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合集下载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分析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分析

1 O7 一
剩余价值生产 出来后 ,还要在资本家间进行分配。剩 余价值 的分配 理论是 马克 思剩余价 值理论 的重要 组成部
会 发 展 到 一 定 的 历 史 阶 段 , 生产 力 发 展 到 一 定 程 度 的基 础
上,劳动者才 能在满足 必要 劳动 和必要劳动产 品之外提供
剩余 劳动 和剩余产品 。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性 ,要把这种可 能性变成现 实性,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
2 、 二 重 性
( 二)剩余价值 的分配
( 一)剩余价值理论产生 的历史背景
在马克思 以前,古典经济学家和 空想社 会主 义者都 曾 经对剩余价值进 行过探 索。但 是,古典经济 学家受到历史 的和阶级 的局 限,都没有从剩余价值 的具体 形式中抽 象出 剩余价值 的一般形式 。而空想社会主义者误认为剩余价值 的存在是对价值规律 的破坏 ,断定 资本和劳动 的交换 是不
成为商 品是 资本主义生产 的基本特征和必要条件 , 创 立了劳
动 力商品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不仅揭露 了资本主义剥 削的实质 、无产阶级与资产 阶级对立 的经济根源 ,而且使无 产 阶级 明白了 自己在经济上受剥 削、 政治上受压迫的真正原 因, 并向他们指出了推翻 资本主义 生产 方式和最后 消灭阶级 的历史使命 ,唤醒 了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 。

所 以资本主义社会 的剥削关系几乎完全被商品交换关系
的表面现 象所掩盖 。直 到剩 余价 值理论创立 ,对此类 问题 做 出科学 的回答 ,马克思研究 出该理论是一项伟大 的历 史 功绩 ,使我们对剥 削及剩余价值 问题 有了全面系统的 了

资本主义生产 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 , 剩余价值体现 资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当代意义作者:郑利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9期摘要剖析剩余价值理论内容,对它的理解可以概括为资产阶级的三要素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及在当代中国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剩余价值理论不仅对过去社会发挥作用,对当今社会发挥作用,更对未来社会发挥作用。

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要存在着雇佣劳动制度,只要存在着剥削现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就会发挥威力关键词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当代意义1几种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是剩余产品的价值表现,是剩余劳动时间的物化。

然而它从何而来,导源于何方?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立和争论,表述方法更不一致。

一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三要素理论;二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这一理论十分关键,影响极大,列宁称它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2剩余价值理论的贡献2.1剩余价值术语的运用使古典政治经济学相形见绌剩余价值这一概念,是马克思首创的。

正如恩格斯所说:“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

”在马克思之前,威廉.配第、理查.康替龙、弗朗斯瓦.魁奈、安.罗伯特.雅克.杜尔阁和亚当.斯密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问题研究出发,已经开始运用了利润和地租的概念,并且不同程度地知道了利润和地租都只不过是劳动者向自己雇主提供的无酬产品中的一部分。

但是这些古典经济学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被恩格斯称为是个“从来没有”的缺陷:第一是古典经济学家从来没有超出工商业生活上流行的关于利润和地租的概念狭小范围的约束;第二是古典经济学家从来没有把产品的无酬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第三是古典经济学家从来没有对产品无酬部分的起源、性质、以及制约其随后的价值分配的规律有一个清楚的理解。

而《资本论》从分析商品开始,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进行剖析,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劳动力、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等基本范畴,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文献综述

剩余价值理论文献综述

剩余价值理论文献综述剩余价值理论是由马克思提出的一种关于资本主义经济体中剩余价值产生与分配的理论,在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中得到了详细阐述。

剩余价值理论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和阶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介绍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内涵以及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概念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体中,劳动者用于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与他们所获得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剩余价值的产生源自于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即劳动者在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后,为资本家创造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实现是通过雇佣劳动和工资的差额来实现的。

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理论内涵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与剥削的关系。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核心,并且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来获取剩余价值,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

