讨论、处理作业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三单元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年龄特征
第一讲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及含义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各个年龄阶段中心理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一般
特征、典型特征和本质特征。包括幼儿的生理年龄特征和心理的年龄特征。
问题
1、心理年龄=生理年龄,为什么?
2、心理年龄>生理年龄,为什么?
3、心理年龄<生理年龄,为什么?
把握学前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为标志。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三、儿童年龄特征不能代表年龄阶段中每一个儿童所有的心理特征。
四、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辩证统一。
(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儿童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具有一个大致稳头的顺序和阶段,在
头脑中建立神经联系是有一定次序的;
2.人类知识经验本身具有一定顺序性;
3.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也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
的不断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可变性。
五、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
第二讲0-3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出生到满月
(一)适应新生活
生日:是计算一个人年龄的起点,却不是生命的起点,是从父母的生
殖细胞相结合而形成受精卵的时刻开始的。
266天里,营养、呼吸、排泄等都有母体代劳;身体接触的是温暖的羊水,很少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湿润的羊水被干燥的空气所代替;
温度不再是恒定而温暖的;
黑暗与安静也被打破;
各种声、光、形、色刺激纷纷袭来……新生儿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斗争!
1、身体特点
胎儿期: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是生命的开始。
第25周,胎儿身长约40厘米,体重约1400克,消化系统仍未完全成熟,此时的存活率约为85%。
第36周,胎儿身长52厘米,体重增加到3500克,胎儿开始骚动不安,急于要看看外面的世界,约260天左右胎儿降生。
婴儿期(从出生到1个月)
体形:头大,身长,四肢短:头占身高的1/4(成人为1/8);腿占1/3(成人为1/2)。
身高体重:(1977年12月中华医学杂志提供的9省市普查资料)
一般身高50厘米,体重3-3.5千克。
城市,50.0-50.6厘米,体重3170-3270克。
郊区,49.7-50.2厘米,体重3150-3220克。
骨骼:尚未骨化,骨质松软。含无机盐少,水分多,血管丰富,弹性教强,硬度不足,不易折断,单易弯曲。
皮肤:常呈红色且有些皱,像个”小老头”。内脏器官:未发育成熟,呼吸微弱,心跳很快,消化与体温调节机能也不完善。
2、神经系统特点:(见四种主要类型的生长速度曲线图)
儿童出生后,身体各系统发展是不平衡的。
在最初的几年内,脑和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学前期接近成人。
第一个10年中,淋巴系统的发育最快,10岁达到高峰,是成人的200%,到第二个10年间,逐步退缩。
生殖系统在身体第二次发育开始才迅速发展。胎儿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已初具雏形。
脑细胞体积小,神经纤维的长度和分支也不发达,神经纤维还未髓鞘化。
睡眠时间多,出生头几天,约有80%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超限抑制—当刺激超过一定的强度或持续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产生疲劳,导致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降低,从而进入抑制状态,称为超限抑制。
在睡眠时间里,常处于似睡非睡状态,睡眠不稳,周期较短。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很差。
主要依靠低级中枢实现本能活动(无条件反射)。
(二)依靠无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得来、不学而能对刺激作出的应答。
如:当新生儿看到妈妈的奶头时,他们的嘴会做出吸吮动作并有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的吸吮反射;如果妈妈在每次喂奶前,先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前额,那么,以后只要妈妈抱起孩子轻轻抚摸孩子的前额,孩子就会做出吸吮动作并分泌唾液,这时的反射则属于条件反射了。无条件反射主要有吸吮反射、觅食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击剑反射、迈步反射、游泳反射、巴布金反射、蜷缩反射。
(三)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的发生
条件反射—原来不能引起有机体反应的无关刺激物,如果与能引起某些反应的刺激物多次结合(同时出现),便也能引起有机体的这些反应。
自然条件反射—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
人工条件反射—脚底感觉振动就眨眼。
条件反射特点:形成之后不稳定,若不继续练习,则易消退;不易分化。
1.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
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1)大脑皮质处于成熟健全而正常的状态
(2)具备基础反射
(3)条件刺激物适当的强度和出现的时间
(4)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多次结合
3.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与特点
儿童最早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或者说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决定于开始训练儿童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
4.心理的发生
儿童出生后第1个月,心理已经发生。条件反射出现标志心理的发生。
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四)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1.认识世界的开始
例如:出生后2-3天的孩子,会对某些声音做出头转向声源的动作,动作非常轻微,但是会逐渐增强和发展。
2.人际交往的开端
如:出生后一个月的婴儿,逐渐出现和母亲的眼睛对话,在吃奶时眼睛会看看母亲。快满月的孩子,视线集中对着人脸的时候,会手舞足蹈。
问题:为什么说条件反射的出现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1.新生儿最先形成的条件反射,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儿童的成长,可以在巩固了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
2.条件反射是通过高级神经中枢实现的。
条件反射的出现,与大脑的成熟相联系,环境的刺激可以促进大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