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叉口详解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学习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学习
(四)算例
图a 十字路口
图b T形路口
例1 计算图a所示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已知每个信号周期绿灯时间为55s,黄灯时间为5s,左、右转车辆各占本面进口道交通量的15%, =2.3s, =2.5s, =0.9。
返回
=695/(1-0.15)=818pcu/h
(4)验算C面左转弯车是否超过每个周期3~4pcu,而需要折减B面的设计通行能力。
=818×0.15=123pcu/h
2.直右车道
= (6-3)
3.直左车道
= (6-4)
下一页
退出
7.进口道设有专用右转道而未设专用左转车道时(如图6-8c)则,进口道总设计通行能力为:
(6-7)
图6-8 常见候驶车道布置图
8.关于的计算
在公式(6-4)中,需要用到直左车道中左转车所占比例 的参 数,该值与本面进口道左转车所占比例 和右转车所占比例 有 关,计算模式分以下两种:
=596+498=1 094 pcu/ h
其中左转车: =1094×0.15=164 pcu/ h
(2)计算南面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 由图a知南北面车道布置是对称的,因此其通行能力与北面一样。

计算总通行能力:
=(596+477)/(1-0.15)=1262pcu/h
(4)计算东面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 因东、西面进口道通行能力与西面相同。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第4条道路进环的车辆通常不会经过A点,除非在该路口掉头的车辆,而这种情况是极少的,可忽略不计。所以:
式中:N2为各路口右转车交通量;Ns为各路口直行车交通量;Nl为各路口左转车交通量。
又因为整个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可表示为: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及计算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及计算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及计算一、交叉口类型1.十字型交叉口: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大、道路宽度较宽的情况。

设计时需要合理设置红绿灯信号控制,确保交通流畅。

2.T型交叉口:适用于次要道与主干道交叉的情况。

设计时需要考虑次要道交通流的安全性,并设置合适的交通标志和标线。

3.Y型交叉口:适用于高速公路出口与次要道交叉的情况。

设计时需要考虑高速公路的出口车流量和次要道的交通流量,确保安全通行。

4.环形交叉口:适用于交通流量较大、道路宽度较窄的情况。

设计时需要合理设置环形交通标志和标线,并设置合适的进出口位置。

5.立交交叉口:适用于大型道路或高速公路的交叉口设计。

设计时需要考虑立交桥的高度和梁间距,确保车辆的通行,以及合理设置匝道。

二、交叉口设计参数在进行交叉口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参数:1.交通流量:根据交通流的量级和流量分布,确定红绿灯信号控制的时长和配时方案。

2.车速和车道数: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车道数,确定交叉口的几何形状和直行车道、转弯车道的长度。

3.安全视距:根据道路曲线和坡度等条件,确定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视距要求,确保交叉口的安全性。

4.行人通行设施:根据交叉口周边的人流量和行人需求,合理设置人行横道和过街设施。

5.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根据交叉口的交通流要求和交通安全需求,合理设置道路标线和交通标志,指示车辆和行人的行驶方向和规则。

三、交叉口设计计算交叉口设计的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流量计算:根据交叉口的道路类型、车道数和车速等参数,分析交叉口的交通流量,计算各个车道的流量以及总流量。

2.信号配时计算:根据交通流的量级和流量分布,确定红绿灯信号控制的时长和配时方案。

可以采用绿波带长度法或交通流模型进行信号配时计算。

3.安全视距计算:根据交叉口的道路曲线和坡度等条件,计算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视距要求,确定交叉口的安全性。

4.车道长度计算:根据车速和车道数,计算交叉口的直行车道、左转车道和右转车道的长度要求。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之城市道路交叉口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之城市道路交叉口

城市道路交叉⼝ 1 城市道路交叉⼝,应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分向流量、公共交通站点的设置、交叉⼝周围⽤地的性质,确定交叉⼝的形式及其⽤地范围。

