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分层对流层最显着的特点
大气的垂直结构及各层的特点
大气的垂直结构及各层的特点大气的垂直结构及各层的特点大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垂直结构及各层的特点对地球上的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气垂直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
对流层是大气垂直结构的最上层,也是大气中最活跃的层次。
它的高度从地面到约10公里,温度从地面开始逐渐降低,最高可达-50℃。
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变化剧烈,气流变化快,有较多的云和降水,是大气中最活跃的层次。
平流层是大气垂直结构的第二层,它的高度从约10公里到50公里,温度从-50℃逐渐升高,最高可达0℃。
平流层的特点是气温变化不大,气流变化缓慢,有较少的云和降水,是大气中最稳定的层次。
中间层是大气垂直结构的第三层,它的高度从约50公里到80公里,温度从0℃逐渐升高,最高可达1000℃。
中间层的特点是气温变化较快,气流变化较快,有较多的云和降水,是大气中最活跃的层次。
外层是大气垂直结构的最后一层,它的高度从约80公里到1000公里,温度从1000℃逐渐降低,最低可达-200℃。
外层的特点是气温变化剧烈,气流变化快,有较少的云和降水,是大气中最不活跃的层次。
大气的垂直结构及各层的特点对地球上的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流层是大气中最活跃的层次,它的气温变化剧烈,气流变化快,有较多的云和降水,是大气中最活跃的层次,是大气中最重要的层次,它的变化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平流层是大气中最稳定的层次,它的气温变化不大,气流变化缓慢,有较少的云和降水,是大气中最稳定的层次,它的变化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气候稳定性。
中间层是大气中最活跃的层次,它的气温变化较快,气流变化较快,有较多的云和降水,是大气中最活跃的层次,它的变化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外层是大气中最不活跃的层次,它的气温变化剧烈,。
对流层的主要气象特点
对流层的主要气象特点流层是地球大气圈中最低的一层,位于地面上方约8-15公里的高度范围内。
在流层中,气压随高度逐渐减小,气温也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流层对地球上的生物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将对流层的主要气象特点进行详细介绍:1.温度梯度:在流层中,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大气层的温度主要是由太阳辐射传递给大气层的方式决定的。
在流层底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并发出热量,导致气温较高;而在流层的顶部,太阳辐射逐渐减弱,导致气温较低。
这种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形成了垂直温度梯度。
2.水汽含量:流层中的水汽含量通常较低。
这是因为空气温度较低,无法容纳太多的水汽。
此外,流层中的空气相对较干燥,水汽含量通常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然而,水汽在流层中仍然是重要的气象要素,它对云的形成和降水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
3.气压变化:随着高度的增加,流层中的气压逐渐减小。
这主要是由于流层顶部远离地面,受重力作用的影响较小。
此外,流层中的温度梯度也会影响气压的分布。
气压变化对气象系统的运行和天气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4.大气环流:流层中存在许多不同尺度的大气环流系统,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调节着能量和物质的传输。
较大尺度的环流系统包括风切变层、季风环流和西风带等。
这些环流系统使得热量和水汽能够在不同地区之间传输,对天气和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5.大气层分层:由于温度、压力和湿度等要素的变化,流层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
常见的分层有对流层底界层和对流层自由大气等。
这些不同的层次在大气循环和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总的来说,流层是地球大气圈中的重要一层,具有与地面相比较低的气温、气压和水汽含量。
温度梯度、水汽含量、气压变化、大气环流和大气层分层是流层的主要气象特点。
对这些特点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机制。
简述大气层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简述大气层的垂直分层及特征大气层是地球表面上空的一层气体包围物,它保护并维持地球上的生命。
大气层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性质进行垂直分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大气层的垂直分层及其特征。
1. 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它从地面开始,向上延伸约10-15公里。
这一层是人类活动和大部分天气现象发生的区域。
对流层中有丰富的水汽和空气运动,形成了云、风、降水等现象。
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公里温度下降约6.5摄氏度。
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延伸至约50公里高度。
在平流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保持稳定或略微上升。
这是因为平流层中存在着臭氧(O3)浓度最高的臭氧层(臭氧圈),它吸收了紫外线辐射并使温度升高。
平流层也是飞机和气球等航空器的主要活动区域。
3. 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延伸至约80公里高度。
在这一层中,气温开始逐渐下降。
