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教案

合集下载

长城谣教案(通用3篇)

长城谣教案(通用3篇)

You will get what you reward.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长城谣教案(通用3篇)长城谣教案1【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2、学习朗读诗歌,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诗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诗歌的基本思想。

难点: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播放音乐《长城谣》,长城图片提问: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长城呢?长城简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北边匈奴,调动军民上百万人筑长城,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给予修缮,连贯为一,西起今甘肃岷县,北靠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

明代为了防御北方外族侵扰,前后修筑长城十八次,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长城是是我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在无数次斗争和长期交往中,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为它们赋诗作画,在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增添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篇章与画卷。

过渡:长城,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最熟悉不过了,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无论是身在祖国还是异乡,它始终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席慕容的《长城谣》,再次谛听游子的乡音。

二、介绍作者:席慕容;写作背景三、字词快餐焉(yān)支隘(ài)口蹲(dūn)踞荒莽(mǎng)焚(fén)起敕(chì)勒川四、朗读节奏训练(听录音,说说朗读诗歌应注意什么?)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五、整体感知全班同学朗读全诗,思考并回答问题1、这首诗的主题意象是?2、抒情主线是?六、诗歌赏析(一)理清结构,分析每小节讲了什么内容?(二)学习第一节1、你从简洁质朴的文字里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找出修饰“长城”这个抒情意象的'词语。

《现代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

《现代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

《现代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

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运用多媒体音乐、画面营造深沉的氛围,学生活动以独立思考、独自体会为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故乡、热爱组国的情操,激发朗读诗歌、写作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 、反复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2、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朗读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课时分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吹落了思乡的尘,却吹不去额头的纹,走完了天下的路,才想起回家的门。

追上了漂泊的人,却赶不上漂泊的魂,做完了想做的梦,仍有颗思乡的心……”一曲《回家的人》,唱出了游子心头那割舍不断、挥之不去的乡愁。

乡愁是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无奈排遣;乡愁是余光中跨越海峡的真情诉说;乡愁是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缠绵情思……乡愁如水,点滴情深;乡愁如茶,历久弥深。

我们侧耳倾听,席慕容为我们唱响感人肺腑的长城谣,潸然泪下;我们屏气凝思,纪弦为我们讲述一片槐树叶的故事,动人心弦。

二、赏析《长城谣》1、介绍作者:席慕容,台湾女诗人,蒙古族。

198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七里香》。

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因此拥有大量读者。

2、播放《长城谣》朗读录音(1)正音:焉支yān zhī 隘口ài 蹲踞dūn jù躯体qū 焚fén 敕勒chì lè(2)解词:焚——烧。

蹲踞——两腿弯曲,像坐一样,但臀部不着地。

诗中用来形容长城稳健、雄伟的姿态。

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三、整体感知:1、诗根据内容的侧重和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分为三类: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

这首诗属于哪一类?明确:《长城谣》属于抒情诗一类。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教案教学设计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教案教学设计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教案教学设计《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纪弦已经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于是他借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

诗分三节,有两条线索。

两条线索同步并行构成三块:伤感现在,回忆过去,企盼未来。

全诗首尾呼应,情思贯通,一气呵成,构思完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主题寄情于物的写法教学难点:怎样欣赏诗歌学情分析:在文学作品的四大体裁中,学生往往只喜欢读有着鲜明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的小说、戏剧,而对历史悠久、意境优美、艺术性很强的诗歌普遍不感兴趣,尤其是现代诗,为此,教师很有必要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拓宽学生的欣赏领域,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全面发展。

设计理念:1、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学习方式。

2、拓宽学生的欣赏领域,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把握诗歌主题,理解诗人的思想之情。

2、体会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技能性目标: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学生了解如何读懂一首诗,怎样欣赏诗歌的美情感性目标:拓宽学生的欣赏领域,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全面发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学生搜集现代乡愁诗。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上课伊始呢,老师先过一把当主持人的瘾,因为我最崇拜的主持人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话》栏目的前主持人崔永元,所以呢,咱们假定这里就是实话实说的演播现场,现在呢,主持人就来个现场采访,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实话实说,我要提问的问题就是,在文学作品的四大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中,你最喜欢读哪类作品?为什么?生答。