2 ⽆信号灯和有信号灯管理的T字形和⼗字形平⾯交叉⼝的规划通⾏能⼒,可按表 7.4.2的规定采⽤。

平⾯交叉⼝的规划通⾏能⼒(千辆/h) 表7.4.2 相交道路等级交 叉 ⼝ 形 式 T 字 形⼗ 字 形 ⽆信号灯管理有信号灯管理⽆信号灯管理有信号灯管理 主⼲路与主⼲路 -- 3.3--3.7 -- 4.4--5.0 主⼲路与次⼲路 -- 2.8--3.3 -- 3.5--4.4 次⼲路与次⼲路 1.9--2.2 2.2--2.7 2.5--2.8 2.8--3.4 次⼲路与⽀路 1.5--1.7 1.7--2.2 1.7--2.0 2.0--2.6 ⽀路与⽀路 0.8--10. -- 1.0--1.2 -- 注:1.表中相交道路的进⼝道车道条数:主⼲路为3-4条,次⼲路为2~3条,⽀路为2条; 2.通⾏能⼒按当量⼩汽车计算。

3 道路交叉⼝的通⾏能⼒应与路段的通⾏能⼒相协调。

4 平⾯交叉⼝的进出⼝应设展宽段,并增加车道条数;每条车道宽度宜为3.5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道展宽段的宽度,应根据规划的交通量和车辆在交叉⼝进⼝停车排队的长度确定。

在缺乏交通量的情况下,可采⽤下列规定,预留展宽段的⽤地。

(1)当路段单向三车道时,进⼝道⾄少四车道; (2)当路段单向两车道或双向三车道时,进⼝道⾄少三车道; (3)当路段单向⼀车道时,进⼝道⾄少两车道。

2 展宽段的长度,在交叉⼝进⼝道外侧⾃缘⽯半径的端点向后展宽50—80m; 3 出⼝道展宽段的宽度,根据交通量和公共交通设站的需要确定,或与进⼝道展宽段的宽度相同;其展宽的长度在交叉⼝出⼝道外侧⾃缘⽯半径的端点向前延伸30~60m。

当出⼝道车道条数达3条时,可不展宽; 4 经展宽的交叉⼝应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

道路交叉口

道路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是道路在同一个平面上相交形成的交叉口。通常有T形、Y形、十字形、X形、错位、环形等形式。 在无交通管制的平面交叉口,车辆通过时因驶向不同而相互交叉形成冲突点,机动车通过交叉口时的冲突点,在三 岔路口有3个冲突点,在四岔路口有16个,在五岔路口则有50个冲突点,而每一个冲突点实际上就是一个潜在的 交通事故点。
道路交叉口
交通名词
目录
01 简介
03 环形交叉口
02 平面交叉口 04 立体交叉口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相。
简介
道路交叉口
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的相交处。车辆、行人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必经之地,为交通的咽喉。因此,正确设计 道路交叉口,合理组织、管理交叉口交通,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方面。道路交叉口分平面 交叉口、环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
环形交叉口
道路交叉口环形交叉口是在路口中间设置一个面积较大的环岛(中心岛),车辆交织进入环道,并绕岛单向 行驶。这样,既可使车辆以交织运行的方式来消除冲突点,同时又可通过环岛绿化美化街景。适宜采用环形交叉 口的条件是地形开阔平坦;交叉口为四岔以上的路口;相交道路交通量均匀;左转弯交通量大;路口机动车总交 通量每小时不大于3000辆轿车。当有非机动车通过时,机动车交通量还要降低。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车辆须绕 行;交通量增大时易阻塞;行人交通不便。英国采用环形交叉口比较多。英国运输与道路研究实验室研究认为: 缩小环岛尺寸可以提高通行能力。因此,1963年英国开始将环形交叉口的环岛直径缩小至环交外缘的内切圆直径 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时设置偏向出口的导向岛,以增宽进口车道,并规定出环车辆优先等,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 环形交叉口──微型环岛交叉口。
早在马车时代就出现了道路立体交叉口,如1858年美国在纽约中央公园建成跨路桥。20世纪初,美国、德国 出现了沿线限制的道路,这种道路与其他道路相交采用了立体交叉。1928年美国在新泽西州伍德布里奇修建了每 昼夜平均通行6.25万辆汽车的完全互通的苜蓿叶式立体交叉。1930年在芝加哥修建了1座拱形立体交叉。30年代, 随着高速公路的出现,美国、瑞典、德国、加拿大等国先后在高速公路上修建了各种形式的立体交叉。60~70年 代,苏联在莫斯科花园环路上修建了19座立体交叉,在公路环路上修建了43座立体交叉。法国于1980年前在巴黎 林荫环路上修建了9座立体交叉。中国于1963年在广州修建了1座立体交叉,70年代在北京二环路上修建了9座立体 交叉,并且首次修建了机动车与自行车分行的城市道路立体交叉。道路立体交叉的形式和结构繁多,已发展到120 种以上。