这种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也是造成阶级矛盾和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中的剥削现象和阶级矛盾,为理解当代社会中的贫富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剩余价值理论还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不同经济体中的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中的生产和投资波动的根本原因。

剩余价值理论还为探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和讨论。

国内学者多从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

国内经济学家梅宏在《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内涵和逻辑》一书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的一种新解释,认为剩余价值是一种经济关系而非具体的商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林尧也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解读。

国外学者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的解释和批判。

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奥尔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加利福尼亚理论,并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和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义。

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价值

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价值

论 马克思剩 余价值理论及其在 当代 中国 的发展 与价值
文I 韩美琳 , 熊英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楱 内容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创 造 而被资本家无偿 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
的价值 ,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的体 现。 数量上来说 , 超过原有价值的余额就 是剩余价值 ; 从质量 上来说 , 剩余价 值是一 种物化了的劳动。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 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 在分析了商
是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 内 容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并坚 持社会主义道路提供 了 重要 的理论依 据,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立足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 探讨 了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内涵和存在的必然性 进 而论 述

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 关键字: 剩余价值理论 ; 社会主义剩余价值 ; 市场经济
、 I
资本无偿 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的事
实。
社会主 义剩余价值的内涵 社会主义剩余价值是在社会主义公有 制的基础上 , 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者工资 的那部分价值 , 即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新价 值。 社会主义剩余价值体现了社会 主义社会 国家、 企业 、 个人的根本利益一致 的社会主 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剩余价值以税收、 利 润等形式 由国家和企业统一支配, 用于全体 社会劳动者, 所以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占有 者归根到底是全体社会劳动者。 社会主义生 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的需要, 社会主 义剩余价值取之于民 、 用之于民 , 也是为了 满足劳动者的需要。
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 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 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做。 ” 剩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济学家, 虽 然从 不 同的 角度 和 不 同的 问题 研 究 出发 , 已经 开 始 相当一部分人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抱有偏见 ,
运用 了利润和地租 的概念 , 并且不同程度地知道了利润和地租 所 以在西方主流经济学 的分配理论中, 重“ 物” 轻“ 人” 也就显 都只不过是劳动者 向 自己雇主提供 的无酬产品中的一部分 。 得理所当然 ,其 中他们所宣扬 的三要素论是十分典型的。按 但是这些古典经济 学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被恩格斯称为是 照这种理论架构 , 企业使用资本 、 劳动、 土地等“ 生产 要素” 制 个“ 从来没有” 的缺陷: 第一是古典经济学家从来没有超出工商 造产 品, 并按计算 出来的对总产 品所增加的贡献 ( 即边际产 品) 业生活上流行的关于利润和地租的概念狭小范围的约束 ; 第二 向每 一要 素付酬 。如果一切进行正常,所付 出的酬金总数 则 是古 典经济学家从来没有把产品的无酬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 刚 好 等 于 企 业 实 际获 得 的净 收 入 。在这 种 过 程 中 ,资 本 获 得 研 究; 第三是古典经济学家从来没有对产 品无酬部分 的起源 、 利润 , 劳动 获 得 工 资 , 土地获得地租 , 这 些 收 益 都 是 它 们 提 供 性质 、 以及 制 约 其 随后 的价 值 分配 的规 律 有一 个 清 楚 的 理解 。 的服务报 酬, 各种生产要素谁也不会剥削谁。 而《 资本论》 从分析商品开始 ,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 通过对资
而资本论从分析商品开始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通过对资3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意义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进行剖析提出了劳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主要是以19世纪的英国为研究动二重性劳动力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等基本范畴深刻对象的它通过对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和分配关系的研究为劳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的深刻分析和批判,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剩余价值理论主要包括剩余价值的概念、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的分配和使用等内容。

首先,剩余价值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在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与其自身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差额。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被雇佣为工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力价值由其生活和再生产所需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他们实际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其次,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基本特征。

资本家雇佣劳动者进行生产,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获取剩余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们所获得的工资,这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而剩余价值的实现则是通过商品的交换和资本的再生产来实现,最终转化为资本家的利润。

