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模式 环流方向洋 形成以 海区为中心的 北半球顺时针环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印度 南半球逆时针西 洋除外)。

赤 形成以 海区为中心的 逆时针流动环气旋型大洋环流。

环 季风环流夏季顺时针不冬季逆时针自西向东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环观察 A 、B 两幅海平面等温线图回答1. A 、B 所示海洋分别位于哪个半球?如何判断?2. 等温线弯曲处的海水温度和同纬度海水温度相比是高还是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探究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读图 2-3-7 世界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1、 绘制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大洋环流简图,总结世界洋流分布三大规律。

海区 流性质分布中低纬度海区 流东部为寒流, 部为暖流, 道附近为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 海区流东部为暖流流西部为寒流北印度洋海区填南半球中纬度(40°--60°) 海区绕南极大陆,寒流(三)洋流的地理意义阅读教材 P51-52 及“知识窗”完成下列内容。

1、对气候影响:从全球看,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从沿海看,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的作用。

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一般在大陆架浅海:海域和海域易形成大的渔场。

3 、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

4、对海水污染的影响:一方面扩大了污染范围,另一方面加速海洋污染物净化速度。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当堂作业课外作业教学札记。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

公开课教案洋流及其地理意义2005年11月16日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学会运用有关图表解释、应用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通过学习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1、洋流的分布规律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探究法讲解法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大海是很令人神往的,一想到大海,我们会想到大海“海纳百川”的胸怀、“波澜壮阔”的气势……海水在不停地运动,海水运动表现出多种形式。

〔课件演示〕波浪、潮汐图片归纳总结: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我们今天来学习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

由此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课标要求提出问题:什么是洋流?根据水温情况,洋流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学生自学课本第一、二自然段回答。

〔课件演示〕归纳总结寒、暖流。

〔承转〕洋流是怎样形成的?〔课件演示〕风海流的成因。

展示图片:气压带风带和洋流模式图。

讲解洋流模式图的形成。

〔板书〕洋流成因: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课件演示〕洋流模式形成过程〔板书〕(归纳总结)洋流分布规律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中低纬度北半球南半球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3、南半球的西风漂流风海流寒流4、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冬季〔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

学生利用图2—3—7落实需要记忆的洋流名称。

〔课堂练习〕1、下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B: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C: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D: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2、某洋流位于东半球大陆东侧的中低、纬海区,按顺时针方向流动,该洋流是:A:日本暖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C:巴西暖流 D:秘鲁寒流3、1月份,自波斯湾到日本横滨的油轮在航行途中将会:A:一路顺流 B:一路逆流C:先顺流后逆流 D:先逆流后顺流〔承转〕洋流对地理环境的意义有哪些?〔课件演示〕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对航运的影响;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新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学会运用课本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自主探究和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关注全球海洋环境,做合格的世界公民。

二.重点、难点1、重点:①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②学会运用课本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法2.小组合作学习3.多媒体教学4.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据《彭城晚报》报道,一游客在英国海滩上捡到一只漂流瓶,内有一封信。

按信封上的地址,此信被送到一位74岁的名叫斯塔娜的老太太手里。

这位老太太读着此信,声泪俱下。

原来,此信是她56年前的情人——英军上尉乔治在军舰上写来的,当时军舰在非洲以西佛得角遇到猛烈的风暴,乔治怕再也见不到朝思暮想的恋人,于是给斯塔娜写了一封信装入瓶内投入大海。

不久,乔治殉职海底,谁想此瓶竟漂了56年,最终到达了收信人的手中,上帝创造了这个奇迹吗?引出“洋流”概念:自主探究:1.洋流的概念2.洋流的形成因素3.洋流的分类:承转过度:这封信是如何利用洋流到达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学习洋流的分布规律揭开本次事件的神秘面纱,引出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2.洋流分布规律难点突破:首先出示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和世界六大风带分布图,老师讲解北太平洋中低纬海域洋流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太平洋海域的洋流分布规律,完成学案,小组展示后。

