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沟通中的深层观念障碍探析
了解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障碍
了解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障碍跨文化沟通指的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交流和沟通。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沟通已经成为了商业、教育和社交等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文化障碍也逐渐成为了跨文化沟通中的一大挑战。
了解这些文化障碍十分重要,它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并避免误解。
一、价值观差异不同文化对于价值观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存在差异,这是跨文化沟通中常见的文化障碍。
例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观念在东西方文化中有所不同。
在西方社会,个人主义被重视,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是最重要的。
而在东方文化中,集体主义更为突出,家庭和集体的利益被认为比个人的利益更重要。
对于这种价值观的差异,了解并尊重对方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避免因为价值观的冲突导致误解和摩擦。
二、语言障碍语言是跨文化沟通的基础,但不同的语言和语言表达方式可能存在着障碍。
一方面,语言的语法、词汇和发音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信息的不准确传递。
此外,不同语言中的习语、俚语和隐喻也可能会被误解。
为了克服语言障碍,我们可以学习对方的语言,或者寻求专业的翻译服务来确保双方的信息能够准确地传递。
三、非语言表达差异除了语言障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也可能导致文化障碍。
比如,姿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目光接触等都是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方式。
然而,不同文化对于这些非语言表达的理解和解读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保持直接的目光接触被认为是对方尊重和礼貌的表现,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这被视为挑衅或者不尊重的行为。
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注意并且尊重对方的非语言表达,以避免误解和冲突。
四、时间观念差异时间观念的差异也是跨文化沟通中常见的文化障碍。
有些文化更加重视准时和效率,而有些文化则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集体感。
例如,在西方社会,人们非常注重时间的准确性,迟到被认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而在一些东方文化中,时间观念更加弹性,会更注重人际关系和集体的利益。
了解这种文化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的时间观念,在跨文化沟通中准确地掌握时间的使用。
跨文化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与应对
跨文化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与应对跨文化交往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我们可以增进相互了解,拓宽视野和学习他人的经验。
然而,跨文化交往也可能带来心理障碍,如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偏见和歧视等,这些障碍可能对交往产生消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障碍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心理障碍。
首先,价值观的差异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不同文化对个人自由、家庭观念、权威等价值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另外,面子文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些亚洲文化中,面子非常重要,人们注重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这与西方文化中的直接表达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语言障碍对跨文化交往的影响语言是交流的基础,语言障碍可能成为跨文化交往中的重要心理障碍。
首先,语言差异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困难。
当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时,可能会出现语义上的误解,进而产生误解和矛盾。
其次,语言不通也可能导致沟通障碍,限制双方的交流和互动。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感到困惑、尴尬和失望,进而产生抗拒心理。
三、跨文化交往中的偏见和歧视偏见和歧视是跨文化交往中的一大心理障碍。
由于对不同文化缺乏了解和接纳,人们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
在一些情况下,这种偏见可能源于对陌生文化的恐惧和误解。
这种心理障碍会对交往产生负面影响,限制了文化间的理解和友谊的建立。
应对心理障碍的策略针对跨文化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来解决问题。
首先,扩大文化视野是关键。
通过学习、阅读以及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我们可以增进对其他文化的了解,消除偏见和误解。
其次,学习跨文化交际的技巧是必要的。
这包括学习他人语言,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以及了解文化中的礼节和习俗。
再次,保持开放和尊重的心态非常重要。
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文化习惯和信仰有助于建立积极的跨文化交往关系。
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与解决
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与解决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时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重要,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障碍。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跨文化交流的障碍1. 语言障碍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关键,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差异往往成为交流的障碍。
即使说同一种语言,方言和俚语的使用也可能导致误解。
2. 文化误解每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表达意见被认为是诚实,而在其他文化中,太过直接的交流反而可能被视为不礼貌。
3. 非语言沟通的差异非语言沟通,如手势、姿态和面部表情,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眼神接触被视为自信,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冒犯。
4. 习惯与礼仪的差异不同文化对待时间、空间和社交礼仪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一些文化重视时间的准时,而另一些文化可能更注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5. 先入为主的观念人们往往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经验来判断他人的行为。
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可能导致误解和偏见,阻碍了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交流的解决方案1. 学习语言和文化学习对方的语言及其文化背景是解决语言障碍的有效方法。
通过语言课程、文化讲座和交流项目,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从而减少误解。
2. 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组织跨文化沟通培训,提高参与者的文化敏感性和沟通技巧,让人们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言辞和行为,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的交流需求。
3. 重视非语言沟通了解和尊重非语言沟通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有助于减少沟通中的误解。
比如,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对方的身体语言,适时调整自己的非语言表达。
