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战争爆发。

教材通过详细描述事变的过程,以及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经过,让学生了解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抗日战争的整体背景,对于国共两党的合作,以及一些重要的抗日战争战役有所了解。

但对于七七事变的细节,以及全民族抗战的过程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详细讲解七七事变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全民族抗战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七七事变的经过,掌握事变的时间、地点、过程和影响。

2.掌握全民族抗战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七七事变的细节过程。

2.全民族抗战的意义和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讲解、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PPT,展示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的相关内容。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卢沟桥事变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事变的发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详细讲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包括事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让学生了解事变的历史背景,掌握事变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和材料,讨论全民族抗战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回答关于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全民族抗战对于中国的历史意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平,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本课讲述了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一、国共合作国共合作是指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合作,是国民党在孙中山领导下,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共同完成国民革命的意愿。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二、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的革命战争。

北伐战争从1926年开始,至1928年结束,历时两年多。

在北伐战争中,国共两党军队共同作战,打败了北洋军阀,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军队和群众中广泛地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为北伐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三、影响与意义北伐战争的胜利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其次,北伐战争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后,北伐战争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革命工作奠定了基础。

总之,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讲述了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可以了解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可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___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___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ppt课件(人教版)

抗战 后
3)总体上比较落后。
民国时期华商、外商企业比较图
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落后原因
因为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 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的,所以发展艰难曲折。
为什么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曲折、而且总体落后?
状元实业家 缩 张謇 影
产生和初步发展
中国近代 民族工业
材料二:民国创立后,资产阶级不再像以往那样居于“四 民之末”。不少实业界人士进入国家政府部门或国会。如 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总长张謇等。
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方面的法令和措施:奖励和保 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各 省设立实业公司。
材料四: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对华商品输出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曲折 发展
黄金 时代


荣氏企业
再度 受挫
探究
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史,对我们 今天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呢?
你知道哪些近代以来流传至今的国货 品牌?
鸵鸟牌墨水、张裕葡萄酒、王麻子剪刀、 张小泉剪刀、 同仁堂……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获得新生
大生纱厂结局如何?它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军阀连年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对华经济压迫 转剧,因而民生凋敝,百业衰退
4、再度受挫: 一战以后
原因:
(1)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 帝国主义的入侵。
(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 迫。
三、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1)发展艰难曲折。
旧中 国民 族工 业发 展折 线图洋来自 运动 时期甲午 战争 后
辛亥 革命 后
一战 期间
一战 南京国民 抗战 后 政府前期 时期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在国共合作领导下,开始全民族抗战的历史事件。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卢沟桥事变的过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的经过和重大战役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意义和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对抗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重大战役有一定的了解。

但八年级的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更加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掌握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掌握全民族抗战的主要战役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的主要战役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卢沟桥事变的背景和影响,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研究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讲解法:教师讲解关键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片和视频资料: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

4.练习题:针对本课内容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卢沟桥事变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时间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 工业所占比重图
从行业上来看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材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从地区分布看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纺织业 面粉业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阅读以下材料,思考: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受到了哪些阻力?
材料一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 火轮船时虽 “俱用华 人”,但自身的技术 力量还很薄弱,“发 动机系英国造”。到 80年代,受外商企业 的排挤,发昌机器厂 日趋衰落。后来,被 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 松船厂吞并。 材料二 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 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每天 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 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 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 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 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 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 “交刑部治罪”。李福明的机器 面粉厂被迫关闭。
黄金时代
外因: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 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内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封建 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日本帝国主 义的侵略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一战后
再度受挫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 发展的时期、阶段特征、原因
进入发展的 “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萌芽和艰 难发展
张謇创办的事业 :
张謇
实业
大生纱厂
文化教育
通州师范 纺织、农业和 医校 图书馆、博物 馆、气象台、 剧场、公园、 医院
父实业 母教育
广生油厂
垦牧公司 轮船公司等
大生纱厂
——旧中国民族工业
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七七事变(卢沟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变):①1937年7月7日, 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北平保卫战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赵登禹、佟麟阁。
②影响: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地位,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3.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4.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抗战英雄:姚子青(宝山保卫战)、谢晋元(四行仓库保卫战)
5.淞沪会战意义: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6.南京大屠杀: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1937年12月13日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7.小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时间
过程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西安事变后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后
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 教材分析《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重点掌握七七事变的经过、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以及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七七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认识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以及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斗争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具体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具备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意义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可能对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产生浓厚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七七事变的经过,掌握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意义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七七事变的经过、全民族抗战的兴起;2.难点:七七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讲授法:教师讲解七七事变的过程、全民族抗战的意义等知识点;3.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提高分析历史的能力;4.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2.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回顾九一八事变,激发学生对七七事变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七七事变的经过,引导学生了解事变的过程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七七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共同解决问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共35张PPT)

