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本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画》公开课教案0

人教版部编本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画》公开课教案0

《画》教案[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有、无、来”三个生字的音。

2、能正确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致了解古诗的内容。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借助课文插图,引出古诗。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思考:从上往下,看一看,图上画着些什么?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小结过渡:有人根据这幅图,写了一首古诗,老师读给大家听一听。

说明: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因此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有顺序地展开观察,初步建立画与诗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开始的交流,也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实践机会。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课堂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的仪态、声音,教师随机进行指导。

二、初步感知,读通古诗。

1、听教师配乐感情朗读古诗。

2、教师出示古诗,学生逐句跟读,把古诗读正确。

3、教师标注停顿,再次带领学生朗读,注意诗句中的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同桌互相听一听。

5、男女生对读,齐读。

说明: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序,读来琅琅上口,独具韵律美和节奏美,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把这种美体现出来。

大量事实也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逐句串讲,事倍功半,也扑灭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加强朗读指导,让他们从读中体会古诗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感情。

在朗读指导中,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教师充满激情地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意境,帮助学生体验感情。

其次,读的形式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变换,如个别读、男女生读、小组读、全体读等。

再次,不要让学生变成“盲读”,因为学生有些字不认识,有些学生就有可能不是看着字读,而是背诵诗句。

因此在起始阶段引导学生字字过目,帮助学生掌握指读的方法,左手按书,右手点字,跟着老师的速度指着字读。

三、了解意思,学习生字。

1、教师对照课文插图,讲解古诗的意思:远远看去,山是那样绿,走近一看,溪水从山上缓缓流下,却听不到一点流水的声音。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画》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诗歌《画》,以及与之相关的生字词学习和朗读技巧训练。

详细内容如下:1. 学习生字词:山、水、去、来、在、人。

2. 朗读并背诵诗歌《画》。

3. 理解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生字词:山、水、去、来、在、人,并能正确书写。

2. 朗读并背诵诗歌《画》,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感。

3. 通过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诗歌的朗读与背诵。

2. 教学重点:诗歌《画》的理解与体会,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的景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画》。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生字词:山、水、去、来、在、人。

教师带领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并板书在黑板上。

(2)朗读诗歌《画》: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讲解诗歌内容: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3. 实践情景引入:(1)学生分组,每组根据诗歌内容画一幅画。

(2)画完后,各组展示作品,其他同学猜一猜画中的内容。

4.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山有什么特点?水有什么特点?”5. 随堂练习:(1)根据生字卡片,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

(2)学生互相检查,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生字词:山、水、去、来、在、人。

2. 板书诗歌《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诗歌《画》,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心中的山水画。

2. 答案:示例:我心目中的山水画,有高耸入云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溪水,还有五彩斑斓的花朵。

在这美丽的画中,我仿佛能听到鸟儿的歌声,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2024年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2024年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2024年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课时计划一、教学内容1. 诗歌欣赏:《画》2. 词语学习:山水、花草、鸟兽、人物3. 写字练习:山、水、花、鸟的基本笔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诗歌《画》,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学会词语“山水、花草、鸟兽、人物”,并能正确运用。

3. 掌握山、水、花、鸟的基本笔画,提高写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意境的理解,山、水、花、鸟基本笔画的书写。

重点:词语的学习与运用,诗歌的朗读与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美吗?它由哪些元素组成?”2. 诗歌欣赏(1)教师朗读诗歌《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跟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3)解析诗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3. 词语学习(1)学习词语“山水、花草、鸟兽、人物”,并让学生造句。

(2)教师点评,纠正错误。

4. 写字练习(1)教师示范山、水、花、鸟的基本笔画,并讲解书写要领。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书写。

(3)学生独立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词语,用画画的形式表达出诗歌《画》的意境。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画》2. 重点词语:山水、花草、鸟兽、人物3. 写字练习:山、水、花、鸟的基本笔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诗歌《画》。

(2)用所学的词语造句。

2. 答案:(1)略(2)例句:春天来了,山水间的花草变得格外美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欣赏、词语学习和写字练习,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提高了他们的写字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描绘大自然的诗歌,进行欣赏。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大自然的美景,进行创作练习。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学设计(最新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学设计(最新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学设计(最新7篇)《画》是人教社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

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绽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绽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丽,激发学生酷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共享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画》优秀教学设计(最新7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共享给最好的挚友。

篇一: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相识11个生字。

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

相识2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二、教材说明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画上有山、水、花、鸟。

整幅画面给人以山水相衬、鸟语花香的美感。

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绽开描述。

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读读这首诗,使人仿佛看到了诗中所描绘的充溢勃勃朝气和浓浓春意的画面。

教学的重点是练习朗读,认字。

教学的难点是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打算1、带领学生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去巡游,让他们看看山、水、花、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

2、打算一幅山水画。

(二)认字、写字1、认字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要求他们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利用生字卡片,通过开火车读的方式检查字音是否读准,留意简单读错的字音,如“色”的声母是平舌音,“声”“春”的声母是翘舌音,“近”“春”“人”的韵母是前鼻音,“听”“声”“惊”的韵母是后鼻音。

假如有的学生读错,就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帮助正音。

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可能已相识了一些汉字,老师应尽量启发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如“元”加上“辶”是“远”,“斤”加上“辶”是“近”,“不”加上“辶”是“还”。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通用5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通用5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通用5篇)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

认识两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难点是了解诗意。

【教学准备】学生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览,让他们看看山、水、花、鸟,亲身厂家大自然的美丽。

一幅山水画,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激趣:老师带来一样东西,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等我数到三下再睁开眼睛。

(教师边数数,边贴出图画,准备给学生一个惊喜。

)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山、水、花、鸟。

二、学习课文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山水画,现在来学一首古诗吧!1、指导熟读诗句:⑴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练习读准字音。