4. 培养开放的心态培养开放的心态,愿意接受并尊重他人的文化和观点,有助于克服先入为主的观念。
通过积极倾听、提出问题和分享经验,可以促进更深入的理解。
5. 提供跨文化支持在企业和组织中,提供跨文化支持,如咨询服务或文化适应培训,帮助员工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环境,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率。
从文化角度看跨文化沟通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从文化角度看跨文化沟通的障碍与对策研究跨文化沟通是当今社会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交流形式,相比于以往,随着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们不仅会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而且还需要与不同年龄、性别、宗教信仰、职业等方面的人进行交流。
然而,随着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跨文化沟通常常会出现各种障碍。
因此,本文将从文化角度来探讨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原因以及对策。
一、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在跨文化沟通中,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文化差异和心态障碍。
其中语言障碍是最直观的表现,它主要指的是因语言表达差异而导致的信息传达失败、误解以及信息被解读错误等情况。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流中最大的障碍,不同国家和地区、种族和宗教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和价值观念,这些差异将影响人们的言行举止,从而形成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
心态障碍则主要指的是由于心理上或学习经验上的限制而导致的交流失败。
这种障碍会妨碍有效沟通,使得人们难以理解彼此的行为和意图。
二、跨文化沟通的原因跨文化沟通的障碍主要是由文化差异和社会背景差异引起的。
文化差异是指跨文化交流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种族和宗教之间存在着的不同文化背景、历史和价值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习俗、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不同人的沟通方式、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等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会引起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同时,社会背景差异也是跨文化沟通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的社会背景代表了不同的历史、经济、政治和法律制度,这些差异会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方式和表达方式。
三、跨文化沟通的对策在跨文化沟通中,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克服障碍。
以下是一些对策:1.学习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是跨文化交流的两个重要方面,了解和掌握它们是一种有效的对策。
建议学习目标国家的语言、文化、习俗和表达方式。
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观点和表达方式。
2.尊重对方的文化:文化差异是跨文化沟通的主要障碍之一,把彼此的文化看作同等重要的,尊重对方文化差异是有效克服这种障碍的关键。
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与解决
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与解决引言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变得愈加频繁。
然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成为了交流的障碍。
理解这些障碍并寻求解决方案,对促进文化间的理解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跨文化交流的障碍1. 语言障碍语言是跨文化交流中的一大障碍。
不同语言不仅包括词汇和语法的差异,还有语音、语调和发音的不同。
例如,某些语言中可能存在的特定表达方式在另一种语言中无法对应,这就导致了沟通不畅。
2. 文化习俗各国文化习俗的差异也影响了跨文化交流。
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表达意见被视为坦诚,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这种行为可能被视为无礼。
此外,身体语言、眼神交流和社会礼仪等也各有不同,理解这些文化习俗对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3. 价值观差异静态的文化价值观念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比如,一些文化强调集体主义,注重团队协作,而另一些文化可能更重视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与独立。
在这样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的双方可能会因为价值观的差异而产生分歧。
4. 偏见和刻板印象人们在与其他文化交流时,往往会受到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可能产生偏见和刻板印象。
这会导致对另一种文化的误解与不尊重。
例如,可能会将某一文化群体视为“落后”或“愚昧”,从而阻碍了正常的交流。
解决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1. 增强语言能力为了克服语言障碍,学习目标语言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通过学习基本的词汇和语法,增强自身的语言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交流效率,也能加深对该文化的理解。
此外,使用翻译工具或应用程序也能够在必要时提供帮助。
2. 深入了解文化习俗在跨文化交流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阅读、观看相关影片、参与相关文化活动等方式来获取信息与知识。
同时,与与对方文化背景相似的人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交际规则。
3. 尊重文化差异在交流过程中,尊重文化差异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
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并理解不同的价值观,避免因误解而产生的冲突。
同时,可以通过适时的文化对话,加深双方的理解与尊重。
了解跨文化沟通文化障碍
了解跨文化沟通文化障碍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沟通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
无论是国际商务合作、旅游、学术交流还是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我们都有可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然而,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会给这种沟通带来诸多障碍,影响交流的效果和质量。
首先,语言差异是跨文化沟通中最明显的障碍之一。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即使是使用同一种语言,比如英语,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口音、习语和特定的行业术语。
例如,“football”在英国通常指的是足球,而在美国则更多地指橄榄球。
这种语言上的细微差别,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容易导致误解。
价值观和信仰的差异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这些观念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
在某些文化中,个人成就和竞争被高度重视;而在另一些文化中,集体利益和和谐的关系更为重要。
比如,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被视为坦诚和自信;但在一些东方文化中,过于直接可能被认为是粗鲁和不礼貌的。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在交流中对对方的意图产生误解,甚至引发冲突。
非语言沟通方式的不同也会造成障碍。
非语言信号,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点头在大多数文化中表示同意,但在某些地方可能只是表示理解而不一定是同意。
同样,眼神接触在一些文化中被视为尊重和专注,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被认为是不恰当的或具有挑衅性。
社会规范和礼仪的差异同样不容忽视。
不同文化对于礼仪、社交规则和行为规范有着不同的标准。
