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内力计算及配筋参考
8个钢筋混凝土板梁配筋计算例题[详细]
1、某宿舍的内廊为现浇简支在砖墙上的钢混凝土平板(例图4-1a),板上作用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q k=2kN/米.水磨石地面及细石混凝土垫层共30米米厚(重力密度为22kN/米3),板底粉刷白灰砂浆12米米厚(重力密度为17kN/米3).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C15,纵向受拉钢筋采用HPB235热轧钢筋.试确定板厚度和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例图4-1(a)、(b)、(c)[解]1.截面尺寸内廊虽然很长,但板的厚度和板上的荷载都相等,因此只需计算单位宽度板带的配筋,其余板带均按此板带配筋.取出1米宽板带计算,取板厚h=80米米(例图4-1b),一般板的保护层厚15米米,取a s=20米米,则h0=h-a s=80-20=60米米.2.计算跨度单跨板的计算跨度等于板的净跨加板的厚度.因此有l0=l n+h=2260+80=2340米米3.荷载设计值恒载标准值: 水磨石地面0.03×22=0.66kN/米钢筋混凝土板自重(重力密度为25kN/米3)0.08×25=2.0kN/米白灰砂浆粉刷0.012×17=0.204kN/米g k=0.66+2.0+0.204=2.864kN/米活荷载标准值: q k=2.0kN/米恒载设计值:活荷载设计值:4.弯矩设计值米(例图4-1c)5.钢筋、混凝土强度设计值由附表和表4-2查得:C15砼:HPB235钢筋:6.求x及A s值由式(4-9a)和式(4-8)得:7.验算适用条件8.选用钢筋及绘配筋图选用φ8@130米米(A s=387米米2),配筋见例图4-1d.例图4-1d冷轧带肋钢筋是采用普通低碳钢筋或普通低合金钢筋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钢筋.由于它强度高,可以节约许多钢材,加之其直径细、表面带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效果特别好,因此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自80年代中期将其引入后,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经编制了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92和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95.国家科委和建设部曾相继下文,要求大力推广采用冷轧带肋钢筋.本例如果改用经调直的550级冷轧带肋钢筋配筋时:选用φ6@125米米(A s=226米米2)即是说,将采用HPB235钢筋配筋改为采用550级的冷轧带肋钢筋配筋以后,可以节省41.6%的受力钢筋用钢量,这个数字是十分可观的.2、某教学楼中的一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计算跨度l0=6.0米米,板传来的永久荷载及梁的自重标准值为g k=15.6kN/米米,板传来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 k=10.7kN/米,梁的截面尺寸为200米米×500米米(例图4-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钢筋为HRB335钢筋.试求纵向受力钢筋所需面积.[解]1.内力计算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为1.2,楼面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为1.4,结构的重要性系数为1.0,因此,梁的跨中截面的最大弯矩设计值为:2.配筋计算由附表和表4-2查得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时,f c=9.6N/米米2,,由附表3查得HRB335钢筋的f y=300N/米米2.先假定受力钢筋按一排布置,则联立求解上述二式,得x=223.65米米, A s=1431米米23.适用条件验算(1)验算条件式(4-10)本例中的配筋率为(2)验算条件式(4-11)由表4-4查得,而本题实际的相对受压区高度为:因此,两项适用条件均能满足,可以根据计算结果选用钢筋的直径和根数.选择钢筋的直径和根数时,希望选用的钢筋截面面积尽可能接近计算截面面积,力争使误差保持在±5%以内,所选的钢筋直径和根数还应满足构造上的有关规定.本例选用三根直径为25米米的HRB335钢筋,记作3 25,一排配置,实际的配筋截面面积A s=1473米米2,满足计算时钢筋设计强度取值和截面有效高度的假定,配筋面积符合计算要求.例图4-23、某宿舍一预制钢筋混凝土走道板,计算跨长l0=1820米米,板宽500米米,板厚60米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15,受拉区配有4根直径为6米米的HPB235钢筋,当使用荷载及板自重在跨中产生的弯矩最大设计值为米=910000N·米米时,试验算该截面的承载力是否足够?[解]1.求x由附表和表4-2查得由式(4-8)求得受压区计算高度为2.求米u3.判别截面承载力是否满足(满足)某实验室一楼面梁的尺寸为250米米×500米米,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米=180000N·米,采用强度等级C30的混凝土和HRB400级钢筋配筋,求所需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解]1.利用参考资料中的计算用表1求A s先假定受力钢筋按一排布置,则h0=h-35=500-35=465米米查附表4-1和表4-2得由式(4-22)得由计算用表1查得相应的值为所需纵向受拉钢筋面积为选用4 20(A s=1256米米2),一排可以布置得下,因此不必修改h0重新计算A s值.2.利用参考资料中的计算用表2求A s根据上面求得查计算用表2得由式(4-25)可求出所需纵向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为:计算结果与利用计算用表1的完全相同,因此以后只需要选用其中的一个表格进行计算便可以.由本例可看出,利用表格进行计算,比利用静力平衡公式计算要简便得多.某处于一般环境下的中型桥桥面梁,截面尺寸b×h=250米米×500米米,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米d=1.8×108N·米米,采用强度等级C30的混凝土和HRB400钢筋配筋,求所需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解]假定受力钢筋按一排布置,混凝土保护层厚30米米,则h0=h-40=500-40=460米米由表查得f cd=13.8N/米米2,f sd=330N/米米2,,=1.0,则所需纵向受力钢筋面积为:选用2 20+2 22(A s=1388米米2).(例图4-8)例图4-8某库房一楼面大梁截面尺寸b×h=250米米×600米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用HPB235钢筋配筋,截面承受的弯矩设计值米=4.0×108N·米米,当上述基本条件不能改变时,求截面所需受力钢筋截面面积.[解]1.判别是否需要设计成双筋截面查附表和表4-2得;f y=f y=210N/米米2;查表4-4和表4-6得b=250米米,h0=600-70=530米米(两排布置).单筋矩形截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弯矩为:因此应将截面设计成双筋矩形截面.2.计算所需受拉和受压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设受压钢筋按一排布置,则a’s=40米米.由式(4-34)得:由式(4-35)得:钢筋的选用情况为:受拉钢筋8受压钢筋4截面的配筋情况如例图4-3所示.例图4-3一基本情况与例4-4相同的梁,但米=2.0×108N·米受压区预先已经配好HRB335级受压钢筋2 20(A's=628米米2),求截面所需配置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解]1.求受压区高度x假定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按一排布置,则a s=a's=35米米,h0=h-a s=500-35=465米米..由式(4-36)求得受压区的高度x为:且2.计算截面需配置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由式(4-37)求得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A s为:选用3 25(A s=1473米米2),截面配筋情况如例图4-4所示.例图4-4已知一T形截面梁截面尺寸b'f=600米米、h'f=120米米、b=250米米、h=650米米,混凝土强度等级C20,采用HRB335钢筋,梁所承受的弯矩设计值米=426 kN·米.试求所需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解]1.已知条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20,;HRB335级钢筋,.考虑布置两排钢筋,a s=70米米,h0=h-a s=650-70=580米米.2.判别截面类型属第二类T形截面.3.计算x取式(4-52)中米=米u,由式(4-52)得4.计算A s将x代入式(4-51)得5.选用钢筋及绘配筋图选用2 22+4 25(A s=2724米米2),配筋见例图4-5.例图4-5已知一T形截面梁(例图4-6)的截面尺寸h=700米米、b=250米米、h'f=100米米、b'f=600米米,截面配有受拉钢筋822(A s=3041米米2),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采用HRB400钢筋.梁截面的最大弯矩设计值米=500kN·米.试校核该梁是否安全?[解]1.已知条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30,;HRB400钢筋,,,2.判别截面类型,属第二类T形截面.3.计算x4.计算极限弯矩米u(安全)例图4-6。
板配筋计算表
板配筋计算表
板配筋计算表通常用于计算楼板配筋所需的各项参数和结果。
这个表格一般会包括以下内容:
1.楼板尺寸:包括楼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2.楼板荷载:包括楼板上的静载和活载,以及楼板的自重等。
3.混凝土强度等级:表示楼板所使用混凝土的强度,通常以兆帕(MPa)为单位。
4.钢筋种类和规格:包括钢筋的直径、间距和数量等。
5.计算结果:包括楼板配筋所需的各项参数,如钢筋的面积、直径、间距和数量等。