中间层的特征之一是稳定的大气压力和较低的空气密度。
由于大气压力较低,这一层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4. 热层热层位于中间层之上,延伸至约500公里高度。
在这一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这是因为热层受到太阳辐射的直接影响,吸收了大量的太阳能量并使温度升高。
热层也是人造卫星轨道所在的区域。
5. 顶部大气顶部被认为是大约1000公里以上的高空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大气变得非常稀薄,并且几乎没有可测量的空气运动。
除了垂直分层外,大气还具有以下特征:1. 水汽含量:大气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水汽,这决定了云、降水和湿度等天气现象。
2. 气压:大气压力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在海平面上,平均气压约为1013.25毫巴。
3. 温度变化: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变化而不同。
通常情况下,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在平流层和热层中可能会出现升高的情况。
4. 大气成分:大气主要由氮气(约78%)和氧气(约21%)组成,还包括稀有气体、水蒸汽、二氧化碳等微量成分。
大气分层与各层的特点.doc
根据气温在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上的分布,一般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逸散层等5层。
对流层:是大气圈最低的一层,其特征是:
1、层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m平均降低0.6℃,因而大气易形成强烈的对流(升降)运动;
2、因热带气流的对流强度比寒带强,故对流层厚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赤道处约16~17km;
3、对流层虽较薄,但却集中了大气总质量的75%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主要天气现象和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都发生在这一层,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4、层内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在热带海洋上空,空气温暖潮湿,在高纬度内陆上空,空气寒冷干燥,因此也常发生大规模的空气水平运动。
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0~55km高度的一层,层内几乎没有大气的对流运动。
从对流层顶到22km左右的一层,气温几乎不随高度而变化,为-55℃,称为同温层;同温层之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至平流层顶达-3℃,称为逆温层。
平流层集中了大气中大部分臭氧,在20~25℃高度内形成臭氧层。
中间层:平流层顶到80~85km高度。
这一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层顶可降到-83℃,大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热层:中间层顶到800km高度为热层。
由于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高,层顶温度可达500~2000K,极为稀薄的气体分子被高度电离,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故又称为电离层。
逸散层: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统称为散逸层。
它是大气层的外层,气温很高,空气极为稀薄,气体离子的运动速度很高,可以摆脱地球引力而逸散到太空中。
大气温度垂直分布规律及原因
大气温度垂直分布规律及原因各层的特点及原因: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逆温现象: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
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
这就是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较低的时候,如冬季的早晨。
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环境较差。
对流层中温度的垂直分布:在对流层中,总的情况是气温随高度而降低,这首先是因为对流层空气的增温主要依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离地面愈近获得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愈多,气温乃愈高。
离地面愈远,气温愈低。
其次,愈近地面空气密度愈大,水汽和固体杂质愈多,因而吸收地面辐射的效能愈大,气温愈高。
愈向上空气密度愈小,能够吸收地面辐射的物质——水汽、微尘愈少,因此气温乃愈低。
整个对流层的气温直减率平均为0.65℃/100m。
实际上,在对流层内各高度的气温垂直变化是因时因地而不同的。
对流层的中层和上层受地表的影响较小,气温直减率的变化比下层小得多。
在中层气温直减率平均为0.5—0.6℃/100m,上层平均为0.65—0.75℃/100m。
对流层下层(由地面至2km)的气温直减率平均为0.3—0.4℃/100m。
但由于气层受地面增热和冷却的影响很大,气温直减率随地面性质、季节、昼夜和天气条件的变化亦很大。
例如,夏季白昼,在大陆上,当晴空无云时,地面剧烈地增热,底层(自地面至300—500m高度)气温直减率可大于干绝热率(可达1.2—1.5℃/100m)。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的逆温现象。
造成逆温的条件是,地面辐射冷却、空气平流冷却、空气下沉增温、空气湍流混合等。
但无论那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对天气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它可以阻碍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聚集在其下面,使能见度变坏等等。
