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学

科目:急救护理学



1.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护理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的一门新学科。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护和重症监护治疗三个部分。
1.2.院前救护: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人医院前的急救护理。
1.3.院内急诊救护:是指院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收各类急性伤病员、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症病人,对其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
1.4.1CU;即重症监护病房,是指专业医护人员将各类危重病人集中管理,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先进的临床检测技术对病人进行严密的监护、有利的治疗和护理,从而使病人能度过危险期,为康复奠定基础,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
2.1.反应时间:是指急救中心(站)接到呼救电话至救护车抵达现场所需要的时间。:
1.1.院前救护的研究范围。(1)开展对急危重症病人评估方法、标准和检伤分类的研究。(2)开展现场救护技术的研究。(3)开展院前急救护理仪器、设备开发利用的研究。(4)开展院前急救的理论研究。(5)开展对全民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研究。
1.2.院内急诊救护的研究范围。(1)开展多方位的急救护理理论和临床应用的研究。(2)开展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手段的研究。(3)开展急救护理管理的研究。
1.3.简述综合ICU的特点。。(1)ICU收治的危重病人可以表现出许多共同的病理生理特点和临床特征。(2)无论是综合ICU还是专科ICU,都需要对病人基本的生命功能进行连续、客观、动态的监护。(3)ICU病人来自各专科,护理人员则是ICU的专业护土,其专业知识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各种监护技术都需要全面掌握。(4)护理人员参加ICU的病房管理和对病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
1.4.简述重症监护的研究范围。(1)开展基础护理与专业理论、技术在重症监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ICU是危重病人高度集中、精密医疗仪器高度集中、掌握监护知识与高超技术人才高度集中的场所。急救医学发展迅速,各种技术相互渗透,许多研究以深人到细胞、细胞代谢、和分子生物水平。只有反复实践和研究,才能对危重病人的护理探索出规律,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前进。(2)开展ICU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研究。只有实施整体护理。加强心理关怀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2.1.叙述伤口包扎的注意事项。(1)根据受伤部位,选择合适的包扎用物及方法。(2)包扎前因注意清理创面,防止感染。(3)松紧合适,避免循环不良和滑脱。(4)四肢包扎注意功能位,骨隆起处垫衬垫,以保护长期受压的皮肤。(5)包扎顺序为从下向上

,从左到右,从远心端到近心端。不可在肢体内侧、伤口处、摩擦处和骨隆处打结。(6)对外露骨折或内脏器官,不可随便还纳。一先采取保护措施,转院后再行清创修复术。(7)打开绷带时先松开固定结或胶布。(8)对颅脑损伤者可做一个环行保护圈,防止骨折片陷入颅内。(9)对开放性气胸者,应立即填塞伤口用衣物、枕头等加压包扎,然后行闭式引流。
3.1.如何预防院内感染?(1)建立三级监控体系。一级管理一病区护士长和兼职监控护士。二级管理一专科护士长;三级管理一护理部副主任;(2)健全各种制度,例如消毒隔离制度、消毒监控标准、监测制度等;(3)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定期注射疫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病人的同时注意保护B己。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好易感者。(4)合理医院的布局。(5)作好卫生宣教工作,使病人和家属学会自我保健。

单项选择题:
1.1.、哪一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B)A.1972年B1979年C.1982年D1966年
1.2.下列哪项不属于急诊医学的研究范畴(A)A.流行病学B急诊医疗体系C.灾害医学D.危重症病学
1.3.下列哪项不属于急诊医疗服务系统(D)A.院前急救B.急诊室诊治C.重症监护治疗D.住院治疗
1.4.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救护理学研究范畴(C)A.急性心肌梗死B.上消化道大出血乙肝炎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5.历史上应用“麻沸散”为病人进行刮骨疗毒术的是(D)A.唐代的孙思邈B.元朝的危亦林C.东晋的葛洪D.后汉的华佗
1.6.《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A)A.东汉的张仲景B.明代的李时珍C.汉朝的华佗D元朝的危亦林
1.7.我国急救医学起源于(C)A.20世纪8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19纪50年代
1.8.医院医疗护理服务的窗口,EMSS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是(B)A.院前急救B.院内急诊救护C.重症监护治疗D.住院治疗
1.9.EMSS的含义是(B)A.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B急诊医疗服务系统C.急诊医疗监测系统D.急症抢救中心
1.10.急救工作开展最有成效的国家是(D)A.中国B.美国C.意大利D.德国
2.1.接到救护指令,在市区10km以内,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为(B)A.5minB.10-15minC.20minD.20-25min

