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互联网+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全面解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一)如何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从国际上看,一方面国际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传统产品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因此,我们必须增加国内市场需求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那么,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激发国内市场需求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要求增高,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技术含量和使用效能要求增加,对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需求增加,因此,这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从而稳定和增加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及份额。
从国内来看,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国内市场需求有待进一步开发,经济发展环境“硬约束”进一步加强,那么,我们就必须走集约发展、高科技含量发展、高附加值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必然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推动经济的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要全面深入推进,就必然要要通过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来支撑和促动体制和机制改革,因此,我们必然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活力。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的是推动经济良性良好发展。
李克强总理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一方面,只有通过万众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也就才能提高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大众创业,才能增加更多的市场主体,才能增加市场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引擎。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动的关系。
一方面,只有“大众”勇敢的创业才能激发、带动和促动“万众”关注创新、思考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只有“大众”创业的市场主体才能创造更多的创新欲求、创新投入和创新探索;另一方面,只有在“万众”创新的基础上的才可能有“大众”愿意创业、能够创业、创得成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才算真正的“创业”,或者说这种创业才有潜力和希望。
互联网下的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

互联网下的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一、互联网下的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概念阐述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了促进创新和创业的重要力量。
在此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我国的发展潮流。
大众创业是指通过减少创业者进入门槛,提高创业成功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万众创新则强调社会各层面的创新和创造,将科技、行业、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使更多人参与到创新之中。
二、互联网的优势对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推进作用互联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去除传统的门槛限制:互联网以其便利和开放的特性,打破了传统行业的门槛限制,降低了创新和创业的难度,为更多人提供了机会。
2. 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迅速获取、交换、分享信息,这使得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推进变得更加迅速和高效。
3. 开拓市场:互联网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使得市场变得更加国际化,同时降低了营销成本,这为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同时提高了市场的参与度。
4. 联合创新:互联网可以将不同领域的企业、技术和人才联合起来,形成跨领域、跨行业的创新集群。
5. 社会化协同:互联网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网络,实现了自发的协同合作,这有利于多元化的人才汇聚和创新资源的整合。
三、互联网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主要形式1. 电子商务创新:互联网桥接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使得传统行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转型升级。
2. 互联网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融资、投资和贷款中来。
3. 众筹创新:众筹适合种子期和早期创业公司的资金筹集,通过网络上的在线众筹平台使得更多的普通人可以投资创业企业。
4. 共享经济创新:共享经济所带来的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降低资源浪费,增加资源的再利用。
5. 区块链创新: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去中心化,降低中介环节的成本,促进高效运作和交流,为普惠金融和互联网工业化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怎样看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怎样看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班李勤)李克强总理最早是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
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鼓励大众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从增加投资需求看,大众创新创业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创造新的投资空间,创新投融资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通过大众创新创业,能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的领域培育出铺天盖地的初创企业,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随着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等对大众创业者的开放普及,个体能够成为产业资源的组织配置者,从而带动传统的、大规模的生产方式逐渐向智能化、专业化、分散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按需生产、规模定制。
二、如何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提出到现在不足一年,却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如何有效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打开创业创新大潮的闸门,我主要有以下思考:一是政府通过简政放权,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创业活力,通过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创业、创新提供空间。
二是营造公平诚信的法治环境。
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形成全社会的正向激励机制。
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发展趋势

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成为了当前经济领域中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认可,创业者们开始动手实践,不断探索新的创业方式,推动着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不断发展。
