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安全知识之防诈骗”团课学习材料
班会主题防止校园欺诈警惕网络骗局
![班会主题防止校园欺诈警惕网络骗局](https://img.taocdn.com/s3/m/f7db72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3.png)
班会主题防止校园欺诈警惕网络骗局班会主题:防止校园欺诈,警惕网络骗局校园欺诈是指在校园内发生的各类欺诈活动,涉及学生、教师和其他校园成员。
尽管学校通常是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环境,但骗术和网络骗局的不断发展给校园的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校园欺诈和网络骗局,并提供预防和应对这些问题的建议。
一、校园欺诈的常见形式1. 诈骗电话通过电话向学生或教师发送虚假信息,骗取他们的个人信息或财务信息。
这些电话通常声称来自银行、公安局、学校等机构,要求提供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等私人信息。
学生和教职工要小心对待此类电话,并切勿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2. 虚假奖励一些骗子会利用学生对奖励的渴望,通过虚假活动或奖品来骗取个人信息。
这些奖励可能包括免费试用品、赠品或虚假的学术机会。
学生要对不明来源的奖励保持警惕,及时向老师或辅导员咨询核实。
3. 购物欺诈校园里的购物欺诈主要发生在二手物品交易或闲置物品售卖平台上。
一些骗子以低价引诱学生购买物品,但最终却不履行交易或提供次品。
学生在进行交易时,应注意卖家的信誉和商品的真实情况,避免上当受骗。
二、网络骗局的常见形式1. 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的各类骗局,包括虚假在线销售、假投资理财、假慈善机构等。
学生要提高警惕,学会辨别虚假信息和识别可疑的网站,并避免随意点击或泄露个人信息。
2. 虚假招聘一些骗子会以虚假的兼职、实习或招聘广告来吸引学生,然后骗取个人信息或非法获取财务利益。
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注重求职渠道的可信度,与学校或正规招聘机构进行核实,避免陷入求职陷阱。
3. 网络游戏欺诈一些网络游戏中会出现虚假的充值优惠、游戏内道具交易等骗局。
学生要提高对游戏中的诈骗行为的警觉,勿轻信诱人的优惠活动,避免将个人财务信息泄露给陌生人。
三、预防和应对1. 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工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对校园欺诈和网络骗局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组织相关讲座、培训等活动,向大家传授应对欺诈的知识和技巧。
班会总结防诈骗知识点
![班会总结防诈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5d76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2.png)
班会总结防诈骗知识点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防诈骗知识点。
在现代社会,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等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而作为学生,我们更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防诈骗的知识点,提高我们的识骗能力,让我们不再成为诈骗分子的受害者。
一、网络诈骗1. 不轻易泄露个人隐私在网络上,我们要格外小心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不轻易泄露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
因为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
2. 谨慎对待陌生人的好意在社交软件上,我们可能会收到一些陌生人发来的好意,例如帮忙转账、购买虚拟物品等。
我们要谨慎对待这些好意,不要轻易相信,并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求助。
3. 警惕虚假信息在网络上,有很多虚假信息,比如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
我们要学会辨别虚假信息,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各种“神奇”产品或服务。
二、电话诈骗1. 警惕冒充亲友的诈骗有时,诈骗分子会冒充亲友的身份给我们打电话,称有紧急情况需要资金支援,我们要注意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不要轻易相信并汇款。
2. 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如果接到陌生人的电话,询问个人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信息,我们要拒绝透露,并且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
3. 警惕虚假奖品信息有时,我们可能会接到一些声称中奖了,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领取奖品的电话,我们要警惕这类虚假信息,不要上当上当。
三、防诈骗的常识1. 学习相关知识认真学习诈骗防范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识骗能力,学会辨别真假信息。
2. 保持警惕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好意,不要随意透露个人的隐私信息。
3. 及时求助当遇到可疑情况时,要及时寻求家长、老师或其他可信赖的人的帮助,不要单独处理。
四、案例分析小明是我们班的一名学生,最近他收到一条陌生人发来的微信消息,对方自称是某知名公司的员工,称小明符合他们公司的招聘条件,需要小明支付一定的报名费用才能参加笔试。
防止网络诈骗教育主题班会笔记
![防止网络诈骗教育主题班会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af732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8.png)
防止网络诈骗教育主题班会笔记一、背景及意义网络诈骗犯罪日益猖獗,严重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特举办本次“防止网络诈骗”教育主题班会。
二、班会目标1. 提高同学们对网络诈骗犯罪的认识,了解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和手段。
2. 培养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掌握预防网络诈骗的基本方法,降低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率。
三、班会内容1. 网络诈骗概述1.1 定义: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通信工具等现代通讯技术,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诱使他人上当受骗为目的,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1.2 类型:钓鱼网站、虚假投资、虚假购物、冒充好友/熟人、网络兼职、中奖/红包诈骗等。
2. 网络诈骗手段分析2.1 钓鱼网站:通过伪造官方网站,诱使受害者输入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进而盗取受害者财产。
2.2 虚假投资:利用高收益为诱饵,骗取受害者投资,最终骗取全部投资款。
2.3 虚假购物:发布虚假商品信息,诱使受害者购买,并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
2.4 冒充好友/熟人:假冒受害者亲朋好友,以紧急情况为由,骗取受害者钱财。
2.5 网络兼职:发布虚假兼职信息,诱使受害者交纳保证金,最终骗取保证金。
2.6 中奖/红包诈骗:发布虚假中奖/红包信息,诱使受害者参与,以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3. 预防网络诈骗的方法3.1 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邮件等,对涉及金钱交易的信息保持警惕。
3.2 核实身份:遇到亲友、同事等熟人要求金钱帮助时,务必通过其他途径核实身份。
3.3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
3.4 安全上网:定期更新操作系统、浏览器等,安装专业防病毒软件。
3.5 谨慎投资:不参与未经核实的投资项目,避免高收益诱惑。
3.6 举报诈骗:发现诈骗信息,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四、班会总结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网络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提高。
