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_赵法生

合集下载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班级10汉语言2班姓名乌珊珊学号1001103212成绩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摘要:孟子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

作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生哲学。

他对人性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他的人生哲学。

本文以孟子的性善论为核心,阐述了其“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思想,并于当今社会现实相结合,探讨孟子性善论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理想人格道德教育和谐社会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极大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

其中“性善”乃孟子之中心学说,他认为性源于天,为天所赋,所以是善的。

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其仁政学说和人格修养的理论前提。

孟子的性善论是对人类本质的自我认识和肯定,也是对道德的正面肯定,具有历久弥新的理论魅力。

因此两千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心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它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孟子性善论的涵义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论人性的思想,是第一个系统提出性善论的人。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1他认为性源于天,为天所赋,所以是善的。

他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2人的心性构成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人将自己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相互区别的主体意识。

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这个本性是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与禽兽无别的自然属性。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4善之“端”或者善的原初形态是本就存在于人的本质中的,正是这种善端的存在,才构成了人区别于“禽兽”的特殊性。

否则,“人”与“禽兽”相互区别的界限便亦不复存在了。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孟子(Mencius)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儒家学说中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一观点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孟子的“性善论”出发,深入探讨其当代价值。

我们来谈谈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具有善的本能和天赋的道德感。

他用“慈爱之心”来形容人的善良本性,并且认为这种本性是天生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

孟子还提出了“良知”的概念,认为人们通过良知可以感知到善恶。

在孟子看来,人的善良本性注定了人们会做出善良的行为,而如果社会环境不良,人们的本性也会被扭曲,因此他提出了“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观点,认为应当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恢复天性中的善。

在当代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善良的,人们天生就具有同情心、好奇心、合作心等积极的品质,这与孟子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社会学领域,一些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孟子的观点,即人们在遇到他人需要帮助时会展现出善良的一面,比如参与志愿活动、捐款救援等行为,这都是“性善”在当代社会的体现。

从教育角度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也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情感、人际关系等,而这与孟子提出的“性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善良本性,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从社会建设角度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也为当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借鉴。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孟子提出的“性善”观点为中国礼仪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当今社会,社会文明的程度可以通过人们的言行举止来体现,而孟子的“性善”观点提醒我们,应当以善良的态度和行为来维护社会治安、增进社会和谐。

在当代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孟子的性善论是他对人性本善的看法。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潜在的善良品质,并且这种善良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得以发展和实现。

他的性善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析。

首先,孟子的性善论与他对人性的理解密切相关。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因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即人的内心有一种天赋的道德感。

这种道德感使得人们能够区分善恶,有良知的指导下去做善事。

孟子的性善论与其他儒家学派的思想相比,更加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

其次,孟子的性善论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的善良品质得以完善和实现。

孟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即人性本来是相似的,但通过不同的教育和修养,人们的品质会有所差异。

因此,孟子主张通过正确的教育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使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善良本性。

此外,孟子的性善论也强调人的自主性和努力。

他认为人们应该主动去发展和实现自己的善良品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外界的教育和引导。

他提出了“养心莫善于寡欲”和“养心莫善于寡欲”等观点,强调个体要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来培养自己的善良品质。

然而,孟子的性善论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他对人性的乐观估计可能过于理想化。

虽然人天生具有良知,但人性也存在自私、贪婪等负面的倾向。

其次,孟子的性善论忽视了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人的行为和品质不仅仅受到个体的教育和修养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制约和塑造。

因此,仅仅依靠教育和个体的努力可能无法彻底实现人性的善良。

总的来说,孟子的性善论是他对人性本善的一种理解和看法。

他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然而,这一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人性的理想化估计和忽视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因此,在评析孟子的性善论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优点和局限性。

《孟子》人性本善论的哲学分析

《孟子》人性本善论的哲学分析

《孟子》人性本善论的哲学分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被誉为“四书”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

其中,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性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

这一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本文将对《孟子》中的人性本善论进行哲学分析,探讨其内涵、意义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首先,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基于对人类天赋的理解。

在《孟子》中,孟子提到:“人之初,性本善。

”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品性,这种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外在的教育或者规范。

孟子相信,人性的本善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本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品质。

这种天赋的善良使得人们具有同情心、仁爱之心,能够体恤他人、关爱他人,追求和谐与美好的社会。

其次,孟子的人性本善论体现了他对人类的乐观态度。

在《孟子》中,孟子提到:“性善者,其善也厚。

”他认为人性本善的人具有内在的善良品质,这种善良品质使得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