微课八上2大气层(2021年初二科学浙教版)
(三)对流层对天气的影响
对流层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这一 层。
飞机飞在平流层,云在脚下。
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 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刮风
下雨
闪电
下雪 冰雹
阅读: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
大气层中约90%的臭氧集中于平流层内,其中离地
面 22~25千米处,臭氧浓度值达到最高,这一层大气
称为臭氧层。 太阳光中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长期暴露
在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下,会影响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甚至会导致动物患上皮肤癌。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大 部分紫外线,因此地球上的生物才能健康茁壮地生长。
近年来,臭氧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除了热带地区 以外的所有地区,大气上空的臭氧层都有所消耗。
拓展:
科学家研究表明:对流层顶的高度在逐年上升。目 前高度已增长了数百米。
影响对流层高度的可能性因素有:大气层中二氧化 碳、甲烷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含量;空气中固体微粒 产生的太阳反射光线;大气的臭氧浓度;太阳释放出的 光和热;火山爆发喷射到大气中的尘埃。自二十世纪末 以来,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和臭氧是 大气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使对流层变暖和扩大。
小结:
四、对流层
(一)对流层的特点
1.大气的最底层。离地8~17千米。
2.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二)对流运动
在垂直方向上,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冷的地方流向热的地方。
对流层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
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这一层。
大气垂直分层中各层的特点
大气垂直分层中各层的特点
大气垂直分层主要包括对流层和它的上、下界,以及太阳直接辐射能
达到的平流层四大层:
(一)对流层
内容:对流层在大气垂直分层中位于平流层上方,其高度范围则在6
千米到17千米之间,也被称为熱带层。
在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变化
有一个显著的凹陷,即温度分布曲线呈“U”型,对流层内有很强的对流,且水汽质量小,大片空间内湿度都很低,通常又被称为“干层”。
(二)对流层上界
内容:对流层上界也称为对流层顶部,位于地面的17千米高度左右,
是大气垂直分层中温度变化急剧的尖峰,大多数气态物质都被阻隔在
对流层内,对流层上界是温度变化最快的地方,且夹杂的水汽也最少。
此外,该大气层的夜间温度也比对流层要低,尤其在中国南方比北方
要低许多。
(三)对流层下界
内容:对流层下界又称为对流层底部,其高度一般比地面低6到7千米,温度从6千米以下每千米大约减少6.5摄氏度,对流层下界之下的
大气十分干燥,空气含水量非常低,湿度大致掌握在20%以下,但是
空气在该层受固态和液态水滴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湿度。
(四)平流层
内容:平流层的高度约在1.2千米到6千米,它是大气垂直分层中几层的结合体,也被称为中层,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几乎不变,温度波动振幅小于垂直分层中其他层,该大气层具有比较强的均衡性和波动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完全沿着平面传播,也可以实现局部的波动活动,因此也被称为大气的活性层。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各层有何特点?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各层有何特点?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层:
1.对流层(Troposphere):对流层是大气中最底部且最薄的
层,从地表到约8-15公里高度。
在对流层中,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公里温度下降约6.5摄氏度。
对流层是大部分天气现象发生的区域,包括云、降水和风。
2.平流层(Stratosphere):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从对流
层顶部到约50公里高度。
在平流层中,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升高,这是因为平流层中含有臭氧层,该层吸收了太阳紫外线辐射并释放热量。
3.中间层(Mesosphere):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从约50
公里高度到约85公里高度。
在中间层中,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4.热层(Thermosphere):热层位于中间层之上,从约85公
里高度到约600公里高度,并且是最外层的大气层。
在热层中,由于稀薄的气体和高能量太阳辐射的影响,温度逐渐升高。
热层在这个高度范围内存在电离层,其中的电离气体能够反射无线电波。
5.外大气层:外大气层是大气的最外层,延伸到地球与太空
之间,其中逐渐变稀薄,直至与太空中的宇宙尘埃和星际物质相连。
这些大气层各自具有不同的温度、压强和特点。
对流层是我们生活和大部分天气活动发生的地方,而平流层和中间层在此基础上具有平稳的大气特性。
热层则主要受到太阳辐射和电离作用的影响。
大气层的分层结构对于大气循环、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大气分层及各层特点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可以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各个层的特点如下:
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按大气各组成成分的混和状况,可把大气分为均匀层和非均匀层。
按大气电离状况,可分为电离层和非电离层。
按大气的光化反应,可分为臭氧层。
按大气运动受地磁场控制情况,可分有磁层。
扩展资料:
温度随高度增加由等温分布变逆温分布。
平流层的下层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很小。
大约在20公里以上,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出现逆温层。
这是因为20~25公里高度处,臭氧含量最多。
臭氧能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从而使气温升高,并大致在50公里高空形成一个暖区。
到平流层顶,气温约升到270—290K。
随高度的增高,气温迅速升高。
据探测,在300公里高度上,气温可达1000℃以上。
这是由于所有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太阳紫外辐射都被该层的大气物质所吸收,从而使其增温。
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这一层空气密度很小,在270公里高度处,空气密度约为地面空气密度的百亿分之一。
由于空气密度小,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氧分子和部分氮分子被分解,并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故暖层又称电离层。
电离层具有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意义。
简述大气层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大气层的垂直分层及特征1. 引言大气层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结果,由不同特征和性质的气体组成。
它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气候条件。
本文将对大气层的垂直分层及其特征进行详细探讨。
2. 对大气层的垂直分层的认识大气层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物理性质的差异和运动特征的变化来进行垂直分层。
由下而上,大气层的主要分层如下:2.1 对流层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上方约10-15公里的高度,也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
对流层内的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约6.5摄氏度。
此外,对流层内的气压也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减。
特征: - 对流层是人类活动和生物生长发展的主要区域,它包含了大部分的空气质量和气候活动。
- 大气中的水蒸气和微粒主要集中在对流层的底部,形成了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 大多数天气系统和气候事件都发生在对流层内。
2.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约15-50公里的高度,平流层的特点是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停止递减,此层的平均温度相对稳定。
平流层的气压很低。
特征: - 平流层是飞机和气球运行的航空层次,由于气压较低,飞机可以飞得更高。
- 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稀薄,因此平流层内几乎没有云层,天空晴朗,降水极少。
2.3 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约50-85公里的高度。
在这一层,大气温度又开始递减,但递减速率比对流层要小。
特征: - 中间层是大气层中最稀薄的部分,几乎没有空气和水蒸气,因此在这一层居住和生存是不可能的。
- 中间层内的温度递减主要是由于光的吸收和平流层中的臭氧生成反应的结果。
2.4 热层热层位于中间层之上,约85公里以上的高度。
在这一层,温度开始递增,因为热层吸收了太阳的辐射。
特征: - 热层是大气层中最热的部分,温度可达到数千摄氏度。
- 热层内的稀薄气体逐渐融入太空,并与宇宙尘埃相互作用。
3. 不同层次的性质及变化3.1 温度变化大气层的不同层次之间的温度变化是大气分层的重要指标。
对流层的分布及气温变化_对流层自然地理介绍
对流层的分布及气温变化_对流层自然地理介绍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靠近地面的一层,它同时是地球大气层里密度最高的一层。
亲爱的小伙伴们,对流层在大气层的哪一部分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对流层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对流层分布地方大气层是由多层大气组成的一个整体。
它根据温度、高度的变化,从下到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逸层。
其中,对流层是与我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一层,风、雨、雷、电都发生在这里。
对流层的平均厚度约为12千米,虽然它相对较薄,但重量却占了大气总量的80%左右。
对流层也是大气层中最活跃的一层,暖的地方空气会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会下降,冷暖空气会形成对流,这也是人们叫它对流层的原因。
对流层内的区分虽然位于对流层下层的大气会与地表产生摩擦,但上层的空气却没有受这种摩擦力所影响。
所以在对流层上层及下层的天气现象都会有所不同。
基于这种现象的差别,对流层会再被分开三层。
从海平面0米至100米的地方是接地层、从100米至1公里的是艾克曼层及从1公里至对流层顶的11公里处则称为自由大气。
接地层会受到与地面的摩擦比较大,所以其大气的运动及喘流甚为不规则且较为活跃。
艾克曼层则会受到科里奥利力、气压倾度力和与地面的摩擦力这三道力量摩合而运动。
至于自由大气故名思意,它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所影响,大气处于一个自由运动的状态之中。
自由大气的上层部份,即对流层的上部会有急流流动着。
其高度大约于离地面11公里附近,是风速最高的地方。