《远离陷阱+防范诈骗》——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课件
![《远离陷阱+防范诈骗》——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b943a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5.png)
家”、“导师”直播课等多种方式,以有内幕消息、掌握漏洞、回报丰厚等谎言取得你的 信任。 • 第三步:诱导你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APP投资,初步小额投资试水,回报利润很高,取得 进一步信任,诱导你加大投入。 • 第 四 步:当你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与对方交涉时,发现被拉黑, 或者投资理财网站APP无法登录。
国家反诈中心提醒 当有网络卖家或者客服主动联系 为你办理退货退款时定要小心! 切记:正规网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 事前支付费用,请登录钱官方购 物网站办理退货退款,切勿轻信 他人提供的网址、接
5.冒充熟人或领导诈骗
• 易受骗群体 • 行政单位、企事业人员等群体。 • 作案手法 • 第 一步:“领导”主动添加好友。骗 子通过 非法渠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你打电话。 • 第二步:编造你涉嫌银行卡洗钱、拐卖儿童犯罪等理
由,同步发送伪造的公检法官网、通缉令、财产冻 结书等,对你进行威逼、恐吓,以使你相信和就范。 “检察院” • 第三步:诱导你去宾馆等独立空间进行深度洗脑, 以帮助你洗脱罪名为由,要求你将名下账户所有钱 款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9.虚假购物诈骗
• 典型案例 • 于某在某二手购物平台浏览时,发现有
一款自己“心仪已久”的几成新手表, 价格远低于同类商品,遂添加对方QQ取 得联系。在一番讨价还价后达成共识, 但对方要求不能在平台付款,要通过对 方在QQ上发来的二维码扫码付款。于某 急于得到心仪的手表,遂通过对方在QQ 上发来的二维码扫码支付货款3.5万元, 后被对方拉黑,遂报警。
远离陷阱 防范诈骗
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
反诈骗知识学习主题班会
![反诈骗知识学习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34604c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6.png)
一、引言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为大家主持这次主题班会,我们的主题是“反诈骗知识学习”。
近年来,网络普及与发展,许多骗术屡屡出现,很多人成为了骗子的受害者。
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掌握反诈骗知识,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和财产安全。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让大家了解诈骗手法,提高警惕意识,更好地守护我们的钱袋子。
二、诈骗手法的种类诈骗是非法分子通过欺骗手段获得他人财产的行为。
依据不同的手法,诈骗分为许多种类,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1.网络骗局:在互联网上,诈骗分子使用虚假信息吸引人们点击链接或下载软件,盗取个人隐私或资金。
常见的网络骗局有:发财传销、网络投资、中奖、假冒客服等。
2.电话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电话,通常自称为公检法机关的工作人员,骗取被害人的身份、银行卡信息,然后将被害人账户的资金转移至其它账户。
常见的电话诈骗有:冒充公检法机关、冒充亲人急需资金等。
3.假冒网店:诈骗分子通过制造虚假网店,在网上吸引买家购买商品或服务,收取款项后却不发货或提供劣质货品。
常见的假冒网店有:仿冒品牌、售假等。
4.短信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发送虚假短信,要求受害人点击链接,下载软件,控制用户手机,从而获取个人敏感信息或者进行远程敲诈勒索。
常见的短信诈骗有:伪装优惠、伪装通知等。
5.快递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或微信联系被害人,以各种理由要求其修改快递地址或支付额外费用。
一旦被害人付款,诈骗分子便会消失,被害人的资金也被骗走。
常见的快递诈骗有:虚假退款、修改送货地址等。
这些诈骗手法千变万化,我们必须警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与利益。
了解了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后,我们要学会如何防范诈骗。
下面分享几个有效的防范诈骗的方法:1.保持警惕: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或不明来历的信息。
遇到可疑电话、短信或互联网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点击链接、下载软件或提供个人信息。
《第15课谨防误入传销,人财两空》学历案-中职拓展通用版班会育人生命安全
![《第15课谨防误入传销,人财两空》学历案-中职拓展通用版班会育人生命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631d8f7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4.png)
《谨防误入传销,人财两空》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传销的危害与防范”,是中职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一课。
传销作为非法的商业行为,不仅对个人财产造成损失,更会威胁到个人生命安全,影响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传销的本质、危害及防范措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传销的定义、特征及危害;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传销的禁止和处罚。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防范传销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质量及与同学互动的情况。
2. 作业评价: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传销的危害和防范措施的短文或制作一份传销防范宣传海报等,评价学生对传销的认识及防范意识。
3. 知识测试评价:通过设置相关传销知识的测试题,评价学生对传销定义、特征及危害的理解程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传销相关的视频或展示传销案例图片,引起学生对传销的关注和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传销的定义、特征及危害,并介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传销的禁止和处罚。
3. 案例分析:分析一起典型的传销案例,让学生了解传销的运作模式和危害。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防范传销,并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措施。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强调防范传销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设置关于传销知识的简单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传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传销的危害和防范措施的短文或制作一份传销防范宣传海报等,以巩固学生对传销的认识及防范意识。
3.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讨论如何防范传销,并记录家人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家庭对防骗知识的重视。
防诈骗,反诈骗团课手稿
![防诈骗,反诈骗团课手稿](https://img.taocdn.com/s3/m/03d70aa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7b.png)
防诈骗,反诈骗团课手稿【素材一】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看了"揭露电信诈骗"的录片后后,发现:原来现在的犯罪分子是如此的聪明机智。
竟然能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
记录片中第一个故事是—一王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执法人员的男子打来的电话,该男子说王女士的银行卡涉嫌洗黑钱,需要将卡内的钱转到另一个账户。