孟子相信,只要人们能够发挥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就能够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他对人性的本善持乐观态度,认为人类有能力实现道德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此外,孟子的人性本善论对于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孟子》中,孟子提到:“故曰:人之性善,恶则为之,不善则已。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种潜在的品质,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

只有通过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人们才能够发挥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实现个人的道德提升和社会的和谐。

同时,孟子也提出了“性恶论”的观点,认为如果人们不能够发挥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就会陷入恶的境地。

因此,他强调了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倡导人们要注重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最后,孟子的人性本善论对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着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的问题,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道德困境和伦理挑战。

孟子的人性本善论提醒我们,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品性,只有发挥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才能够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且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使这种善良的本性得以发扬光大。

以下是对孟子性善论思想的详细总结。

一、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这是因为人性中具备了仁爱、善良、公正、义理等美好的品质。

他对人性的理解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即人性具备了亲和、合作和关爱的倾向。

孟子通过观察人类社会中的行为和现象,提炼出了人性善良的思想。

二、善良的本性需要教育和修养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并不是自发地得以发挥作用,而是需要在教育和修养的熏陶下得以显露。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塑造的,而人的心灵和意识则需要通过修养来提升。

孟子提出的修养方法主要包括“道”,即通过学习和实践儒家的道德准则来提升自我。

他认为,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刻苦的修养,才能使人的本性得以完善和发扬光大。

三、善良的本性与人类行为孟子所倡导的善良的本性与人类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他认为,当人们的本性得到发扬时,他们的行为将会追求善良、公正和正义。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恪守道德准则,以身作则,为社会做出贡献。

孟子还提出了“爱人”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应该相互关心和爱护,通过行为和言论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反对君子应该追求个人私利,而应该追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整体福祉。

四、善良的本性与社会和谐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本性去追求善良和正义,那么社会将会变得和谐稳固。

他主张君子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感化他人。

孟子认为,社会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在于人们对自己的本性缺乏认识和了解。

他认为,只要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善良本性,并且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发扬光大,那么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公正和平等。

五、善良的本性与政治和治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对政治和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主张君子应该具备政治智慧和道德操守,通过以德治国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言文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著作《孟子》被列入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本文将重点解读孟子在文中提出的性善论。

一、孟子的性善论观点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一种内在的、本能的善心,这种善心使得人们具备了爱、仁、义、礼等品质。

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备了这些美好的品质,并且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观点来源于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社会的深思熟虑。

他观察到,人们在面对他人的困苦和不幸时,会产生同情心和善良的行为。

他相信,这种善良的本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不可抹灭的。

他强调人性的善良是基于人类的感情和良知,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和谐的基础。

二、性善的教育价值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把善的本性发展壮大,引导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他提出了“教化”、“学习”和“修养”等概念,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个体自身通过不断学习和修养来改变自己的能力。

首先,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价值观的基础。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德性的完善,引导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强调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教育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其次,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方法论。

孟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主张人们通过教育来进行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他提出了“养气”、“养心”、“养性”等概念,强调了个体内在的能量和潜力,以及通过教育来开发和发掘这些能量和潜力。

最后,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实践指导。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是一种思想观点,更是一种实践理念。

他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了性善的存在和发展,他提倡人们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改变自己和改善社会。

这种实践指导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当代意义和启示孟子的性善论观点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孟 子思想中的性善论解读

孟 子思想中的性善论解读

孟子思想中的性善论解读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是一个贯穿古今、备受关注和争论的哲学命题。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孟子的性善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并非是一种凭空的臆想,而是建立在他对人性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之上。

他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四心就是人性中善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仁、义、礼、智”之端。

恻隐之心,是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内心自然产生的怜悯和同情。

比如看到一个孩子在路边哭泣,我们会本能地想要去关心、询问,这种本能的反应就是恻隐之心的体现。

羞恶之心,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羞耻,什么是丑恶,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去做那些违背道德的事情。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当行为时,会感到羞愧,这就是羞恶之心在发挥作用。

恭敬之心,使我们对长辈、对他人保持尊重和礼貌,懂得谦逊和敬畏。

是非之心,则让我们能够分辨善恶、对错,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孟子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人们的普遍心理反应,来论证人性本善的观点。

他说,一个人如果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即将掉进井里,都会本能地产生惊恐和同情,想要去救这个孩子,并不是因为想要借此与孩子的父母结交,也不是为了在乡邻朋友中获得好名声,更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而是出于内心深处那份自然而然的善良和同情。

