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伤寒论—成无己著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65条
第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发热,寒已成热也。
汗出不解,表和而里病也。
吐利,心腹濡软为里虚;呕吐而下利,心下痞硬者,是里实也,与大柴胡汤以下里热。
清·吴谦《医宗金鉴》下利之「下」字,当是「不」字,若是「下」字,岂有上吐下利,而以大柴胡汤下之之理乎?伤寒发热汗出不解,表尚未已也;心中痞,大便不利,里病又急矣。
呕吐,少阳、阳明兼有之证也。
少阳、阳明两急,心中热结成痞,故以大柴胡汤,外解少阳发热未尽之表,内攻阳明成实痞之里也。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下利不呕吐者,此表里俱虚,桂枝人参汤证也。
若呕吐不利者,此表里俱实,大柴胡汤证也。
彼则脉微弱,此则脉必有力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汗出不解,蒸蒸发热者,是调胃承气证。
汗出解后,心下痞硬、下利者,是生姜泻心汤证。
此心下痞硬,协热而利,表里不解,似桂枝人参证。
然彼在妄下后而不呕,则此未经下而呕,则呕而发热者,小柴胡主之矣。
然痞硬在心下而不在胁下,斯虚实补泻之所由分也。
故去参、甘之甘温益气,而加枳、芍之酸苦涌泄耳。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伤寒表证发热,汗出当解,乃汗出不解,是内有阳明里证。
热自内发,非关表寒,汗去津亡,则燥热愈增矣。
心下痞硬,是胆胃两家之郁塞也。
呕吐而下利者,是戊土迫于甲木,上下二脘不能容纳水谷也。
吐利心痞,自是太阴证,而见于发热汗出之后,则非太阴而阳明也。
大柴胡汤,柴、芩、芍药,清少阳之火,枳实、大黄,泻阳明之热,生姜、半夏,降胃逆而止呕吐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伤寒,发热,汗出不解」者,病机已属阳明。
心脏本实,虽胃系脉道所属,为营气出纳之所,但容积甚隘,心中正不当有痞,可知所谓心中痞者,特虚气为胃中实热所迫,阻遏于心之部位而不能散,故转似心中痞硬,实即后文胸中痞耳。
成无己
p 25
如对原文“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 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 桂二两。”成无己注释:“烧针发汗,则损阴血,而惊动心 气。针处被寒,气聚而成核。心气因惊而虚,肾气乘寒气而 动,发为奔豚。„„肾气欲上乘心,故其气从少腹上冲心 也。”认为奔豚的产生是由于心气虚,肾气乘虚上冲而导致。 而对“欲作奔豚”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成无己亦认为 此属“心气虚而肾气发动”。可以看出成无己对“奔豚”及 “欲作奔豚”是从心肾水火既济的生理功能失调角度进行解 释的。另外,成无己遵《内经》“汗为心之液”的观点,对 发汗后出现某些症状,认为乃心虚所致,如“汗者心之液, 汗家重发汗,则心虚恍惚心乱”、“汗大出者,亡其阳。汗 者,心之液。亡阳则心气虚,心恶热,火邪内迫,则心神浮 越,故惊狂,起卧不安”等。可以看出心气虚常见的表现为 “心悸”、“惊狂”等。
(四)详析方剂,阐述入微 成无己论析《伤寒论》方,在制方分类上颇有 建树。他不仅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 “十剂”的概念,而且宗《内经》、《本草》 诸说,提出了“七方”之名, 称“制方之用, 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是 以制方之体,欲成七方之用者,必本于气味 生成,而制方成焉”,又认为“惟仲景方一 部,最为众方之祖”,而其“处方之制,无 逾是也”。成氏《药方论》择伤寒常用方2 0首,并为之说明。
p 26
成无己认为少阴病即是肾之病症。如对原文“少阴病,自利 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 汤。”成无己注释:“少阴,肾水也。青,肝色也。自利色 青,为肝邪乘肾。„„以肾蕴实邪,必心下痛,口干燥也, 与大承气汤以下实邪。”认为少阴即肾,并讨论了肝与肾子 病犯母病症。另外还从“少阴肾水而主骨节”角度讨论了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的原理;从“肾虚水燥,渴欲引水自救”角度解释少阴病之 自利而渴;从“肾为生气之源,呼吸之门”角度阐述“少阴 病,六七日,息高者,死”的机理乃“生气断绝也”;从 “肾主水,肾病不能制水,水饮停为水气”角度讨论真武汤 证;认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的 原因为“邪热已甚,肾水干也”,必须及时使用“大承气汤 下之,以全肾也。”可以看出成无己对少阴病诸症的讨论往 往是从肾的角度进行的。
成无己
2
2
成无己,宋金聊城(今山东 阳谷县)人。成无己出生于世医家 庭,自幼攻读医学。他对《内经》、 《难经》、《伤寒论》等古代经典 皆有研究,尤其是对于《伤寒论》 最为推崇。他专力钻研该书数十年, 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依据 ,对该书进行了全面注释,撰成《注解伤寒论》10卷, 为现存最早全面注解《伤寒论》之作,对后世影响 极大。另撰《伤寒明理论》4卷,将经典著作与个 人心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启迪后学产生了重要作 用。
p 11
四、学术评议
12
12
(一)成无己的学术造诣殊深,经验丰富,使 第一个全面注解《伤寒论》的医家。 (二)成氏研究伤寒的特点:以经注论,以论 证经,相互渗透融会贯通。 (三)成氏的突出成就是辨证明理,对《伤寒 论》五十个症状的状态,疑似和机理,进行 了精辟的辨别和分析。 (四)成氏推动了伤寒学说的流传和发展。
