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行政区划地图
历代行政区划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普遍置县,且从边远之地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普遍置县, 发展到内地。战国时期, 发展到内地。战国时期,县已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 政区划单位。 政区划单位。 保留着分封制的残痕 春秋战国时期的县 县的规模相差悬殊
2、郡的出现 春秋时代仅见的郡名两例: 春秋时代仅见的郡名两例: 鲁僖公九年( 651年),晋国公子夷吾对秦公 鲁僖公九年(前651年),晋国公子夷吾对秦公 子挚讲, 君实有郡县” ——《国语·晋语》 子挚讲,“君实有郡县”。 ——《国语·晋语》 鲁哀公二年(前493年),赵简子曰:“克敌者, 赵简子曰: 克敌者, 鲁哀公二年( 493年),赵简子曰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 战国时各国已普遍置郡,且多置于各国的边远地区。 战国时各国已普遍置郡,且多置于各国的边远地区。
(1895年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 1895年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 年马关条约
民国“九一八” 民国“九一八”事变以前的地方行政区划 北洋政府:设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等特别区域 北洋政府:设热河、察哈尔、绥远、 国民党政府:把以上特别区域和宁夏、青海建为6 国民党政府:把以上特别区域和宁夏、青海建为6个 省 28个省加西藏 个省加西藏、 28个省加西藏、外蒙古
四、行省时代
行省在元代的形成 行省的形成:元朝消灭南宋后,省正式成为元朝最 行省的形成:元朝消灭南宋后, 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到元朝中叶, 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到元朝中叶,分全国为一个中 书省直辖区和十个行中书省 。
2、明代的直隶和布政使司
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明太祖厉行中央 专制集权主义 改中书省直辖区为直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第三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自治区分为自治州、 自治县、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 自治州分为县、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 县、市。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第三十一条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 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以法律规定。 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课件201911)
一、三级行政区划 1.原则: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2.三级行政区划
【典例 1】(2011 年汕头期中)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是( ) A.省、县、乡三级 B.省、地、县三级 C.省、县、村三级 D.省、市、县三级
(1)____2_3_____个省。 (2)5 个 自 治 区 : A.____新__疆__维__吾__尔__自__治__区_______ , B.__西__藏__自__治__区____,C.__内__蒙__古__自__治__区___,D._宁__夏__回__族__自__治__区___, E._广__西__壮__族__自__治__区___。 (3)4 个 直 辖 市 : F.___北__京__市___ , G.___天__津__市___ , H.___上__海__市___,I.__重__庆__市____。 (4)2 个特别行政区:____香__港____和___澳__门_____。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1.“郡”与“县”的名称早在春_秋__战__国_________时期已经出 现。 2._____清_____朝的“省”与“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 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 二、现行行政区划 -2-1
;区块链资讯网| ;EOS币行情网| ;虚拟币资讯网| ;比特币行情网| ;区块链新闻网| ;EOS游戏网| ;区块链应用场景| ;区块链游戏社区| ;区块链技术应用| ;EOS币价格资讯| ;比特币价格资讯|
;
晚方获济 时侯景新平 字德言 别建言曰 制局监吕文度以启武帝 颍川鄢陵人也 今真其人也 诏尚书郎在职清能者为侍郎 觊忧遽不知之为 又为徐州刺史 翻恐卿从来文章假手于荩 沆为人谦敬 因与柬南奔 景仁便拂拭衣冠 追赠灵符金紫光禄大夫 "诏如深之议 奂廷议理之 乃深自结 数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州府制度的演变 与作用
行省制的设立与 意义
行政区划变革对 国家统一和发展 的贡献
对现代行政区划改革的启示
尊重历史传统:借鉴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为现代行政区划改革提供 历史依据。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经济、文化等特点,合理划分行政区划,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精简高效: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经济发展提 供更好的服务。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 概述
THEME TEMPLATE
行政区划定义与演变
定义:行政区划是国家 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分级 划分的区域。因此,行 政区划亦称行政区域。