通过这个表格,可以方便地查找到所需的各种配筋参数,从而为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在填写表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填写的内容准确无误,特别是楼板尺寸、荷载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关键参数。
2.对于钢筋的种类和规格,需要选择符合工程标准和规范的产品。
3.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计算公式的正确使用。
4.对于计算结果,需要认真核对并确保满足工程要求。
总之,板配筋计算表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文件之一,需要认真填写并妥善保存。
2.4板配筋计算
2.4 板配筋计算2.4.1 楼板厚度的确定房间楼板短跨方向最大为6000mm ,梁、板用C25混凝土,柱用C30混凝土 ,1111h ~~6000120~150********L mm ⎛⎫⎛⎫==⨯= ⎪ ⎪⎝⎭⎝⎭,则取板厚t=120mm 。
2.4.2 荷载计算恒荷载标准值:客房、过道、其余的房间:25mm 水磨石面层 20.02525=0.625kN/m ⨯ 3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320=0.60kN/m ⨯ 120mm 现浇混凝土楼板 20.1225=3kN/m ⨯ 20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20.0217=0.34kN/m ⨯ 恒荷载标准值: 合计:24.6kN/m 卫生间、厨房:20mm 防滑地砖 20.0222=0.44kN/m ⨯ 3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320=0.60kN/m ⨯ 120mm 现浇混凝土楼板 20.1225=3kN/m ⨯恒荷载标准值: 合计:24.04N/m k 活荷载标准值:根据规范卫生间取2k q 2.5/kN m =,其它的地方取2k q 2.0/kN m =,由于4.6 2.3 2.82k k g q ==< 则是活载起控制作用。
2.4.3 内力计算按弹性方法进行内力计算,双向板恒活载设计值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板弯矩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 ,板配筋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板跨中配筋计算见表4。
板支座配筋计算见表5.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
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
(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
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
钢筋混凝土楼板配筋计算书讲解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是土木工程学生设计学习的"居家良药".关键词: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设计资料本设计为一工业车间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楼盖梁格布置如图T-01所示,柱的高度取9m,柱子截面为400mm×400mm。
(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mm厚混合砂浆顶棚抹灰。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2。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为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
(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
钢筋:梁中架立钢筋、箍筋、板中全部钢筋采用HPB235()。
其余采用HRB335()。
2.板的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
次梁截面高度取,截面宽度,板的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T-02所示。
(1)荷载:恒载标准值:20mm水泥砂浆面层;80mm钢筋混凝土板;20mm混合砂浆顶棚抹灰;;恒载设计值;活荷载设计值;合计;即每米板宽设计承载力。
(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中间跨;跨度差,说明可以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其计算简图如图T-03所示。
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Q-01。
,(根据钢筋净距和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并考虑到梁、板常用的钢筋直径(梁设为20mm,板设为10mm),室内正常环境(即一类环境)的截面有效高度h。
和梁板的高度h有以下关系: 对于梁: h。
=h-35mm (一排钢筋) 或 h。
=h-60mm (两排钢筋);对于板 h。
=h-20mm 、h。
=h-(最小保护层厚度+d/2) ,其中最小保护层厚度依据环境类别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定, 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一般的,对于梁可取20,板可取10),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表Q-02。
中间板带②~⑤轴线间,其各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各跨跨中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其弯矩降低20%。
按弹性板计算对配筋的影响(值得收藏)
按弹性板计算对配筋的影响(值得收藏)一般很多设计师在结构内力计算、配筋设计时会按照普通的分块刚性板处理,当然一般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特殊情况下可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工程案例中遇到的问题就是特殊的一例,如图1所示这样一个结构,在按照刚性板计算完毕之后查看第三层的梁配筋发现配筋特别小,设计师定义了弹性板重新计算,发现部分梁配筋增加了大概6-8倍,柱配筋也增大3-4倍.图2所示为此结构第三层的三维图,其中显示了高于平层斜板和周边的U形楼板.图1结构三维模型图图2结构第三层三维图及周边U形楼板对这样一个工程案例,设计师按照普通分块刚性板计算,输出了如图3所示的第三层梁柱配筋的结果.然后定义全楼弹性板6重新计算,输出了如图4所示第三层梁柱配筋的结果.图3分块刚性板下第三自然层梁柱配筋结果图4弹性板下第三层梁柱配筋结果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一榀框架,查看结果,发现该榀框架的梁在刚性板下的配筋与弹性板下的配筋结果差异巨大(梁一端在刚性板下配筋5cm2,弹性板下配筋32cm2),与该梁相连的柱配筋也差异巨大(柱单侧刚性板下配筋7cm2,弹性板下配筋29cm2).为什么按照弹性板与按照刚性板计算,配筋差异这么大?需要进一步深入剖析具体原因,是否是软件有问题?还是……?问题分析02常规结构设计中,一般都是按照全楼强制刚性楼板假定进行结构各项指标(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等)的统计,对于内力分析与配筋设计是按照分块刚性板进行计算的.弹性板与刚性板对梁柱配筋应该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至于差距这么大.需要进一步详细剖析.1、查看该梁在普通分块刚性板下的内力该结构在普通刚性板计算时刚性板号如下图5所示,SATWE软件前处理可看到周边的一圈为刚性板,由于与之相连的有一些斜板,程序在计算时强制默认为弹性膜.计算完毕之后,直接查看选取榀梁一端的计算内力结果,如图6所示.图5SATWE中查看第三层的刚性板号图6选取榀梁其中一段的内力计算结果输出从上述计算结果设计师可以基本判断该位置梁在恒载下的弯矩是偏小的,因为该观察榀梁的跨度为3.16+3.44+5.8=12.4m,跨度较大,该梁的截面为:350mm*600mm.由于没有楼板,梁有很大的轴力,选取出的其中一段梁的轴力达到了352.05kN.图7所示为选择榀的梁在恒载下弯矩调幅后的弯矩图.图7刚性板下选取榀梁恒载弯矩调幅后的弯矩图2、查看该考察梁在定义弹性板下计算的内力定义了全楼弹性板6,其中的斜板也被强制定义为弹性板6,查看模型三维轴侧简图如图8示,可以看到第三层的U形板的网格剖分情况,重点关注图中圈出的狭长板带部分弹性板剖分情况.计算完毕,查看弹性板下选取榀梁一端的计算内力结果,如图9所示.对应该榀梁在恒载下调幅以后的弯矩内力图如图10所示.图8定义弹性板第三层板网格剖分图图9选取榀梁其中一段在弹性板下内力计算结果输出图10弹性板下选取榀梁恒载弯矩调幅后的弯矩图相比刚性板,在弹性板作用下梁的轴力有很大的减小,对于观察榀梁的其中一段轴力从刚性板下的352KN减小到弹性板下的35.5kN,对应梁端弯矩从刚性板的55.28kN.m增加到弹性板下的416.9kN.m.采用弹性板计算与刚性板计算梁、柱内力及配筋结果比较,发现差异均巨大,弹性板下选取榀梁恒载、活载下的内力是刚性板下梁的7-8倍,弹性板下梁端配筋是刚性板配筋下的7-8倍,梁跨中配筋弹性板是刚性板下的3倍,柱其中一侧的单侧配筋刚性板下是弹性板的4倍.本工程案例按照弹性板计算与刚性板计算差异过大,远远超出了平常结构设计中采用刚性板与弹性板计算结果差异的幅度,该结构在设计中究竟应该按刚性板还是弹性板进行整个结构梁、柱的配筋设计?什么原因引起这么大差异?3、结构在分块刚性板下的恒载变形及轴力查看SATWE计算结果,该结构在普通分块刚性板,恒载作用的变形结果如图11所示,恒载下梁构件竖向变形不大,观察榀梁恒载下竖向变形最大为2.19mm.由前文图5可知,该结构在刚性板下,周边一圈分块刚性板形成了整体一块U形刚性板,中间一圈柱的节点被刚性板强制变形协调,这造成观察榀这种门式框架结构柱的两端被刚性板约束,导致与柱相连的梁构件外推变形被约束,引起梁构件中产生非常大的轴力,如图12所示为观察榀的梁柱在恒载下的轴力图.图11结构刚性板下恒载竖向变形图图12结构刚性板下梁柱构件恒载轴力图4、结构在弹性板下的恒载变形及轴力查看SATWE计算结果,该结构在弹性板下,恒载作用的变形结果如图13所示,恒载下梁构件竖向变形很大,最大位移较刚性板比较变大了接近4倍,观察榀梁恒载下竖向变形最大为8.20mm.结构在弹性板下楼板网格剖分情况如图8所示,周边一圈U形弹性板加中间两排斜板,均为弹性板,图8中圈出的那块狭长板变为弹性板时会产生较大的面内轴向变形,顶部的斜板及斜梁产生的推力就会释放掉,因此,观察榀梁构件在恒载下竖向变形大,梁内的轴力会变小,中间梁的轴力最大为234.5kN,如图14所示,相比刚性板下中间梁轴力为759.7kN,梁轴力减小幅度接近70%.