p8
3.论四逆与厥 “伤寒四逆,何以明之?四逆者,四肢逆而不 温者是也。”这给四逆下了明确的定义 ,其 后更透彻地分析了由热而温,而四逆,而厥 的传变过程与发生机理。其对四逆与手足厥 冷的病机与辨别,是历代注家很少深究者, 往往混为一谈,致使少阴与厥阴无法在手足 冰凉上辨别。他指出四逆在少阴而轻、厥冷 在厥阴而重,堪称真情大白,独具卓识。
p5
(二)以经释论 成氏在注解《伤寒论》时大量引用《内经》 《难经》和相关经典著作的名言警句,逐条 注解力图反映仲景撰写的本意。这种以经释 论的方法,使《内》《难》和《伤寒论》一 脉相承,融会贯通,起到经论结合,以论证 经,相互印证的效果,使《内》《难》的理 论 与《伤寒论》的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成为《注解伤寒论》的重要特点。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9条
【每⽇⼀诵】伤寒论第39条第38条伤寒,脉浮缓,⾝不疼、但重,乍有轻时,⽆少阴证者,⼤青龙汤发之。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书!⽂末有留⾔,⼤家可以发表⾃⼰的注解,⼀起提⾼!⾦·成⽆⼰《注解伤寒论》此伤寒见风脉也。
伤寒者⾝疼,此以风胜,故⾝不疼;中风者⾝重,此以兼风,故乍有轻时;不发(医统本作“久”)厥吐利,⽆少阴⾥证者,为风寒外甚也。
与⼤青龙汤,以发散表中风寒。
清·吴谦《医宗⾦鉴》伤寒脉当浮紧,今脉浮缓,是伤寒之病⽽兼中风之脉也。
伤寒当⾝疼,今⾝不疼,是伤寒之病⽽兼中风之证也。
⾝轻,邪在阳也;⾝重,邪在阴也;乍有轻时,谓⾝重⽽有时轻也。
若但欲寐,⾝重⽆轻时,是少阴证也。
今⽆但欲寐,⾝虽重,乍有轻时,则⾮少阴证,乃荣卫兼病之太阳证也。
脉虽浮缓,证则⽆汗,属实邪也,故亦以⼤青龙汤发之。
前条以脉微汗出⽰禁,此条以⽆少阴证发明,盖详审慎重之⾄也。
此⼆条,承上篇⾸条、次条,中篇⾸条、次条,再揭太阳风寒两伤,以为下篇荣卫兼病之提纲。
后凡称太阳中风伤寒,涉于荣卫同病者,皆指此⼆条⽽⾔也。
⽅有执⽈:⼤青龙汤,⼀则⽈主之,⼀则⽈发之,何也?主之者,以烦躁之急疾,属动⽽⾔;发之者,以但重之沉默,属静⽽⾔也。
喻昌⽈:⽆少阴证,「但重乍有轻时」,六字,早已指明。
⾔但⾝重⽽⽆少阴之欲寐,其为寒因可审,况乍有轻时,不似少阴之昼夜俱重,⼜兼风因可审,所以⼒驱其在表之风寒⽽⽆疑也。
若脉微弱,⾝重欲寐,则内顾少阴且不遑矣,敢发之乎?⼜⽈:细玩⼆条⽂义,伤风脉本浮缓,反见浮紧;伤寒脉本浮紧,反见浮缓,是为伤风见寒,伤寒见风,两⽆疑矣。
⼜当辨⽆少阴证相杂,则⽤青龙,万举万当矣。
故脉见微弱,即不可⽤⼤青龙汤,以少阴病脉必微细也。
⽅⽒注:泥“弱”字牵⼊中风之脉,阳浮阴弱为解。
不思中风之脉,以及误汗等证,太阳上篇已悉,此处但归重分别少阴,以太阳膀胱经与少阴肾经合为表⾥,其在阴虚之⼈,表邪不俟传经,早从膀胱袭⼊肾藏者有之。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40条
【每⽇⼀诵】伤寒论第40条第40条伤寒表不解,⼼下有⽔⽓,⼲呕,发热⽽咳,或渴,或利,或噎,或⼩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青龙汤主之。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书!⽂末有留⾔,⼤家可以发表⾃⼰的注解,⼀起提⾼!⾦·成⽆⼰《注解伤寒论》伤寒表不解,⼼下有⽔饮,则⽔寒相搏,肺寒⽓逆,故⼲呕发热⽽咳。
《针经》⽈∶形寒饮冷则伤肺。
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逆⽽上⾏,此之谓也。
与⼩青龙汤发汗、散⽔。
⽔⽓内渍,则所传不⼀,故有或为之证,随证增损,以解化之。
清·吴谦《医宗⾦鉴》伤寒表不解,谓脉浮紧、头痛、⾝痛、发热、⽆汗、恶寒之证仍在也。
⼼下有⽔⽓,谓⼲呕⽽咳也。
然⽔之为病不⼀,故⽈:或渴、或利、或噎、或⼩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皆有⽔⽓之证,故均以⼩青龙汤,如法加减主之也。
经⽈:三焦者决渎之官,⽔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化则能出矣。
太阳受邪,若⽆⽔⽓,病⾃在经,若有⽔⽓,病必犯府。
病府则膀胱之⽓化不⾏,三焦之⽔⽓失道,停上焦则或咳、或喘,或噎,停中焦则或渴、或⼲呕、或满,停下焦则或⼩便不利,少腹满,或下利,凡⽔所⾏之处,皆得⽽病之也。
⼩青龙汤外发太阳之表实,内散三焦之寒饮,亦汗法中之峻剂,与⼤青龙汤并得其名。
⼀以治太阳表实之热躁,⼀以治太阳表实之寒饮也。
程知⽈:此明伤寒表证未解,⽔积⼼下,散寒涤饮法也。
汪琥⽈:『明理论』云:青龙主风寒两伤之疾固已。
伤寒表不解,则⿇黄可以发;中风表不解,则桂枝可以散。
惟其表不解,⽽⼜加之⼼下有⽔⽓,则⾮⼆汤所能发散,必以⼩青龙汤,始可祛除表⾥之邪⽓尔。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发热是表未解,⼲呕⽽咳,是⽔⽓为患。
⽔⽓者,太阳寒⽔之⽓也。
太阳之化,在天为寒,在地为⽔。
其伤⼈也,浅者⽪⾁筋⾻,重者害及五脏。
⼼下有⽔⽓,是伤藏也。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09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109条第109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
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发热,啬啬恶寒,肺病也。
大渴欲饮水,肝气胜也。
《玉函》曰∶作大渴,欲饮酢浆,是知肝气胜也。
伤寒欲饮水者愈,若不愈而腹满者,此肝行乘肺,水不得行也。
经曰∶木行乘金,名横,刺期门,以泻肝之盛气,肝肺气平,水散而津液得通,外作自汗出,内为小便利而解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伤寒发热,涩涩恶寒,无汗之表也。