王女士信以为真竟真的把钱转到了该男子提供的账户里,结果发现自己被骗了、犯罪分子的骗局有很多种,如:发布手机号中奖信息进行诈骗;盗QQ号冒充熟人借钱;打电话编造说受害人的亲友发生了事故,急需钱好进行抢救:以“电话欠费”为由实施诈骗;以“刷卡消费或扣除年费”为由实施诈骗;以物品“低价出卖”为由实施诈骗;以“破财消灾(虚假绑架)”为由实施诈骗等。
为了不上当受骗,我们应做到:1、要克服“天上掉馅饼”的贪财心理,如果对方提出领奖必须先支付钱,可询问对方是否能从应得奖金中扣除,若对方不肯,那就肯定是骗子。
2、不要相信不明来电和短信,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信息,更不要轻易汇款。
可向有关部门或亲友询问。
3、如果收到恐吓勒索电话,马上向警方报案。
4、若收到类似“刷卡消费”,“扣除年费”等可疑信息,首先应向开户银行核实短息内容,不要相信对方提供的咨询电话。
5、不要轻信不明电话或手机短信,不轻信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或危言耸听,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短信电话,不给犯罪分子布设圈套的机会。
在现代社会中,骗子无处不在,我们要增强防范知识和防范意识,有效遏制。
不要被犯罪分子蒙在鼓里,导致上当受骗。
【素材二】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防电子诈骗班会材料范文(精选8篇)
![防电子诈骗班会材料范文(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e46f1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4.png)
防电子诈骗班会材料范文(精选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防电子诈骗班会材料范文(精选8篇)防电子诈骗班会材料范文第1篇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一些防骗、防毒的安全常识。
中职生防诈骗演讲稿
![中职生防诈骗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774b14c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e.png)
中职生防诈骗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防诈骗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
防范意识,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诈骗。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假事实或
者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在我们的生活中,诈骗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网络诈骗、电话诈骗、传销诈骗等等。
而作为中职生,我们更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因为我们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和风险意识。
其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防范诈骗的方法。
首先,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轻
易泄露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等重要信息。
其次,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尤其是在网络上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者下载不明来源的文件。
再者,要学会拒绝,不要因为一时的便利而轻易相信他人的承诺,一旦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警或者向老师、家长求助。
最后,要增强法律意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知道自己的权益,遇到诈骗行为能够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我想和大家强调一点,防范诈骗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要时刻保持
警惕,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而成为诈骗分子的牺牲品。
同时,也要多向身边的人学习,互相提醒,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社会环境。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能够更加了解诈骗的危害,增强防范意识,让自己
远离诈骗的危险,让我们的校园成为一个安全、和谐的地方。
谢谢大家!。
中职生如何防止电信诈骗 详细教案
![中职生如何防止电信诈骗 详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c4bf2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c.png)
中职生如何防止电信诈骗详细教案课程名称:如何防止电信诈骗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以及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2. 学习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学会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
2. 难点: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警惕性和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4. 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演示电信诈骗的场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信诈骗。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电信诈骗的新闻报道或展示相关数据,引起学生对电信诈骗问题的关注。
二、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段1. 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2.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包括冒充公检法、冒充亲友、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网络购物退款、中奖诈骗等。
3. 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各种电信诈骗手段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三、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1. 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尤其是涉及到个人信息、财产等方面的内容。
2. 核实信息: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和所涉及的信息。
3.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等,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4. 不轻易转账汇款:遇到要求转账汇款的情况,要谨慎核实,不要轻易操作。
5. 及时报警:发现自己可能遭受电信诈骗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四、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进一步强化防范意识。
五、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项目四 擦亮识骗慧眼 铸就防骗长城》学历案-中职拓展通用版班会育人生命安全
![《项目四 擦亮识骗慧眼 铸就防骗长城》学历案-中职拓展通用版班会育人生命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7d33e4b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7.png)
《擦亮识骗慧眼铸就防骗长城》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在当前网络高度发达,诈骗手段日益复杂的环境下,提升中职学生识别与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成为重要的教育主题。
本课时重点针对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在生命安全教育中形成自觉、积极的安全防护态度。
