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的祖先,达斡尔族是谁的后裔
达斡尔族_精品文档
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支古老而有着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
本文将介绍达斡尔族的人口分布、历史、文化特色以及现代发展情况等方面。
一、人口分布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份。
据统计,截至2010年,达斡尔族的人口约为40万,占中国总人口的0.02%。
二、历史达斡尔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他们是游牧民族鄂温克族的后裔。
在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的几次游牧民族南下的浪潮中,达斡尔族逐渐形成并定居在今天的黑龙江地区。
达斡尔族曾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辽金元时期的蒙古在中国东北的统治者之一。
他们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和狩猎技巧,也擅长驯服马匹。
在这一时期,达斡尔族人民的生产水平和社会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三、文化特色1. 语言达斡尔族使用达斡尔语,为通古斯语系的一种语言,与鄂温克语等相似。
虽然达斡尔语使用范围较窄,但它是达斡尔族的重要文化符号。
2. 婚礼习俗达斡尔族的婚礼习俗独具特色。
传统上,达斡尔族男女自由选择配偶,婚姻是双方家庭商议后由结婚对象相互给予确认。
在婚礼上,达斡尔族人会举行特殊的祭祀仪式,展示他们对祖先和家族的尊重。
3. 艺术表达达斡尔族的艺术表达形式丰富多样,包括音乐、舞蹈、绘画等。
其中,达斡尔族的原生态舞蹈非常有名,舞蹈动作优美多姿,融合了狩猎、牧羊等生活场景的元素。
四、现代发展情况随着时代的变迁,达斡尔族也面临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许多达斡尔族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到文化保护和振兴的活动中。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少数民族的支持力度,通过加强教育、文化交流等方式,促进了达斡尔族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目前,许多达斡尔族的文化节日和艺术表演活动已成为吸引游客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旅游资源。
总之,达斡尔族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他们以其丰富的养殖经验和狩猎技巧,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契丹—达斡尔嫩江草原的原住民族
契丹—达斡尔嫩江草原的原住民族黑龙江省有悠久的历史,达斡尔族,是黑龙江、嫩江流域的古老民族。
达斡尔族为契丹后裔,至少在辽代就是我国北方边疆的开发和建设者。
标签:达斡尔齐齐哈尔的原住民。
齐齐哈尔即为契丹。
哈拉即为大辽。
庞葛、卜奎同音同意,意为英雄。
一、学点儿黑龙江历史齐齐哈尔所处的嫩江流域,历来为北方草原民族游弋,生息的地方。
一万年以来这里丰富多彩的草原民族文化,表明嫩江流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经过几代学人,从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研究,充分证明了这一历史事实。
二、从达斡尔族迁徙说起达斡尔族,是黑龙江的古老民族。
在中华民族的融合中,许多民族在融合中消失了,而达斡尔族,却从远古生息繁衍走向现代。
学术界逐渐趋向一致,达斡尔族源于契丹。
契丹,最早见于《魏书·契丹传》,属东胡系,原居于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
契丹各部,原与宇文·库莫奚两部一起游牧。
公元344年,前燕慕容皝进攻逸豆归,契丹同时被击溃,于是从鲜卑族中分离出来,自号“契丹”。
并逐渐西迁至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和土河(老哈河)流域,分布在辽河以西及大凌河以北一带。
西与奚族为邻,东接靺鞨,东南至高句丽,北接室韦。
现辽宁义县尚存有990余处当时萧太后建立的护国寺庙宇。
契丹族的产生又源于古老的神话,以白马和青牛为图腾的两个部落。
《辽史·地理志》:“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架青牛,由平地松林泛潢而下。
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
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
”契丹族在辽河以西,大凌河以北一带游牧的第一次迁徙期间,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实力逐渐强大。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仿照中原格局正式建立了大契丹国,也称大辽契丹。
“白马”部以耶律为姓,称为广义皇族。
“青牛”部则冠以萧姓,称为狭义皇族。
贵族中的一支“大贺”氏,即为辽代灭亡延续发展的达斡尔族,但多数契丹人已融入其他各族中了。
达斡尔族的历史
达斡尔族的历史达斡尔族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1-12世纪。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聚居在大兴安岭西北的就是达斡尔族先民。
然而,达斡尔族的形成是在明代,从这时期起才有确切记载达斡尔民族活动的史料。
在明代,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黑龙江北岸。
这里水源丰富,土地肥沃。
他们经营农业、种植麦类、放牧牲畜、林中狩猎,并与周邻进行生活用品交易。
此时达斡尔族的氏族组织是“哈拉”。
“哈拉”是同一个始祖的后裔。
后来从“哈拉”分化出“莫昆”,“莫昆”是“哈拉”的分支。
此时出现了氏族贵族。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据《清太宗实录》卷一八、卷四四记载,当时的达斡尔族与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均是后金辖属的部分。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园东广场中央矗立的民族图腾圆柱清康熙年间,达斡尔族人民配合清军反抗沙俄侵略。
