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师招聘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共7套
历史教师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历史教师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答案:C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A. 推恩令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郡县制D. 科举制答案:B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其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A. 经义、策问、诗赋B. 经义、律令、诗赋C. 经义、策问、律令D. 律令、策问、诗赋答案:A4.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A. 设立东厂B. 废除丞相C. 实行海禁D. 推行一条鞭法答案:B5. 清朝康熙帝时期,为了加强边疆管理,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A. 设立驻藏大臣B. 设立伊犁将军C. 设立南洋大臣D. 设立东厂答案:A6. 辛亥革命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A. 中华民国B. 中华帝国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D. 中华人民共和国答案:A7.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1年7月B. 1922年7月C. 1923年7月D. 1924年7月答案:A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中,规模最大的是:A. 晋察冀根据地B. 陕甘宁根据地C. 晋冀鲁豫根据地D. 苏北根据地答案:A9.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运动是:A.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B. 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C.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D. 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答案:D10.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以下哪项措施不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错误政策?A. 大跃进B. 人民公社化运动C. 上山下乡运动D.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辛亥革命答案:A12.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A, B, C, D13. 下列哪些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 提倡民主B. 提倡科学C. 反对封建礼教D. 提倡白话文答案:A, B, C, D14. 下列哪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 “打倒列强,除军阀”C. “废除二十一条”D. “还我青岛”答案:A, C, D15. 下列哪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战役?A. 平型关大捷B. 百团大战C. 台儿庄战役D. 淞沪会战答案:A, 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
初中教师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中教师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种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答案:B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宪宗答案:A3.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最早用于军事是在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C4.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校D. 朱厚照答案:A(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其他选项均为明朝皇帝)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哪一项?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C.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 新文化运动答案:A二、填空题6.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发生在_________朝。
答案:汉朝7. 唐朝时期,著名的“开元盛世”是由_________皇帝开创的。
答案:唐玄宗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共进行了_________次。
答案:七次9.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针对_________问题提出的。
答案:台湾10.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推翻了_________朝的统治。
答案:清朝三、简答题11. 请简述“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它打破了世袭和门阀制度,使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人才的选拔。
同时,科举制度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质。
12. 请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答案: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时期中国对外交流和海上贸易的重要活动,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强大的海上力量,而且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乃至非洲等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世界航海史和文化交流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论述题13. 论述“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历史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

历史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历史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1.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A夏、商 D.商、周C西周、春秋、战国 D.夏、商、周2.战国时期,认为“天行有常”的思想家是A.孔子B.墨子C.荀子D.孟子3.隋唐时期出现在江东地区的、便于水田耕作的工具是A.图1所示B.图2所示C.图3所示D.图4所示4.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5.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是A.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B.封建皇权的专制统治C.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D.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啊6.下列关于我国10—13世纪历史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宋与元朝先后出现大一统局面B.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C.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D.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7.关于洋务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C.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洋务运动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洋务运动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产物B.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8.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A.推翻了清王朝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9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主张B.《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私有制的主张C.《资政新篇》改变了《天朝田亩制度》在改造社会方案上的落后性D.《资政新篇》改变了《天朝田亩制度》所倡导的社会模式10.国共两党历史上曾实现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得以实现的最基本条件是A.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B.两党阶段性斗争目标相同C.