图13结构在弹性板下恒载竖向变形图图14结构在弹性板下梁柱构件恒载轴力图5、考察弹性板下图8中的狭长板带在恒载下的轴力及轴向变形该结构按照弹性板计算,并考虑楼板按照有限元设计,查看狭长板带在恒载下的竖向变形非常明显,楼板表现出很大的变形,如图15所示为考虑弹性板之后,板恒载下变形动画图.图16为狭长板带在恒载下的竖向变形结果,可以看到楼板产生的弯曲变形很大,楼板跨中位置的竖向变形达到了9.56mm,远远大于其他楼板竖向荷载下的变形结果.查看楼板的主拉应力图,如图17所示,狭长板带的主拉应力最大值达到了2111kN/m2,相比其他部位的最大拉应力大5-6倍,该狭长板带是结构变形较大的部位,设计中需重点关注.图15狭长板带恒载下变形动画图图16狭长板带恒载下变形结果图图17狭长板带在恒载下的平面主应力结果结构在刚性板与弹性板下的结果比较结论03通过上述两种情况对比分析发现,由于狭长板在弹性板下面内变形很大,导致板中会产生很大的轴力,该板也无法约束两边的楼板,使整个梁构件在竖向荷载下变形较大,进而引起梁、柱中产生较大的弯矩,但柱轴力变化不大,梁轴力较刚性板而言反而变小,最终导致弹性板下梁配筋较刚性板增大很多(增大7-8倍),导致柱单侧配筋增大也很多(增大3-4倍).在刚性板下这种狭长板的变形被忽略,严重夸大了整个结构楼板的约束作用,进而引起梁构件竖向变形很小,梁柱内力很小,配筋也很小的错误结果.实际该结构中的这种狭长板带变形非常明显,板会产生很大的轴向变形,板中有很大的轴拉力.设计中遇到这种特殊情况,需要考虑狭长板带的变形,才能得到正确的梁、柱及板配筋结果.当然从以上楼板的应力分析结果来看,该狭长板带是设计中变形较大部位的楼板,该部位的楼板中会产生较大的拉力,属于结构薄弱部位,设计中应该重点加强.其他软件的校核04一般来讲,遇到这种颠覆常规认知(刚性板与弹性板梁配筋结果差好几倍)的情况,设计师一般倾向于多软件分析比对,本题使用某同类软件做结果对比分析.在刚性板下的第三层的配筋结果如图18所示,对比计算查看计算结果.图18某软件第三层梁柱配筋结果图这个计算结果在刚性板下的结果与PKPM弹性板下的结果一致,但是与PKPM按照刚性板下的计算结果相比差异巨大.查看该软件计算模型,如图19所示.图19某软件三维轴侧简图查看板剖分情况查看该软件三维轴侧简图,程序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直接将用户布置的平板修改为斜板计算,此时由于斜板程序计算时默认为弹性板,因此采用刚性板计算的时候阴差阳错的得到了比较正确的结果.此时程序按照自己的判定原则修改了用户布置板的位置,形成了与上层梁相连的斜板,这导致两个软件在刚性板下结果差异很大,但两软件弹性板下结果基本一致.刚性板下结果梁柱配筋小的原因05由于U形板连接两边的楼板除了狭长板带以外,还有轴力很大的几根梁,为了增加结构整体的连接性能,验证狭长板带是刚性板导致对结构约束很强,在同等位置增加了水平向的梁,如图20所示.然后按照全楼弹性板进行计算.图20第三标准层附加的每一榀框架梁计算完毕之后查看第三层梁、柱配筋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如下图21的计算信息.图21第三层梁、柱配筋计算结果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到,此时即使采用弹性板,由于每一榀柱之间均增加了水平梁,这种连接加强,梁的竖向变形也被约束,柱的配筋基本与刚性板下的结果一致,顶部梁的结果也基本与刚性板结果一致.当然狭长板带部位本身的完全变形有所适当减小,更重要的狭长板的轴向变形减小,该位置楼板主拉应力相比原结构弹性板下主应力有大幅度降低,如图22所示为狭长板在恒载下的主应力图.该狭长楼板最大拉应力由原来的2111kN/m2降低到现在的1078kN/m2,降低幅度50%.当然该狭长板带部位仍然属于比较薄弱的部位,设计中应重点加强.图22结构弹性板下第三层狭长板带在恒载下的平面主应力计算结果由该工程案例得出的结论061、按照该结构方案进行设计时,由于狭长板与周边楼板无法达到真正的刚性板,如果工程中是这种U形板,按照分块刚性板计算,会夸大这种约束效应,导致计算的梁、柱配筋均严重偏小.不安全.2、这种结构的楼板是无法达到分块刚性板假定的,尤其是该结构中的那个U形板的狭长部分,如果在设计中按照刚性板处理,就无法计算得出板中很大的拉应力,按照常规分块板计算,静力手册纯弯构件算法会导致板配筋严重偏小.不安全.3、该结构这种狭长板在设计中应该定义为弹性板考虑,通过楼板的变形可以准确计算得到楼层中其他梁、柱的配筋结果.计算结果正确.4、对这狭长板定义弹性板,通过楼板整体有限元分析可以计算出楼板的主拉应力,并按照拉弯构件进行板的配筋设计.计算结果正确.5、不同的设计软件在处理具体工程时,可能由于处理原则的不同,导致同样的建模但是计算模型会有很大差异,甚至计算模型与用户建立的模型有别.设计中需对软件计算模型仔细核查.对设计师的启示及设计建议071、特殊情况下,结构按照分块刚性板计算与按照弹性板计算可能会引起内力与配筋很大的差异,并不是一点差异,甚至不考虑板的变形会得到错误的结果.2、设计中特别注意对不符合分块刚性板假定的楼板错误采用刚性板进行结构内力分析与配筋设计,设计中应仔细甄别.3、设计中是否定义弹性板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判断出结构中存在这种大变形的板,建议在进行结构内力计算与配筋设计时定义弹性板.比如,连体部位的楼板,转换层的楼板、地下室的顶板等.4、当楼板变形比较明显时,结构整体计算要考虑楼板为弹性板,同时楼板本身的设计考虑有限元整体分析,楼板应按照拉弯构件进行设计.5、对于变形较大部位的楼板,尤其狭长板,属于结构设计的薄弱部位,在设计中应提出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6、软件作为辅助设计工具,有可能计算模型与用户实际输入的模型有一定的出入,在计算之前应该做仔细校核,查看是否符合设计的预期.。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参考例题)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参考例题)现浇钢筋混凝⼟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平⾯结构布置: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6.6,次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2.2。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2、按⾼跨⽐条件,当mm l h 55401=≥时,满⾜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3、次梁的截⾯⾼度应满⾜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 则21(=b ~133()31=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度应该满⾜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1(=h ~200()31=h ~mm )300,取mm b 250=。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取1m 宽板带计算:⽔磨⽯⾯层 m kN /65.0165.0=? 80mm 钢筋混凝⼟板 m kN /0.22508.0=?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m kN /255.017015.0=? 恒载:m kN g k /905.2=活载: m kN q k /919=?=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业建筑楼盖且楼⾯活荷载标准值⼤于m kN /0.4,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 q g +=k k q g 3.12.1+ m kN /186.15= 2、板的计算简图:次梁截⾯为mm mm 400200?,现浇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不⼩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为120mm 。
按塑性内⼒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mm l h l l n n 2030025.1202028012010022002101=≤=+--=+=,取mm l 202001= (mm a 120=)中跨: mm l l n 2000200220002=-==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楼板计算书
2.2楼板结构布置选首层结构平面进行设计,楼盖梁板结构布置及构件编号和尺寸见结施图,由于是对称的选其中一部分进行计算,楼面板的布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尺寸单位为mm):附图12.3 荷载计算(1)楼面板(不包括卫生间)(100mm)B1.B2.地砖地面 0.55 kN/m220mm厚水泥砂浆抹平 20*0.02=0.40 kN/m2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5*0.10=2.50 kN/m215mm厚天棚抹灰 17*0.015=0.25kN/m2—————————————————————————————————恒载标准值 = 3.70kN/m2恒载设计值g=3.70*1.2 = 4.44 kN/m2活载设计值 q=2.00*1.4 = 2.80 kN/m2合计 p=g+q=7.24 kN/m2(2)走廊楼面板(80mm)B3.B4地砖地面 0.55 kN/m220mm厚水泥砂浆抹平 20*0.02=0.40 kN/m28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5*0.08=2.00 kN/m215mm 厚天棚抹灰 17*0.015=0.25kN/m 2—————————————————————————————————恒载标准值 = 3.20 kN/m 2恒载设计值 g=3.20*1.2= 3.84 kN/m 2活载设计值 q=2.50*1.4= 3.50 kN/m 2合计 p=g+q=7.34 kN/m 2(3)卫生间楼面板(100mm )B6铺地面砖 0.55 kN/m 220mm 厚1:3水泥砂浆找坡 20*0.02=0.40 kN/m 2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5*0.10=2.50 kN/m 2450厚煤渣 0.45*7=3.20 kN/m 215mm 厚天棚抹灰 17*0.015=0.25kN/m 2—————————————————————————————————恒载标准值 = 6.90kN/m 2恒载设计值 g=6.90*1.2= 8.28 kN/m 2活载设计值 q=2.50*1.4= 3.50 kN/m 2合计 p=g+q=11.78 kN/m 21.几何参数简化计算跨度: L x = 3600 mm; L y = 6000 mm板厚: h = 100 mm as = 20 mm h 0=100-20=80mm 2.材料信息混凝土等级: C30 f c =14.3N/mm 2 f t =1.43N/mm 2 f tk =2.0N/mm 2 E c =3.0*104 N/mm 2钢筋种类: HPB300 f y = 270 N/mm 2 E s = 2.0*105 N/mm 2保护层厚度: C = 15mm2.4 板的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在求各区格板跨内正弯矩时,按恒荷载均布及活荷载棋盘式布置计算,取荷载为: ⎪⎪⎩⎪⎪⎨⎧+='='22q g g q q 在g '作用下,合内支座均可视为固定,某些区格板跨内最大弯矩不在板的中心点处在q '作用下,各区格板四边均可视为简支,跨内最大弯矩则在中心点处,计算时,可近似去二者之和作为跨内最大正弯矩值。