通过采访呢,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喜欢读小说,因为小说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可是喜欢读诗歌的人呢,就比较少,我们都知道,诗歌这种作品形式历史悠久,意境优美,艺术性很强,可为什么现在喜欢阅读诗歌的人反而少了呢?尤其是现代诗,据我观察分析,原因呢主要有两个:一个呢,是这些年,诗歌创作园地萧条,不景气;其二,就是一些人不知道怎样欣赏诗,如何读懂一首诗。

席慕容《长城谣》优秀教案

席慕容《长城谣》优秀教案

席慕容《长城谣》优秀教案席慕容《长城谣》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

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

2、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培养读诗、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2、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说出中国的象征物,如长城等。

(游子思乡的载体)二、检查预习正音正字:焉支隘口蹲踞荒莽山巅焚起敕(注音略)三、学海拾贝1作者简介席慕容(略)2听录音,整体感知3讲授第一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悲欢、恩怨、无情、冷眼)明确: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

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

使诗歌的气势一下子显得大气磅礴。

4讲析第二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总、一……就……)明确: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

(唱、写)追问:诗人如何抒情?“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5讲析第三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明确:梦回长城思考: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

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

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6老师小结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

因此,在诗人的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意象.。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反观历史的抒情诗,具有民歌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

四、当场成诵五、布置预习《一片槐树叶》,思考两篇诗歌之间共同点。

现代诗《一片槐树叶》教案设计

现代诗《一片槐树叶》教案设计

现代诗《一片槐树叶》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对象为初中语文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为现代诗《一片槐树叶》的解读和鉴赏。

本次教学将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及审美水平。

二、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征及鉴赏方法;2.能够正确理解《一片槐树叶》的意义和感受诗歌的美;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鉴赏方法,描述诗歌主题的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深层意义和主旨,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方面,提高学生的诗歌细节把握能力。

四、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通过提问、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深层意义。

2.案例分析策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方面,带领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首诗歌的主旨。

3.团队合作策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课前导入1.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2.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歌,并谈谈他们为何喜欢。

第二节诗歌背景介绍1.介绍现代诗的概念和特点;2.介绍现代诗创作的背景和环境;3.分享《一片槐树叶》的创作背景和诗歌作者的生平事迹。

第三节诗歌分析和鉴赏1.分析《一片槐树叶》的标题和主体内容,解释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2.对比《一片槐树叶》与其他诗歌的特点和写作风格;3.通过描写手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方面;4.通过诗歌语言的音韵和形式分析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第四节诗歌朗诵1.教师讲解如何朗诵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氛围和情感;2.分组进行诗歌朗诵,丰富学生朗诵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五节课后复习1.回顾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引导学生自己再读一读《一片槐树叶》并进行简短的文学写作,总结自己的诗歌之路。

六、教学评价1.能够分析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方法,理解传达作者情感及主题的方式和手法;2.能够准确理解《一片槐树叶》的意义和情感表达,并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描述和分析诗歌;3.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感4.学生在课后文学作业中展示了自己的文学和诗歌创作水平及审美能力七、教学资源1.现代诗歌选编教材;2.诗歌朗诵练习材料;3.诗歌分析和鉴赏课件。

一片槐树叶中班教案

一片槐树叶中班教案

一片槐树叶中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3、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2、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深沉优美的歌曲《故乡的云》,要求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感情?2、一首老歌、一幅旧画、一片枯黄的树叶,一朵含苞的小花、一棵稚嫩的小草,这些事物司空见惯,很平常很不起眼,但它们有时却能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那个角落,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现代诗《一片槐树叶》。

看看诗人纪弦是怎样通过一片槐树叶,寄托了他深厚的情感的。

二、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介绍三、整体感知:1、听录音朗读,注意字的读音和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

槐弦薄夹蝉、从朗读录音来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啊?明确:深情舒缓,略带着一点感伤。

3、诗歌是通过一个什么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明确:一片槐树叶四、赏析诗歌:赏析第一节:1、诗歌第一节主要写什么内容?请用一个最简单的陈述句来表达。