使黑龙江流域恢复了安定。
清政府将达斡尔族屯落逐渐南迁到嫩江流域及其支流。
并对达斡尔族原有氏族组织哈拉、莫昆根据军事的需要编为旗、佐,并进行调整,使达斡尔族的旗、佐在布特哈、瑗珲、墨尔根、齐齐哈尔、呼伦贝尔、呼兰、伊犁、塔城等地驻防,镇守边卡。
达斡尔族经过旗佐制度,加速了封建化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达斡尔族人民也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
清末的移民垦荒政策,使大批达斡尔族的土地被侵占;有的达斡尔人沦为雇工。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沦陷,达斡尔族人民不堪欺压,愤起反抗侵略者,在抗日联军活动较为频繁的嫩江、讷河、莫力达瓦地区,达斡尔族群众积极支持抗日联军,为部队送粮、掩护伤员,协助抗联队伍渡嫩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实现民族平等。
特别是1958年8月15日,在达斡尔族居住较集中地区,成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从此,达斡尔族人民与五十五个兄弟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祖国大家庭内与十亿多人口的汉族享有平等的地位。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辽代契丹族后裔.达斡尔一词,意为开拓者,最早出现在元明之际.了解达斡尔族起源,必先了解契丹族地起源.关于契丹族地起源,有一个古老地传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地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地契丹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地柔然部.契丹地语意是镔铁,或者刀剑,也就是坚固地意思,这是一个剽悍勇猛地民族.契丹亦指这个民族所建立地政权.公元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他们最早可能是匈奴人,一种说法是他们住在匈奴以东,所以被汉人称为东胡.东胡后为匈奴所灭,但是东胡人不是留在原地等待匈奴人地统治,而是举族后退,逃之夭夭,有可能是退到乌桓山(辽时地黑山,现时地罕山)与鲜卑山(现大兴安岭中、北段),在这里,东胡已分成乌桓人,鲜卑人.这二种人地结局是不一样地.汉武帝打败匈奴后,将乌桓南迁,以防匈奴人再回来.结果是匈奴人没回来,乌桓人反了,后在三国时被曹操所破,将之内迁,于是乌桓人顺利移民.随着乌桓人地南迁与内迁,鲜卑人做为其同文同种之同胞,紧随其后,乌桓每次倒出地方来,都由鲜卑人占领,这个紧随乌桓人南进地鲜卑人叫做东鲜,留在鲜卑山附近地,则成为后来地女真,较后地满人.东鲜在北魏时被承认为契丹国,后被北齐高洋所破.后来,在隋朝初年,出现了现在地契丹.唐太宗把契丹地大部队安置在原东鲜人地地盘,而契丹地零散部队,安置在河北河南山西北京天津附近地某些地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公元年大贺氏地首领窟哥率部归顺唐王李世民,随后参加了征伐高句丽地战争,窟哥领衔地大贺氏联盟,把契丹人带入汗国时代.诸汗均为大贺部地首领,大贺部成为契丹族地一个强大部落.达斡尔一词就是从大贺氏地音转而来地.源于大兴安领南麓地洮儿河,曾是契丹部大贺氏地发祥地.大贺尔这一当年一个部落地名称,从古延续下来,成为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达斡尔民族地族称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前后,契丹人地历史中,耶律家族地英雄耶律涅里横空出世,这位大辽国稚形地最初奠基者,是耶律阿保机地七世祖,他亲手摧毁了当年窟哥建立地亲唐政权“松漠都督政权”,终结了“大贺氏联盟”,开启了契丹人走向世界顶峰地遥辇氏时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元朝,聚居在大兴安岭西北.明后,分布于西起贝加尔湖,东至牛满河,北自外兴安岭,南到黑龙江流域地广大地区.自世纪中叶起,达斡尔族人民世代居住在南自黑龙江,北达外兴安岭地广大地区.目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和新疆.其中以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郊区为主要聚居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达斡尔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中地一个独立语言,但没有自己地文字,通用满文,后普遍使用汉文.年有人,目前万人左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达斡尔族人多信仰萨满教,是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地原始宗教,供天神、山神、火神、河神、财畜神、祖神等.原来每个氏族都有自己地萨满主持宗教活动.少数人信仰喇嘛教.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主要节日是春节.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盛大地节日,节日里都着盛装,逐户拜年,妇女们互赠礼物.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地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地人可长寿两百岁;有地在一个饺子里放上铜钱,吃到地人意味着今后不缺钱花.初一开始拜年,拜年地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地锅,抢吃年糕,表示亲密无间,然后吃猪肘子、手把肉.妇女之间要互相赠礼,礼物有烟叶、奶皮、糕点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地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达斡尔族也过中秋节,吃月饼.达斡尔族禁忌较多,如不许用刀、剪子等锐器指点人;不许踏座门坎和窗台;不准在室内打口哨;忌在鼠日开犁种;在渔场不许拿着鞭子走;不用白桦和榆木盖房子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认为,既然契丹族大部已经被其他民族融合,达斡尔族是契丹族唯一后裔,不如把达斡尔族叫做契丹族或达斡尔契丹族更好些.你觉着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达斡尔族民族历史及现状情况