板配筋要求
分布钢筋是与受力钢筋垂直均匀布置的构造钢筋,位于受力钢筋内侧及受力钢筋的所有转折处,并与受力钢筋用细钢丝绑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骨架。其作用是:将板面上的集中荷载更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抵抗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拉力。
分布钢筋采用HPB235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
受力钢筋常采用HPB235钢筋,也可采用HRB335钢筋,直径常采用6mm、8mm、10m、12mm。在同一块板中钢筋直径相差应不小于2mm,钢筋直径种类不宜多于2~3种,以免引起施工时互相混淆。当采用绑扎钢筋作配筋时,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
单向板短向布置受力筋,在长向布置分布筋。
当板嵌固在砖墙内时,应沿支承周边上部配置不小于 200的构造钢筋(包括弯起钢筋在内),伸出长度不小于11/7(11为短边的跨度);对两边嵌固在砖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述钢筋,其伸出长度不应小于11/4,以防止因墙对板的嵌固作用而出现垂直于板的对角线裂缝。
当板内的受力钢筋与梁肋(一般为主梁)平行时,应沿梁肋方向每米长度内配置不小于5根 8与梁肋垂直的构造钢筋。以防止梁肋与板连接处顶部产生裂缝,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板中受力钢筋截面积的1/3,伸人板中的长度从肋边算起,每边不少于板计算跨度的1/4。
主梁、次梁的一般构造,如混凝土、截面尺寸、保护层、受力筋、箍筋、架立筋、腰筋等的一般规定,均与简支梁相同。所不同的是主梁因承受的是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在这集中荷载作用下,主梁腹部可能出现斜裂缝,并引起局部破坏。应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设置附加的箍筋或附加的吊筋。
8个钢筋混凝土板梁配筋计算例题[详细]
1、某宿舍的内廊为现浇简支在砖墙上的钢混凝土平板(例图4-1a),板上作用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q k=2kN/米.水磨石地面及细石混凝土垫层共30米米厚(重力密度为22kN/米3),板底粉刷白灰砂浆12米米厚(重力密度为17kN/米3).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C15,纵向受拉钢筋采用HPB235热轧钢筋.试确定板厚度和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例图4-1(a)、(b)、(c)[解]1.截面尺寸内廊虽然很长,但板的厚度和板上的荷载都相等,因此只需计算单位宽度板带的配筋,其余板带均按此板带配筋.取出1米宽板带计算,取板厚h=80米米(例图4-1b),一般板的保护层厚15米米,取a s=20米米,则h0=h-a s=80-20=60米米.2.计算跨度单跨板的计算跨度等于板的净跨加板的厚度.因此有l0=l n+h=2260+80=2340米米3.荷载设计值恒载标准值: 水磨石地面0.03×22=0.66kN/米钢筋混凝土板自重(重力密度为25kN/米3)0.08×25=2.0kN/米白灰砂浆粉刷0.012×17=0.204kN/米g k=0.66+2.0+0.204=2.864kN/米活荷载标准值: q k=2.0kN/米恒载设计值:活荷载设计值:4.弯矩设计值米(例图4-1c)5.钢筋、混凝土强度设计值由附表和表4-2查得:C15砼:HPB235钢筋:6.求x及A s值由式(4-9a)和式(4-8)得:7.验算适用条件8.选用钢筋及绘配筋图选用φ8@130米米(A s=387米米2),配筋见例图4-1d.例图4-1d冷轧带肋钢筋是采用普通低碳钢筋或普通低合金钢筋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钢筋.由于它强度高,可以节约许多钢材,加之其直径细、表面带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效果特别好,因此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自80年代中期将其引入后,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经编制了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92和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95.国家科委和建设部曾相继下文,要求大力推广采用冷轧带肋钢筋.本例如果改用经调直的550级冷轧带肋钢筋配筋时:选用φ6@125米米(A s=226米米2)即是说,将采用HPB235钢筋配筋改为采用550级的冷轧带肋钢筋配筋以后,可以节省41.6%的受力钢筋用钢量,这个数字是十分可观的.2、某教学楼中的一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计算跨度l0=6.0米米,板传来的永久荷载及梁的自重标准值为g k=15.6kN/米米,板传来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 k=10.7kN/米,梁的截面尺寸为200米米×500米米(例图4-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钢筋为HRB335钢筋.试求纵向受力钢筋所需面积.[解]1.内力计算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为1.2,楼面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为1.4,结构的重要性系数为1.0,因此,梁的跨中截面的最大弯矩设计值为:2.配筋计算由附表和表4-2查得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时,f c=9.6N/米米2,,由附表3查得HRB335钢筋的f y=300N/米米2.先假定受力钢筋按一排布置,则联立求解上述二式,得x=223.65米米, A s=1431米米23.适用条件验算(1)验算条件式(4-10)本例中的配筋率为(2)验算条件式(4-11)由表4-4查得,而本题实际的相对受压区高度为:因此,两项适用条件均能满足,可以根据计算结果选用钢筋的直径和根数.选择钢筋的直径和根数时,希望选用的钢筋截面面积尽可能接近计算截面面积,力争使误差保持在±5%以内,所选的钢筋直径和根数还应满足构造上的有关规定.本例选用三根直径为25米米的HRB335钢筋,记作3 25,一排配置,实际的配筋截面面积A s=1473米米2,满足计算时钢筋设计强度取值和截面有效高度的假定,配筋面积符合计算要求.例图4-23、某宿舍一预制钢筋混凝土走道板,计算跨长l0=1820米米,板宽500米米,板厚60米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15,受拉区配有4根直径为6米米的HPB235钢筋,当使用荷载及板自重在跨中产生的弯矩最大设计值为米=910000N·米米时,试验算该截面的承载力是否足够?[解]1.求x由附表和表4-2查得由式(4-8)求得受压区计算高度为2.求米u3.判别截面承载力是否满足(满足)某实验室一楼面梁的尺寸为250米米×500米米,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米=180000N·米,采用强度等级C30的混凝土和HRB400级钢筋配筋,求所需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解]1.利用参考资料中的计算用表1求A s先假定受力钢筋按一排布置,则h0=h-35=500-35=465米米查附表4-1和表4-2得由式(4-22)得由计算用表1查得相应的值为所需纵向受拉钢筋面积为选用4 20(A s=1256米米2),一排可以布置得下,因此不必修改h0重新计算A s值.2.利用参考资料中的计算用表2求A s根据上面求得查计算用表2得由式(4-25)可求出所需纵向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为:计算结果与利用计算用表1的完全相同,因此以后只需要选用其中的一个表格进行计算便可以.由本例可看出,利用表格进行计算,比利用静力平衡公式计算要简便得多.某处于一般环境下的中型桥桥面梁,截面尺寸b×h=250米米×500米米,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米d=1.8×108N·米米,采用强度等级C30的混凝土和HRB400钢筋配筋,求所需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解]假定受力钢筋按一排布置,混凝土保护层厚30米米,则h0=h-40=500-40=460米米由表查得f cd=13.8N/米米2,f sd=330N/米米2,,=1.0,则所需纵向受力钢筋面积为:选用2 20+2 22(A s=1388米米2).(例图4-8)例图4-8某库房一楼面大梁截面尺寸b×h=250米米×600米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用HPB235钢筋配筋,截面承受的弯矩设计值米=4.0×108N·米米,当上述基本条件不能改变时,求截面所需受力钢筋截面面积.[解]1.判别是否需要设计成双筋截面查附表和表4-2得;f y=f y=210N/米米2;查表4-4和表4-6得b=250米米,h0=600-70=530米米(两排布置).单筋矩形截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弯矩为:因此应将截面设计成双筋矩形截面.2.计算所需受拉和受压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设受压钢筋按一排布置,则a’s=40米米.由式(4-34)得:由式(4-35)得:钢筋的选用情况为:受拉钢筋8受压钢筋4截面的配筋情况如例图4-3所示.