交叉口的视距、平面与立面设计

交叉口的视距、平面与立面设计

红绿灯信号配时优化
在交叉口前适当位置设置路标,指示 道路名称、方向和距离。
根据交通流量和流向,合理设置红绿 灯信号配时,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指示牌设置
根据交通流量和流向,设置相应的指 示牌,引导车辆和行人正确行驶。
04 立面设计要素及方法
立面设计原则和目标
安全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
舒适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确保交叉口视距充足、交通流畅 、安全便捷。
目标
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减少交通 冲突和事故风险。
渠化设计技巧应用
渠化岛设置
合理设置渠化岛,引导车 辆和行人按规定路线行驶。
标线施划
明确车道功能,施划导向 箭头、停止线等标线。
护栏设置
在必要位置设置护栏,防 止车辆违规行驶或穿越。
导向设施设置建议
路标设置
确保交叉口视距充足, 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 升城市形象。
提供平顺、舒适的行车 体验,减少驾驶负担。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 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坡度、坡长确定技巧
坡度确定
根据交叉口地形、地质条件和排 水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合理的
纵坡和横坡。
坡长确定
坡长过短会导致车辆频繁起伏, 影响行车舒适性;坡长过长则会 增加土方量和建设成本。因此, 需要综合考虑地形、视距等因素,
视距是指在交叉口处,驾驶员为了安 全行车而必须能看到的距离,也就是 从驾驶员眼睛到前方最近障碍物的距 离。
视距重要性
视距是保证交叉口交通安全的重要因 素之一,足够的视距可以让驾驶员有 足够的时间和距离来反应和制动,避 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影响视距因素分析
01
02
03

交叉路口的分类

交叉路口的分类

交叉路口的分类交叉路口是指两条或多条道路在一定位置相交的地方,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交叉路口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一、普通交叉路口普通交叉路口是最常见的交叉路口类型,由两条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而成。

普通交叉路口通常设有交通信号灯或者交通标志,用于引导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交通信号灯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控制车辆的流量,保障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二、无信号交叉路口无信号交叉路口是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交叉路口。

在无信号交叉路口,交通参与者需要通过互相礼让和合理的交通规划来保证交通的顺畅。

无信号交叉路口通常设置停车线和标志牌,提醒司机注意交通安全。

三、环形交叉路口环形交叉路口又称为“环岛”或“环形路口”,是一种通过设置环形车道来引导车辆通行的交叉路口。

环形交叉路口的特点是车辆在进入环形车道后按照规定的行驶方向绕行,避免了直接冲突点的产生,能够有效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四、立体交叉路口立体交叉路口是指通过设置高架桥、地下通道或互通立交等结构,实现不同方向和层次的交通流动的交叉路口。

立体交叉路口通常用于两条主干道的交叉,通过分层的设计,避免了交通冲突和拥堵,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五、特殊交叉路口特殊交叉路口是指具有特殊功能或者具备特殊交通流特点的交叉路口。

例如,学校门口的交叉口通常需要设置校车停靠点和行人过街设施,以保障学生的交通安全;医院门口的交叉口通常需要设置急救通道,以确保急救车辆的畅通。

六、复杂交叉路口复杂交叉路口是指由多条道路相交而成,交通流量大、车辆多、行人密集的交叉路口。

复杂交叉路口通常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斑马线、人行天桥等设施,以保障交通的有序和安全。

七、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叉路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叉路口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如自行车、电动车等)在同一交叉路口相交的情况。

由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速度和体积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设置专门的非机动车道和交通标志,以确保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