比如,在某些文化中,送礼的方式和礼物的选择有着严格的规定;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没有那么多讲究。
在商务场合,着装规范、会议礼仪和商务谈判的风格也可能因文化而异。
不了解这些差异可能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沟通的顺利进行。
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对跨文化沟通产生影响。
有些文化倾向于线性思维,注重逻辑和因果关系;而有些文化则更偏向于整体性思维,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整体情况。
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与对策
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与对策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显得愈发重要。
然而,文化的多样性也给交流带来了许多障碍。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流中常见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合作。
跨文化交流的障碍1. 语言障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沟通不畅。
例如,某些词汇在特定文化中具有特殊含义,而在另一文化中可能毫无意义。
(在这里可以插入具体的例子)。
2. 非语言沟通的差异非语言沟通在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同文化的非语言表现方式可能截然不同。
例如,手势、面部表情、眼神接触等,往往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解读。
(例如,某个手势在一种文化中是友好的,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冒犯)。
3. 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往往导致对实施的期望和回应的不一致。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集体主义高于个人主义,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个人成就被视为更加重要。
(可以引用一些具体的文化背景)。
4. 先入为主的偏见在跨文化交流中,持有刻板印象和偏见可能导致交流的障碍。
当个人对另一个文化持有负面的看法时,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可能会影响交流的结果。
(可以举例说明某些普遍的刻板印象)。
跨文化交流的对策1. 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为了克服语言障碍,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
尽管学习一门新语言可能需要时间和精力,但这将极大地促进彼此的理解。
(可以提到一些学习语言的资源和方法)。
2. 增强非语言沟通的意识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和尊重非语言沟通的差异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和学习对方文化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可以避免很多误解。
(可以建议一些具体的观察和学习方法)。
3. 开展文化适应培训组织一些文化适应培训,使员工和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可以具体说明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这些培训能够帮助参与者克服文化差异,促进和谐的沟通氛围。
4. 培养开放的态度在跨文化交流中,持有开放的态度对促进理解和尊重至关重要。
参透跨文化交流障碍情况
参透跨文化交流障碍情况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
然而,这种交流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常常会遭遇各种障碍。
理解和克服这些障碍对于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互动至关重要。
语言差异是跨文化交流中最为明显的障碍之一。
不同的语言拥有独特的语法、词汇和发音规则。
即使是掌握了对方语言的基础知识,也可能因为语言习惯、俗语、成语等的不同而产生误解。
比如,英语中的“break a leg”并不是字面上“断腿”的意思,而是用于祝福演员演出成功。
这种语言中的隐喻和习语,如果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很容易造成误解。
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也是一个关键障碍。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在某些文化中,个人成就和竞争受到高度重视;而在另一些文化中,集体利益和和谐共处更为重要。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决策方式、工作态度以及对成功的定义。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表达个人观点被视为自信和坦诚;但在一些东方文化中,委婉和含蓄可能更被推崇。
非语言沟通的差异同样不可忽视。
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
比如,在某些国家点头表示同意,而在另一些国家则可能表示不同意。
眼神的接触在不同文化中也有不同的规范,有的文化认为长时间的眼神接触是尊重和专注,而在有的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具有挑衅性。
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会给跨文化交流带来困扰。
有些文化倾向于线性思维,注重逻辑和顺序;而另一些文化可能更偏向于整体思维,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综合影响。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导致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出现分歧和误解。
社会规范和习俗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流中的一道坎。
从礼仪、礼节到社交场合的行为规范,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比如,在某些文化中,送礼的方式和礼物的选择有严格的规定;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相对随意。
在饮食方面,不同文化对于用餐的时间、方式、食物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特点。
宗教信仰的差异也会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影响。
跨文化沟通中的深层观念障碍探析
c l r l t c me t s c o o y s n eo u tr 1i f r rt n a r w u t r l ai n ls Be a s ft e e o sa ls u t a t h n y h l g , e s : f l a n e i i a d n ro c l a t aim. c u eo s b t ce , u aa p c u o y u n o h
中 图 分 类 号 :G 4 O : 标识码:A 献 文 章编 号 : 1 7— 2 5 ( 0 6 30 7 —4 6 1 9 5 2 0 )0 — 0 7 0
A1 Exp o a i n O e . o t d I e 1 l r to fDe p r o e d a 0bsa l n Cr s . ulur lCo m unia i n tcei O sc t a m c to
吉 尔特 ・ 夫斯 塔德 曾说 :“ 人都 从 某个 文 霍 人 化居 室 的窗后 观看 世界 ,人人 都 倾 向于 视 异 国人为
一
、
文 化 中心 主义 与 跨 文 化 沟 通
特殊 ,而 以本 国 的特 征为 圭臬 。遗 憾 的是 ,在文 化 领域 中 ,没有 一 个可 以奉 为正 统 的立场 。这是一 个 令人 不快 的事 实真相 ,就像 1 纪 时伽 利 略宣布 7世
化 当作 对 待其 他 民族 文化 的参 照 系 ,以本 民族 的文
中心主 义文 化观 念来 说 的 ,这种 文化 中心主义 ,不
仅 存在 于欧 洲文 化 中 ,也 存在 于其 他一 些文 化 范型
YA NG un hu YIZh — a Ch — a. ig o
( a O sh o J n s r v ca o mie P Najn 1 0 4 C ia) P r 'c o l f i g u o i il m t e fc C. nig2 0 0 hn o a P n C t o
浅析跨文化沟通中的障碍及改善途径
632007年· 8月·下期学 术 · 理 论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现代企业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全球经济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不断地在国际交往中被影响、被改变、被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跨文化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及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劳动力背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如何避免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和组织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如何避免文化障碍,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便成为跨国经营成败的关键。