承转:,同学们,全球性的风带是否只影响太平洋海区呢?(学生可能的回答:不是)对,在大气运动及其他因素综合影响下,其他大洋也存在洋流,那么,太平洋洋流的分布规律是不是一个普遍规律呢?是否也能套用到大西洋、印度洋中呢?(学生可能会有争论)鼓励学生一定要有大胆假设的勇气,(举例:正因为有了魏格纳对各大洲轮廓形状的“大胆假设,小心验证”才有了现在地质学的主流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我们比魏格纳还有优势:我们有许多前人的经验可借鉴。

_洋流及其地理意义_教学设计_苏军超

_洋流及其地理意义_教学设计_苏军超

高中地理2012 年 第 12 期“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062) 苏军超 陆 骏一、学习目标设定1.基础分析(1)课标分析本节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条课程标准内容表达了两个要点:一是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这是“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

既然是分布规律,学习就应落实在地图上,利用好“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以及绘制的简图,将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以促进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种影响适合用具体的案例来体现,并在教学中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深化,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洋流对沿岸气候、航行、海洋生物、海洋污染物等的影响。

在教学方法上,课程标准提出运用地图来归纳洋流分布规律,这体现了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新课程理念,但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能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更多的应该是科学地设计和利用好过程与方法以高效地实现课程目标。

(2)教科书分析本节为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的“水圈和水循环”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教科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洋流的概念和分类、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的内容编排从本节来自以及从上下单元来看均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洋流的分布知识与上一单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内容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教学中可要求学生根据前面学习过的“气压带、风带模式图”绘制出“世界洋流模式图”,从而归纳出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南纬40o 附近的海域以及北印度洋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

这样既完成了新授内容的教学,也复习了旧知,同时若能融进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容的相关案例,则会打造一种很好的综合性学习方式。

(3)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季风、气旋与反气旋等方面的知识,这为学好本节课奠定了基础。

但对于洋流分布规律的探究,对将洋流分布规律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出来,这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发现存在问题较多的是这几个空。

合作探究〈过渡语〉带着学习目标和已有的基础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第一个内容: 一、洋流 【情景与问题】思考:洋流是如何分类的?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转折〉:如何判断寒暖流?PPT 展示“等温线”图片:思考:下图中洋流是哪个半球的寒暖流?〈小结〉根据等温线判断寒暖流第一步:以温定球(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第二步:“凸向即流向”(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练一练:〈转折〉: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有风必有浪。

洋流的主要动力就是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 二、洋流的形成PPT 展示“全球风带模式图”和“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图片【情景与问题】思考:图中1.2洋流是如何形成的?3.4洋流又是如何形成的? 总结:在盛行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学生回答 展示答案 同桌合作小组讨论、展示答案,其他组补充完善读图分析、 组织答案独立思考流动,这样的洋流就是被称为风海流。

讲解:由于风海流,使得流出的海域水位变低,流入的海域水位变高。

如图中南北赤道暖流使得大洋东岸水位变低,大洋西岸水位变高,就在赤道上形成了自西向东的补偿流,即赤道逆流。

其他的海域同样也会出现类似的补偿流。

另外,秘鲁沿岸海区的补偿流还存在上升流。

还有一种为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的海水流动,如图中。

〈转折〉:那么全球性的洋流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的内容,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独立思考洋流分布规律。

三、洋流分布规律PPT展示“全球洋流分布图”图片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印度洋(北半球)、大西洋、太平洋)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大西洋、太平洋)3.南纬40度海域为环球性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总结:全球性的洋流分布近似一个无理分数。

注意书写顺序是洋流的流向。

注意,还有一个特殊的海域,北印度洋海区,在冬夏季风的吹拂下,形成季风洋流。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第一章:洋流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洋流的定义、分类和分布规律。

1.2 教学内容:洋流的定义: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路径,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现象。

洋流的分类:根据形成原因和特点,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洋流的分布规律:受地球自转、地形、气候和地球物理因素的影响,洋流在不同纬度和海区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洋流的定义、分类和分布规律。

