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

合集下载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是一个有、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无论是循规蹈矩的儒生,还是浪漫超然的道者,都不过是求得一己的安宁和自我形象的完善,惟墨子能够真正摆脱各种社会势力的纠缠和引诱,从力学、光学、几何学、逻辑学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去把握生命本来的含义,认知世界的*,从而形成寻求真知、注重实践、自励自强的可贵的品格。

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及理解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墨家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

此外,还有其他几方面的基本思想。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兼爱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

而对于胜方来说,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掌握自然规律(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点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

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

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墨子的思想在战国时代十分盛行,门人*遍布天下,影响层面很大。

墨家思想简要总结200字

墨家思想简要总结200字

墨家思想简要总结200字
墨子,名墨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

他认为,人们应该以兼爱的精神对待所有人,不分亲疏远近,不分贵贱贫富。

墨子主张消除战争,主张在和平中达到天下大同。

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不仅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思想,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共同建设和谐的社会。

他主张不仅要爱自己的家乡和家人,也要关心外邦和他人,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大家庭。

墨子强调了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主张不仅要采取理智的对话来解决争端,也要以非攻的方式保护自己。

“兼爱非攻”思想的核心是爱与和平。

墨子认为,只有通过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关爱,才能达到和平的目标。

他认为,和平是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和平才能为人们创造幸福的生活环境。

墨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兼爱非攻”思想为后来儒家的“仁爱”、“和平”思想提供了基础,并对
后来的思想家如孟子、荀子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子的思想也深深地渗透进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中,让人们意识到互相爱护、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总之,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无疑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的思想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个人幸福的重要路径,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深深地影响
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墨子的思想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兼爱非攻”的精神,倡导和平、友爱的思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

春秋时期,是我国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其中,四大家对我国当时社会影响最深,最广。

法家、道家、儒家、墨家。

墨家是进步的流派。

它的消极一面最小。

可惜,西汉的巨儒董仲舒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墨家思想也被废黜了。

墨子,子姓墨氏名翟(dí)。

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杨朱学派并称显学。

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

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

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

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

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

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后期墨家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前者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在认识论、逻辑学方面成就颇丰。

后期墨家除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也承认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

它还对“故”、“理”、“类”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分了“达”、“类”、“私”等3类概念,对判断、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

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

儒、墨显学之争归纳如下:首先,是爱有差等与"兼爱"的对立。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

诸子百家之墨家的思想主张墨家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的一支,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的著作中。

墨子思想主张以目的性原则为核心,重视实用性和社会道德,主张“兼爱”、“非攻”等理念,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墨子反对战争和杀戮,提出“兼爱”思想,即要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所有人。

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彼此关爱,就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减少战争和伤亡。

他反对用战争解决争端,主张通过公正的仲裁来解决争端。

第二,墨子重视实用性,主张“光明利器”原则。

他认为,人民生活困苦,社会需要改善生产力和技术,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他提倡科技发展,提出“工名”,崇尚技术人才和手艺人,认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三,墨子强调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

他主张“尊名”、“正命”,即尊重道德标准和规范。

他认为人应该遵循“天理”,尊重道德和社会公义,实行互助互利、均富共享的价值观。

他提倡“天下公义”,即平等对待社会中的所有人。

第四,墨子反对奢侈浪费和虚荣心态。

他主张“节用”、“去奢”,争取将浪费的资源用于更有价值的场合。

同时,他反对华丽的礼仪和庸俗的生活方式,主张简朴节约的生活方式。

第五,墨子认为天命应该服从人的意志。

他认为人不应该九死一生地追求命运的安排,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改变命运,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

墨子思想的影响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墨子反对战争和杀戮,并提出“兼爱”思想,强调理性和道德,倡导相互扶助、平等、和睦、和谐。

这些思想的实践意义不仅限于古代,而是在当今社会中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墨子强调实用性和科技发展,提出“工名”概念,讴歌手艺人和科技工作者。

这种思想观念的实用性和积极性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为其推动科技进步和人类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最后,墨子强调个体价值和努力的意义,认为天命应该服从人的意志。

他主张自我实现和奋斗,反对盲从和机会主义。

墨家的道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墨家的道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墨家的道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墨家是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

墨家的主要思想是以"兼爱"为核心,提倡"非攻"和"节用"的道德原则,以实现社会和谐、公平与稳定。

墨家强调实践和施政,主张注重实用性和效益性,反对空言虚语。

墨家的影响持续至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墨家的道术,探讨其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文章结构部分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章节安排和内容概述。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章节内容展开: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墨家的起源与发展2.2 墨家的主要思想与理念2.3 墨家的实践与影响3. 结论3.1 总结墨家的道术3.2 墨家对当代的启示3.3 结语通过这种章节安排,我们将系统性地介绍墨家的道术,从其起源与发展,主要思想与理念,到实践与影响,再到对当代的启示,以及进行总结和结语。