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未来的竞争就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 ,由此可见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跨文化沟通中存在的障碍(一)语言层面与非语言层面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跨文化沟通中,语言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常常是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
除了在语言层面存在障碍,在非语言层面也存在着沟通障碍。
在跨文化沟通过程中,人们更多地使用非语言沟通形式,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对非语言沟通的使用偏好不同。
在高情景文化的国家,沟通双方非常重视非语言沟通,而在低情景文化的国家,人们则较多地使用直接性的沟通方式,运用大量明确清晰的语言传递信息。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对相同非语言表达形式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如果双方缺乏对对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就会造成沟通障碍。
(二)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用以辨别是非善恶的一种综合性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人们对道德、社会、利益、宗教等各方面的判断与取舍标准。
它是构成文化与社会的基干,也是跨文化沟通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跨文化沟通中,不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势必会造成跨文化沟通障碍。
价值观念的差异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中最根本、最难以把握的一种差异,就如卡西尔说的“各种语言之间的真正差异并不是语音或记号的差异,而是‘世界观’的差异”。
跨文化沟通中的障碍与解决方法
跨文化沟通中的障碍与解决方法在跨文化沟通中,障碍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差异、价值观念的不同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跨文化沟通的困难。
然而,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法来克服这些障碍,以确保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性和成功性。
一、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最为常见的跨文化沟通障碍之一。
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同的语言可能会导致沟通困难,误解和混淆。
为了克服语言障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学习对方语言:了解对方的母语或常用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并减少沟通误解的可能性。
2. 使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便对方更容易理解。
3. 避免使用俗语和习惯用语:俗语和习惯用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容易引起误解。
4. 多使用非语言交际: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姿势等非语言交际手段来弥补语言障碍,增进相互理解。
二、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跨文化沟通中另一个困扰人们的问题。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社会规范,如果没有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沟通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解决文化差异的方法:1. 学习对方文化: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礼仪规范,可以使我们更加理解对方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2. 尊重对方文化:对他人的文化保持尊重和包容心态,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对方的行为。
3. 注意非语言信号:不同文化对于非语言信号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我们需要学会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姿势等非语言信号,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
4. 建立文化桥梁:在跨文化团队或组织中,建立文化桥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例如,可以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培训课程等。
三、价值观差异价值观差异是跨文化沟通中的另一个重要障碍。
不同的文化对于道德观念、个人自由、权力和等级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解决价值观差异的方法包括:1. 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尽可能理解并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念,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对方的行为。
跨文化沟通技巧解读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沟通障碍与解决方案
跨文化沟通技巧解读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沟通障碍与解决方案在如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沟通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特别是在中日两个文化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
本文将解读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沟通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沟通障碍跨文化沟通中,中国与日本之间存在一些经常导致沟通障碍的因素。
1. 语言障碍:中日两国的语言障碍是最显而易见的障碍之一。
虽然中国和日本都属于汉字文化圈,但两国的汉字使用方式和发音有较大差异,这给双方的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礼仪差异:中国和日本的礼仪习惯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在商务场合中,中国人更加注重人情味和亲切感,而日本人更加注重形式和礼节。
这种差异往往容易造成误解和不适应,影响双方的有效沟通。
3. 价值观差异:中国和日本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造成了双方的价值观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注重家庭观念和集体利益,而日本更注重个人责任和自我约束。
这种差异在交流中容易引发摩擦和不理解。
二、解决方案为了克服中日之间的沟通障碍,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方案值得注意。
1. 学习与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尽管中日两国的语言存在差异,但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可以让沟通更加顺畅。
此外,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也有助于理解和尊重彼此,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
2. 适应对方的礼仪:在进行中日之间的沟通时,要学会适应对方的礼仪习惯。
中国人在与日本人交流时可以注意尊重对方的形式和礼节,而日本人则可以为了亲切感和互动性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礼仪方式。
3. 强调共同点与合作:尽管存在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但中日两国的沟通也有许多共同点。
双方可以注重强调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加强合作和交流,进一步促进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4.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为了有效地跨越沟通障碍,中日两国可以建立起一套良好的沟通渠道。