如在日本上空流动的西风带亦是位于离地11公里的高度附近,且风速最高。
虽然急流可说是于对流层内,作水平方向的大气运动之中最大规模的一种,但在垂直方向的大气运动中也属于大规模。
又例如在热带地区热空气上升,到达亚热带高压带下降的哈得莱环流之类的大气环流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这样地在对流层里不断地出现作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大气运动,自由大气就是这类大气运动繁盛的一层。
对流层的特点逆温现象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5℃。
大气层各层的特点
大气层各层的特点大气层是地球表面到外部空间之间的气体包层,按照温度的垂直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层次的特点。
1.对流层: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往上约8-15公里,是大气层中最靠近地球的一层。
它的特点如下:-温度逐渐下降,平均每升高1公里温度下降6.5摄氏度。
这是由于地面辐射和对流引起的。
-大气压强逐渐下降,平均每升高1公里压强下降约10帕斯卡,这与温度下降相对应。
-大气密度逐渐减小,空气分子越来越稀薄。
-对流活动频繁,大气平均每天会发生许多对流运动,形成云和降水。
2.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的上方,大约从15公里到50公里高度。
其特点如下:-温度保持稳定,在15公里高度附近会出现逆温层,随后温度又开始缓慢增加。
-大气压强继续下降,但下降速率减小。
-大气密度逐渐减小,比对流层更为稀薄。
-平流层中的空气流动平稳,几乎没有对流现象。
空气主要向东西方向流动,形成大气环流。
3.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上方,大约从50公里到85公里高度。
其特点如下:-温度开始重新下降,逐渐趋于稳定。
离地球表面越远,温度逐渐下降,大气层中最低温度约为-90摄氏度。
-大气压强继续下降,但下降速率再次减小。
-大气密度逐渐减小,比平流层更为稀薄。
-在中间层中,空气分子逐渐转化为离子和电子,形成电离层。
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信。
4.热层:热层位于中间层上方,约从85公里到无限远高度。
-温度开始剧烈上升,但上升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呈现复杂的波动。
-大气压强继续下降,但下降速率进一步减小。
-大气密度非常稀薄,几乎可以忽略。
总的来说,大气层的特点随着高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对流层的特点主要包括温度下降、压强逐渐下降和对流活动频繁;平流层的特点是温度保持稳定、压强继续下降、无对流现象;中间层的特点是温度再次下降、压强下降、大气转化为电离层;热层的特点是温度剧烈上升、压强减小、大气极为稀薄。
这些不同特点的层次共同构成了大气层的结构,为地球上的生物和气候提供了保护和影响。
大气垂直分层现象
大气垂直分层现象
大气垂直分层现象是指大气在垂直方向上不同高度上的气象要素(如温度、密度、压强等)存在明显的分层变化。
这种分层现象对于气候、天气和大气动力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地球大气层中,通常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中间间隙、热层和外部层等不同的气象层次。
这些层次之间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和对流状态来确定的。
1.对流层: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大约高度在0至10至15公里之间,其特点是温度逐渐下降且对流活跃。
这个层次是大气中绝大部分天气现象发生的地区。
2.平流层:在对流层之上,大约高度在15至50至60公里之间,这个层次的特点是温度保持基本不变或逐渐上升,并伴随着水平风。
3.中间层和中间间隙:分别位于平流层之上,直至85公里高度和85至100公里之间。
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特点在这两个层次之间有巨大变化。
4.热层和外部层:以上都是在100公里至约500公里高度的范围内,气象要素的变化进一步加大。
这些不同层次的分层现象对大气环流、温室效应、臭氧层和天气现象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随堂练习
八年级上科学随堂练习(十)第2章第1节大气层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我会填空: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________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大气显得很______。
然而它对地球而言却非常重要,它像一件外衣一样__________着地球。
2.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_______之间。
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________趋势。
3.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其中对流层最显着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热空气密度_________,________运动;而上方空气温度低,密度___________,下沉,形成对流。