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交叉口1

城市道路与交通第6章交叉口1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
三.交叉口设计
4、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绿信比
绿信比即在一个周期内显示的绿灯时间与周期长之比,
用百分比(%)表示。
根据美国得克萨斯交通研究所的研究,对于分道行驶的
交叉口,可以通过下列公式来确定绿灯时间长短。
n入
T绿 H
D
2
式中:n入 绿灯时间内从某个车道进入交叉口的车辆数; D 车队中头两个车辆进入交叉口所需要的时间;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
三.交叉口设计
3、交叉口缘石半径
交叉口转角处的缘石应做成圆曲线或多圆心复曲线,以符合 相应车辆行驶的轨迹,通常多采用圆曲线。
圆曲线的半径R1称为缘石半径。 1. 交叉口转角的缘石半径值根据下列几个方面因素考虑:
(1) 缘石半径取值应满足交叉口转弯车辆的最小半径。 (2)根据相交道路等级取用半径,通常正交十字交叉口下表 采用。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
三.交叉口设计
3、交叉口缘石半径 (3) X型、Y型斜交型交叉口缘石半径应视交叉口交角形
状选用,在保证视距前提下,锐角的半径值宜小,钝角处 半径值宜大,以利车辆行驶。
(4)城市道路旧街进口道为一车道的,应适当加大缘石半 径,以便扩大停车线断面附近车行道路宽度,减少阻塞。
2. 交叉口缘石半径应以右转弯计算行车速度验算,计算 公式如下:
用五岔口,但也不宜用六、七条道路相汇的交叉口。
◆在道路网规划时不轻意地设计成错位的丁字交叉口。
◆交叉口相交道路之间的夹角宜较均匀,应使互相交叉 的交通流成直角或接近直角相交,夹角一般大于75,最小 不应小于45。
第一节 平面交叉口
二.平面交叉口车流的矛盾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冲突 只有机动车的交叉口,在红灯下,使横向的车辆停驶,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要点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要点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要点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是道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往往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若交叉口设计有误,则造成的返工工作量是巨大的,因此交叉口设计必须要全面而细致。

本文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进行全面的分析,便于新手快速掌握交叉口设计,对于有经验的道路工程师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 交叉口平面设计交叉口设计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包含在整条道路的设计里,也就是说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交叉口。

因此,所谓的交叉口设计,不过是整条道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完成后,把交叉口范围比例放大,进行详细标注而已。

城市道路是在规划红线范围内进行设计,然而规划红线往往都没有考虑到交叉口的展宽,或者虽然考虑了,但是展宽宽度、长度不够。

所以,必须事先确定交叉口进出口道宽度、数量以及展宽的方式,这样才能确定交叉口的平面。

一条进口道宽度宜为3.25m,困难情况下最小宽度可取3.0m;改建交叉口条件受限时,一条进口车道最小宽度可取2.8m。

出口道每条车道宽度不应小于路段车道宽度,宜为3.5m,条件受限的改建交叉口每条车道宽度不宜小于3.25m。

进口车道数量应根据交通量、流向进行确定。

进口道车道数应大于上游路段车道数。

建议:(1)路段上一个车道,交叉口进口道两个车道,分别为一个左转和一个直右;(2)路段上两个车道,交叉口进口道为三个或四个车道;(3)路段上三个车道,交叉口进口道为四个或五个车道。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规定:出口车道数量应与上游各进口道同一信号相位流入的最大进口车道数匹配;条件受限的改建交叉口,流入最大进口车道数可减少一条;当进口道有右转专用车道时,出口道应展宽一条右转专用出口道。

实际操作中,出口车道数量一般与路段一致,出口道展宽一条右转专用出口道的情况较少。

展宽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1)压缩较宽的中央分隔带;(2)中线偏移;(3)压缩较宽的人行道;(4)拓宽红线;(5)压缩车道宽度等。

15种交叉口的概述与可视化演示

15种交叉口的概述与可视化演示

1. 15种交叉口的概述与可视化演示在城市道路交通中,交叉口是交通流量最密集的地方之一,也是交通管理和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类型的交叉口在不同的道路配置和交通流量下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本文将对15种常见的交叉口进行概述与可视化演示,以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各种交叉口的特点和设计原则。

2. 一字型交叉口一字型交叉口是最简单的交叉口类型之一,通常用于低交通密度的地区。

在一字型交叉口中,交叉道路只有一条,车辆可以直接穿过交叉口而无需改变方向。

这种交叉口的优点是交通流量较小、操作简单,适用于低密度住宅区或乡村道路。

3. 十字型交叉口十字型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中常见的交叉口类型之一,也是最基本的交叉口形式之一。