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停饮之满也。
若自汗出,表可自解,小便利满可自除,故曰:其病欲解也。
若不汗出,小便闭,以小青龙汤先解其外,外解已,其满不除,十枣汤下之,亦可愈也。
此肝乘肺,名曰横,刺期门,亦与上文义不属,似有遗误。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发热恶寒,寒为在表;渴欲饮水,热为在里。
其腹因饮多而满,非太阴之腹满,亦非厥阴之消渴矣。
此肝邪挟火而克金。
脾精不上归于肺,故大渴;肺气不能通调水道,故腹满。
是侮所不胜,寡于畏也,故名曰横,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得自汗,则恶寒发热自解;得小便利,则腹满自除矣。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伤寒发热,蔷蔷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是肺病也,自汗出,小便利,见风木之疏泄,此肝乘肺金也,名曰横,亦当刺厥阴之期门,以泻肝热。
肺统卫气而性收敛,肝司营血而性疏泄,发热恶寒,大渴腹满,是金气敛闭而木不能泄也,汗出便利,是木气发泄而金不能收也。
营泄而卫宣,故其病欲解。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本条与108条同讲。
刺期门二节,有数疑窦,不特无刺期门之确证,即本文多不可通。
腹满谵语似阳明实证,脉应滑大而数,不应见浮紧之太阳脉,一可疑也。
科普中医知识:伤寒学派重要医家成无己
科普中医知识:伤寒学派重要医家成无己
成无己,宋金时期(公元1063年~1156年)聊摄即今山东仕平县人,93高寿。
他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攻读医学,精于医理,擅长临床,历时40年研究伤寒,年近八十撰成《注解伤寒论》十卷、《伤寒明理论》三卷、《伤寒明理药方论》一卷,成氏的著作,有注解,有论证,有论方,三书紧密联系,相得益彰。
《注解伤寒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成无己是全面注解《伤寒论》的第一人。
成无己的伤寒学术思想成就主要如下:
一、以经论著,以论正经。
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时,始终运用《黄帝内经》《难经》注解论中条文方证,力图按照仲师写这部书原来的样子去研究,而他的注解也比较接近于仲师原意。
二、辨证明理,鉴别异同。
《伤寒明理论》50篇,对《伤寒论》中50个主要症状的状态、不同的表现形式、发生的机理、病性病位,以及辩证要点做出了精细的分析,可以说是《伤寒论》最早的一部症状鉴别诊断学。
成无己医学造诣极深,实践经验非常丰富,是第一个全面注解《伤寒论》的医家。
他以经注论,以论证经,将经论结合,把《内经》《难经》学理与伤寒证治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既使《伤寒论》的条文方证,第一次获得理论上的解释,又展现出对《内经》《难经》的阐述,具有实在的内容。
他同时辩证明理,对《伤寒论》的主要形证状态和机理进行了精辟的辨别与分析,使后学者能明伤寒之理,知伤寒之用,从而推动了伤寒学术的流传与发展,在伤寒学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伤寒学派产生很大影响。
中医各学派,名家学说--成无己
以经释论:解析“四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气五味、君臣佐使制方法
❖ 甘草味甘平。《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却阴 扶阳,必以甘为主,是以甘草为君。
❖ 干姜味辛热。《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逐寒 正气,必凭大热,是以干姜为臣。
❖ 附子味辛大热。《内经》曰:‘辛以润之。’开发腠理, 致津液通气也。暖肌温经,必凭大热,是以附子为使。
成无己:以“经”释“论”中条文
❖ 例1:《注解伤寒论·卷一·辨脉法第一》:“阳脉浮, 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 阳为气,阴为血。阳脉浮者,卫气强也;阴脉弱者,荣血弱 也。《难经》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血虚则不能濡 养筋络,故筋急也。
❖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 《内经》云:脉者,血之府也。脉实则血实,脉虚则血虚, 此其常也。脉沉者,知荣血内微也。
成无己
1
成无己
❖ 生平:宋金时山东聊摄人。
❖ 著作
《注解伤寒论》十卷 《伤寒明理论》三卷 《药方论》一卷
❖ 评价
“议论该博,术业精通”——严器之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犹王太仆
之注《内经》,所难者惟创始耳”— —清·汪琥
成无己研究伤寒论的特点
《注解伤寒论》:首注、全注、 注解水平高
以经注论,以论证经
❖ 《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 以发散风邪。《内经》曰: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 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桂枝为主,芍药甘草为 佐也。《内经》曰: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是以生姜大枣为使也。
以经释论:解析“麻黄汤”
❖ 麻黄味甘温,桂枝味辛热,甘草味甘平,杏仁味 辛温。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麻黄、 甘草,开肌发汗,桂枝、杏仁散寒下气。