二、我会选择:5.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现象仍然存在的是( )A、狂风暴雨B、火山喷发C、雷电交加D、碧海蓝天6.地球上的大气层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会( )A、出现睛天、下雨等非常复杂的天气现象B、仍然听到讲话的声音C、频繁地受天外来客的袭击D、没有白天和黑夜7.指出下列大气对流图中正确的是( )8A9.地球表面大气层的厚度大约为()A、1000千米B、2000千米C、3000千米D、5000千米10.大气分层的依据是()A、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变化B、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变化C、大气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变化D、大气组成在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变化11.在大气中含量很少,却在成云致雨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水汽和二氧化碳B、水汽和固体杂质C、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二氧化碳12.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B)A、近地面高纬度气压高,低纬度气压低B、近地面气温低纬度高,高纬度低C、水汽含量低纬多,高纬少D、高空气温低纬多,高纬少13.在大气层中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慢慢下降的是()A、对流层和平流层B、平流层和中间层C、中间层和暖层D、对流层和中间层14.对流层的显着特点是()A、它的两极地区的厚度达17千米B、有强烈的对流运动C、其中的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而上升D、集中了1/4的大气质量15.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哪些可能在地球上发生?()①地球上到处都是陨石坑②地球上的重力明显减小③天空仍然是蔚蓝色④生命都从地球上消失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6.气象探测气球可以从地面上升到30000米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可能是()A、气温越来越高B、气温越来越低C、一直处在对流层D、可到达对流层和平流层17.以下有关大气层特点或作用的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B、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C、暖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八年级上科学随堂练习(十一)第2章第2节天气和气温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我会填空: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___________称为天气。
总结大气垂直分层
总结大气垂直分层引言大气垂直分层是指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结构。
在大气科学研究中,垂直分层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大气物理过程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大气垂直分层进行总结,包括大气层的划分和特征。
大气层的划分根据气象学的研究,目前通常将大气分为五个层次,从地面向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顶层。
1.对流层: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之上,高度约为0-12千米。
这个层次是大气中最活跃的一层,主要包括对流运动和天气现象。
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平均每1000米下降6.5摄氏度。
2.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约为12-50千米。
这个层次的特点是大气稳定,很少有垂直运动。
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逐渐上升,这是因为臭氧层吸收了太阳辐射热量的缘故。
3.臭氧层: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约为15-50千米。
这个层次主要由臭氧组成,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臭氧层的存在对地球生物和气候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4.中间层:中间层位于臭氧层之上,高度约为50-80千米。
这个层次的大气很稀薄,几乎没有气溶胶和水蒸气的存在。
5.顶层:顶层位于中间层之上,高度约为80千米以上。
这个层次是大气的最顶部,也是最稀薄的一层。
大气在这个层次中渐渐过渡到太空。
大气垂直分层的特征每个大气层有着不同的特征,下面将对各层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
1.对流层的主要特征包括:温度递减、湿度增加、气圈平流、对流运动和天气现象。
地面的温度变化会引起对流层大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2.平流层的主要特征包括:温度递增、湿度较低、大气稳定。
平流层的热平衡主要依靠大气中的辐射传输,通过辐射的吸收和释放来平衡。
这个层次的飞行器较多,因为稳定的风速和风向有利于飞行。
3.臭氧层的主要特征包括:臭氧浓度较高,能吸收紫外线。
这个层次的臭氧主要通过紫外线与氧气的反应产生,并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4.中间层的主要特征包括:大气密度很低,几乎没有气溶胶和水蒸气的存在。
大气垂直分层
大气垂直分层
大气垂直分层及特点如下:
整个地球大气层按其成分、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世界气象组织把它分为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1、对流层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中最低的一层。
云、雾、雨雪等主要大气现象都出现在此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平流层
在平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有上升。
平流层这种气温分布特征是和它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特别是存在着大量臭氧能够直接吸收太阳辐射有关。
3、中间层
自平流层顶到80km左右为中间层。
该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并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
4、暖层
暖层它位于中间层顶以上。