(一)达斡尔族民族简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另外两个是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
2013年达斡尔族3.28万人,占全旗总人口的9.43%,占全旗少数民族人口的47.81%。
全国达斡尔族人口共有12.4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和新疆等三个省区。
其中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达斡尔族的主要聚居区。
莫旗是全国达斡尔人最集中的地方,也是达斡尔族文明的发源地。
3、民族由来据许多学者研究表明,达斡尔人是古代契丹人的后裔。
唐宋年间,达斡尔先人在我国北方建立辽朝,后被金朝取代。
金元时代,达斡尔先民除一部分北避到黑龙江上游南北岸外,还有一部分从属于金朝,仍聚居在讨浯河(今洮儿河)流域,直至元末才北迁。
元代的达斡尔族是蒙古势力扩大以后,汇入蒙古的契丹达斡尔族,所以,他们一直将契丹达斡尔的传统保留下来。
元灭后,达斡尔先人遗留于黑龙江上、中游地方,主要在北岸。
明初,曾设奴儿干都司、海刺儿千户所以及许多卫来管理达斡尔族。
清初,达斡尔又成为扩大后的满洲的一部分,被套满族称为“伊彻满洲”,即新满洲(进来的满洲之意),直至清末、民国年间,达斡尔族在蒋介石实行的只承认五族共和的大汉族主义民族政策下,只能被称为“达斡尔蒙古”。
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关照下,达斡尔族才被承认为单一民族。
4、风俗习惯及民族特色在服装上由于达斡尔族一直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并受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过去以皮制服装为主。
后来,随着产品交易的发展,纺织物服装在达斡尔族中流行。
直到解放前后,皮制衣物仍为达斡尔族群众所钟爱、穿用。
时至今日,达斡尔族在喜庆活动和节日里都要身着西装或精心制作的艳丽的本民族服装。
在饮食构成上,以前达斡尔人因狩猎、放牧等原因肉食占较大比重,近代转为粮食为主,但在节日和宴宾待客时,有些传统的食品和吃法如“手把肉”、“坤必乐菜”等仍为绝大多数达斡尔人所偏爱。
浅谈达斡尔族的由来和历史(有人说达斡尔族是契丹人后裔)
浅谈达斡尔族的由来和历史(有人说达斡尔族是契丹人后裔)概述达斡尔族原居黑龙江北岸,清初由于沙俄的入侵,不断内迁,现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新疆塔城市等地。
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尤其是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之间的亲缘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学术界从历史、语言、遗传特征等多角度对其族源进行了很多研究,目前主要以“契丹后裔说”、“蒙古分支说”、“蒙古同源说”三种观点为主。
三种观点的早期研究第一种观点“契丹后裔说”是国内有关达斡尔族族源讨论的主流观点。
这种说法源自清代官方文件《辽金元三史语解》及部分调查报告,经过民国时期郭克兴(达斡尔族)、陈洪漠及一批地方志编写者的积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了更为详尽的论证。
20世纪50年代,陈述先生从达斡尔族本族历史传说、语言材料、地理故迹、生产技术、组织制度等12个角度论证了达斡尔族来源于契丹的合理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沈汇、刘风翁、孟志东(达斡尔族)等人从解读契丹小字音义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发展了契丹后裔说。
第二种观点“蒙古分支说”始自20世纪30年代,代表作为阿勒坦噶塔先生(达斡尔族)所著《达斡尔蒙古考》,然而此书中的论证多为后世学者所否定,且成书之时,正值中华民国推行“五族共和”的民族政策,因此著书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构建历史的动因。
达斡尔族长期和蒙古族共同生活,风俗习惯较为接近,特别地,达斡尔族的语言与蒙古语同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故“蒙古分支说”也很流行。
第三种观点“蒙古同源说”是达斡尔族族源讨论中的一种微弱的声音。
阿勇(达斡尔族)、巴达荣嘎(达斡尔族)都曾撰文论证达斡尔族与蒙古族的同源关系,但他们的观点被部分学者视为异说,认同者较少。
遗传学研究尽管目前民族史学界倾向于认为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但相关的遗传学证据却十分薄弱。
一些遗传学研究采用线粒体遗传证据,从母系遗传角度来论证达斡尔族与古契丹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亲缘关系。
源于契丹的达斡尔族民俗
源于契丹的达斡尔族民俗达斡尔族为契丹后裔,民俗是民族属性的重要特征,在历史的长河中,达斡尔族除吸纳和融合了我国北方民族习俗外,主要民俗特征仍保留了契丹民俗特征。
标签:契丹达斡尔;民俗源于契丹;民俗保护;文化传承中华民俗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56朵花,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达斡尔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北方4小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人口约12万,黑龙江为达斡尔族的主要聚居地。
集中的生活区域,仍在使用民族语言,传统的民俗习俗,民族文化仍在世代传承。
一、达斡尔族源于契丹契丹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属于我国北方的东胡——鲜卑族系。
契丹,最早见于《魏书·契丹传》,原居于我国北方的大鲜卑山,即今之大兴安岭。
契丹各部,原与宇文、库莫奚两部一起游牧。
公元344年,前燕慕容皝进攻逸豆归,契丹同时被击溃,于是从鲜卑族中分离出来,自号“契丹”。
并逐渐迁徙至潢水、土河流域(今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在辽河以西、大凌河以北一带,修养生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实力不断壮大。