一、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背景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创业模式,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和认可。
这种模式的出现,是在全球经济中一个大趋势下的产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
政府在此背景下逐渐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成为了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意义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推进,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在经济方面,它能够有效释放创新创业的潜力,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在社会方面,创业者们创造的价值不仅为自身带来了成功和财富,还能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
三、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发展趋势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的趋势:1.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创新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为广大创业者和企业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便捷的服务。
2.服务业的跨界融合成为了一个新的创新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服务业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服务业与其他各行各业的融合成为了一个新的创新方向。
3.新技术不断涌现,成为了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新动力。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创新创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4.创业者和企业家越来越注重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上,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选择坚持环保理念,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
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发展困境然而,随着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困境。
这些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业成功率偏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解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解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指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仅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传统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
广大群众也积极参与到创新中来,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
从概念层面上来说,大众创业是指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创业,
通过自己的创业活动来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
而万众创新则
是指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以及不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让更多的
人群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推动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是“人民创新”。
就业创业是民生之本,创新是发展之源。
我们可以通过大众创业,让更多的人能够积极参与
到经济发展当中,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同时,万众创新则意
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培养科技人才,在提高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为社会进步付出努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应时代而生的。
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我们
迫切需要更多的创新,从而提高竞争力和造福人民。
在这个过程中,
社会各界都需要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经济发展
注入新的动力。
在实践中,大众创业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企业和社会资本的
支持,而万众创新则需要各级政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创新机构
和科技企业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等等。
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
总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为创业者、科技人才和广大群众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机会。
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可以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创新、活力和有活力的社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创新和创业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也随之兴起。
究竟什么是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这两者之间有何关系?下面我就来一一探讨。
一、大众创业大众创业是指一种以群众为主体的创业行为。
它是将创业的机会、资源、风险承担和利益回报等等向社会各个层面开放,让大众能够更加方便和便利地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
大众创业是一种社会创新和社会转型的手段,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大众创业的背后,是科技、资本、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
随着智能制造、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应用,传统经济产业在不断拓展创新空间的同时,也为创新型企业、创业者提供了更多机遇。
此外,政策也在大力扶持大众创业,各种税收减免、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
二、万众创新与大众创业紧密相连的是万众创新。
万众创新是指社会集体力量的创新。
无论是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都要能够体现出个人、社区、市场、国家等各种力量的协同作用,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万众创新的背后是全社会的创新意识的提高和应用技术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开放、平等、分享的创新模式。
万众创新需要各种资源的共享和集成,需要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协同创新。
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时代,信息化交流和数字化生产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提高社会整体的科技水准,可以为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联系众创是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短称。
从众创的性质来看,大众创业注重的是个人的独立创业行为,而万众创新是团体力量的创新。
但是,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区别并不是非常明显,两者的界限也并不是非常清晰。
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并不是两个孤立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大众创业是万众创新的基础,有创业者才会有创新。