再次,剩余价值的分配和使用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重要问题。

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生产出来,但却并不是由劳动者自己来支配和使用,而是由资本家占有和支配。

资本家利用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实现资本的积累,同时也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和享受。

总之,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通过对剩余价值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本质,认识到劳动者的剥削和资本积累的矛盾,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目标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

同时,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为建设更加公平和和谐的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哲学原理

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哲学原理

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哲学原理摘要:1.剩余价值论的基本概念2.剩余价值论的主要内容3.剩余价值论的意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4.剩余价值论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正文: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由卡尔·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系统阐述。

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的剥削机制,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剩余价值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围绕剩余价值和剩余产品展开。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际创造的价值与其所得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剩余产品则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产品中,除去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生产资料的价值部分之外的那一部分。

剩余价值论的核心观点就是,资本家剥削劳动者,通过支付劳动者低于其实际创造价值的工资来占有和扩大自己的财富。

剩余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劳动力的商品化。

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售给资本家,资本家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而非实际创造的价值。

第二,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创造。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创造了远远超过其工资的价值。

第三,资本家的剥削行为。

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实现了对劳动者的剥削。

第四,剩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在资本家、地主和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剩余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即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这一理论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为后来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剩余价值论在当代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剩余价值论为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当前社会的经济问题。

其次,剩余价值论提醒我们要关注劳动者的权益,推动劳动保障制度的完善。

再次,剩余价值论强调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通过革命斗争实现对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除剥削,实现共同富裕。

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当代意义

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当代意义

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当代意义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其经济学理论中的一项核心概念,给予了我们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刻认识。

这一学说在当代仍然具有广泛的意义和启示,对于理解和评估当代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从剩余价值的概念、形成过程以及当代意义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超过维持其自身生存所必需的价值。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劳动者,并将劳动力变为商品进行交换的方式,剥夺了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占有权。

作为对劳动力的购买者,资本家只为劳动力的维持支付对应的工资,而剩余价值则成为资本家所有。

简而言之,劳动者创造出的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并用于扩大自身财富,这种剥削关系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与激化。

其次,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是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将剩余价值分为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延长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的产生,而绝对剩余价值则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实现。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通过技术进步、劳动组织的改革以及对劳动力的深度剥削,不断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的程度。

同时,资本家为了增加绝对剩余价值,不断延长劳动时间,限制劳动者权利,使其承受更大的工作强度。

因此,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激烈阶级斗争。

最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帮助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及其内在矛盾。

剩余价值的产生与资本家对劳动力的剥削密切相关,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这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当代社会的剥削与不公现象,为寻找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的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引。

其次,剩余价值学说也提供了对经济危机的解释。

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导致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无限扩张的逻辑与无法满足无限增长的需求之间形成了矛盾。

对剩余价值学说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经济危机的根源,并提供了改革与调整的方向。

浅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浅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浅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1. 引言1.1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深刻分析和批判。

剩余价值是指资本家在雇佣工人生产商品时,工人创造的价值高于他们自身的劳动力价值,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并转化为利润。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产生源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使剩余价值成为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制度维持的基础。

剩余价值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包括加剧阶级矛盾、不平等现象的加剧以及导致资本主义危机等。

剩余价值理论在学术界引发了诸多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剩余价值只是一种分配问题,而非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问题,也有学者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提出批评。

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剩余价值的概念剩余价值的概念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大于自己所得到的工资,剩余的部分被资本家占有。

也就是说,剩余价值是劳动力的价值与劳动力所得工资之间的差额。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动力。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来实现剥削,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财富。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通过剩余劳动来实现的,即工人在创造自己的生活资料后,还要为资本家创造超过自己所得工资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概念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揭示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阶级矛盾和利益冲突。

只有当工人阶级意识到自己的剥削状况,并且团结起来进行斗争,才有可能改变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方式,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剩余价值的概念】2.2 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劳动力商品价值和工人劳动力实际价值之间的差额。

