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小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科学家小故事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3个月学,十一二岁就开始

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

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车长同意他

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

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

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

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

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

懈地努力,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发明了电灯.后来,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

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赵承嘏,字石民,1885年12月11日阴历十一月初六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北门一个中药铺主家庭。自幼努力学习经史之义,清末考中秀才,国学根基深厚,毕生喜爱书法。

1905年,赵承嘏刚好年满二十,他弃文从理,官费留学。先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瑞士日内瓦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曼彻斯特大学有机化学首席教授小潘金William Henry Perkin, Jr.非常赏识赵承嘏

的学识和才能,指导赵承嘏从事萜烯类化合物合成研究作为硕士毕业论文,1911年发表于英国皇家化学会志,这篇13页的长文可能是中国学者在西方科技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学

术论文。

在日内瓦大学著名有机化学家毕诞Amé Pictet教授指导下,赵承嘏完成了紫堇碱延

胡索甲素的全合成,并于1914年获得博士学位。据考证,赵承嘏是我国第一位化学博士。1916年,赵承嘏前往法国罗克药厂应聘。临别前与日内瓦大学导师和同事合影

1922年,国内传来北洋政府摧残中医学的消息,他婉拒药厂的诚恳挽留以及老师和同事的再三劝阻,决定回国工作,实现中草药化学研究的理想。他说:“祖国需要,刻不容缓,我不怕苦”。由于夫人不愿意离开法国,赵承嘏便毅然只身回到祖国。

在人们的印象里,科学家应该都是象牙塔里的幸运儿,文质彬彬的科学家们带着眼镜,穿着雪白的大褂,在仪表闪烁的实验室里做着各种奇妙的科学实验。这的确是现代科学实

验室里的景象,而且也的确有很多科学家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为科学做着贡献。

不过老多还知道另外一些科学家,他们没有什么先进的实验设备,甚至连起码的条件

都很缺乏,可是他们却也为科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她因

和丈夫一起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而获得1903年和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而

做出如此重大贡献的实验室,开始时却是在一间上漏下潮的破旧棚子和一些极其简陋的仪器。当然,老多今天要讲的故事不是外国的科学家,而是咱们中国的。

上世纪初,在广东粤东北客家山中有一家客家人,他家的长辈们正瞧着一个赤着脚在

田埂上到处乱跑的瘦弱的小男孩。这孩子虽然瘦弱但天资聪颖,家里人多么希望有一天这

孩子能为他们光宗耀祖。

他没有辜负长辈的期望,20岁那年居然考取了当时还很稀少的大学中的一所——国立南京东南大学现在南京大学的前身。这家人并不很富裕,整个家族好不容易为他凑足了盘缠,让他踏上了求学之路。

进入东南大学物理系学习,4年的时间让他从一个农村的土小子,变成了一个满腹物

理化学知识,能说外国话的学生。毕业之后经朋友举荐,在南京谋了一个中学物理教师的

职位,他以为职业生涯开始了。虽然吃粉笔末的差事并不很富足,但比起农村的生活那已

经是天壤之别,本想就此安身立命。可谁知道生不逢时,当时正值北伐战争关键时期,硝

烟弥漫,战云密布,南京城里到处是孙传芳的败兵。一天在街上碰见一群正在抢掠的游兵,被吓得魂飞胆散。而且他又染上了当时很难治愈的肺病,咳嗽都带血,万般无奈,向朋友

借了盘缠仓皇逃回了广东老家。

此时的中国可谓国难深重,民不聊生。就在如此惨淡的时刻,1920年中国的甘肃又发生特大地震,房倒屋塌死伤无数,震惊世界。当时在北洋政府地质研究所工作的著名地质

学家翁文灏率人亲临现场考察。看到如此惨烈的地震灾害,翁先生决计要在中国开展用仪

器观测地震活动的事业。他找到清华大学教授叶企孙,希望他推荐一个人来专门从事此项

任务,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是学物理的、英文好。叶企孙搜肠刮肚,突然想起他在东南大

学任教时那个来自广东的青涩少年正好符合要求,于是急发电报。

1927年仓皇逃回老家以后,总算交上一点好运,虽然不是衣锦还乡,但大学生在粤北的农村并不多见,不久以后在县中学当上了堂堂教务主任,并兼任物理和英语教师。1929

年与自己一位善良的女学生结为连理,建立了幸福的小家庭。妻子是富家小姐,经丈母娘

的调养,肺病居然痊愈,小日子过得真是红红火火。突然间看到恩师的急电,一时不知所措。地震为何物,他一无所知,如何是好?新婚妻子说:“你去吧!”