这种瞬间的、不假思索的反应,正是人性本善的有力证明。

那么,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那么多的恶呢?孟子认为,这并不是因为人性本身是恶的,而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因素,使得人们原本善良的本性被蒙蔽或扭曲了。

就像一块璞玉,如果长期被尘土覆盖,就会失去它原本的光泽;一颗种子,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就难以茁壮成长。

在社会层面,孟子的性善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为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如果相信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就应该通过良好的教育和道德引导,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培养人们的道德自觉。

孟子性善论简析

孟子性善论简析


研 究


孟 孑住 蔷论 简析
轩 溯 悦

. - -l

子 在 中 国哲 学 史 上 第 一 次 明确 揭 示 了 关 于
该轻徭薄赋 . 省俭刑罚 . 不 随 意 侵夺 农 时 . 保 证 人 民安 定 的生
』 . 物 的特 殊 性 . 这 就 是 道 德 性 。孟 子 并 不 否 认
隐之心 , 仁也 ; 羞 恶之 心 , 义也 ; 恭敬 之心 , 礼也 ; 是非之心 , 智 也 仁 义礼 智 非 由外 铄 我 也 . 我 固 有 之 也 。” 他 认 为 人 的最 基 本 的 四种 道 德 品 质 都 是 从 这 些 心 发 端 的 . 这些 心 . 这 些 道 德
品 质 不 是外 在 强 加 的 . 而是 人 生 来 就 具 备 的 。 孟子认为 , 人 与
的人 性 理 论 是 “ 性善 论 ” 苟 子 主 张人 性 “ 恶” 不 管 人 性本 来
禽兽的差别很微小 . 仅仅在于人有这些 “ 心” 。如 果 没 有 这 些
“ 心” . 就 不 能 看 做 是 人 孟 子 认 为 人 的本 性 是 可 以为 善 的 . 所 以也 可 以说 就 是 善 的 . 如果说 为人而不善 , 那 绝 对 不 是 他 本
活 动来 加 以验 证 的 人 之 性 善 就是 有 根 据 的 . 是 来 自于 人 的
本性 、 天性 的. 因 此孟 子称 之 为 “ 良知 ‘ 良能 ” 。 孟 子 认 为 人 生来都有一种共 同的天赋本性 . 这就 是“ 不 忍人之心 ” . 也 可
以 说是 同情 之 心 他举 例 说 . 人 突然 看 到 小 孩 要 掉 到 井 里 去 . 都 会 有 惊惧 和 同情 的 心理 。这 种 同情 心 . 并 不 是 为 了讨 好 这

孟子对人性本善观的深入解读

孟子对人性本善观的深入解读

孟子对人性本善观的深入解读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人性本善观的深入解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我的研究中,我通过对孟子的著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思考,对他的人性本善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首先,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指人类天生具有良善的本性。

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自然而然地追求善良与正义的,对于善恶的判断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通过对人类的本性进行观察和研究,得出了人性本善的结论。

他认为人们天生就有关爱他人、仁爱之心的倾向,这种倾向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外界的教育和引导。

其次,孟子强调了人性的培养和发展。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种潜在的、待发掘的品质,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和“性恶论”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种潜在的、待发掘的品质,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和“性恶论”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种潜在的、待发掘的品质,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

孟子的人性本善观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认为人性本恶,强调个人私利和竞争。

然而,孟子的人性本善观提醒我们,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只是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

这对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总结起来,孟子对人性本善观的深入解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框架。

他通过对人性的观察和研究,得出了人性本善的结论,并强调了人性的培养和发展。

孟子的人性本善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研究孟子的著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他的人性本善观,促进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进步。

孟子论性善与性恶观念的解读

孟子论性善与性恶观念的解读

孟子论性善与性恶观念的解读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孟子的著作中,他对于人性的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性善论”和“性恶论”,这一观念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分析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天生具备了一种内在的道德感和善良的本性。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挥出来,实现自身的完善和进步。

孟子提出了“四端”和“四德”的概念,即仁、义、礼、智和忠、信、礼、智。

他认为,通过培养和发展这些品德,人们可以实现自己的人格完善,同时也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发展。

然而,孟子也提出了“性恶论”。

他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欲望,人们往往会偏离善良的本性,表现出一些恶劣的行为。

孟子认为,这是人性中的一种偏向,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加以纠正和改善。

他提出了“教化”的概念,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规范,可以使人们恢复本性的善良,并且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于孟子的性善与性恶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孟子的性善观念反映了他对于人性的乐观态度。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了一种善良的本性,这种本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挥出来的。

