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论文
有关西方史学史毕业论文
有关西方史学史毕业论文西方史学史毕业论文引言:西方史学史是研究西方历史学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的学科,总结和概括了西方史学的发展变化,为我们认识和了解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西方史学史的研究,不仅对西方历史学的学术体系、方法论、学派思想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影响,也为我们认识和审视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参照和对比的视角。
本论文旨在探讨西方史学史的主要发展阶段和学派思想,并对其对中国历史学的影响进行评述。
一、古代史学思想的发展古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历史学家赫罗多图斯和塞西洛斯所著的历史著作被认为是最早的历史学作品。
他们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解释,试图揭示历史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古罗马时期,著名历史学家塔西佗对希腊历史学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开创了罗马史学的先河。
二、现代史学的兴起与发展现代西方史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启蒙时代。
启蒙思想家们开始强调对历史的客观研究和科学分析,反对传统的宗教观念和权威主义。
这一时期,历史学家如维柯、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人的历史著作对西方历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和思潮。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理论19世纪中叶以来,历史唯物主义逐渐成为西方历史学的主要思潮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并提出了历史阶段划分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来的西方历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社会历史学的兴起20世纪初,社会历史学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它以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试图揭示历史发展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会历史学的兴起不仅为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对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后现代史学与文化转向20世纪后期,后现代史学逐渐兴起,提出了反对大故事、强调个体经验和文化多样性的理论观点。
历史小论文范文6篇
历史小论文范文6篇历史小论文主要是初中生和高中生根据历史事件撰写的论述性文章,历史小论文包括论点、论据及论证三部分,缺一不可,论点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感悟来拟定,确定论点后,就要整理相应历史资料作为论据,以这些论据来论证论文观点。
下面学术堂整理了6篇历史小论文范文供参考。
历史小论文范文一:论文题目: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关乎政治、文化、学术的公案由汉至今两千余年,对此评说不绝于史,众说纷纭有秉承儒学传统口诛笔伐者,认为这是秦始皇个人暴政的体现,是秦始皇个人的偶然冲动行为,几乎也是教科书的一贯定论也有对此存疑认为是夸大其事者为此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及许多学者的有关评论,整理出浅要观点。
一、史学界对焚书坑儒的评价。
自秦末汉初,约两千年来,焚书坑儒成为学术界和民间广泛用词:汉语大词典》对其解释为秦始皇焚烧典籍、坑杀儒生之事,亦作蟠书坑儒史学大家剪伯赞先生的:秦汉史》专着作这样的评论:焚书坑儒,在客观上是对文化之一般的毁灭,把之史记》所记载对四百六十余诸生的残暴坑杀,称之为坑儒之惨剧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里曾说过:近人有替始皇辩护的,谓被坑者不是儒生而是方士,我自己在前也曾这样说过,但这是不正确的,没有把本纪的原文细读清楚当今学者郭志坤在引用郭先生这句话时明确表态:秦始皇坑杀的儒生就是不折不扣的孔子之徒一直到最近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其作为面向21世纪高校课程教材读本也依然鲜明的写着:秦始皇焚书坑儒等极端的措施是对文化的摧残,党校论文,同时也激起士大夫们对秦政普遍的抵触和反抗.以上引自各家说法,说明焚书坑儒一直为史学界所沿用,大家一致评判这是秦始皇的一大暴政,严重摧残了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是对儒家文化的一大迫害,引起当时士人的反抗。
二、秦始皇统一之初的文化政策。
秦始皇在他统一之后并没有立即采取焚书坑儒的办法来处理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的,而是奉行兼纳各家思想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对待儒生也是予以重任其表现如下:第一,在中央设置博士一职。
对中国古代史的看法论文优秀范文
对中国古代史的看法论文优秀范文对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和看法,需要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检验和丰富这种理论,并激发出人们对中国古代史的新认识。
以下是店铺分享的中国古代史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中国古代史论文篇一21世纪最初13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史学史,这13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工作是接续了20世纪末的研究走向,还是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向更早时期的轮回?它的实践给予我们怎样的经验?这些经验又如何转化为促进中国古代史进步的因素?这无疑都是值得研究者思考的问题。
在有限的篇幅里评述这个时期中国古代史研究现状并提出发展设想是一件困难的事,不仅挂一漏万无法避免,且因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学养局限,评说不当而获其他领域内行之讥恐亦在所难免。
下面从研究趋势和面临挑战两个方面,以断代史研究为线索,扼要回顾和评述最近13年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并对未来发展的进路提出不成熟的意见。
一、趋势2000年至2012年,中国古代史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总计在3.5万篇以上,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约在2 800部以上。
尽管不同断代的研究有不同特点,但仍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内容,反映出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内在一致性。
(一) 新资料的刊布促使研究工作呈现持续进步的态势2000年至2012年间公布和整理的新资料中,殷周时期主要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和大量殷周青铜器铭文,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湖南里耶秦简、岳麓书院藏秦简、湖北张家山汉简、北京大学藏汉简、湖南长沙走马楼吴简和墓志,唐宋时期主要有新获敦煌吐鲁番文书、《俄藏黑水城文献》、天一阁藏明抄本北宋《天圣令》、唐宋墓志,明清时期主要有徽州文书、契约和官府档案。
其中清华大学藏战国简、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和《天圣令》可能是近十余年来最重要的古史新资料,特别是清华简和张家山汉简,为苦于资料不足的战国秦汉史研究者打开了一扇观察历史之窗。
上述新出资料涉及经学、史著、律令和法律制度、政治与经济活动,以及日常生活领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中国史学史论文3000字