该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高。
这是由于波长小于0.175μm的太阳紫外辐射都被该层中的大气物质所吸收的缘故。
5、散逸层
这是大气的最高层,又称外层。
这一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很少
变化。
由于温度高,空气粒子运动速度很大,又因距地心较远,地心引力较小,所以这一层的主要特点是大气粒子经常散逸至星际空间,本层是大气圈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
大气的垂直结构及各层的特点
大气的垂直结构及各层的特点大气垂直结构是指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特征。
根据大气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将大气垂直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具有独特的特点。
下面将对大气的垂直结构及各层的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1. 对流层(Troposphere):该层位于地球表面以上的5-15千米范围内,是大气的最低层。
对流层的特点是: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下降;空气密度逐渐减小;空气存在较为复杂的垂直运动,包括对流、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则包括云、降水和风等。
2. 平流层(Stratosphere):该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大约为10-50千米,是大气的第二层。
平流层的特点是: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上升;在平流层中有一个温度最高的层次,即臭氧层;空气密度较低,空气流动较为平稳;天气现象较少,基本上无云,空气质量较好,且较少有水汽。
3. 中间层(Mesosphere):该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大约为50-85千米,是大气的第三层。
中间层的特点是: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下降;空气密度较低;此层对太空中的小行星和流星块具有摩擦作用,导致它们在进入大气层时燃烧。
4. 热层(Thermosphere):该层位于中间层之上,高度大约为85-600千米,是大气的最高层。
热层的特点是: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上升;空气密度非常低,几乎不可感知;该层主要含有高能量的太阳辐射,会引发电离和融合反应,形成电离层,从而产生极光。
除了以上四个基本层次,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层次,如大气顶、地球磁层等,这些层次的特点与功能不同于其他层次,但相互间也能相互影响。
总的来说,大气垂直结构的分层有助于我们理解和研究大气的运动和现象。
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温度、气压、气流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理解和预测天气、探索太空、考察气候变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垂直分层中各层的特点
大气垂直分层中各层的特点
大气垂直分层是指大气按照其物理、化学、显性特征可以划分为多层,它是一种线性分层结构。
从地球表面开始,大气上升至空间,逐渐变薄,温度也随垂直高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这就形成了大气垂直分层的一种状态。
大气垂直分层一般可以划分为四大层,它们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成冰层和太空层。
其中,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距离地球表面约
8到18千米。
这里温度短期波动较大,也是空气流动最活跃的一层,是风暴形成的常地。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距离地球表面约18到50千米,温度稳定,是风的最主要形成地点。
成冰层位于平流层之上,距离地球表面约50到80千米,温度急剧下降,大气中的水汽变成冰晶,形成冰尘,这里是流星出现的最多的地方。
最后,太空层位于成冰层之上,距离地球表面约80到1000千米,温度负值,是空气最薄的层,紫外线的反射和衰减都发生在这里。
上述就是大气垂直分层的简单介绍,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可以为大气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例如,对流层的特点是温度变化快,也是风暴形成的常地;平流层特点是温度稳定,是风的主要形成地点;成冰层特点是温度急剧下降,大气中的水汽变成冰晶,形成冰尘;太空层特点是温度负值,紫外线的反射和衰减都发生在这里。
从长远来看,大气垂直分层的研究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和保护地球的
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到气候变化、气溶胶和空气污染等重要环境问题。
大气垂直分层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大气组成和温度变化,为未来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 中间层
暖层
外层
(二)天气和气温
1、天气通常是指某个地区短时间(几小时到几天) 的气象要素。 基本因素主要有:气压、气温、湿度、风、降水、蒸发、 辐射、日照以及各种天气现象等。
2、气温指的是大气的温度,即表示大气冷热程度。 有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气 温日较差等。
3、百叶箱(白色、1.5米高、通风、朝北、三根温 度计)
大气压的应用 真空保存袋、吸尘器、水泵
4、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气温
气温即大气温度(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测量气温的工具: 温度计
一天中的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 气象观测中要用到哪些温度计?