这种观念体现了孟子对于人性的积极评价,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其次,孟子的性恶观念提醒了我们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偏离善良的本性。

这种观念提醒了我们,人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和修养来纠正和改善。

同时,这也呼应了孟子对于教育的重视,他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规范,可以使人们恢复本性的善良。

综上所述,孟子的性善与性恶观念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性善观念体现了他对于人性的乐观态度和积极评价,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

浅析《孟子》“性善论”观点(08文秘班)0801402024 摘要: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有许多著名的思想理论,如“民本”、“仁政学说”、“性善论”等。

其中,“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是他的思想体系中的一个中心环节。

本文浅析了《孟子》的“性善论”,并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且试图探讨其对于建设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意义。

关键词:性善论;精神文明;意义一、关于“性善论”的探讨人性论是哲学史上的重要论题之一,是儒家自孔子以后分成的两派间一直争论不休的焦点。

其中一派是以孟子为代表的理想主义流派,另一派是以荀子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流派。

《三字经》中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可以说很好的阐释了孟子的“性善论”观点。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1]他认为人之所以施行“仁、义”是因为人性本善,而不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

只要顺其自然的发展下去,不受恶的东西所干扰,他就会自然而然的行“义”。

同时孟子还提出了“德之四端”的学说,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有四善端,分别是“仁、义、礼、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端就可以达到“圣”的境界。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以主张人性恶所著名,他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性恶论”思想的哲学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是荀子的“性恶论”开宗明义的宗旨,也是其最终的结论。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但是他并不否定孟子的“人人皆可为尧舜”的观点。

只是孟子认为成为“尧舜”只要顺应人的天性即可,而荀子则认为成为“尧舜”是因为人有智性,使人的恶端没有继续发展下去而已。

在我看来,我并不赞成孟子的“性善论”,这是唯心主义的说法。

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天生所固有的本性,这是不准确的。

孟子性善论的内在结构及其论证逻辑毕业论文

孟子性善论的内在结构及其论证逻辑毕业论文

孟子性善论的在结构及其论证逻辑毕业论文目录1、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文献综述 (Ⅰ)3、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文献综述正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正文 (Ⅱ)5、毕业论文正文.............................................. 173、外文翻译 (Ⅲ)6、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357、外文翻译之一: ............................................. 378、原文正文:................................................ 379、中文译文:................................................ 4210、外文翻译之二: ............................................ 4511、原文正文:............................................... 4512、中文译文:............................................... 494、相关材料 (Ⅳ)13、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指导卡..................... 5214、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表....... 5315、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评阅人评语及评分........... 5416、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记录................... 5517、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及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 5618、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评分汇总表及成绩........... 5719、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阅人用)................................................................. 5820、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评分标准及成绩......... 59孟子性善论的在结构及其论证逻辑综述讲起人性论,在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孟子的性善论以及荀子的性恶论。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摘要: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同时用举例归纳、比喻等多种方法给予了论证,虽然论证漏洞百出,但的确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

本人主要就孟子的具体观点和具体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批评。

目录:1、导语2、孟子的性善论观点3、孟子对性善论的论证4、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5、总评1、导语人性,大致的意思是指人出生下来便具有的本性,这一概念与动物本性相对,也与人的后天学习相对。

人性善恶问题从孔子、告子、孟子、荀子到后世的扬雄都有论述,最早在孔子那里孔夫子只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人性相近。

但是并没有判断是善是恶。

《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句话后来被放到了古代儿童教材《三字经》的第二句。

到了孟子,“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便具体地指出了后来被列入《三字经》第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即,性善论。

2、孟子的观点在《孟子·公孙丑上》里,孟子比较系统性地提到了自己对人性趋向的看法:“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这里他提出了人生下来便具有的“四心”:同情怜悯别人的“恻隐之心”、本能地对邪恶猥琐的事产生羞耻和嫌恶感的“羞恶之心”、为别人着想的“辞让之心”、能做出基本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心”。

这“四心”分别就是“仁义礼智”这“四端”的肇始,人人都有这四端,就像人人都有四肢一样。

孟子给这些“心”一个总称叫“不忍人之心”,于是从性善论出发,孟子的逻辑开始洋洋洒洒地推导:“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简单地说,就是把这“不忍人之心”发扬光大为“仁义礼智”,然后发扬光大为一种政治制度,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