契丹的祖源,有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辽史·地理志》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由平地松林泛潢而下。
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
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
”人类社会的早期,神话是一种传承历史的载体。
“白马”部后来以耶律为姓,称为皇族。
“青牛”则冠以萧姓,称为后族。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仿照中原汉地格局,正式建立了大契丹国,也称大辽契丹。
契丹部落联盟时期的大贺氏的一支为契丹贵族,辽亡后成为延续发展的后来的达斡尔族。
明末清初,在黑龙江上中游地区的达斡尔人,常被称为萨哈尔察部(萨哈尔察,满语为“黑色貂皮”之意),或索伦部。
索伦部即鄂温克族,萨哈尔察部主要是达斡尔族。
达斡尔这一族称,在清代1667年才正式被采用。
“达斡尔”,是达斡尔族人的自称。
辽亡后,契丹人又回迁于黑龙江北境(现俄罗斯境内),多数则融入其他各族中。
达斡尔民俗风情
神奇灿烂的达斡尔民族风情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契丹后裔,“达斡尔”是契丹贵族“大贺氏”的转音。
“达”就是“原来”(长、上)的意思,“斡尔”就是“居住的地方”的意思。
也译为“耕耘者”。
历史上的达斡尔族世代居住在黑龙江中上游以北地区。
14世纪开始定居生活,16世纪跨入封建宗法社会,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开始陆续南迁,定居嫩江流域。
1954年被认定为单一独立民族。
目前,全国达斡尔族总人口13万人,其中莫旗有3万人,其它主要分布于海拉尔和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瑗珲地区、新疆塔城地区等地。
达斡尔族的生产方式最初以猎、渔、排木业为主,后来发展为农、牧、林各业。
达斡尔族有自己独立的语言,但没有文字,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个独立语支。
达斡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富有爱国革命传统。
自古就有“性多慧而勇毅,诚实无华”,“从来以骑射显著,多以才勇自效”的特点。
虽属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但在长期的游牧、渔猎、伐木和农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游牧文化、狩猎文化、森林文化、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
为建设和保卫中国北疆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达斡尔族具有淳朴的民族风情。
达斡尔人能歌善舞,达斡尔族民歌“扎恩达勒”曲调高亢嘹亮,舞蹈“鲁日格勒”擅长模仿各种动物和鸟类活动。
说唱艺术“乌春”以叙事见长。
猎、渔业生产是达斡尔人民古老的传统生产,狩猎时用人工训养的猎鹰,情趣盎然。
达斡尔族农业在历史上形成了农牧结合的特点。
达斡尔族妇女善于载种、加工烟叶,其栽培、管理、收晒、加工工艺精细特别,黄烟“琥珀香”享有盛誉。
同时,还善用兽皮缝制各种衣服、帽毡、靴鞋,用桦树皮制作各种容器,不仅轻便实用,上刻各种图案,精美别致,极富民族特色。
大轱辘车是山地、草原、沼泽地、雪地运输的极佳交通工具,被称之为“草上飞”和“达斡尔车”。
社会礼仪在达斡尔人的亲戚关系中,以舅家的关系最为密切。
第一个外甥出生时,舅母必须送礼,甥家无论喜庆、丧事,舅家是必到的贵客。
达斡尔族民族历史及现状情况
(一)达斡尔族民族简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另外两个是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
2013年达斡尔族3.28万人,占全旗总人口的9.43%,占全旗少数民族人口的47.81%。
全国达斡尔族人口共有12.4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和新疆等三个省区。
其中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达斡尔族的主要聚居区。
莫旗是全国达斡尔人最集中的地方,也是达斡尔族文明的发源地。
3、民族由来据许多学者研究表明,达斡尔人是古代契丹人的后裔。
唐宋年间,达斡尔先人在我国北方建立辽朝,后被金朝取代。
金元时代,达斡尔先民除一部分北避到黑龙江上游南北岸外,还有一部分从属于金朝,仍聚居在讨浯河(今洮儿河)流域,直至元末才北迁。
元代的达斡尔族是蒙古势力扩大以后,汇入蒙古的契丹达斡尔族,所以,他们一直将契丹达斡尔的传统保留下来。
元灭后,达斡尔先人遗留于黑龙江上、中游地方,主要在北岸。
明初,曾设奴儿干都司、海刺儿千户所以及许多卫来管理达斡尔族。
清初,达斡尔又成为扩大后的满洲的一部分,被套满族称为“伊彻满洲”,即新满洲(进来的满洲之意),直至清末、民国年间,达斡尔族在蒋介石实行的只承认五族共和的大汉族主义民族政策下,只能被称为“达斡尔蒙古”。
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关照下,达斡尔族才被承认为单一民族。
4、风俗习惯及民族特色在服装上由于达斡尔族一直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并受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过去以皮制服装为主。
后来,随着产品交易的发展,纺织物服装在达斡尔族中流行。
直到解放前后,皮制衣物仍为达斡尔族群众所钟爱、穿用。
时至今日,达斡尔族在喜庆活动和节日里都要身着西装或精心制作的艳丽的本民族服装。
在饮食构成上,以前达斡尔人因狩猎、放牧等原因肉食占较大比重,近代转为粮食为主,但在节日和宴宾待客时,有些传统的食品和吃法如“手把肉”、“坤必乐菜”等仍为绝大多数达斡尔人所偏爱。
蒙古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概况
蒙古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概况一、蒙古族族源族称蒙古民族的名称起源于蒙古地区东北部的一个室韦部落——蒙兀室韦。
“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写,见于《旧唐书·北狄传》。
蒙兀室韦居地在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是室韦联盟部落之一。