例图4-3一基本情况与例4-4相同的梁,但米=2.0×108N·米受压区预先已经配好HRB335级受压钢筋2 20(A's=628米米2),求截面所需配置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解]1.求受压区高度x假定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按一排布置,则a s=a's=35米米,h0=h-a s=500-35=465米米..由式(4-36)求得受压区的高度x为:且2.计算截面需配置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由式(4-37)求得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A s为:选用3 25(A s=1473米米2),截面配筋情况如例图4-4所示.例图4-4已知一T形截面梁截面尺寸b'f=600米米、h'f=120米米、b=250米米、h=650米米,混凝土强度等级C20,采用HRB335钢筋,梁所承受的弯矩设计值米=426 kN·米.试求所需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解]1.已知条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20,;HRB335级钢筋,.考虑布置两排钢筋,a s=70米米,h0=h-a s=650-70=580米米.2.判别截面类型属第二类T形截面.3.计算x取式(4-52)中米=米u,由式(4-52)得4.计算A s将x代入式(4-51)得5.选用钢筋及绘配筋图选用2 22+4 25(A s=2724米米2),配筋见例图4-5.例图4-5已知一T形截面梁(例图4-6)的截面尺寸h=700米米、b=250米米、h'f=100米米、b'f=600米米,截面配有受拉钢筋822(A s=3041米米2),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采用HRB400钢筋.梁截面的最大弯矩设计值米=500kN·米.试校核该梁是否安全?[解]1.已知条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30,;HRB400钢筋,,,2.判别截面类型,属第二类T形截面.3.计算x4.计算极限弯矩米u(安全)例图4-6。
板式楼梯计算及配筋图
板式楼梯的设计方法及构造荷载传递路线:荷载--梯段板(平台板)--平台梁结构简化:梯段板简支于平台梁上,为简支斜板,再简化成水平梁。
平台梁简支于横墙上,简化为简支梁。
平台板为四边支承的单区格板,视实际情况简化。
梯段板1)计算计算,,计算计算。
•考虑到梯段板、平台梁和平台板的整体性,并非理想铰接,设计中跨中截面最大弯矩一般取为:2101n max pl M=3030取1m宽带板作为梯段板的计算单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恒荷载标准值3030mkN /875.13.01250.115.03.021=×××××mkN /36.325894.012.00.13.0125112.0cos 3.0=××=××××αm kN /45.0894.02002.00.1=××m kN /693.03.015.03.00.103.04.15=+×××可变荷载起控制作用:P=1.2×6.38+1.4×2.5=11.16kN/m 永久荷载起控制作用:P=1.35×6.38+1.4×0.7×2.5=11.063kN/m 取1m宽带板作为梯段板的计算单元荷载统计恒荷载——三角形踏步板自重120厚踏步板自重20厚板底抹灰30厚花岗岩面层 6.38kN/m 活荷载标准值 2.5kN/mk q kg2) 2) 平台板平台板平台板一般为单向板,其一边与平台梁连接,另一边与过梁连接或支承于墙上。
当另一边与过梁连接时,取跨中弯矩,当另一边支承于墙上时,取跨中弯矩。
28/1pl M ax m =210/1pl M max =3) 3) 平台梁平台梁与普通梁相同。
混凝土楼板的设计及配筋
目录1.设计题目、内容、要求 (1)1.1设计题目 (1)1.2设计内容 (1)1.3设计要求 (1)2.计算步骤 (2)2.1楼盖板、次梁、主梁截面尺寸确定 (2)2.2板的设计 (2)2.3次梁的设计 (4)2.4主梁的设计 (5)3.施工图 (10)参考文献 (11)1.设计题目、内容、要求1.1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周边为240mm厚墙体)1.2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2)、板的配筋图(3)、次梁的配筋图(4)、主梁的配筋图1.3设计要求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7.5 kN/m2,混凝土:C25;注:平面尺寸:25000×198002.计算步骤2.1楼盖板、次梁、主梁截面尺寸确定对该建筑的楼板,拟定板厚h=80mm;次梁截面高度h= (1/12~1/18)×5000=417~278mm,取h=400mm,截面宽b=(1/2~1/3)h=200~133,取b=150mm,即次梁截面尺寸为150×400 mm2;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1/8~1/14)×6600=830~470mm,取h=650mm,截面宽度取为b=(l/2~l/3)h=325~217,取b=250 mm,主梁截面尺寸为250×650 mm2;柱的截面尺寸b×h=400×400 mm2。
板的平面布置图如下:2.2板的设计(一)因板两边与梁固结,按调幅法计算,故板的计算跨度取净跨:边跨:L0= L n + h/2=(1900-150/2-240/2)+ 80/2=1745mm中间跨:L0= L n =2000-150=1850mm计算图如下:恒荷载标准值20mm 厚砂浆抹面 0.4 KN/m 2 80mm 现浇板 0.08×25=2.00 KN/m 2 天棚粉刷 0.18 KN/m 2g k =2.58 KN/m 2恒载设计值 g=1.2×2.58=3.1 KN/m 2 使用活荷载设计值 q=1.4×7.5KN/m 2 =10.5 KN/m 2g+q=3.1+10.5=13.6 KN/m 2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74518500.056810%185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板的计算书
2.2板的计算2.2.1 设计资料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取1m 宽板为计算单元。
混凝土采用C25,f c =11.9N/mm 2,钢筋采用HPB235,f y =210N/mm 2。
2.2.2 结构布置楼面板的平面布置图,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2-24所示。
图2-24楼板平面布置图ABC D2.2.2.1 A~D 区格板的计算 a.荷载设计值1.活荷载 q =1.4×2.0=2.8 kN/m 2 2.恒荷载面层 25厚水泥砂浆找平 0.025×20=0. 5 kN/ m 2 板自重 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0.1×25=2.5 kN/ m 2 板底抹灰 15厚纸筋石灰抹灰 0.015×16=0.24 kN/ m 2 共计 3.24 kN/ m 2g=1.2×3.24=3.89 kN/ m 2 g+q=3.89+2.8=6.69 kN/ m 2 g+q/2=3.89+1.4=5.29 kN/ m 2 q/2=1.4 kN/ m 2 b.计算跨度板厚h=100mm ,L1:b×h=300mm×650mm,L2 b×h=250mm×400mm 。
① 内跨 0c l l = , c l 为轴线间距离 ② 边跨 0n l l b =+,n l 为净跨,b 为梁宽对于A ,B 区格板按单向板进行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步法进行设计 g+q=6.69 kN/ m 2 计算简图如下: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各跨计算跨度为:中间跨:L 0=L n =3.9-0.3=3.6m边跨: L 0=L n +t/2=3.9-0.3+0.1/2=3.65m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3.65-3.6)/3.6=0.014<10% 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进行计算内力D 、C 区格:按弹性理论计算,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
将总荷载分为两部分:'q =g+q/2=3.89+1.4=5.29 kN/ m 2 ''q =q/2=1.4 kN/ m 2l x /l y =2.7/3.9=0.6921.求跨内最大弯矩:Mx 、My 'q 作用下查表得u=0 Mxmax=0.0319'q 2x l =0.0319×5.29×=1.23KNm M ymax=0.0115×'q 2x l ×=0.0115×5.29×=0.44 KNm 考虑泊松比影响 :u=1/6()1.230.44/6 1.30u x x y M M uM KN m =+=+⨯=∙ ()0.44 1.23/60.65u y y x M M uM KN m =+=+⨯=∙''q 作用下查表得:0u =20.0428''x x M q l =⨯ 20.0170''y x M q l =⨯换算成1/6u =时 0.441/60.170.47uxM KN m =+⨯=∙ 0.171/60.440.24uy M KN m =+⨯=∙叠加后 1.300.47 1.77x M KN m =+=∙ 0.6450.240.89y M KN m =+=∙ 2.求支座中点固端弯矩x M 、y Mq 作用下查表 220.07380.0738 6.69 2.7 3.6x x M ql KN m =-=-⨯⨯=-∙220.05690.0569 6.69 2.7 2.78y x M ql KN m =-=-⨯⨯=-∙2.3 楼梯设计2.3.1 计算简图采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布置如图:图2-28 梯段板TB-1模板图及计算简图x 3=图2-29 设计计算示意图2.3.2 设计资料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01.0γ= ,混凝土为C25,f c =11.9N/mm 2,f t =1.27N/mm 2。
板底钢筋构造及计算
6.15m 23
钢筋种类 名称
计算过程
结果
X向受力筋 长度 ɸ10
根数
3600-300+2×150+2×6.25×10 =3725mm
(6000-300-100)/100+1=57
3.72m 57
Y向受力筋 长度 ɸ10
根数
6000-300+2×150+2×6.25×10=6125mm (3600-300-100)/150+1=23
