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复习(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1704e810661ed9ac51f31d.png)
变化:由鄙夷到师夷。
原因: ①鸦片战争的影响;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根据材料二归纳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具体 内容是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的:抵御外敌。
内容:学习西方制造战舰、枪炮及练兵的方法等军事技术。
材料三: “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
齐是已。第一要大炮,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
束手!”
近 代 中
地主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器物
中体西用(洋务派)
(技术)
国
的 思 想
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维新派) 制度
民主共和(革命派)(资本主义制度)
解
放 潮 流
无产阶级
民主、科学(激进派) 思想
马克思主义传播
(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由浅入深渐进过程,也 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历程。
——林则徐
(3)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共同点是 什么?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习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的基础知识。1.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中学数学中的算法内容和其他内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数列的求和等。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含义,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并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在本教科书中,首先通过实例明确了算法的含义,然后结合具 体算法介绍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和循环,以及基本的 算法语句,最后集中介绍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排序、进位制等典型的几个算法问题,力求表现算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2.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把问题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示,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数量化表示的问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答问题。统计学是研究 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本教科书主要介绍最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以及几种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及数字特征和线性回归等内容。本教科书介绍的统计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抽样 调查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侧重点放在了介绍获得高质量样本的方法、 方便样本的缺点以及随机样本的简单性质上。教科书首先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数据,通过边框的问题和探究栏目引导学生思考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必要性,以及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为强化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教科书通过一个著名的预测结果出错的案例,使学生体会抽样不是简 单的从总体中取出几个个体的问题,它关系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是 否可靠。然后,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进了随机样本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情景引入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方法,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最后,通过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三种随机抽样方法的优缺点。3.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同时为 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随机现象的理解,能通过实验、计算器(机)模拟估计 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 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 。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概率的意义, 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 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 概率的意义,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 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
(优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
![(优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90e6727f1922791788e832.png)
【名家评史】 【观点】“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 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 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 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 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 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 大体接受的“说法”。但“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 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 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 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
代表 地位
史实
影响
林则徐
魏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 提出“__师__夷__长__技__以__制__夷_”的
的第一人
思想
在广东设立译馆, 编译出《四洲志》 《_各__国__律__例__》等
海国图志 编撰《_________》一书,阐 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资料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_思__想__解__放__有重要
【特别提醒】 2.正确认识“中体西用”思想 (1)积极性:“中体西用”的思想继承了魏源的“师夷 长技以制夷”主张,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使之更趋系 统化、纲领化。 (2)局限性: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严 重削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三、评价 1.洋务思想是对魏源“_师__夷__长__技__”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都对当时的传统观念形成冲击,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 有利的条件。 2.“师夷长技”思想仍然是中国传统封建地主阶级的 思想体系,只看到中西方之间在器物层面的差距,没有 认识到根本的制度差距。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解读】作者指出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是 特定时代的产物。由于当时中国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 占主导地位,保守派势力强大,洋务派遇到较大的阻力, 要想发展洋务,学习西方,必须讲究策略,所以洋务派提 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这样,对改革派而言,有利于 西学的传播,减少兴办洋务的阻力;对保守派而言则维护 了封建纲常制度。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c4539fcf84b9d529ea7ab4.png)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各个派别 的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人物。
2.掌握各个派别的主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所起到的相应作用,特别是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 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比较并熟练掌握这几大派别思想的异同。
学习重点
1840年前后至19世纪末中国思想发展变化 历程及其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D、局限性: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没有付诸行动。
王韬 (1828-1897)
郑观应 (1842—1922)
2、康梁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1)背景
Page 14
2、康梁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1)背景
①政治:民族危机加重, 侵略加深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④文化: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
学习难点
各种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一、地主阶级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1.“开眼看世界”——开明知识分子
背景
①、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②、西方:资本主义崛起——对外扩张 民族危机
③、战后:新思潮萌发 ——向西方学习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林则徐、魏源
A、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的主要活动: 设立译馆,命人编译 《各国律例》《四洲志》。 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 一步。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局势 概况(19世纪60---90年代)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1:所谓 “体”是指事物的主体本质;“用”是指由主 体派生,或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张之洞(洋务派)说:“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无 孛(bèi)于经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共28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共28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38fe5a52ea551810a6877e.png)
.康有为的思想
材料:“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 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 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立
宪法,开国会,建立君主立
宪制。
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28张PP 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28张PP T)【优 秀课件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一、“开眼看世界”--“雾里探花”
(19世纪40——50年代)
1、背景: 阶级矛盾尖锐,政府财源枯竭
——危机四伏 西方资本主义崛起 ——侵略扩张
鸦片战争战败 ——惊醒志士
2.主要代表:(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①设立译馆,翻译夷书; ②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
• 政治: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 文化: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
(2)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资产阶级维新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28张PP 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28张PP T)【优 秀课件 】
接木
(19世纪60——90年
代)
1、背景 观看视频思考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面
临怎样的内外形势?在这种形势下,你认为
清政府会怎么办?