于是,顾不上过春节,抛下怀着身孕的妻子,只身来到北京,从此便开始了他为之奋

斗一生的地震研究事业。

1930年来到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受命,随即被派往上海徐家汇见习地震观测。那里有一个由外国人办的地震观测室,负责人是个意大利人龙相奇。谁知道一开始那个外国佬看

不起这个来自广东的傻小子,什么都不教,只是让他熏烟纸地震记录用的。不得已,只好

自己到附近的图书馆看书,当对地震稍知一二以后,又向外国老师请教。外国佬看这个小

子居然会问自己一些问题,大为震惊,于是开始给他讲授一些地震观测知识,并让他进入

自己的图书馆。可学了没多久,却又被急调回北京,建立中国人自己第一个地震观测台的

事情在等着他。后来他与龙相奇成为好友,1934年他去美国帕萨迪纳地震研究所做访问学者时,龙相奇把他推荐给美国著名地震学家古登堡先生。

地震台选址在离北京城四十公里以外西山的鹫峰上。那个地方现在都很少有人光顾,

别说1930年了。那时的北京还是一个破烂不堪黄土满天的城市,出了西直门就没有洋汽

车了。在西直门城楼下面有租驴的驿站,去西山或者骑驴或者坐黄包车,无论哪种交通工

具往返北京和鹫峰之间都不止一天现在开车从西直门到鹫峰大约需要1个小时。而鹫峰之

上更是荒凉,荒山野岭上是一座破庙秀峰寺。破庙旁是当时一位著名的大律师林行规的别墅,林大律师慷慨地捐出一块大约100平方米的地作为台址,于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

个地震观测台建立起来了。在秀峰寺苍松翠柏的环抱中地震台的建设工作开始了。“忙了

一个月,搞洋灰、钻、锉、磨,甚至于打铁也干了,最后总算把地震仪器装起

来。……”[1] 50多年后他这样回忆道。

1930年9月20日国际标准时间13时02分02秒,鹫峰地震台记录到了第一个地震。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地震台。

这个地震台要什么没什么,电是肯定没有的,只能用蓄电池。所以他每个星期要骑着

毛驴把电池背到几十公里外的清华大学去充电。到了晚上更是凄惨,除了听松涛的声音,

就是狼嚎。可他也会自娱自乐,从城里买了一架小型天文望远镜,支在屋顶上看星星。

不久妻子也来了,他们就住在林大律师别墅的一间耳房里,晚上一起聆听松涛的声音。

不久地震台以国际通用格式编印的《鹫峰地震月报》和《鹫峰地震专报》便如期出现

在全世界的地震观测网络中,到1937年,鹫峰地震台已经成为国际一流的地震台。而在

这个期间,地震台的工作人员除了他,只有另外一个由叶企孙先生介绍来的清华的技术员,他家就在山下的北安河村。

后来又发生了许多事情,比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苦心经营了7年的地震台毁于

战火。他和妻子逃难到了重庆。期间他忍受不了寂寞,和搭档一起深入交通闭塞野兽出没

的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做地质考察,并做出攀枝花地区矿山的评价,解放后攀枝花成为

一座著名的钢铁公司。在重庆躲避日本飞机轰炸的警报声中,他又奇迹般地制造出中国造

的第一个地震仪。这个中国造地震仪的原型甚至连罐头盒都用上了,建国以后这个地震仪

成为由他亲手组建的中国地震观测台网最初的装备。当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也没有幸免,反动学术权威是把他关进牛棚的罪名,60岁他戒了烟,可在牛棚里他又抽上了。197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