演变:中国古代行政区 划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 段,包括郡县制、州制、 府制、省制等。在各个 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 划分标准和层级都有所 不同,但总体来说,都 是为了便于国家管理和 维护地方治安。
民主法治:加强民主监督,完善法律法规,保障行政区划改革的科学性和 公正性。
感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EME TEMPLATE
行政区划的形成与演变:介绍了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形成背景、 演变过程及其与文化传承的关联。
行政区划对文化传承的挑战:分 析了行政区划在文化传承中可能 带来的挑战,如文化同质化、文 化断层等问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行政区划对文化传承的促进:阐 述了行政区划在文化传承中的积 极作用,如促进文化交流、推动 文化创新等。
行政区划与民族融合的未来展望:在新的历史时期,行政区划与民族融合将继续发展,促 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行政区划与地方风俗习惯
行政区划对地方风俗习惯的影响 不同行政区划下的特色风俗习惯 行政区划变迁与风俗习惯的演变 当代行政区划与地方风俗习惯的融合发展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大纲一、行政区划层级的变化1、秦汉的两级制向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转变2、隋唐前期的州、县二级制向唐后期至宋辽金的道、州、县三级制转变3、元代的多级制向明清的省、府、县三级制转变二、行政区划幅员的变化1、县级政区的幅员变化2、统县政区的幅员变化3、高层政区的幅员变化三、行政区划边界的变迁1、山川形便的原则2、犬牙相制的原则知识点汇总T01:郡县制的起源知识点说明:介绍了郡和县的历史起源及发展,指出郡县制并非老早就有,也非起于秦始皇统一中国。
T02:分封制和郡县制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形式和性质,应避免将两者混为一谈,两者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但郡县制并非直接继承分封制,两者之间有个延续的过程。
T03:基层政区、统县政区、高层政区知识点说明:介绍了行政区划的不同层级政区的特点以及各自演变的规律。
T04:山川形便、犬牙相制知识点说明:介绍了历史上行政区划边界划定的两个基本原则,以及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于这两个原则的运用以及背后所体现的政治背景。
正文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今天我们讲的这一讲是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行政区划当中生活,但是不一定有人会注意到行政区划变迁的历史,因为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专门的学问。
我们今天大概把中国两千五百年以来的行政区划变迁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刚刚统一中国就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
这个会议有两项议程,一是议帝号,二是定制度。
议帝号就是秦始皇把自己的称号定为皇帝,他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所以就把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起来,叫做皇帝,他就称为秦始皇帝。
这个帝号的议定就是表示皇权专制的出现,另外一个定制度,就是确定如何来划分全国的行政区划。
最终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个郡之下设若干县。
这个制度虽然在秦统一之前就已经在局部地区实行,但是在统一的国家中却是第一次实行。
因为统一的国家也是秦始皇第一次缔造的。
中国的行政区划
乡管辖的区域一般以行政村为单位 ,每个行政村下辖若干个自然村。
镇
定义
镇是一种较乡高级的农村 基层行政单位,通常拥有 更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优 势。
建制与规模
镇的建制和规模相对较大 ,一般拥有较为完善的城 镇设施和公共服务。
管辖范围
镇一般管辖若干个行政村 和居委会。
民族乡
定义
民族乡是一种以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建立的基层行政 单位。
历史沿革
古代行政区划
在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经历了从春 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到秦汉时期的郡 县制,再到唐宋时期的道州制和元明 清时期的行省制的演变过程。
现代行政区划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行政区划 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如1949年的 大区制、1954年的省辖市、1983年的 市管县等。
行政区划的意义
01
行政管理
行政区划是行政管理的基础,有利于政府对地方行政区 域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02
社会管理
行政区划有助于社会管理,通过明确行政区域界限,减 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03
经济规划
行政区划对于经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政府对地 区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
02 省级行政区划
安徽省
简称:皖
省会:合肥
行政区划代码:340000
安徽省
行政区域面积
139600 km²
下辖地区
1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52个县、45个市辖区
人口
6324.1万人(2021年常住人口)
安徽省
地理位置:华东地区
经济:安徽省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 动力资源。
风景名胜:黄山、九华山等
河北省
第二讲中国历代疆域和政区变迁
郡县制,即分民而治
中央政府将全国领土分为不同层次的行政管理区域, 在各个区域内设臵地方政府,并授予地方政府一定行 政、军事、财政、司法等权利。秦以前郡、县设臵出 现在各诸侯国的边界地带。