这样的结构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墨家的道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墨家的道术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对墨家的起源、主要思想、实践以及对当代的启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墨家的道术,认识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并从中汲取启发,探索其对当代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启示和意义。

通过对墨家的道术进行系统性的解读和探讨,也能够促进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借鉴和启示。

2.正文2.1 墨家的起源与发展墨家作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起源于墨子(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

墨子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末至4世纪初,他出生在宋国,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改革者。

墨子在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和战乱频发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道德、政治、军事和宗教等方面的理论,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墨家学派在墨子的领导下逐渐壮大发展,吸引了许多学生和追随者。

先秦墨家学派的思想及其影响

先秦墨家学派的思想及其影响

先秦墨家学派的思想及其影响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众多学派纷繁涌现,墨家学派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

墨家学派在先秦时期的思想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其思想和观点据传曾经影响了汉朝、唐朝直至现代的哲学发展。

I. 墨家学派的起源墨家学派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创始人为墨子。

墨子在墨家的哲学中,是尊崇兼爱和和平主义的代表。

他认为,如果人们都能够兼爱和守持和平,那么世界上便不会再有战争。

墨子主张实践和领悟世界的规律,而不是发表想法或者诠释抽象的思想。

II. 墨家学派的核心理念墨子在其巨著《墨子》中,提出了许多经典的观点和理念。

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即为“兼爱以遏恶,尚同以存乐”。

墨子认为,为了达到和平及克制恶行,人们需要兼爱他人,认识到治理是重要的。

他同时主张“非攻”和“无为而治”,即为在和平和中立之中达到其目的。

III. 墨家学派与其他学派的比较在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思想观点与孔子学派相似。

然而,墨家与儒家的分歧在于墨子认为修身养性无法实际证明人性的善恶。

此外,墨子还主张世界肯定存在权力和利益之争。

尽管墨子与道家、法家等学派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但他们都相信实践是最重要的工具。

IV. 墨家学派的影响墨家学派在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墨家的核心理念“非攻以遏恶”的主张,成为了中国和平思想的代表。

今天,这种思想在中国人民中依然受到重视,成为了人们和平共处、守护和平的指南。

墨子所追求的“兼爱之心”和“非攻之道”,具有现代和全球性的意义。

这种和平共处,不断地被应用来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

总结墨家学派在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历程中,虽然与其他学派存在许多分歧,但其请战人性的根源,强调人们应当实践知识,通过和平实现目标等思想理念,仍然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

在实践和发展的过程中,墨家学派所倡导的和平共处思想以及支持太玄和荀子等学派的学术理念,也都对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墨家伦理思想

墨家伦理思想

墨子,名瞿,战国初期鲁国人。

墨子是晚于孔子的一位享有盛名的思想家,其创立的墨学与当时孔子的儒学并称为“儒墨显学”。

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这些个体劳动者拥有人身自由,地位高于奴隶,但也要受奴隶主的盘剥。

墨子的主要思想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天志、明鬼。

墨家与儒家最大的对立在于,墨家倡导的是兼爱,儒家提倡的是交别。

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

这是墨子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普遍的伦理原则。

墨子的兼爱是用来反对交别的。

他认为别是天下一切祸害的根源,别不仅是指亲疏、厚薄的差别,也指不同阶层利益的对立,也就是只爱己、利己而不爱人,是一种典型的自利观。

所以,与此相反,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主张兼爱代替“别相恶,交相贼”。

兼与别相反,是要人视人如己“为彼犹为己。

”这一主张,最直接的就是反对了儒家的自利观,其次也是对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反对。

墨家的兼爱是要在不废除宗法制度的前提下,保留原有的阶级状态只要改变人们的行为方针即可实行兼爱。

显然,在没有抛弃原有的政治经济的条件下,奢望改变人们的行为就达到爱人如己,这显然就是一种理想状态。

企图靠人们的道德力量改造社会思想,无疑是唯心主义的道德决定论。

讲利,却又离开社会现实的利害关系,于是这样的利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水中之月了。

而且,墨子兼爱的可行性论证一是靠天志的神秘力量和君主的政治权威,一是靠“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对等互报原则,这显然是不可靠的。

墨子一方面想着实现自身的利益,但主观上却是出于为他人的动机,这样,利己行为的动机和利他行为准则相结合,其实质是调和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矛盾冲突。

墨子有关义利关系的观点是贵义尚利。

他认为凡是符合于利天下、利人的行为就是义,反之则为不义。

利人就是要“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墨子的行义就是为了利人、利天下。

所以一切行为善或恶的道德价值就在于行为本身对于他人和天下产生的是利还是害。

墨家思想的核心

墨家思想的核心

墨家思想的核心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出自:《墨子》)兼爱:人人平等互助互爱。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天志:掌握自然规律。