试析成无己阐释_伤寒论_的辨证思维方法
●医经研读●试析成无己阐释《伤寒论》的辨证思维方法李玉清 导师:张灿 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4)提要:成无己在阐释《伤寒论》时,成功的运用平脉辨证法、分型辨证法、症状比较辨证法、除外辨证法等辨证思维方法,对医理作了进一步阐发,为后学者临证提供了更好的指导。
关键词:成无己 《注解伤寒论》 辨证思维方法 成无己首开全文逐条注解《伤寒论》之先河,在阐释《伤寒论》时,运用不同的辨证思维方法阐明医理。
现分述如下。
1 平脉辨证法即结合脉象以辨别病机。
如105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
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
调胃承气汤主之。
”注云:“下利,脉微而厥者,虚寒也,今脉调和,知非虚寒,由肠虚胃热,胁热而利也,与调胃承气汤以下胃热。
”又285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注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为邪在经,可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此少阴病,脉细沉数,为病在里,故不可发汗。
”又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注云:“少阴肾水而主骨节,身体疼痛,肢冷,脉沉者,寒成于阴也。
身疼骨痛,若脉浮,手足热,则可发汗,此手足寒,脉沉,故当与附子汤温经。
”据脉象决定不同的治法。
2 分型辨证法即将一个病证一次分成若干个不同类型。
此法肇始于《内经》,《素问・咳论》把咳嗽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五种。
《素问・疟论》把疟疾分为寒疟、温疟、瘅疟三种。
成公运用此法注释经文,如“痉湿 ”篇中,“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
”释此句时,先述湿病之分型,后据症状辨其病机为寒湿。
其注云:“湿家,有风湿,有寒湿,此寒湿相搏者也。
湿胜则多汗,伤寒则无汗,寒湿相搏,虽有汗而不能周身,故但头汗出也。
背,阳也,腹,阴也,太阳之脉夹脊抵腰,太阳客寒湿,表气不利而背强也。
汪本和赵本《注解伤寒论》比较
汪本和赵本《注解伤寒论》比较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现在比较通行的《注解伤寒论》版本主要是汪济川刻本和赵开美《仲景全书》刻本。
本文对这两个版本从文献学角度作了较深入的比较。
认为两个版本内容基本一致,在序文和正文文字方面有所不同。
针对《注解伤寒论》在近代整理出版中存在的序文问题,提出文献整理再版必须尽可能地保存文献的原貌。
认为比较可以取长补短,是学习和研究文献的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注解伤寒论》汪济川刻本赵开美刻本版本比较《注解伤寒论》是金朝·成无己对东汉·张仲景撰著的《伤寒论》的注解,成书于1144年,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
成无己,聊摄(今山东聊城西)人,金代著名医家,他对仲景学说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
成氏参阅《内经》、《难经》等书,阐注《伤寒论》,辨析六经及仲景用方,切近临床,论述颇详,阐述己见,有所发挥,是以“经”注解《伤寒论》的开山之作。
该书作为成无己的代表作之一,称得上是理论结合临床的典范之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正如汪琥所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犹王太仆(王冰)之注《内经》”。
《注解伤寒论》所用底本为宋本《伤寒论》,或者是志平本,或者是元佑本[1]。
宋本《伤寒论》是白文本,流传不广,《注解伤寒论》成书以后,因其注释详尽,为众多医家欢迎,一直是学习和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参考书,对于《伤寒论》的流传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现在比较通行的《注解伤寒论》版本主要是汪济川刻本(以下简称“汪本”)和赵开美《仲景全书》刻本(以下简称“赵本”),近代都曾有影印本发行,并被改版重印。
汪本成书比赵本早54年,前者为单行本,后者被收录于《仲景全书》中,位于《伤寒论》之后。
在阅读人民卫生出版社各重印本时发现,它们在序文和正文文字方面存在差异。
为了认识这两个版本的原貌,经查阅中国中医研究院馆藏1919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年)汪济川刻本[2],以及199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明·万历己亥(1599年)赵开美刻《仲景全书》的影印本[3],并以赵开美刻《仲景全书》中的宋本《伤寒论》为参照,对其序文和正文文字进行了比较。
伤寒大家_
又提出,唯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推动了伤寒 学说的流传与发展。
伤寒明理论供四卷,前三卷,凡50篇,从发热 起至劳复,对伤寒中50个症状一一分析其发生 机理,病位病性,鉴别不同的原因导致其证的 不同表现,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可以说是伤寒论最早的一部“症状鉴别诊断 学”。
注解伤寒第一人
成无己(约1063~1156年),中国金代医学家。
他出生于世医家庭,自幼攻读医学,对理论与临床 均有擅长,是伤寒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之一.