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D.两党方针、政策完全一致11.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航程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指A.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和影响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2.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的领事裁判权被取消于A.大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13.淞沪会战在战略上最重大意义在于A.为保卫南京赢得了宝贵时间B.表现了中国军队抗击侵略的勇气和决心C.使抗日战争转人相持阶段D.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14.建国初期开展的运动中,体现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精神的主要是A.土地改革运动B.抗羌援朝运动C.三反、五反运动D.镇压反革命运动1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根源在于A.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对国情认识不足D.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16.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A.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C.中国外交方针的改变D.第三世界的崛起17.马基雅维利与孟德斯鸠都A.从神学角度考察现实社会B.是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C.批判封建专制王权的腐朽D.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政治学说18.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和变化,其表现不包括A.英国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B.拉美独立革命揭开了序幕C.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D.欧洲大陆兴起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1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所以不能长久维持,主要是因为该体系A.暂时协调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B.建立在对战败国的严厉惩治上C.依据各国现有实力而确立D.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20.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普遍的改革潮流,其实质是A.要求摆脱苏联的控制B.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缓和国内日益尖锐的矛盾D.逐步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二,材料分析题(21题12分,22题12分共24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师招聘考试中,以下哪项不是考试内容?A. 教育学B. 心理学C. 历史学D. 计算机科学答案:D2.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主要考察哪些内容?A. 教育史B. 世界史C. 中国史D. 所有选项答案:C3.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项不是考察重点?A. 重要历史事件B. 重要历史人物C. 重要历史文献D. 现代科技发展答案:D4.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项是必考内容?A.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B.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C. 中国古代文化成就D. 所有选项答案:D5.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项不是考察范围?A. 中国古代史B. 中国近现代史C. 世界古代史D. 世界近现代史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些内容是考察重点?A.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B.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C.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D.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答案:ABCD7.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些历史事件是必考内容?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开疆拓土C. 唐太宗贞观之治D.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答案:ABCD8.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些历史人物是考察重点?A. 孔子B. 孟子C. 王阳明D. 朱熹答案:ABCD9.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些历史文献是必考内容?A. 《史记》B. 《资治通鉴》C. 《四库全书》D. 《永乐大典》答案:ABCD10.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些历史时期是考察范围?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唐宋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教师招聘考试历史部分的考察目的。
答案:教师招聘考试历史部分的考察目的是检验考生对中国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12. 简述教师招聘考试历史部分的考试形式。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到设置选修课的目的是( )。
A.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健全知识体系B.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C.为学习文科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知识D.与历史高考衔接,有助于学生高考复习【答案】 B2、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成功塑造“智绝”“义绝”“奸绝”人物形象的是()。
A.西游记B.三国演义C.红楼梦D.水浒传【答案】 B3、二战后,德国总理阿登纳曾经表示:“一位联邦德国总理必须同时是一个好的德国人和好的欧洲人”。
为此,阿登纳()。
A.积极谋求两德统一B.主动推动欧洲联合C.协同美国发动冷战D.挑战美国经济霸权【答案】 B4、要了解“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可查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5、“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这是康德对启蒙运动含义的理解,你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B.要以人为中心考察一切,认识一切C.人生活在世界上,为人处世要有理智D.人要运用自己的理智。
对世间万物做出自己的判断【答案】 D6、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
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答案】 C7、20世纪后半期,我国决定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国家发展高科技的重点。
这一科技发展规划是()。
A.“七五计划”B.“985工程”C.“211工程”D.“863计划”【答案】 D8、黄遵宪诗曰:“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以下历史事件中,哪一件事标志着我国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初步确立?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2、以下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孔子主张礼乐教化,强调道德修养B、墨子提出“兼爱”“非攻”等思想,反对战争和奢华C、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强调顺应自然D、孟子提出“性善论”,主张君为臣纲,父为子纲3、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B. 实行八股取士,控制思想C. 建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D. 分封诸王,加强地方权力4、下列关于宋朝时期经济发展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B. 民间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工匠C. 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D. 农业生产技术停滞不前,没有新的农具发明5、题干:在以下哪一时期,中国古代出现了以“经世致用”为特征的学术思潮?A. 春秋战国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之际6、题干: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A. 张载B. 王阳明C. 顾炎武D. 康有为7、最早在中国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著作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8、以下哪个朝代在科举制度中首次设置武举,选拔武官()。