秦汉时期郡县 二级制
一、秦
郡县两级政区
汉初中央直辖15郡,武帝时增至110郡国。前106年将 全国分为13个区域,每个区域称部,派一刺史执行监 察职能。各州借用《禹贡》九州之名,外加两个《周 礼•职方》州名,以及两个不在《禹贡》、《周礼•职 方》范围内,合在一起共13个刺史部:冀、兖、青、 徐、扬、荆、豫、凉、益、幽、并、朔方、交趾。 后来又增加一个司隶校尉部。共14个监察区。
三、奠定:清代的中国疆域 1.明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建都南京,后迁都北京。 至1386年,在元故有版图基础上,完成了除北元控制区 外大部地区的统一。明前期强盛时疆土与元后期基本 相同。
2.清 明后期,建州女真在东北崛起,1583年,任明建州左卫 指挥使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1616年即汗位,建 国号金,史称后金。1626年皇太极嗣立,1635年改女真 族为“满洲”,1636年即皇帝位,改国号清。清统一全 国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第一,统一东北诸部族和收服漠南蒙古。 第二,灭明统一中原及江南广大地区。 第三,战胜卫拉特蒙古及西域诸部,收服北、西北、 西南广大地区。 第四,通过雅克萨之战和外交谈判,确定中俄东段、 中段边界。
中央——路——州——县
北宋元丰年间实行二十三路:
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 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路、永兴军路、 秦凤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两浙路、江 南东路、江南西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 福建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 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
中国地图及各行政区划版块图
界线管理带来友谊与财富北京:制度建设见真章《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颁布施行后,在有计划开展各级界线联检等项管理工作的同时,北京市主抓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出台了《北京市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文件,并将宣传贯彻《条例》和《办法》当成了界线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为方便各界查询,北京将《条例》和《办法》上网,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集中学习。
2003年2月发行的《北京市行政区划》一书将《条例》编入书中,重点宣传贯彻执行《条例》的重要意义。
2003年11月,结合与天津市的边界线联检,北京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市级行政区域界线实地管理和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县民政局进一步加大界线沿线乡镇政府的宣传力度,并通过乡镇政府向界线沿线的基层群众组织广泛宣传界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据粗略统计,北京各区县共组织集中学习管理《条例》和《办法》30余次,开展各类学习、宣传、咨询活动200余次。
如海淀区印发了10万份宣传材料,发放到各街道、乡镇、社区居委会,并特别要求发给界线沿线社区居委会的材料要送到每一户、每一个单位,做到家喻户晓。
密云县在县广播电台《春风化雨说民政》栏目及县电视台定期宣传,同时还发放了上万份界线法规资料到镇到村,通过广播、标语条幅、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要保证界线管理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首先就要落实经费和人员。
北京市日常边界管理经费的基本落实,保证了近几年全市边界管理重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界线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各区县将界线管理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每年拨付8万~30万元不等经费,基本落实了管理人员、专项资金、专门工作设备。
如大兴区专门成立了“区划管理工作办公室”,其他区县的界线管理工作也都有专人负责,部分区县如朝阳、海淀、通州、宣武等先行开展了界线管理数据库建设工作。
在界线联检方面,2002年和2005年,北京两次组织各区县全面开展了检查工作。
2003年,与天津市开展了京津线自勘界后的第一次联检工作。
从夏朝到清朝历史版图演变
从夏朝到清朝,4000多年的艰苦卓绝:从历史地图看中国疆域扩张一、从万邦林立到战国七雄夏朝到底位于哪里,至今尚有很大的争议。
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夏朝大概位于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流域,其主要依据是《国语·周语上》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夏朝的疆域大概其北到达山西省南部,其西到达了黄河、潼关一带,其东到开封一带,其南大概到达伏牛山一带。
从夏朝开始,中国对地方的管辖就实行了分封制,夏朝分封的诸侯有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等。
其越国祖先也是夏朝分封,可能早期分封于今天的淮河上游一带,后来因为周公东征而南迁到了江浙一带。
夏朝版图商朝起源于东夷地区,其疆域比夏朝更大。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商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华北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省、京津冀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江苏和安徽的北部,其西到黄河、潼关,其南到淮河一带,其北到达燕山一带,其东到山东半岛。
商朝同样实行了分封制,其王畿地区位于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地区,首都为殷(安阳),在西周初期被分为了郑、卫、宋等国。