在十字型交叉口中,两条主干道路相交,形成了十字型的道路格局。

这种交叉口适用于一般城市道路交通,能够满足交通流量较大的情况下的车辆通行需求。

由于其简洁的设计,易于交通管理和控制。

4. T型交叉口T型交叉口是一种形状类似字母"T"的交叉口类型,通常用于主次干道路交叉处。

T型交叉口在城市道路交通中比较常见,能够有效地控制交通流量和车辆的通行。

T型交叉口的设计要求比较严格,需要考虑交通信号灯、左转车道和行人通行的设施,以确保交通安全和通畅。

5. Y型交叉口Y型交叉口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交叉口类型,通常出现在道路网络的连接处。

Y型交叉口的设计要求比较灵活,需要考虑到车辆的转弯和合流情况,以及交叉口周边的道路环境。

Y型交叉口的可视化演示有助于理解车辆通行路径和交通流动规律,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和效率。

6. 环形交叉口环形交叉口是一种经典的交叉口设计形式,通过环形的交通流动方式来实现车辆的通行和转弯。

环形交叉口在城市道路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交通流量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通过可视化演示,可以清楚地展示车辆在环形交叉口中的通行路径和交通流动方式。

7. 侧式交叉口侧式交叉口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交叉口设计形式,通过交叉道路的侧面连接来实现车辆的通行和转弯。

交叉路口的分类

交叉路口的分类

交叉路口的分类交叉路口是城市道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交叉路口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则。

本文将根据交叉路口的分类来介绍各种类型的交叉路口及其特点。

一、十字路口十字路口是最常见的交叉路口类型之一,通常由两条道路相互交叉而成。

在十字路口中,车辆需要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按照红绿灯的变化进行交通行驶。

在红灯亮起时,车辆需要停车等待,绿灯亮起时,车辆可以通过路口。

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注意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指示,保持安全的车距和车速。

二、环形交叉口环形交叉口是一种将多条道路通过一个中央环状车道连接起来的交叉路口。

在环形交叉口中,车辆需要按照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指示,沿着环形车道行驶。

在进入环形交叉口时,需要注意观察并礼让已经在环形车道上行驶的车辆。

在行驶过程中,车辆需要保持适当的车速,并及时打转向灯示意变道或者驶出环形交叉口。

三、T型交叉口T型交叉口是由一条主要道路和一条次要道路相交而成的交叉路口。

在T型交叉口中,车辆行驶在主要道路上具有优先权,而次要道路上的车辆需要礼让主要道路上的车辆。

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指示,确保安全驶入或驶出交叉口。

四、交叉式立体交叉口交叉式立体交叉口是一种通过上下分层设置立交桥或者地下通道来解决交叉路口交通流量大的问题。

在交叉式立体交叉口中,车辆可以通过桥上或者地下通道行驶,不需要在地面上互相交叉。

这种交叉路口可以有效地分流交通流量,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斜交路口斜交路口是一种特殊的交叉路口,通常由两条斜交的道路组成。

在斜交路口中,车辆需要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沿着斜交道路行驶。

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指示,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的车距和车速。

在交叉路口中,车辆行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信号灯的指示,确保交通流畅和安全。

2.观察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指示,按照规定行驶。

3.保持适当的车距和车速,避免追尾和碰撞事故的发生。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形式与选择解析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形式与选择解析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形式与选择1、道路与道路交叉可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

交叉形式应根据道路网规划、相交道路等级及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合理确定。

2、平面交叉口应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1.平A类:信号交叉控制平A1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展宽交叉口;平A2类:交通信号控制,进出口道不展宽交叉口;2.平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平B1类:之支路只准右转同行的交叉口;平B2类:减速让行或停车让行标志管制交叉口;平B3类:全无管制交叉口3.平C类:环形交叉口关于平面交叉口的选用类型应符合下表,3、交叉口的形式平面交叉口的形式设计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投资和使用价值,所以应切合实际地考虑远期的需要和近期的可能两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方案。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取决于道路网的规划和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

常见的几何形状有:十字形环行交叉T形极其演变而来的X形Y形错位交叉多路交叉畸形交叉T形平面交叉口:T形交叉口是指交角为75~105的三路相交。

T形交叉口适用于主次道路的交叉,主要道路应设在直行方向。

Y形平面交叉口:Y形交叉口为三路相交直行方向的交角小于75或大于105的交叉口;Y形交叉口在交角较小的时候交通不利,而且锐角街口处的视线条件不好。

十字形平面交叉口四条道路相交交叉口,交角为75~105.十字形交叉口形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易于处理,使用范围广,是最基本的交叉口形式(1)简易十字交叉口:设计车速不高,交通量不大的三四公路或一般城市道路相交的十字交叉,可采用简易十字交叉(2)设附加车道的十字交叉口: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为80km/h,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或三四级公路且转弯交通量不大的十字交叉口。