A、隋朝B、唐朝D、明朝9、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国时期的国家间关系,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为适宜?A. 演讲法B. 课堂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知识竞赛法 10、教师在进行《鸦片战争》的教学时,以下哪种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战争原因的深入理解?A. 播放战争纪录片B. 阅读教材并提问C. 设计历史角色扮演D. 布置历史论文写作11、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12、下列哪位人物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并且提倡文学革命?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胡适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上的“文景之治”的描述,正确的是:A. 出现于西汉汉景帝时期,以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而著称B. 出现于西汉汉武帝时期,以政治改革、文化繁荣而著称C. 出现于东汉光武帝时期,以政治宽松、经济繁荣而著称D. 出现于唐朝贞观年间,以政治稳定、文化繁荣而著称14、以下关于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戊戌变法是在1898年发生的B. 戊戌变法是清政府为了挽救国家危亡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C. 戊戌变法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试图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来振兴国家D.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流亡海外,继续传播维新思想15、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6. 材料分析题7. 论述题10. 教学设计题单项选择题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
在两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埃及文明正确答案:A2.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是( )。
①大肆屠杀犹太人②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不满③鼓吹领土扩张和战争政策④产生于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中A.①②B.②③C.①②⑧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中①项不符合于日本和意大利,可排除,则只能选B。
②和③符合三个国家的共同点。
④项不符合意大利,因为意大利法西斯专政早在1922年就已建立。
综合分析可知,正确答案是B项。
3.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30:100。
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
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A.宗法制B.科举制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郡县制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制度.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在意家族的血缘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
4.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工人,你一定会强烈地感受到工人阶级已开始显示出伟大的力量却又痛苦于每次工人运动的失败。
那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政治纲领B.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C.敌对力量过于强大D.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正确答案:D解析:注意题干中所说的是“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主要原因都要从内因去找,C项是外因.故排除;A、B两项与主要原因不符。
出题背景是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失败是因为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5.由杨子、黄圣依主演的《天仙配》中董永以秀才的形象出现,并被封为“献宝状元”继而官升宰相。
最新初中历史教师招聘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学科知识一. 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54 分)1. 海内外华人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B. 我们属于黄色人种C.炎帝黄帝等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D. 炎黄部落联名联合打败了蚩尤2.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A.退辟三舍---城濮之战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3.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的造福千年。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
”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六辅渠4.“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与诗句反映的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 分封制B.郡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5. 盛唐气象本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那个黄金时代。
下列对盛唐气象特征阐释最准确的是()A.专制与跋扈B. 颓废与反抗C.开明与开放D.任性与狂妄6. 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今天她已经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同行求贤若渴的来中国学习中医。
下列关联中,属明朝卓越医学家及其药物学著作的是()。
A.李时珍——《本草纲目》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C.王叔和——《脉经》D.孙思邈——《千金方》7.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之一是()A. 土木之变B.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C. 靖难之役D. 设禁军8 某教师正在广泛搜集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的资料,他准备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主题()A. 治国有方得理国明君B. 忠心卫国的爱国将领C. 反侵略的民族英雄D.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9.2013年是《南京条约》签订171周年、某校以此为主题开展了征文活动。
教师招聘历史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

教师招聘历史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学科知识一. 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54 分)1. 海内外华人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B. 我们属于黄色人种C.炎帝黄帝等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D. 炎黄部落联名联合打败了蚩尤2.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A.退辟三舍---城濮之战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3.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的造福千年。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
”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六辅渠4.“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与诗句反映的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 分封制B.郡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5. 盛唐气象本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那个黄金时代。