2、作者为什么要在“一片槐树叶”前加上非常繁复的修饰性定语?3、为什么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在诗人的心目中却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呢?4、诗人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 “最珍奇” “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赏析第二节:1、诗歌第二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赏析第三节:1、诗歌第三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这一节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3、诗人是如何运用这种写作手法的?4、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品味诗歌结构:1、作者是按照什么线索给我们讲述这一片槐树叶的故事的?2、从诗歌的开头和结尾来看,作者是以什么起情,又是以什么来收尾的呢?4、从表现手法上看,全诗借槐树叶来抒发诗人思乡盼归之情,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五、总结:本诗以为意象,寄托了诗人,开头以起情,结尾以收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教案2_教案教学设计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教案2_教案教学设计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教案2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的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引导学生学习现代诗,了解其特点。

3.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两首诗的教学均按照倾听配乐诗、反复诵读、分析探讨艺术特色的程序进行,在第二课中增加了一个诗歌朗诵会,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其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诗歌的学习,体会诗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与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体会诗境之美以及作者强烈的感情。

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营造意境,如何以物寓情抒发感情。

教学突破: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作者的资料,准备诗歌的配乐朗诵带或录像带。

2.了解诗歌朗诵的相关常识。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反复朗读,准确认读文中字词。

2.自选一首现代诗,作好准备,参加朗诵比赛。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导入《长城谣》1.倾听,了解作者生平按醋鞅尘?br>2、指导朗读,分析诗歌表现手法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3、导入《一片槐树叶》3.倾听,了解作者资料一、聆听配乐诗,了解背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人课文,展示一些与作者或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幻灯片,播放配乐诗歌,帮助学生建立对其的感性认识。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作家艾青的诗歌,这节课我们将共同赏析一首由现代女诗人席慕蓉所作的抒怀诗《长城谣》。

首先请听这首诗歌的配乐版。

板书课题。

1.观看幻灯片和图片,在配乐中欣赏诗歌,对其形成初步认识。

2.师:对于作者,不知道各位同学有什么了解,有谁愿意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师补充:席慕蓉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这也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

2.跟随教师提问,积极回答问题,就所了解的知识对作者做基本简介,并听取老师补充介绍诗人席慕蓉的生平以及时代背景。

生:席慕蓉是我国著名女诗人。

现代诗《一片槐树叶》教案设计

现代诗《一片槐树叶》教案设计

现代诗《一片槐树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准确认读课文下注的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习现代诗,了解其特点;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诵读入境,欣赏诗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其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诗歌的学习,体会诗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与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诗境之美以及作者强烈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营造意境,如何以物寓情抒发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作者的资料,准备诗歌的配乐朗诵带或录像带。

2.了解诗歌朗诵的相关常识。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反复朗读,准确认读文中字词。

2.自选一首现代诗,作好准备,参加朗诵比赛。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1、师:放《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同学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歌词歌唱了什么?(学生回答略)长城,一个萦绕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凝聚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个似乎永远沉睡又永远充溢着激情的建筑。

在华夏儿女心中,长城早已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无论是身在祖国,还是身在异乡,长城始终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无可替代地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

谁说起长城,都会热血沸腾,隔海相望,与祖国大陆同根生,血肉相连的台湾同胞更是如此。

今天,就让我们在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的《长城谣》里再次仰望历史的苍穹,谛听游子的心音。

2、介绍作者说起席慕蓉,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在老师的中学时代,她曾是我们膜拜的偶像。

她的诗和散文都写得极美,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的有关介绍。

席慕容,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

1943年出生于重庆,之后随父亲定居台湾。

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再后来入比利时布鲁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多次获多种绘画奖。

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

她的故乡,是她诗中的“刺勒川,阴山下”的那个莽莽苍苍的大草原。

九年级语文现代诗两首(大全五篇)

九年级语文现代诗两首(大全五篇)

九年级语文现代诗两首(大全五篇)第一篇:九年级语文现代诗两首《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教案《长城谣》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

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恋;抒情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一片槐树叶》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

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跳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

于是诗人的心灵颤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

一、基础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

焉支()隘口()蹲踞()焚起()敕勒()蝉翼()沾着()槐树()山巅()2.易误读的字音蹲踞jù 不读jū敕勒chì 不读shâ隘口ài 不读yì沾着zhān 不读niǎn蝉翼chán 不读dān3.形近字┏焉:焉支┏踞:蹲踞┏敕:敕免┏沾:沾湿┗嫣:嫣红┗裙:衣裙┗蔌:野蔌┗粘:粘性4.词语解释。