而万众创新则是大众创业的保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
四、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推动作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16届高考政治备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时事背景】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一个举国关注、全民讨论的话题,并且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对大众创新创业作出重要指示。
他强调,要强力推进改革,减少政府对创新活动的干预,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引擎。
近几年来,我国为鼓励创新创业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涉及到注册登记、税收贷款、创业培训等等方方面面,创新创业的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客观地说,这些政策对鼓励大众创新创业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重点工作部署当中,明确提出“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
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二【考点链接】1《经济生活》(1)就业乃民生之本。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2)“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4)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2、《政治生活》(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政府积极促进就业,是关注民生,保障人民切身利益的体现。
(2)我国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发展生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转变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加强社会建设(公共服务)的职能,为促进创业和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3、《文化生活》(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最早是在李克强总理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
当时他还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
每到一地考察,他几乎都要与当地年轻的“创客”会面。
他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中是这样表述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说,“专业人士”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市场历练中培养成长的。
“双创”可以促使众人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涌现出更多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让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雄厚的优势。
另一方面,采取包括“双创”在内的各种方式,允许和鼓励全社会勇于创造,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助于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
随着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业界学界纷纷响应,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了巨大创造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不过也有少数观点认为,创新创业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总的来说还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事,不宜在全社会广泛号召动员。
实际上,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实践中也已被证明是错误的。
一方面,“双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要使经济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市场参与者、灵活高效的调节机制和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
无论是大众创业,还是万众创新,都少不了一个“众”字。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经济体而言,如果只有少数市场主体参与,显然难以满足全国统一市场的需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从国际上看,一方面国际经济情况不容乐观,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传统产品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因此,我们必须增加国内市场需求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那么,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激发国内市场需求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要求增高,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技术含量和使用效能要求增加,对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需求增加,因此,这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从而稳定和增加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及份额。
从国内来看,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国内市场需求有待进一步开发,经济发展环境“硬约束”进一步加强,那么,我们就必须走集约发展、高科技含量发展、高附加值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必然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推动经济的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要全面深入推进,就必然要要通过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来支撑和促动体制和机制改革,因此,我们必然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活力。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的是推动经济良性良好发展。
李克强总理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一方面,只有通过万众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也就才能提高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大众创业,才能增加更多的市场主体,才能增加市场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引擎。
从关系上来说,创新与创业是一对名副其实的“孪生兄弟”。
一方面,创新活动能够为创业者拓展更宽的创业领域,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
另一方面,创业活动又能够为创新提供实践和经验,从而推动创新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只有在“万众”创新的基础上的才可能有“大众”愿意创业、能够创业、创得成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才算真正的“创业”,或者说这种创业才有潜力和希望。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近年来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
它代表着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的活动,是中国新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引擎。
本文将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定义、背景、现状、意义和启示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指的是社会力量普遍参与创业活动,积极开展创新。