下列对盛唐气象特征阐释最准确的是()A.专制与跋扈B. 颓废与反抗C.开明与开放D.任性与狂妄6. 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今天她已经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同行求贤若渴的来中国学习中医。
下列关联中,属明朝卓越医学家及其药物学著作的是()。
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C.王叔和——《脉经》 D.孙思邈——《千金方》7.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之一是() A. 土木之变 B.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 靖难之役 D. 设禁军8 某教师正在广泛搜集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的资料,他准备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主题() A. 治国有方得理国明君 B. 忠心卫国的爱国将领 C. 反侵略的民族英雄 D.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9.2013年是《南京条约》签订171周年、某校以此为主题开展了征文活动。
中学历史教师招聘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共7套

中学历史教师招聘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1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最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粟的种植B水稻的种植C玉米地种植D小麦的种植
2隋唐时期 我国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主要包括
②②册封班禅
③③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④④打败俄国侵略军 平等协商中俄边界问题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7下列哪种情况在民国建立后不会发生
A人们可以在电影院看电影
B群众广泛抵制政府的剪辫令 男子依然普遍留长辫
之治④开元盛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3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织成的衣服应该在
A汉高祖时B汉景帝时C汉文帝时D汉武帝以后
4某同学想利用假期去游览道教圣地 他应该去
A安徽九华山B四川青城山C洛阳白马寺D洛阳龙门石窟
5古代“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
A察举制度B九品中正制度C科举考试制度D皇帝御赐6《康熙皇帝》剧组请你帮助查找与康熙帝有关的历史资料 你可以给他们整理出①碎大、小和卓叛乱
历史教师招聘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

中学历史教师招聘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共7套中学历史教师招聘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 1选择题部分(共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题 2 分,共5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最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A.粟的种植B.水稻的种植C.玉米地种植D.小麦的种植2.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
主要包括①百家争鸣②文景之治③贞观之治④开元盛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3.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织成的衣服应该在A.汉高祖时B.汉景帝时C.汉文帝时D.汉武帝以后4.某同学想利用假期去游览道教圣地,他应该去A.安徽九华山B.四川青城山C.洛阳白马寺D.洛阳龙门石窟5.古代“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A.察举制度B.九品中正制度C.科举考试制度D.皇帝御赐6.《康熙皇帝》剧组请你帮助查找与康熙帝有关的历史资料,你可以给他们整理出①碎大、小和卓叛乱②②册封班禅③③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④④打败俄国侵略军,平等协商中俄边界问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下列哪种情况在民国建立后不会发生?A.人们可以在电影院看电影B.群众广泛抵制政府的剪辫令,男子依然普遍留长辫C.一群青年在照相馆照相留念D.一些大城市人们可以乘坐轮船或火车去外地8.如果要探寻红军长征的足迹,“重走长征路”。
可以选择的地点有①瑞金②遵义③南昌④会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下图是1945年被日本侵占五十年之久最终回到祖国怀抱的某地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场景,它发生在A.台湾B.青岛C.上海D.南京10.兴趣小组同学编排短剧《公车上书》时,需要交代的背景是A.义和团运动兴起B.京师同文馆的创立C.《马关条约》的签订D.八国联军侵入北京11.民主人士曾盛赞毛泽东:“一身系天下安危”、“弥天大勇”,是指A.参加长征B.转战陕北C.去重庆谈判D.建立井冈山根据地12.有些人的名字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初中历史学科教师素质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教材教法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历史学科教师素质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教材教法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初中历史学科教师素质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下列哪个条约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北京条约》3、以下哪个不是《资治通鉴》的作者?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司马炎 D. 司马懿二、简答题1、简述《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列举清朝时期的四大边患。
3、请简述抗日战争中淞沪会战的基本过程和影响。
三、分析题材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届政府中,毛泽东始终强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先进性,坚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同时,他也充分认识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问题:请结合材料,阐述毛泽东上述观点的背景及其意义。
四、论述题论述题:请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角度,论述明清时期中国的发展与变革。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正确答案是:C.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正确答案是:A. 《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正确答案是:D. 司马懿。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北宋的司马光和元代的司马迁,而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
因此,选项D不是《资治通鉴》的作者。
二、简答题1、《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了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它宣告了美国的独立,表达了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反抗,并提出了建立基于人民主权和限权政府原则的共和国的理念。
它的发布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清朝时期的四大边患分别是:俄罗斯、日本、法国和英国。
教师招聘中学历史专业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

教师招聘中学历史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教师招聘中学历史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从结果上看,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A. 维护了国家统一B. 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C.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2.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造成的社会极其不和谐局面,罗斯福政府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种"干预"使之()。
A. 推行国有化政策B.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C. 计划经济替代自由资本主义经济D. 政府推行社会福利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
A. 极力加强皇权B. 竭力削弱相权C. 削弱将帅权力D. 削弱地方财权4.对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 是为了维护政治统一而采取的文化政策B. 本质上是封建文化专制C. 汉武帝偏向董仲舒,是昏庸的表现D. 儒家思想从此取得独尊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5.下列朝代中,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A. 隋朝B. 唐朝C. 明朝D. 清朝6.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夺取了政权,后来加冕称皇帝的是()。
