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共生
1. 微生物与昆虫的共生 2. 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微生物的共生
1. 与昆虫的共生关系
外共生:例如白蚁与其肠道内的微生物之间的共生 食木质的白蚁自身并不能分解期望上纤维素,必须依赖肠道 中共生的原生动物和细菌通过厌氧发酵过程来分解纤维素。 内共生:蟑螂、蝉、蚜虫、象鼻虫与其细胞内的共生性细菌 这些细胞内的共生性细菌能为宿主提供B族维生素,使昆虫 能以缺乏维生素的植物为生。
混合发酵(mixed fermentation)这是在深入研究微生
物纯培养(pure culture)基础上的人工“微生物生
态工程”。
二、共生 共生(symbiosis)是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
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
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
“可分可合,合比分好”
(一)微生物间的共生
微生物寄生于植物的例子是极其普遍的,
各种植物病原体都是寄生物。
按 寄 生 的 程 度 分 类
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
凡必须从活的植物细胞或组织中获取
其所需营养物才能生存者。
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 parasite)
除寄生生活外,还可生活在死植物上
或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
拮抗又称抗生(antagonism),指由某种
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
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微生物间的“化学战术”
抗生菌产生能抑制其它生物生长发育的抗生素;
微生物间的生长抑制 因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引起的其它条件的改变如缺 氧、pH值改变等,从而抑制它种生物的生长。
一方受害,对方无益无损:偏害共栖(0 – )
双方受损:竞争共栖( – –)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一、互生
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
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
一种的生活方式,称为互生(metabiosis)。
“可分可合,合比分好”
(一)微生物间的互生
微生物间的拮抗关系可为抗生素的筛选、食品
保藏、医疗保健和动植物病害的防治等提供很多有 效的手段。
五、捕食 捕食又称猎食(predatism,predation),一
般指一种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
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间的捕食现象:
原生动物吞食细菌和藻类; 粘细菌吞食细菌和其它微生物; 真菌捕食线虫和其它原生动物;
真菌对真菌的寄生;
细菌或真菌寄生于原生动物; 细菌寄生于细菌:蛭弧菌寄生于 Pseudomonas phaseolicola(栖菜豆假单胞 菌)。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蛭弧菌寄生于Pseudomonas phaseolicola(栖菜豆假单胞菌)
第 九 (二)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寄生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土壤微生物中,互生关系十分普遍。 提供氮素营养物 好氧性自生固氮菌 提供固氮时的营养 纤维素分解菌 分解纤维素 有机酸
光照 S
硫酸盐还原 细菌 细胞底物
光合细菌
H2 S CO2 CO2
细胞底物
乙酸
硫酸盐还原细菌 Desulfuromonas.acetoxidans 与绿色光合细菌 Chlorobium sp.的互生机理
根 瘤 菌
豆科植物根内侵 入线的形成
菌根的作用:
1)分泌植物促生物质,如赤霉素、植物生长
激素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2)对豆科植物的结瘤具促生作用 3)促进出芽的作用 4)对土壤传病害的生物调控作用
5)对植物病原线虫的生物控制
植物的内生菌根和外生菌根的横切面的图解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在微生物间的捕食关系主要是原生动物吞食 细菌和藻类,它是水体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基本
环节,在污水净化中也有重要作用。
食线虫真菌扑食线虫的实物照片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拉曼毛霉与一种红酵母,都是VB1需求者, 都只能合成硫胺素分子的一半结构;二者共栖时, 互相吸收对方分泌物而可以不需要VB1,此为代
谢共栖。
(二)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与人的互生
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关系:
互生关系(正常情况)
寄生关系(某些特殊条件下)
人肠道内的菌群: 60-400种不同的微生物,占粪便干重1/3的是细菌,
2. 与反刍动物的共生关系
反刍动物,如牛、羊、骆驼、长颈鹿等以植物的纤维素
为主要食物,它们在瘤胃中经微生物发酵变成有机酸和菌