可以通过定期的会谈、热线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频繁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由于沟通不畅而产生的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5. 培养跨文化沟通技巧:为了提高在中日两国之间的沟通效果,双方可以进行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培训和学习。
了解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障碍
了解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障碍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跨文化沟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跨文化沟通中常常出现各种文化障碍。
了解并应对这些文化障碍对于顺利进行跨文化沟通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语言障碍是跨文化沟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这就意味着即使大家表达的意思相同,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也可能截然不同。
这会导致误解、误读甚至误解。
解决语言障碍的关键是学习对方的语言并尊重其语言差异。
另外,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避免使用俚语也是有效的策略。
其次,价值观差异是跨文化沟通中的另一个文化障碍。
不同文化对于道德观念、身份认同、权利和义务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价值观。
当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对于某些问题可能会出现分歧和冲突。
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是克服这种障碍的关键。
通过开放的对话和倾听对方的观点,可以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文化习俗和礼仪也是跨文化沟通中的挑战之一。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和社交礼仪。
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并尽量遵循其习俗和礼仪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
例如,在某些国家,把筷子插在饭中是不礼貌的,而在其他国家则是一种表示尊重的行为。
通过学习和尊重文化差异,可以有效减少文化障碍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另外,沟通方式和交际风格也可能成为文化障碍。
有些国家更倾向于直接、坦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有些国家则更注重委婉和间接的表达方式。
了解对方的沟通方式和交际风格,适应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是克服这种障碍的关键。
通过倾听对方的反馈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跨文化沟通。
最后,文化障碍也可能源于刻板印象和偏见。
很多人对不同文化存在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刻板印象,这会影响到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和理解。
要克服这种障碍,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主动寻求了解和接纳他人的文化差异。
通过广泛阅读、旅行和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我们可以打破刻板印象,促进文化多样性的认可和尊重。
跨文化沟通:解析不同文化间的障碍
跨文化沟通:解析不同文化间的障碍1. 引言1.1 概述跨文化沟通是指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们需要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进行沟通和合作。
然而,由于语言、非语言沟通以及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差异等多种因素,跨文化沟通往往面临着各种挑战与障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文化概念与跨文化沟通的关系,包括对文化的定义以及为何跨文化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们将分析不同文化间可能存在的障碍,并重点探讨语言障碍、非语言沟通障碍以及社会习俗与价值观冲突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提出一些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与技巧,并对未来跨文化沟通发展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跨文化沟通所面临的挑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与技巧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研究不同文化间的障碍及其解决方案,我们能够提高个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和谐。
同时,我们也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以促进跨文化沟通领域的发展。
2. 文化概念与跨文化沟通:2.1 文化定义:文化是指一群人共享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方式、社会习俗以及所创造的艺术和科学知识等共同特征。
它包括了语言、宗教、礼仪、风俗习惯等方面,是人类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系列共同规范和行为准则。
2.2 跨文化沟通意义:跨文化沟通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与互动的过程。
随着全球经济和移民的增加,不同国家、民族和社群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跨文化沟通成为必要而重要的技能。
通过跨文化沟通,我们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并促进各种合作和协商活动。
2.3 文化差异对交流影响: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这些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产生了诸多影响。
首先,语言差异导致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从而可能引发误解和障碍。
其次,非语言沟通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解读方式,容易产生误导和歧义。
此外,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的差异也会影响人们对行为准则、礼仪规范等的理解和认同。
跨文化交流中的沟通障碍与策略
跨文化交流中的沟通障碍与策略跨文化交流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越来越频繁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流。
然而,由于不同文化的价值观、语言习惯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差异,跨文化交流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沟通障碍。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流中常见的沟通障碍并提供相应的策略。
一、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跨文化交流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语言,即使大家都能说一些英语作为共同语言,但即便如此,语言仍然可能造成误解和混淆。
常见的语言障碍包括词汇量不足、语法错误和发音不准确等。
针对语言障碍,首先应该提倡学习对方语言的积极性。
双方都应该努力学习对方的语言,以增进沟通的效果。
此外,当遇到对方不熟悉的词汇或者发音不准确时,可以尝试用简单和明晰的词语来表达,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和专业术语。
二、非语言障碍除了语言障碍外,非语言也是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非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如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接触行为等。
这些差异容易造成误解和冲突。
在处理非语言障碍时,首要的策略是进行文化敏感培训。
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研究他们的非语言习惯,例如一些国家特定的手势、面部表情的含义等等。
这样可以避免误解,并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