【隘口】狭隘的山口。

【冷眼】冷静客观的态度。

【躯体】身躯;身体。

【些微】一点儿。

【悲欢】泛指聚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

5.背记知识《长城谣》中较直接写自己虽身居他乡,却心系故国的诗句是“而黄河今夜仍然_______,流进______。

”《一片槐树叶》表达游子思归之情的句子是“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____________,去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学(文体)常识。

《长城谣》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族女诗人。

蒙古名字是_____•______。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她的第一本诗集《________________》,一年之内再版七次。

《一片槐树叶》的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__________》月刊。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教案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教案

《现代诗两首》教案泉州一中分校刘顺玉用户名:liusy02 <原创作品>教学目标一.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

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

二.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培养读诗、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一.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二.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长城谣》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请同学们说出中国的象征物,如长城等。

(游子思乡的载体)二检查预习正音正字:焉支隘口蹲踞荒莽山巅焚起敕(注音略)三学海拾贝1 作者简介席慕容(略)2听录音,整体感知3 讲授第一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悲欢、恩怨、无情、冷眼)明确: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

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

使诗歌的气势一下子显得大气磅礴。

4 讲析第二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总、一……就……)明确: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

(唱、写)追问:诗人如何抒情?“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5 讲析第三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明确:梦回长城思考: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

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

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6 老师小结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

因此,在诗人的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意象.。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反观历史的抒情诗,具有民歌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

四当场成诵!五布置预习《一片槐树叶》,思考两篇诗歌之间共同点。

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一片槐树叶》教案

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一片槐树叶》教案

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一片槐树叶》教案一片槐树叶教学目标:1、诗歌的情感与主题。

2、诗歌语言与艺术手法的赏析。

3.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重点:1、诗歌的情感与主题。

2、诗歌的语言魅力。

难点:诗歌的朗诵与欣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创设情景,导人新课同学们,当你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 用谈话的方式切入课题,激发情感,拉尽师生距离。

二、整体感知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两遍,读准字音和停顿。

2、请一个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问题1、同学们,你能告诉大家读完这首诗后你的第一感觉――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或在头脑中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问题2、你的依据是什么? 3、出示课件,简介作者与背景。

二、品味诗歌情感。

1、学生齐读。

老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2、播放朗读录音。

3、简析诗歌,体会诗歌情感师:从朗读录音来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啊?明确:深情舒缓,略带着一点感伤。

师:诗歌是通过一个什么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明确:一片槐树叶师:那这是怎么样一片槐树叶啊?作者是诗歌中是如何描述的?明确:全世界最珍奇、最宝贵、最使人伤心、最让人落泪的、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忘了是从哪里检来的、夹在古老的诗集里、沾着些故国的泥土。

师;读到这些描述,你想到了些什么?要求学生讨论后回答。

明确:诗人复杂的心情、树叶背后的故事、叶片承载着对故国的深情。

师:那么,作者又是怎样通过一片槐树叶表达自己情感的呢?要求学生讨论后回答。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现代诗诗两首 长城谣 一片槐树叶

现代诗诗两首  长城谣 一片槐树叶
这样的一片槐树叶使诗人睹物生情,伤感之情溢 于言表。
槐树叶的来历
“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了文化的象征, 也许指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虽忘却了它的 具体的来历,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树叶。 开启了诗人的浓浓的乡思乡愁之门。
对将来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的情感。 运用了联想的手法
由槐树叶联想到故土的泥土,进而联想 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长城就是祖国,长城就是日
思夜想的爹娘!她要诉说的,
是对家乡、对祖国、对亲人 的思念。
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 查哈尔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 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 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 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 慕蓉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 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 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 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 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 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
思念之情,所以是最美的。
2.诗的第1节说槐树叶是“最美”“最珍奇”“最可
宝贵的”,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这是不是前后矛盾?请说说你的理解。 不矛盾。“最可宝贵”是指家乡留给“我”的纪念品, “最使人流泪”指思乡而又无法回乡的感情。
3.“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什么含义?
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主要指古老的中国文化,也
纪弦,祖籍陕西,原名路逾。1934年创办《火 山》诗刊。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
办《新诗》月刊。1948年赴台湾一直到退休。1976
年移居美国。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诗风明快,
善嘲讽。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是台湾诗
坛的一面旗帜。被誉为“诗坛上的常青树”。
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经远离大陆
眠”,何来的“梦”呢?矛盾吗?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课件1[教学]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课件1[教学]