中国史学史论文3000字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分期研究述评内容摘要: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
近五十年来(1950——),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
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
近五十年来(1950——),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
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一、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研究的两次高潮五十年来,关于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曾经有过两次高潮。
第一次是20世纪代中前期,第二次是20世纪代以来。
教育部召开文科教材会议,史学史被列入教材计划。
以此为契机,史学史学科的建设引起史学界关注。
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武汉、西安等地高校、史学会及研究机构先后召开了多次学术座谈会,就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研究的目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研讨,其中关于中国史学史的分期,是讨论的热点之一。
老一代史学家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方壮猷、王毓铨、尹达、孙毓棠、何兹全、郑天挺、郑鹤声、胡厚宣、侯外庐、柴德赓、韩儒林、周谷城、耿淡如、周予同、吴泽、余兆梓、李平心、田汝康、郭圣铭等都发表了对中国史学史基本问题的看法,对中国史学史的阶段性分期以及分期的标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当时的讨论有不少分歧,但多数人已注意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要反映出史学史自身的发展过程,既不能与中国历史的分期相差太远,又不能将对历史的分期照搬到史学史的分期中,“大家同意基本上跟整个中国社会阶段的发展相照应,但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一般总要晚些”(《关于史学史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等人还进行了具体划分,试图将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引入深入。
可惜不久“文革”爆发,这次有关史学史的讨论被迫中断,分期问题也就被搁置起来,再也没人提起。
(干货)历史学——史学论文如何撰写
• 注释又可分为: • 题目注释:如朱英《重评五四运动期间上海总商会“佳 电”风波》(《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题目注释为:“本 文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 助的研究成果。”又如:谢放《“绅商”词义考析》(《历 史研究》2001年第2期)题目注释为:“本文初稿承蒙章开沅 先生和马敏先生教正。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为笔者查阅 资料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特此表示衷心感谢。” • 题目注释往往是针对论著的题名而言的,也可对该题目 的研究和写作活动作必要的交待。题目注释往往以脚注方式 出现,其基本形式是在题目后面加一个“星号”作注,或者 和正文释义性注释一起编号作注。
12
• 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章作者的学术功力和人品。因为 从你注释的情况,就可看出作者研究这个问题时所查阅过、 使用过的资料、论著,学界同行一看便知你是否看到过新材 料,是否比前人发掘过更多的资料,如果没有,文章的价值 就会打折扣。 • 注释为何又能反映作者的人品呢?因为有的作者在论文 中的一些重要资料,或个别观点,明明是引自其他人的论著, 或受到某位学者的启发和帮助,但却有意回避,不加注释, 不加说明,这就是故意掠人之美,从而丧失了应有的学术道 德。所以注释也反映了作者的人品,有的学术道德高尚的作 者,在他所写论文的注释中也能闪现道德的光辉。
10
• 这第七部分即附论,为什么要附论“大蕃”名号问题呢? 因为在1976年在北京房山县清理一座辽塔塔基中,出土了一 块辽代纪年文字砖,上有墨书“大蕃天显岁次戊戌五月拾三 日已未”共15字。其中“大蕃”二字,有人认为很可能是辽 朝曾经使用的国号之一,而作者又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正 文完全是按年代来考证辽朝国号的,关于“大蕃”的论述不 便在正文中表述。而这个问题如果避而不谈,又显得不完全, 必然会引起学界的疑问,故作为“附论”的形式放在最后论 述,最为适宜。作者认为“大蕃”应是“当地汉人对辽朝的 尊称,意若‘大朝’,而非正式的国号。”
历史论文(精选5篇)
历史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历史论文a正文∶一天,我向我父亲询问了我爷爷的经历。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向我讲述爷爷充满坎坷的人想起早以逝去的爷爷,父亲不禁感到一股深沉的悲伤,但是他脸上也涌现出极大的自豪。
就算爷爷早以逝去,但父亲仍然无法忘怀爷爷的容颜。
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过去了多久,父亲依旧充满无限敬意。
父亲讲起了爷爷的一生。
从爷爷十多岁时为躲避日本鬼子的侵袭而东小人物,但他却见证了那一段段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
历史埋没了无数的人,也有着无数的见证者。
爷爷是众多见证者中不起眼的一个,东奔西跑,到爷爷三十多岁时遭遇的批斗,再从四处奋斗的轰轰烈烈归为柴米油盐的平静。
在历史的洪流中,爷爷只能算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但是他却将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精神流传给自己的后人们。
文化大革命中的十年,是一场文化的大浩劫。
无数的珍贵文物毁于一旦,不少知识分子也被冤枉,被扔进了监狱,或是牛棚。
在这场浩劫中,我的爷爷就是一名亲历者,他目睹了仁人志士们的痛苦,也见证了文化的衰败六十年代的时候,爷爷还是一名意气风发的工程师,他设计了一座座连接两岸的桥梁,也设计了一栋栋的高楼。
但是,从中央发来的命令,如一股滔天的洪流,席卷了全中国,也摧垮了无数人的生活,这其中,包括了爷爷的生活。
这股洪流,名叫“文化大革命”。
由于我的爷爷属于知识分子,因此,被那群“热血沸腾”的红卫兵们打成了“臭老九”,接受那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折磨与侮辱。
众所周知,文革中批斗的残忍,简直是令人发指。
就算不说在高台上所受到的侮辱,那一次次深夜中的“审问”也足以令人疯狂。
在这种无边的恐惧与屈辱之下,无数知识分子和无辜的百姓选择了自杀。
我的爷爷在那种我们如今难以想象的痛苦中不断地忍耐,但人的忍耐是有极限的。
时间一长,他也不可避免地想到了终结自己的生命。
可当他想到了自己还未长大的孩子们,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忍耐下去。
好不容易,他被放了出来。
昔日的工程师的知识,已经用不上了。
中国史学史论文:从《史记》《汉书》游侠传比较司马迁与班固之著史思想
从《史记》①《汉书》②游侠传比较司马迁与班固之著史思想摘要:《史记》与《汉书》比较而言,《汉书》更符合统治阶级的意志。
虽然《汉书》有许多章节脱胎于《史记》,但绝非简单的重复,《游侠传》就是显著的一例。
两书虽同写游侠,但对其评价却大相径庭。
《史记·游侠列传》热情赞扬游侠急人之难的高尚道德和反抗封建专制的精神,而《汉书·游侠列传》则批评游侠破坏封建礼法,宣扬“政自君出,而下无觊觎”的等级制度和君主集权制度不容丝毫动摇。
关键词:司马迁;班固;游侠;著史思想。
活跃于秦汉时期的游侠,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
战国晚期,关东六国的游侠之风十分盛行,但在西边的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改变了“民勇于私斗,怯于公战”③的局面,又颁行《游侠律》规定:“游士在,亡符,居县赀一甲,岁卒,责之。
”基本上没有游侠生存的土壤。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六国与秦的文化互相混融,一面是朝廷严禁游侠,另一面是六国炽盛的游侠之风不可能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这时的侠,遂成为一种潜流,秘密地活动于社会底层。
12年后,陈胜起义于大泽乡,游侠之士乘乱逐鹿,走向前台,形成了秦汉之际游侠参与社会生活的壮观场面。