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

非命: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

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

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

墨家哲学代表人物即为墨子,其重要思想观点包括在下列内容之中: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充分反映出其素朴的自然宗教观,并把一切政治的,社会的,道德伦理的各方面思想完全以宗教性的面纱加以合理化。

值得注意的是墨子的科学精神,他不但对科学哲学中的概念定义有所主张,对于科学方法的建立,科学教材的撰写与科学思想的传授使得中国科学研究和应用很早就展现了高度智慧。

墨子死后,后期墨家分裂成许多派别,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墨经》为研读与发展思想的主要依据,基本上成两派一是从自然科学,逻辑思辨的法则与认识论问题着手,主张人的认识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工具,但必须透过感官与思维作用始得,而逻辑的真伪的标准,只有透过客观的自然世界或人类社会现况的检证,才能取得。

另外一派是发展墨子的宗教理念,他们试图在现实政治权力无法取得或予以保护的情况下,仍能奉行墨子平等兼爱的社会理想,因而发展成劫富济贫的游侠之路。

墨子的思想在战国时代十分盛行,门人弟子遍布天下,影响层面很大。

墨子以其务实的淑世理想,高越的人格情操丰富的思想内容,完善的教材设计,形成了一个极其严密而充满宗教精神的团体,深深吸引了无数百姓与和识分子。

也因为这个团体的切实践履态度,参加各小国反战保卫的活动,协助农耕及军事防御建设,左右墨氏之徒在各国的施政措施,在在显示出墨家势力的庞大。

但在墨子死后,墨家团体无法出现德望,学识真正有领袖之风的"巨子";而且墨氏思想与音主政者的权力与利益有所抵触,受到政治势力的排挤,而其在哲学理论的建构上也不乏矛盾之处,更遭遇其他学派的严格挑战,后期墨家各学派也彼此不服,是以在汉武独尊儒术以后,墨学便失去了学术上的传承。

墨家思想内容

墨家思想内容

墨家思想内容
墨家是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它的思想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墨翟,他以“默而识之,静而治之”为理念,历史上被称为“大一统家”。

墨家思想主要认为:君主与天子之府当以宽和、仁慈、高度的智慧深层思考运用精神武装的法律来做出判断,对社会的影响较大;在道德范畴,它主张“闭门造车,与世隔绝”,“穷理尽性”;另外,它强调深层思考,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认为遇到极端情况时,一定需要冷静沉着,不要偏激,以免不必要的财政上的损失。

从墨家的思想可以看出,它注重理性的思考,支撑了建立秩序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社会控制力。

它认为,为了建立秩序,就需要在容忍和执法之间进行调和,做出合理的判断,不能只是依靠白热化的督察,而应该把法律、道德和法制都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

在道德范畴,墨家注重实用,认为只有研习深奥的哲学,才能真正了解和获得实用的道德知识,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

在政治学上,墨家的思想同样重要。

它既拥护君权,又强调贤臣的参与,强调仁政,把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促进政治制度的稳定。

- 1 -。

墨家教育思想总结

墨家教育思想总结

墨家教育思想总结墨家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及其学派的教育主张。

他们主张普及教育,推崇实用主义,并倡导爱人、爱物、爱社会。

墨家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总结。

墨子强调爱的普遍性,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思想。

他认为,人人都应该以爱来对待他人,而不是以攻伐来对待他人。

他主张将博爱的精神贯穿于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之间的友爱精神,也要培养他们对社会的关爱和责任感。

他认为,爱的实践是人类教育的最高境界。

墨子提倡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而不是空洞的理论。

他主张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注重培养他们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行动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墨子的实用主义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来的教育实践奠定了基础。

墨子主张专门教育,提出了“三老”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有专业化的分工,不同的教育任务应由不同的教育者来负责。

他主张将教育分为三个层次:父老教育、师长教育和先生教育。

父老教育是家庭教育,着重培养孝顺之心;师长教育是学校教育,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先生教育是进一步的高级教育,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

墨子的这一教育理念为后世教育机构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墨子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

他主张教育应该普及到每一个人,不论贫富贵贱。

他反对教育的等级制度,主张以个人的天赋和努力来决定其受教育的程度。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墨子的公平教育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墨家教育思想主张普及教育,推崇实用主义,并倡导爱人、爱物、爱社会。

他强调了爱的普遍性,提出了兼爱的理念;他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他强调专门教育,提出了三老教育理念;他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机会。

墨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现代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墨子的主要哲学思想

墨子的主要哲学思想

墨子的主要哲学思想墨子,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约前468-前376)。

墨家学派创始人。

名翟,宋国人,一说鲁国人。

宋昭公时曾为宋国大夫。

出身贫贱,生活俭朴。

早年曾习儒术,后另立新说,成为儒学的主要反对派。

率徒奔波于齐、鲁、宋、楚、卫、魏国之间,多次制止战争。

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之说,主张发展生产,限制消费;强调节用、节葬,非乐,非攻;主张尚贤、尚同,反对世袭特权。

