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生动物
第一章 原生动物
教案示例第一章原生动物教学重点: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草履虫的消化、吸收、排泄、应激性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讲述赤潮发生的原因以及疟疾这种疾病的发现过程,此处的讲述可参考扩展资料中的两篇文章(赤潮的元凶—夜光虫和疟原虫—疟疾的罪魁祸首)。
教师接着向同学讲述:赤潮的发生和疟疾的传播都是与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小动物分不开的,我们把这些动物称为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大约有3万多种,分布很广,有自由生活的种类(海水、淡水、空气中),也有寄生生活的种类。
下面我们以原生动物中的代表——草履虫为例,来研究一下它的形态和结构。
讲授新课:1、草履虫形态和运动讲授新课前,向学生播放有关草履虫的影片(视频文件-草履虫),先让学生获得一些草履虫的感性知识。
然后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草履虫培养液,让学生置于透光的背景中用肉眼观察试管中草履虫培养液:那些个体微小、能够移动的小白点就是草履虫,提问:大家仔细观察草履虫在试管中培养液的分布特点?(培养液上层的草履虫的密度较大),教师接着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培养液的表层水中溶解的氧较多),教师可继续提问让学生理解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要取培养液的表层。
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为了避免草履虫在视野中跑得太快,可以想什么办法阻止它。
为什么要把少许棉花纤维放在滴有培养液的载玻片上?在学生观察装片的同时,请学生把观察到的草履虫的画在纸上。
观察实验结束后,教师展示草履虫形态的图片并通过评价学生画的草履虫的形态提问:草履虫有多大?(仅有0.3mm)形状像什么?怎样区分它的前端和后端?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给出正确的答案。
2、草履虫结构和生活教师展示教科书中的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示意图模式图,教师提问:草履虫的身体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它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具体介绍草履虫的身体是由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教师要强调草履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
第一章原生动物
第一章原生动物教学目的1.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
2.理解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继续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水平。
教学重点1.动物的特征。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1.使用显微镜观察活的草履虫。
2.草履虫的呼吸、食物泡的形成、养料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
知识总结原生动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身体一般只由一个细胞组成。
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
它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身体长圆形,在载玻片上靠近草履虫培养液的一端滴一滴清水,用解剖针把培养液和清水沟通起来。
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聚集在哪一边?由是可知道草履虫具有应激性。
而植物并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草履虫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
对照挂图或课本上的草履虫结构图辨认:草履虫的纤毛、口沟、大核、小核、伸缩泡等结构。
1.运动:依靠纤毛摆动,旋转前进。
除极少数低等藻类外(如衣藻),一般2.消化:从外界环境摄取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并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滚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体外。