学生通过地图和图像观察不同类型的洋流分布情况。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

第二章:主要洋流及其地理意义2.1 学习目标:了解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北大西洋洋流:受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对欧洲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太平洋洋流:包括北太平洋暖流和赤道暖流,对北美洲和亚洲的气候产生影响。

印度洋洋流: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对印度洋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作用。

南极洋流:受南极大陆的影响,形成南极绕极流,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通过地图和图像观察不同洋流的分布情况。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洋流对气候的影响3.1 学习目标:了解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及其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暖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带来温暖的水汽,增加降水量,提高气温,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流对气候的影响:寒流带来冷水,减少降水量,降低气温,形成地中海式气候。

洋流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洋流参与地球的水循环和能量传输,调节全球气候平衡。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及其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观察洋流对特定地区气候的影响。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洋流对全球气候平衡的重要性。

第四章:洋流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影响4.1 学习目标:了解洋流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意义。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江苏省泰州中学(225300)王晓圣一、课标分析:㈠《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㈡《江苏教学要求》: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能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简图。

3.阅读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㈢《09江苏考试说明》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了解洋流的类型(寒流、暖流);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重点:我校在教学中,使用的是鲁教版的教材。

本节教材是从洋流的概念;洋流的性质分类、成因分类;世界大洋的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来组织教材的。

其中,把洋流的成因分类放在知识窗里;人教版对洋流的成因分类基本未提及。

世界大洋的洋流分布规律从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及南纬40°附近海区三方面总结,没有提及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而人教版教材没有总结洋流分布的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对气候的影响,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对航海的影响及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四个方面阐述。

其中对前2个方面的讲述较为详细。

在讲述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中,先阐述了洋流对全球热量平衡的意义及寒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再结合3个具体的案例(北大西洋暖流与西欧海洋性气候及摩尔曼斯克港的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与寒流的关系)进行分析、印证。

在讲述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中,主要以洋流对渔场的形成为例,归纳寒暖流交汇及受离岸风影响形成的上升流处形成世界四大渔场的原因。

在讲述洋流对航海的影响中,点出洋流对航速的影响,而人教版还举例说明洋流产生海雾及携带冰山对航海不利。

在讲述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时中,只指出洋流对海洋污染物扩散的有利及不利。

对照其他的三个版本的教材发现,人教版、中图版一样,都把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作了较详细的讲述,并相应举了例证,中图版只从三个方面阐述,没有提到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第二节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洋流、洋流形成的原因及按成因分类。

2、知道洋流按性质分寒流和暖流,会根据海水等温线判定寒暖流。

3、掌握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教学重点:1、洋流形成原因。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3、洋流性质判定。

教学难点:1、洋流形成原因。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3、洋流性质判定。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新课学习,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我们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如下内容:(PPT展示)二、检查预习:(学生口答)自主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概念:洋流指。

2、根据形成原因,洋流可分为三类、、,世界洋流主要是。

3、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4、洋流按性质分和。

自高伟流向低纬为,自低纬流向高纬为。

过渡预设:从刚才的回答看,我们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些知识理解性的错误,希望在下面的探究讨论环节真正理解并及时更正。

为达成学习目标,我们安排了三个小组讨论的活动。

操作要求:1、根据课本相关内容讨论。

2、组长牵头,在组内互教互学,充分交流。

3、组内推选出组际交流代表参与交流。

三、探究讨论:•探究一:根据课本P49-50的内容讨论洋流形成的原因,完成以下五个小题。

1、是什么原因促使大规模的海水常年沿一定方向稳定地流动?答: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2、对照洋流模式与全球风带图思考: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叫风海流?答:赤道两侧低纬海区表层海水以为驱动力自东向西流动,形成南北赤道暖流。

中纬度海区表层海水以为驱动力自西向东流动,形成西风漂流。

这种以为驱动力形成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3、补偿流是是怎样形成的?答:由于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洋流,使水流出的海区海水,相邻海区海水流过来形成补偿流。

4、密度流是怎样形成的?答:由于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的分布不均,引起海水流动,形成密度流。