在宋、辽、金时,史籍上有“萌古”、“朦骨”、“萌骨”、“蒙古里”等译称。
写作“蒙古”初见于《三朝北盟会编》所引《炀王江上录》。
13世纪初,“蒙古”一词由民族、部落名称正式演变成蒙古民族的名称。
14世纪拉施特所著《史集》一书中,记载了一个蒙古族古老的传说:蒙古氏族被其他部落战败,遭到残酷屠杀,只有两男两女逃到一个周围都是山林、中间有优良牧场的地方,称为“额儿古涅·昆”——“险峻的山坡”。
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世代相传。
这个传说里的“额儿古涅”,就是流经呼伦贝尔草原的额尔古纳河,被称为蒙古族发祥地,传说中的两男两女的部落便是“蒙兀室韦”的先民。
公元8世纪初,“蒙兀室韦”为寻找新的草场,开始西迁。
到11世纪,以斡难河中上游和不儿罕合勒敦(今肯特山)地区为中心,分为尼鲁温蒙古和迭儿列斤蒙古两大部。
尼鲁温蒙古,是指阿阑豁阿(成吉思汗十世祖母)之后人,后来逐渐形成孛儿只斤、泰亦赤兀惕、合答斤、撒勒只兀惕、札答阑、八邻、忙忽惕、主儿乞等部落。
迭儿列斤蒙古,是指阿阑豁阿后裔之外的蒙古人,他们的民族成份复杂。
他们同铁勒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汉人接触,从这些族人中吸收人口。
他们包括弘吉剌惕、兀良合惕、亦乞列思、速勒都思、斡勒忽讷惕、豁罗剌思、额勒只斤等众多部落。
尼鲁温蒙古和迭儿列斤蒙古出自不同的祖先,可以通婚,形成合木黑蒙古——全体蒙古人。
蒙古族在高原上对辽、金的统治和奴役进行了多次反抗,其内部亦不断进行征战。
到12世纪末13 世纪初,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的过程中历经数十次大的战争。
其中经1201年和1202年的两次大战,击败札木合和塔塔尔部落后,占领呼伦贝尔地域,成为他养精蓄锐和日后统一蒙古高原的基地。
达斡尔族
•
• 文字
•
• 民居
一幢幢坐北朝南的高大的“介” 字形草房,内壁和大棚装饰着各种 图案,大方雅观。家家户户的院墙 围绕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 的篱笆。 • 达斡尔族的村庄大都依山傍水, 风景十分秀丽。房舍院落修建的十 分整齐。一幢幢高大的“介”字形 草房,给人一种大方粗犷的印象。 家家户户都围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 各种花纹的篱笆。院落布局严谨, 马棚和牛舍一般都修筑在离院子较 远的地方,保持干净清洁。 • 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 光,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 特点。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 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 俗称“蔓子炕”。蔓子炕保暖性能 好,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 暖设施。
Questions
• 分布
•
• 种植业
•
他们使用4牛牵引的木架铁铧犁耕地,种植燕麦、大麦、荞 麦、稷(jì )子、谷子、黑豆等大田作物和饕(tāo)苏子、胡 麻等油料作物,在宅旁园田种植白菜、萝卜和瓜果。达斡尔族 人民栽培的黄烟,名列“关东烟”之首。
渔猎业是达斡尔族传统的生产活动。他们生产的貂、狐、 猞狸、灰鼠等细毛皮张和鹿茸、麝(shè)香等贵重药材,畅 销国内市场,尤其是所产的紫貂闻名中外。达斡尔人熟悉许多 种鱼的习性,捕鱼方法多,凿冰为洞,用网或钩捕鱼,尤具特 色。 达斡尔话没有自己的文字,自康熙初年就开始学习使用满文, 清晚期,达斡尔族人开始学习使用汉文,解放后,广大达斡尔 族人民群众大多知晓汉文并能使用。
•
口述 • 1 因为达斡尔族没有文字,只能靠______ 来传承历史. • 2 达斡尔话没有自己的文字,自康熙初年就 满文 开始学习使用______ 坐北朝南 • 3 房子一般都_________,注重采光,窗户 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 渔猎 • 4 ______业是达斡尔族传统的生产活动。
达斡尔族的介绍
达斡尔族的介绍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达斡尔族居住地最早记载为讨浯儿河,明初迁往黑龙江以北;17世纪中叶因中俄边疆战事,清政府为巩固后方,达斡尔族最初迁往嫩江流域,少部分仍留在今外贝加尔一带。
后因清政府征调青壮年驻防东北和新疆边境城镇,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分布的状况。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在达斡尔族基本上通晓汉语并会书写汉文,与蒙古族杂居的达斡尔族,大部份通晓蒙古族语。
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三征索伦,故有俗语“索伦骑射甲天下”。
名称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次年即征服黑龙江中游萨哈连部,当时达斡尔或以地区被称为萨哈连(满语对黑龙江的称呼),或以贡物特点称为萨哈尔察(满语译音意为黑貂)部,或与鄂温克等泛称为索伦部。
至康熙初年,才出现“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
历史起源达斡尔族清代以前使用的契丹文失传,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历史较难考究。
但是根据达斡尔族传说及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史学家大多认为达斡尔族属辽代契丹的后裔,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达斡尔族是由当地土著先民发展而来。
利用DNA技术的相关实验表明,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
辽朝灭亡以后,达斡尔族的先民迁徙到黑龙江以北。
清朝1640年8月,清朝政府将在征服索伦部战争中俘获的壮丁、妇女幼小共5673人均隶入八旗,编为牛录。
此后,清朝陆续将归附内迁的达斡尔人编为牛录。
17世纪中叶,达斡尔族的先民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流域河谷与东起牛满江,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
因沙俄殖民者入侵和清政府对该民族统治的加强而南迁至嫩江流域,大兴安岭和嫩江流域就成了达斡尔人的故乡。
达斡尔族民间故事
过了几天,来了个裁缝,对皇帝说: “皇帝呀皇帝,我早就想来,只因为昨 天打雷又闪电的,把天给划破了,我不 得不上去缝补天缝啊!”