这种消化方式属于细胞内消化。
(植物有叶绿素能制造有机养料)3.呼吸:通过表膜实行呼吸。
水中氧气通过表膜进入细胞质,体内有机物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表膜排出,释放的能量4.排泄:前后两个伸缩5、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第二章腔肠动物教学目的1.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理解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3.理解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理解水螅的采集和观察方法,掌握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水螅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1.水螅的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2.水螅神经网的无定向传导。
知识讲解一、水螅让学生对照水螅结构图表达。
要求按从上到下、从外向内的顺序说出水螅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胞饮作用
4、呼吸和排泄
呼吸 需氧:自由生活的种类,如草履虫、大变形虫等。 厌氧:寄生生活的种类,如锥虫等。 兼性厌氧 排泄 淡水生活的种类:伸缩泡 海生种类:无
5、应激性 6、生殖方式
(1)无性生殖
◆二裂—核先分裂为二,胞质再分裂为二。有横二分裂(如草 履虫)和纵二分裂(眼虫)
◆复分裂(裂体生殖):核反复分裂,形成许多 子核,然后各核周围的细胞质紧缩而形成许多子 体,每个子体称为裂殖子。如球虫、疟原虫等。 ◆出芽生殖:核先分裂出一小芽,后细胞质发生相应
球虫:寄生于脊椎动 物消化器官内,但 只有一个宿主,卵 囊必须在体外的发 育。
预防措施:用开水洗 刷笼子,或80-100 ℃高温处理。
兔肝艾美球虫生活史
(四)纤毛纲
(1)外形--似 倒置的草鞋; (2)具两个伸 缩泡; (3)具口沟、 胞口、胞咽、 食物泡、胞 肛等营养类 器官; (4)螺旋式运 动; (5)横二分裂、 接合生殖。
大变形虫的无性二分裂
3、与人类关系
(1)口臭 诱因:齿龈变形虫 (2)痢疾内变形虫:肠壁溃烂,腹膜炎,大便中有脓血。 经口传播。
痢疾内变形虫的形态及生活史
(三)孢子纲
1、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的宿主———人和雌按蚊 •人为中间宿主,在人体内行无性生殖 (裂体生殖,并形成大、小配子母细 胞) •雌按蚊是终宿主,在其体内行有性 生殖(配子生殖,同时还有孢子生殖) •症状:发冷发热,间隔发作,贫血、 肝脾肿大
草 履 虫
2、运动方式
•有固定运动类器官的种类——鞭毛或纤毛 •无固定运动类器官的种类——伪足
3、营养方式
•自养:体内具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衣滴虫。 •异养:靠从周围环境中摄取营养,有吞噬、胞饮和渗透三种方式, 如变形虫、草履虫。 •混合营养:有光时进行自养,无光时异养, 如绿眼虫。
第一章原生动物
部只有一个基粒,纤毛分布全身的种类,呈纵行或斜行排列,运动时呈有规律的波浪状起 伏。其运动速度为其它运动胞器所不及,纤毛虫运动速度每秒可达200-1000 µm。这给观察 活体纤毛虫带来很大困难。
纤毛的演化是从全身分布均匀到不均匀,从长短粗细一致到不一致,由此形成各种复
杂的结构。例如有些种类由多数纤毛愈合成柔软的片状小膜,这些小膜排列在胞口、口沟 或口缘。如果小膜发达连成一带状绕着胞口周围称口缘膜或小膜口缘区。有的种类由更多 的纤毛细密地愈合成纤毛波动膜,通常生在靠近胞口区域或在胞咽中或突出口缘之外。有 的种类纤毛愈合成束,很像我国的毛笔,称触毛。触毛生在虫体的腹面。小膜、口缘膜、 波动膜运动是形成水流帮助把食物送入胞口,故有摄食功能;触毛粗壮可向任意方向运动, 它有爬、跑、扭、跳功能。
第一章原生动物
Protozoa
原生动物Protozoa
原生动物(Protozoa)是一大类单细胞的低等动物,或由其形成的简单群体。 这类动物在形态上相当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细胞,然而,它们每一个体在 生理上是独立的有机体,都具有多细胞动物所具有的一切主要特征,即以 其各种特化的胞器(Organelles)或类器官, 如伪足、鞭毛、纤毛、吸管、 胞口、胞肛、伸缩泡等,来完成运动、摄食、新陈代谢,感应性、生长, 发育,生殖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等。因此,作为细胞而言,原生动物 细胞无疑是复杂多样和最高等的。