普通温度计 最高温度计 最低温度计
定时测量气温 测量一天中的最高气温 测量一天中的最低气温
气温测量:距地1.5米高的百叶箱内的温 度计上读出。
午后 日出 2时 前后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 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候?
(三)大气的压强
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 (1)大气压强是真实存在的 (2)大气压是很大的
2、大气压的大小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3、标准大气压的值:1.01×105 帕或760毫米汞柱
4、大气压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离地面越高, 大气压越小。
工具、方法 摄氏度
湿度
降水
与生物和人类的关系
天气与生物的关系
大气压的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量工具
空盒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
大气压的大小 标准大气压值 1.01×105帕
大
影响因素
高度(密度)
气 的 流速与压强
压 强
气体或液体流速 越大,压强越小
对天气的影响
高气压
低气压
大气压的影响 对人体的影响
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气压变化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
西部 干旱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冬季气温低, 降水少;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全年降水 比较丰富。但南方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北方, 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广州、 上海、哈尔滨)
西部的干旱气候的特点:全年降水量稀少, 降水集中在夏季,季节变化大;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很大,但 日照充沛。(形成原因的分析:西部地区 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天气与气候
大气总复习
大气的垂直分层
气温随高度的 增加而迅速上升。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对流运动强烈。因此又叫
高空对流层。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2、对流运动显著;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1、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大气 温度在垂直 方向上的变化。
4、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真空压缩保存袋、吸尘器、抽水机 ……
(五)风
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成因:气压高低不同, 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用风向标测量:箭头所指为风向
风力是风的强弱,常用风级表示,共分为13级, 级数越大,风力越强。用风速仪测量。
(六)降水
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 观测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最常用的是干湿球湿 度计。
2、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赤道最厚, 两 极稍薄,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 运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5、填图:下图为大气对流运动的示 意图,请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出大气 对流运动的正确方向:
大气层的作用
大气层
分层的主要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大气的分层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大气的重要性
保护、保温、养料等
大气温度
气温的垂直分布
外层 暧层
大
大气分层
气温的垂直分布 中间层
气
平流层
层
对流层
对流层
厚度 两极、赤道 成分 大气、水汽、杂质 特点 强烈的对流运动
形成原因
概念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
天 气
天气要素
气温
测量 单位
1、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低气压
高气压
水平方向 由四周流向中心 由中心流向四周
垂直方向 天气
向上运动 多阴雨天气
向下运动 多晴朗天气
2、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皮肤内外侧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 (拔火罐、高山反应、宇航服)
3、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气压越大,液体沸点越高。(高压锅、在高山上普 通的锅难以将饭烧熟)
方法:1、读出干球温度计示数 2、读出湿球温度计示数 3、计算它们的温度差
4、查相对湿度表(以干球温度计示数为基准)
(七)锋与天气
1、阴、多云、少云、晴;小雨、中雨、大雨;降水概 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 2、天气形式常用天气图表示;天气图上的曲线叫等压线。
3、暖锋和冷锋
4、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情况 比较:
3、比热
(1)定义: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降 低)1℃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 热。
(2)单位:焦/(千克•℃)
(3)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它所示的含 义是什么?
(4)比热越大的物质,在放出或吸收相等热量的情 况下,温度变化越小。
(九)中国的气候
东部 季风 气候
5、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火车站台的安全线、喷雾器、 飞机的升力、吹纸实验…………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存在的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的大小
标准大气压:1.01×105帕 (760毫米水银柱)
测量工具
空盒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
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四)大气压与人类的生活
(八)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 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同
(2)海陆分布:海洋和陆地的比热不同
(3)地形: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台湾火烧寮)
(4)季风: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 气温高、气压低 锋
暖 气温低、气压高 锋
出现较大风、雨、气温下降、气压
雪天气
上升,天气转好
多连续性降水 气温上升,气压 下降,天气转晴
1、请分析当天的天气形势,并说明理由。 2、预测北京、上海、广州未来24小时的天气形势,并说明理由。
问题1:当天的天气形势
问题2:北京、上海、广州未来24小时的天气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