这种创业不仅仅是指有雄心壮志的企业家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创意去创业,还可以是普通人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实践创业,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万众创新则是指人们从创新理念、创新设计、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到创新文化等多个层面,积极参与到现代化、创新化、优化化的过程中,打破了独门秘技、封闭创新、闭门造车的模式,真正地实现了创新共享的目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回应了当前创新创业的需求,传递了人民创新创造的信心,展示了人民群众在创业创新中的创新和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截至2019年,我国的市场化率已达到90%,但我国的经济增速正在逐渐减缓。
过去的快速发展阶段已经结束,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升级的任务亟待完成。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我国面临着新的经济模式和发展路径的选择。
此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变得尤其重要。
它不仅能够带动创新,增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新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机会的扩大和经济转型升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状在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起于2014年,2015年提出,各地政府相继推出了配套的扶持政策,逐渐形成了适应政策、市场活跃、经验交流、产学研合作、社会支持五个方面的基本格局。
据2019年的数据,全国共有2560万个创业项目,创造了7.78亿个就业机会。
这些创业者中,超过80%为年轻人和女性。
同时,我国的创新资源也在逐渐增加,研发经费年均增长率超过20%,总量已占到全球的20%左右。
我国的创新氛围和投资环境,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为什么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为什么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这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强烈现实意义的提法,把握发展脉动,契合国情民意,是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和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是改革开放在新时期的新航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一、为什么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
推动发展,不仅要解放社会生产力,更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中间,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
试想一下,如果13亿人的创新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那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从自然禀赋看,创新是中华民族的固有气质,中华文明5000多年生生不息,源于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敢于创新的禀性。
从历史经验看,新中国开启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大门,改革开放更是点燃了人人创业创新的火种,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放开集体经济,发展私营经济等,都是着眼于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从发展阶段看,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增长动力在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在加剧,要素成本越来越高,必须走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升级之路。
中国要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格局中占据主动,必须靠创新。
世界上资源有限,而人的潜力无穷,这就是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从哲学意义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解放生产力,更是解放人自身的创造力,实现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从时代趋势看,中华大地正在兴起新的创业创新热潮,出现了以大学生等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草根创新、蓝领创新、创客、众创空间等新的形式层出不穷。
创业创新正在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
从客观条件看,人们消费需求多层次、多样化,需要更多的解决日常生产生活难题、形成新产业新业态的产品和服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背景: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
每到一地考察,他几乎都要与当地年轻的“创客”会面。
他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简政放权的改革为市场主体释放更大空间,让国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同时实现精神追求,这是本届政府一直努力的方向。
国务院2015年6月下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再一次强化落实。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高度。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工作重点中强调,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
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
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育创业服务业,发展天使、创业、产业等投资。
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
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意义:一、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名词解释总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名词解释总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从国际形势上看,一方面受国际经济情况不容乐观局面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传统产品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我们必须增加国内市场需求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那么,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激发国内市场需求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要求增高,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技术含量和使用效能要求增加,对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需求增加,因此,这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从而稳定和增加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及份额。
从国内形势来看,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国内市场需求有待进一步开发,经济发展环境“硬约束”进一步加强,那么,我们就必须走集约发展、高科技含量发展、高附加值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必然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推动经济的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要全面深入推进,就必然要要通过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来支撑和促动体制和机制改革,因此,我们必然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活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的是推动经济良性良好发展。