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政治逐渐趋于稳定,经济逐渐恢复繁荣,社会结构也趋于复杂多样,游侠又开始活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和班固的《汉书·游侠传》都对他们的活动做了记载和评价。
一、司马迁笔下的游侠《史记·游侠列传》伊始,司马迁就开宗明义,表达了对游侠的赞美态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既已存亡①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②施丁(主编):《汉书新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③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234页。
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历史论文参考
历史论文参考历史论文参考3000字(通用14篇)历史论文参考篇1摘要:诠释学是一个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哲学理论,是西方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有关作用、理解和解释等理由的哲学体系、策略论或技术性规则的统称。
而中国的民族文献学研究,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还处于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
因而,从诠释学的视野去讨论图书馆民族文献研究的作用和作用,是对中华民族文献研究理论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诠释学;图书馆;民族文献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形式多样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这块富饶、瑰丽的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并共同缔造出璀璨夺目、浩如烟海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这其中就包括了在时间长河中所凝聚、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各民族文献。
但是,随着各族人民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不断进步与增长,虽然中国的学科体系建设与学术研究成果有了较大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与严谨。
但由于学术界学科界定和相关策略论研究不够清晰所造成的认识和其他方面的理由,作为反映中国各民族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各种民族文献,目前仍就处于一个尚未完全被开发和解读的尴尬状态,这就使得民族文献学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弱势的境地,而一些曾经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文献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推广和保护传承,已沦入濒临散佚消亡的命运。
究其理由,就是没有一套能够较好地正确指导解释和解读民族文献,特别是中华民族古籍文献的策略论。
1、诠释学是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规则的学科诠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往返于神界与人界之间,为人与神传递消息的信使赫尔默斯(Hermes),因为奥林匹斯山上诸神的语言与人间的语言不同,作为信使的赫尔默斯就需要将传递的信息进行翻译和解释,从而使得人类能正确理解神的旨意。
正是基于这种最初的含义,古代语文学家都用“翻译”和“解释”来定义诠释学。
由于从赫尔默斯发展而来的诠释学有传达诸神的旨意的含义,而这种旨意带有一种无条件服从的“神授意味”,使得诠释学在某种作用上被看作是一门我们必须把它的要求当做真理和命令一般加以服从的艺术,因为它能理解和解释那种对我们封闭的东西——陌生的话语或他人未曾说出的信念。
史学论文:分析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新史学
分析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新史学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建立比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要早十年。
梁启超的史学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史学,可以说他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创始人之一, 同时是西方资产阶级历史理论最早的传播者和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奠基人。
纵观梁启超先生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梁先生对史学研究有特别的偏爱,尤其在史学方法论和史料学等方面梁启超先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他的每一部著作中都展现出了对封建史学批判的思想。
在戊戌维新期间他就曾大声疾呼“史界革命”曰:“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
他把史学与救国联结在一起。
这是梁启超先生新史学的一大特点。
一、史学史:梁启超对传统经史学的解构作为一个成长于传统封建士大夫家族的文人,梁启超受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他建立的新史学正是在对封建史学的反思中形成和逐渐完善的。
因为“新”史学就是向传统旧史学的挑战和解构。
后世的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的内容,相当重要部分的内容与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史学理论的正统论、春秋笔法、史例史体等,都与经学有着不可分的关系。
到了近代,特别是20 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大变动,加之新史学思潮和西方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史与史学理论学科的出现对旧中国的影响,促使他举起史学革命的大旗,把传统经学放在审判的地位上。
可以说,他在努力摧毁经史之学,即对涉及古代史学思想的经学进行全面解剖,是一次对传统经史学的解构。
在梁启超先生1901年到1902年写的两篇文章《中国史绪论》和《新史学》中,他尖锐地指出了传统史学的弊病。
他认为史学根本的弊病是封建政治,并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新史学的建构,从而初步构筑起其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这些主张成为他日后治史的方针。
随后,1902年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传统史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
指出封建史学最大的缺陷就是服务的对象狭窄,只有君史而忽略了大众史。
他说:“质而言之, 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 总不离贵族性, 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或官阀阶级,或知识阶级。
高中历史论文15篇
高中历史论文15篇1.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该论文探讨了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通过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政治运动、社会动荡以及文化变革,我们可以理解这一时期对中国社会结构、教育体制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2. 中国封建的起源和发展这篇论文研究了中国封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从封建制度的建立、君权的稳定到官僚体系的建立,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封建如何影响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