课程标准:·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 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 罪行为例,认识日军国主史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三、探究释疑
互动探究(一)血染卢沟桥
阅读教材探求“卢沟桥事变”的真相
“1937年7月7日夜,有不明 身份者向正在北京郊外卢 沟桥演习的日军开枪,双
方陷入战斗状态。日方曾
1937年7月28日—30日,北平 天津失陷
互动探究(一)血点 发动者 简单经过
1937.7.7 卢沟桥 日本 日军借口士兵失踪——搜查宛平城——遭 拒——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影响
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呢?
(卢沟桥为什么会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1937年7月,北平的东南 面、东面、北面和西北面 均被日军或汉奸军队占领,只有北平 的西南面,为中 国驻军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防守。因此,位于北平西 南15千米、处于平汉铁路上的卢沟桥, 就成为北平 通往南方及其他地区的唯 一门户,是中日军事上的 必争之地。
互动探究(一)血染卢沟桥
“抗日救国 “战死者光 乃军人天 荣,偷生者 职,养兵千 耻辱,荣辱 日,报国一 系于一身者 时,只有不 轻,而系于 怕牺牲,才 国家民族者 能为国争 重。国家多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 光!” 难,军人应 当以死 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报国。”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互动探究(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西北工农 红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八路军
南方八 省红军 游 击队
新四军

长 :叶 挺 英
副军长 :项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近代中国工业的成就和问题
成就
中国工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一 系列技术创新和工业进步。
问题
工业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劳动问 题等一系列挑战。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启示和思考
1 重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关键,应注重研发和技术进步。
2 平衡区域发展
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扶持,推动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3 可持续发展
工业发展要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和总结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回 顾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未来的工业发展提供启示和思考。
外资的要的推动作用, 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 经验。
地区发展不平衡
工业发展相对不平衡,东 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程度 脱颖而出。
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 响
经济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改善就业状况 加强国家实力
社会影响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推动城市化进程 加强国民意识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本课将介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发展和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工 业发展中的成就和问题,提供启示和思考。
工业革命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兴起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工业化浪潮,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这股浪潮也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和发展
1
西方技术的传入
中国近代工业启蒙运动,通过引进西
工业园区的建设
2
方技术和设备,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 基础。
兴办和发展了一批最早的工业园区,
如上海虹口公园,为工业的发展提供
了重要平台。
3
近代学校的兴起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 (共30张PPT)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纵观历程
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民族 工业萌芽并艰难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难得的发 展空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一战 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民族 工业又迅速萧条。 1927年至1936年,国民政府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 较快发展。 抗战爆发后,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 酷的打击,日益萎缩。 抗战胜利后,由于四大家族官僚资 本的垄断和挤压,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 很好的恢复。 结合材料和教材P101第二目2-4段 内容,完成表格。
材料二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对华主要消费品输出情况表
辛亥革命的推动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 的经济侵略
种类
棉纱
粗布
521万担 253万担
面粉
火柴
时 1913 269万担 间 1920 129万担
260万担 2845万箩 51万担 848万箩
2.细品春天
乍暖还寒
纺织业 面粉业
民族工业行业比重图
近代民族工业分布图
这则材料体现了张謇怎样的品质? 大生纱厂
1.初识张謇
大生纱厂资本及盈利
年份 纱锭数 (锭) 累计资本 (万元) 纯利 (万元)
1904 1907 1913 大生纱厂
40700 40700 66700
158 252.1 279.1
45.1 56 66.3
——资料来源《大生资本集团史》
这组数据说明大生纱厂的资本和盈 利有何变化?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程标准】 掌握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及其所办企业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
第一篇
功名家国
——奔向世界潮流的状元
Jiǎn 謇
1.初识张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制度
短暂的 再度春受天挫,
①帝国主义经济实力卷 土重来(日本)
无法恢复 ②内战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压迫
国民党官僚资本同国家政权结合 紧密,使国家政权为自己服务。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陈果夫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 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时间
阶段特征
原因
从洋务运动 萌芽,但难以 到清朝末年 生存和发展
一、过程: 艰难曲折 二、发展不平衡:集中在轻工业,
集中沿海沿江大城市 三、整体水平: 落后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的缩影——
大生纱厂
状元实业家
张 謇 (jiǎn)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 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 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创办 人之一。16岁中秀才,32岁中 举人,41岁中状元,曾担任民 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 等职。
3. 你不能认。为在秦半殖二民爷地的半封理建想的能旧中否国实,现由于?请帝国说主明义理和封 由建主. 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
4. 综当时上中所国述的社,决会定性质民决族定工。发业展发曲展折;呈主现要上集中述在特轻点 的工业根部本门原;集因中是在什沿江麽沿?海表大现城在市;哪整些体方落后面?
上海 上海 山东
福新六厂 福新七厂 福新八厂
上海 上海 上海
课后练习:
1. 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张似謇的;实一业位救状国元实业 家是谁?他倡导的著名主张是什麽?
2. 辛障结亥碍合革;所命群推众学翻性知帝反识制帝,爱,简为国要我运国动概资的括本推1主动9义;16的一年发战前展期扫间后除,他了欧的一洲些列企 强业忙最于为战争红,火暂的时放原松因了.对(中结国合的经材济料侵二略 回答)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以及中国全国范围内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全民族抗战。