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一方面,通过万众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也就才能提高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大众创业,才能增加更多的市场主体,才能增加市场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引擎。
“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动的关系。
一方面,只有“大众”勇敢的创业才能激发、带动和促动“万众”关注创新、思考创新和实践创新,也只有“大众”创业的市场主体才能创造更多的创新欲求、创新投入和创新探索;另一方面,只有在“万众”创新的基础上的才可能有“大众”愿意创业、能够创业、创得成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才算真正的“创业”,或者说这种创业才有潜力和希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摘要:一、大众创业的意义1.促进经济增长2.提高就业率3.激发创新活力4.提升国民素质二、大众创新的重要性1.科技进步的源泉2.产业升级的动力3.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三、我国政策支持与实践1.政策扶持措施2.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化3.典型案例与成果展示4.下一步发展展望正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创业和创新不仅对于个体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更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国民素质的关键因素。
首先,大众创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前经济转型期,创新创业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创业者们通过探索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业务,为我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创业能够带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其次,大众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泉。
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科技的突破,推动产业升级。
大众创新能够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我国抢占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再次,大众创新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的核心要素。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政策扶持、环境优化等措施,推动创新创业发展,为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大众创新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创新创业,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等挑战,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予了大力支持。
政策扶持措施、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化等方面的政策举措,为创业者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各地纷纷涌现出一批批典型案例和创新成果,展示了我国创新创业的勃勃生机。
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新为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理解

知识创造未来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理解
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是近年来在中国发起的两个重要政策,它们的实施目的是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和就业创业,让更多人参与到创业创新中来。
这两个概念虽然听上去相似,但是实际上有所不同。
万众创新是指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企业家、学者、科研人员以及普通民众共同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推动科技创新和工业升级。
这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一个创新生态环境的打造,包括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
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中来,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而大众创业则是指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创业中来。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创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但是创业的风险很大,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提供帮助和支持。
大众创业政策的推行,旨在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政策和服务,包括资金支持、涉及法律法规的指导、创业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让更多人可以“放心创业、大胆创业、有序创业”。
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的实施,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不仅可以促进创新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为就业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政府应该不断加大投入,在政策设计和财政拨款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
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强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和完善,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
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1 / 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分析

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双创”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有效扩 大了就业规模,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
02
“大众创业”现状分 析
创业环境及政策支持
政策鼓励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 创业的政策,如降低注册资本、 减免税费等,为创业者提供了更
1 2 3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创业创新的热潮不断高涨,市场竞争也日益 激烈,创业者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外众多优秀创业 项目的竞争。
融资难题
许多初创企业在发展初期面临融资难题,如何获 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关键因 素。
人才短缺
创业过程中,优秀的人才团队是企业成功的重要 保障,然而人才短缺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初创企 业。
背景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推进,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 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政府提出“双创”政策,是为了适 应和引领这一全球趋势,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 展。
“双创”政策的意义和目的
意义
通过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新技术、新 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
建立创业导师制度
社会可以建立创业导师制度,邀请成功创业者担任导师,为初创企 业提供指导和帮助,提高创业成功率。