内忧 统治危机加深
外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28张PP 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28张PP T)【优 秀课件 】
材料:“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 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 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立
宪法,开国会,建立君主立
宪制。
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28张PP 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28张PP T)【优 秀课件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一、“开眼看世界”--“雾里探花”
(19世纪40——50年代)
1、背景: 阶级矛盾尖锐,政府财源枯竭
——危机四伏 西方资本主义崛起 ——侵略扩张
鸦片战争战败 ——惊醒志士
2.主要代表:(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①设立译馆,翻译夷书; ②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
• 政治: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 文化: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
(2)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资产阶级维新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28张PP 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28张PP T)【优 秀课件 】
接木
(19世纪60——90年
代)
1、背景 观看视频思考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面
临怎样的内外形势?在这种形势下,你认为
清政府会怎么办?
内忧 统治危机加深
外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28张PP 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28张PP T)【优 秀课件 】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22374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7.png)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文化: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
(2)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主张
(4)特点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结合
(5)实践:1898年戊戌变法
(6)影响:
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了 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中国历史上吸烟的历史和现状、所采 取的措 施以及 由此带 来的痛 苦和灾 难,可 以进一 步了解 吸烟对 人民健 康的危 害,提 高师生 的控烟 意识
师夷长技以制夷
(手段) (目的)
(3)意义: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 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
中国历史上吸烟的历史和现状、所采 取的措 施以及 由此带 来的痛 苦和灾 难,可 以进一 步了解 吸烟对 人民健 康的危 害,提 高师生 的控烟 意识
A.引材导料人1:们“关徐注尝世谓界剿形匪势八,改字变要中言国,的器传良统技观熟念,,胆启壮 迪心人齐们是的已思。想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 令B.岳思、想韩上束迈手出,了奈近何代奈中何国!向”西方学—习—的林第则一徐步。
【史料研读】
不可思议的是,政府(指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 留美幼童),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 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 影响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中 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 式而不引进那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 不到。
趋势:由学习器物转向学习制度
中国历史上吸烟的历史和现状、所采 取的措 施以及 由此带 来的痛 苦和灾 难,可 以进一 步了解 吸烟对 人民健 康的危 害,提 高师生 的控烟 意识
5.14《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
![5.14《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84400ecc17552707220883.png)
(开明知识分子):
6、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 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 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编号 ① ② ③ 人物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著有《新学伪经考》一书
(1)以上三位代表人物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三个派别。 (2)概述编号①②③所代表派别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主要主张。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 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60年代)
(1)背景: ①政治基础:民族危机加深 ②经济基础:近代工业产生(洋务运动的开展 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③思想基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 ④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产生
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60年代)
(1)背景
(3) ①救亡图存是学习西方的主题、目的 ②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 里的过程。从学造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 务运动)到仿行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 革命)到思想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
——地主阶级抵抗派
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4、局限:实践较少
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临内忧外患 (1)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2) 外患:列强加紧侵略 2、含义: (1)“中学为体”——以封建纲常名教作为根本 (2)“西学为用”——采用西方先进科技来挽救封建 统治 3、实践:洋务运动 模块链接:必修2 第9课第41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程标准: 1、了解鸦片战争后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 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的思想,把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里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 中所起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共30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共30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da855c0c22590103029d7c.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30张PP T)【优 秀课件 】
总结:开新思想之先河,前无古人;
创师外夷之长技,后有来者。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30张PP T)【优 秀课件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小组源自【材料研读1】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 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 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 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 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三个篇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30张PP 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 变法》 课件(共 30张PP T)【优 秀课件 】
四、教学过程
【小组合作探究】
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各个思潮 产生的背景、向西方学习的具体 内容、目的、实践及其效果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
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购买外
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
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中学”指什么? 封建伦理纲常 “西学”指什么? 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中学”“西学”的地位:“中学”是根本“西学”是补充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十四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 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 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三、 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60——90年代末)
探究 :
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 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不完全同意:
继承:
他们同属于地主阶级;都维护封建统治;都主 张向西方学习
发展:
(1)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领域更广; (2)洋务派学西方的首要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来 维护封建统治,林则徐、魏源学西方目的的重心在于 抵御外侮; (3)洋务派学习西方进行了充分的实践。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材料:“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
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
康有为
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
可待”
思考:
1、思想主张: 请结合教材和材料归纳其主张.