商朝版图周人主要活动在渭河流域,是西戎北狄中的一支,后来依靠农业而兴起。
在公刘期间初步建立了国家制度,在古公亶父时期进一步发展。
季历时期,周国强盛起来,曾被商朝册封为“牧师”,称为西部的霸主,发展到了文王时期,正式称王,和商朝对立。
周武王时期,灭商朝,将疆域扩张到了东方。
周公东征,继续讲疆域扩展到了东海、黄淮一带。
后来周昭王、周穆王、周宣王等不断对南方的楚国、徐国用兵,使得周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
其疆域北到燕山一带,东到大海,西到渭河上游,南到江汉淮地区。
西周也同样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封国有鲁、齐、燕、晋、宋、卫、郑等。
要注意的是楚国是和周朝是对立的国家,楚国国君称“王”,和西周国王并立,周朝也只是在名义上册封楚王为“楚子”而已,因此楚国不算西周的疆域。
在整个西周历史上和楚国的战争几乎也是没有断绝过。
精华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中国的疆域: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余千米,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
我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2.中国的位置:从半球位置看,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自北向南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从地球五带位置看,绝大部分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从经度位置看,我国东西两端经度相差62度,跨5个时区(东5区,东6区,东7区,东8区,东9区),相差约5个小时。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南北两端跨约49度。
从相邻位置看,陆上边界线长 2万多千米,有陆上邻国14 个,与我国国界线最长的邻国是蒙古,与我国陆上国界线不连续的国家有俄罗斯、印度等,面积最大的临国是俄罗斯,面积最大的内陆临国是哈萨克斯坦。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邻国 6 个,其中隔黄海相望的国家是韩国,隔东海相望的国家是日本。
3.最北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4.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长达18000多千米。
我国自北向南所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
分界:渤海—渤海海峡以西;长江口北岸是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属东海;以南为南海。
5.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6.我国重要的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面积从大到小)。
主要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7.①读图1—5 找出我国陆地上邻国朝鲜。
以此起点,按逆时针方向找出我国其他陆地上邻国。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共14个。
陆地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是印度,与中国有不连续边界的是俄罗斯、印度。
从夏朝到清朝历史版图演变
从夏朝到清朝,4000多年的艰苦卓绝:从历史地图看中国疆域扩张一、从万邦林立到战国七雄夏朝到底位于哪里,至今尚有很大的争议。
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夏朝大概位于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流域,其主要依据是《国语·周语上》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夏朝的疆域大概其北到达山西省南部,其西到达了黄河、潼关一带,其东到开封一带,其南大概到达伏牛山一带。
从夏朝开始,中国对地方的管辖就实行了分封制,夏朝分封的诸侯有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等。
其越国祖先也是夏朝分封,可能早期分封于今天的淮河上游一带,后来因为周公东征而南迁到了江浙一带。
夏朝版图商朝起源于东夷地区,其疆域比夏朝更大。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商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华北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省、京津冀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江苏和安徽的北部,其西到黄河、潼关,其南到淮河一带,其北到达燕山一带,其东到山东半岛。
商朝同样实行了分封制,其王畿地区位于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地区,首都为殷(安阳),在西周初期被分为了郑、卫、宋等国。
商朝版图周人主要活动在渭河流域,是西戎北狄中的一支,后来依靠农业而兴起。
在公刘期间初步建立了国家制度,在古公亶父时期进一步发展。
季历时期,周国强盛起来,曾被商朝册封为“牧师”,称为西部的霸主,发展到了文王时期,正式称王,和商朝对立。
周武王时期,灭商朝,将疆域扩张到了东方。
周公东征,继续讲疆域扩展到了东海、黄淮一带。
后来周昭王、周穆王、周宣王等不断对南方的楚国、徐国用兵,使得周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
其疆域北到燕山一带,东到大海,西到渭河上游,南到江汉淮地区。
西周也同样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封国有鲁、齐、燕、晋、宋、卫、郑等。
要注意的是楚国是和周朝是对立的国家,楚国国君称“王”,和西周国王并立,周朝也只是在名义上册封楚王为“楚子”而已,因此楚国不算西周的疆域。
在整个西周历史上和楚国的战争几乎也是没有断绝过。
01.1 中国的疆域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整体感知本章包括中国的疆域和中国的行政区划两部分的内容。