二、学习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防范网络诈骗常识和知识要点;2. 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和辨识骗局的能力;3. 提高学生处理遭遇骗局时如何冷静应对、采取措施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评价学生本课时的学习成果将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学生能正确表述所学网络诈骗常见形式与特征;2.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学生能够自主鉴别并正确识别潜在风险点;3. 评价学生对于应对网络诈骗时,能迅速作出反应,并能够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进行应对。
四、学习过程(一)引入(约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网络诈骗的背景和现状,引出本课主题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网络诈骗案例,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约15分钟)1. 讲解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如冒充身份诈骗、钓鱼网站、二维码诈骗等;2. 分析网络诈骗的常见特征,如要求提供敏感信息、使用压力或诱惑性语言等;3. 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自我保护措施。
(三)案例分析(约20分钟)教师提供几个具体的网络诈骗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或提问。
(四)情景模拟(约15分钟)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演练。
如:学生A 扮演受害者,B扮演骗子,C扮演帮助者等。
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了解如何识别和应对网络诈骗。
(五)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时学习内容,强调网络诈骗的危害和防范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防范网络诈骗。
五、检测与作业1. 完成一份关于网络诈骗的调查问卷或小论文;2. 结合所学知识,制定一份家庭或朋友间的防骗提醒清单;3.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的自我检查与反思。
学生防诈骗安全教案范文(精选5篇)
![学生防诈骗安全教案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15ecf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7.png)
学生防诈骗安全教案学生防诈骗安全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防诈骗安全教案范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防诈骗安全教案1一、活动目的: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二、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渠道的广阔,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其带来的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预防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为了灌输学生更多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
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三、引入提问:什么是“盗窃和诈骗”?所谓“盗窃和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学生经验少,心肠软等特点,蓄意编造故事,博得大学生的同情,伺机借走其银行卡,然后想尽办法盗走密码,最终骗走卡内资金的事项。
四、幻灯片播放(1),校园中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2),社会上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四、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身边发生的案例以及如何预防此例事件的发生五、班主任总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无根据的同情陌生人,或者是昔日的好友,不可泛滥其同情心。
详细的阐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管银行卡等。
五、情景剧搞笑版“老同学”(一个学生被昔日的同学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入传销的情景剧)六、班会课总结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
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学校组织了师徒结对的活动,我有幸与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非常优秀的魏琳琳老师结为师徒。
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4)
![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4)](https://img.taocdn.com/s3/m/2c0e07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b.png)
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防诈骗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
如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诈骗问题也愈发猖獗,给我们的财产和个人信息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防诈骗教育,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有关防诈骗的知识和策略。
一、了解常见诈骗手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以便能够及时识别和防范。
网络诈骗主要包括钓鱼网站、虚假投资理财、假冒招聘、谣言传播等形式。
对于钓鱼网站,我们应该注意检查网址是否正确,并慎重提供个人信息。
在投资理财方面,要警惕高额回报的虚假承诺,并选择正规投资渠道。
另外,谣言是网络诈骗的常用手段之一,我们要保持冷静,经过核实才能相信。
二、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泄露是骗子实施诈骗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要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
首先,不随意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涉及到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其次,不要随意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以免被恶意软件盗取个人信息;还要定期修改密码,确保密码的安全性。
三、学习防骗技巧和策略学习一些防骗技巧和策略可以提高我们的防范能力。
首先,我们要保持警惕,警惕心是防骗的第一步。
当遇到可疑情况时,我们要主动与家长、老师或有经验的人沟通与求助。
其次,我们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多方核实,不盲目相信网络上的信息。
另外,要避免轻信陌生人,不与陌生人交流、泄露个人信息,更不要轻易转账汇款。
最后,如果不幸成为诈骗受害者,我们要及时报警,向警方寻求帮助。
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相信大家对防范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网络诈骗不只是我们个人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我们应该齐心协力,呼吁更多人加入到防诈骗的行列中来。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建立起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谢谢大家!(字数:528字)。
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材料