如直布罗陀海峡的底层洋流。

5、影响洋流的因素还有那些?答:使其动(风海流);使其偏(如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陆地轮廓使其阻(赤道逆流);密度不均形成流。

《2.3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2.3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课时2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2.掌握洋流的分类与成因。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

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分析】1.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2.分析并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是地理事物的宏观运动及其规律和影响,内容较抽象,如采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较难理解。

针对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大多是死记硬背的被动式接受学习的弊端,高中新课标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注意使用探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究式学习具有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创造性和过程性等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教学内容和课标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

教师在课前设计好一系列综合性和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两则活动素。

高中地理_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的第二课时。

洋流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海洋环境的重要组成,属于自然地理范畴。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洋流的含义、性质、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表层洋流分布的基本规律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基本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及人文地理打好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关键在通过丰富有效的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最终提高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学科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本节课内容。

1、人地协调观: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中气候、航行、污染物等的影响来体现人地协调观。

2、综合思维:通过对澳大利亚东西两岸景观的对比,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洋流对沿岸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

3、区域认知:通过展示世界洋流图,指导学生完成太平洋及北印度洋洋流分布简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4、地理实践力:通过对风海流和补偿流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洋流分布规律。

四、学习者分析1、对洋流缺乏直观认知。

2、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强。

3、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五、设计思路通过多样性的活动来让学生对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区域认知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

六、教学环节《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学情分析】1.处于高二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地理知识储备、地理思维能力、学科核心素养,课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从宏观上把握本课的主干知识,奠定本课的知识基础。

2.高二学习学习应以夯实学生基础知识、限时训练、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素养为主,教师应根据重点内容,提供相关地理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创设活泼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完整word版)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

(完整word版)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

(完整word版)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下面我们开始上课,在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看一则小故事————漂流瓶靠什么力量在大海中游荡?(学生回答是洋流)?那么它的“航线”是漫无方向还是存在规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海水的运动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那么什么是洋流,她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请同学阅读教材49页的内容,找出答案。

板书再请同学回答这是世界洋流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洋流的流向不是完全一致的,主要有哪些方向的流向?有无规律可循呢?它们的性质一样吗?这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一一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洋流的分类。

请同学阅读教材50页,找出洋流按性质分洋流可以分为哪几类?板书再请学生回答洋流的分类及寒流、暖流的概念。

(寒流是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洋流,暖流是水温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洋流),那么我们在题目中如何根据等温线判断寒暖流。

一般我们分成三步————在黑板上一边演练一边讲解步骤,下面我们来牛刀小试一下,这是四副等温线图,请同学根据等温线分布状况,判断海区位置及洋流性质(将学生分成四组)————这是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大家一起思考回答)——————请同学阅读教材50页的知识窗看看洋流除了按性质分类之外还有什么分类方法。

板书请同学回答再讲解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风海流:在盛行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风海流。

密度流:不同海域因为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称为密度流。

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杨柳,使海水流出的还去海平面降低,相邻海区的海水刘过来进行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

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要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首先要了解全球大气的运动状况,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相关知识,下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简图————在这些风带的影响下,海洋中的海水运动方向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分组讨论一下,,之后我再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尝试着画出洋流的分布模式图(注意一下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已经大陆轮廓的阻挡),根据学生画的图讲解一下赤道两侧盛行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他们的作用下,赤道南北两侧海域的海水向西流动,形成南、北赤道暖流。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学案(第一课时)课标说明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学习目标:联系气压带、风带模式图,认识风海流的成因和分布、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结合世界洋流的分布图,落实主要洋流的名称和分布。

学习过程:导学探究一:寒流和暖流的辨别暖流:水温较流经海区水温 ,寒流:水温较流经海区水温 。

1.下图中“ ”代表纬度,“ ”代表等温线,在圆圈内填写南北纬符号(S 或者N ),在方框内填写该洋流类型(寒流或者暖流)并标出该洋流流向。

、若右图为海洋中某局部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且a ﹤b ﹤c ﹤d。

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均是由洋流影响所致的,回答: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②该地区位于南半球③甲为寒流,乙为暖流 ④甲为暖流,乙为寒流A .①③B .①②C .③④D .②③ 导学探究二:气压带、风带与洋流2.在方框中填写风带、气压带名称以及洋流名称,并补充出风带以及洋流的方向。