3. 秦朝的统一中国和秦始皇的政治手段本文重点探讨了秦朝统一中国和秦始皇赢得统一背后的政治手段。
通过研究秦朝的法律制度、行政改革和军事扩张,我们可以了解秦始皇如何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并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4.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该论文研究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通过探讨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之间的贸易、文化交流和技术传播的影响,我们可以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5. 明清时期的官僚体系和统治方法这篇论文研究了明清时期的官僚体系和统治方法。
通过研究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官员选拔和统治策略,我们可以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秩序。
6.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与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了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与其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研究中国古代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突破和对全球科技进步的贡献。
7. 清朝对西方列强的应对和变革该论文探讨了清朝对西方列强的应对和变革。
通过研究清朝的对外政策、经济改革和军事现代化,我们可以了解清末时期中国在应对外来挑战和实现国家变革方面的努力。
8. 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冲突这篇论文研究了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冲突。
通过探讨中国传统价值观、家庭观念和现代社会的冲突,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文化困境和挑战。
9. 中国古代的战争策略和战争文化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战争策略和战争文化。
通过研究中国古代的兵法、战争思想和军事组织,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在战争中的优势和对战争的独特理解。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分析论文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分析论文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分析论文李根蟠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
他通过与同行的交往,了解到在渝东从事本地区盐业史研究的刘卫国同志,未进大学校门学习历史学的专业,是一位长期从事本地区盐业工作的实际工作者,但经过长期的实际观察、探索,掌握了“由当今存在的历史遗存去认识历史”的研究方法。
李教授对其研究成果充分肯定,赞扬他“取得了渝东盐业史研究的新突破”,本文即以此作为个案进行分析,上升到理论层面,阐发其研究方法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李教授的文章由具体而抽象,写得很有理论色彩,指出历史研究不仅要重视由历史文献或考古资料出发,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还应当重视依据历史遗存( 包括现存的习俗、技艺、谣谚、信仰等) 去逆向认识历史的研究方法。
文章中指出,“如果说历史文献和历史文物是以固态的形式存在的话,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遗迹则以活态的形式存在。
由于它是活生生的过程,故具有考古材料和文献材料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可以弥补固有的历史文献和历史文物的不足”。
同时,正如马克思所形象概括的.,“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因此,考察处于较高形态发展阶段的事物即为考察处于较低形态事物的“钥匙”。
本文依据这一理论思维逻辑向我们展现了: 刘卫国同志没有盲从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而是以现实情况检验其可靠性和可信度。
长期的实践经验和深入观察,使他对“四川井盐业始于秦末李冰在成都平原开凿盐井”的成说产生怀疑,经过执着的努力,终于揭开渝东盐业历史之真相。
他对渝东地区400 余口古盐井进行长期的观察,把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盐井区分为原始井、雏形井、过渡井、人工井四种基本类型,它们是依次演进的系列,而前三者本质上都是盐泉,只有最后一类才是真正意义的人工井。
他又深入分析影响盐井演进的地理和历史因素,探讨不同的地理环境如何造成分布各地的盐井呈现各种类型,并论证推动演变的动力则是洪水。
作者充分肯定刘卫国立足现实以考察历史的思路和方法,认为他“成功地揭示了渝东地区自然盐泉向人工盐井演进的规律,这在盐史研究中无疑是一种创新”。
有关历史的学术论文
有关历史的学术论文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有关历史的学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有关历史的学术论文篇一论叙述的历史【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学定义与目的的思考,探讨史学发展的沿革,并藉此探索史学辉煌与沉寂的内在原因。
同时通过思索目前国学热与全民读史热潮的内在动因,探索如何兼顾史学的科学性与扩大学科的群众基础等问题。
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创新是其发展不竭的动力。
叙述历史无疑是增加史学群众基础的不二选择,史学平民化是一个趋势。
如何兼顾叙述的历史和考证的历史,处理历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历史学;叙述史学;史学理论;后现代一、历史学的定义与叙述史的关系1、历史学与叙述史学的关系。
关于历史的定义不同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这些感悟或与时代相关或与治史准则相联系。
而几乎所有关于历史的定义无不关注到了历史的叙事这一价值。
瞿林东先生在《中国史学史纲》一书中说:“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记载与撰述的综合活动,这便是史学。
”i而杜维运先生也有过类似的叙述“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简言之为往事),或者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往事的记录)。
” ii关于这一问题西方也有类似的认定,影响西方史学界数百年的兰克学派创始人兰克,在《拉丁民族日耳曼民族史》一书中提到,“人们一向认为史学家的任务是批判过去,为将来利益正时代,我不主张这样,我真正希望记录过去的事情”。
中西史学家何以对此有着类似的认识,我认为基于历史以下几个特点。
从历史的本身来看历史是有事实的构成,事实的确认,事实的表达,三方面组成。
而事实的构成是其基础。
而历史的本身,其实就是过去的事。
是过去事物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
叙述主义历史哲学承认历史事件的存在,但由于他们认为这样的事实即使存在,对现在、对今人也没有什么意义,因而他们的主要关注点不是历史实在或“客体”,而是对“客体”的解释和叙述,认为历史的意义取决于对历史的解释,而历史解释不能不依托于历史叙事。
西方史学史论文
一、历史和历史学有位史学家断言,给“历史”下定义比撰写史书还难。
甚至有人说,古往今来,有多少位史学家即有多少种关于“历史”的定义。
我们常说的,“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的“历史”显然指过去的发生的一切;“要尊重历史”,即是尊重过去发生的客观事实,强调今天的言行必须符合客观历史实际。
而我们所能读到的只是对历史的阐述,即历史书。
这里的“历史”是指用文字写成的历史,它相对于客观的历史而言,包含着人的好恶是非、价值判断。
除了上述两种意思外,“历史”还可以指一门学问、一门专业、一门学科。
当我们对别人说“我是学历史的”,我们实际上是把“历史”视为一门学科、一门专业。