填空题:
1.1.(南丁格尔)创建了原始的“监护病房”。
1.2?我国的现代急救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年代。
1.3.急诊医疗服务系统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护)和(重症监护治疗)三个部分。
1.4.(1986)年(11)月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
1.5.(现场救护)是院前救护的先导。
1.6。

(急诊科救护)是院前急救的延续,是EMSS的第二个重要环节。
1.7.现场急救的第一个救护者应是(伤病者)和(第一目击者)。
1.8.专科ICU常见的有:(心脏监护治疗病房(CCU))、(呼吸监护治疗病房(RCU))、(神经疾病监护治疗病房(NCU))等监护病房。
1.9.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即(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
1.10.急救护理可以说始于(南丁格尔时代)。但是,急救护理作为一门专业只有近几十年的历史。
1.11.急救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思维敏捷,有迅速应变的能力,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集知识、智慧和实际工作能力于一身。

多项选择题:
1.1.中国古代对急症最早最突出的论著是(AB)A.春秋战国的《黄帝内经》B.汉代的《神农本草经》C。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D。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E.元朝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
1.2.中国历史上对急症有贡献的是(ABCDE)A.东汉的张仲景B.唐代的孙思邈C.后汉的华佗D.东晋的葛洪E.元朝的危亦林
1.3.现场急救的第一救护者是(CE)A医护人员B.消防人员C.伤病者自身D.第一目击者E.120急救人员
1.4.急救人员的素质包括(ABCDE)A.高尚的医疗道德B.扎实的理论基础C.良好的身体素质D.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E.果断的思维判断能力
1.5.急救护理学的研究范畴是(CDE)A,流行病的救护B.住院病人救护C.院前急救D.院内急救救护E.重症监护治疗
1.6.美国的急诊医疗服务系统(EMSS)的特点是(ACDE)A.安全B.实用C.畅通D.规范E.高效
2.1.急救机构的特点有(ACE)A.整体性B.专业性C.开放性D.系统性E.社会性
2.2.救护车内的各种药械应该做到(BCDE)A.定期使用B.固定基数C.固定位置D.定时消毒E.定时维修
2.3.实施BLS包括(ABD)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包扎止血D.胸外心脏按压E.开放静脉通道
2.4.不宜使用止血带止血的部位是(ACE)A.前臂B,上臂C.小腿D.大腿E.头部
2.5.包扎顺序一般为(BCDE)A.从上向下B.从下向上C.从左向右D.从近心端向远心端E.打结在肢体外侧面
2.6.固定的作用(CDE)A.保护创面B.压迫止血C.减轻疼痛D.减少并发症E.方便转运
2.7.对于开放性气胸者,包扎后采取的搬运方式(CDE)A.仰卧位B.侧卧位C.坐位D.半坐位E.坐椅式
2.8.急救中心的形式有(ABCDE)A.综合自主形式B.依附医院形式C.急救指挥中心形式D.附属消防的形式E.三级急救网络形式

案例分析题目录:
5.1.