(3)渠化十字交叉口主要公路为四车道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80km/h的双车道公路,或虽然设计速度为60km/h,但属区域干线的双车道公路,可采用渠化十字交叉。

环形平面交叉口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岛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道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俗称转盘。

5第四~六节 城市道路交叉口、城市道路排水简介、路面结构.ppt

5第四~六节 城市道路交叉口、城市道路排水简介、路面结构.ppt
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蓖、井身和连接管三部分。
雨水口的构造形式 :
1)平式雨水口 缘石平蓖式雨水口:适用于有路缘石的道路,主要排除路面水; 地面平蓖式:适用于无路缘石的路面、广场及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2)立式雨水口:立孔式和立蓖式 适用:有路缘石的道路
立孔式适用于蓖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3)联合式雨水口: 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有雨水蓖子。 宜用于径流集中且有杂物堵塞处。
城市道路交叉口简介
道路与道路相交,其共同的空间部分称为交叉口。
它是城市道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 咽喉,根据各相交道路在交叉点的标高情况,城市道 路的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口。
设计内容:确定交叉口类型、进行交通组织设计、确 定车道条数并验算通行能力、视距保证、缘石半径、 拓宽设计、环形交叉口设计、交叉口立面设计、排水 设计等。
一、对路面的基本要求
路面是专指为各类车辆,在规定车速、载重下,安全、 平衡、通畅行驶的部分,它是用坚强、稳定的材料直 接铺筑在路基上的一种层状结构物。 为保证路面的使用年限,对路面的具体要求为: 1、强度:指路面整体对行车荷载引起的变形、磨损与 拉裂、压碎等破坏的抵抗能力。路面强度越高,耐久 性越好。 2、稳定性:路面强度对温度和湿度变动反应敏感,是 路面保持强度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3、平整度
二、立体交叉的类型
按结构物形式分:隧道式和跨路桥式
按跨越方式分:上跨式和下穿式
按交通功能分:分离式和互通式
互通式立交,按交通流线的交叉情况和道路互通的完善程度 分:完全互通式、不完全互通式、环式。
(一)上跨式和下穿式立体交叉
根据立体交叉中的主要交叉构筑物对地面线的相对位置划分。 上跨式立交的主要交叉构筑物高于地面线,又称跨路桥式; 下穿式立交的主要交叉构筑物低于地面线,又称隧道式。

道路第七章交叉口

道路第七章交叉口
根据交叉口的交通量大小,选择 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如护栏、
标牌等。
车速
考虑交叉口内的车速情况,选择 能够有效降低车速的安全防护设
施。
道路条件
根据交叉口的道路条件,如路宽、 纵坡等,选择适合的安全防护设
施。
视线诱导设施布局原则
明确性
视线诱导设施应设置在驾驶员易于察觉的位置, 确保信息的明确传递。
连续性
交通流组成
机动车流、非机动车流和 人流等。
交通流特性
连续性、离散性、随机性 和周期性等。
交通冲突
不同方向交通流在交叉口 内产生的冲突点,是交通 事故易发区域。
02 交叉口设计原则与方法
设计原则概述
安全性原则
交叉口设计应确保行车 和行人安全,减少交通
事故的发生。
高效性原则
设计应提高交叉口的通 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道路第七章交叉口
目录
• 交叉口基本概念与分类 • 交叉口设计原则与方法 • 信号控制交叉口设计要点 • 无信号控制交叉口设计策略 • 交叉口安全设施配置要求 • 交叉口改造与优化方向探讨
01 交叉口基本概念与分类
交叉口定义及功能
交叉口定义
道路网络中两条或多条道路在同 一平面相交所形成的交通节点。
现象。
舒适性原则
为驾驶员和行人提供舒 适的交通环境,减少不
必要的延误和等待。
经济性原则
在保障安全、高效、舒 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
建设和维护成本。
设计方法探讨
01
02
03
04
平面交叉设计
通过合理的车道划分、交通标 志和标线的设置,提高平面交
叉口的通行能力。
立体交叉设计
采用跨线桥、地道等立体交叉 形式,消除或减少冲突点,提