从“性善论”的角度解析孟子民本思想

从“性善论”的角度解析孟子民本思想

从“性善论”的角度解析孟子民本思想孟子认为,民众和君王都是有良心的性善之人,只要将性善进行推广,付诸实际生活,那我们就“足以保四海,保妻子”。

但君王和民众不同的地方是,君王扮演的社会角色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是针对整个民众,君王性善的推广不仅会影响某一个人、某一个家族的命运,还会影响整个国家、社会的命运。

所以孟子以“人性善”为论点,劝诫君王将自己的良心本性推广到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发挥君王“性善”的特殊性,实行民本,造福整个国家。

一、推行孟子民本思想的前提之一:人性善1.人人皆善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万章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从实情来讲,人可以为善。

这就是我所说的善。

如果一个人不善,不是材质的罪过。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人都有,恻隐之心是仁之端,羞恶之心是义之端,恭敬之心是礼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

仁义礼智不是外边给予我的,是我原本就有的,不过不曾切记反思而已。

孟子这里只是以良心论性,只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才是孟子所说的心,恶心、害人之心并不包含在孟子所说的心中。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亲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四端”对于人而言是先天本有的。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Mencius)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他的名言“人之性善”可以说是他的思想的核心。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性善论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展开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孟子的思想精髓。

我们来看看孟子对于“性善”的定义。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生来都有善良的本能,这种本能来源于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用“心之善”、“罔之恶”来描述人的本性,他认为人性中有一种本能的善良和正直,但这种善良也需要在后天的修养和培养中得到发展。

孟子强调人的善良本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也不是需要经过特殊条件才能拥有的,这与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还包括了人的自我修养和人的社会责任。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发扬自己内在的善良本性,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人。

他主张通过修养自身的心性,弘扬仁爱之道,达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善行。

孟子还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他认为人既然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就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道德的行为影响着他人,使整个社会都充满了仁爱之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孟子性善论思想强调了人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还包括了政治观念和教育理念。

在孟子看来,如果以人性恶劣为基础来进行政治统治,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国家的衰亡,因此他主张用“性善”来治理国家,即建立仁政,通过仁政来影响人心,最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主张君子要“善为国”,即善于治理国家,实现天下太平。

从教育理念上来说,孟子主张育人为本,提倡以仁爱之道来教育后人,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品德,激发人的善良本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治理国家的基石。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他过分理想化了人的善良本性,忽视了人的自私和恶劣的一面。

孟子性善向善的实现路径

孟子性善向善的实现路径

孟子性善向善的实现路径孟子心性论是性善论的义理根底,不仅开启了后世性善恶的长久讨论,也曾引出宋明儒心性之学。

现代以来学界曾有过孟子是性善还是向善论的讨论,陈永革做出了向善是本善的经验陈述,本善是向善的超验标准的精辟解释,使性善、向善统一;后赵法生提出孟子“性善、向善、为善、致善”四个环节,而孟子性善说明仁义内在、性由心显,所以要找到从性善、向善到最终致善的可能路径须从孟子心论处着手。

以恻隐之心为心论根底自朱子起已有分说,田探认为“恻隐之心具有‘重生惜生‘同命共生相融合的情理合一的心性內涵”,本文将顺着这一思路,从这两点表现入手,尝试更好地把握恻隐之心的内涵。

一、因“恻隐”而向善按孟子的论述,恻隐之心发见于生命濒危之时,表现为“重生惜生”〔后简称重生〕与“同命共生〔后简称共生〕”。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孟子先谈“不忍人之心”,用人人都有体恤、怜悯他人的共情能力来说明仁政的可行性,而后创设了“乍见孺子入井”这么一个危急情境试图证明恻隐之心的普遍性。

分析这个情境,“乍见”是突然之下,在极短暂的时间内突然见到孺子将掉入井中,几乎没有做任何反响而下意识地去救,这是恻隐之心发动的表现,孟子于后补充道:“非所以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基于这个补充,徐复观认为恻隐之心是心摆脱了生理欲望裹挟后做的独立自主的活动,但笔者认为在“乍见”如此短暂的瞬间中,所做出的举动根本无所谓有无生理欲望,而是一种纯粹的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切,田探对这种情感的解释甚贴切:“是在情急之下从人性深处自然喷出的‘惜生之情。