这是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初学中国地理时应上的第一课。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清楚了什么是经线、纬线,了解了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以及世界各大洲、海洋和其他地理事物名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中国的疆域”介绍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面临的海洋、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等,通过教学使学生弄清楚我国所跨的经纬度及周边国家。
“中国的行政区划”主要介绍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通过教学使学生弄清楚我国包括多少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我国的首都及各省(区)的省(区)会等。
本章所含内容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教学中应借助于投影、拼图等教学媒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使学生学会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二)能力训练点1.动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动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赏析彩图:“春到乌苏里江”、“中国的北极村”、“南海诸岛一角鸟瞰”、“帕米尔高原”和书中风景插图,并配上富有诗意的解说,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感受到祖国各地山河秀丽、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二、学法指导通过“领土四端点”“濒临的海洋”“邻国”等知识点的教学,指导学生把地名落实地地图上和借助地图获取有关信息的学习方法。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二)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三)疑点台湾海峡是我国的领海还是公海?(四)解决办法这一节重难点方面的内容具有直观性,可借助于投影、地球仪等教学媒体引导学生弄清楚我国的地理位置等,并通过填写空白地图册,检查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
古代的历史地理与行政区划略说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6)专题六:古代的历史地理与行政区划略说同学们在中国住了那么久,去过许多名胜古迹、名山大川。
古代中国的地域范围是怎么样的呢?一.中国的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就是过去几千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它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
比如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不同时期的河道和出海口都不一样,黄河的泥沙与现在比是多少等等,这是自然历史地理;又如“中国”这个名称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中国各历史时期各民族所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是怎样的?汉朝、唐朝的版图有多大?历代行政区划有过什么变化?古代某地今天属于什么地区?一些地区经济发达是否有其历史背景,历代又有什么变化?还有中国人口分布状况的前后变化,人口的迁移,方言的分布;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的传播等等,这就是人文历史地理。
学习中国经济的同学,了解中国的人文地理是必须的。
古代中国的地域范围是怎样的?它不限于今天的中国,它是历史时期的中国。
具体地说,我们是以清朝完成统一以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以前的版图为中国古代的版图。
就是从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版图作为历史上的中国范围。
东北到外兴安岭,今天漠河是中国的北极,外兴安岭在漠河之北,今天的俄罗斯境内。
它包括乌苏里江以东,而现在乌苏里江为中俄界河,东边就是俄罗斯了;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也是前苏联,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葱岭和帕米尔高原;其它地方大致与今天相同。
曾经在这个范围内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曾经在着这个范围内建立的政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权。
对此,我们可把握以下几点:1 “中国”这个概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步扩大的。
春秋时所谓中国,是中原的代名词,只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原,与今天的概念不同。
应该说,华夏民族并不仅仅生活在当时的中原,它逐步包括了长江、珠江流域,也包括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范围。
如匈奴等民族建立的五胡十六国,鲜卑人(古代的民族,居住在今内蒙、东北一带)建立的北魏,到唐朝,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了。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概况行政区划是国家对所辖领土进行分级管理的区域结构,是中央集权出现后的产物。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随着朝代的更迭,其最明显的变化特征莫过于行政区划的变化。
从行政区划的定义可知,其变化过程是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同步的,因而地方的行政区划和中央政府便会产生分权和集权的矛盾,而这也是推动行政区划变动的主要动力。