患者,男,37岁。因颅脑外伤后头痛、频繁呕吐,来院急诊。17h前,患者骑摩托与运货汽车相撞,致头颅外伤,因自觉“伤势不重”被送回家休养,但3h后,患者诉头痛并出现呕吐,且逐渐加重而来院急诊。查体发现,患者左额部、颞部明显擦伤。呼之不应。BP:17/12KPa;P:60次/分;R:16次/分,双瞳孔2mm等大正围,对光反射迟钝。无眼球震颤,耳鼻无活动性出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四肢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头颅CT示:左侧颞部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问:1.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2.你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9.1.患者男,30岁,体重6Okg,急性肠梗阻人院1日。T37.5℃,P1OO次/分,血压13.3/9.4kPa,口渴、表情淡漠、乏力、头晕、嗜睡。尿少,皮肤弹性减弱。当日胃肠减压500ml,查血清钾4mmol/L,血清M138mmol/L.尿比重1.018。问题:①提出关于体液平衡失调的诊断;②计算当日补液量。③给出监护措施说明:①胃肠道潴留液估计为零;③按脱水程度和体重计算需要量
9.2.患者女,62岁,因意外事故致左侧开放性血气脂,经当地医院急救扎后来院诊治。病史外伤后16h,患者呼吸困难,口居紫ie,烦躁不安。血压13.3/9.4kPa,脉细弱不清。查血气结果如下:pH7.22,PaCO2;6.81(51mmHg)BE—6.ommol/L。问题:该病人外伤后合并哪种代谢紊乱?依据是什么?
10.1.患者女,43岁,因棉田喷洒农药中毒,急查发现,患者口吐白沫,四肢及面部肌肉震颤,两侧瞳孔针尖大小,呼吸急促,有明显大蒜臭味。问l.该病人的诊断是什么?2.如何救护?
12.1.有一位患者接融化学物质后造成局部烧伤,剧痛,伴有呼吸道损伤继之出现肝脏损伤,问可能是什么物质烧伤,其中和剂是什么?
12.2.小儿见烧伤面积达10%,问烧伤的分度?
12.3.一位30岁成年男性,因强碱造成3度9%化学烧伤,伴有休克,问(1)烧伤为几度?(2)如可处置?
12.4.一个5岁小孩头部、双下肢全部、前躯干等处烧伤约2个手掌大小,问其烧伤面积是多少?
12.5.患者由于违章操作造成电击伤,创面焦黄、水泡较少,电流进口处损伤严重,问此患者为几度烧伤?
12.6.一病人烧伤创面焦黄、干燥、皮肤无弹性、无渗出,触觉和痛感消失,问该病人的烧伤深度?
13.1.患者,男性,23岁,农民。因被卡车撞伤,呼吸困难,下肢活动障碍多处受伤。15分钟后路人急呼120求救,医护人员15分钟迅速赶到现场急救。30分钟前.当此人横过马路时被一运煤拖挂卡车撞伤,当时自觉呼吸困难伴左下肢活动障碍,大量出血约1000ml,。查体:T35C、P110次

/min、R36次/min、BP8/6Kpa。患者浑身煤粉,神志清楚、表情淡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浅表、脉搏细速,支气管左侧移位,左背部可见个肋骨断端外露,左侧呼吸音消失,左上胶可见肠拌外露的30cm,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左下肢见大片血迹,左大腿内收,畸形,股骨断端远端外露,活动障碍,四肢冰凉。问1.该患者的医学诊断是什么?2.请叙述救护程序和措施。

案例分析题答案:
5.1.答:1、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1)左预部脑挫裂伤(2)脑内血肿(3)浅昏迷。2\护理措施;(1)体位:安置患者于平卧位。头抬高15~30cm并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2)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氧。(3)观察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瞳孔的变化。每15~30min观察一次。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延长观察时间至每4h测一次。准确记录测定结果。(4)建立畅通的液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为手术作准备。(5)降颅压:遵医嘱给脱水剂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点,降颅压消除脑水肿。(6)术前准备:备皮、合血、各种皮试及采集各种标本。与相关科室联系,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准备随时手


1.1.简述急救护理学的重要作用。答:(1)急救护理学拓展了护理学的研究范畴;(2)急救护理体现了现代护理的水平;(3)急救护理在急危重病人抢救中的作用;(4)急诊护士与急危重病人及家属的沟通。
1.2.简述急救医疗总体规划的内容及目的。答:(1)总体规划内容包括:①急救医疗单位及其可利用的人力和物资资源;②急救人员、急救车辆、急救设备的装备标准,急诊医疗机构设置形式(急救中心、急诊科或急诊室);③对医院急救能力的评价和分级,安排专科急诊的设置意见和发展规划;④建立先进、可行、实用的社会急救通讯网络;⑤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救灾计划纲要和实施意见等。(2)总体规划涉及目标、资源、机构、人员、设备等方面以及财政预算拨款,其目的在于提高抗重大事故发生的急救能力,以防患于未然。
2.1.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答:(1)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害事故的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救护知识的普及。(2)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送;⑤转送与救护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1.1.试论述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组成。答:(1)急救组织管理机构:急救组织管理机构是制定国家、城市、地区、乡镇的急救医疗体系(EMSS)的指导方针、政策,制定发展急救医疗事业