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商品来雇佣工人,使工人成为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意义


总结
•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中隐含“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因素, 不过,由于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创造性劳动不占主导地位, 因此,马克思没有强调这个因素,相反,他注重的是重复 劳动和价值的创造,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价值的积累,将剩 余看作是价值的多余部分,他没有能够直接提出“创造性 劳动创造剩余”的命题,对以知识为本质的使用价值的积 累估计不足,并使得他的价值论在逻辑上存在一定的内在 不协调。所以,我们明确提出“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这 个命题,这样一来,劳动价值论的内在矛盾就消除了,并 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劳动价值论,使之能与知识经济 时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 就个别企业来说,可能由于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它仍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或价格出售,所以,它能获 得剩余价值。但对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说,就不存在剩余劳动时间, 没有剩余价值!从直观上来看,这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企业的个别劳动 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亏损的。从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 说,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的盈余的总和恰好等 于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的亏损的总和,两方面 相抵,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之和等于零!




对我们今天的企业来讲, 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重要, 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千方百 计地加大资本投人力度, 另一方面还必须强化国民的科技意识, 特别是在目前 发展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 正确处理好技术进步与劳动替代、科技开发与成 果转化、内部攻关与外部引进等方面的关系, 以全面推动企业科技潜力的充分 发挥。 二是大力提高与优化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发挥我国相对优 势。实践证明, 没有高素质的合格的人力资源, 任何雄厚的资本与先进的科技 都只能是潜在生产力, 难以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在 生产力的诸要素中, 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我们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条件 下, 应采取全方位的措施, 切实提高人口质量, 全面优化与改善劳动者的文化素 质、技术素质、心理素质、应变素质, 以满足现代科技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客观 要求因为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运行的历史与现实充分证明, 资本增殖能力及水 平的最根本最关键的条件就在于劳动者素质, 换言之, 在于劳动力商品的质量, 所以加大人力资本投人与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将是关系到我国资本增殖总体水 平的关键所在。 三是加强分工协作, 整合资源配置, 科技提高效益, 马克思关于分工与协作的原 理, 同样适合于我国的改革与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 不仅 有分工协作的必然性, 而且也有分工协作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从政策引导、法 律保障、资本支持等多个层面, 为企业之间、个人之间、地区之间的横向分工 与横向联合创造条件, 借助于科学合理的分工协作, 全面优化我国资源配置格 局, 有效发挥各种资源的内在潜能, 从而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动力。 四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推动资本增殖效益。管理出效益, 管理也是生产力, 应 当成为当代人的共识, 因为马克思早已指出“ 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 或共同劳动, 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 以协调个人的活动, 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 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价值生成和分配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剖析其核心观点和影响,通过透彻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和社会变革的可能路径。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概念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价值超过其工资的部分。

剩余价值率则是剩余价值与工人劳动力价值的比率。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根源。

二、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接受工资作为劳动的价值回报。

然而,工人的劳动力价值远远大于其所得工资,剩余的价值就是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

这个过程体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剥削。

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差异。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工人将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而资本家却获得了劳动力产生的全部价值。

这种剥削关系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贫富差距的不平等。

三、剩余价值分配的方式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经济阶级的命运和社会的稳定性。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分配主要通过工资形式和利润形式。

工人得到的工资只能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剩余价值大部分流向资本家,使其积累更多的财富。

四、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和影响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和不公平,为工人阶级的觉醒和解放提供了思想基础。

其次,剩余价值理论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的爆发提供了解释,认为这些问题源于剥削和利润追逐。

此外,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命运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的矛盾和不稳定性,资本主义无法永远存在,最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当代价值.doc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当代价值.doc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当代价值摘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在当今社会,加深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及当代价值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马克思参与价值学说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认为,剩余价值学说至少能够体现出如下四点现代价值,一是能够作为我国有效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理论基础,二是能够促进企业发展,三是有利于充分发挥竞争的作用,四是能够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关键词: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当代价值1.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阐述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并不发达,一方面,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还处于早期的成长阶段,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企业经营规模也相对较小,这就决定了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的主要依靠力量源于工人的体力劳动,换言之,只有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资本家才能够获得高额的利润,在这一背景下,工人群体普遍具有很高的反抗情绪,并且逐渐激化。