/2,5d) = max(300/2,5×10) =150mm 。 (2)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3)由图1计算公式得: 长度=净长+端支座锚固+弯钩长度 弯钩长度=6.25d (4)由图2计算公式得: 根数=((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
解:钢筋计算过程:
钢筋计算过程表
第一部分
板底钢筋构造及计算
板受力筋计算
1.板底钢筋的长度计算,见图1。
图1 板底底筋计算示意图
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6.25×d)
注:弯勾(2×6.25×d)当板底筋为HPB300级光圆钢筋时候需要计 算
伸进长度的四种情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墙厚/2
A
B
C
D
板伸进长度小结,见表1。
底筋
端支座 梁、圈梁、剪力墙
砌体墙
伸进长度
max(支座宽/2,5d) max(板厚,墙厚 /2,120)
板受力筋计算
2. 板底筋根数计算,见图2。
图2 板底钢筋根数计算图
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根数=((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
桥面板内力计算
4.3 桥面板内力计算4.3.1 桥面板的分类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肋梁桥的桥面板(也称行车道板),是直接承受车辆轮压的承重结构,在构造上它通常与主梁梁肋和横隔梁(或横隔板)联结在一起,这样既保证了梁的整体作用,又能将车辆荷载传给主梁。
桥面板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造,对于跨度较大的桥面板也可施加横向预应力,做成预应力混凝土板。
从结构形式上看,对于具有主梁和横隔梁的简单梁格(图4.33a)以及具有主梁、横梁和图4.33 梁格系构造和桥面板的支承方式内纵梁(或称副纵梁)的复杂梁格(图4.33b)体系,行车道板实际上都是周边支承的板。
从承受荷载的特点来看,在矩形的四边支承板上当板中央作用一竖向荷载P时,虽然荷载P要向相互垂直的两对支承边传递,但当支承跨径l a和l b不相同时,由于板沿l a和l b跨径的相对刚度不同,将使向两个方向传递的荷载也不相等。
根据弹性薄板理论的研究,对于四边简支的板,只要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l a/l b)接近2时,荷载的绝大部分会沿短跨方向传递,沿长跨方向传布的荷载将不足6%。
l a/l b之值愈大,向l a跨度方向传递的荷载就愈少。
为了简明起见,只要应用一般的力学原理对图4.34所示十字形梁在荷载P作用下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即求出P a和P b,就不难领会这一概念的基本道理。
鉴于上述理由,通常就可把边长比或长宽比等于和大于2的周边支承板看作单由短跨承受荷载的单向受力板(简称单向板)来设计,而在长跨方向只要适当配置一些分布钢筋即可。
对于长图4.34荷载的双向传递宽比小于2的板,则称为双向板,需按两个方向的内力分别配置受力钢筋。
目前桥梁设计的趋势是横隔板稀疏布置,因此主梁的间距往往比横隔板的间距小得多,桥面板属单向板的居多。
有时也会遇到桥面板两个支承跨径之比小于2的情况,如在T 形梁刚架桥空心墩墩顶0号块上的桥面板等,对此就必须按双向板进行设计。
一般来说,双向桥面板的用钢量较大,构造也较复杂,宜尽量少用。
第四章 高桩码头2
1、轴向刚性系数CeN:桩顶发生单位轴向位移,在
桩顶所施加的轴向力。kN/m
2、其它刚性系数: CΔQ――使桩顶发生单位法向位移所需施加的切向力
2017/4/28
港口水工建筑
16
CΔM――使桩顶发生单位法向位移所需施加的力矩 CφQ――使桩顶发生单位转角所需施加的切向力 CφM――使桩顶发生单位转角所需施加的力矩 假定桩入土段受地基弹性嵌固,按照文克尔假定的
1、集中荷载作用下单向简支板和连续板 计算宽度
2、集中荷载作用下悬臂板计算宽度
2017/4/28
港口水工建筑
2
(四)内力计算
1、悬臂板
2、单向板
3、双向板
4、装配式整体板
计算对象:均布荷载按单宽计算,
集中荷载按计算宽度bc计算
2017/4/28
港口水工建筑
3
双向板承受集中荷载作用时,受冲切承 载力设计值:
不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不应组合在一起;
最不利荷载组合不易判断,应取几种组合进行内力计 算,并以内力最大值包络图为控制条件。 梁板的布置方式对面板上荷载传递方式有很大影响, 也影响到横向排架的计算。具体传递方式说明。
2017/4/28
港口水工建筑
15
(三)桩的刚性系数
桩的刚性系数是指是桩顶发生单位变为(轴向位移、 法向位移、或转角)需在桩顶所施加的力。以C表示。
端承桩(桩的入土深度较浅)的底端应按铰接考虑,
钢、木结构中桩顶与上部结构的连接也按铰接。 对于摩擦桩计算时桩的下端一般按弹性嵌固考虑 。
2017/4/28
港口水工建筑
理正结构计算书
办公楼一层顶板配筋计算(弹性板): BAN-1(结构重要性系数=1.0)1 计算条件_计算板长= 7.200(m) ;计算板宽= 2.035(m) ;板厚= 100(mm)_板容重= 25.00(kN/m3) ;板自重荷载设计值= 3.00(kN/m2)_地砖= 0.60(kN/m2);20厚水泥砂浆=0.40(kN/m2)恒载分项系数= 1.20 ;活载分项系数= 1.40荷载设计值(不包括自重荷载):均布荷载= 4.00(kN/m2)_砼强度等级: C25, f c=11.90 N/mm2支座纵筋级别: HRB335, f y=300.00 N/mm2板底纵筋级别: HPB300, f y=270.00 N/mm2_混凝土保护层= 40(mm), 配筋计算as= 45(mm), 泊松比= 0.20_支撑条件=四边_上:固定_下:固定_左:固定_右:固定角柱_左下:无_右下:无_右上:无_左上:无2 计算结果_弯矩单位:kN.m/m, 配筋面积:mm2/m, 构造配筋率:0.20%弯矩计算方法: 查表挠度计算方法: 单向板按公式法,双向板查表。
--------------------------------------------------------------- _(1)跨中: [水平]_[竖向]_ 弯矩 0.0__ 1.2_ 面积 272(0.27%)_272(0.27%)_ 实配 d10@200(393)_d10@200(393)_(2)四边: [上]__[下]__[左]__[右]_ 弯矩 -2.4 _-2.4__ 0.0__ 0.0_ 面积 200(0.20%)_200(0.20%)_200(0.20%)_200(0.20%)_ 实配 D8@200(251)_D8@200(251)_D8@200(251)_D8@200(251)(3)挠度结果(按单向板计算):_ 挠度验算: 1.47<f max=10.18mm,满足(4)支座最大裂缝: 0.11<[ωmax]=0.40mm, 满足。
附表框架内力及配筋1
附表1附表1.1框架梁内力组合表注:组合一:Gk Qk 1.2 1.4S S + 组合二:Gk Wk 1.2 1.4S S +左 组合三:Gk Wk 1.2 1.4S S +右 组合四:Gk Qk Wk 1.35 1.4S S S ++左(0.7) 组合五:Gk Qk Wk 1.35 1.4S S S ++右(0.7) 组合六:Gk Qk Wk 1.2 1.40.9S S S +⨯+左(0.7) 组合七: Gk Qk Wk 1.2 1.40.9S S S +⨯+右(0.7) 组合八:Gk Wk 1.0 1.4S S +左 组合九:Gk Wk 1.0 1.4S S +右 组合十: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一: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组合十二: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三: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调整值为强柱弱梁的调整,采用公式:()/l r RE vb b b n Gb M M l V γη⎡⎤++⎣⎦调整注:组合一:Gk Qk 1.2 1.4S S + 组合二:Gk Wk 1.2 1.4S S +左 组合三:Gk Wk 1.2 1.4S S +右 组合四:Gk Qk Wk 1.35 1.4S S S ++左(0.7) 组合五:Gk Qk Wk 1.35 1.4S S S ++右(0.7) 组合六:Gk Qk Wk 1.2 1.40.9S S S +⨯+左(0.7) 组合七: Gk Qk Wk 1.2 1.40.9S S S +⨯+右(0.7) 组合八:Gk Wk 1.0 1.4S S +左 组合九:Gk Wk 1.0 1.4S S +右 组合十: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一: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组合十二: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三: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调整值为强柱弱梁的调整,采用公式:()/l r RE vb b b n Gb M M l V γη⎡⎤++⎣⎦调整注:组合一:Gk Qk 1.2 1.4S S + 组合二:Gk Wk 1.2 1.4S S +左 组合三:Gk Wk 1.2 1.4S S +右 组合四:Gk Qk Wk 1.35 1.4S S S ++左(0.7) 组合五:Gk Qk Wk 1.35 1.4S S S ++右(0.7) 组合六:Gk Qk Wk 1.2 1.40.9S S S +⨯+左(0.7) 组合七: Gk Qk Wk 1.2 1.40.9S S S +⨯+右(0.7) 组合八:Gk Wk 1.0 1.4S S +左 组合九:Gk Wk 1.0 1.4S S +右 组合十: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一: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组合十二: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三: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调整值为强柱弱梁的调整,采用公式:()/l r RE vb b b n Gb M M l V γη⎡⎤++⎣⎦调整注:组合一:Gk Qk 1.2 1.4S S + 组合二:Gk Wk 1.2 1.4S S +左 组合三:Gk Wk 1.2 1.4S S +右 组合四:Gk Qk Wk 1.35 1.4S S S ++左(0.7) 组合五:Gk Qk Wk 1.35 1.4S S S ++右(0.7) 组合六:Gk Qk Wk 1.2 1.40.9S S S +⨯+左(0.7) 组合七: Gk Qk Wk 1.2 1.40.9S S S +⨯+右(0.7) 组合八:Gk Wk 1.0 1.4S S +左 组合九:Gk Wk 1.0 1.4S S +右 