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的机构。(2)急救医疗总体规划是指在急救组织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急救医疗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计划。(3)院前急救又称院外急救,已在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国家、社会对重大伤害、疾病的应急能力以及公民对疾病的自我急救和救助他人的知识和能力,也是急救医疗体系建立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现代社会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标志。(4)急救通讯系统即急救网络中枢,是急救工作的联络、协调、指挥、调度、传达中心,使医院急救和院前急救工作的环节能紧密结合,反应迅速,安排合理,运行无阻,保证现场病人准确无误地运送到医院,也保证医院在危重病人到达前就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快速投入抢救。(5)急救专业培训和科普教育: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对所有涉及急救工作的人员,如警察、消防人员、驾驶员等进行急救培训(包括生命急救技术,如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能在现场急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6)区域急救体系:实行区域急救的原则,其目的是保证伤病员能就近获得迅速、有效的救治,避免长途运送而耽误时机,也避免急诊病人过分集中于少数医院,造成该院急诊病人多而耽误抢救时机。(7)院内急救是指充分发挥各级医院急诊科的作用,加强医院急诊科的建设,提高急诊科的应急能力。(8)急救医学科研和信息管理:从事急救医学科研是不断提高急救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1.1.急救护理学确定了急救护理实践的(角色)、(行为)和(过程)。
1.2.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23)个专业学科。
1.3.院前急救应首先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恢复基础生命体征,再根据病情和现有条件采取输液等措施。
1.4.(医院急诊救护)是院前救护的延续,是EMSS中最重要而又复杂的中心环节。
1.5.ICU的管理特点是(强化与集中),其工作实质是(脏器功能支持)和(原发病控制)。

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决定危重病人抢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是A.急救医疗总体规划B.院前急救C.区域急救体系D.院内急救【B】
2.患者,男,45岁,因患呼吸衰竭出现上呼吸道梗阻伴有哮鸣音、气喘/频率<10次/分,脉搏<50次/分,伴低血压。由此可将此人分诊为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A】
3.Braden评估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最佳诊断界值为A.13分B.14分C.18分D.23分【C】

模拟试卷



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关于我国急诊医学近3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1980年,卫生部召开了“建立城市急诊工作”的咨询会B.1983年,卫生部颁布“城市医院急诊室建立”方案C.1986年,中华医学会批准正式成立“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D.1990年代,卫生部再次明确规定,在医院等级评审中,二、三级医院必须设立急诊科E.2003年,国家投入了巨资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治体系【BCDE】
1.2.一个有效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包括A.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B.现场救护C.有检测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D.高水平的医院急诊服务和强化治疗E.敏锐反应的专业品质【ABCD】
1.3.院内急救的人手点包括A.开展急救技术的普及培训与教育B.强调急诊科设置的标准化C.重视对医院急诊能力的分级D.重视急救中心的建设E.急诊科设立监护病房或病床【BCDE】
1.4.急救医学科研和信息管理的内容包括A.抢救方法B.操作规程C.急救药物D.器械的研制和改进E.急救管理模式的研讨【ABCDE】
2.1.院前急救的特点有A.社会性B.突发性C.紧迫性D.风险性E.复杂性【ABCDE】

单项选择题

1.1.北欧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的时间是A.20世纪80年代初期B.20世纪60年代初期C.20世纪50年代初期D.19世纪50年代初期【C】
1.2.美国医学会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是A.1968年B.1972年C.1975年D.1986年【B】
1.3.美国形成全国性的急救医疗网络的时间是A.1965年B.1973年C.1976年D.1980年【C】
1.4.我国开始建立正式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时间是A.1965年B.1973年C.1976年D.1980年【D】
2.1.根据现代医学急救的观点,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A.4分钟B.10分钟C.25分钟D.30分钟【A】