教材通过详细叙述七七事变的经过,以及全国各界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入侵面前,团结一致,英勇抵抗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抗日战争的背景,对于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入侵面前的抗争精神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七七事变的详细经过,以及全民族抗战的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七七事变的经过,认识七七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2.学习全国各界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理解全民族抗战的精神内涵。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七七事变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全民族抗战的具体情况,以及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展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入理解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网络资源,如相关历史论文、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卢沟桥事变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七七事变?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七七事变的经过,包括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事变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如佟麟阁、赵登禹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全民族抗战的具体情况,如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等。

每组选取一个讨论主题,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全民族抗战的特点和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是中国全国范围内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开始?”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者入侵面前的抗日救亡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6组
展示 点评
【合作探究】1(3)
【合作探究】2
4组
5组
7组
8组
点评要求
① 面朝同学,脱稿,声音响亮,自然大方。 ② 点评抓关键点(书写、内容重点及自己的质疑补充), 注重相关问题的拓展联系、规律方法的总结。
合作探究一
1、(1)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 (2)爱国自强,抵御外侮的精神; (3)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刻中华民族是会团结起 来实现强国梦想的;
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 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 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 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 陈立夫家族。有道是:“蒋家天下陈 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在三座大山的夹缝 中求生存、图发展 决定了其发展特点: 艰难曲折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 工业所占比重图
材料一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 源计。 ——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日本与印度有十年内在中国地方增设纺机150万锭之 约。……果如所计……十年之后我国棉业岂复有伸展之余 地?
1、阅读P100左侧及蓝框内材料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什么值 得我们学习? 2、由大生纱厂等企业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3、民族工业要想得到健康发展,需要哪些有利条件? 1、感受到张謇的爱国之心,他兴办实业的爱国精神和不惧世 俗的勇气值得钦佩 2、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 宿注定是悲惨的 。 3、国家独立,民族独立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地区分布 特点: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纺织业 面粉业
小讨论
近代社会的洋货蔓延--------说明近代民族工业 的落后 现代社会“made in CHINA”充斥世界------是否说明现代中国工业的强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 教材分析本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是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1937年7月7日发生的七七事变,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战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七七事变的经过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合作与斗争,掌握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抗日战争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七七事变的细节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不够清楚。

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线、地点、人物等具体信息容易混淆,需要通过详细的历史资料和图片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战役可能比较感兴趣,可以结合电影、故事等资源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七七事变的经过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2.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合作与斗争。

3.掌握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4.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七七事变的经过和影响。

2.全民族抗战的意义和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

3.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七七事变的经过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

2.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抗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让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