成氏一生好学,七十八岁时撰成 《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 《伤寒明理药方论》,八十岁时注 完众伤寒论。尤于伤寒注解,积四 十年研究,其书方成,可见其功力 之探.
枳实苦寒,溃坚破结。则以苦寒为之主。
厚朴味苦温,内经日,燥淫于内,治以苦温。
芒硝味咸寒,内经日,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咸寒之 物,以除消热实。
大黄味苦寒,内经日,燥淫所胜,以苦下之。苦寒之 物,以荡涤燥热。
临床疾病症状复杂多变,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抓住主 证,排除干扰。
现在简单介绍几个主证。抓主证不是抓住一个症状 进行开方处药,而应该是抓住主要症状,其他症状 为其证明这个辩证是否可靠。
大承气:大黄四两 厚朴半斤 枳实五枚 芒硝三合
小承气: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 枳实三枚
调味承气:大黄(五钱) 甘草(三钱) 芒硝(一 钱半)
承,顺也。伤寒邪气入胃,谓之如腑。腑之为言聚也。 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源。水谷汇聚于胃,变化而为 荣卫。邪气入于胃也,胃中气郁滞,糟粕秘结,壅而 为实,是正气不得舒顺也。
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一书中, 运用《内》、《难》之学的理论为 指导,来分析其病机、治则、方剂 等,使《内经》、《难经》与《伤 寒论》之间一脉相承,完全符合仲 景著书的原意,成为后世医家研究 《伤寒论》的主要注本之一。
全面注释《伤寒论》第一人
全面注释《伤寒论》第一人成无己,聊摄人,约生于北宋嘉祐八年或治平元年(1064年),卒于金正隆元年或金正隆二年,享年九十余岁。
靖康之后,淮河以北广大地区沦为金地,宋皇室南迁到东南,建立了南宋。
大批北方人民亦随之南迁。
但成无己并未随宋皇室南迁,仍留在北方,后“为权贵掣居临潢”,此时成无己至少已经70余岁。
金人在成无己70多岁时仍将其带往林潢,是因其医术迥出于众人之上。
后成无己客死此地,故亦称为金人成无己。
关于成无己的生平事迹,正史没有记载,只有《医林列传》称其“家世儒医,性识明敏,记问该博”数语。
成无己在50岁左右始开始注《伤寒论》,历时40年方成定稿即《注解伤寒论》,这是《伤寒论》成书千余年间首次全文注释《伤寒论》者,并成为明清以后医家研究《伤寒论》的唯一善本。
在成氏之前,研究《伤寒论》者虽然已有孙思邈,在其同时代亦有朱肱、庞安时等人,但他们均未对《伤寒论》原文进行注解。
为《伤寒论》作注,可以说前无古人,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要求注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实践经验,还要广泛地涉猎古今医书,做到胸中了然而无惑,且要有文字学、训诂学等小学功底,才能究旨穷经。
《注解伤寒论》是成无己专力钻研书数十年,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依据,对《伤寒论》书进行了全面注释,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全书共10卷,二十二篇,成书于金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这本书以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为蓝本,依据《内经》《难经》之理论逐条阐释仲景原文,用以经注论、经论结合的方法,阐明学理,使《伤寒论》第一次获得理论上的说明。
总之,成无己医学造诣极深,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其于伤寒发明甚多,是第一个全面注释《伤寒论》的医家。
他治伤寒的学术思想特点是以经注论、以论证经,即将经典理论与伤寒临床证治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使《伤寒论》的条文方证第一次获得理论上的解释,又展现出内难之基,具有实在的内容,从而推动了伤寒学说的流传与发展。
(郑丰杰)来自:johnney908 >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著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著十二经络超链接图: (2)《注解伤寒论》序 (2)《伤寒论》序 (3)卷一辨脉法第一 (3)卷一平脉法第二 (8)卷二伤寒例第三 (13)卷二辨湿脉证第四 (18)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20)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 (23)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 (35)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42)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 (50)卷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 (50)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 (51)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 (56)卷七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 (60)卷七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 (61)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 (62)卷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 (63)卷八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七 (64)卷八辨不可吐第十八 (64)卷八辨可吐第十九 (64)卷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 (64)卷九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 (66)卷十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二 (67)注解伤寒论作者:成无己朝代:金年份:公元1144年·《注解伤寒论》序·伤寒卒病论集·《伤寒论》序·卷一辨脉法第一·卷一平脉法第二·卷二伤寒例第三·卷二辨湿脉证第四·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卷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卷七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卷七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卷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卷八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七·卷八辨不可吐第十八·卷八辨可吐第十九·卷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卷九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卷十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二十二经络超链接图: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
《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公元1144年)中医古籍39康复网医源世界