15· 10· 5· 15· 20· 25· 0· 30· 30· 60· 60· 90· 90·d 甲 乙 a c b3.在下幅图中填写出洋流的名称4、总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⑪、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___ 南 ___;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是____ 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是_____ 流。

⑫、北半球副极地海区的大洋环流:呈________流动;大陆东岸(大洋西岸)是_____流,大陆西岸(大洋东岸)是___流⑬、南纬40-60度海区,形成全球性西风漂流⑭、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__ 冬 __达标演练2.若图示地区为亚洲东岸,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为千岛寒流②甲为北太平洋暖流③乙为加利福尼亚寒流④乙为日本暖流A.①③ B. ②③ C.①②D.①④3.有关洋流分类正确的是A.寒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低于暖流流经海区B.赤道逆流属于风海流C.西风漂流属于补偿流D.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的为暖流(2007年上海)4.下列海区中,太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A.北半球中低纬海区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C.南半球中低纬海区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回答:(1)给各洋流添加箭头,表示其正确流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案【篇一: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三节第二部分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文登一中侯凤波荣风好姜红静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1、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课程标准解读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将洋流的学习归结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

从而对传统高中地理中有关的洋流知识做了大量的简化。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中的第三节,教材首先介绍了洋流的概念及按海水性质所进行的分类,然后详细阐述了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地理意义。

其中洋流的成因是本节的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地理意义是本节的又一重点。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展示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二、学习目标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

2、通过教师的指导,生学会熟练绘制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3、运用地图,归纳并学会应用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4、理解洋流的地理意义三、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洋流的成因,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地理意义。

突破重难点宜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四、评价设计1.通过自主学习学案,课堂师生间回答,90%以上学生能够说出洋流的概念成因分类,通过小试牛刀检测教学目标1的达成情况,以举手调查的方式反馈,要求学生总人数达标率为90%以上。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并有小组代表交流发言,根据“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全面性”等评价因素进行互评;再通过检测进一步巩固训练,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实现学生总人数达标率为85%以上。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案的问题,完成洋流的地理意义。

再通过检测进一步巩固训练,实现学生总人数达标率为85%以上。

五、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图表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析和思辨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 视听观察法;逻辑思维法;图文转换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和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234(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二)洋流的分布规律(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篇二:《洋流及其地理意义》(鲁教版)教学设计】教学课题:《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设计:课时:1课时教材(教材版本、章节、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是鲁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的第三目,简要介绍了洋流的概念及按水温不同所进行的分类,知识窗介绍了洋流的成因。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教材结合大气运动、地转偏向力等知识详述了洋流的分布规律。

对这部分知识教材还提供了“活动”题加以巩固,并引导学生读图2-3-6和图2-3-7加深理解。

最后教材从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分布(渔场)的影响;以及洋流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等方面方面,介绍了洋流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自主探究和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①、以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绘制出简图解释洋流的成因来突破重点。

②、采用自主讨论法、图表导学法,进行分组活动,通过讨论完成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思路:将课堂教学原则上分为三大块:预习反馈、精讲探究、当堂检测。

总的体现师生互动教学的原则。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预习案)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自主探究和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①、以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绘制出简图解释洋流的成因来突破重点。

②、采用自主讨论法、图表导学法,进行分组活动,通过讨论完成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学法指导】:师生互动学习法、探究性学习法【教学过程】:[预习反馈]:(教师提前全批全改学生的预习案作业,针对预习案问题进行设计教学,课前预留3-5分钟反馈作业情况。

)[案例导入]:音乐:大海故乡案例:《中国“鸭子舰队”海上漂流14年》 [探究精讲]:探究一:洋流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2、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3、分类:按性质分为:按成因分为:探究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要求学生填图,讨论探究)1、请在“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图”上,填注风带的名称,并标注风向。