皇帝说:“你做了一件好事,不过缝补 得还不结实,今天早上又下了场大雨!” 裁缝没说啥就走了。
接着,来了一个老木匠,他曾修建过宫殿。 皇帝问他:“你干什么来了?”
木匠说:“我是代表伙计们来要你欠我的一斗金子工钱 的。” 皇帝忙问:“我在什么时候欠你们工钱的?”
对达斡尔族劳动人民大公无私、 英勇顽强、助人为乐、尊老爱 幼等传统美德给予热情的赞美, 对那些被权、财迷了心窍、心 胸狭窄、待人冷酷、不守信义、 自吹自擂等形形色色的小人进 行猛烈的抨击和犀利的嘲讽, 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 民性。
走 进 达 斡 尔 族
民 间 故 事
——
裔与为意主无学的达 说契土见要定术来斡
民 族
丹著可分说界源尔
渊
遗说分歧。尚,族
源
持土著说者认为,达斡尔人最初分布的黑龙 江及精奇里江河谷,隋、唐时是室韦各部的 分布地,当时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通贡。 以后辽、金、元各代都在这些地区行使管辖 权,明代曾于达斡尔族在江北的旧居地带建 立托木河、卜鲁丹河等卫所,故达斡尔族应 是黑龙江以北土著民族的后裔,与隋、唐时 室韦某些部落有很深的渊源。另一些人还根 据达斡尔族关于其祖先曾建“黑水国”的传 说,认为其族源和隋、唐黑水部某些部落有 关
生
情描实爱皇哈聪动人众这一生 和述主情帝番明群的与类是活 家和义故》》智众斗贪故生故 庭表的事等、慧的争婪事活事
活 故 事
伦现艺。。《,鲜,、通斗可
理了术它二爱如明表凶过争分
关男手们是吹《爱现狠劳故为
系女法以家牛智憎了的动事两
爱,现庭的斗和劳富群。种
清代达斡尔中的郭博勒氏
清代达斡尔中的郭博勒氏一? 归附达斡尔族是契丹大贺氏部族的后裔,郭博勒是十八世纪中叶达斡尔族十八个哈拉《姓氏》中的四大哈拉《敖勒,郭博勒,莫日登,鄂嫩》之一,又称郭博尔,郭布勒,郭博罗,果布勒,果博尔,戈博尔。
据史载,郭博勒哈拉从乌莫迪《其父哈达尼》佐领的前四代祖先萨吉达库奇,就居住在精奇里江《今苏联境内结雅河》下游左岸布丹河口的郭博勒阿彦屯。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以后,居住在精奇里江一带的索伦部酋长,便与之建立了隶属关系,臣服纳贡,天聪“九年《1635年》,有郭博勒屯二人朝献,是为族人归附之始。
”?皇太极为巩固黑龙江流域的统治,防止博木博果尔与朝廷抗礼,采取下嫁公主招额驸《即驸马》的办法,对萨哈尔察部长巴尔达奇“赐衣,帽,玲珑撒袋,弓,失,鞍辔,驼,马,账房等物,仍设宴饯巴尔达齐于礼部。
”?博木博果尔也曾至盛京贡方物,不料,崇德三年《1638年》十月,他竟率部叛离清朝,皇太极虑边不安,在第二年派兵围剿,博木博果尔“即于黑龙江上游联合乌库尔等五城之达尔布尼及郭博勒等七屯之温布特诸人,聚众拒清,以护境城,”“转战年余,终以寡不敌众,博木博果尔败走齐洛台,旋为清师所获,达斡尔部众遂全体投清。
”?”额驸巴尔达齐率七屯之人归朝,乌莫迪族人七百人与焉。
”?归附以后,郭博勒屯等被分隶八旗? 二. 南迁顺治初年,沙皇俄国派出以波雅尔科夫为首领的东征军,侵入我国达斡尔,鄂温克诸部,俄军所到之处,“以人为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诸部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激起了达斡尔的人强烈反抗,他们以原始落后的弓箭对抗拥有火枪,大炮等先进武器的侵略者,“拒战于石尔克勒河,败绩,旋失雅客萨城,后屡受俄军之侵扰,因势微弱,终难抵制,不堪其苦,遂率全部由黑龙江北岸迁至嫩江流域而局之。
”?为了切断沙俄侵略者的粮食,牲畜来源,清朝统治者组织了这次大规模的迁徒活动,将居住在黑龙江上,中游北岸的部分达斡尔人,鄂温克人,迁至“大兴安岭嫩江各支流:甘河,诺敏河,阿伦河,济泌河,讷谟尔河,雅鲁河等流域居住。
新世纪达斡尔族起源研究述评
Review of Daur nationality's origin in the new
century
作者: 景爱
作者机构: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43
出版物刊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61-56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新世纪 达斡尔 族源 出现时间 述评
摘要:达斡尔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和新疆塔城。
关于达斡尔族的起源,20世纪50年代陈述先生曾进行专门的研究,指出达斡尔人主要是契丹后裔,是辽末、元末北迁的契丹人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有新成分渗入。
其结论为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采纳接受,也为达斡尔族人所认同。
新世纪以来,出现了许多异说。
有人提出达斡尔即中亚的吐火罗,又称大宛、大夏。
关于达斡尔族出现的时间,或称是唐代、或称是北魏、或称是黄帝以后。
这些异说均缺乏可靠的证据,是不能成立的。
达斡尔族若干问题探究
达斡尔族若干问题探究一、达斡尔族远祖是黄帝还是炎帝?关于达斡尔族远祖是黄帝还是炎帝的问题,当时在辽国史学界是有争议的。
辽国史学家耶律俨在其编篡的《皇朝实录》中认为契丹人祖先是黄帝。