《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公元1144年)中医古籍39康复网医源世界《注解伤寒论》 [金] 成无己(公元1144年)[卷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经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
太阳受病,太阳主表,为诸阳主气。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太阳表病也。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风,阳也。
寒,阴也。
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
(医统本有“也”字)荣病,发热,无汗,不恶风而恶寒;卫病,则发热,汗出,不恶寒而恶风。
以卫为阳,卫外者也,病则不能卫固其外,而皮腠疏,故汗出而恶风也。
伤寒脉紧,伤风脉缓者,寒性劲急而风性解缓故也。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赵本作“为”)伤寒。
经曰∶凡伤于寒,则为病热,为寒气客于经中,阳经怫结而成热也。
中风即发热者,风为阳也。
及伤寒云,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以寒为阴邪,不能即热,郁而方变热也。
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卫虚者恶风,荣虚者恶寒,荣伤寒者,必恶寒也。
气病者则麻,血病者则痛。
风令气缓,寒令气逆,体痛呕逆者,荣中寒也。
经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阴阳俱紧者,知其伤寒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
若燥(赵本作“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寒邪传里者,则变热,如颇欲吐,若烦燥,脉急数者,为太阳寒邪变热,传于阳明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二三日,无阳明少阳证,知邪不传,止在太阳经中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阳明也。
此太阳受邪,知为温病,非伤寒也。
积温成热,所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也。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赵本无“曰”字)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2023年伤寒知识点总结
1成无己著《注解伤寒论》林亿,孙奇核定毕《伤寒论》从此我国才有一个官定的《伤寒论》标准本。
王叔和整理撰次,保存。
张仲景名机1、伤寒提纲六大大纲及其病机错误!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外邪袭表,营卫不和。
治法::解肌发汗。
代表方桂枝汤或麻黄汤错误!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病机:燥热亢盛,正邪剧烈相争。
治法::清热泻下。
代表方:白虎汤或承气汤O, 3少阳病脉证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病机:邪犯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致胆火内郁,枢机不利。
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障碍或三焦的决读失权。
治法::和解少阳。
代表方:小柴胡汤错误!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弱,寒湿内盛。
治法::温中祛寒。
代表方:理中丸错误!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病机:全身气血虚衰。
治法::回阳救逆。
代表方:四逆汤错误!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病机:阴阳错杂,虚风内动。
治法::清上温下。
代表方:乌梅丸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强2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7ft汤主之。
病机:脾虚水停,经气不利。
治法::健脾利水,调和营卫。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随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陋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
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底访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庭访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限性较重,故尚有胃气上逆之病机,从症状表现来看,两证均可见发热,汗出,口渴,小便赤,舌红脉数。
成无己与《注解伤寒论》
成无己与《注解伤寒论》成无己(约1063~1156年),中国金代医学家。
宋代聊摄(今山东阳谷县)人,靖康(1126年)后,聊摄地入于金,遂为金人。
成无己出生于世医家庭,自幼攻读医学,对理论与临床均有擅长,是伤寒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之一。
成无己临证经验丰富,对临床症状鉴别诊断颇具经验。
如其论述发热证,云:“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熇熇然散而成热者是也。
与潮热寒热若同而异,与烦躁相类而非,烦躁者在内者也。
潮热之热,有时而热,不失其时。
寒热之热,寒已而热,相继而发。
至于发热,则无时而发也。
”成氏提出发热当与潮热、寒热、烦躁之间的鉴别。
他说,“有谓翕翕发热者,此则轻重不同,表里之区别尔。
所谓翕翕发热者,谓合羽所覆,明其热在外也,故与桂枝汤发汗以散之。
所谓蒸蒸发热者,谓若熏蒸之蒸,明其热在内也,故与调胃承气汤攻下以涤之。
其发热属表者,既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也。
其发热属里者,即阳气下陷入阴所致也。
观其热所从来,而汗下之证明其辨焉。
”成氏又从表里两方面既分辨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又解释其所以产生的不同病机,并提出治疗表里不同发热的方法。
此外,成无己论战栗,分战与栗加以区分,其发生有内外之别。
其论四逆,将四逆与手足厥冷相区别。
其论烦躁,区分烦与躁的不同,并指出二者有阴与阳之别,并提出引起之因,有在表在里因火因阳虚因阴盛的不同,等等。
无一不是在研究《伤寒论》原文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认真总结而成。
严器之评价其贡献说“义皆前人未经道者,指在定体分形析证,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释战栗有内外之诊,论烦躁有阴阳之别,谵语、郑声,令虚实之灼知,四逆与厥,使深浅之类明,始于发热,终于劳复,凡五十篇,目之曰明理论,所谓真得长沙公之旨趣也。
”这一认识是客观的。
成无己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代经典皆有研究,尤其是对于《伤寒论》最为推崇。
他专力钻研该书数十年,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依据,对该书进行了全面注释,撰成《注解伤寒论》10卷,为现存最早全面注解《伤寒论》之作,对后世影响极大。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注解伤寒论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注解伤寒论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