组合十: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一: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组合十二: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三: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调整值为强柱弱梁的调整,采用公式:()/l r RE vb b b n Gb M M l V γη⎡⎤++⎣⎦调整注:组合一:Gk Qk 1.2 1.4S S + 组合二:Gk Wk 1.2 1.4S S +左 组合三:Gk Wk 1.2 1.4S S +右 组合四:Gk Qk Wk 1.35 1.4S S S ++左(0.7) 组合五:Gk Qk Wk 1.35 1.4S S S ++右(0.7)组合六:Gk Qk Wk 1.2 1.40.9S S S +⨯+左(0.7) 组合七: Gk Qk Wk 1.2 1.40.9S S S +⨯+右(0.7) 组合八:Gk Wk 1.0 1.4S S +左 组合九:Gk Wk 1.0 1.4S S +右 组合十: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一: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组合十二: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三: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附表1.4 横向框架A 柱剪力组合全(kN )注:组合一:Gk Qk 1.2 1.4S S + 组合二:Gk Wk 1.2 1.4S S +左 组合三:Gk Wk 1.2 1.4S S +右 组合四:Gk Qk Wk 1.35 1.4S S S ++左(0.7) 组合五:Gk Qk Wk 1.35 1.4S S S ++右(0.7) 组合六:Gk Qk Wk 1.2 1.40.9S S S +⨯+左(0.7) 组合七: Gk Qk Wk 1.2 1.40.9S S S +⨯+右(0.7) 组合八:Gk Wk 1.0 1.4S S +左 组合九:Gk Wk 1.0 1.4S S +右 组合十: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一: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组合十二: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三: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调整值为强柱弱梁的调整,采用公式:()/b t RE vc c c n M M H γη⎡⎤+⎣⎦调整注:组合一:Gk Qk 1.2 1.4S S + 组合二:Gk Wk 1.2 1.4S S +左 组合三:Gk Wk 1.2 1.4S S +右 组合四:Gk Qk Wk 1.35 1.4S S S ++左(0.7) 组合五:Gk Qk Wk 1.35 1.4S S S ++右(0.7)组合六:Gk Qk Wk 1.2 1.40.9S S S +⨯+左(0.7) 组合七: Gk Qk Wk 1.2 1.40.9S S S +⨯+右(0.7)组合八:Gk Wk 1.0 1.4S S +左 组合九:Gk Wk 1.0 1.4S S +右 组合十: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一: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组合十二: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三: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注:组合一:Gk Qk 1.2 1.4S S + 组合二:Gk Wk 1.2 1.4S S +左 组合三:Gk Wk 1.2 1.4S S +右 组合四:Gk Qk Wk 1.35 1.4S S S ++左(0.7) 组合五:Gk Qk Wk 1.35 1.4S S S ++右(0.7) 组合六:Gk Qk Wk 1.2 1.40.9S S S +⨯+左(0.7) 组合七: Gk Qk Wk 1.2 1.40.9S S S +⨯+右(0.7) 组合八:Gk Wk 1.0 1.4S S +左 组合九:Gk Wk 1.0 1.4S S +右 组合十: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一: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组合十二: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三: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调整值为强柱弱梁的调整,采用公式:()/b t RE vc c c n M M H γη⎡⎤+⎣⎦调整注:组合一:Gk Qk 1.2 1.4S S + 组合二:Gk Wk 1.2 1.4S S +左 组合三:Gk Wk 1.2 1.4S S +右 组合四:Gk Qk Wk 1.35 1.4S S S ++左(0.7) 组合五:Gk Qk Wk 1.35 1.4S S S ++右(0.7) 组合六:Gk Qk Wk 1.2 1.40.9S S S +⨯+左(0.7) 组合七: Gk Qk Wk 1.2 1.40.9S S S +⨯+右(0.7) 组合八:Gk Wk 1.0 1.4S S +左 组合九:Gk Wk 1.0 1.4S S +右 组合十: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一: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组合十二: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三: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附表1.10 横向框架C 柱剪力组合注:组合一:Gk Qk 1.2 1.4S S + 组合二:Gk Wk 1.2 1.4S S +左 组合三:Gk Wk 1.2 1.4S S +右 组合四:Gk Qk Wk 1.35 1.4S S S ++左(0.7) 组合五:Gk Qk Wk 1.35 1.4S S S ++右(0.7) 组合六:Gk Qk Wk 1.2 1.40.9S S S +⨯+左(0.7) 组合七: Gk Qk Wk 1.2 1.40.9S S S +⨯+右(0.7) 组合八:Gk Wk 1.0 1.4S S +左 组合九:Gk Wk 1.0 1.4S S +右 组合十: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一: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组合十二: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三: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调整值为强柱弱梁的调整,采用公式:()/b t RE vc c c n M M H γη⎡⎤+⎣⎦调整注:组合一:Gk Qk 1.2 1.4S S + 组合二:Gk Wk 1.2 1.4S S +左 组合三:Gk Wk 1.2 1.4S S +右 组合四:Gk Qk Wk 1.35 1.4S S S ++左(0.7) 组合五:Gk Qk Wk 1.35 1.4S S S ++右(0.7) 组合六:Gk Qk Wk 1.2 1.40.9S S S +⨯+左(0.7)组合七: Gk Qk Wk 1.2 1.40.9S S S +⨯+右(0.7) 组合八:Gk Wk 1.0 1.4S S +左 组合九:Gk Wk 1.0 1.4S S +右 组合十: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一: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组合十二: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三: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附表1.13 横向框架D 柱剪力组合(kN)注:组合一:Gk Qk 1.2 1.4S S + 组合二:Gk Wk 1.2 1.4S S +左 组合三:Gk Wk 1.2 1.4S S +右 组合四:Gk Qk Wk 1.35 1.4S S S ++左(0.7)组合五:Gk Qk Wk 1.35 1.4S S S ++右(0.7) 组合六:Gk Qk Wk 1.2 1.40.9S S S +⨯+左(0.7) 组合七: Gk Qk Wk 1.2 1.40.9S S S +⨯+右(0.7) 组合八:Gk Wk 1.0 1.4S S +左 组合九:Gk Wk 1.0 1.4S S +右 组合十: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一:RE 1.2(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组合十二: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左 组合十三:RE 1.0(0.5) 1.3Gk Qk Ek S S S γ⎡⎤++⎣⎦右 调整值为强柱弱梁的调整,采用公式:()/b tRE vc c c n M M H γη⎡⎤+⎣⎦调整f A N s a附表1.15 D 柱配筋计算表f A ai ηηc c f β0.3c sv A v c λRE。
楼板配筋计算范文
楼板配筋计算范文楼板配筋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楼板的承载能力和受力性能,保证了楼板的安全可靠。
在进行楼板配筋计算时,需要考虑楼板的尺寸、设计荷载以及混凝土强度等因素。
下面将介绍楼板配筋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首先,需了解楼板的几何尺寸。
楼板的几何形状可分为矩形、T型和L型等,各个形状的楼板在计算时需要考虑的参数和计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楼板配筋计算前,需要准确测量和了解楼板的几何尺寸。
其次,需要了解楼板的设计荷载。
楼板的设计荷载包括活荷载和恒荷载,其中活荷载是楼板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可变荷载,如人员、家具等,而恒荷载是楼板自身所受的固定荷载,如楼板自重等。
根据设计标准和规范,可确定楼板的设计荷载。
然后,需要知道楼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楼板的承载能力有很大影响,通常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C15、C20、C25、C30等。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可确定楼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接下来,可以进行楼板配筋计算。