A. 威廉二世B. 查理二世C. 路易十八D. 拿破仑7.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A. 海地B. 玻利维亚C. 墨西哥D. 哥伦比亚8.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事件是()。
A.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 马克思、恩格斯的巴黎会晤9.俾斯麦完成统一德国的主要手段是()。
A. 改革内政B. 加强经济实力C. 推行"铁血政策"D. 动员全国人民10. 19世纪中期,深入探索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牛顿B. 道尔顿C. 门捷列夫D. 居里夫人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中学历史教师招考试题

中学历史教师招考试题中学历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A.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B. 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C. 世界各国同步进入先进的工业时代 D.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2、下列哪一项不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A. 各国之间战争频繁,互相交攻,社会大变革 B. 许多问题尚未有定论,各学派纷纷发表言论 C. 诸子百家的形成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东西南北广大的地域内有着不同国家的代表3、下列哪一项不是“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野心在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A. 推销美国的流行文化 B. 将美国的价值观通过各种文化产品输入他国 C. 扩张文化霸权 D. 通过电影、音乐等手段破坏正常的文化交流二、问答题4、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
41、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指出:“世界文化,包括中国与外国的,中国古代与现代的,都是不可割裂的。
”如何理解“世界文化,不可割裂”?请结合实例进行阐述。
三、综合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针对什么时期的经济政策进行评价?各自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1、“一个缺少怀疑精神的人是危险的。
”这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名言。
洛克所说的“危险”应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实例进行阐释。
四、教案设计题8、请设计一份《明朝那些事儿》的教案,要求结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招聘教师考试试题历史

招聘教师考试试题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书圣”?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欧阳询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封建制C. 分封制D. 世袭制3.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4. 下列哪项不是明朝时期的重要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5. 清朝末年,哪次战争导致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甲午战争B. 鸦片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6.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丝绸7. 唐朝时期,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8.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9.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10. 清朝末年,哪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D. 戊戌变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甲午战争D. 戊戌变法1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官渡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1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长城1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化成就?A. 诗歌B. 书法C. 绘画D. 音乐1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医学著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千金方》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17. 简述唐朝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创立科举制D. 八股取士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在思想文化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选项A,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采取的措施,与汉武帝无关,故排除。
选项B,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
选项C,科举制是隋朝时期创立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与汉武帝无关,故排除。
选项D,八股取士是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采取的措施,与汉武帝无关,故排除。
2、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 兴中会B. 同盟会C. 强学会D. 华兴会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相关知识。
选项A,兴中会是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但不是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A项错误。
选项B,中国同盟会,亦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故B项正确。
选项C,强学会是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个政治团体,由康有为发起,于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成立,但不是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C项错误。
选项D,华兴会是清末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于1904年2月15日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但不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D项错误。
3、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试卷中学历史〔总分值为100分〕第一局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不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选错、少选均不得分〕1.教师历史教学评价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师历史教学评价结论的〔〕。
A. 好坏B. 上下C. 信度D. 效度2.布鲁姆将认识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以下层次:识记、理解和〔〕。
A. 综合B. 应用C. 分析D. 评价3.运用谈话法教学时应注意谈话的中心应围绕和效劳于〔〕。
A. 教学任务B. 教学目的C. 教学方法D. 教学理论4.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把〔〕等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以传递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A. 影像B. 动画C. 图形D. 文字5.课程结构一般分为〔〕。
A. 前后结构B. 横向结构C. 纵向结构D. 正反结构二、填空题〔10分,每空2分〕6.诊断性评价在实施,形成性评价在实施,总结性评价在教学之后实施。
7.是指学校领导、年级组长等根据历史教学评价指标的要求,有方案、有目的地直接对历史教师进行观察,从而获得相关的评价信息的方法。
8.制定历史教学原那么,主要有三个,即、和教学实践经验。
第二局部历史专业根底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以下划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就,问世的先后顺序是〔〕。
a. 提出著名的物理学相对论b.发射放射性元素镭c. 发现放射性元素铀d.发现放射现象A. abcdB. acbdC. adbcD. dcba2.一战后,未批准?凡尔赛条约?的国家是〔〕。