在马克思以前,古典政治经济学最早形成于英国,英国当时也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通过对经济制度的研究之后,逐渐建立了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一方面结合前者的劳动价值论,另一方面结合前文论述的历史背景,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也被称为剩余价值学说)。

总体而言,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具有强烈的阶级特征,其中的资本家阶级的建立基础是由于该群体能够占有大量社会生产资料,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工人阶级,由于他们的生产资料被前者剥夺,因此只能依靠通过为资本家阶级劳动而生活。

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几乎完全被商品交换关系的表面现象所掩盖,这是由于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转换成为剩余价值的形式,所以从表面来看,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易是公平的,实际上,这一秘密的生产过程中,隐藏着人们现在已经熟悉的揭示的资本家对工人剩余劳动剥削的整个过程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之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之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之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其中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秘密,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点,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重要经济学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即资本家剥削工人所赚取的超过工人劳动价值的部分。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追求利润的本质表现,也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核心。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利用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来获取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三、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实现了资本的积累和再投资,从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获取更多的利润。

剩余价值通过资本的循环和积累,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实现了分配。

四、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点,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秘密,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剩余价值理论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核心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资本家剥削工人所赚取的超过工人劳动价值的部分是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实现的重要目标。

在当代社会,剩余价值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但是剩余价值理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本质和规律仍然没有改变。

无产阶级仍然在为解放自己和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而剩余价值理论则是我们认识资本主义、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结合了生态学和经济学两个学科的知识,旨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从剩余价值的概念、产生方式以及意义等方面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复习。

一、剩余价值的概念剩余价值是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与其所获得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经济基础。

二、剩余价值的产生方式剩余价值的产生方式主要是通过资本家对劳动力的剥削实现的。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而资本家则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一定的交换价值,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自身所获得的工资,这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三、剩余价值的意义剩余价值的存在使资本家能够获取利润,进一步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同时,剩余价值的存在也导致了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的加剧,使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四、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这部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用于扩大再生产、投资、获取利润等。

二是剩余价值以工资的形式返还给工人,用于维持其生存和再生产。

五、剩余价值理论的局限性剩余价值理论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而且只适用于商品生产领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该理论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缩小。

六、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尽管剩余价值理论有其局限性,但它依然为我们理解和分析当代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平等问题,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复习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理解剩余价值理论不仅仅是对一个经济概念的认识,更是对社会制度、阶级矛盾和社会变革的思考与探索。

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当代意义

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当代意义

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当代意义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及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我们将回顾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阐述马克思如何在他的经济学理论中构建和发展了这一学说。

接着,我们将分析剩余价值学说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实际运用,揭示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运行规律的深刻揭示。

在概述部分,我们还将简要介绍剩余价值学说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影响,包括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如何被后来的学者和政治家用于理解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

我们还将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目的,阐述我们将如何通过对剩余价值学说的深入研究,来揭示其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和潜在应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为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同时也为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提供理论支持和启示。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内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作为其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核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规律。

这一学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内容: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在此基础上,他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指出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则形成商品的价值。

这一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通过劳动不仅再生产了自己的劳动力价值,还生产出了一个超出自身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即剩余价值。

这个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利润的源泉。

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形式: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马克思探讨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被资本家以利润、地租和利息等形式瓜分。

浅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浅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浅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摘要】本文将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背景和意义入手,通过分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概念、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剩余价值与剥削的关系、剩余价值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以及剩余价值理论的争议与发展,探讨该理论在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总结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启示以及对当代经济的启示,为读者提供关于这一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以及对当代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探寻其在经济学领域中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剥削、经济、争议、发展、启示1. 引言1.1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背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其著作《资本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深刻分析。