教学设计
诗歌阅读
通过学习诗歌文本,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包括 体裁、形式、修辞等方面。
诗歌赏析
欣赏优秀诗歌的魅力所在,感悟诗歌所传达的情 感和价值。
诗歌分析
探究诗歌的内涵和结构,深入了解诗歌的表现手 法和语言特色。
诗歌创作
运用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创作新的文学作品,培 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考试要点
2
槐树叶的比喻和象征
槐树叶作为比喻物,传递了国家的荣光,也表达了国家的悲壮。同时,也蕴含着国家的美好 前景和未来的希望。
语言特色
语言简练明了
诗歌语言简练明了,字字珠玑,措辞生动,文字格 律优美,富有戏剧性和音乐性。
修辞手法运用广泛
诗中大量使用了现代诗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拟 物、比喻、象征等,为诗歌增加了丰富的文学内涵。
熟记全诗的内容和结 构
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和语言特色
能够运用诗歌的语言 和修辞手法创作新的 文学作品
总结
《长城谣》
这首现代诗将长城的壮丽与一片槐树叶的凋零相结 合,将国家的荣辱之感凝聚在一句诗中,“华夏永远 固若金汤”。
《将进酒》
毛泽东还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现代诗歌,如《将进酒》 等,其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具有广泛的时代和文化 价值。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 槐树叶
这是毛泽东的现代诗歌代表作之一,以长城和一片槐树叶比喻祖国的荣辱兴 衰。本文将对诗歌进行简介、分析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探讨。
诗歌简介
1 作者:毛泽东
2 形式长诗
3 体裁:现代诗歌
诗歌分析
1
长城的历史和地位
表达了中国人民在保卫长城这座千古雄关的同时,也肩负着捍卫民族尊严的历史使命。
谢谢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两首》教案
泉州一中分校刘顺玉用户名:liusy02 <原创作品>
教学目标
一.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

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

二.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培养读诗、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
二.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长城谣》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出中国的象征物,如长城等。

(游子思乡的载体)
二检查预习
正音正字:焉支隘口蹲踞荒莽山巅焚起敕(注音略)
三学海拾贝
1 作者简介
席慕容(略)
2听录音,整体感知
3 讲授第一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悲欢、恩怨、无情、冷眼)
明确: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

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

使诗歌的气势一下子显得大气磅礴。

4 讲析第二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总、一……就……)
明确: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

(唱、写)
追问:诗人如何抒情?
“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5 讲析第三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
明确:梦回长城
思考: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

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

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
6 老师小结
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

因此,在诗人的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意象.。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反观历史的抒情诗,具有民歌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

四当场成诵!
五布置预习《一片槐树叶》,思考两篇诗歌之间共同点。

灵活机动
诵读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并赏析其令人回味无穷的情感!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欣赏《一片槐树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以复习《长城谣》的情感——思乡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纪弦(略)
三赏析诗歌
1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歌
2讲析诗的第一节(可先范读)
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写一片“槐树叶”
然而这片槐树叶却使用了极其繁复的修饰语:“全世界”指出范围;“最珍奇、最宝贵”指出程度;“最使人伤心、最让人落泪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指出它的形状、颜色。

这样的一片槐树叶使诗人睹物生情,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3讲析诗的第二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写槐树叶的来历
追问: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作为诗集的书签用的。

在这里“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许指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虽忘却了它的具体的来历,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树叶,诗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为它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开启了诗人的浓浓的乡思乡愁之门。

4讲析诗的第三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对将来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的情感。

思考:这一节运用了诗歌的什么手法?诗怎么写的?
明确:运用了联想的手法。

由槐树叶联想到故土的泥土,进而联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5教师总结
本诗以“一片槐树叶”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开头以槐树叶起情,结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飘香的季节收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

和上一篇诗歌一样,都使用了咏物抒怀的艺术手法。

6再听范读,要求当场成诵。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略
附舒婷诗歌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