案例分析题

4.1.患者,女性,37岁,因甲亢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第一天,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等症状。请回答:(1)该患者发生了什么并发症?(2)写出对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4.1.答:(1)呼吸困难。(2)①提供舒适环境,利于病人放松和休息。②维持舒适体位:a.根据病情,抬高上部躯干40~75度,使膈肌活动不受限制,利于肺和呼吸肌的扩张,以减轻呼吸困难。b.若无法躺下或坐下,可采取背靠墙,重心位于双脚、上半身前倾的姿势,使胸廓和横膈放松,以利于呼吸。C.少数病人可取特殊卧位,如自发性气胸者取健侧卧位,大量胸腔积液病人取患侧卧位,严重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应静坐,缓慢呼气。③保持呼吸道通畅:a.协助意识清醒病人翻身和叩背,鼓励和指导其有效咳嗽,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b.痰液多且黏稠者,应根据医嘱给予消炎、祛痰、止咳、解痉或雾化吸入等治疗。C.咳痰无力或痰不易咳出者,应给予吸痰。d.意识不清的危重病人和严重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协助医生建立和维持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并进行吸痰,做好机械辅助通气的准备工作。④针对病情及时给予适当氧疗;为避免发生氧中毒,应根据血气测定结果,尽可能将吸入氧浓度控制在最低适宜范围。⑤饮食护理摄取高纤维素、易消化、不易产气的食物,预防便秘及腹部胀气而影响呼吸。⑥心理护理使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增加其安全感,缓解因呼吸困难引发的恐惧。
9.1.张某,女,35岁,肾脏功能障碍,快速输入5%葡萄糖液后,头痛,极度乏力,神志不清,嗜睡,继而抽搐。请写出:(1)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2)救护措施有哪些?

1.1.北欧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的时间是A.20世纪80年代初期B.20世纪60年代初期C.20世纪50年代初期D.19世纪50年代初期【C】
1.2.美国医学会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是A.1968年B.1972年C.1975年D.1986年【B】
1.3.美国形成全国性的急救医疗网络的时间是A.1965年B.1973年C.1976年D.1980年【C】
1.4.我国开始建立正式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时间是A.1965年B.1973年C.1976年D.1980年【D】
2.1.根据现代医学急救的观点,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A.4分钟B.10分钟C.25分钟D.30分钟【A】
15.5.装有永久起搏器,除颤电极板应放于离该装置至少--处。A.1.5cm;B.2.0cm;C.2.5cm;D.5.0cm【C】

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关于我国急诊医学近3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1980年,卫生部召开了“建立城市急诊工作”的咨询会B.1983年,卫生部颁布“城市医院急诊室建立”方案C.1986年,中华医学会批准正式成立“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D.1990年代,卫生部再次明确规定,在医院等级评审中,二、三级医院必须设立急诊科E.2003年,国家投入了巨资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治体系【BCDE】
1.2.一个有效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包括A.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B.现场救护C.有检测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D.高水平的医院急诊服务和强化治疗E.敏锐反应的专业品质【ABCD】
1.3.院内急救的人手点包括A.开展急救技术的普及培训与教育B.强调急诊科设置的标准化C.重视对医院急诊能力的分级D.重视急救中心的建设E.急诊科设立监护病房或病床【BCDE】
1.4.急救医学科研和信息管理的内容包括A.抢救方法B.操作规程C.急救药物D.器械的研制和改进E.急救管理模式的研

讨【ABCDE】
2.1.院前急救的特点有A.社会性B.突发性C.紧迫性D.风险性E.复杂性【ABCDE】
1.要素膳热量的提供主要是【E】A.脂肪B.蛋白质C.乳糖D.维生素E.碳水化合物
2.肠内营养的机械性并发症多为【B】A.高血糖B.误吸C.腹泻D.水过多E.便秘
3.导致氧解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是【B】A.体温降低B.pH降低C.PaCO2降低D.血红蛋白变性E.2,3-二磷酸甘油酸减少


15.4.下列关于同步电复律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有A.除颤仪处于同步模式状态后,应确保病人的每一个QRS波都有定标点,必要时调整监护仪上的R波增幅B.不要用含酒精的纱布代替导电糊;复律次数超过3次或导电糊干后应重新再涂C.对于安置起搏器的病人,不要将电极板直接放于起搏器上D.给每块置于病人胸部的电极板施加约10kg左右的力量,使电极板与胸壁保持最大面积的接触E.应连续清场3次,以确保操作者本人和旁人的安全【ABCDE】