在19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逐渐取代了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日益尖锐。

马克思在这个背景下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存在的剥削现象。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为基础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自己的工资,多余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就被资本家占有,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本质特征之一。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依然具有启示意义,为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1.2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矛盾和剥削现象,为人们理解现代社会经济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对剩余价值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收入不平等的根源。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帮助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矛盾。

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哲学原理

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哲学原理

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哲学原理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剩余价值生成和分配的规律,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价值论的核心观点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他们所获得的报酬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并实现利润。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劳动力的价值与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剥削关系所导致的。

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将劳动者的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价值,而劳动者只能获得他们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即工资。

这种剩余价值的占有和分配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剩余价值论的意义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的阶级矛盾和剥削关系。

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获取利润,而劳动者则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取生活所需。

这种不平等的分配关系导致了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进一步加剧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剩余价值论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呼吁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除剥削关系,实现劳动者的自由和平等。

剩余价值论的哲学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而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正是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的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必然结果。

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不公正现象,为理解和改变现实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剩余价值论,可以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

同时,剩余价值论也为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他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剥削现象的深刻分析,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为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首先,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大于他们所获得的工资。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而资本家则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通过剥削工人获得剩余价值。

这种剥削关系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基础,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

其次,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强调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

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它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而剩余价值的实现则是通过商品的交换和资本的再生产来实现的。

在这个过程中,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和支配,成为资本家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

此外,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还揭示了剩余价值的量的决定因素。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量取决于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工人劳动力的价值。

生产资料的价值是由它们的生产成本决定的,而工人劳动力的价值则是由工资决定的。

当工人创造的价值大于他们所获得的工资时,就产生了剩余价值。

因此,剩余价值的量取决于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工人劳动力的价值之间的差异。

最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还对剩余价值的再生产和积累进行了分析。

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再生产和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它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扩张和发展。

通过对剩余价值的再生产和积累的分析,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的矛盾和危机,为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总之,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深刻剖析,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为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量的决定因素以及再生产和积累的分析,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主要思想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主要思想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主要思想及现实意义关键词: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现实意义摘要: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为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规律,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依然有指导价值与现实意义。

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

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根据,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_丈思想武器。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终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基本形成阶段:19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的全面确立阶段。

列宁高度评价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剩余价值理论也是社会主义有空想变为科学的重要标志。

一.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剩余价值实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其主要内容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时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基本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剩余价值的生产马克思根据他创立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入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工人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即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工人的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和剩余价值,即价值增殖过程。

从而得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是劳动过程也是价值增殖过程的科学论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及其当代价值摘要:剩余价值生产力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规律,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依然有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字:剩余价值理论主要内容当代价值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和核心内容,是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剩余价值理论是与时俱进的,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可贵品质,也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要求我们准确而完整地把握剩余价值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剩余价值理论,赋予剩余价值理论时代的新内涵,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概述1、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劳动处于异化状态;劳动力是活的人体中存在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剩余价值成为劳动力商品的产物。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了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劳动力进入劳动过程进行消费,耗费了体力和智力,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而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即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

劳动力耗费体力和智力形成的商品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的差额,即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源泉和本质,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不断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所使用的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通过延长工作日榨取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由既定的生产力水平为基础的;通过劳动力的智力耗费,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

发展社会生产力,变革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生产出来后,还要在资本家间进行分配。

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利润掩盖着剩余价值。

因为剩余价值只同可变资本有关,利润则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

这也就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了。

随之而来的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其结果,利润的真正性质和起源就完全被掩盖起来,价值决定的基础也被掩盖起来。

马克思在揭示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利润的分割问题。

由于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商业资本,所以作为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利润便分割为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这种形式的分割是受平均利润率支配的。

作为职能资本家,由于借用货币资本而以报酬形式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则表现为利息。

马克思在阐明了利润的分割之后,还考察了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和地租问题。

他指出,资本主义地租不过是租佃资本家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体现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马克思揭露批判了“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这样所谓的“三位一体”公式,指出这是现实社会经济关系的异化,是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转化表现形式。