可见,“历史”一词有三层基本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一是指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即历史著述,即是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主体化的历史,它又可以分为历史记录和史学著作两部分;它还指一门学科,或是一门专业。
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什么是历史?历史,广义来说,是指宇宙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它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属性。
没有无历史的食物。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这样给历史界定过范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连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自然史,即所谓的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所需要研究的是人类史……”①相对于广义的历史而言,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史即是狭义的历史。
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学就是以这狭义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
那么,历史究竟是什么呢?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事物、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它发生于过去,而与现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历史具有客观实在性,也就是说,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发展过程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绝不会因任何人对它们加以否定或肯定而改变其存在。
那么,历史与我们平时所阅读的书籍,即历史著述,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历史著述则有完全不同的涵义和性质。
历史学习论文范文3篇
历史学习论⽂范⽂3篇历史学习能⼒培养论⽂当代教学改⾰的主题是强调学⽣的主体作⽤,突出学⽣的⾃主学习和研究能⼒的培养。
它是对以教师为中⼼的传统教学的⼀场“⾰命”。
然⽽,在这场“⾰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时缺少“⾃主”能⼒,⽽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些课堂教学改⾰搞得“轰轰烈烈”,⽽最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
究其原因,⼀⽅⾯,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的影响根深蒂固,学⽣长期形成⼀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往往只是追随⼀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主学习能⼒进⾏全⾯系统的培养,造成学⽣在⾃主学习中⼒不从⼼。
我在⼏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探索中,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
从中总结出⼀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必须从以下⼏个⽅⾯对学⽣⾃主学习能⼒进⾏全⾯系统的培养:1、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法通过⾃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是学⽣学习能⼒的⾸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的基础保障。
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学习效率的⾼低,这⽅⾯能⼒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1、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要体现。
每⼀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
⼀⽅⾯,教师可以提供⼀些相关技巧,供学⽣借鉴;另⼀⽅⾯,更多的是需要学⽣能举⼀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探索概要掌握某⼀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重⼤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段的复杂内容,学⽣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
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重组,提取记忆要素。
可以借鉴语⽂科的学习⽅法,如找出每⼀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概括段落⼤意、中⼼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定的程序进⾏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中国史学史论文从《史记》《汉书》游侠传比较司马迁与班固之著史思想
中国史学史论文从《史记》《汉书》游侠传比较司马迁与班固之著史思想中国古代的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我们理解历史和传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史记》和《汉书》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的经典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思想。
而其中关于游侠传的内容,更是以司马迁和班固两位史学家的著作为主要讨论对象。
本文将从《史记》和《汉书》的游侠传入手,比较司马迁和班固在史学思想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首先,我们来看司马迁的《史记》。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被誉为中国史学的奠基人。
他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纪传体(记述历史实事)和表(编制历代君臣的年表)两部分组成。
他以王侯将相和大事为主线,通过纪传体的形式叙述了从五帝到西汉武帝刘彻统治时期的历史,并通过编纂历代君臣的年表,展示了千年历史的发展脉络。
与司马迁相比,班固的《汉书》在史学思想上有一些差异。
班固是东汉时期的史学家,他的《汉书》是一部以编年体为主要形式的纪传体通史。
不同于《史记》以王侯将相和大事为主要叙述对象,班固更多地关注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风貌,着重描写汉朝君臣的生平事迹。
在《汉书》中,班固强调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关系,并对历史人物的品德进行评价,试图通过历史的批判和启示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游侠传是《史记》和《汉书》中一个共同的篇章,它记录了古代中国游侠精神的发展以及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游侠传以陈胜吴广、刘邦和项羽等人为代表,反映了他们在战乱年代中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
另一方面,在班固的《汉书》中,他以陈汤、陈平和翟方进等人为主要对象,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他们的游侠行为和为国家辅助和维护的情念。
虽然司马迁和班固在史学思想上有一些差异,但他们都致力于通过历史的研究和记录来展示古代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司马迁注重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力求还原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而班固则更加关注历史人物和道德修养的关系,试图通过历史的反思来提高人们的品德。