认为天有意志,为宇宙之主宰;又提出“非命”之说,认为夭寿、安危、治乱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力,主张以强力改变生活境遇。

提出“三表”法,以检证言论之是非,又有“取名”、“察类”、“明故”之论,奠立了中国逻辑学的基础。

其学说在战国时期与儒学并称“显学”,影响颇广;学派中带有宗教迷信色彩。

其思想体现于《墨子》一书。

墨子认为“尚贤”(任人唯贤)是为政之本,这种平等思想直接冲击宗法世袭制。

他又提出“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应“一同天下之义”,即制止天下动乱,必须选举贤能的士、卿、大夫、天子来一同天下,为万民兴利初害,这就是“尚同”。

墨子言功利,和杨朱的“为我”大相径庭,他说的利,不是利己,而是普天同利,这种建立在理想国上基础上的功利主义,是《墨子》一书的基本道德观念。

墨学是代表小生产阶级说话的,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因此墨家反对剥削,崇尚劳动。

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不与劳动”的,就不能“获其实”。

《墨子》一书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共同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爱”(兼相爱),“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

墨子的“兼爱”,是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观念的“仁”的改造。

墨子提倡“兼相爱” ,就是说无差别地爱社会上一切人。

关于墨家学说的现实价值,如鉴借墨家的“兼爱”思想,它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也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鉴借墨家的“尚贤”思想,这“贤”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学识的人才,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积极作用;如鉴借墨家的“节俭”思想,墨家的这一“节俭”思想于今而言,依然具有针对性,更值得我们提倡。

墨家

墨家

主张思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节葬,非乐非命。

墨子,本名墨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主要作品为《墨子》。

主要成就:墨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科圣”职业: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兵家兵家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主张思想:取胜。

以战屈人之兵也好,不战屈人之兵也好,火攻也好,用间也好,所有一切手段都为著一个清晰的战争目的:胜利。

孙子,本名孙武,春秋齐国人,主要作品为《孙子兵法》。

主要成就:著《孙子兵法》,兵学圣典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申子,本名申不害,战国郑国京邑人,主要作品为《申子》。

主要成就:使韩国走向国治兵强韩非子、韩子,本名韩非,战国韩国新郑人,主要作品为《韩非子》。

主要成就:君主专制主义理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指导秦始皇统一六国,影响深远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商鞅,卫国人,主要作品为《商君书》、《秦律》主要成就:推行商鞅变法,率领秦军收复河西职业: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主张:无为而治庄子,本名庄周,战国中期宋国人,主要作品为《庄子》。

主要成就: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先秦七子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老子,本名李耳,春秋时期陈国人,主要作品为:《老子》。

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主要成就:道家学派创始人;辩证法思想;李姓始祖儒家孔子,本名孔丘,春秋末期鲁国人,主要作品为《六经》,《春秋》。

主要成就:开创儒学,编纂《春秋》,修订《六经》,创办私学主张:以政为德孟子,本名孟轲,战国邹城人,主要作品为《孟子》。

主要成就:亚圣主张:人性本善荀子,本名荀况,战国赵国人,主要作品为《荀子》主要成就:后圣,辞赋之祖职业: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主张:人性本恶。

墨子的思想

墨子的思想

墨子的思想墨子记录了墨家的哲学、社会政治学说、伦理思想、逻辑学说、自然科学观点和城守兵法等。

*司马谈 论六家要旨:“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霍之羹。

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

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

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此墨子之所长,虽百长弗能废也。

”*班固 汉书 艺文志 诸子略:“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

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十家流派比较*(问题讨论参考解答)三、(1)公输盘拒绝为墨子杀一仇人,却欲为楚国造云梯伐宋以杀许多人。

(杀少与杀多的对比、不杀与杀的对比)(2)楚国杀本已不足的人民,而争夺有余的土地。

(放弃与争夺的对比,不足与有余的对比)(3)地方五千里之楚攻打地方五百里之宋,一如舍文轩取敝轝。

(大小的对比、好坏的对比、舍取的对比)(4)有犀兕麋鹿鱼鳖鼋鼍之楚攻打无雉兔狐貍之宋,一如舍粱肉取穅糟。

(有无的对比、好坏的对比、舍取的对比)(5)有长松文梓楩枏豫章之楚攻打无长木之宋,一如舍锦绣取短褐。

(有无的对比、好坏的对比、舍取的对比)(一)“为”字义之比较1.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1)夫子何命焉“为”?(墨子 公输)(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2.介词,替。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

(墨子 公输)(2)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墨子 公输)3.动词,制造。

(1)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墨子 公输)(2)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墨子 公输)4.动词,是。

(1)此“为”何若人?(墨子 公输)(2)必“为”窃疾矣!(墨子 公输)(3)臣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墨家学说的主要内容

墨家学说的主要内容

墨家学说的主要内容墨家学说,或称墨子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政治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等领域的综合体现,由墨子所创立。