![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8a88c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0.png)
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材料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诈骗安全。
在当今社会,诈骗活动层出不穷,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
诈骗分子利用了我们的信任、贪婪和轻信心理,通过各种手段骗取个人信息和财产,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损失。
为了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保护我们自己的财产和安全,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诈骗安全。
二、什么是诈骗?诈骗是指利用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诈骗在我们生活中具有多种形式,像电话诈骗、网络诈骗、传销诈骗等,大家一定要警惕。
三、如何防范诈骗?1.提高识别能力:-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这样才能更好地识别和辨别诈骗行为。
-警惕不明来电或短信。
不轻信非同寻常的事情,不随便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2.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个人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
-不随便点击不信任的链接或下载不明的文件,以防自己的计算机被黑客入侵。
3.增强防范意识:-对可疑电话和消息保持警惕,合理怀疑身份不明的人。
-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商品和服务,避免参与不明的投资项目。
4.寻求帮助和举报:-如果发现自己被诈骗或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家人和有关部门报告。
-加入社区警民联防网,积极参与举报行动,共同维护社会安全。
四、案例分析:1.电话诈骗案例:小明接到一通自称是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他涉嫌犯罪需要合作调查,并要求小明提供个人银行账号和密码。
小明疑虑之下拨打了110咨询,才发现这是一起电话诈骗案件。
通过保持冷静和及时求助,小明避免了被骗的危险。
2.网络诈骗案例:小玲收到一封电子邮件,称她中了彩票,需要提供个人信息来领取奖金。
小玲存有怀疑,选择与她信任的朋友商议,才发现这是一起网络诈骗案件。
通过谨慎和与他人商讨,小玲避免了遭受损失。
五、如何成为守护者?1.成为自己的守护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诈骗的辨别能力和警觉性。
-不随便相信他人的承诺和交易,不轻易掏出自己的钱包。
2.成为家人和朋友的守护者:-向家人和朋友宣传防范诈骗的知识,传播安全的观念和方法。
防止网络诈骗的青少年教育材料
![防止网络诈骗的青少年教育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19cd27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4.png)
防止网络诈骗的青少年教育材料在日益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了一种严重的犯罪活动。
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为了增强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对网络诈骗的辨识能力,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教育材料。
本文将介绍一套防止网络诈骗的青少年教育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
1.了解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首先,我们应该向青少年介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
这些手段包括虚假网购、虚假招聘、网络游戏诈骗等。
我们可以通过短小精悍的案例故事,让青少年了解到这些骗术的具体操作方式,以及受害人常常因为贪婪、好奇或者缺乏警惕而上当受骗的情况。
这样做可以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到网络诈骗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2.识别网上的风险信息青少年需要学会辨别网上的风险信息,以免受到网络诈骗的骗局。
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来判断一段信息是否可信。
比如,他们可以注意信息发布者的身份、内容的可靠性、是否有权威机构的认证等方面进行判断。
同时,我们还可以告诉他们,在面对可疑信息时,要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者其他权威人士咨询,避免盲目上当。
3.强化密码安全意识密码是保护个人信息的第一道防线,青少年应该养成使用强密码的习惯,并定期更换密码。
我们可以向他们普及一些密码设置的技巧,比如使用字母数字混合、避免使用个人信息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告诉他们,不要轻易告诉他人自己的密码,即使是最亲近的朋友也要保持谨慎。
4.提高隐私保护意识青少年需要了解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我们可以向他们介绍一些常见的个人隐私泄露情况,比如盗取个人信息、定位跟踪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告诉他们一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比如不随意在公共场合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主动添加陌生人等。
5.警惕社交网络风险青少年热衷于使用社交网络,但也容易在其中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我们可以向他们讲述一些社交网络中的骗局案例,比如虚假交友、网络爱情诈骗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社交网络,不随便添加陌生人,不随意透露个人隐私等。
电信网络反诈校园宣传课件-中职主题班会
![电信网络反诈校园宣传课件-中职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5bdb67d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9.png)
李小璐 (爱心捐款) 汤唯(2014上海被冒充政法21万) 蒋雯丽(qq960) 谢杏芳(机票45635) 李若彤(政法100万) 俞小凡(政法800万) 撒贝宁(未遂) 郭德纲(未遂)
16
03 与校园相关的电信诈骗
17
三 校园防范知识
1.“校园贷”诈骗 郭小青是山东某高校的大一学生,2016年10月,她在参加蛇患活
4
电信诈骗的起源
电信诈骗犯罪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台湾地区起源的,最 初的雏形是刮刮卡诈骗。随后逐渐向我国大陆地区、日本、韩国、 菲律宾、泰国等亚洲国家蔓延。近些年来,随着通信、金融行业的 迅猛发展,电信诈骗也如沐春风,借助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网络 通讯以及现代网银技术等不停翻新诈骗手段,犯罪活动日益猖獗。
8
02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形势和种类
9
目前,对我们国家实施诈骗团伙的有两大类
第一种: 境外的骗子, 截止9月20日,公安 机关经过侦查发现,
共有312个窝点分 布在29个国家对国
内居民实施侵害。
10
另一种境内骗子,诈骗方式主要有57种
谎称学 生生病
出车 祸
奖 助学金
网上 兼职
被 绑架
游戏币 充值
台
湾
日本
5
电信诈骗的现状
我国大陆地区的电信诈骗犯罪兴起于2003年,主要由我国台湾地区诈骗组织 传播和操纵实施,招募发展闽南地区无业人员参加,初期主要特点是游走两岸诈骗、 隔岸诈骗。
有两次高峰期:2004年-2005年,2009年至今 在十多年时间里,不法分子不断变换诈骗手法,更新作案工具,升级结伙模 式,扩散侵害区域,导致此类犯罪飞速蔓延。 目前,云南省电信诈骗犯罪的重灾区仍然是昆明市,但已经开始向省内各州、 市快速扩散。2014年全省电信诈骗案立案8442件,损失约2.7亿元,其中39.3% 案件立在昆明,损失近1.2亿元。
防诈骗主题团课内容总结
![防诈骗主题团课内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ba1127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c.png)
防诈骗主题团课内容总结