此外,尊重对方的非语言表达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避免过于主观的解读。
三、价值观差异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也是跨文化交流中常见的障碍之一。
不同的文化对于家庭、时间观念、个人空间等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这种差异容易引起误解和冲突。
在应对价值观差异时,一方面应该尊重对方的观点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需要主动沟通,以达成共识。
双方可以共同讨论并逐渐妥协,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此外,及时反馈和提醒也是非常重要的,避免由于价值观的差异导致沟通失误。
四、文化背景文化背景也是跨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化的不同意味着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同,进而影响到沟通的效果。
跨文化交流中的沟通障碍与解决方法
跨文化交流中的沟通障碍与解决方法在全球化的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变得越来越频繁。
继续加强跨文化交流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沟通障碍。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沟通成为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流中的沟通障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首先,语言障碍是跨文化交流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同的文化拥有不同的语言体系和语法结构,因此,即使使用相同的语言,人们之间的交流仍然会受到语言障碍的影响。
此外,即使使用相同的语言,不同地区的口音和方言也会造成语言理解上的困难。
解决语言障碍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
当我们主动学习和了解他人的语言时,不仅可以减少误解,还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
此外,使用明确、简洁的措辞也有助于减少语言障碍。
其次,文化差异也是导致跨文化交流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
文化包括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信仰系统、礼仪习俗等。
当人们对其他文化的了解不足时,可能会引发误解和不适当的行为。
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文化学习。
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并尊重其习俗和价值观念是建立良好跨文化关系的基础。
此外,提前做好准备,研究目标文化中的一些常见行为规范和礼仪习俗,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尴尬和冲突。
除了语言和文化差异,非语言交流也常常引发沟通障碍。
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等非语言元素在跨文化交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交流的解读和意义可能存在差异。
解决非语言交流中的障碍要求更加敏锐地观察和学习。
尽量避免使用对方无法理解的手势和动作,注重表情和身体姿势的使用,可以提高跨文化交流中的沟通效果。
此外,跨文化交流中的时间观念差异也可能导致沟通障碍。
有些文化更加重视时间的精确性和效率,而另一些文化则更注重人际关系和灵活性。
当这些不同的观念碰撞在一起时,人们可能因为对时间的理解不同而引发误解和冲突。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尊重和欣赏对方的时间观念。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心理与深层障碍问题研究
Total.334December 2015(A)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总第334期2015年12月(上)摘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体现了特定的价值观体系,在心理层面上是一个对自我文化和异文化感知的过程。
承认和尊重文化差异,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有意义空间是推动不同文化之间互动发展的最现实的途径。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态度文化心理交际障碍A Study of Obstacl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the Angle of Psychology //Ning ShumeiAbstrac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embodies certain value systems,and this process can be seen as a cultural perception of "my culture"and "other's culture"from the angle of psychology.Showing acceptation and respect to cultural differences,widen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mmon spac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could be seen as the best approach for having effective cultural interac-tion.Key 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ultural attitude;cultur-al psychology;communication barriers1文化认知与文化态度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使用感官来感知一切,以此把我们所感受到的通过选择、分类和阐释,形成我们的世界观、转化为有意义的经验。
跨文化交流背后的障碍及应对
跨文化交流背后的障碍及应对跨文化交流是当今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且不可忽视的现象。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在工作、学习、旅游等方面都面临着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挑战。
然而,跨文化交流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障碍,影响交流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分析跨文化交流背后的障碍,并提供一些应对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障碍之一。
语言的差异性会导致交流中的误解和困惑。
例如,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和表达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这就可能造成误解。
为了克服这个障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其次,我们可以避免使用太多的俚语和隐喻,这样可以减少误解的可能性。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图片、手势等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来帮助理解。
除了语言障碍外,文化差异也是跨文化交流中常见的障碍之一。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这些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沟通方式。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被认为是粗鲁的,而在另一些文化中,直接沟通被视为诚实和坦率。
为了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对方的交流方式。
其次,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尽量理解和接受对方的文化差异。
最后,我们可以提前做一些功课,了解对方的文化差异,并在交流中避免一些可能被对方视为冒犯的行为。
此外,个人的态度和心理因素也可能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对于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些偏见和误解。
例如,我们可能会对某些文化持有刻板印象,从而影响我们对对方的理解和接受。
为了克服这个障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不带有偏见地去交流。
其次,我们可以尝试主动去了解对方的文化,以消除我们对对方的误解和刻板印象。
了解跨文化沟通文化障碍
了解跨文化沟通文化障碍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沟通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
无论是在国际商务、外交、旅游还是教育领域,人们都不可避免地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然而,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着诸多文化障碍,这些障碍可能会导致误解、冲突甚至合作的失败。