3.图片展示法:利用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的背景。

4.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抗日战争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历史资料和图片:收集与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2.教学视频:准备与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视频资料。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七七事变的过程、全民族抗战的意义等内容。

4.小组讨论指南: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七七事变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引发对七七事变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讲解七七事变的经过,包括事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26张PPT)
D
3、下列属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是( ) A、正式组成革命统一战线 B、正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红军主力改编为新四军 D、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
B
4、抗日战争期间,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淞沪会战 D、西安事变
3.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三.淞沪会战
1937年8月,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淞沪会战
时间:
1937年8月13日
主要战役:
宝山保卫战(姚子青)、 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
结果: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98师第583团 3营营长姚子青
叶挺
第二次国共合作
VS
时间 标志 影响
1937.9.22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讲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C
5、1937年12月,日本在某地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暴行。该暴行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旅顺大屠杀
C
15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3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7 、你的努力别人不一定放在眼里,你不努力,别人一定放在心里。 1 、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5 、成功的人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做别人敢做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7 、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10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3 、即使有些时候真的无能为力,也要坚强的挺下去,不为什么,就为那份炙热的梦想。 3 、攀登山顶的脚力,生于“欲穷千里目”的壮心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 9 、真正的坚韧,应该是哭的时候要彻底,笑的时候要开怀,说的时候要淋漓尽致,做的时候不要犹豫。 14 、若工作计划与男友约会档期冲突,取前者——前者不会辜负你。 5 、有魅力的女人不怕男人花心。有实力的男人不怕女人现实。 1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11 、自立亦自强,点燃热情的心灯,用诚恳的工作态度担负起自己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共26张PPT)

“官绅的接洽说话,一天几变,捉摸不定。有钱人的 面孔,更是难看,推三阻四。上面的总督虽然赞助,而底 下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拆台。” 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
听讲述,思考:时期?特征?原因?
艰难萌芽
封建势力的阻碍
以“魁星”为商标,以显 示状元办厂,藉此扩大社 会影响推广销路
中国民营企业中实行股 份制的第一成功人士
——1895年清政府发布的上谕
材料三: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张謇全集《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材料四: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 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
——张謇全集《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陆润庠江苏元和(今苏州 人),同治十三年(1874 )状元,苏州历史上最后 一位状元。曾总办苏州商 务,辛亥革命后,留宫中 ,为溥仪的师傅。 苏纶纱厂,1895年开始创办
参考答案
经济上: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促进中国经济的近 代化; 政治上:为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提供了 阶级基础,也为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准备了阶级 基础; 思想上:为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 会基础,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社会生活:近代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以纺织面粉 为大宗,极大方便人们生活。
阅读材料,思考:时期?特征?原因?
材料一:自1912年至1921年,大生纱厂的利润率 平均水平高达44.44%,10年盈利累计1161万9千两, 相当于1899-1911年13年纯利润总和的3.61倍。 在1920至1921年,上海的报纸天天刊登大生的股 票行情,大生股票成为当时市场上“绩优股”, 行情天天看涨。
……
“黄金时代”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 内因:辛亥革命冲击了旧制度 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 实业公司……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七七事变的发生以及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教材通过详细的文字描述、历史图片和地图,生动地展现了七七事变的经过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教材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的具体情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源,了解七七事变的发生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同时,学生对于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主义精神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全民族抗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可能还缺乏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史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七七事变的发生过程和原因。

2.掌握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3.理解全民族抗战的意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七七事变的具体经过和原因。

2.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3.全民族抗战的意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体现。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的基本情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和史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场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

3.历史图片和地图。

4.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七七事变的纪录片,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PPT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PPT

产 党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 南 省取方 红消八 军红军名义新及编番第号四,改编为军国长民革:命叶军挺。 游击队——《中共军中央为公布副国军共长合:作项宣言英》(1937年7月15日)
国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党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正式建立。
10
11
弘扬民族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近代,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次次侵略战争,饱经风霜,但中国人民从 来没有屈服,说说你体会和理解的民族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12
课堂小结
日本
全面侵华 企图三个 继续扩大 进攻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
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7月17日庐山谈话
7
思考:国共两党为了合作分别有哪些举措?