从而马克思完成了他的剩余价值理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剩余价值的必然性剩余价值是揭示资本的剥削秘密,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钥匙。

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是市场经济共同的基本特征。

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存在剩余价值。

因为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样,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也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者不仅创造满足个人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补偿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还创造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来满足社会需要。

因此,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存在剩余价值。

当然社会主义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有本质区别,它抽象掉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这个特定的资本主义社会属性。

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价值增殖的目的既是满足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支付国家公用经费和建设现代化国防事业的需要,也是应付偶然事故和自然灾害、为社会弱势群体设立社会保证基金,不断提高日益增长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三、当代剩余价值的特点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三产业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经济基础,而且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来看,第三产业的劳动同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一样,都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同时,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生产国际化的趋势。

生产国际化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实现的。

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里,生产国际化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国际化,这意味着国际剩余价值的范畴己经形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劳动者创造的而由资本家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因此,国际剩余价值是指由多个国家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由资本家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生产资本在国与国之间大规模流动的条件下,国内生产过程转变为国际生产过程,国内剩余价值的生产转变为国际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这个范畴,在不同社会制度下,表现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

马克思曾经说过: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极其抽象。

”因此,社会主义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并创造剩余价值,除了它所具有的共性外,还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关系。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及其反映的经济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活动中,表现为利润、平均利润、超额利润、商业利润、利息、企业主收入和地租等转化形态,并共同瓜分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因而反映的是一种对抗性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剩余价值也存在上述种种转化形态,但主要是采取了税收和利润这两种主要转化形态;此外,还有各种社会基金形式的转化形态。

这些具体形态所反映的经济关系已经不具有对抗性质了它们所反映的都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剩余价值的分享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分割是在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下,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使其在资本家集团的分配,大体上保持均衡。

在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大前提下,国家运用多种经济杠杆,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分配途径,进行非均衡式的分配。

过去一谈到剩余价值的分配就想到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事实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分配并非如此,剩余价值和剥削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剥削是“指社会上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

而剩余价值的一重性表明: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资本家对生产工人的剥削,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存在剩余价值这一经济范畴,但剩余价值的一般属性又表明剩余价值并非就等于剥削,剩余价值率也并非等于剥削率。

本质上看,剥削是由个人利益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

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内部存在剩余价值,但不存在剥削。

四、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当代价值(一)剩余价值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保证宏观调控作为国家保障市场机制运行的重要方式,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本质上来说,国家能够实施宏观调控,就是基于其对于社会剩余价值占有的支配地位,但国家占有剩余价值是为了更好地为全社会服务,离开了剩余价值的支撑,政府想要实施宏观调控,是难以实现的。

比如政府要修建公共基础设施,以让市民更好地享受城市生活,其就必须有相应的财政保障,而这个财政保障就是来源于剩余价值。

(二)剩余价值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中,实施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式,事实上,要真正提高社会生产的积极性和效率,将全部剩余价值收归国有显然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因此,针对私企,让其利用剩余价值继续扩大生产,加速发展生产力,可以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从而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这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比如在我国私企中,作为私企的领导者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三)剩余价值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马克思认为,人是生产力各要素中的决定性因素,要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值,就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满足现代科技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

事实证明,劳动者素质的质量决定着商品的质量,从而决定着最终资本增值的能力。

比如,在相对时间固定的范围内,企业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四)剩余价值有利于发挥竞争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产生正是在资本在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的,竞争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杠杆之一,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竞争的目的、性质以及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但我国市场经济也离不开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因此,剩余价值理论有利于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

四、结语列宁曾说:“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主要的东西。

资本主义造就了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

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就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

”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获得更多的额剩余价值,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体制创新,实现技术创新,从而最终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促进社会发展。

具体到实处,我们就是要不断调整社会生产结构,改变传统的依靠能源消耗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转变,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剩余价值。

参考文献: [1]杜金玲.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剩余价值理论[J].北方经济,2010年20期.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