第二篇 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zooplankton)是指水中营异养生活 的浮游生物。其种类组成极其复杂,包括无脊椎 动物的大部分门类,既从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到较 高等的尾索动物,差不多每一类都有永久性的浮 游动物的代表。同时还包括许多无脊椎动物的幼 虫。但是从浮游动物的饵料意义出发,本篇主要 介绍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卤虫、 糠虾、磷虾、毛颚动物、被囊动物及各类浮游幼 虫等。由于其他许多甲壳类,如介形虫、十足目 既有浮游种类,又有底栖种类(即兼性浮游动 物),考虑系统性故将其列入其它浮游动物中一
第1章 原生动物
运动:螺旋运动
眼虫式运动
鞭毛
眼虫运动
营养:植物性营养(自养)-光合作用
呼吸:体表渗透、光合作用 排泄:体表渗透、伸缩泡 生殖:无性-纵二分裂 包囊-不良环境
包囊
2.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1)鞭毛是运动胞器
基体
眼虫的鞭毛
鞭毛的微细结构
原生动物的纤毛、鞭毛与高等动物精子的鞭毛具有 相同的结构:由9+2双联体微管纤维组成。
第1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一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 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具有各种胞器
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 结构的有机体。
2. 身体微小
最小:2—3μm 最大:7cm 一般:300μm以下
利什曼原虫
3. 为单细胞或单细胞动物群体
实球藻
盘藻
空球藻
团藻
4. 不良环境下形成包囊,包囊具有特殊适应性
杜氏利什曼原虫单体
白蛉子
被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的 脾脏细胞
锥虫-采采蝇-人(脑、脊髓)、各类脊椎动物-睡眠病-昏 睡、致死
锥虫
采采蝇
睡眠病
阴道毛滴虫(泌尿生殖系统)
鳃隐鞭虫Cryptobia branchialis (淡水鱼鳃)
披发虫Trichonympha sp.
(白蚁消化道,共生)
(二) 肉足纲 Sarcodita
多子小瓜虫
车轮虫
三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对人类造成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体: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 利什曼原虫、锥虫等 危害牲畜的病原体:鳃隐鞭虫、粘胞子虫、球虫、 血胞子虫等 污染水源,间接危害海洋生物和人类:夜光虫、裸 甲腰鞭虫、钟罩虫、合尾滴虫等
2.有益于人类的方面 1)组成海洋浮游生物的主体 2)古代原生动物大量沉积形成石油 3)有孔类化石是地质学上探测石油的标徵 4)利用原生动物对有机废物、有害细菌进行净化, 对有机废水进行絮化沉淀 5)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
15第三篇-浮游动物-第一章-原生动物
异毛亚目Heterotricha
体纤毛很多,均匀分布于全身,口缘区的纤 毛较长,有胞咽和波动膜。
内层:不透明,有内含物-内质 细胞核:1个、2个或多个 2种细胞核:大核,染色质多,分布均匀,营养
小核,染色质少,分布不均匀,生殖
2. 具有动物体所具有的所有生命特征
新陈代谢,感应性,运动,生长,发育, 生殖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等
3. 胞器或类器官 运动胞器:如鞭毛、纤毛、伪足等。 营养胞器:胞口、胞咽、食物泡 代谢胞器:伸缩泡
等棘虫属Acanthometra
骨针等长,同形, 中央囊球形或多角 形,肌丝常为16条。
水母虫属(Medusetta):
呈卵形或钟罩形,两侧对称。中 央囊有一孔眼。口针4根,大小 相同。口针外侧常具较长或短的 侧针,有的物种口针两两相连成 鞍蹬形。口针中空,内有横隔小 室。
常见种类有胖水母虫(M. inflata)。
长圆砂壳虫(Difflugia oblonga Ehrenberg)
尖顶砂壳虫(Difflugia acuminata Ehrenberg)
冠冕沙壳虫(Difflugia corona Walich)
藻砂壳虫(Difflugia bacillarum)
圆钵砂壳虫(Difflugia urceolata)
毛板壳虫(Coleps hirtus Hitzsch) 体呈高桶状,体长50-70 μm,尾部4个棘突和1根尾纤毛。
双刺板壳虫( Coleps bicuspis Noland ) 体呈榴弹状,尾部有2个棘突。
栉毛虫属Didinium
细胞圆桶形,胞口位于前部 圆锥形突起的顶端。除栉状纤 毛外,身体其它部分无纤毛。
(二) 辐足虫亚纲Actionpoda
2.第一章 原生动物
裸 甲 腰 鞭 虫 沟腰鞭虫 钟罩虫
8.排泄
细胞质中过多水分-->伸缩泡-->储蓄泡-->胞 咽-->胞口-->体外
9、生殖方式:纵二分裂
眼虫的纵二分裂
9、包囊
不良环境下 可形成包囊.