体蛋白再供动物吸收利用。 瘤胃为里面居住的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和生长条件
----食物和严格的厌氧环境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三、寄生
寄生(parasitism)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
第 (二)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共生 九 章
1. 根瘤菌与植物间的共生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2. 菌根菌与植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间的共生 ------形成根瘤共生体
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气态氮为植物提供 氮素养料; 豆科植物的根的分泌物能刺激根瘤菌的生 长,同时,还为根瘤菌提供保护和稳定的生 长条件。
(三)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寄生
寄生于动物的微生物即为动物病原微生物,
种类极多,包括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 物等。
两个主要 研究方向
人体和高等动物的病原微生物 昆虫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农药)
冬虫夏草: 在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海拔3000-5000m),
有一种名叫虫草菌(真菌),它的子囊孢子成熟后, 随风飘扬,散落土中。高原地区又有一种昆虫名叫蝙 蝠蛾,它的幼虫在土壤中蛰居过冬。虫草菌的孢子遇 到蝙蝠蛾的幼虫,便钻入体中,萌发成菌丝体,吸收
最典型例子是菌藻共生或菌菌共生的地衣(lichen)。
菌藻共生 菌菌共生
子囊菌(真菌) 真菌
绿藻 蓝细菌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提供有机营养 光合作用 绿藻或蓝细菌 提供所必需的矿质养料 有机酸 分解岩石中的某些成分 真菌
生理上的共生:
共生菌从基质中吸收水分和无机养料;
共生藻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使地衣能在十分贫瘠的环境中生存。
幼虫体内的营养,把它的“五脏六腑”消耗得一干二
净,菌丝体也就充满整个虫体。表面看来,蝙蝠蛾幼 虫仍然是一条虫的样子,实际上只是一个僵死尸体的 空壳。到了夏季,冰冻的表层土壤消融,土壤温度升 高,菌丝体穿通虫壳,破土而出,长成一条真菌的子 座,看起来有些象草。
第 四、拮抗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
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
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
寄生物(parasite)
小型生物
宿主或寄主(host)
较大型生物 细胞内寄生 专性寄生 兼性寄生
第 九 (一)微生物间的寄生 章
噬菌体与其宿主之间的关系;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滥用抗生素;
致病菌
人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
吃了不洁净的食物;
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大肠杆菌,一旦进入泌尿系统,
引起尿路感染。
人体表面的正常菌群,一旦它们进入伤口也会引起感染。
条件致病菌:人体的正常微生物菌群一旦进入非
正常聚居部位,或生态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人类疾 病的微生物。
可以通过口服某些活的微生物制剂来治疗由于正常菌群
结构上的共生: 形成有固定形态的叶状结构: 真菌无规则地缠绕藻类细胞,或二者组成一定的层次排列。 地衣繁殖时,在表面上生出球状粉芽,粉芽中含有少量的藻类细胞 地衣-----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 和真菌菌丝,粉芽脱离母体散布到适宜的环境中,发育成新的地衣
叶状地衣 (南极石耳)
壳状地衣 (南极丽石黄衣, 红色和赤星衣, 米黄色)
其中厌氧菌占了绝大多数。
排阻、抑制外来致病菌; 提供许多人体所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如VB1、B2、B6、B12、
VK、烟酸、泛酸、生物素、叶酸等)、氨基酸等营养物;
产生若干种酶类:淀粉酶、蛋白酶 产气体和粪臭素:CO2, CH4, H2, H2S, NH3
环境条件改变或着生部位改变:
正常菌群
失调而导致的腹泻,例如,含蜡状芽孢杆菌(B. cereus)的 “促菌生”,含地衣芽孢杆菌的“整肠生”等,它们都是通 过芽孢杆菌的生长,为肠道重新创造良好的厌氧环境,促使 肠道内正常的厌氧菌的生长繁殖,这类活微生物制剂又称微
生态制剂。
(三)互生现象与发酵工业中的混菌培养
混菌培养又称混合培养(mixed cultivation)或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 境间的关系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既多样又复杂。
微生物与任何一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双方获益:共生、互利共栖、协同共栖、互养共栖 (++) 单方获益,对方受害:寄生、捕食、拮抗(+ – ), ( – +) 单方获益,对方无害:偏利共栖、卫星状共栖、互生 (代谢共栖)(+0) 互不相扰:无关共栖(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