百科知识精选城市道路交叉口

百科知识精选城市道路交叉口

正文城市中两条以上不同方向的道路的相交处,是城市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

在同一平面上相交处,称平面交叉口;在不同平面上相交处,称立体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有三种形式:简单交叉口交叉口入口的车道数和道路区间段的道数相同,不设交通管制。

主要用于城市支路之间的相交处或交通量小的支路和干道的相交处。

信号灯管制交叉口交通信号灯管制使右行制时左转车辆和直行车辆,车辆和行人在通行时间上错开,一般用于交通繁忙的城市支路和干道的相交处或干道和干道的相交处。

信号灯管制的交叉口扩宽其入口部分,将进口的车道按左转、直行、右转三向分开,增加车道数,能大幅度地提高车辆通行能力。

环形交叉口不用交通管制而采用绕中心岛同向连续通行。

设计特点是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从不同方向进入交叉口的车辆都绕中心岛同向行驶,经过汇流行驶一段距离后,行驶至所要去的路口,驶离交叉口。

环形交叉口的优点是没有冲突点,但占地面积大,通行能力有一定限制。

环形交叉口适用于各条相交道路车流比较均匀的多条道路相交处,不适用于车流密度大的道路相交处。

立体交叉口这种交叉口的主要形式和设置条件分述如下。

分离式立体交叉口又称非互通式立体交叉口。

采用跨路桥(上承式)或隧道(下穿式)使相交的道路在上下两个平面上通过,上下层道路没有匝道联接,通过交叉口的车辆不能在上下层道路上互相转道。

这种立体交叉口多用于道路和铁路、干道和支路,以及步行或自行车专用道路和汽车行驶道路的相交处。

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口上下层道路之间每个象限都有供车辆左转弯和右转弯用的匝道连通,车辆可以沿着匝道的方向无阻碍地从一条道路行驶到另一条道路上。

这种交叉口消除了平面交叉口的全部冲突点,一般用于两条同等重要的主干道相交处。

T字形路口的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口有喇叭式、叶式等形式;十字形路口早期的典型布置形式是各种苜蓿叶式,常见的是把环形匝道变成扁形,以减少用地面积;较新的布置形式是全定向式,通行能力较大。

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全部采用定向匝道,如实行右行制,左转弯车流不需绕圈和减速;几条定向匝道之间相互跨越,形成复杂的多层结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交通关联领域的关系
城市规划
交通规划



交通设施设计与建设 计

交通管理规划
面 向

交通设计 (面向管理)
设 交通管理
二、交叉口规划
交叉口间距的规划一般不单独进行,通常以道路网密 度作为规划指标进行道路网的规划,道路网规划完成 后自然得到交叉口间距这一指标。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没有对交叉口间距 进行规定,在工程习惯上,通常主干路间距建议为 800~1000米,次干路间距建议为500 ~ 800米,支路 间距建议为200 ~ 500米。
50-70
— 30-40