眼 虫 的 包 囊 形 成
二、鞭毛纲的重要类群
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2亚纲
(一)植鞭亚纲:一般有色素体,自由生活.
(1)植滴虫目:
A.大多数种类为群体鞭毛虫,每一个细胞具2-8根鞭毛,无胞咽,有淀粉 粒.
(3)腰鞭目:
A.两根鞭毛,一根环腰,另一根向体后拖.大多数 种类海生,身体通常有纤维甲壳包裹 B.夜光虫,沟腰鞭毛虫,裸甲鞭毛虫
C.赤潮生活在海水中的夜光虫 (Noctiluca)、 沟腰鞭毛虫(Gonvaulax)和裸甲腰鞭毛虫 (Cymnodinium)等。当在海洋中大量繁殖, 并密集在海面上时,可造成自身缺氧死亡, 并分解放出有机物,使海面呈暗红色,还 发出臭味,即产生所谓的“赤潮”,对渔 业危害很大。
变形鞭毛虫
双领虫
原绵虫
图2-16 领鞭毛虫和变形鞭毛虫
披发虫
裸冠鞭毛虫
脊披发虫
图2-15 生活在白蚁肠中的几种鞭毛虫
披发虫
肉足纲 (Sarcodina)
一、代表动物—大变形虫(Amoeba proteus Pallas) 1、生活环境
动物学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
三十三、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
三十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绛
•
三十五、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想要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完成。——佚名
•
三十六、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佚名
•
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
四、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
五、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
六十一、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毅来完成它。——歌德
•
六十二、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
六十三、梦想,是一个目标,是让自己活下去的原动力,是让自己开心的原因。——佚名
•
六十四、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争分夺秒。——爱迪生
•
六十五、一路上我都会发现从未想像过的东西,如果当初我没有勇气去尝试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还只是个牧羊人而已。——《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
四十五、穷人并不是指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指没有梦想的人。——佚名
•
四十六、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歌德
•
四十七、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鲁迅
•
02 原生动物
纤毛纲的主要类群
◆动片亚纲——体表纤毛均匀分布,无复合的纤毛器 (全毛类)。 ◆寡毛亚纲——有些种类纤毛不发达,仅限于虫体的腹面 (下毛类) 。 ◆多膜亚纲——口区有显著的小纤毛带(缘毛类) 。
1、 全毛类
◆明显具简单的体纤毛,
不具特化的口纤毛。如:
草履虫、结肠肠袋虫、
小瓜子虫、鲤斜管虫、 虱性车轮虫等.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
原生动物的定义: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
能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
原生动物特征 1. 整个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动物 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2. 身体微小
最小种类:2-3微米、 最大种类:1-3毫米 3. 原始性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反映了动物界最早祖先类型的特点。
• Central & South America • Destroys mucous membranes of nose & mouth
锥 虫
◆寄生于脊椎动物血液 ◆非洲发现侵入脑脊髓使人得昏睡病
波动膜是由后
发出的鞭毛与细
胞质间形成的一 层膜,跟着鞭毛 一起波动,以增 加前进的动力。
昏睡病 African Sleeping Sickness
滴虫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月经不调 滴虫性尿道膀胱炎:尿频、血尿,排尿灼样疼痛
2.危害牲畜的病原体 粘胞子虫 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艾美球虫
血胞子虫
引起鸡、兔死亡率很高的球虫病
引起牛、马血尿
3.海洋中鞭毛纲的夜光虫等大量速繁殖,形成赤
2、下毛类
◆口纤毛以顺时针方向旋卷至胞口,体纤毛少, 有的腹部体纤毛成为棘毛(下毛类). 如: 尾棘虫、游仆虫、喇叭虫等.