”孟子补充的三“非”将乍见孺子入井的主体特定的社会关系和具体身份完全剥离掉,形成了一个干净彻底的假设,它只有一个前提,即乍见的主体是一个人。

只要有人生命垂危,无论那人具体身份如何,同类的人都会给予他关切,由此恻隐之心在人人“重生”的表现中确证了普遍性。

孟子超越观的三重向度

孟子超越观的三重向度

孟子超越观的三重向度赵法生摘 要:以往研究孟子的超越思想,往往只是依据其心性论。

但是,分析其存夜气和养气说,会发现其心性的超越后面存在着一条更加深微的思想线索,它与当时的气论思潮密切相关。

良知的存养与夜气相伴随,而集义养气工夫所形成的浩然之气,达到了万物一体之境界,表明气的超越使得心性超越具有了某种实证意义,而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理论预设。

另外,这种内在的德气还能够践形生色,睟面盎背,使身体完成从小体到大体的转化,即身而成道,使得身体也具有了超越意义。

以上三方面的超越结合起来,才意味着孟子式超越的完成,这也使得他的超越思想超出了单纯内在超越的范畴,将内在德气与宇宙之气的融汇合一,从而具有了某种程度的中道性格。

关键词:心性;践形;养气;工夫;内在超越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21)02-0112-11DOI:10.13644/31-1112.2021.02.011作者简介:赵法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 100732)孟子以心论性,以心善说性善,将心性本体化并获得超验意义,故孟子心性论被现代新儒家作为内在超越的代表。

但是,孟子同时提出践形生色说和养气论,本心之呈现与身体之生色乃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身体在践形过程克服了小体之局限,同样获得了超越意义。

孟子养气论则表明,不管是心性的内涵、践形的实现都以气论为基础,而工夫的最高境界乃是经由集义养气而达到的“上下与天地同流”。

因此,孟子的成德工夫,并非单纯的内在超越说所能局限,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一、心性的超越孔子发明仁学,奠定了礼乐文明的内在基础,但性与天道为孔子所罕言,孔子也没有说仁即人性或天命,他在相当大程度上依然保持着对于主宰之天的敬畏,由此建构了究天人之际的儒家中道超越形态。

①孔子之后,七十子及其后学继续探讨道德的内在根源,寻求性与天道融合的新形式。

《性自命出》主张“性自命出”,将性的来源追溯到天命,又认为“喜怒哀悲之气,性也”,收稿日期:2020-09-28① 关于孔子的中道超越思想将专文阐述。

孟子“性善论”思想探究

孟子“性善论”思想探究

孟子“性善论”思想探究复旦大学法学院:郑飞李存山先生曾说:“人性是人生的起点,是天道与人道交接的枢纽;人性奠定了人将怎么生活或应该怎么生活的基础”。

从古迄今人性之善恶都是争论的焦点,儒家孟子由仁入心,以心论性,从人自身寻找善的依据,并以人的道德实践作为论证,首创性善至论,内涵大智慧、与大彻悟值得我们探索与反思。

孟子所谓性善,是指人内在地拥有善的禀赋与可能,是“可以为善”。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论证,主要是普遍的“生命体验”来加以验证。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任何人在看见一个刚会走路的孩童快要掉入井中,都会不自觉地惊慌与同情,当我们体悟到了自己的善良之心,自然会相信善良之心原本固有。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但“四端”仅是善根,是为善的可能性,如何将善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呢?孟子认为善的动力在于人性本身,性善不仅仅是不虑而知的“良知”,而且是一种不学而能的“良能”。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能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因此人不仅有性善之可能,而且还有向善之能力,促使其突破耳目之欲的局限,追求仁义礼智,使善潜能变成现实。

性善论是为人成就道德而创立的。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性善是一种潜在而非实在,是可能而非现实,是一个有待于展开的过程而非已经达到的结果。

孟子对于如何扩充善有其必要的原则:首先是“反求诸己”。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只要反求,就可以得到自己的良心,即“自得”。

其次是“先立其大”。

大体即道德的要求,小体即体欲的要求,“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
张凯
【期刊名称】《中国证券期货》
【年(卷),期】2013(0)4X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经济文化繁荣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学术
学派,他们对人性善恶的问题发起了大讨论。

主要观点有:性无善无不善论、性善论、性恶论、人性逐利论等观点,而尤以孟子的性善论影响最为深刻。

【总页数】1页(P344-344)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
【作者】张凯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列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5
【相关文献】
1.孟子的“性善论”——以心善言性善 [J], 闫璐璐
2.性善:本善与向善——孟子性善论的两种诠释进路及其当代省察 [J], 张新;黄玉顺
3.性善论与人的存在——理解孟子性善论哲学的入口 [J], 郭美华
4.从性善之“性”的双重内涵看孟子“性善论” [J], 李世平
5.从性情论到性善论——论孟子性善论的历史形成 [J], 赵法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赵法生摘要关于孟子的人性论,港台儒学界近期有性善与向善之争。