史学论文范文
史学论文范文
内容: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其中商业的发展尤为显著。
这一时期,随着农业的稳定增长和手工业的繁荣,商业活动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首先,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调整。
明初,朱元璋为了稳定政权,实行了一系列重农抑商的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逐渐受到重视。
到了清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商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相对放松,商业税收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商业的繁荣促进了手工业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明清时期,手工业产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推动了国内外贸易的兴盛。
同时,农业的稳定增长为商业提供了丰富的商品来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再者,商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革。
随着商业的繁荣,商人阶层的地位逐渐提高,他们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商人通过贸易积累的财富,开始投资于土地和其他产业,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最后,商业的发展还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社会思想的更新。
明清时期的商业交流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更包括了文化和思想的交流。
商人在各地的往来中,带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和思想,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思想的更新。
综上所述,明清之际的商业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史记的论文1500字
关于史记的论文1500字篇一:史记论文《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年始称《史记》。
《史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由司马迁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总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馀字,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
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
“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
《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系。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先生大概是从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两个方面来评价的。
“史家之绝唱”是指其历史价值,“无韵之离骚”乃指《史记》的文学价值。
“史家之绝唱”的评价已是颇高。
“绝唱”二字是为绝前而后未出,也就是唯一。
不仅是因为《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的这种题材。
大凡读史之人,都会有相似体会:历史不可究,因而具有时过境迁的不可辨认性。
写史咏史的文献篇目虽多,对于历史的记录大多难以避免其要么晦涩难懂,要么枯燥乏味。
史家之绝唱”是说其历史学成就。
司马迁参酌古今,创造出史书撰写的新体例。
自此例一出,历代史书,尤其是二十五史,遂不能出其范围。
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举凡治乱兴衰、典章制度,均分门别类,条分缕析。
通史、纪传、通典、通考,纪事本末,大都导源于此。
《史记》确实是集先秦及汉初之大成的私家著作。
分量之大,卷帙之多,内容之富,结构之严,体制之备,均可谓空前。
班固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之实录。
”“实录”精神,又堪称绝后。
有关历史学的论文
有关历史学的论文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这一门古老的人文学科的现代化正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历史学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有关历史学的论文篇1清朝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摘要】清朝时期所修建与应用的避暑山庄占地面积非常大,建筑风格恢宏大气,以其所营造的秀丽清新的景色而为世人所称奇。
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该山庄共由平原区、湖区、宫殿区、以及山区四个部分所构成,各个部分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自成系统。
避暑山庄的存在可以说完整地见证了清朝时期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其自身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作为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避暑山庄除具有皇家避暑的功能以外,还具有处理政务的功能,体现出了深刻的历史发展以及文化内涵。
文章即就清朝时期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详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避暑山庄;清朝时期;历史文化价值避暑山庄是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保存至今的清朝时期避暑山庄包括承德避暑山庄等,这些避暑山庄除了在清朝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外,也是当今我国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清朝时期修建而成的避暑山庄往往耗时较长,就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其始建于1703年,历经三代皇帝方建成。
自康熙起,历代皇帝都在承德避暑山庄避暑,也将其用于与多民族领导人的交往合作,故而使得避暑山庄在体现避暑、休闲价值的基础之上,还成为了我国自清朝时期以来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见证。
一、清朝避暑山庄的历史发展承德避暑山庄修建于康熙四十二年间,该建筑物的表面价值是为清朝皇帝提供休闲、避暑的场所,也可兼作处理政事的场所。
然而,从当时历史发展的情况上来看,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还具有非常浓厚的政治色彩与背景。
承德避暑山庄修建时的康熙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内有吴三桂等藩王的叛乱,外有蒙古国边境的动态。
康熙机皇帝为了安抚少数民族的民众,稳固国家整体政权,于是下令修建承德避暑山庄。
史学史论文
史学起源的原因探究[摘要]史学是记述和研究历史演进,以展示未来的学科,研究史学起源对学习和研究历史有重要意义。
在查阅大量的史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史学起源时期的社会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史学起源于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意识的觉醒之后,以及史学起源的相应的社会物质条件。
同时辨析了伴随着史学的产生而产生的史官并非史学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史学、起源、原因、史官史学起源是一个既古老又新生的历史课题。
说它古老是因为从汉代开始就有人们开始探究,说它新生,是因为直至今天,依旧是历史学家的研究课题,而且不断有新的观点提出,足见其重要性。