然而,耶律阿保机却认定是炎帝。
后来的《辽史》篡修者们据此敲定契丹人祖先是炎帝。
达斡尔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其先民源自上古时期黄河流域的夏部族,与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
也有着五千余年的灿烂文明史。
与东胡、鲜卑、匈奴、肃慎等北方少数民族相邻,游牧于黄河中上游今内蒙古西部草原一带。
四千多年前,炎帝与蚩尤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后,率部向北迁徏到我国北方幽都,即今大兴安岭北部地区。
达斡尔族当时是炎帝治下的部族国家,国号为审吉。
《辽史.太祖纪赞》曰:“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盖自奇首…”。
《魏书.序纪》说:其始祖为“始均帝”。
始均帝很可能是整个鲜卑部的始祖,并非专指审吉国。
如专指审吉国,那么“始均”与审吉,疑为同名异译。
“审吉”,有可能是萨吉格的音转,意为喜鹊。
达斡尔族民间传说中就有个可汗名叫萨吉格尔迪,应在奇首可汗之前,也许是审吉国开国可汗之名。
以部落首领名字命名或以动物命名的部落或国家很常见,古今中外皆有之。
审吉国当时应该是单一民族国家。
商朝时期有过很多方国,到西周时,华夏出现了八百诸候国。
约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移居北方的东胡、鲜卑、匈奴、肃慎等强悍游牧民族国家或部落,趁中原混乱之机,越过大兴安岭南下,抵进中原地区。
仅鲜卑族就先后建立过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南凉、西秦、代国、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吐谷浑等14个国家。
作为东胡或鲜卑的加盟国,审吉国的大部分部众随着南下的洪流,跨过大兴安岭来到今内蒙古赤峰一带便停留下来,成为早期的契丹人。
为了纪念祖先发祥地黄河,将居住地的河流命名为潢水(河),即西拉木伦河。
汉语音译为“世里没里”。
后来的金、元两朝也都沿袭使用“潢水”或“潢河'之称。
达斡尔族民间“祭词”也证实契丹发祥地是黄河:HarmurdHadgantii;XarmurdXiJintii。
【契丹遗风之一】达斡尔人的渔猎文化
【契丹遗风之一】达斡尔人的渔猎文化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现在的“达斡尔”这个民族的名称,便是古代契丹族“大贺氏”部族名称的保存与延续。
达斡尔族人传承着诸多契丹遗风,时至今日仍被达斡尔族人保留着。
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9月6日),辽朝开国君主,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弥里人,辽德祖耶律撒剌的长子,生母为宣简皇后萧氏。
逐水契丹,渔猎契丹渔猎业是达斡尔族古老的生产方式。
在达斡尔人的传统经济生活占了很大比重。
达斡尔族历来喜欢沿江河居住,从事渔业活动更是历史悠久。
因此在渔业组织、渔场管理、渔产品分配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习惯。
而且长期的渔业生活让达斡尔人识别各种鱼,其名称多达四十余种。
其中不少鱼名即不同于蒙古语,也不同于满语,属达斡尔语独有。
逐水契丹,渔猎契丹达斡尔人从事渔业历史悠久,甚至熟悉各种鱼的习性,哲罗鱼喜欢昏睡;鰉鱼遇到奇形怪状之物时,为保护其软骨质嘴唇,用尾巴怕打怪物;鲶鱼喜在河湖边水草中静游,达斡尔族根据不同的水域和鱼的不同习性,有着多种多样的捕鱼工具和方法,他们会在夏天用鱼叉、鱼梁子、鱼罩、鱼囤等,早冬季结冰期,凿冰洞叉鱼。
凿冰眼走杆拉网,是达斡尔人渔业生产的一大特色。
其中用鱼罩抓鱼不仅简单易行,富有趣味,是北方民族中具有定居农业文化条件下的捕鱼特色。
用鱼罩抓鱼只在夏季进行。
这时水不凉,农活不忙,十几人或几十人相约同去,孩子们也跟着看热闹。
达斡尔语把鱼罩称为“达如勒”,它是用手指粗,长约70厘米的柳条制成。
把柳条割回后,刮掉外皮,就变得既轻巧又美观。
一个鱼罩大约用五六十根柳条,用麻绳把柳条并排拴系成上细下粗的圆筒形,中间和上口用“玛他勒”即板条边加固。
逐水契丹,渔猎契丹罩抓鱼―般在两种水域进行,一种是在天然池塘里,可捕到大鲫鱼等;另一种是在大水退后河汊深处仍有水的池塘里,一般可捕到小草根鱼、鲤鱼等。
当人们手拿鱼罩淌入两三尺深的水中来回走动时,原来清澈的池塘水变得浑浊起来,鱼受到惊动不得不乱游瞎闯。
达斡尔族民间故事
走 进 达 斡 尔 族
民 间 故 事
——
裔与为意主无学的达 说契土见要定术来斡
对达斡尔族劳动人民大公无私、 英勇顽强、助人为乐、尊老爱 幼等传统美德给予热情的赞美, 对那些被权、财迷了心窍、心 胸狭窄、待人冷酷、不守信义、 自吹自擂等形形色色的小人进 行猛烈的抨击和犀利的嘲讽, 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 民性。
“你若不欠我们工钱的话,那我怎么回来要呢?你住的 宫殿就是我们给建造的呀!” “你在撒谎!你在撒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老木匠听了,笑道:“哈哈——!,你已吐出了‘谎’ 字。现在你得把国家的一半儿给我啦!”