第二篇第一章原生动物门
概述
• 一、形态构造
– 形态体制
• 单细胞动物或单细胞集合而成的群体 • 大小:30-300μ,有孔虫除外(10mm左右) • 独立的有机体,具生物体一切主要特征:如新 陈代谢 • 体型各异,形状多样
形态结构
• 结构 – 外壳、骨针 – 细胞质 • 外质:透明、均匀、无内容物、颗粒 • 内质:颗粒状、较暗、易流动、含核及胞器 – 细胞核 • 1个、2个或 • 多个 – 大核:致密核-染色质多,致密分布,均匀 – 小核:泡状核-染色质少,松散分布,不均匀 – 细胞器 • 运动胞器(伪足、纤毛、鞭毛) • 营养胞器 • 排泄胞器
概述
• 二、繁殖
– 无性生殖 – 有性生殖
概述
• 三、生态分布及意义
– 分布
• • • • 普生性 自由生活者多在淡水 富含菌、藻的静水水体多,水清、流水处种、量均少 海水种、热带外海表层种多、量大
– 意义
• 病害 • 饵料 • 赤潮
分无纤毛
– 孢子虫纲:无运动胞器 – 鞭毛虫纲:运动胞器为鞭毛 – 肉足虫纲:伪足
– 太阳虫目:无中央囊 – 放射虫目:有中央囊
分类
• 纤毛虫纲
– 全毛目:口缘无唇带、体纤毛均匀全身分 布 – 旋唇目:唇带右旋转 – 缘毛目:唇带左旋转
分类
• 全毛目
– 裸口亚目:胞口裸露,口沟无发达纤毛, 如榴弹虫、长吻虫、栉毛虫等
– 毛口亚目:胞口位口沟内、口沟内具发达 纤毛,如草履虫
– 膜口亚目:胞口位腹面口沟内,口沟内具 较短的纤毛膜,如舟形虫
分类
• 旋唇目
– 异毛亚目:纤毛均匀分布全身,如袋形虫、 旋口虫、喇叭虫
– 少毛亚目:体纤毛明显减少或无,如弹跳 虫、类铃虫、筒壳虫、网纹虫等
01原生动物门总结
(二)鞭毛纲的主要类群
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2个亚纲
(1)植鞭亚纲(Phytomastigina)
特点:一般有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如无色素体, 则其结构相近。常见动物有眼虫、盘藻、团藻等。 1. 群体的形成对了解多细胞动物的起源有意义: 衣藻(单个) 盘藻(4~16) 实球藻(16~32) 空球藻(16~32) 杂球藻(64~128) 团藻(最多达5万个)
主要功能: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6. 繁殖
无性生殖:横二分裂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 接合生殖:生殖时两个 纤毛虫在口沟处粘合,互相 交换小核,与对方的大核融 合,各自分裂产生8个新个体 的生殖方式。
第三节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和重要种类
一、鞭毛纲(眼虫) (一)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1. 身体一般具鞭毛,以鞭毛为运动器。 自养:光合营养(植物性) 2. 营养方式 异养:渗透营养(腐生性) 、吞噬营养(动物性) 无性繁殖:纵二分裂 3. 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器类型为依据,将原生动 物门分为四个纲: 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
第二节 代表动物
大草履虫 (一)生活习性
生活于有机质丰富的淡水池沼或缓流中。
(二)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
1. 外形
倒置草鞋形,体表有纤毛,一侧有口沟。
表 膜
外质(含刺丝泡) 2. 基本结构 细胞质 内质(含食物泡) 大核(司营养) 细胞核 小核(司生殖)
的 发育和繁殖阶段的全部过程称为 生活史。
①寄生在白蛉子体内