填空题
1.1.急救护理学确定了急救护理实践的(角色)、(行为)和(过程)。
1.2.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23)个专业学科。
1.3.院前急救应首先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恢复基础生命体征,再根据病情和现有条件采取输液等措施。
1.4.(医院急诊救护)是院前救护的延续,是EMSS中最重要而又复杂的中心环节。
1.5.ICU的管理特点是(强化与集中),其工作实质是(脏器功能支持)和(原发病控制)。
1.6.对急诊护士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继续教育)是急救护理学的重要内容。
1.7.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既适应(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又适应(战争或突发事故的急救)。
2.1.衡量一个地区急救工作水平和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院前急救工作的成效评价)。

… … (中间部分略)
完整版请——
QQ:67460666 TEL:137 **** **** 索取

15.6.除颤时,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2.5)cm。新生儿可能需保持(侧)卧位并使用(前一后)位放置电极片。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苏、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14.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急性损伤24小时后同时或序贯性地出现两个以上系统或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衰竭,即急性病人因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而无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1.简述急救护理学的重要作用。答:(1)急救护理学拓展了护理学的研究范畴;(2)急救护理体现了现代护理的水平;(3)急救护理在急危重病人抢救中的作用;(4)急诊护士与急危重病人及家属的沟通。
1.2.简述急救医疗总体规划的内容及目的。答:(1)总体规划内容包括:①

急救医疗单位及其可利用的人力和物资资源;②急救人员、急救车辆、急救设备的装备标准,急诊医疗机构设置形式(急救中心、急诊科或急诊室);③对医院急救能力的评价和分级,安排专科急诊的设置意见和发展规划;④建立先进、可行、实用的社会急救通讯网络;⑤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救灾计划纲要和实施意见等。(2)总体规划涉及目标、资源、机构、人员、设备等方面以及财政预算拨款,其目的在于提高抗重大事故发生的急救能力,以防患于未然。
2.1.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答:(1)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害事故的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救护知识的普及。(2)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送;⑤转送与救护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 … (中间部分略)
完整版请——
QQ:67460666 TEL:137 **** **** 索取

15.20.简述同步电复律的并发症。答:(1)QRS波感知不良。可引起电流的不恰当释放而导致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的发生,尤其是电流在T波的升支段释放。如发生室颤,应立即用360J行非同步除颤。(2)导电物质不足或过量导致的烧伤。准确安置电极板和对其正确施压可减少上述危险。多次电击会增加皮肤灼伤的危险。(3)肺栓塞。在慢性房颤病人中较为常见。电复律前使用抗凝治疗可减少此危险。(4)脑血管栓塞。较少见,可发生于心房壁活动度减弱的病人。(5)放电时如他人接触病人或床,可导致皮肤烧伤或室颤。(6)部分病人可有肌肉的酸胀感。(7)偶见一过性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丙转氨酶(AST)升高。(8)复律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ST段抬高,临床意义未知。


1.1.试论述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组成。答:(1)急救组织管理机构:急救组织管理机构是制定国家、城市、地区、乡镇的急救医疗体系(EMSS)的指导方针、政策,制定发展急救医疗事业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的机构。(2)急救医疗总体规划是指在急救组织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急救医疗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计划。(3)院前急救又称院外急救,已在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国家、社会对重大伤害、疾病的应急能力以及公民对疾病的自我急救和救助他人的知识和能力,也是急救医疗体系建立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现代社会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标志。(4)急救通讯系统即急救网络中枢,是急救工作的联络、协调、指挥、调度、传达中心,使医院急救和院前急救工作的环节能紧密结合,反应迅速,安排合理,运行无阻,保证