在楼板配筋计算中,主要需要确定楼板的钢筋面积和钢筋布置方式。
根据楼板的几何尺寸、设计荷载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参数,可以使用公式或者查表的方式计算出楼板所需的钢筋面积。
根据计算结果和设计要求,可确定合适的钢筋布置方式,包括主筋和箍筋的布置。
最后,需进行楼板配筋的验算和检查。
对于楼板配筋计算结果,需要进行验算和检查,确保所选用的钢筋满足楼板的受力性能要求。
验算和检查包括对钢筋截面的强度计算、钢筋间距的合理性判断以及钢筋的连接方式等。
总之,楼板配筋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着楼板的承载能力和受力性能。
在进行楼板配筋计算时,需准确测量楼板的几何尺寸,了解设计荷载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并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和布置方式。
最后,还需对楼板配筋进行验算和检查,确保钢筋满足设计要求。
这样才能保证楼板结构的安全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ax(kN·m)
727.88
534.15
Mmin(kN·m)
-964.11
-716.46
剪力
Qmax(kN)
594.01
437.04
Qmin(kN)
-593.30
-436.76
四、纵梁配筋计算
1)抗弯承载力计算
结构系数 ,Ⅱ级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弹性模量
使用期:
(1)支座:
Ⅰ、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配筋:
截面有效高度 ,截面宽度:
计算跨度:弯矩计算
剪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纵梁弯矩设计值:
,按一般受弯构件计算。
式中: -弯矩设计值( );
-截面抵抗矩系数;
-相对受压区计算高度;
-截面的有效高度( )。
计算结果如下:
选配钢筋 , 。
Ⅱ、按海水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效核裂缝宽度:按0.25mm控制
(5)面板底层纵向钢筋配筋计算
按承载力进行配筋
按单筋截面进行计算。
M =15.5(kN·m)
(不用加大截面或提高 )
=0.0106
,受拉筋抗拉强度可充分发挥。
配筋率:
,
选配钢筋5ф12@200,实际 ,横向分布筋选ф12@200mm。
裂缝宽度计算:
Ml=8.2(kN·m)〖绝对值〗
=1.5
c+d=60(mm)
备注
跨中
支座
持久
状况
承载力
极限状态
持久组合
(1.2×5.7+1.4×5.7)
×1.3=19.3
(-1.2×4.9-1.4×4.9)
×1.3=-16.6
=1.3为冲击系数
使用期配筋计算
短暂组合
见《荷载规范》的规定
偶然组合
见《荷载规范》的规定
正常使
用极限状态
短期效应组合
见《荷载规范》的规定
长期效应组合
5.7+1.3×0.6×5.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纵梁弯矩设计值:
根据《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5.6节有关规定进行进算。
式中: -最大裂缝宽度(mm);
-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1.0;
-钢筋表面形状影响系数,变形钢筋取1.0;
-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影响系数,取1.5
-纵向受拉钢筋有效配筋率;
-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
-构件.9-1.3×0.6×4.9
=-8.7
使用期裂缝计算
短暂
状况
承载力极限状态
短暂组合
施工期配筋计算
偶然组合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短暂组合
施工期裂缝计算
偶然状况
承载力极限状态
偶然组合
抗震配筋计算
第2章
2.1材料
混凝土:采用C35
fc=17.50 N/㎜2
ft=1.65N/㎜2
受力钢筋:采用热扎 级钢筋,fy=310.0 N/㎜2
组合1:(永久荷载)+(滚动荷载)
三、计算结果
纵梁的内力计算采用“丰海技术咨询服务(上海)有限公司——GDL轨道梁计算系统(V1.0)”进行计算。
纵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持久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持久状况长期组合时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如下:
计算内容
项目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持久组合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持久状况长期组合
2.使用期:面板与纵、横梁整体连接,按连续板采用弯矩系数法计算,见规范4.1.8条。
1.3 计算跨度
(1) 简支板
弯矩计算:
(2) 连续板
弯矩计算:B=0.75m>0.1×3.45=0.345m,L支座中心间距。
1.4 作用
(1)永久作用
结构自重:现浇面板与磨耗层: 面板厚350mm,磨耗层厚50mm。
一、计算原则
纵梁按弹性支承连续梁计算,作用在梁上的荷载为纵梁自重、面板自重对纵梁的作用、码头面匀布荷载(按10kPa考虑)及使用期管架基础的作用,计算时纵梁自重、面板自重对纵梁的作用、码头面匀布荷载统一计入纵梁自重。
二、纵梁参数
纵梁长度:57m
纵梁截面尺寸:见右图
纵梁混凝土等级:C30
纵梁跨数:6跨,分跨长度见下图:
-8.1×0.6=-4.9
V0=
1.6面板内力标准值计算结果汇总
表2
作用
跨中
支座
备注
永久作用
面板自重
5.7
-4.9
取边跨或中跨板的最值,以下同
可变作用
短暂状况
施工荷载
吊运内力
支座弯矩大小最大不超过跨中值
持久状况
均布荷载
5.7
-4.9
1.7作用效应组合
表3.7
状况
状态
组合
公式
弯矩计算结果(KN·m/m)
3.2 计算原则
按《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1-98)第4.1.4条的规定确定:
1.施工期:自重及施工荷载产生的内力,不作计算;
2.使用期:面板与纵、横梁整体连接,按连续板采用弯矩系数法计算,见规范4.1.8条。
3.3 计算跨度
(1) 简支板
弯矩计算:
(2) 连续板
弯矩计算:B=0.75m>0.1×3.45=0.345m,L支座中心间距。
持久状况
均布荷载
4.6
-3.96
3.7作用效应组合
表3.7
状况
状态
组合
公式
弯矩计算结果(KN·m/m)
备注
跨中
支座
持久
状况
承载力
极限状态
持久组合
(1.2×4.6+1.4×4.6)
×1.3=15.5
(-1.2×3.96-1.4×3.96)
×1.3=-13.4
=1.3为冲击系数
使用期配筋计算
短暂组合
见《荷载规范》的规定
偶然组合
抗震配筋计算
第4章
4.1材料
混凝土:采用C35
fc=17.50 N/㎜2
ft=1.65N/㎜2
受力钢筋:采用热扎 级钢筋,fy=310.0 N/㎜2
4.2配筋计算
(1) 深受弯判断
,为一般受弯构件。(若为深受弯板,则抗压筋将不起作用)
(2) 计算弯矩
不分弯矩的位置,总之按最大值进行计算结果将偏于安全。
2.2配筋计算
(1) 深受弯判断
,为一般受弯构件。(若为深受弯板,则抗压筋将不起作用)
(2)计算弯矩
不分弯矩的位置,总之按最大值进行计算结果将偏于安全。
取使用期的跨中弯矩计算,单m 宽内力为:
承载力极限状态:M =19.3(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Ml=10.1(kN·m)
(3) 截面尺寸
b=1000(mm),h=350(m),取a=60(mm),h0=350-60=290(mm)
跨中配10φ25钢筋,裂缝宽度为0.18mm,满足规范要求要求。
2)抗剪承载力计算
,
,
受剪截面符合要求。
混凝土受剪承载力:
所以纵梁混凝土抗剪承载力已满足,可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
同理,纵梁ZL1、ZL2、ZL3、ZL4、ZL5、ZL6及引桥纵梁YQZL1、YQZL2、YQZL3、YQZL4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持久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持久状况长期组合时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及配筋如下:
纵梁ZL1
计算内容
项目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持久组合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持久状况长期组合
弯矩
Mmax(kN·m)
658.12
506.25
Mmin(kN·m)
-895.96
-689.20
剪力
Qmax(kN)
540.15
415.50
Qmin(kN)
-540.15
-415.50
支座:12φ25 跨中:10φ25 箍筋:按构造要求配置。
永久作用
板自重:q1=0.4×25=10kPa
弯矩计算:
可变作用
均布荷载:qk=10kPa
弯矩计算:
按规范第4.1.8条规定,单向连续板的弯矩计算如下:
计算结果
表1-1
边跨板
中跨板
备注
边支座
跨中
支座
跨中
弯矩系数m=
-0.5
0.7
-0.6
0.65
自重产生的
弯矩(KN·m/m)
M0=
6.6×0.7=4.6
纵梁自重:72.2kN/m
三、计算条件
1、荷载
1)永久荷载:
纵梁自重:γ=72.2kN/m,作用简图如下:
2)滚动荷载:
由于输油管架基础对纵梁的作用点位置不固定,但管架基础间距固定,为安全起见,本计算中管架基础对纵梁的作用简化为滚动荷载,荷载间距为6m,P=24kN。作用简图如下:
2、作用效应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持久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持久状况长期组合:
(2) 可变作用
短暂状况可变作用:
施工荷载:5kPa
持久状况可变作用:
均布荷载:10kPa
1.5 作用效应分析
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短暂状况
不作计算
(2) 持久状况(使用期)
按单向连续板计算。
先按简支板计算跨中最大弯矩:
永久作用
板自重:q1=0.4×25=10kPa
弯矩计算:
可变作用
均布荷载:qk=10kPa
偶然组合
见《荷载规范》的规定
正常使
用极限状态
短期效应组合
见《荷载规范》的规定
长期效应组合
4.6+1.3×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