近来有同学在校园内外手机、钱包被偷,经常接到兼职中介索要身份证号码等电话的情况等等,所以为了增强同学们的防盗、防骗、防扒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进一步推进建设“和谐平安校园”,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自我防范意识,我班特召开“防盗、防骗、防扒”主题班会。
一、主持人以“安全在我心,安全在我行”的号召引入班会
1.结合近期发生的校园安全案例展开讲话
2.结合所见所闻对校园中的真实安全事故作出分析。
问题涉及火灾、盗窃、诈骗等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重点强调了宿舍电器使用安全如何逃避火灾等人身安全,手机、现金及银行卡等财物安全。
二、班委轮流发言总结“防盗、防骗、防扒”心得
1、通过学生宿舍防盗、防骗、防扒等方面的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遭遇突发安全事故时的逃生自救能力。
学生应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生宿舍管理的有关规定。
2、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安全意识。
贵重物品要妥善保管、随身携带;离开宿舍和睡觉时间要及时锁好门窗,短暂离开宿舍时也要及时锁门;不要将钥匙借给他人,不要在宿舍内留宿他人;遇到陌生人进入自己宿舍或相邻宿舍时要仔细询问,如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值班室或拨打校内报警电话。
3、各宿舍舍长要召开宿舍安全教育会议,提高同学们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要求学生把班主任或身边好友的电话告诉家长,一旦有盗窃和行骗等此类情况发生,家长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电话来求证,不可轻易相信他人,以免蒙受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一些,处处小心,安全第一,在自我物品的保护上多留点神,减少个人损失。
让我们做日常生活的有心人,健健康康的生活每一天。
职校生防诈骗教案
![职校生防诈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c6988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d.png)
职校生防诈骗教案教案标题:职校生防诈骗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什么是诈骗以及常见的诈骗手段。
2. 掌握防范诈骗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3. 培养职校生的识别和拒绝诈骗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什么是诈骗及其危害性。
2. 分析常见的诈骗手段,如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短信诈骗等。
3. 提供防范诈骗的基本技巧和策略,包括保护个人信息、警惕陌生人、辨别虚假信息等。
4. 强调警惕金融类诈骗,如虚假投资、非法集资等。
5. 给予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实际诈骗案例,增强警惕性。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诈骗吗?你们听说过哪些诈骗手段?- 提出本节课的目标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诈骗的定义和危害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诈骗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 分析常见的诈骗手段,如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短信诈骗等,解释每种手段的特点和常见套路。
3. 防范策略(20分钟)- 提供防范诈骗的基本技巧和策略,包括保护个人信息、警惕陌生人、辨别虚假信息等。
- 强调警惕金融类诈骗,如虚假投资、非法集资等,给予相关防范建议。
4. 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 给予实际诈骗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诈骗手段和特点。
-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分享个人经验和建议。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 展望下节课将继续学习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防范网络诈骗。
教学资源:1. 课件或黑板、白板等。
2. 诈骗案例材料。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诈骗手段的理解和防范策略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 邀请警察或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加强学生对诈骗防范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防诈骗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备注:根据具体教学情况,教案中的时间分配和教学步骤可以适当调整。
预防电信诈骗防骗知识宣传课件-中职主题班会
![预防电信诈骗防骗知识宣传课件-中职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0cbca31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f.png)
电信诈骗常见套路
冒充招聘人员诈骗诈骗分子通过一些找工作的网站散布以替商城店铺刷信誉、兼职打字等类型的招聘广告,并利用QQ与受害人联系。 该项兼职对工作经验及学历无任何要求,加之报酬丰厚,对学子诱惑极大。在骗取受害人信任后,以购买商品替商家刷信誉或兼职打字为幌子,告知受害人在购买商品后将返还其本金及佣金。再让受害人登录其提供的网站链接通过第三方平台网上支付购买网站内的商品,声称完成任务后才能帮其提高信誉值,等受害人支付完成后,网站的相关联系人就销声匿迹。
13
电信诈骗常见套路
14
电信诈骗常见套路
15
电信诈骗常见套路
16
如何应对骗局
17
如何应对骗局
遇引诱要淡定,遇威胁要镇定,遇好心要冷静。手机来电标记;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8
如何应对骗局
管好身份证和银行卡身份证管理不借不卖,遗失补办
银行卡方面银行客服电话:工商银行95588;农业银行95599;中国银行95566;建设银行95533;邮储银行95580等等。
学校
班级
中职学校防诈骗主题班会------
1
目 录
2
电信诈骗学生案
3
电信诈骗学生案
2016年8月21日,准大学生徐某因被诈骗电话骗走大学学费9900元,伤心欲绝,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2016年8月23日,山东理工大学大二学生宋某被诈骗电话骗走2000元,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4
电信诈骗某被诈骗电话骗走学费和生活费9800元,留遗书投海自尽。
电信诈骗案件四
2016年9月2日,长春某大学大二学生小段被诈骗短信骗光5000元学费,失联多日后已经找到遗体。
5
什么是电信诈骗
学习网络安全、警惕诈骗宣传课件-中职上学期主题班会
![学习网络安全、警惕诈骗宣传课件-中职上学期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1df4a2b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09.png)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 和软件,防止漏洞
被利用
使用安全软件,定 期扫描和清理病毒
和恶意软件
使用复杂密码,避 免使用容易被破解
的弱密码
谨慎点击不明链接 和下载来源不明的 文件,防止钓鱼攻 击和恶意软件感染
开启防火墙,防 止网络攻击
定期备份重要数 据,防止数据丢
失和损坏
16
警惕网络钓鱼和欺诈
网络钓鱼:通过伪造电子邮件、网站等方 式,骗取用户个人信息和密码
2、不要使用与自己相关的资料作为个人密
码,如自己的生日,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门牌号,
姓名简写,这样很容易被熟悉你的人猜出。
5
密码安全常识: 3、不要将所有的口令都设置为相同的,可以
为每一种加上前缀。
4、不要为了防止忘记而将密码记下来,将密
码记在大脑以外的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方都是愚蠢的行为。
15
安全设置和更新
12
3.积极应对生活挫折,不在网络中 逃避。
未成年人要认识到成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 和挫折要积极应对,向家长、老师和其他人请教解决办法, 不在网络中逃避。
13
青少年上网安全知识
1、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
话号码、学校名称、密友等信息。
2、 不与网友会面。
3、如非见面不可,最好去人多的地方。
什么叫 “网瘾”?
2
如何判断上网成瘾呢?