可以说,中国行政区划的变迁史也就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调整史。
那么行政区划的划分又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呢?由于行政区划的作用是统治和管理土地和人民,因此其划分和管理的决定性因素是政治。
在中国历史上政区的划分是以政治为首要因素,同时顾及到自然、经济等相关因素。
在中央政权稳定的情况下,最理想的是三者的兼顾。
具体从政区地理的角度来看,行政区划基本上遵循四个要素,即中央到地方分几个层次进行管理;行政区面积范围;国家内部政区间的界线;行政中心的选择。
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意味着行政区划的变迁,而这种变迁也在很大程度上综合反映了我国人文地理面貌的变化。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地方行政单位是县,至春秋早期其含义已与邑类似,并多见与各类文献中,而秦和楚更是最早势力含有行政区划意义的县的国家。
较之县稍晚出现的是郡,大约在春秋中晚期,初期郡的地位较低,地理位置也较偏远。
此时郡与县的出现已经开始慢慢打破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分封,行郡县,使郡县二级制得到正式的实行。
初分天下36郡,后增加桂林、南海、象郡等至46郡。
至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是由于秦末农民起义中六国旧贵族的要求,也是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尽管后来汉高祖陆续废除异姓王而分封同姓诸侯,地方和中央集权的矛盾还是无法避免。
这就出现了从景帝开始的削藩策略,至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等措施,使汉代王国灵帝大为缩小。
至此汉又回归至郡县二级制。
西汉初继承秦41郡,至汉平帝时中央政府所辖103郡,而东汉时达到105郡,但此时由于刺史制度的实行和演变,郡的行政级别已将为二级,州则升至以及行政区。
中国全国以及各省形状地图
地图在交通管理中用于监控道路 状况、发布交通信息等,保障交 通安全。
旅游指南
景点导航
01
地图为游客提供景点位置和路线指引,方便游客游览。
旅游规划
02
地图结合旅游资源信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规划和建议
。
文化传播
03
地图作为载体,展示各地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色,促进文化交
流和传播。
06
CATALOGUE
省份面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面积约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省级 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省级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面积约11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省级 自治区。
青海省
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四大省份。
省份人口
01
广东省
人口约1.2亿,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 份。
特点
手工绘制地图具有艺术性和个性化,但精度和 效率较低。
应用范围
适用于小规模地图制作,如学校、单位或个人使用。
计算机辅助绘制
计算机辅助绘制方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将地图数据输入计算机中进行编 辑和绘制。
特点
精度高、效率高、可重复使用、易于更新和维护。
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各种地图制作,包括地形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动态地图
总结词
动态地图是未来地图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它能够实时反映地形的变化,为应急响应 、灾害监测等领域提供更好的支持。
详细描述
动态地图是指地图能够实时更新,反映地形 、地貌、建筑物等的变化。它能够实时监测 地形的变化,为应急响应、灾害监测等领域 提供更加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例如,在地震 、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动态地图能够实 时监测灾区的地形变化,为救援和重建工作 提供重要的支持。
中国行政区划课件
第二节
一、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我国历史悠久,行政区划的形成经历了 漫长的变化过程
阅读:“省”与“县”的由来
说出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xx乡(镇)xx村 xx组
我国行政区域的结构
分3级
二、现行行政区划
①划分原则:便于行政管理,利于 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省
(自治区、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
四、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五)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记忆歌诀:湘、鄂、赣、皖、浙、苏、沪 (沿长江南北对称) 省区形象:湖南(男人头)、湖北(水枪)、上海 江西(女人头)、安徽(头向西的飞天 蝙蝠)、浙江(开口蛙) 江苏(奔犬)、 (六)黄河中下游四省二市 记忆歌诀:晋、冀、鲁、豫、京、津 省区形象:山西(平行四边形)、河北(右耳) 山东(海龟或鹰)、河南(燕鱼或张弓) 北京市、天津市
贵阳市
海口 长春
四季少了夏秋冬 ————
带枪的人
——————
武汉
昆明
萤火虫 亮晶晶 ———
巩固知识
①内蒙古自治区简称 A、内蒙古 B、内蒙 C、内 D、蒙古 ②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新 B、渝 C、内蒙古 D、京 ③同学们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A、重庆市 B、丰都县 C、名山镇 D、湖南省 ④下面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沿用的是历史名称的是: A、辽宁 B、山东省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湖南 ⑤我国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⑥下列各自治区名称正确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西藏藏族自治区 D、广西自治区