文化障碍首先体现在语言方面。
不同的语言有着独特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即使是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联想。
比如,“龙”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吉祥、权威和力量,是一种备受尊崇的神秘生物。
但在西方文化中,“龙”往往被描绘成邪恶的象征。
如果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了解这些差异,就很容易产生误解。
非语言交流也是容易出现障碍的领域。
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解读。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的眼神接触被视为尊重和真诚;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过度的眼神接触可能被认为是挑衅或不礼貌。
同样,微笑、点头、手势等的含义也可能因文化而异。
一个简单的手势,在一种文化中可能是友好的表示,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带有冒犯的意味。
价值观和信仰的差异是跨文化沟通中较为深层的障碍。
不同文化对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偏好。
在个人主义盛行的文化中,强调个人的成就和独立;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更注重集体的利益和和谐。
对于宗教信仰的差异,也可能影响到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某些宗教话题在一种文化中可以自由讨论,但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是禁忌。
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会造成文化障碍。
有些文化倾向于直线型思维,注重逻辑和直接表达;而有些文化则采用迂回、含蓄的思维方式,更注重暗示和隐喻。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导致交流中的误解,一方觉得另一方不够直接明了,另一方则认为对方过于直白和生硬。
社会规范和习俗的差异同样不可忽视。
在不同的文化中,礼仪、社交场合的行为规范、送礼的习惯等都有所不同。
比如,在某些文化中,赠送礼物时当面打开并表示感谢是常见的;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当面打开礼物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跨文化沟通障碍与对策分析
三、产生原因
▪ 3.1 感知因素
▪ 感知是指个人对外部世界的刺激进行选择、评价和 组织的过程。人们在沟通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障碍和 差异,主要是由感知方式的差异所造成的。
▪ 人们不管文化、情景如何,总是假定他人与自己有 相似的思维与行为。这种以自己的文化规范和标准 作为参照系,去评估另一种文化中的人的思维方式 与行为习惯的做法非常普遍。但由于文化差异的存 在,使得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和理解产生了差异, 由此出现了沟通障碍。
四、解决对策
▪ 4.1 合理预期,识别文化差异
▪ 要做到对其他文化的正确认知,对接触到的其他 人的文化背景有合理的预期。首先要加强自身学 习对方语言,其次要学习该语言的语义和正确用 法,了解在其他文化背景下所代表的特殊含义, 非语言的学习包括肢体语言以及国际商务的基本 礼仪,要了解常用的问候方式,如握手、鞠躬、 双手合十等的正确含义。除此之外,还要学习该 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其他文化的丰富内涵。
4.3 取长补短,坚持开放心态
▪ 坚持“属地原则”,即“入乡随俗”,迎合沟 通所在地的文化习惯。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 从有利于沟通的角度出发,可以有选择地在饮 食、着装、礼仪等方面考虑迎合属地文化。属 地文化的选择要使对方产生亲切感、建立友谊 与合作关系。但同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即 跨文化沟通的过程中要做到既不完全固守,又 不完全放弃本土文化,力求在本土文化和对方 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要掌握“度”,“过” 或“不及”都会给跨文化沟通造成障碍。
3.3 存在成见
▪ 成见是指不考虑个体成员特征, 根据对某一个群 体先前已有的观念、态度和看法,形成对这个群 体中某一个成员的认识。
▪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得到定型 观念,形成认知。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极易导 致跨文化沟通障碍,使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存在成 见和错误的认知,严重影响双方沟通的质量,甚 至阻碍沟通发生。越感信念会形成一种狭 隘和防御性的社会认同感; 其次,民族优越感会 以一种定型观念来感知其它文化; 第三,民族优 越感会使沟通者将自己的文化与别的文化对比时, 总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正常的、自然的,而别的文化 是不正常的,其结果总是吹捧自己的文化而贬低别 的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 总第19期 Journal of 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V ol. 5 General No.19跨文化沟通中的深层观念障碍探析阳春花,易志高(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04)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沟通中,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沟通中的观念障碍,阻碍了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
跨文化沟通中深层的观念障碍主要表现在文化中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以及由之产生的文化依附心理、文化自卑感和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
这些障碍的存在,使得跨文化沟通主体在审视异质文化时不自觉地带来干扰信息,带来对异质文化先验的偏见或自卑,从而造成跨文化沟通的严重受阻。
关键词:跨文化沟通;观念障碍;文化中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06)03-0077-04An Exploration of Deep-rooted Idea Obstacl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YANG Chun-hua, YI Zhi-gao(Party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 Nanjing 210004, 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the idea obstacle has been caused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cause of many factors. The deep-rooted idea obstacle mainly embodies in cultural centralism, cultural hegemonism and so-caused cultural attachment psychology, sense of cultural inferiority and narrow cultural nationalism. Because of these obstacles, the main bodie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nnot view heterogeneous culture objectively but with bias or self-abasement, which make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bstructed.Key Word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idea obstacles;cultural centralism;cultural hegemonism;cultural nationalism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曾说:“人人都从某个文化居室的窗后观看世界,人人都倾向于视异国人为特殊,而以本国的特征为圭臬。
遗憾的是,在文化领域中,没有一个可以奉为正统的立场。
这是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真相,就像17世纪时伽利略宣布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1]这段话主要是针对欧洲中心主义文化观念来说的,这种文化中心主义,不仅存在于欧洲文化中,也存在于其他一些文化范型中。
文化中心主义对于那些处于文化中心的国家和民族而言,极有可能导致文化霸权主义,即认为本民族的文化具有普适性,别的民族只有接受这种文化才能进步发展。
这种文化霸权主义使跨文化沟通主体在审视异质文化时不自觉地带来干扰信息,带来对异质文化先验的偏见和蔑视,从而造成跨文化沟通的严重受阻。