向西方学习,立宪法,开国会思,建想立界君之主立一宪大制飓
1、“开眼看世界”的背景(19世纪40——50年代)
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 危机四伏 ②西方:资本主义崛起—— 侵略扩张 ③鸦片战争 —— 惊醒志士 ④经世致用思想—— 奠定基础 ⑤中外联系的加强:鸦片战争后,外国对
中国的冲击,中西文化联系加强
2、 “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
林则徐、魏源
自主学习 :
局限: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行动。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2、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1)背景: ①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 ②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传入 ③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② 洋务运动的开展 (2)代表人物:
王韬 、郑观应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洋务派的措施
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等
近代海军 北洋、南洋、福建三水师 近代教育 创办京师同文馆、派留学生出国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向世界学习
1840年(鸦片战争后)
器物(科技)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制度(经政) 20世纪初 (五四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学西方— 资本主义
学苏俄— 社会主义
第8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 法
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 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 程中所起的作用。
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篇》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 二鸦后,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3)主张:
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商战救国;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4)评价:
积极: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维新思 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⑴ 背 景:
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阶级上: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2)代表人物: 康有 梁启超 严复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比较项目
林则徐
人物 魏源
活动 代表书籍
主持禁烟,设译馆、翻 译或编译外国书报
《各国律例》 《四洲志》
编写书籍 《海国图志》
主要观点
了解、研究世界 情况
提出“师夷长技 以制夷”
影响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思想解放 有启迪作用。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顽固派: 反对“西学为用”,主张原封不动 地维护清朝统治。 目的相同: 维护封建统治 3、洋务运动的意义: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宣传方式:
风 火山大喷火
①办万木草堂讲学;
②著书:
《新学伪经考》把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斥为伪经;
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孔子改制考》孔子是改革之师是民权、平等的倡导者,借助于 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中学”指什么? 封建伦理纲常 “西学”指什么? 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中学”“西学”的地位:“中学”是根本 “西学”是补充
根本目的是什么? 挽救腐朽的封建统治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三、 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60——90年代末)
探究 :
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 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不完全同意:
继承:
他们同属于地主阶级;都维护封建统治;都主 张向西方学习
发展:
(1)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领域更广; (2)洋务派学西方的首要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来 维护封建统治,林则徐、魏源学西方目的的重心在于 抵御外侮; (3)洋务派学习西方进行了充分的实践。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材料:“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
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
康有为
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
可待”
思考:
1、思想主张: 请结合教材和材料归纳其主张.
向西方学习,立宪法,开国会思,建想立界君之主立一宪大制飓
1、“开眼看世界”的背景(19世纪40——50年代)
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 危机四伏 ②西方:资本主义崛起—— 侵略扩张 ③鸦片战争 —— 惊醒志士 ④经世致用思想—— 奠定基础 ⑤中外联系的加强:鸦片战争后,外国对
中国的冲击,中西文化联系加强
2、 “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
林则徐、魏源
自主学习 :
局限: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行动。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2、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1)背景: ①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 ②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传入 ③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② 洋务运动的开展 (2)代表人物:
王韬 、郑观应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洋务派的措施
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等
近代海军 北洋、南洋、福建三水师 近代教育 创办京师同文馆、派留学生出国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向世界学习
1840年(鸦片战争后)
器物(科技)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制度(经政) 20世纪初 (五四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学西方— 资本主义
学苏俄— 社会主义
第8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 法
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 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 程中所起的作用。
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篇》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 二鸦后,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3)主张:
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商战救国;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4)评价:
积极: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维新思 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⑴ 背 景:
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阶级上: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2)代表人物: 康有 梁启超 严复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比较项目
林则徐
人物 魏源
活动 代表书籍
主持禁烟,设译馆、翻 译或编译外国书报
《各国律例》 《四洲志》
编写书籍 《海国图志》
主要观点
了解、研究世界 情况
提出“师夷长技 以制夷”
影响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思想解放 有启迪作用。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顽固派: 反对“西学为用”,主张原封不动 地维护清朝统治。 目的相同: 维护封建统治 3、洋务运动的意义: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宣传方式:
风 火山大喷火
①办万木草堂讲学;
②著书:
《新学伪经考》把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斥为伪经;
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孔子改制考》孔子是改革之师是民权、平等的倡导者,借助于 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中学”指什么? 封建伦理纲常 “西学”指什么? 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中学”“西学”的地位:“中学”是根本 “西学”是补充
根本目的是什么? 挽救腐朽的封建统治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高考历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轮 复习( 共21张 PPT) 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