史学起源自先古时期历史意识的萌芽,至迟与西周宣王时期,形成了官方自觉地记录历史,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进过程。
推动一件新事物的产生,当时的社会需求是推动力,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是肥沃的土壤。
对于史学起源漫长的过程,有着诸多原因,下文将逐一论述。
(一)“由历史意识的觉醒,产生社会的需求。
”①历史意识的产生标志着史学的起源。
何谓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同时,这也是一种需求意识。
科学的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直接的应用需求,是推动事物产生的根本动因,这种需求来自人们意识的觉醒。
“中国史学的历史,可以从远古的传说说起。
所谓远古,是指文字记载以前的遥远时期。
在这时期,虽还不可能有史学,但追本求源,还是要从这里说起。
”②因为在上古时期或是更远的时期就出现了历史意识的萌芽。
其萌芽体现在关于远古①谢保成:《史学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2页。
②同上的传说中。
关于远古的传说则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各部族始祖降生的传说。
如黄帝之母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24月而生黄帝。
商始祖契之母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
这类笼罩神秘色彩的传说反应了各个部族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所以只有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论文]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第一章史学的产生第一节失学的萌芽一、中国史书的特点:1、记述的连续性;2、内容的丰富性;3、体裁的的多样性二、史,历史,史学“史”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原意是指掌握文献记载的官职(史官)。
“历史”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指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即活的历史事实;一指历史的记载,即被史学家认识或掌握了历史事实。
“史学”是指一门学问,一门以人类客观历史为对象,利用各种史料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规律的科学。
它相当古老,且无所不包,但“史学”一词,产生较晚,“史学”由产生到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也由一个历史过程。
三、口述史事和三代史诗口述史是最早所传播历史的手段,它不仅在文字产生之前,在文字产生以后的很长时期内仍是一种重要形式,直到文字记载发展比较成熟,书写工具比较方便之时,口述史事才被记载并保存下来。
在先秦口述史事一直在史事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
传说的历史(口述史事)内容有两大特点:1是传说人物被神话;2是英雄人物都是群众利益代表者。
这既反映了当时认识水平的底下,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历史观点。
三代史诗是指夏商周时期以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为主要内容而编成的史诗。
它们都是经过长期流传,不断加工完善起来的众人的作品。
今天能见到的三代史诗主要保存在《诗经》中,三代史诗与历史传说一起反映了广阔的社会内容,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并对后来的某些史体有创始之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汉武帝立五经博士,把《诗》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始称《诗经》,汉时赵人毛苌所传的《毛诗》独传,故又称《诗经》为《毛诗》。
《诗经》创作的年代由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历时五百年之多,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贵族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为歌颂祖先神灵之辞。
《诗经》的价值:1、是研究商周的重要历史史料;2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3还描写了古人爱情与婚姻的情况。
四、史官、档案、编年纪史官产生大约与“史”字同时。
最初的史官除记事外,还兼有多方面的职责,地位尊贵显要,官职是世袭的,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机构的完善,史官职责逐渐有了明细分工,史官与中国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起源的原因探究[摘要]史学是记述和研究历史演进,以展示未来的学科,研究史学起源对学习和研究历史有重要意义。
在查阅大量的史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史学起源时期的社会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史学起源于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意识的觉醒之后,以及史学起源的相应的社会物质条件。
同时辨析了伴随着史学的产生而产生的史官并非史学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史学、起源、原因、史官史学起源是一个既古老又新生的历史课题。
说它古老是因为从汉代开始就有人们开始探究,说它新生,是因为直至今天,依旧是历史学家的研究课题,而且不断有新的观点提出,足见其重要性。
史学起源自先古时期历史意识的萌芽,至迟与西周宣王时期,形成了官方自觉地记录历史,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进过程。
推动一件新事物的产生,当时的社会需求是推动力,社会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是肥沃的土壤。
对于史学起源漫长的过程,有着诸多原因,下文将逐一论述。
(一)“由历史意识的觉醒,产生社会的需求。
”①历史意识的产生标志着史学的起源。
何谓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同时,这也是一种需求意识。
科学的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直接的应用需求,是推动事物产生的根本动因,这种需求来自人们意识的觉醒。
“中国史学的历史,可以从远古的传说说起。
所谓远古,是指文字记载以前的遥远时期。
在这时期,虽还不可能有史学,但追本求源,还是要从这里说起。
”②因为在上古时期或是更远的时期就出现了历史意识的萌芽。
其萌芽体现在关于远古①谢保成:《史学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2页。
②同上的传说中。
关于远古的传说则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各部族始祖降生的传说。
如黄帝之母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24月而生黄帝。
商始祖契之母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
这类笼罩神秘色彩的传说反应了各个部族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末期,所以只有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2)有关人与自然界斗争获胜的传说。
远古时期,天的四极快要坍塌,大地开始裂开,天火燃烧不息,大水浩瀚不止,女娲炼五彩石补天以救苍生。
还有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等。
(3)有关农事的传说,如周的始祖神农氏自幼爱好耕种,善于选用良种;烈山氏之子柱能殖百谷蔬菜等等;(4)有关部落战争的传说。
最著名的是皇帝战胜蚩尤,又于阪泉之野战胜炎帝的故事。
这些神话传说主要是讲述人类祖先为求生存而不屈不挠斗争和艰苦创业历程,被作为了激励后世艰苦奋斗和创造的优秀例证。
在没有记录条件的情况下,传说人们以口传诵,他们讲求实用性,注重对现世的作用,所以已经具备了史学的某些实用性特征。
历史意识的觉醒来源于对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兴趣。
在历史进程中,“人们自觉地产生对社会大变动、大事件进行系统性描述和记载的冲动,从而产生准确历史记忆的客观需要,进而促使人们予以总结以及进行理性的思考。