现场病人准确无误地运送到医院,也保证医院在危重病人到达前就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快速投入抢救。(5)急救专业培训和科普教育: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对所有涉及急救工作的人员,如警察、消防人员、驾驶员等进行急救培训(包括生命急救技术,如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能在现场急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6)区域急救体系:实行区域急救的原则,其目的是保证伤病员能就近获得迅速、有效的救治,避免长途运送而耽误时机,也避免急诊病人过分集中于少数医院,造成该院急诊病人多而耽误抢救时机。(7)院内急救是指充分发挥各级医院急诊科的作用,加强医院急诊科的建设,提高急诊科的应急能力。(8)急救医学科研和信息管理:从事急救医学科研是不断提高急救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 … (中间部分略)
完整版请——
QQ:67460666 TEL:137 **** **** 索取

15.8.试述同步电复律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答:(1)适应证:①终止有脉搏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异位节律。病情稳定者经给氧和抗心律失常剂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同步电复律;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意识水平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表现的病情不稳定者,如心室率超过150次/分,应立即进行同步电复律。②终止迷走神经手法与药物转律失败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药物复律失败的后备措施。③终止房颤和房扑。当房性节律伴快速心室率(>100次/分),发作时间<48小时,并有临床不适的主诉时可考虑同步电复律。(2)禁忌证与注意事项:①左房极度扩大或病程较长的房扑或房颤病人,不主张使用电复律;房颤和房扑的发作时间超过48小时,应慎用电复律,应先排除心房内血栓或使用抗凝疗法后再考虑复律。②病情稳定而地高辛处于中毒剂量范围的病人,禁忌选用同步电复律。③甲状腺功能亢进为电复律的相对禁忌证,因其可增加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④多形性室速(如尖端扭转型室速)时因机器较难识别R波而无法实施同步电复律可先试用药物疗法如硫酸镁,或去除诱因如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紧急时可直接使用非同步除颤。⑤使用手动电极板时,必须施以足够的压力,以保证电极板与胸壁的良好接触。⑥儿科病人电复律的起始剂量为O.5J/kg,随后的复律能量应加倍。⑦1Okg以上儿童应使用成人电极板或电极片,以减少经胸阻抗。⑧婴幼儿的电极板或电极之间的距离应至少有2.5~5cm。⑨新生儿可给予侧面支撑,并采用前一后位电极放置法。

案例分析题
4.1.患者,女性,37岁,

因甲亢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第一天,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等症状。请回答:(1)该患者发生了什么并发症?(2)写出对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4.1.答:(1)呼吸困难。(2)①提供舒适环境,利于病人放松和休息。②维持舒适体位:a.根据病情,抬高上部躯干40~75度,使膈肌活动不受限制,利于肺和呼吸肌的扩张,以减轻呼吸困难。b.若无法躺下或坐下,可采取背靠墙,重心位于双脚、上半身前倾的姿势,使胸廓和横膈放松,以利于呼吸。C.少数病人可取特殊卧位,如自发性气胸者取健侧卧位,大量胸腔积液病人取患侧卧位,严重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应静坐,缓慢呼气。③保持呼吸道通畅:a.协助意识清醒病人翻身和叩背,鼓励和指导其有效咳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b.痰液多且黏稠者,应根据医嘱给予消炎、祛痰、止咳、解痉或雾化吸入等治疗。C.咳痰无力或痰不易咳出者,应给予吸痰。d.意识不清的危重病人和严重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协助医生建立和维持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并进行吸痰,做好机械辅助通气的准备工作。④针对病情及时给予适当氧疗;为避免发生氧中毒,应根据血气测定结果,尽可能将吸入氧浓度控制在最低适宜范围。⑤饮食护理摄取高纤维素、易消化、不易产气的食物,预防便秘及腹部胀气而影响呼吸。⑥心理护理使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增加其安全感,缓解因呼吸困难引发的恐惧。
.试述休克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答:诊断要点为:①病因和病史:有创伤、失血、脱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感染、药物过敏或麻醉药过量等病史。②心率超过100次/min,脉搏细弱甚至不能触及。③器官低灌注表现,如皮肤湿冷、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超过2s、尿量少于0.5m1/(kg?h)或少于30m1/h、神志改变。④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脉压差低于30mmHg。原有高血压者,血压下降幅度超过基础血压的30%。⑤缺氧和酸中毒的表现。休克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迅速识别,早期发现。②在明确病因前尽早采取支持措施。③确定休克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④处理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