• 主要表现为,一到电脑前就废寝忘食;常上 网发泄痛苦、焦虑等。以上症状是上网综合 征的初期表现。更有甚者表现为上网时身体 会颤抖,手指头经常出现不由自主敲打键盘 的动作,再发展下去则会导致舌头与两颊僵 硬甚至失去自制力,出现幻觉。
3
警钟 长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生安全知识之防诈骗”团课学习材料一、诈骗案例1.徐玉玉被骗9900元猝死2016年高考,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
8月19日下午4点30分左右,她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声称有一笔2600元助学金要发放给她。
在这通陌生电话之前,徐玉玉曾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
徐玉玉的母亲李自云告诉记者,由于前一天接到的教育部门电话是真的,所以当时他们并没有怀疑这个电话的真伪。
按照对方要求,徐玉玉将准备交学费的9900元打入了骗子提供的账号……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万分难过,当晚就和家人去派出所报了案。
在回家的路上,徐玉玉突然晕厥,不省人事,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没能挽回她18岁的生命。
徐玉玉被骗7天后,8月26日下午,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此案3名在逃犯罪嫌疑人。
8月26日晚上8点,福建省公安机关经缜密侦查,组织警力抓获公安部A 级通缉令通缉的山东徐玉玉案犯罪嫌疑人熊超。
公安机关经查,犯罪嫌疑人杜某利用技术手段攻击了“山东省2016高考网上报名信息系统”并在网站植入木马病毒,获取了网站后台登录权限,盗取了包括徐玉玉在内的大量考生报名信息。
7月初,犯罪嫌疑人陈某在江西省九江市租住房屋设立诈骗窝点,通过QQ搜索“高考数据群”“学生资料数据”等聊天群,在群内发布个人信息购买需求后,从杜某手中以每条0.5元的价格购买了1800条今年高中毕业学生资料。
陈某雇佣郑某、黄某等人冒充教育局、财政局工作人员拨打电话,以发放助学金名义对高考录取学生实施诈骗。
犯罪嫌疑人彭某通过网络多次向陈某犯罪团伙售卖非实名手机卡,供犯罪团伙作案使用。
8月28日,山东临沂徐玉玉电信诈骗案的头号犯罪嫌疑人陈文辉落网。
A 级通缉令最后一名嫌疑人郑贤聪投案自首,全部涉案嫌疑人悉数到案。
2.宋振平被骗2000余元离世2016年8月18号,临沭(shu)县大学生宋振宁接到一个来自济南的陌生电话,对方在电话里称自己是公安局的,并对宋振宁说他的银行卡号被人购买珠宝透支了六万多元。
宋振平后来去了银行,给对方转了2000元钱。
对方还让他把小票撕掉,但他没撕。
在回家的路上,宋振宁遇到了亲戚,聊天时说起了这件事。
亲戚说他被骗了,宋振宁这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当,“我这么聪明的人咋就被骗了。
”宋振宁有点懊恼,他和亲戚去派出所报警,具体的报警情况也只有宋振宁知道。
2016年8月22号,那个陌生电话再次联系宋振宁让其“还款”。
据宋振宁的老师及同学介绍,当天,宋振宁不知道因为什么把自己的生活费以及家中的现金存入了银行卡,下午宋振宁发现银行卡的钱(具体数额暂不清楚)都不见了。
惶恐悔恨的他在晚饭时跟父母说了自己被骗的事,怕父母责怪说是被骗了两千多,他的父亲安慰他说没事钱没了咱可以再赚别太难过了。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宋振宁第二天也要回山东理工开学,孝顺的他还在网上给他的妈妈买了新鞋,也给他爸爸买了新衣服。
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
2016年8月23日,天还没亮,等宋振宁家人看到他睡在沙发上一动不动,走近看却发现宋振宁已经停止了呼吸。
公安机关查明,该团伙主犯上官某指使李某、刘某、李某某等人利用“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在受害人收到短信后打电话联系时,以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
目前,上述4人和其他涉案的10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抓获。
3.蔡淑妍被骗9800元自杀7月19日,广东省惠来县高考录取新生蔡淑妍接到不法分子假冒“奔跑吧,兄弟”栏目组发出的虚假中奖短信,蔡淑妍回拨短信中的电话号码,被嫌疑人诱骗点击登录钓鱼网站,并填入相关个人信息。
随后,嫌疑人又以缴纳“保证金”“个人所得税”等理由诱骗受害人向嫌疑人提供的账户汇款,分三次共汇入9800元。
蔡淑妍从8月28日起失联,29日下午,她的遗体在惠来靖海海边被发现。
蔡淑妍留下遗书,称遭遇诈骗,“无颜面对父母”。
案发后,公安机关查明犯罪嫌疑人陈某组织林某、熊某在海南海口设立短信群发和钓鱼网站窝点,指使高某、范某在海南儋州设立话务诈骗窝点。
犯罪嫌疑人首先使用电脑软件群发虚假中奖短信,然后由话务窝点人员诱导受害人点击钓鱼网站获取精确个人信息,再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向嫌疑人提供的账户汇款。
公安机关进一步查明,陈某团伙用于诈骗取款的银行卡由陈某某提供。
目前,以上6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抓获。
二、为什么有些学生在交往中容易上当受骗?在当今的校园,学生上当受骗的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思想单纯,分辨能力差。
很多同学从小学、中学到上大学都有“十年寒窗”的经历,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单纯,对一些人或者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对于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2. 感情用事,疏于防范。
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但如果不假思索地“帮”一个不相识或相识不久的人,这是很危险的。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有不少学生就是凭着那种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之心,一遇上那些自称走投无路急需你帮助的“落难者”,往往就会被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继而“慷慨解囊”,自以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之中。