2、根据所学的知识,在“世界洋流模式图” ,画出信风带和西风带影响下的洋流流向。

3、补充画出其它洋流的流向。

4、观察“世界洋流模式图”和“太平洋洋流分布图” ,分析什么地方不同?为什么?5、观察“世界洋流模式图”和“太平洋洋流分布图” ,归纳洋流流向与洋流性质的关系。

暖流:由纬度流向纬度寒流:由纬度流向纬度6、总结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承转:展示动画,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具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呢?)7、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规律: 8、结合教材p51图2-3-7,请说出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

探究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讨论探究)案例①:(展示图片)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以北,是一个终年不冻港,而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42on附近,结冰期却高达半年以上。

为什么?案例②:(展示图片)澳大利亚西岸景观为荒漠,而澳大利亚东岸景观为森林。

考虑影响因素。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案例③:(展示图片)观察著名渔场的分布图,分析:著名渔场的分布与洋流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案例④:(展示图片)a处原油泄漏,受洋流影响,油污会向哪个方向漂移?3、洋流对海水污染的影响:案例⑤:(展示图片)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用了37天,1497年第二次横渡大西洋用了20天。

你知道为什么吗?4、[课堂小结、、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检测案1、秘鲁附近海区成为著名渔场的根本原因是:a 有寒暖流交汇b 有暖流经过c 有寒流经过d 与上升流有关2、下列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洋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赤道流三种类型b 洋流是海洋水沿着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c 暖流都在大洋的西岸,寒流都在大洋的东岸d 印度洋北部海区的洋流夏季向东流,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3、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洋流是:a 日本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 c巴西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4.海洋水体运动的最主要动力是()a.大气运动b.陆地形状的影响c.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海水温度和密度的差异5.如果美国东海岸有一艘油轮不幸沉没,下列渔场中可能受到污染的是(a.舟山渔场 b.北海道渔场c.秘鲁附近渔场d.北海渔场6.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受洋流影响的是()a.近海污染的扩散 b.沙漠中的绿洲c.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环境d.西欧的海洋性气候7.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属于a.风海流 b.密度流 c.暖流 d.寒流8.下列洋流系统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是a.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 b.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c.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 d.北印度洋冬季环流9、读“太平洋部分洋流系统示意图”,回答:)c(1)一艘油轮从广州出发,经日本名古屋,横渡太平洋,到美国西雅图,再南下洛杉矶,航程中()a一直顺水 b 一直逆水c先顺水后逆水d 先逆水后顺水(2)图中c处附近著名的__北海道_渔场。

10、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问题:【篇三:《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李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必修)山东教育出版社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授课人:李丽开远市第一中学地理组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解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洋流内容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和掌握: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世界洋流模式图以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分析不同纬度和不同海区的洋流系统,从而归纳出洋流的四大分布规律;2.结合所归纳的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从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即世界主要渔场分布)、海洋环境、海洋交通运输等方面,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材分析《洋流及其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对于课程标准中“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的理解。

该内容属于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和过于宏观,因此借助一定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和具体化就很重要。

教材的第一部分先给学生解释洋流的概念,并介绍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与盛行风有关,之后,结合风带与洋流模式图总结和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

最后,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教材的第二部分阐述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四个方面的影响。

即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对航海的影响及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其中对前两个方面的讲述较为详细。

在阐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时,先阐述了洋流对全球热量平衡的意义及寒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在讲述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主要以洋流对渔场形成的影响为例,归纳寒、暖流交汇及受离岸风影响形成的上升流是形成世界四大渔场的主要原因;在讲述洋流对航海的影响时,主要讲洋流对航速的影响;在讲述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时,只简明扼要地指出洋流对海洋污染物扩散的有利及不利,没有举出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

图1 3.2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知识框架学情分析已学过的知识:降水的形成原理、植物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的概念;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世界海陆的分布;气旋与反气旋;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未学过的知识: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沿岸气候、渔场分布、海洋污染及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