墨家学说主张兼爱、非攻、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尚贤、尚同、天志明鬼等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墨家学说的主要内容。

1. 兼爱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之一。

墨子主张人人平等,无分贵贱,互相爱护,互相关心,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他认为战争是最大的不义,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强调人人平等互利,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2. 节葬节用墨子主张节葬节用,反对浪费和奢侈。

他认为厚葬久丧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对于死者也没有实际意义。

因此,墨子主张薄葬短丧,以节约社会资源,同时反对浪费和奢侈,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

3. 非乐非命墨子反对音乐和命运,认为音乐和命运都是奢侈品,对于社会和人民没有实际意义。

他认为音乐会扰乱人心,导致人们产生不良行为,而命运也是不可靠的,因为命运的好坏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

因此,墨子主张人们应该注重实用和现实,而非追求虚无缥缈的音乐和命运。

4. 尚贤尚同墨子主张尚贤尚同,认为人才是治理国家最重要的资源。

他反对贵族世袭制,主张以才干和品德为标准来选拔人才。

同时,墨子也主张天下大同,即人人平等、无分贵贱,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5. 天志明鬼墨子主张天志明鬼,认为上天有意志,能够观察和惩恶扬善。

他认为鬼神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可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同时,墨子也强调人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良心和道德,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和谐。

综上所述,墨家学说包含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和主张,如兼爱非攻、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尚贤尚同、天志明鬼等。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些启示和思考。

墨家思想简要总结100字

墨家思想简要总结100字

墨家思想简要总结100字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支重要流派,由墨子创立。

墨家思想强调爱、夷伤、非攻,追求社会和谐、和平。

其核心观念是兼爱,即平等对待他人,以爱为基础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墨子认为,人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远离战争和争斗,保持和平和和谐。

墨子强调夷伤,认为人应该怀有同情之心,对他人的痛苦和苦难心怀敬意和怜悯。

墨家思想主张运用有益的治疗方法来帮助他人,以减轻他们的痛苦。

墨子认为,通过夷伤,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墨子反对攻击和战争,宣扬非攻。

他认为战争只会带来无谓的血腥冲突和伤害,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和纷争。

墨子认为,纷争的根源在于人们的私欲和贪婪,只有通过克制私欲,追求利益最大化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墨家思想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墨子认为,人应该追求富有道德的生活,并将道德纲常作为行为的准则。

他主张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规范,并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墨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兼爱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和道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儒家强调的仁爱思想。

他的夷伤观念也对后世的医学和伦理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墨子的非攻思想对后来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和平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总而言之,墨家思想强调爱、夷伤、非攻,追求社会和谐、和平。

其兼爱、夷伤和非攻的核心观念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并对后来的思想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子的思想提出了有益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倡导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系,对中国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墨家思想讲座ppt课件

墨家思想讲座ppt课件

墨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比较
总结词:手段不同
详细描述:墨家思想主张通 过教育和感化实现社会和谐 ,强调道德的力量;而法家 思想主张通过法律和刑罚维 护社会秩序,强调强制的力 量。
总结词:目的相同
详细描述:尽管手段不同, 但墨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目 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 与稳定。
06
墨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墨家思想讲座ppt课件
• 墨家思想概述 • 墨家的尚贤思想 • 墨家的非攻思想 • 墨家的兼爱思想 • 墨家思想与其他学派的思想比较 • 墨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01
墨家思想概述
墨家思想的形成与背景
墨家思想的形成
墨家思想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由墨子创立的一种学派。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巨 大变革,战争频发,社会动荡不安。墨子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兼爱、非攻” 的思想,呼吁人们相互关爱,停止战争,构建和谐社会。
墨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比较
01 总结词
哲学观相反
02 详细描述
03 总结词
社会观相反
墨家思想的哲学观是唯物主义, 强调现实和实践,注重通过努力 和奋斗实现社会进步;而道家思 想的哲学观是唯心主义,强调超 脱和自然,注重通过无为而治实 现社会和谐。
04
详细描述
墨家思想认为社会是由众多人构 成的,强调社会制度的建立和维 护;而道家思想认为社会是由道 所支配的,强调顺应自然、回归 本真。
兼爱思想的背景与内涵
背景
墨家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当时的社会矛盾 和阶级斗争日益激烈,墨子提出兼爱思想, 旨在解决社会矛盾,实现平等与和谐。
内涵
兼爱思想是一种平等、博爱的思想,主张人 们相互关爱、互助互利,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与稳定。

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墨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他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那么墨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墨子的思想主张,希望对你有帮助!墨子的思想主张墨子,原名墨嚁,春秋战国时期宋国人,是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出身的大家。

他的主张有许多,其中“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十大主张是他思想的核心,其中“兼爱”、“非攻”最为著名。