3. 有求于人,粗心大意。
每个人免不了求他人相助,但关键是了解对方的人品和身份。
有些同学在有求于人,而有人愿“帮助”时,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松了警惕,对于对方提出的要求,往往是惟命是从,很“积极自觉”地满足对方的要求。
4. 贪小便宜,急功求成。
贪心是受害者最大的心理缺点。
很多诈骗分子之所以屡骗屡成,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不良心态。
受害者往往是为诈骗分子开出的“好处”、“利益”所深深吸引,自以为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和付出,获得最大的利益和好处,见“利”就上,趋之若骛,对于诈骗分子的所作所为不加深思和分析,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最后落得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可悲下场。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精明”的骗子越来越多地把目标锁定在女性身上,而且屡屡得手。
女性容易受骗,其原因主要有:1、女性大多珍视感情,且富于同情心,易对别人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
一些人正是看准了女性的这一特点而更多地对女性行骗。
2、女性大多讲义气、爱面子,容易迁就对方。
女性常常碍于情面,对本该认真的事却羞于表达,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又不忍拒绝,导致骗子得寸进尺。
3、有的女性急于求成,喜欢搞短期行为,容易被一时之利诱惑。
现实生活中有些女性仅仅因为对方的一两句“我爱你”、“说话算数”,便很快对其形成了“讲信用,靠得住”的“良好”印象,一旦对方再施以小恩小惠,就很容易放松警惕,让骗子牵着鼻子走。
三、常见的诈骗手段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不法分子的惯用伎俩,提高防骗能力,特向同学们介绍常见的行骗手段。
1.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
一些骗子利用中职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
2.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或者利用网上购物的方式达成“不见面也行骗”的诈骗效果。
3.招聘为名,设置骗局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勤工俭学已成为不少大学生谋生求学的重要手段。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急于求职打工的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4.编造谎言,骗取钱财在车站、码头,甚至在校园内,经常发现一些青年人假冒从外地来本地实习的学生,向你装出一副可怜相,借口与同行的老师和同学失散,而学校又急电让其乘飞机返校,籍此骗取大学生的钱财,且屡屡得逞。
有的还以学生发生意外或生病急需用钱治病为由,骗取学生家长的钱财,也往往容易得逞。
5.“多次乞讨”行骗“多次乞讨”行骗通常是一男或一女带个小孩,遇到路人就上前说,钱丢了,没钱回家,给几块钱坐车吧。
还有说是来找亲戚,没找着,钱用光了,给几块钱给他们买点吃的。
第一次遇到这种骗术的人往往容易上当,骗子骗了几块钱,马上又去骗别人。
6.街头写文行骗路边某个青年男子,带着个包,坐在地下,用粉笔在地下写一些找不到工作,太饿了,请好心人给点钱买东西吃一类文字,利用群众的热心行骗。
7.“丢包、掉包”诈骗当你从银行取钱出来,或者到邮政局存钱时,旁边会有两个串通好的男子,一个假装把一捆钱丢在地上就往前走。
后面的骗子故意在你面前将钱捡起来,然后把你拉到一边,把捡到的那叠钱放到你身上。
而前面丢钱的骗子则返回,问后面的骗子是否捡到了钱,并且要后面的骗子搜身。
后面的骗子说没有,然后把你拉到一边,说“捡到的钱平分,现在钱在你身上,我跟他去搜身,我怕你在我去搜身后逃之夭夭,所以你要把你身上的部分钱押在我这里。
”如果你真的将你自己的部分钱押给他们,就再也找不到人了。
你打开那捡到的一叠钱,会发现表面是一张人民币,里面全是白纸。
8.“换零钱”诈骗路上卖水果或者其他物品的商贩,当你买东西的时候,他会找你换钱,用零钱换成整钱。
然后在数钱给你的时候少给你一张。
地点:客运、火车站周边。
9.“借手机”为名诈骗坐公车到站开门后,一个男人突然堵住车门说自己手机不见了,不让人下车。
这时旁边有人说打那个男人的手机,看在谁身上响谁就是贼。
这个男人就向边上的一个人借了手机要拨自己的号码,突然靠近门口的一个人拔腿挤下车就跑,这个男人也没还人家的手机就叫嚣着追了过去,转眼都不见了。
于是,这次真的有人丢了手机.....10.“谎称需要帮忙”行骗在路上遇到一开车人,问一条较偏的路,然后说车子开不进去了,要你帮忙看一下车上的货,他去接人来卸货。
如果你答应了,你就准备上当吧。
因为,你在守货时,会有人来将车开走,说是那人要他们来的。
车刚走,那人和一大帮人就过来找你麻烦了,如果不拿出你身上的钱,你是走不掉了11.兑换不流通的“廉价”外币找你兑换秘鲁币或其他国内不流通的“廉价”外币。
在路上要有人问你银行怎么走,别搭理他,他下一句肯定是问如何将手中外汇换成人民币。
随后就有骗子的同伙过来设骗局。
12.店铺“钓鱼式”行骗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商铺,大家迫不及待地想快点买了东西就走,商家利用顾客这样的心理,当找回散钱时,竟会在其中夹上10元钱的假币。
细心一点的顾客或许能发现,但很多人只是瞄一眼就走人。
13.“手机短信”诈骗手机短消息说什么你中了XXXX奖(比如笔记本电脑),你如果一个电话打过去,对方会叫你将钱寄到某个帐号,说是奖品的邮寄费、税金费等。
当你将钱寄出去就如同石沉大海,对方电话显示无人接听。
14.“黑车”诈骗车站周围会有很多人问你去哪里,这种都不是正规车辆,他给你说的票价一般比车站买票便宜10-20元钱,正是利用了某些人贪占小便宜的心理,拉到半路开始停车宰客,要求加价,并威胁把你放到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