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尚贤之术
尚贤必有术,墨子之术即“置三本”。 何谓“三本”?曰:“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 ,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也。”(《尚贤中》) “三本”的实质可归纳为下列三点: 第一,为士打通进入政界之路,提高士的经 济地位与社会地位; 第二,造就一个新的官僚集团,实行官僚政 治; 第三,这也是一种高级文化政策。
实现尚同的政长体系的产生
一人一义 统一义 建立“刑政” 设立“政长”
政长系统
天子
三公 诸侯 大夫
乡长 里 长
四、非攻
从兼爱的思想出发,自然就会得出反对战争 的结论。 墨子反对战争的理由: 凡是战争都是以亏人自利为目的,是不义之 举;战争将影响民众的生活,妨碍社会生产 的发展;战争中的双方都会杀人。(长平之 战秦军坑杀赵军四十万——白起与赵括)。
兼爱思想与儒家之仁的区别: 1)施爱之差等不同。 儒家行仁,始终坚持按亲疏远近以推恩先 后之原则。孔孟之思想均不脱离宗法之背 景,爱有差等,要依血缘关系的远近和政 治地位的高低确定受的程度。 墨子贱人出身,对于宗法制度,既无亲切 之体验,更无留恋之同情。故其兼爱之说, 较注重爱利之普及,主张爱无差等。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乃人类之自然倾向。 儒家则用此为博爱之基础,而墨家则超越 之以图直达于大同。
兼相爱、交相利能否行得通呢?
墨子认为完全可以,根据有三。 其一,古代实行过。“先圣六王”之时,天下兼相 爱,交相利,相安无忌。 其二,“君说之,故民为之。”楚灵王好细腰,许 多人每天只吃一顿饭。勾践好勇士,士卒不畏死。 君好臣行,君主只要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天下之 人必然会响应。 其三,人我之间投桃报李,相互酬报。“无言而不 雠,无得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 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据此,人们 实行兼相爱,交相利,必有相应的酬报,天下乐融 融。
Biblioteka Baidu
1、兼爱
墨子生于战国初期,列国篡杀攻伐之事日 益多而害益烈。墨子认为,社会动乱的原 因在于人之自私和不相爱引起的。
墨子兼爱思想的因果逻辑
人与人之间不相爱的结果,表现有二: 1、君臣、父子之间的自私自利。 2、战火不断。战国七雄纷争不断,合纵连横 ,逐鹿中原。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 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 既然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那么,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兼相爱,交相利。
如何实现非攻目标?
在对外关系中,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求诸 侯者,则天下可服。与他国相交时必须“先 利天下诸侯”,“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 对民要实行“宽慧”政策,即“必务宽吾众 ”。“宽以惠,缓易急,民必移。” 在军事上要实行“易攻伐以治我国”,指不 要打无把握之仗,应保存自己的实力,养精 蓄锐,作好士兵训练,“信吾师”,然后对 准敌人的弱点一攻而下之。”
五、节用
春秋时期不少政治家提出过用俭政解决经济 、政治危机的主张。孔子明确提出了“节用 ”。墨子继承并发挥了“俭政”、“节用” 的思想,把“节用”作为他整个政治思想的 一个基本命题。 节用的原则——满足人们最低的生活需求, 一切无实用价值的东西均在取缔之列。 墨子反对奢侈的生活,反对厚葬。
贤能有何标准?
墨子的贤能标准是他的十项主张,简而言之 ,即能实现“上下调和”的人。 这些人对于其上的王公大人是“竭四肢之力 以任君之事,终身不倦”(《尚贤中》)。 对“下”则“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 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 寒则得衣,乱者得治”(《尚贤下》)。 墨子所称赞的贤人就是“奉公守法”、“廉 洁尽职”的清官。
三、尚同
墨子生活的时代正值天下大乱,他认为大乱 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意见不统一,没有圣主和 统一之义。
一人一义的混乱时代
“一人一义”
“皆是其义,而非人之义”
混乱交争
统一之“义”的内容是什么呢?