50-70 —

40-60 30-40

— 20-40
渐变段长度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30-50


20-40 20-40 —
15-30
— 15-30

15-30 —

15-30 15-30

— 15-30
路段计算行车速度 60 50 40
最小长度 60 50 40
来自《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出口道渐变段及展宽段设计
当出口道为干路,相邻进口道设有右转专用车 道时,出口道必须设置展宽段。
当出口道设有公交停靠站时,可按照港湾停靠 站要求设置展宽段。
出口道的总长度由出口道渐变段和展宽段组成。 展宽段一般取60-80m,渐变段按以下公式计算:
4、右转专用车道设计
右转专用车道的设计应适当降低右转车辆转弯 半径,取小于25米较为合适。
进口道车道功能划分
车道功能划分应根据预测流量来进行,新建交 叉口可在建成后三个月再次更改车道功能划分。
一般情况下,按照左直右的顺序排放。 特殊情况下,可改变车道功能的排放顺序。
3、交叉口出口道设计
出口车道数设计 出口车道宽度设计 出口车道渐变段及展宽段设计
出口道车道数设计
出口道车道数应与上游各进口道同一信号相位流入的 最大进口车道数相匹配。
世纪广场 东方明珠
交叉口形式的规划
A为立体交叉口; B为展宽式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 C为平面环形交叉口; D为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 E为不设信号灯的平面交叉口。
类别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A
A
A、B
A、B
B、C
B、D
C、D
C、D D、E
来自《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设计可采用下图中渠化方法半径。 右转专用车道宽度可采用3.5m,最小3.25m。
5、掉头车道设计
当中央分隔带宽度大于4m时,可以在交叉口人行横道 之前设置掉头通道。
车道; – 当路段单向一车道时,进口道至少两车道。
进口道宽度设计
一般情况下,进口道设计宽度取值范围为 2.75-3.25m。
进口道每条车道的宽度可比路段上车道宽度略 窄。
进口道在大车比例很小时,最小可取2.75m。
进口道渐变段及展宽段设计
进口道长度 La由展宽段 Ls和渐变段 长度Ld两部 分组成。
应以保证进口道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为目标,同时考虑进口道 宽度约束。
对每一个进口道而言,其通行能力比路段要低20%以上,为缓解 节点交通矛盾,有必要在进口道处增加进口车道数。
进口道i所需机动车道数的参考基本值为:
进口道车道数设计
在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以下原则,预留展宽段 的用地。
– 当路段单向三车道时,进口道需要四至五个车道; – 当路段单向两车道或双向三车道时,进口道至少三
交叉口交通设计
公共交通设计
附属设施布置设计
方案协调设计
满足基本设计原则与要求


确定设计方案
改 建 道 路
资料 调查 整理 阶段
道路及 沿线状况
交通状况 交通规划、交通管理规划 现状评 价
相关政 策、法规
问题分 析及对策
公共交 通设计
概 略
路段交通设计 交叉口交通设计
交通景 观设计 方案协 调设计
展宽段
渐变段
ls
ld
La
(A) 左侧车道展宽
lsldLa Nhomakorabea(B) 右侧车道展宽
进口道渐变段及展宽段设计
展宽段Ls和渐变段Ld的计算方法:
进口道渐变段及展宽段设计
类别
主-主交叉口 主-次交叉口 主-支交叉口 次-次交叉口 次-支交叉口 支-支交叉口
展宽段长度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80-120


70-100 50-70 —
路网布局一般形式
约8001000米
约500800米
约200500米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居住环境地区
交叉口规划的基本原则
应避免生活性支路与城市主干路相交;以及应避 免主干路交叉口间距过密。
应避免崎形交叉口和多路交叉口。 应避免在干路交叉口旁布置公交终点站。 应避免在城市主干路上设置出入口。
当条件受限制时,出口车道数可比上游流入的车道数 少一条。
东西直行
东西左转
南北直行
南北左转
出口道宽度设计
一般情况下,出口道宽度范围为3-3.5m。 新建交叉口时,出口道每一条车道宽度不应小
于3.5m,治理性交叉口出口道每一条车道的宽 度不应小于3.25m。 当交叉口大车比例很小时,出口道宽度最小值 可取3m。
三、交叉口设计的内容
交通设计的流程 交叉口进口道设计 交叉口出口道设计 右转专用车道设计 掉头车道设计 行人过街横道设计 交叉口渠化设计 非机动车交通设计 摩托车交通设计
1、交通设计流程
道路网规划条件
城市规划条件
交通规划、组织方案

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基本对策


交通设计

路段交通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设计
工程分院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设计
交通设计的概念 交叉口规划 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评价 交通仿真
一、交通设计的概念
基于规划的理念和成果,以交通安全、通畅、便利与 环境协和为目的,以交通系统的“资源”(包括时间、 空间、经济的资源)为约束条件,对现有和未来建设的 交通系统及其设施加以优化设计,寻求最佳改善交通 的方案。最佳地确定:交通系统的时间和空间要素; 贯穿于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之中,指导交通设施的土 木工程设计与交通管理。具有中微观的性质。


设计指 标确定


满足设 计要求



详细设 计

交叉口详细设计

路段详细设计

公共交通详细设计

协调设计

生成设 计方案
评价 比选
方案评 价比选 形成实 施方案
2、交叉口进口道设计
进口车道数设计 进口车道宽度设计 进口车道渐变段及展宽段设计 进口道车道功能划分
进口道车道数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