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社会需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鼓励尝试、宽容失败,激发更多人 的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
06
结论与展望
“双创”成果总结
01
02
创业创新热情高涨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提出 以来,全国范围内创业创新热情持续 高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道路, 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正确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正确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是提倡创业精神、创新精神,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其本来涵义是鼓励创业、支持创新。
但不是让大家都去创业、都去创新,这样理解、这样实行实际误导了广大学生。
大众怎么能创业呢?大众是就业,创新要具有创新能力人。
大学生没有任何经验,盲目创业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失败的。
国家实行的是就业优先战略,在实践中是大众就业,小众创业,真正创新创业成功的是少数人。
就像学校鼓励学雷锋、学爱因斯坦,但雷锋在中国就一个,爱因斯坦在世界也只有一个,实际是鼓励学习雷锋的精神、爱因斯坦的精神,而不是让学生都成为雷锋和爱因斯坦,去追求虚幻的目标。
学校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而不是人才,人才是在实践中成长的。
将军是打仗打出来的,企业家是在商海中搏弈出来的,而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
在学校学习是为将来走向社会,成为人才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在创新创业上不要误导学生,不要给学生灌输自己就是人才,是天之娇子,让学生脑子装满不切实际的想法,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
作为新毕业的大学生,我认为还是先就业为好。
等到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产生了想法,准备了条件,发现了机会,再去创业,这样成功的几率就会大一些。
创业明星毕竟是凤毛麟角,中国只有一个马云,不要把个别当成了普遍。
虽然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我还是希望我们的创业者更多的成为成功者,而不是失败者。
创业失败不但会造成个人和家庭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会挫伤自己的锐气和意志,妨碍今后去继续创新创业。
创业必须做好挫折、失败的思想精神准备,多数创业成功者都经历过曲折、磨难、失败,他们愈挫愈勇,坚持到底才取得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
总之,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而不是凭想像,凭理想,凭一时的冲动。
现在大学生抱怨就业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期望值太高。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包括人力资源。
大学生要放下身段,适应市场,就能就业。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只要你永不放弃创新创业,你就能在实践中发现创新创业机会,只要你做好思想精神准备,你就能抓住机遇,创新创业成功,改变自己,改变现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政策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的讲话,总理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
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揭示了创新创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后来,创新的概念和理论不断发展。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创新主要有两种: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
著名经济学家诺思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不断互相促进的过程。
相对于创新理论,创业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一般认为,创业是指一个人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主要标志和特征是创建新企业或新的组织。
创业不仅仅局限于创办新企业的活动,在现有企业中也存在创业行为。
创业者既可以指新创企业的创办人,也包括现有企业中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在经济学界,创新和创业是两个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互补和替代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灵魂,而创业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
但创业和创新也是有所区别的,从现有的经济理论和研究看,创新更加强调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著名的是经济学家索罗对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的定量测算。
而创业的内涵更丰富,不仅有创新的内容,还涉及就业和社会发展以及公平正义。
影响创新创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民素质、基础研究水平、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但核心是人的因素,关键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壮大。
从某种程度上讲,推动创新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创新,要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创业创新基因。
互联网时代的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而在这个时代里,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成为了一种趋势。
它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创新的源泉。
下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概念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在互联网时代提出的。
所谓“大众创业”,就是以群众为主体,围绕市场需求开展一系列的创业活动。
而“万众创新”,则是指以社会大众为支撑,广泛发动社会创新活力,打造创新生态,综合运用人才、技术、产业、资金、政策等优势资源,在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方面不断创新。
二、大众创业的重要意义1. 促进了经济发展大众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
它通过创新创业带来了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提高了经济增长水平。
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进行大众创业可以增加就业、拉动消费、促进投资,成为重要的经济转型模式。
2. 释放了人才潜力大众创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释放了人才潜力。
通过创新创业,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推动了社会变革大众创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因。
它能够推动社会变革,打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1. 促进了科技创新万众创新可以促进科技创新,通过吸纳、培养和发掘创新人才,挖掘技术创新潜力和创新机会,加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 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万众创新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带来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它可以实现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并培育新兴产业。
3. 推动了社会进步万众创新还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不仅超越传统创新发展方式,而且实现了创新要素的广泛参与,形成了更为灵活、自主的创新模式,更好地发掘社会潜力。
四、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关系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且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