“兼爱非攻”是指博爱平等,反对一切以掠夺为目的不义战争;“尚贤尚同”是指君王应任用贤者,选贤举能,与臣民上下一心,实行明政;“天志明鬼”是指天道爱民,如果君王惜爱臣民,自会受到嘉赏。

如果君王残暴不仁,违背天道,天道就会惩罚他;“非乐”是指日常生活不应奏乐,以免影响国家运作。

虽然音乐悦耳,但会使人分心,影响人民劳作,臣子处理政事,君王行政;“非命”是指人的命运并不是生来就定下来的,每个人可以靠自己的勤奋过上富裕的生活。

国家的兴衰灭亡也不是天定的,与君王和臣子的行政息息相关;“节葬节用”是指君王、贵族的葬礼应该从简,不应奢侈浪费。

并且认为君王和贵族的生活应该节约朴素。

墨子的主张范围很广,包括政治、军事、哲学、科学、教育等方方面面。

墨子的主张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提出的,所以在平民之中影响极大,因而墨家学说并列为“显学”。

墨家也成为与儒家学说对立的最大学派。

墨子的非乐思想《墨子·非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子的著作,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墨子从穷苦百姓出发,认为上位者不应该天天歌舞升平,而不顾穷苦百姓的生死。

《墨子·非乐》原文共有三篇,而如今保存下来的只有第三十二篇《非乐上》,第三十三篇和第三十四篇则在宋朝前期就已经失传。

非乐,顾名思义,就是禁止音乐,反对从事音乐活动。

墨子出身农民,之后也多是如普通百姓一样,过着清苦的生活。

他认为,所有事情都应以利国利民为宗旨,而音乐的盛行占去了统治者们管理天下的时间。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与墨学传统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与墨学传统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与墨学传统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以及其衍生的墨学传统,是在先秦时期兴起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思想流派。

墨家思想以反对战争、倡导兼爱、崇尚节俭等为核心主张,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墨家思想的起源、主要观点以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墨家思想的起源墨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创始人为墨子。

墨子,又称墨翟,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他出生于齐国的墨邱。

墨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精通工程学、音乐、政治以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知识,他的综合学问被称为墨学。

二、墨家思想的主要观点1. 反对战争与兼爱墨子主张“非攻”,即反对战争。

他认为战争只会带来破坏和苦难,因此要推崇和平共处。

墨子强调兼爱的观念,认为人们应该彼此关爱、互相帮助,摒弃仇恨和敌意。

2. 崇尚节俭与勤劳墨子倡导节俭的生活方式,并认为过度奢华浪费是不可取的。

他主张勤劳致富,强调通过勤劳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3. 追求知识与实用主义墨子非常注重对知识的追求,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智慧。

墨子的实用主义思想在墨家学派中得到了体现,他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培养实用的技能,服务于社会。

三、墨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墨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墨子的反战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非攻”理念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中以和平共处为核心的思想传统。

其次,墨子的兼爱观念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墨子提出的兼爱理念与儒家的仁爱理念有所契合,在儒墨之争中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

此外,墨子对于技术、工程学等实用学科的重视,也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墨子倡导的实用主义思想为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指导。

墨家思想虽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式微,但其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及社会进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与墨学传统是一种独特的思想流派,其主张力求和平与兼爱、崇尚节俭与勤劳、追求知识与实用主义等。

墨家哲学的特征及其对当代的现实意义

墨家哲学的特征及其对当代的现实意义

墨家哲学的特征及其对当代的现实意义
墨家哲学是中国古代伦理学中的一派,起源于战国末期的墨子(公元前470-390年)和其门徒。

墨家哲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兼爱原则
墨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兼爱原则,即“以兼爱相亲,以消息相劝,以利相教,以信相持”,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充满爱心,关爱他人,不分贵贱,不分亲疏。

这种兼爱的道德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建立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反战思想
墨家哲学主张天下为公,反对诸侯之间的争斗和战争,认为消除战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之一。

墨家的反战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国际关系、和平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三、实用主义
墨家哲学强调实用主义,重视实践和技术,提出了爱民、富国、节用三大政策,倡导“充人之口,美人之服”,注重生活质量和实用价值。

这与现代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价值观有共通之处,也提醒着我们要关注实体经济发展,加强技术创新。

四、反对儒家
墨家哲学对儒家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批判,认为儒家的礼乐体系强调的是仪式和形式,而不关注实质,“养必有养德之理,治必有治相之道”,反对儒家雕虫小技而不顾大节的做法。

这为我们思考追求真理和实践过程中的价值和方法提供了参考。

总体来说,墨家哲学不仅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瑰宝,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建设中的重要经验和财富。