第一,在经济上维护私有制,反对“民”对 富人私有权的任何侵犯,认定富人对“民” 的剥削是合理的;墨子也提出了“富民”主 张,但目的是让“民”更多地为富人出力。 第二,在政治上主张打破旧的“亲戚”等级 制和贵族专权,建立新的上下尊卑等级;坚 决反对民造反;主张尚贤;反对攻国等。 第三,人伦道德就是兼爱。人的伦理关系即 “君臣上下惠忠,父子兄弟孝慈” 。 第四,敬奉神鬼。
兼爱交利的内容
兼爱即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使人与人之间 的感情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限制,达到如下 状态: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 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 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 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 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 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 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 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适当节俭是必要的,但不能矫枉过正。墨 子之节俭说之缺点在于: 1)违反人性。人类之最低限度之生活需要 满足后,势必有更高的需求。社会之文明 发达全赖于人类生产能力之扩大,消费能 力的提高。禽兽、野蛮人与文明人之区别 在此。 2)礼乐也有其特殊用处。 3)墨子之节用论注重消极之缩减政策而未 探求积极之生产方法。(拉动经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
第四章
墨家的政治思想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 名翟(di),战国时期 鲁国人。出身下层,会 制造木器(可与鲁班相 比),技艺高超,善于 守城。起初从学于儒, “学儒者之业,受孔子 之术” 。后来却走到了 儒家的对立面,对儒学 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墨子及其弟子形成了一个有严密 纪律的团体,称为“墨者”,墨 子自任首领。墨子死后,首领称 为“钜子”。墨者有一套严格的 纪律,称为墨者之法。墨者出仕 ,要由钜子派出。墨者不仅学文 ,也须习武。 电影——《墨攻》。赵国攻梁, 梁王向墨家求助,墨者革离出山 助梁。 《寻秦记》中有关于墨家习武的 内容介绍。
2)儒墨论仁爱之原本不同。 孔子言仁,以个人之仁心为起点。孟子言 仁,以恻隐之心为发端。他们皆注意主观 之情感,未尝以客观之效果为仁爱之根基。 墨子不重视个人之品性,而倾向于依效果 之利害,定爱恶之取舍。《兼爱》三篇均 强调为别人付出可得到报偿,而绝口不言 仁爱之主观情感。
二、尚贤
战国初期的下层封建主,特别是士,要求参 与政事。但是政权为大贵族主垄断,在用人 上还继承西周以来的传统,与社会经济发展 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求开放政路,任人 唯贤就成了社会的呼声。 针对这种状况,墨子提出“使能以治之”的 用人原则,打破“富贵”、“亲戚”为用人 范围的旧框框。用人应当“不党父兄,不偏 富贵”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官无常贵而民无常贱”的口号。
墨子的影响
墨子的学说在战国初期影响很大。韩非认为 ,“世之显学,儒墨两家”。孟子认为,“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在战国时期,墨 子的常说很受社会下层欢迎。 墨子曾广招学生,其学生主要来自社会下层 的民众。 墨子的常说以实用为原则,其政治思想的理 论基础是兼爱,以兼爱为出发点,墨子提出 了非攻、尚贤等主张。经济方面,墨子从实 用出发,提出节用等主张。
墨子尚贤说应注意的方面: 1)墨子尚贤不仅反对官禄世袭,而且攻击权 臣佞幸篡位。 2)墨子尚贤意在保留封建制结构,但给底层 流入上层社会的机会,非要荡平阶级,泯灭 尊卑贵贱。 评析墨子看到社会各阶层之间正常流动对于 社会保持稳定的重要性,也代表了下层民众 的呼声。(当下中国,也应保持底层向上层 的正常流动,防止阶层板化现象。)
义由谁来制定?
统一之义具体表现在刑法政令上。那么,刑 法政令由谁来制定呢? 墨子提出由“家君”和天子来制定。家君发 政令于其家,各家之义不同,则总其家之义 以尚同于国君,国君尚同于“天子”,天子 尚同于“天”,天子依天的旨意发布政令于 天下。
推行“义”的手段
“上”立了“义”,怎样实现呢?墨子提出 两个方针:富贵以道其前,明罚以率其后。 怎样才能使民富起来呢?首先使民能够安心 从事生产。因此,他对劳师征战,徭役不断 ,使民无法生产的作为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对人民的反抗怎么办?墨子主张施以刑罚, 即“明罚以率其后”。墨子认为刑罚有两个 方面的作用, “赏善”与“罚恶”。合乎“ 义”者为善,违反者为恶。赏是为了培植“ 顺民”,罚是用强制手段镇压人民的反抗。
墨子思想评析
墨子政治思想的社会倾向是什么?是站在奴 隶主阶级立场,还是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其 观点是激进的,还是是保守的? 我们认为墨子的政治倾向应该说主要反映了 士的要求,这表现在他反对贵族政治上的专 权,经济上的兼并,提出要士参加政权,发 展他们的经济,以及对下层人民的利益也比 较关切等方面。 墨子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吗?
墨子救宋。
楚惠王重用鲁班为大夫,设计制造了一种攻 城的工具“云梯”,引起各诸候国的恐慌。 墨子听说楚国准备攻打宋国,求见公输般。 墨子给对方讲了一个故事:“北方有一人欺 负我,想借你的力量杀死他。”公输般满脸 不高兴:“这是什么话!”墨子说:“我送 你十两黄金如何?”公输般一摆手:“对不 起,我不想杀任何人。”墨子反问:“那你 为何助楚攻宋呢?” 公输般被说服引墨子见楚王,墨子说服楚王 ,制止战争。
实现尚同的政治体系保障
实现尚同须有一定的“政长”体系来保证。 墨子所设想的政治体系,由天子、三公、诸 侯、将军、大夫及乡长、里长等行政序列组 成。 在政长体系中,下绝对服从上。“上之所是 ,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每一 级都要向顶头上司保持统一。里长直接对乡 长负责,乡长要尚同于国君,国君又尚同于 天子,“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 非,必亦非之。”天子再上同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