本文认为,在孟子的人性论中,性善与向善其实并不矛盾,向善乃性善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更为广泛的视角看,孟子的人性论应包括性善、向善、为善与致善四个环节,这四个方面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只有在这一有机的整体中,孟子的性善论才能得到合理的诠释。

关键词性善向善为善致善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07)06-0016-10作者:赵法生,男,1963年生,山东青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

北京100102孟子的性善论是儒学思想史上影响重大而又深远的人性理论,这一理论从诞生之日就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秦汉以降,这一人性理论更是不断地被加以再诠释,形成了儒学发展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解释学传统,充分显示了其内在的生命活力。

近期,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提出新解,认为孟子的人性论不是性善论而是向善论,并在港台儒学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孟子人性论的讨论¹,为我们理解孟子的人性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笔者以为,以往对孟子性善论诠释中的主要问题在于理解维度过于单一,而理解维度的单一有可能使我们肢解或曲解这一内涵丰富的人性学说。

如果我们调整一下视角,从多个维度观察一下孟子的性善论,我们或许能够对它的意蕴和理路产生新的体悟,顺着其内在的理路,并着眼于孟子性善论思想的整体,我们会发现那些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对立的理解或许并不是真的那样水火不容。

一、性善:善的禀赋与可能5孟子6一书中,最早提到性善的是5滕文公上6,它开篇即说:/滕文公为世子,将之¹刘述先:5孟子心性论的再反思6,收入安乐哲、江文思主编5孟子心性之学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楚,过宋而见孟子。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0在与告子争论时,孟子明确提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0(5告子上6)。

后来公都子列举了当时颇有影响的三种人性理论,进而问孟子:/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0(5告子上6)由此可见,孟子主张性善是毋庸置疑的,孟子本人及其弟子的话皆足以为证,否认孟子是性善论者的观点有违于5孟子6一书的基本事实。

可是,孟子的性善论在当时未必是占主导地位的人性理论。

王充在论及先秦人性论时曾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

故世子作5养性书6一篇。

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0(5论衡#本性6)。

其中宓子贱和漆雕开均为孔子弟子,公孙尼子可能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他们的生存年代均早于孟子。

王充的论述和郭店楚简中的性情论表明,以气论性、以情论性和以生论性是七十子及其后学人性论的主流思想¹,基本观点是性有善有恶论。

在这种背景下,孟子首倡性善论,可谓在理论上别开生面,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巨大反响,以至于连他的学生都公开对性善说表示疑惑,而性善问题也就成了5孟子6一书中反复辩难的核心命题。

孟子所以能提出独特的人性理论,是因为他观察人性时特有的视角与维度:1.主张人禽之辨,反对/生之谓性0。

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0(5告子上6),并将性比喻为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0(5告子上6)告子的这种人性论有其理论依据,就是/生之谓性0。

所谓生之谓性,就是以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理欲望定义人性,也就是告子所说的/食色,性也0(5告子上6),而这正是孟子所反对的:告子曰:/生之谓性。

0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0曰:/然。

0/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0曰:/然。

0/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0(5告子上6)人们对孟、告之间的这一段论辩向来有不同评价,有人认为孟子的推理在逻辑上有不通之处。

但是仔细体味这段话的含义,孟子在这段话中并不是要直接推导出一种有关人性的定义,而是重在强调人与动物的差别,即人禽之辨。

正是这一点显示了孟子与其他七十子后学对人性论所持有的不同观察视角,这种差异对我们理解孟子的人性论至关重要。

事实上,孟子并不否认人与动物的相同之处,但是,他对这些相同之处给予了不同的定位与评价。

在孟子看来,人和动物一样都具有类似的生理欲望与本能,/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0(5离娄下6)这句话表明,人与动物的相同之处很多,而差异却很少。

以生论性者侧重的是前者,孟子侧重的却是后者。

因为在孟子看来,正是这一点/几希0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将人提高到动物之上,因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质之所在。

李存山先生指#17#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¹陈来:5郭店楚简与儒家的人性论6,5儒林6,第一辑,第31页。

出:/孟子所讲的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区别于其他物类的特性0¹。

而人身上同时固有的生理欲望,属于人的动物性,由于不能体现人的特性,孟子并没有将其列入他的人性范畴。

剥离了动物性的人性必然是善的,因此性善才是真正的人性。

与告子相比,孟子定义人性的维度显然更为合理,因为凡可以称之为某一事物之性者,不应是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共同点,而应是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点,即该事物所以为该事物者。