A. 英国B. 美国C. 日本D. 中国3.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是〔〕。
A. 1974年B. 1972年C. 1978年D. 1979年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改革开放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D. 改革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5.1943年毛泽东说:“我们军队既不要国民党政府发饷,也不要边区政府发饷,也不要老百姓发饷,完全由自己供应……〞主要原因是〔〕。
高中历史招教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招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哪一年?A. 1948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答案:B2. 清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是:A. 中华民国B. 中华人民共和国C. 大清帝国D. 明朝答案:A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检D. 朱厚照答案:C(朱由检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4.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B. 辛亥革命的爆发C. 八国联军侵华D.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答案:A5.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A二、填空题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________。
答案:秦朝7.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最著名的外国使节是________。
答案:玄奘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最远到达了________。
答案: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9. 清朝康熙年间,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该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的边界,其中不包括________。
答案:外东北地区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其中“百团大战”是由________指挥的。
答案:彭德怀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12. 请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改造”。
答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和公私合营等方式,逐步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基础。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师招聘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共7套中学历史教师招聘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1选择题部分(共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最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A.粟的种植B.水稻的种植C.玉米地种植D.小麦的种植2.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
主要包括①百家争鸣②文景之治③贞观之治④开元盛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3.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织成的衣服应该在A.汉高祖时B.汉景帝时C.汉文帝时D.汉武帝以后4.某同学想利用假期去游览道教圣地,他应该去A.安徽九华山B.四川青城山C.洛阳白马寺D.洛阳龙门石窟5.古代“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A.察举制度B.九品中正制度C.科举考试制度D.皇帝御赐6.《康熙皇帝》剧组请你帮助查找与康熙帝有关的历史资料,你可以给他们整理出①碎大、小和卓叛乱②②册封班禅③③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④④打败俄国侵略军,平等协商中俄边界问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下列哪种情况在民国建立后不会发生?A.人们可以在电影院看电影B.群众广泛抵制政府的剪辫令,男子依然普遍留长辫C.一群青年在照相馆照相留念D.一些大城市人们可以乘坐轮船或火车去外地8.如果要探寻红军长征的足迹,“重走长征路”。
可以选择的地点有①瑞金②遵义③南昌④会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下图是1945年被日本侵占五十年之久最终回到祖国怀抱的某地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场景,它发生在A.台湾B.青岛C.上海D.南京10.兴趣小组同学编排短剧《公车上书》时,需要交代的背景是A.义和团运动兴起B.京师同文馆的创立C.《马关条约》的签订D.八国联军侵入北京11.民主人士曾盛赞毛泽东:“一身系天下安危”、“弥天大勇”,是指A.参加长征B.转战陕北C.去重庆谈判D.建立井冈山根据地12.有些人的名字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D.生于1963年,取名文革13.属于改革开放后的事物是①大炼钢铁②人民公社③乡镇企业④家庭联产承包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4.要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一封信寄给国外的朋友,可采用下列哪种最便捷的方式?A.特快邮件B.航空邮件C.电子邮件D.挂号邮件15.谁抢占了高科技这个前沿阵地,谁就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了A.星球大战计划B.尤里卡计划C.《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D.863计划16.世界古代文明辉煌灿烂。
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先河的是A.古代印度B.古代巴比伦C.古代希腊D.古代埃及17.下列关于日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日本是个岛国,和中国隔海相望B.大和五世纪时统一了日本C.中日交往开始于秦汉时期D.明治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即大化改新1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反复和曲折说明了A.人民群众没有积极参加B.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没有成熟C.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需要长期激烈的斗争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王朝妥协19.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A.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维护了沙皇统治C.解放了农奴D.废除了沙皇统治20.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中,中、美、俄、日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平等互利,力量均衡B.取长补短,共同繁荣C.相互竞争,相互制约D.利益一致,追求双赢21.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最值得我国借鉴的措施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化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2.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一些国家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并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德国就是一个典型。
与德国类似的还有A.意大利B.美国C.日本D.法国2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英法等国放弃了绥靖政策B.美苏等国的参战C.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D.意大利的投降削弱了法西斯势力24.几位同学以“二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和振兴”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列出的提纲,其中正确的是①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绩卓著②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诞生了一大批独立国家③巴拿马人民为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和美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④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美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5.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是A.美国的经济援助B.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之中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跨国公司的发展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二、组合列举题(本题两小题,共11分,第一小题包括7问,每问一分,共7分,第二小题包括4问,每问1分,共4分。