念“注解伤寒论”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注解伤寒论
十卷。
金成无己(1063——1156)注。
成无己,本为宋代山东聊摄(今山东省阳谷县)人,靖康(1126)后其地入金,遂为金人。
他出生于医业世家,聪敏好学,博闻强记,对医理研究精深,于临床亦颇有经验。
成无己最大成就是对伤寒之学的研究、继承和阐发,着有《注解伤寒论》十卷,《伤寒明理论》三卷,《药方论》一卷。
《注解伤寒论》即《伤寒论注释》,该本以王叔和编次《伤寒论》为蓝本,逐条注释,为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书注本,是以后百余家注解《伤寒论》的首创。
成无己注解博引《内经》、《难经》理论,并采诸家之论,对于阐发张机原书宗旨,发展伤寒之学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后世有人对成氏之注颇有微词,但从总体上看,成氏还是把握住了《伤寒论》主旨精神,使后来研究者受到不少启迪。
正如明代医家张卿子所评价:“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牴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
”
该书有元刻本,明万历三十七年(1599)海虞赵开美校刻本,1955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1962年、1963年、197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多次印行。
注解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撰。
成书于1144年。
全书14.1万字。
书分10卷,22篇。
该书以王叔和撰次的《伤寒论》为蓝本,从辨脉法始,至辨发汗吐下后终,逐条注释,故名曰《注解伤寒论》。
其注释有这样一些特点:①以经注论,以论证经。
成氏根据《伤寒论》原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语,以客观朴实的态度,始终运用《内经》、《难经》理论去注解《伤寒论》条文方法,以求尽可能地反映著作者原意,这便是“以经注论”;另一方面,这种注释也正好从临床角度证明了《内经》等书基础理论的合理性,这便是“以论证经”。
②辨证明理,鉴别异同。
正如严器之所说:“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内,分析异同,彰别隐奥,调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见。
……”这一特点在他的《伤寒明理论》中得到更充分的反映。
③方药解释,注重性味。
他对每一首方、每一味药的注释都是以《内经》性味学说为依据。
不过,成氏对《神农本草经》未作充分联系。
④朴实无华,简约扼要。
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随文顺释,有自相矛盾之处。
此书未及问世,成氏却巳逝世。
后来士大夫张孝忠于绍兴庚戌(1190年)重获此书,传于医者王光庭家,亟为梓版,乃得流传。
此书有明·汪济川校刊本及《医统正脉》等版本;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印行。
现国内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元初刻本(附《图解运气钤》一卷);北京图书馆藏有步月楼梓行《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单行本、明刻本、四库全书本(文津阁本)、清道光三年癸未(1823年)贵文堂重刻本等版本;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等藏有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年)信元堂刊本、清同治九年庚午(1870年)常郡双白燕堂陆氏刊本、清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扫叶山房刊本、上海涵芬楼据明嘉靖汪济川本影印四部丛刊本等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著十二经络超链接图: (2)《注解伤寒论》序 (2)《伤寒论》序 (3)卷一辨脉法第一 (3)卷一平脉法第二 (8)卷二伤寒例第三 (13)卷二辨湿脉证第四 (18)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20)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 (23)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 (35)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42)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 (50)卷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 (50)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 (51)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 (56)卷七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 (60)卷七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 (61)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 (62)卷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 (63)卷八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七 (64)卷八辨不可吐第十八 (64)卷八辨可吐第十九 (64)卷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 (64)卷九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 (66)卷十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二 (67)注解伤寒论作者:成无己朝代:金年份:公元1144年·《注解伤寒论》序·伤寒卒病论集·《伤寒论》序·卷一辨脉法第一·卷一平脉法第二·卷二伤寒例第三·卷二辨湿脉证第四·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卷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卷七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卷七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卷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卷八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七·卷八辨不可吐第十八·卷八辨可吐第十九·卷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卷九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卷十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二十二经络超链接图: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三阳: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三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足三阳: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