大众创业是万众创新的实施载体,万众创新是大众创业的重要保障。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例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例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例子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促进就业创业。
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
下文就是有关今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例子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积交所共享经济生态模式,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选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创业致富的例子很多,电子商务创业致富的机会也有很多,但是如何找到好项目是每个创业者都想知道的。
积交所海南互联网有限公司打破传统陈旧的商业模式,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背景进行了大胆改革。
互联网飞速发展至今,积交所决策层认识到,在后互联网时代,企业正遭遇着资金链安全和民间资本寻求安全增值出口,而在资金链和资本之间存在着断链,面临这样的痛点,积交所为了让资金渠道最需要的地方,更快速的滚动来提高使用效率,积交所决策者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推出这样一个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积交所积分交易平台,这顺应了时代的需求,也解决了大众就业和创业的诉求。
积交所的共享经济的生态模式之所以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首选,在于国家金融新政策提倡扶持良性企业资金链安全,保障民间资本健康发展这一政策背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互联网金融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加速融合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世界的理解,成为新文明、新服务和新管理的源泉,不断催生着新的产业形式和商业景观。
在这样的互联网时代下,需要一个安全的'、分配合理的、快速滚动的、灵活多变的金融系统。
积交所的诞生不但在商业模式了超越了传统,更在金融创新上创造了奇迹。
积交所的共享经济的生态模式能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首选,也在于市场经济的行业的个性化特点。
市场经济模式下,如果你只能跟风走,那么也只能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创业做生意只有懂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够获取更多的机会,积交所海南互联网有限公司将包括但不限于实体积分在内的数字资产,用一种新的方式助推市场发力,更加适合现在的市场经济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商业 购物中心 连锁超市 百货业
•影响最大的是专业卖场、百货、 连锁商超
互联网对其影响程度
专业卖场:家电、3C、图 书、家居建材
实体商业不会消亡,但其技术手段、商业模式和地理布局将会发 生 重大变化
• 业界普遍预测,2020年网购占社零比例在20%左右,还有近80%在线下;
互联网+?
互联网+九大行业核心红利
互联网的广泛渗透: 8.99亿网民,8.58亿智能手机用户
11年间,中国网民数增长了8倍
2003年 网民数:0.79亿 网民渗透率:4.6% 2014年 网民数6.49亿 网 民渗透率:48%
网购人群>英法德意四国人口总和
英法德意四国 总人口
中国网购人群
2.7亿
排名 11 17 71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销售额之和占TOP100
3.7%
互联网零售企业 阿里巴巴网络零售平台 京东商城 腾讯网络零售 亚马逊中国 当当网 唯品会 1号店 凡 客诚品 销售额之和占TOP100
排名 1 7 1 0
2014年社零总额的排名表
1 2 3 4 5 6
广东 网购 山东 江苏 浙江 河南
2.85 2.78 2.45 2.32 1.69 1.38
2.78万亿为国家统计局数字
美国,网络交易只是传统零售业的补 充 中国,网络交易正在成为零售业的主 • 流在前100零售商中,中国有8家互联网公司入围,其销售额占前100总销售额的39.3%;在美国,只有3
共创C2B供应链
IT服务商
运营服务商 消费者 品牌商
店铺 物流服务商
“互联网+冷链物流业”
网络生鲜品零售释放内需潜力
2006-2014:网络零售爆发式增长
网络零售交易额7年增长105倍
2006年
社零总额的占比7年提升27倍
2006年
2014年
263亿
排名 地区
2.78万亿
2014年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万亿)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e 2014e 2015e 2016e
数据来源:商务部、艾瑞咨询、易观咨询、沃尔玛年报,阿里研究院分析
6 9
7 39.3% 9 8 7
基于互联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巨国效应”显现
• • • 基于互联网的统一大市场形成释放内需潜力 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辗转 、腾挪的空间 抹平东西部之间的“制度落差”,激励大众创新创业
云计算、大数据
智能终端、APP应用异军突起
新基础设施
“互联网+”的新基础设施:云网端
新基础设施叠加于原有基础设施之上,发挥更大作用
服务(业)生态
平台
云计算-大数据 终端-应用 互联网
新基础设施
工业经济基础设施 (铁公机…) 农业经济基础设施 (土地……)
“互联网+”的新基础设施:云网端
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转向: 政府或者国有大企业民营企业(云计 算)和个人(移动互联网)
家纯互联网公司进入前100,销售额之和只占到3.7%
• 中国网络零售规模在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交易规模有望在2016年超越沃 尔玛全球
图: 阿里巴巴网络零售平台与沃尔玛销售额比较
Wal-Mart Wal-Mart(U.S.) Taobao+Tmall
亿美 元
互联网零售企业
网络零售创造40%的新增消费,释放三四线城市消费潜力
麦肯锡2013年,《线上购物助推中国经济增长》
• •
麦肯锡的研究:每100元网络交易额中,有39%的完全新增出来的,其中三四线城市的新增消费系 数达到57% 以淘宝网2014年2.3万亿交易额计算,新增消费贡献达到9000亿元!
电子商务是如何释放消费潜力的?
云蜘蛛
“互联网+”的新生产要素:大数据
信息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其本质都是在松绑数据的依附 最大程度 释放数据的流动和使用,并最终提升经济社会运行的效率
“互联网+”的新生产要素:大数据
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正在走向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DT数据时 代
实物经济
数字经济
“互联网+”的新分工体系:大规模社会化协同
Offline
Online 统一国内 大市场
Offline
中西部、三四线、 80-90后 庞大内需人群
• • •
电子商务生态圈
东部、沿海 加工制造 业和产业集群 过剩的 生产能力
新的基础设施形成:
•消费升级 •经济增长
宽带、云计算 网络信用、网络治理规则 社会化物流、互联网金融
•产销对接 •产业升级
3.61亿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无限遐想
金融、物流
营销、零售
+ + 互联网 + +
云、网、端
采购、生产
新基础设施:云网端 “互联网+”动力之源 新生产要素:数据资源 新分工体系:大规模社会化协同
“互联网+”的新基础设施:云网端
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强势突破
网
云
互联网、物联网
端
终端、APP
互联网、物联网基础设施快速渗透
• 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人均收入相差不到一倍,人均商业基础设施却相差近4倍
•
消费者选择网购的5大因素中,“产品种类丰富”是第一大因素,在三线城市中占55%
东中西部地区的商业基础设施相对值(2011年)
1.00 1.00 1.00
0.65
0.56 0.39 0.34 0.37 0.27
东部 中部 西部
架构在互联网上的国内统一大市场 每天超过1亿访问 8.99亿网民 8.58亿移动 互联网民
统一的市场 交易规则 统一的信用 体系 统一的商业 服务体系
每天2700万件包裹
850万商家
10亿件商品
电子商务实现“外需+WTO”转向“内需+互联网”
•传统商业基础设施欠缺 • 内需增长乏力 •出口疲软、产能过剩 •产业链低端锁定
人均收入
人均交易市场营业面积
人均连锁零售营业面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阿里研究院分析 资料来源:麦肯锡咨询
对传统零售业而言,亟需调整自身经营模式
• 百货商场:普遍采取的“联营扣点”模式(15%-30%),缺乏对商品、客 户的管理,丧失了零售业的基本功能; • 连锁商超的畸形盈利模式:30%的毛利来自前台毛利,即价差,70%的毛利 来自于后台毛利,即进场费、条码费、促销费等等,以及所谓的供应链金融 (拖欠供应链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