与文化中心主义、霸权主义相联系的,则是某些处于非文化中心的国家和民族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文化自卑和文化依附思想。
同样一、文化中心主义与跨文化沟通William Graham Sumner 对文化中心主义作了比较详尽的解释,他认为民族中心主义是指某个民族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当作对待其他民族文化的参照系,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并把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隔离开来。
[2]这种情况往往是无意识的产物——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群体或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社会语言规则等要比其他民族或群体的更加真实和更加正确,因此在跨文化交往中也就很自然地流露出这种文化优越感来。
文化中心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自从人类超越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跨入文明的门槛以来,诸文明族类因囿于视野,都曾不约而同地自认为是世界的中心。
如在古代出现过埃及中心论、方中心主义”等中心论思想。
虽然在文化领域中,并没有一个可以奉为正统的立场,但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历史主要的戏剧性场面来撰写。
在这方面,与其他文明相比较,西方可能更是如此。
[3]长期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二战以来,西方的资本主义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因为西方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使得欧洲中心主义和美国中心主义大行其道。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认为自己的文化具有普适性,具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使得他们在跨文化沟通中不自觉地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忽视甚至蔑视其他文化,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对跨文化沟通而言是一个观念障碍,容易产生沟通距离。
Luckens认为民族中心主义言语包括三种沟通距离,即漠不关心的距离(distance of difference)、回避距离(distance of avoidance)以及蔑视距离(distance of disparagement)。
[4]这样的一种沟通距离的产生往往会阻碍跨文化沟通的继续进行,使沟通双方陷入一种倒退螺旋式的交往境地。
也就是说,文化优越感的产生,最直接的后果是用否定的态度对待其他文化,即在评判其他文化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体系等作标准,因此在交往过程中也就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的沟通风格最为自然也最为正常,所以未经接触就先以否定的态度评价别人的风格。
这种否定性的评价势必引起对方的自卫性反应,因此,基于对彼此文化差异的无知,或者说不屑,必将形成交互否定评价(mutual negative evaluation),当沟通者双方陷于交互否定评价时,这种反责互动(recriminatory interaction)足以阻碍正常的沟通。
此时,如果沟通双方由于历史沉淀的缘故,仅仅试图采取种族中心主义式的办法来克服这种困难,则局面会变得更为糟糕,从而形成倒退螺旋式(regressive spiral)的交往模式。
二、文化霸权主义与跨文化沟通文化中心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便形成了文化霸权主义。
在当今世界,文化霸权主义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他们看来,西方文化不但是最完美的、最优秀的,而且别的民族只有接受了这种文化才能获得进步发展,才能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西方文化具有普适性,不但适合西方发达国家,也适合不发达国家,适合整个人类世界。
文化霸权主义最先表现在经济领域,表现在现代化过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完成,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示范”效用下,现代化被提上了各个国家发展的议程,各国的首要任务便是发展,便是如何实现本国的现代化。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更是认为,只有西方社会才是现代化的社会,只有西方的文化和社会制度才能产生现代化,而其他非西方社会的文化和制度都是与现代化无缘的,是现代化的阻碍因素。
因此,非西方社会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只有依靠西方文明的传播,靠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因素才有可能。
文化霸权主义同时还表现在政治领域。
在冷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加强了运用文化力量来制约和影响世界事务及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发展过程,将问题逐步上升到一种政治层面,使之具有了政治属性。
这种政治上的要求不发达国家采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同步的观点,在赫姆林克看来其实就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
他认为,“文化同步化”的进程意味着一种宗主国文化的发展紧密地与接受国相沟通,当地的社会创造性和文化创造性进程进入混合状态,或者被摧毁,千年人文价值的单一向度迅速地消失。
施勒则比较坚持“文化帝国主义”这一概念,他认为这个概念说的是在世界体系中只有一个单一的市场,社会的范围和特性由市场的核心地区来决定,世界文化也将随着这一潮流而发展。
这种形态的文化扩张主义,可以称之为“文化霸权”。
[5]不仅如此,在传媒领域也存在着文化霸权主义。
西方国家一向标榜其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借此表明其自由的态度以及国人对自由的推崇和追求,并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其他国家的自由程度,进一步在传媒领域推行其文化霸权主义。
西上。
应该说,西方主流媒体在传播全球经济、金融、科技、体育和一般新闻等方面,大体上是客观的。
因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非政治领域错误信息的传播,容易给它们本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况且这些消息的客观传播对其也无多大的不良影响。
但是西方媒体在传播全球政治新闻的时候,则完全是从本国利益和对外战略需要出发的,在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攻击别国尤其是与其有利害关系的国家,给这些国家造成了相当不利的国际影响。
其次,西方媒体的文化霸权还表现在其在世界媒体中所占的份量上。
著名国情问题研究专家胡鞍钢说,当前世界媒体软实力的竞争较量和基本格局是西风压倒东风,而媒体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媒体在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西方的媒体软实力远远超过它们的经济硬实力,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拥有者,而且也是世界上媒介霸权、文化霸权拥有者。
由此可知,当今世界不仅经济发展不平衡,传媒发展更不平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了世界新闻舆论,控制了世界传媒市场,已经形成了文化霸权,这被称为媒介帝国主义。
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大,成了跨文化沟通中的主要栓塞。
由于表现在经济、政治和传媒等领域内的文化霸权主义都是出于自身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因此带有很明显的意识形态性和功利性。
文化霸权主义的这些特性,使得那些持有文化优越感和文化霸权主义心态的大众在与别人进行沟通时,经常会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对对方带有很强的偏见,比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众在沟通中容易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众产生种种偏见,而这些偏见又往往涉及到二者的民族和国家意识,很容易造成二者在沟通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冲突,从而导致沟通的失败。
另外,由于传媒领域中文化霸权主义的存在,还会导致受众接收信息的单一性,不能对别的文化尤其是不受本民族国家欢迎的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在跨文化沟通中因为信息的缺乏而导致观念的冲突,最终三、文化自卑心理与跨文化沟通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都是针对在跨文化沟通中处于优势的民族群体而言的,而对于处于劣势的民族群体而言,由于长期处于劣势之中,因此在跨文化沟通中则完全是另外一种心态,即文化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