”③当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自觉产生的追述根源和背景的需求转变成一种社会的集体需求时,就会提出寻求方法找到过去的记录和印记,并对大的社会变化和事件进行记录,以记事求真,供后世借鉴和使用。
于是在先秦时期的早期,出现官方记录社会大变动、大事件的具有部分史官性质的政府官员,但还未成形。
原始先民的历史意识是史学思想的最初萌芽形态。
最初的历史意识是在同自然斗争中、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
原始人从以往的行动中,逐渐地思索、总结出自身活动成功于失败的原因,然后通过口耳相传或结绳记事流传下来。
比如,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发现了有效的灌溉方法,便会通过结绳记事的方法记录下来,以便后人使用。
《尚书·盘庚》篇多次提到“古我先王”及“古我先后” ,又引了迟任的一句话,“人惟求旧” 。
可见殷人非常重视历史经验。
由此可知,古代史学的起源,应推溯到人们认识到史实的重要性,并设法保存重要史实的时候。
当时还没有文字,主要靠记忆和口传,保存下来一些重要事实。
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很多,逐渐有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认识,甚至有了“察往以知来”的认识。
而后,更高级的表达方式便是文字,《春秋》、《左传》等的记录方式和方法是后人所作史书的铺垫。
史书与史学思想结合起来,成为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有比较完备的文字和可以运用的历法,这是史学起源的客观条件。
③乔治忠:《中国史学起源问题新论》,《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3期,第27页。
历史学者傅玉璋认为夏朝就有文字,他认为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六书”(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转注)的规模,出现了长达一百七八十字的记事文,这不是初创文字时所能达到的。
考古资料证明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发现了文字,这与仓颉造字的传说一致。
他认为,根据专家研究发现史马迁的《史记》记载的殷王的世系和事迹基本是真实的,可见殷代历史是有文字根据的,商之前就有文字。
所以有可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比殷商更早。
但目前我国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的甲骨文,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显示出殷商时代已经有了相当完备和成熟的文字。
继甲骨文之后是金文,即自商朝末期到战国末年,用大篆铸于钟、鼎、彝、尊等青铜器物上的,铭文,又称为钟鼎文。
甲骨卜辞、青铜文之事单篇的时政记录,尚不能明确记录历史,但商周的文字记录比起远古没有文字的传说相比,显然是跨出了一大步。
文字产生并且用于记述史事,与口耳相传具有十分不同的意义,“它能够使所包含的内容凝固下来,保持一定的面貌,避免口述往事那种不断流动、遗忘、添加渲染而无踪迹可以核查的状态。
”至于历法,传说自有夏就已产生,孔子曾主张“行夏之时”,战国时有讲述夏历的《夏小正》一书。
④历法也是史事记述能否完备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确切时间的记载,无论其真实程度如何,价值都会大打折扣,即使单单从史料利用角度而言,也必须首先将其中关键的时间要素考订清楚,否则很难进行深入的研究。
如果记事者没有写明确切时间的意识记事文献缺乏完整的时间要素,则根本不能作为历史学产生的标志。
中国历法产生的详情,还有许多未能考察清晰的问题,但殷商甲骨卜辞中以干支记日,以及记载月份已十分普遍,唯在纪年上还存在较大的缺陷,这种缺陷到周代依然延续。
直至周朝周厉王的国人起义(公元前841年)之后,才有准确的史年表。
西周也是史学的形成时期。
较之文字和历法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社会意识中的历史意识决定以及其产生的社会需求。
早在原始时代,人类就开始意识到自己现时的生活同以前的历史有一定的联系。
生活在70万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把自己群体中死去的成员安葬在自己栖息的洞穴里,表明他们已经多少意识到自己现时的生存同自己群体中死去的成员的生存有某种连续性。
后来,在原始人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中,这种萌芽状态的历史意识就更明显。
因为那样的崇拜表明,他们意识到图腾和祖先同他们现时生活的幸福或不幸有一定的关系。
古埃及是最早的文明古国,文字产生甚早,远超前与其他古国,但始终未能独立地产生中国与希腊那样的史学文化。
汤普森在《历史著作史》中指出:“埃及人从来就不是一个很喜欢写历史的民族”,因此古埃及虽有丰富的史料,例如大量的铭文,但没有产生自己的史学。
“埃及铭文的历史价值必须经常细心判断,因为诸法老往往把他们祖先的事迹,归到他们自己名下。
他门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方法很简单,磨掉石柱或墙壁上已记载的事迹中那位英④乔治忠:《中国史学起源问题新论》,《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3期,第27页。
雄的名字,然后刻上自己的名字就行了;或者把别人的功绩记录抄刻在另一块石板或纪念物上,把过去完成那些功业的真正君主的名字改成他们自己的就行了”。
这种行为,是中国古代最荒唐的皇帝也不可能做出的,由此可见,古埃及几乎没有记事需要真实的观念,缺此意识,即无法原发性地产生本民族的史学。
(三)辨析史官与史学起源的关系因为“史学寓于史籍,史籍撰自史家。
语其发生之序,则史家最先,史籍次之,史学居末。
而吾国最古之史家,即为史官。
盖史籍掌于史官,亦唯史官乃通于史学,故考古代之史学,应自史官始。
”⑤所以历史学家金毓黻认为先有史官,史官经研究精通历史,才有史学,史官的起源是由于史官的存在所致。
这一观点,根据已有的资料,有必要对其进行辨析。
首先,从史官的职能看。
自古的史官都是官方设置的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
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
史官的原型产生于巫、“贞人”等,这类巫师,在原始社会后期的特殊地位和宗教作用,具备了部分史官的职能,但不能称其为史官。
“盖史之建官,其来尚矣。
昔轩辕氏受命,仓颉、沮诵实居其职。
至于三代,其数渐繁。
”⑥刘知几认为仓颉、沮诵创造文字,也是行使了史官的职能,也算是史官,商周的史官数量比较多,而且职能分工上已经比较完善。
但文字的出现最早可能在夏朝,上古的轩辕和仓颉造字的只是传说,连文字记录都没有,所以不可能是史官,只是可以认为他们可能具备了史官的部分职能。
这也就在职能上说明在史学起源时并未出现史官,史官并非史学起源的原因。
其次,从史官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看。
“史”字早在甲骨文中即已出现,兼具后来“事”、“吏”、“使”之义,任何受命办事官员皆可称作“史”官,更重要的是甲骨文“史”字或写作“”,被不少甲骨学家解释为田猎与战争中的手持武器者。
殷周之“史”就是“吏”,可以是任何受命任职的官员,包括武官在内。
再有,甲骨文与殷商金文反映出直至商末都有“作册”的官职,作册带有人名的记载很多,如“作册吾”、“作册丰”、“作册宅”、“作册般”等等。
“册”肯定是由竹简、木简等书写载体连接一起的文件,殷商既有“作册”官员,册、典内容是册命、文诰等等政府文书,作册的职责为拟定与宣布册命,所以殷商的册、典还不能说是有了正式的历史记录,所以殷商没有正式的史官。
周初保留了“作册”这种职官,其职责应为以文字事务服务于周王朝以及诸侯国,包括册命、文书的撰拟。
⑤周文玖:《中国史学史学科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重读金毓黻先生<中国史学史>》,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20卷第3期,第50页。
⑥刘知几著,浦起龙通释:《史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16页。
周初王室的作册,常以地位尊崇者担任,西周成康时期的荣伯,地位十分尊贵,《尚书序》、《史记·周本纪》皆记载“成王既伐东夷,肃慎来贺,王俾荣伯作《贿肃慎之命》”。
宣布册命为作册之职,故荣伯是以高贵的身份出任周朝的作册。
《史记》又载“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作策”即作册,而任作册之职的毕公,有紧紧排列于召公之下的尊贵身份。
作册与“史”相比,无论殷商还是西周,显然具有了较大的专职性质,其主要职责是掌管官方文书事物,乃以文字性工作从事人世间的行政事务,不同于贞人、巫史的神秘性、神职性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