前鞭毛体(寄生于白蛉子消化道)
②寄生在人体内
无鞭毛体(寄生于内脏巨噬细胞)
2. 锥虫与昏睡病 波动膜:鞭毛虫基体后移至虫体后端,鞭毛由基体 发出后,沿着虫体前伸,与细胞质拉成的膜状结构。 3. 鳃隐鞭虫(寄生鱼鳃) 4. 披发虫(与白蚁共生) 5. 领鞭毛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很坚厚,具有保护的功能,称为卵囊。
孢囊或卵囊在环境改善后即行“萌发”。
4、再生:如果一个原生动物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 核,而另一部分不含核,含核部分能补充出被切去的部分
而长成一个完整的细胞生存下去,原生动物的再生力强,
只要有核存在,即使是极少的一点儿也能对细胞的再生起 作用。
五、生态 1、分布 2、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寄生、共生和共栖
一、肉足虫纲 肉足虫纲在海水中数量最多,主要在海洋底部,有孔虫 和放射虫目,还是地质学上重要的资料。 肉足虫纲的分类,主要根据伪足构造和形状,以及囊壳 的有无及壳的性质。足内有轴和没有轴是亚纲的特点;囊 足的形状和足的常见形态为目的特点。
肉足虫纲分两个亚纲和七个目(常见有五个目):
1、根足虫亚纲:伪足无轴丝,叶状、根状或丝状。
△再生
1、无性生殖:是最简单的细胞分裂,即细胞质和细胞核
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基本相等的子体。无性生殖有四种方 式。
⑴二分裂:即细胞先分裂,一般是有丝分裂,但少数情
况下是无丝分裂(如草履虫的大核),然后,细胞质也平 均分裂为二,因此形成2个相等的子体(如变形虫、眼 虫、草履虫等为无性生殖)。 ⑵出芽:与二分裂基本相同,但是形成的2个个体则各 不相同,通常是一大一小,大的是母体,小的是芽体,子 体由母体产生芽体,成熟后芽体自行脱离母体而成新个 体。有的可以形成许许多多的芽体(如夜光虫)。
适的光度。
E收缩机能:有些种类的细胞膜内分布着肌丝。
三、营养方式 1、全植营养:这是鞭毛虫中具有色素体的原生动物的
营养方式,它们和植物一样,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自身。
2、全动营养:即吞食其他的生物或有机碎片为食。 如:变形虫用伪足把食物包裹到身体里面进行消化吸收。
许多纤毛虫也属于这个典型—由于胞口和胞咽的纤毛摆动,
3、有些原生动物生长在一定温度海水中,它们随着一定
的海流移动,所以可以作为海流指标种。
4、营底栖原生动物有孔虫在海底堆积,当海变成陆地时,
便形成了石灰岩,即地质学上的“造岩作用”。有孔虫的
化石很多,在地层中演变很快,不同时期有不同有孔虫,
加上体积大,在钻探油井时容易获得,因此,常被用来勘
察海底石油和对比含油层及毗连层次,故石油工业上非常
• 原生动物的体形各异、很小:
• 最小只有2um—3um;
• 一般多在30um—300um之间; • 除海洋中的有孔虫个别种类可达10cm长
外,一般最大的只有2mm左右。
二、形态结构 1、体表具细胞膜 2、外壳和骨骼 3、细胞质和细胞核
4、原生动物体内分化出具有执行各种特殊生理机能的胞
器。
1、体表具细胞膜 A、变形虫等只有一层很薄的原生质。
●伪足:是肉足虫纲的运动器官,也就是细胞向前方伸出
的部分。伪足不但可运动,且能摄食、排泄,因为在伪足伸展 过程中,可以把其它细胞和微生物包藏在细胞内,形成临时食
物泡。
B营养胞器:胞口、胞咽和食物胞。
有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具有胞器、胞咽、食物胞、
胞肛等器官,这些胞器具有摄食、消化、排废等机能。 C排泄胞器:所有的淡水产的原生动物都具有一定排水 的胞器,称为伸缩胞。伸缩胞不断伸缩,从细胞质中收集 水分和代谢废物,并通过在体表的开孔及排出体外。 D感觉胞器:眼点,在鞭毛虫纲的眼虫类是很普通的。 眼虫通过眼点可以感觉出光的强度,从而寻找对它生活合