其强调兼爱、反战、实用主义以及批判儒家等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尊重人性、追求和平、务实发展、开放进取等方面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也成为了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尚同的政治体系保障
实现尚同须有一定的“政长”体系来保证。 墨子所设想的政治体系,由天子、三公、诸 侯、将军、大夫及乡长、里长等行政序列组 成。 在政长体系中,下绝对服从上。“上之所是 ,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每一 级都要向顶头上司保持统一。里长直接对乡 长负责,乡长要尚同于国君,国君又尚同于 天子,“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 非,必亦非之。”天子再上同于天。
贤能有何标准?
墨子的贤能标准是他的十项主张,简而言之 ,即能实现“上下调和”的人。 这些人对于其上的王公大人是“竭四肢之力 以任君之事,终身不倦”(《尚贤中》)。 对“下”则“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 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 寒则得衣,乱者得治”(《尚贤下》)。 墨子所称赞的贤人就是“奉公守法”、“廉 洁尽职”的清官。
五、节用
春秋时期不少政治家提出过用俭政解决经济 、政治危机的主张。孔子明确提出了“节用 ”。墨子继承并发挥了“俭政”、“节用” 的思想,把“节用”作为他整个政治思想的 一个基本命题。 节用的原则——满足人们最低的生活需求, 一切无实用价值的东西均在取缔之列。 墨子反对奢侈的生活,反对厚葬。
墨子的影响
墨子的学说在战国初期影响很大。韩非认为 ,“世之显学,儒墨两家”。孟子认为,“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在战国时期,墨 子的常说很受社会下层欢迎。 墨子曾广招学生,其学生主要来自社会下层 的民众。 墨子的常说以实用为原则,其政治思想的理 论基础是兼爱,以兼爱为出发点,墨子提出 了非攻、尚贤等主张。经济方面,墨子从实 用出发,提出节用等主张。
墨子救宋。
楚惠王重用鲁班为大夫,设计制造了一种攻 城的工具“云梯”,引起各诸候国的恐慌。 墨子听说楚国准备攻打宋国,求见公输般。 墨子给对方讲了一个故事:“北方有一人欺 负我,想借你的力量杀死他。”公输般满脸 不高兴:“这是什么话!”墨子说:“我送 你十两黄金如何?”公输般一摆手:“对不 起,我不想杀任何人。”墨子反问:“那你 为何助楚攻宋呢?” 公输般被说服引墨子见楚王,墨子说服楚王 ,制止战争。
实现尚同的政长体系的产生
一人一义 统一义 建立“刑政” 设立“政长”
政长系统
天子
三公 诸侯 大夫
乡长 里 长
四、非攻
从兼爱的思想出发,自然就会得出反对战争 的结论。 墨子反对战争的理由: 凡是战争都是以亏人自利为目的,是不义之 举;战争将影响民众的生活,妨碍社会生产 的发展;战争中的双方都会杀人。(长平之 战秦军坑杀赵军四十万——白起与赵括)。
义由谁来制定?
统一之义具体表现在刑法政令上。那么,刑 法政令由谁来制定呢? 墨子提出由“家君”和天子来制定。家君发 政令于其家,各家之义不同,则总其家之义 以尚同于国君,国君尚同于“天子”,天子 尚同于“天”,天子依天的旨意发布政令于 天下。
推行“义”的手段
“上”立了“义”,怎样实现呢?墨子提出 两个方针:富贵以道其前,明罚以率其后。 怎样才能使民富起来呢?首先使民能够安心 从事生产。因此,他对劳师征战,徭役不断 ,使民无法生产的作为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对人民的反抗怎么办?墨子主张施以刑罚, 即“明罚以率其后”。墨子认为刑罚有两个 方面的作用, “赏善”与“罚恶”。合乎“ 义”者为善,违反者为恶。赏是为了培植“ 顺民”,罚是用强制手段镇压人民的反抗。
墨子尚贤说应注意的方面: 1)墨子尚贤不仅反对官禄世袭,而且攻击权 臣佞幸篡位。 2)墨子尚贤意在保留封建制结构,但给底层 流入上层社会的机会,非要荡平阶级,泯灭 尊卑贵贱。 评析墨子看到社会各阶层之间正常流动对于 社会保持稳定的重要性,也代表了下层民众 的呼声。(当下中国,也应保持底层向上层 的正常流动,防止阶层板化现象。)
尚贤之术
尚贤必有术,墨子之术即“置三本”。 何谓“三本”?曰:“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 ,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也。”(《尚贤中》) “三本”的实质可归纳为下列三点: 第一,为士打通进入政界之路,提高士的经 济地位与社会地位; 第二,造就一个新的官僚集团,实行官僚政 治; 第三,这也是一种高级文化政策。
三、尚同
墨子生活的时代正值天下大乱,他认为大乱 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意见不统一,没有圣主和 统一义,而非人之义”
混乱交争
统一之“义”的内容是什么呢?
第一,在经济上维护私有制,反对“民”对 富人私有权的任何侵犯,认定富人对“民” 的剥削是合理的;墨子也提出了“富民”主 张,但目的是让“民”更多地为富人出力。 第二,在政治上主张打破旧的“亲戚”等级 制和贵族专权,建立新的上下尊卑等级;坚 决反对民造反;主张尚贤;反对攻国等。 第三,人伦道德就是兼爱。人的伦理关系即 “君臣上下惠忠,父子兄弟孝慈” 。 第四,敬奉神鬼。
2)儒墨论仁爱之原本不同。 孔子言仁,以个人之仁心为起点。孟子言 仁,以恻隐之心为发端。他们皆注意主观 之情感,未尝以客观之效果为仁爱之根基。 墨子不重视个人之品性,而倾向于依效果 之利害,定爱恶之取舍。《兼爱》三篇均 强调为别人付出可得到报偿,而绝口不言 仁爱之主观情感。
二、尚贤