)1.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请写出相关的不平等条约。
(1)割让香港岛的是:(2)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的是:(3)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4)允许西方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是:(5)允许外国在中国设立使馆的是:(6)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7)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2.列举出下列重要组织或机构的名称。
(1)一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2)二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3)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4)体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组织: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包括两大题,共17分,其中第1大题共8分,第2大题共9分。
)1.阅读下列材料:(共8分)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材料二:请回答:(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2)这一历史事件的我军直接领导人是谁?(1分)战斗英雄事迹中用身躯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机枪射口是谁?(1分)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精神?(1分)(3)这一事件的结果怎样?(2分)在当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分)2.阅读下列材料:(共9分)材料一:材料二: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
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状况?(2分)(2)材料二说的“伟大的国家”是指哪个国家?(1分)它为获得“新生和繁荣”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分)对本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国家政局中的什么变化?(2分)它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四、活动与探究题(共22分)古往今来战争不断。
在古代,战争充满着强与弱以及不同文明间的矛盾与碰撞。
在近代,战争充满着血雨腥风,对人民来说是一场无穷的灾难。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到今天,地区性战争的星火仍然没有停息。
战争是当前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之一,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两次世界大战备忘录战争第一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6年参战国家30多个60多个卷入人口15亿多17亿伤亡人数3000多万8000多万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5万亿美元(1)回望古代:举出古代战争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例子及其共同影响。
(4分)(2)走进近代:在近代,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就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性质、作战范围、影响等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作一比较。
(6分)(3)对比两次世界大战备忘录:请你想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同点。
(4分)(4)关注现代与未来:在当前,战争频繁,动荡不已。
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3分)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是什么?(2分)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当前的国际争端?(3分)【命题思路】1.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六本书范围内命制本试题。
目的在于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关注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和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能力,发挥历史知识的社会教育功能。
2.命题注重了图片的应用和历史情境的创设。
将历史与现实问题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历史和现代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3.本模拟题的命制力争突出选材广泛,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现实,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以更接近于中考真题。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B 2.C 3.D 4.B 5.C 6.D 7.B 8.C 9.A 10.C 11.C 12.D 13.A14.C 15.D 16.C 17.D 18.C 19.A 20.C 21.B 22.C 23.C 24.A 25.D二、组合列举题(每一小问1分,共11分)1.(1)割让香港岛的是:《南京条约》(2)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的是:《马关条约》(3)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4)允许西方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是:《马关条约》(5)允许外国在中国设立使馆的是:《辛丑条约》(6)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辛丑条约》(7)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2.(1)一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2)二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3)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洲联盟(4)体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三、材料解析题1.(1)抗美援朝。
(1分)(2)彭德怀,黄继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分)(3)1953年,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朝中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的战争企图,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4分)2.(1)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2分)(2)美国。
(1分)举措:罗斯福新政。
(1分)影响: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2分)(3)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
(2分)影响: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以德国为中心形成。
(1分)四、活动与探究题(1)古代: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战争;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是客观上把希腊、罗马文化传播到东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4分)(2)性质:拿破仑战争是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又侵略了别国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2分)作战范围:拿破仑战争局限在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范围。
(2分)影响:拿破仑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又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2分)(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它在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引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