微小的生物进入胞咽后就成了食物泡的内含物,在胞内被 消化、吸收,不能消化、吸收废物从胞肛排出体外。 3、腐生:一部分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与绝大多数的寄 生原生动物都是借渗透营养的,既用身体的表面吸收周围
环境中的现成的有机物(如孢子纲)。
四、繁殖方式 在营养丰富环境优越的条件下,原生动物即大量繁殖。 繁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类型。 △无性生殖:二分裂、出芽、复分裂和质裂。 △有性生殖:配合或受精、接合。 △孢囊和卵囊
A运动胞器:鞭毛、纤毛、伪足等用于运动。 ●鞭毛:是鞭毛虫纲的运动器官。鞭毛是细胞质伸展出来 的丝状伪足,里面基部有一根具有弹性的轴丝。由于鞭毛的摆 动,身体可以向前移动,鞭毛的数目随种类而异,一般只有1 根—4根,多的6根—8根。
●纤毛:是纤毛虫纲的运动器官,它的结构和鞭毛基本相
似,不过,一般纤毛较短,数目较多,纤毛可以愈合成波动膜, 也可合成棘毛。
⑶复分裂:核先迅速分裂,形成了多核之后,通常移到 细胞的表面,后来在每一核周围的细胞质也同时分割,形 成许多小个体,这便是复分裂。孢子虫纲的种类都能进行 复分裂,这是迅速大量繁殖的一种生殖方式。
⑷质裂:有些多核的原生动物,不须进行核分裂,而细
胞质和细胞核可分为两部分,由此便形成2个新个体(如 玛璃虫)。
3、孢囊和卵囊
⑴孢囊:生活在淡水或营寄生生活和极少数的海生的原生
动物,在环境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如水的干沽、水温过高或
过低、水中缺氧、缺食物或排泄物堆积得过多而不适合其生
活时,能分泌胶质膜包围身体,形成孢囊。
⑵卵囊:有一些原生动物如多数孢子虫,其受精之后的合
子,也分泌出囊壁,而虫体就在其中进行分裂繁殖。这囊壁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第一节 概论
• 一、主要特征: • 1.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组织, 没有器官。 • 2.有由许多细胞组成的群体,但是群 体的每一个细胞在形态和机能上是相 似的,除非是少数生殖细胞。换言之, 群体原生动物是由多个具有相对独立 性的细胞聚集而成的。原生动物虽然 是单细胞,但有机体所有的机能都全 部具备,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3、寄生、共生和共栖: ⑴寄生:在原生动物中非常普通,除金黄滴虫目、有孔虫
和放射目以外,几乎所有的目都有寄生的种类。一种寄生虫
必须寄生在一定的寄主体内,所以寄生的原生动物的分布要 根据其寄主的分布而受限制,但同寄主却往往可以被许多寄
生虫寄生。
⑵共生:有的原生动物和其它动物共同生活,互相有利。 一种黄色单细胞藻栖息在放射虫的外囊里,也与珊瑚、砗 磲等共生。
成两种: ⑴泡状核:染色质较少,分布不匀,或聚在核中央,或分 布在核膜内侧,或相连成网状等。 ⑵致密核:染色质甚多,均匀致密,散布在核内。
4、原生动物体内分化出具有执行各种特殊生理机能的胞
器,各种胞器有其特殊的功用,宛如多细胞的器官一般,故
又称为类器官。
A运动胞器
B营养胞器
C排泄胞器 D感觉胞器 E收缩机能
⑴变形虫目:外壳没有。 ⑵有壳虫目:有外壳,壳单室,几丁质组成。 ⑶有孔虫目:有外壳,壳单或多室,石灰质组成。 2、辐足虫亚纲:伪足有轴丝,针状。 ⑴太阳虫目:没有中央囊。 ⑵放射虫目:有中央囊。
2、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⑴光线:对于鞭毛纲植鞭目和其他有色素的种类,光是它