工取农消红一切推翻八国路民军党政权总的暴指动挥政:策朱……德
军主力
副总指挥:彭德怀
月灭中国 侵略
南京
事件 (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国民党发表 (南京大屠杀) 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7月
中国 全民族抗战
8月
激发全国 人民斗志
9月
12月
国共第二 国民政府次合作迁都重庆 Nhomakorabea13
随堂检测
1.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张謇考上状元的第二年,《马关条 约》签订,他说:割地赔款如同身 受重伤,通商办厂如同毒入腹中, 要想解毒,只有靠中国人自己去办 企业,与他们竞争,来减少外国经 济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只有振兴实 业才能挽救中国的命运!
• 张謇的别称为“张南通”,他一生 中创办了20多家企业,转的钱除了 给股东分红外,几乎全部投入到南 通的城市建设中,他想把南通打造 成一个动乱社会中的“世外桃源”, 对于南通人来说,张謇就是这个城 市的灵魂。
二、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海外华 侨投资国内近代工业。
上海英商耶松船厂
该厂由英商佛南于同 治四年1865创办于上 海虹口。它长期租用 浦东的两个船坞,下 设若干分厂… …其第 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 百分比为 13.5%,第 二年即升至 21%。
欧洲列强对华主要消费品输出情况表
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时间短暂,过程曲折
进入发展的 “黄金时代”
萌芽和艰 难发展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请在图中方 格内填出近代民 族工业比较发达 的城市名称
沿海沿江多, 内陆少
天津 上海
武汉 杭州 广州
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科技水平低, 整体水平落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活动与探究:
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中国近代的著名的 国货品牌或民族企业。 同仁堂药店 五粮液名酒 张裕葡萄酒
自学指导
(1)张謇为什么创办近代企业,这些企 业有哪些?
(2)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 形成的原因?
(3)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一、状元实业家
张謇(1853—— 1926),江苏 南通人,中国
近代实业家、 教育家,16岁 中秀才,32岁 中举人,41岁 中状元。
• 1894年的一天,数百名官员跪在过 膝的雨水里,等着慈禧太后回宫, 恩科状元张謇也在其中。有些老人 因为跪不住而倒在地上,可慈禧太 后看都没看一眼,昂首而过,张謇 多年后回忆说:这一刻,我的科举 幻想毁于一旦……
南通第一师范学校
复旦公学
南通物苑
南通养老院
大生纱厂
张謇的大生纱厂发展状况 怎样?反映了什么?
兴起——发展——衰落 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 曲折发展如何?
福州船政局 轮船招商局


洋 务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 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 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 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 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 勒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 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 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 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 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1899年5月23日,大生纱厂终于开机了,张 謇一直不能忘怀创业时的艰难,特地请人 绘制了四幅“厂儆图”,反映了张謇在创 业时的辛酸……
1913年以后,因为西方各国忙于第一次世 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张謇 的大生纱厂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兴旺 一时……
1921年,战争的销烟散去后,列强又开始 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纺织品,纱厂的 产品被迫降价销售,1926年大生纱厂被吞 并,张謇27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 和沿海地区 (3)整体水平落后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 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 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 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 之棉布不复畅销” ……洋商还从中 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 中,以丝茶为大宗……
1.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卷土重来 2.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3.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压迫
日本的侵略
日军占据东北兵工厂
日军占据中央银行 的大金库。门前有 日军站岗,门上贴 着“日本军占领, 犯者死无赦”字样。
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
荣宗敬
荣德生
两兄弟创办上海申新纺织公司、福新面粉公司 等,享有 “面粉大王”及“纺织大王”的美称.
种 类 棉 粗布 面 火 柴


时 1913 269万 521万 260万 2845万





1920 129万 253万 51万担 848万箩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
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
国经济的掠夺
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
1.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 制度
2.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 动
3.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 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 的掠夺
五 、 帝
《 其多至 如一 中 他无于 山战 国 工利闭 ,后
……

近 业 炉 无不

代 , 停 人久

工选也 机 过,

业自皆 。 问中
强 又 卷 土 重
史陈消 资真沉 料、。 》姚

纱 ,国 厂“ 结铁 账厂 ,积 大货

再度受挫的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是
( C)
A.产生
B.初步发展
C.短暂发展 D.繁荣发展
2、大生纱厂是谁开办的企业
( B)
A.范旭东
B.张謇
C.周学熙
D.荣德生
3、图2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
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 A )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 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资金少,规模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