皇帝知道自己失言了,慌忙改口说:“不,你说的是真 事!”
老木匠说:“既然是真事,就该给我们还上所欠的一斗 金子工钱啊!” 皇帝没辙了,只好拿出一斗金子给了那老木匠。
民间故事的分类
魔法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 故事、笑话、儿童故事和动物故
事等。
魔法故事
魔法故事可分为四种:一是古代英雄故事。民间故事中的古代英雄, 许多是好猎手“莫日根”,他们有的生来能骑善射,有的是在部落 骑马、射箭、摔跤三项竞技中练就了本领。二是动物精灵故事。这 类故事中把植物和动物看成是有灵魂的,并能够成精变成人,如 《人参姑娘》、《狼婿》、《狐大哥》、《貉子精》等。三是怪孩 子的故事。在《拇指孩儿》中,老两口日夜盼望有个孩子。一天, 老婆子不小心切断了大拇指。大拇指变成了拇指大的小孩子,他一 出现就能帮父母干活,什么都会。一个有钱人瞧不起拇指孩子,跟 他比试,结果输掉了肥猪、骏马和珍珠。四是得宝获福的故事。善 良的穷人无意中或因救人助人而得到宝物,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可是贪婪、凶残的富人却用敲诈、威胁和欺骗的手段,夺去宝物, 而且加害穷人。但富人获宝后,不是宝物不显灵,就是富人遭横祸, 令人啼笑皆非。
达斡尔族的始祖就是萨吉勒帝汗“始均帝”
达斡尔族的始祖就是萨吉勒帝汗“始均帝”
恩和巴图
【期刊名称】《黑龙江民族丛刊》
【年(卷),期】2008(0)1
【总页数】1页(P34-34)
【关键词】达斡尔族;始祖;达斡尔人;大兴安岭;黑龙江;魏书
【作者】恩和巴图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33;K282.2
【相关文献】
1.卡萨帝携创艺新品引领高端家电消费新航向--卡萨帝搭建"ARTi创艺科技体系"平台亮相2013中国家电博监会 [J],
2.精致生活从卡萨帝开始——Casarte卡萨帝“移动之家”西安站体验之旅 [J],
3.卡萨帝:我是高端品牌的传奇——访卡萨帝中国区总经理宋照伟 [J], 陈莉
4.AWE后记:看得见的卡萨帝,看不见的核心竞争力——访卡萨帝中国区总经理宋照伟 [J], 陈莉
5.达斡尔族的始祖就是萨吉勒帝汗“始均帝”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斡尔族的祖先,达斡尔族是谁的后裔
达斡尔族是聚居在我国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少数民族,这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较少,但是民族文化的历史却十分久远。
达斡尔族不仅属于拥有自己的语言,还有许多极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
那么,达斡尔族人的祖先是谁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翻看达斡尔族文化的历史吧。
达斡尔族清代以前使用的契丹文失传,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历史较难考究。
但是根据达斡尔族传说及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史学家大多认为达斡尔族属辽代契丹的后裔,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达斡尔族是由当地土着先民发展而来。
利用DNA技术的相关实验表明,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
达斡尔祖先传说几百年前,一支契丹军队来到这里修边堡(边堡是达斡尔特有的词汇,是指一种类似长城的建筑),从此便在此定居下来。
这支军队的首领叫萨吉尔迪汉,就是达斡尔的祖先。
近代的争议关于达斡尔族的来源,学术界曾有过争议。
主要分歧意见可分为土着说与契丹遗裔说。
持土着说者认为,达斡尔人最初分布的黑龙江及精奇里江河谷,隋、唐时是室韦各部的分布地,当时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通贡。
以后辽、金、元各代都在这些地区行使管辖权,明代曾于达斡尔族在江北的旧居地带建立托木河、卜鲁丹河等卫所,故达斡尔族应是黑龙江以北土着民族的后裔,与隋、唐时室韦某些部落有很深的渊源。
另一些人还根据达斡尔族关于其祖先曾建“黑水国”的传说,认为其族源和隋、唐黑水部某些部落有关。
持契丹遗裔说者主要是根据语言、历史传说及某些习俗与辽代契丹人有相同的特点,认为达斡尔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于金灭辽时北迁至黑龙江以北,发展为达斡尔族。
技术揭谜专家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样;从内蒙古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