晋陕甘
内蒙古
湘 鄂 赣 藏琼台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不同
唐代设立了道的建制,至唐贞观年间全国分为十道。①关内道即古雍州;②河南道即古豫、 兖、青、徐州四州;③河东道即古冀州;④河北道即古幽冀二州;⑤山南 道即古荆梁二州; ⑥陇右道即古雍梁二州;⑦淮南道即古扬州;⑧江南道即古扬州南部;⑨剑南道即古梁州剑 阁以南;⑩岭南道即古扬州南部。唐开元时又分为十五 道。
畿服说 它最初见于《国语·周语》。《周语》曰:“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
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即说周王实行“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的 五服制度。《尚书·禹贡》中也说了五服 ,只是用“绥服”替代了《周语》中的“宾服”;并 认为每服皆有一定的范围,都为五百里。《周礼·夏官·职方氏》更将“五服”扩展为“九 服”:“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在 《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则把“服”改称为“畿”,认为有侯、甸、男、采、卫、蛮、 夷、镇、藩九畿。以上叙述的“五服”、“九服”、“九畿 ”等记载,都是后人杜撰的先秦时代 的行政区划,事实上它们只是战国时代或稍后人们地理视野不断开阔的反映。
③十三州:东汉时中国疆土扩大形成十三州,即司隶(直隶州)-_、豫州、兖州、徐州、青州、 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交州。
从南北朝以后州的范围逐渐缩小,至唐代全国已有 300 多个州了。明清时改州为府,所以后 来有扬州府、兖州府的名称。
郡:
秦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颖州、南阳、邯郸、钜鹿 、琅琊、渔阳、右北 平、辽西、辽东、太原 、雁门、云中 、汉中、巴蜀 、长沙等,后来又增加了桂林 、象郡、南 海、闽中四郡,共为四十郡。历代郡的行政区划及名称屡有改动,直至宋代废郡。
这些“九州”说实际上是春秋、战国时期学者对当时所知周朝领土所做的地理区域的划 分,并不是某个朝代的行政区划。然而,在历史上把它们长期地误 认为是行政区划。在西汉 以前,误认为《禹贡》是大禹治水后所划分的九州,代表夏朝的行政区划制度;《汉书·地 理志》最先把《周礼·职方》中的九州误称为代表周朝的行政区划制度;三国时期魏人孙炎 在注释《尔雅》时,又把《尔雅·释地》中的九州牵强附会地解释为代表商朝的行政区划制 度;以后的经学家进一步推而广之,把“九州”误称为夏、商、周三代的行政区划制度。
第二 中国历代政区地理沿革
唐代初年,政治制度大体沿袭隋制。地方行政制度也是州 唐代初年,政治制度大体沿袭隋制。 )、县二级制 只是唐代郡改州、州改郡,多次反复。 县二级制。 (郡)、县二级制。只是唐代郡改州、州改郡,多次反复。 贞观初,并省州县。并开始以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 贞观初,并省州县。并开始以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 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 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 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但十道所分,不设长官, 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但十道所分,不设长官,只是 有时派遣大臣为黜陟大使,分巡其道, 有时派遣大臣为黜陟大使,分巡其道,其制与西汉的刺史部相 故也不是正式的行政单位。开元二十一年(733), ),改原 类。故也不是正式的行政单位。开元二十一年(733),改原 十道为十五道, 十道为十五道, 开元间,又于边地各道始置节度使、经略使,以加强边防。 开元间,又于边地各道始置节度使、经略使,以加强边防。 当时有节度使九个,经略使一个,即北庭、河西、朔方、范阳、 当时有节度使九个,经略使一个,即北庭、河西、朔方、范阳、 平卢、陇右、剑南、安西、河东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 平卢、陇右、剑南、安西、河东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后 节度使逐渐成为地方军政长官。因此,便形成了道、 来,节度使逐渐成为地方军政长官。因此,便形成了道、州、 县三级行政建置制度。 县三级行政建置
西汉十三州( 西汉十三州(部)图
东汉的地方行政制度仍西汉之旧。其中有两个方面有所变化: 东汉的地方行政制度仍西汉之旧。其中有两个方面有所变化: 其一,省并郡、 建武六年( ) 其一,省并郡、国、县、邑、道。建武六年(30)和十三 年(37)两次下诏省并郡县。 )两次下诏省并郡县。 其二,确立了州为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其二,确立了州为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东汉光 武帝沿袭西汉十三州之制, 所治有定处”(《通典 通典·职官十 武帝沿袭西汉十三州之制 , “ 所治有定处 ” (《 通典 职官十 》)。十三州遂成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建置, 四》)。十三州遂成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建置,刺史或州牧也 成为最高级别的地方行政长官。 成为最高级别的地方行政长官。 东汉十三州的治所分别是:豫州治谯(qi)、兖州治昌邑、 东汉十三州的治所分别是:豫州治谯( )、兖州治昌邑、 )、兖州治昌邑 徐州治郯、青州治临淄、凉州治陇、并州治晋阳、 徐州治郯、青州治临淄、凉州治陇、并州治晋阳、冀州治鄗 )、幽州治蓟 (hao)、幽州治蓟、扬州治枥阳、益州治雒、荆州治汉寿、 )、幽州治蓟、扬州治枥阳、益州治雒、荆州治汉寿、 交州治广信。州统郡、 国领县、 列国。 交州治广信。州统郡、国,郡、国领县、邑、道、列国。州郡 县三级地方行政建置制度在东汉时期完全确立。 县三级地方行政建置制度在东汉时期完全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