们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直射照射后的强光对
于多数有色素颗粒的鞭毛虫也不是最适宜的。
⑵温度:原生动物的数量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对大多数的 原生动物最适温度16℃—25℃,致死温度一般在34℃—43℃
之间,但少数的种类可以生活在60℃的温泉条件下培养。逐
2、有性生殖:原生动物的有性生殖往往出现在环境条件
恶劣或种群连续进行较长时间无性生殖之后。有两种方式: ⑴配合或受精:即两个配子结合为一,其形成有同配、 异配受精。 ⑵接合:接合是两个虫体暂时附粘在一起,其细胞质可
以相互沟通,并且两者互换小胞核,然后分开并进行分
裂,这种有性生殖方式在纤毛纲是较常见的。 有些原生动物(一部分的有孔虫与鞭毛虫,大多数孢子 虫)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交替生活史。有孔虫的生活史 可以作为一个例子。
⑷酸度:大多数原生动物,最适的酸度为pH6.5—8.0之间。 有些种类对酸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如绿眼虫,可以培养在 pH2.3—11.0的酸度中。但某些种类对酸度的适应范围狭窄, 如一种旋口虫只能在pH6.3—7.5之下生活。 ⑸有机物:有机物多寡,直接影响酸度,对原生动物的分布 有很大的关系。水的清洁程度,是以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来决定 的。由于不同种类的原生动物适于生活在含有不同量的有机质 的水中,所以根据原生动物的种类,可以作为水质污染的指标。 卫生或环保部门鉴定水的污染程度的生物学方法就是利用这 一原理进行的。如: ▶草履虫、眼虫、肾形虫等喜欢生活在含有大量腐败有机物的 污水中。 ▶衣滴虫、太阳虫、喇叭虫等喜欢生活在氧气充足的清水中。
⑶盐度:水中盐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原生动物的分布。
所以,海水中的原生动物不可能生活在淡水里,反之亦然,但 非绝对。无论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等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
都有许多种类既生活于海水,又生活于淡水。
按种类,海洋原生动物群落比较丰富。据统计12000种营 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起码有9000—10000种是海洋常见种类。
重要。
(二)有害方面
1、寄生的原生动物寄生于人体或动物身上引起各种疾
病。
2、夜光虫、放射虫等发光种类,在夜间如受刺激,会
发现明亮的光(俗称海火),使夜间航行的船只(军舰)
暴露目标。
3、夜光虫和其它腰鞭毛目繁殖过多,常会形成“赤
潮”,引起鱼、虾和贝大量死亡。
第二节 分类 原生动物的种类繁多,据现在所知,已超过30000种, 根据原生动物的形态(主要是动物孢器)和生理特点,一 般分为2个亚门、5个纲。 ▲质走亚门:体表无纤毛; △孢子虫纲:无运动细胞器。 △鞭毛虫纲:运动胞器为鞭毛。 △肉足虫纲:运动胞器为伪足。 ▲纤毛虫亚门:体表具纤毛。 △纤毛虫纲:纤毛终生存在。 △吸管虫纲:纤毛仅出现在幼体阶段。 海洋底栖原生动物种类主要在肉质虫纲、纤毛虫纲和吸管 虫纲。
央囊(如放射虫)和硅质的骨针(如放射虫),这些外壳
和骨针的形态是鉴定种类的重要根据之一。有孔虫和放射 虫的极微小的外壳可沉积形成海底深处巨大的矿物层。房 球虫泥和放射虫泥在一定深度的海洋中占有很大的面积。
3、细胞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