共十二条经络,既单独存在,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注解伤寒论》序夫前圣有作,后必有继而述之者,则其教乃得着于世矣。
医之道源自炎黄,以至神之妙,始兴经方;继而伊芳尹以元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之疾疚,咸遂蠲除,使万代之生灵,普蒙拯济;后汉张仲景,又广汤液为伤寒卒病论十数卷,然后医方大备,兹先圣后圣,若合符节。
至晋太医令王叔和,以仲景之书,撰次成叙,得为完秩。
(医统本作“帙”)昔人以仲景方一部为众方之祖,盖能继述先圣之所作,迄今千有余年,不坠于地者,又得王氏阐明之力也。
伤寒论十卷,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寡闻浅见所能赜究。
后虽有学人,又各自名家,未见发明。
仆忝医业,自幼徂老,耽味仲景之书五十余年矣,虽粗得其门而近升乎堂,然未入于室,常为之慊然。
昨者,解后(医统本作“邂逅”)聊摄成公,议论该博,术业精通,而有家学,注成伤寒十卷,出以示仆,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内,分析异同,彰明隐奥,调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见;百一十二方之后,通明名号之由,彰显药性之主,十剂轻重之攸分,七精制用之斯见,别气味之所宜,明补泻之所适,又皆引内经,旁牵众说,方法之辨,莫不允当,实前贤所未言,后学所未识,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
昔所谓慊然者,今悉达其奥矣!亲觌其书,诚难默默,不揆荒芜,聊序其略。
时甲子中秋日洛阳严器之序。
伤寒卒病论集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浅,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伤寒论》序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
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芳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是仲景本伊芳尹之法,伊芳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
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着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
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阙于雠校。
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
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
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
卷一辨脉法第一问曰∶脉有阴阳者,(赵本无“者”字)何谓也。
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察之有纪,从阴阳始。
始之有经,从五行生。
兹首论曰∶(医统本无“曰”字)脉之阴阳者,以脉从阴阳始故也。
阳脉有五,阴脉有五,以脉从五行生故也。
阳道常饶,大、浮、数、动、滑五者,比之平脉也。
有余,故谓之阳。
阴道常乏,沉、涩、弱、弦、微五者,比之平脉也。
不及,故谓之阴。
伤寒之为病,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
阴病见阳脉而主生者,则邪气自里之表,欲汗而解也,如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者是也。
阳病见阴脉而主死者,则邪气自表入里,正虚邪胜,如谵言、妄语、脉沉细者死是也。
《金匮要略》曰∶诸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此之谓也。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
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
期十七日当剧。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
期十四日当剧。
结者,气偏结固,阴阳之气不得而杂之。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杂以为和,不相杂以为结。
浮数,阳脉也;能食而不大便,里实也。
为阳气结固,阴不得而杂之,是名阳结。
沉迟,阴脉也;不能食,身体重,阴病也;阴病见阴脉,则当下利,今大便硬者,为阴气结固,阳不得而杂之,是名阴结。
论其数者,伤寒之病,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
至六日为传经尽,七日当愈。
七日不愈者,谓之再传(医统本无“传”字)经。
言再传(医统本无“传”字)经者,再自太阳而传,至十二日再至厥阴为传经尽,十三日当愈。
十三日不愈者,谓之过经,言再传(医统本无“传”字)过太阳之经,亦以次而传之也。
阳结为火,至十七日传少阴水,水能制火,火邪解散,则愈;阴结属水,至十四日传阳明土,土能制水,水邪解散,则愈。
彼邪气结甚,水又不能制火,土又不能制水,故当剧。
《内经》曰∶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也。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曰∶何谓阳不足。
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
曰∶何谓阴不足。
答曰∶假令(赵本无“假令”二字)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
阴偏不足,则阳得而从之;阳偏不足,则阴得而乘之。
阳不足,则阴气上入阳中,为恶寒者,阴胜则寒矣;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为发热者,阳胜则热矣。
阳脉浮(赵本注∶“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
血虚则筋急也。
阳为气,阴为血。
阳脉浮者,卫气强也;阴脉弱者,荣血弱也。
《难经》曰∶气主之,血主濡之。
血虚,则不能濡润筋络,故筋急也。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内经》云∶脉者,血之府也。
脉实则血实,脉虚则血虚,此其常也。
脉沉者,知荣血内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针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脉浮,汗出如流珠者,腠理不密,开合不司,为卫气外衰也。
浮主候卫,沉主候荣,以浮沉别荣卫之衰微,理固然矣。
然而衰甚于微,所以于荣言微,而卫言衰者,以其汗出如流珠,为阳气外脱,所以卫病甚于荣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赵本作“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卫阳也,荣阴也。
烧针益阳而损阴。
荣气微者,谓阴虚也。
《内经》曰∶阴虚而(医统本作“生”)内热,方其内热,又加烧针以补阳,不惟两热相合而荣血不行,必更外发然而内躁烦也。
脉(赵本注∶“一云秋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蔼蔼如车盖者,大而厌厌聂聂也。
为阳气郁结于外,不与阴气和杂也。
脉(赵本注∶“一云夏脉”),(赵本作∶“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累累如循长竿者,连连而强直也。
为阴气郁结于内,不与阳气和杂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轻浮而阳(医统本作“主”)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赵本注∶“一云阴气”)衰也。
萦萦滞也,若萦萦惹惹之不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