2.对命以言性,突显人的道德主体性。

在反对以生言性的同时,孟子的人性论特别强调了命与性的区别:/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0(5尽心下6)这就是说,味色声臭安佚之欲,对于人来讲也是天性,程子曰:/然有分,不能皆如其愿0(朱熹:5孟子集注6),所以君子称之谓命而不称之谓性;仁义礼智圣,虽是受命于天,却可/责成于己0(朱熹:5孟子集注6),所以君子视之为人的天性而不称之谓命。

在另一段论述人性的话中,孟子将性与命的区别解释得更为清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0(5尽心上6)这样,孟子根据内外之别和作用机理之不同,将性和命区别开来:性作为人的内在禀赋,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其成就操之在我;命却是一种外在的客观必然,求无益于得,其成否取决于天。

通过性与命的区分,孟子把求得舍失和操之在己确定为人性的基本特征,从而把人性与人的耳目口鼻之欲严格区别看来,就此而言,孟子的性善论是孔子/我欲仁,斯仁至矣0思想的开显广大,它进一步凸显了人的道德自由,使人的道德主体性得以最终确立。

3.以心论性,以心善说性善。

性既不是生,又区别于命,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孟子转向了心,从人心深处体认人性的本体,这就是他所说的/不忍人之心0。

在解释人的不忍人之心时,孟子举过两个著名的例子: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

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

其颡有泚,睨而不视。

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

盖归反虆梩而掩之。

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5滕文公上6)身为人子,目睹至亲为狐狸所食,为蝇蚋所嘬,不觉额头汗出,睨而不敢正视。

孝子的这种生理反应导因于其内在的痛凄之心,而生理反应最终又导致了归掩其亲的社会行为。

在从心理、生理到行为的过程中,孝子的痛凄之心无疑是本源性因素。

但是这种痛凄之心完全是一种内在的天然良心之发现,没有任何外在目的,所谓/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0。

在孟子看来,这种内在的天然良知正是葬礼的起源。

如果说这一例证表明的是孝子与至亲的关系,不足以说明普遍的人性,那么请看孟子的另一段话:#18#孔子研究 2007年第6期¹李存山等:5中国文化通志#哲学志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5公孙丑上6)/乍见0和/孺子将入于井0,营造了一种刻不容缓的紧急情境,这种情境下的心理反应,既摆脱了生理欲望之裹挟,又消除了世俗利害的算计,是人之内在本心的当下呈露,这种突然呈露的不忍人之心,正是孟子所谓性善的渊源之所在。

这种天然存在的善心是人性之本体,而仁义礼智则是本体之心的发用与流行。

这种善心,孟子称之为人的/本心0(5告子上6)。

4.孟子所谓性善,是指人内在拥有善的禀赋,是/可以为善0。

孟子所谓性善是一种应当实现的人性理想,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换句话说,孟子所谓的性善,到底是人性的应然还是实然?这是孟子学诠释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许多学者把孟子的性善论解释为人性的实然,如徐复观先生在解释/孟子论性善,言必称尧舜0时认为:/孟子说这句话,不是把它当作-应该地.道理来说;而是把它当作-实然地.事实来说0¹。

这种解释是颇值得推敲的,请看孟子下面的比喻: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

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

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5告子上6)在这里,孟子把性善比喻为种子,通过种子与植物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所谓的性善是一种潜在而非实在,是可能而非现实,是一个有待于展开的过程而非已经达到的结果。

在回答公都子的提问时,孟子明确指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0(5告子上6)。

孟子在这里明白无误地指出,他说的/性善0,是指人性/可以为善0的意思,孟子将四心说成是仁义礼智的四端,说/仁义礼智根于心0,和种子的比喻一样,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

钱穆先生曾引用陈澧释孟子性善旨意曰:/孟子所谓性善者,谓人人之性皆有善,非谓人人之性皆纯乎善。

0º因此,就其本意而言,孟子所谓性善,是指人人皆有善根,人人具有善的秉赋与可能,因而是/可以为善矣0,而现实形态的善即仁义礼智等,仍然有待于后天的道德实践功夫。

因此,在孟子的性善论这一表面看来的实然判断中,包含着人性应当如何的应然判断。

正如李存山先生指出过的:/人性是人生的起点,是天道与人道交接的枢纽;人性奠定了人将怎样生活或应该怎样生活的基础。

中国古代对人性的探讨主要是围绕着善恶起源问题而展开的。

人性是怎样的?在这一看#19#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¹º徐复观:5中国人性论史6,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