战国初期的下层封建主,特别是士,要求参 与政事。但是政权为大贵族主垄断,在用人 上还继承西周以来的传统,与社会经济发展 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求开放政路,任人 唯贤就成了社会的呼声。 针对这种状况,墨子提出“使能以治之”的 用人原则,打破“富贵”、“亲戚”为用人 范围的旧框框。用人应当“不党父兄,不偏 富贵”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官无常贵而民无常贱”的口号。
第四章
墨家的政治思想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 名翟(di),战国时期 鲁国人。出身下层,会 制造木器(可与鲁班相 比),技艺高超,善于 守城。起初从学于儒, “学儒者之业,受孔子 之术” 。后来却走到了 儒家的对立面,对儒学 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墨子及其弟子形成了一个有严密 纪律的团体,称为“墨者”,墨 子自任首领。墨子死后,首领称 为“钜子”。墨者有一套严格的 纪律,称为墨者之法。墨者出仕 ,要由钜子派出。墨者不仅学文 ,也须习武。 电影——《墨攻》。赵国攻梁, 梁王向墨家求助,墨者革离出山 助梁。 《寻秦记》中有关于墨家习武的 内容介绍。
兼爱思想与儒家之仁的区别: 1)施爱之差等不同。 儒家行仁,始终坚持按亲疏远近以推恩先 后之原则。孔孟之思想均不脱离宗法之背 景,爱有差等,要依血缘关系的远近和政 治地位的高低确定受的程度。 墨子贱人出身,对于宗法制度,既无亲切 之体验,更无留恋之同情。故其兼爱之说, 较注重爱利之普及,主张爱无差等。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乃人类之自然倾向。 儒家则用此为博爱之基础,而墨家则超越 之以图直达于大同。
墨子思想评析
墨子政治思想的社会倾向是什么?是站在奴 隶主阶级立场,还是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其 观点是激进的,还是是保守的? 我们认为墨子的政治倾向应该说主要反映了 士的要求,这表现在他反对贵族政治上的专 权,经济上的兼并,提出要士参加政权,发 展他们的经济,以及对下层人民的利益也比 较关切等方面。 墨子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吗?
如何实现非攻目标?
在对外关系中,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求诸 侯者,则天下可服。与他国相交时必须“先 利天下诸侯”,“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 对民要实行“宽慧”政策,即“必务宽吾众 ”。“宽以惠,缓易急,民必移。” 在军事上要实行“易攻伐以治我国”,指不 要打无把握之仗,应保存自己的实力,养精 蓄锐,作好士兵训练,“信吾师”,然后对 准敌人的弱点一攻而下之。”
兼相爱、交相利能否行得通呢?
墨子认为完全可以,根据有三。 其一,古代实行过。“先圣六王”之时,天下兼相 爱,交相利,相安无忌。 其二,“君说之,故民为之。”楚灵王好细腰,许 多人每天只吃一顿饭。勾践好勇士,士卒不畏死。 君好臣行,君主只要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天下之 人必然会响应。 其三,人我之间投桃报李,相互酬报。“无言而不 雠,无得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 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据此,人们 实行兼相爱,交相利,必有相应的酬报,天下乐融 融。
兼爱交利的内容
兼爱即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使人与人之间 的感情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限制,达到如下 状态: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 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 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 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 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 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 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 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1、兼爱
墨子生于战国初期,列国篡杀攻伐之事日 益多而害益烈。墨子认为,社会动乱的原 因在于人之自私和不相爱引起的。
墨子兼爱思想的因果逻辑
人与人之间不相爱的结果,表现有二: 1、君臣、父子之间的自私自利。 2、战火不断。战国七雄纷争不断,合纵连横 ,逐鹿中原。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 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 既然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那么,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兼相爱,交相利。
适当节俭是必要的,但不能矫枉过正。墨 子之节俭说之缺点在于: 1)违反人性。人类之最低限度之生活需要 满足后,势必有更高的需求。社会之文明 发达全赖于人类生产能力之扩大,消费能 力的提高。禽兽、野蛮人与文明人之区别 在此。 2)礼乐也有其特殊用处。 3)墨子之节用论注重消极之缩减政策而未 探求积极之生产方法。(拉动经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