⑵ 指名读诗句。

师生共同正音,重点指导读准:“远、近、春”、“惊、听、声”、“色”等前后鼻韵母和平、翘舌音的生字。

2、理解诗句:⑴ 四人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⑵ 猜谜:这是一首谜语诗,请大家猜猜谜底。

(板书课题:画)⑶ 结合图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朗读古诗:⑴ 师示范读。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画》的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画中景象,以及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画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画中景象。

2. 教学重点:认读和书写生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铅笔、橡皮、画纸、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画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认读生字: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采用多种方式巩固记忆。

3. 理解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画的魅力。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画作进行描绘。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画》2. 生字词:画、美、丽、山、水、花、鸟3. 课文内容:画的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画作,用文字描述画中的景象。

2. 答案示例:画中有一座高山,山上绿树成荫,山下流水潺潺,鸟儿在枝头歌唱,花儿在阳光下绽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大自然,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

《画》教案(5篇

《画》教案(5篇

《画》教案(5篇教案:《画》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画》课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字的认识与书写、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课文的朗读与背诵、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山、水、去、来”等生字。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如“画、高山、水、流、去、来”等。

3.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4.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的认读与书写、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难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景物,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生字教学(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认读和书写生字,如“山、水、去、来”等,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确保学生掌握生字的写法。

3. 词语理解(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如“画、高山、水、流、去、来”等,学生回答,教师给予反馈。

4. 课文朗读与背诵(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然后让学生自主朗读,挑选学生上台背诵。

5. 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画中的意境和情感,学生回答,教师给予反馈。

6. 实践练习(5分钟)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如“填空、连线、选择”等,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画”板书内容:山水去来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山、水、去、来”,每个字5遍。

2. 填空题:(1)画中的高山____,水流____。

(2)画中的小鸟____,花儿____。

答案:1. 山、水、去、来2. (1)画中的高山____,水流____。

答案:画中的高山高耸入云,水流潺潺。

2. (2)画中的小鸟____,花儿____。

答案:画中的小鸟欢快地飞翔,花儿绽放出美丽的花瓣。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画》单元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中的诗歌《画》、生字词学习以及相关的绘画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诗歌《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如“山”、“水”、“红”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认识与书写,以及诗歌的理解与背诵。

教学重点:通过绘画活动,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a. 让学生观察画作,描述画中的景色。

b. 引导学生说出画作中的生字词,如“山”、“水”、“红”等。

2. 新课内容学习:a. 诗歌学习:带领学生朗读诗歌《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逐句解释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b. 生字词学习:教授本课的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读音、书写方法。

3. 实践活动:绘画创作a. 教师示范:以教材中的绘画作品为例,展示绘画步骤和技巧。

b.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生字词,发挥想象,创作一幅画作。

4. 随堂练习:学生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画》原文及重点词汇。

2. 绘画创作步骤及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生字词,创作一幅画作,并附上简短的描述。

2. 答案:学生作品及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更多关于大自然的诗歌、画作,进行欣赏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1)生字词的认识与书写: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汉字,对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较弱。

《画》说课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7篇)

《画》说课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7篇)

《画》说课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7篇)2022-12-15《画》说课设计(精选17篇)《画》说课设计篇1《画》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部分第一课的内容,这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诗人用优美、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水图,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

课文里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

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看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色。

一、根据教材特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我为本课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读:能够正确拼读拼音,读准古诗的每一个字音。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的诗句,试着背诵。

认: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认识11个生字。

理解:理解: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学生反复地拼读,同桌正音,等方法,使学生读准每一个字音。

学生通过听,自由朗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朗读,齐读等不同的训练方法,能够流利地朗读古诗的诗句,试着背诵。

⑵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无形地识字,再通过齐读,开火车读,男女读等方法巩固生字。

⑶通过学生自己找反义词,读反义词,理解反义词,再记住它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内容,懂得这首古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感悟”、“体验”,都是以读为本,读是语文教学重要手段。

读的实践越多,自然感悟越深,体验也越深。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一篇文章,读得多了自然就见其义。

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接触的字词量极少,这首古诗的意思非常浅显,只要他们反复地读,都能够理解其义。

二、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读准、读好、读懂、读背。

1、读准:初读古诗,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这一点非常重要,假如学生连字音也读不准,哪来读的感悟。

这里我安排了各种读法,由于学生已经学了所有的汉语拼音,能够独立地拼读音节,所以我先让学生自己拼读,再同桌互读,接着指名读(2~3名),然后分小组读,最后齐读。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画》的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1.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画》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画中的美。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山水”、“花草”等。

3. 朗读与表达: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课文的朗读与表达。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适时指导。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进行组词练习。

4. 朗读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画中的美。

5. 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绘制一幅山水画。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画》2. 生字词:山水、花草等。

3. 课文内容梳理:画中的美、大自然的魅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山水画,并配以文字描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鼓励学生参加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组织学生参观画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课文的朗读与表达3. 绘画活动的实施与评价4.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1.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词的笔画和结构,帮助他们记忆字形。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三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案【三篇】

【导语】课⽂以“画”这个谜底为中⼼,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对应,妙趣横⽣。

⽆忧考整理了⼀年级上册语⽂《画》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画教案⼀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能正确朗读课⽂ 教学过程: ⼀、观察图画导⼊新课(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挂图,并揭课题。

(1)上课之前,⽼师先让⼩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 (2)学⽣动脑筋猜 (3).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初读课⽂,⾃学字词 1.提出⾃学要求,⾃⼰读⼀读这⾸古诗,带拼⾳的字多读⼏遍,边读边想⼀想:从哪些地⽅可以看出课⽂写的是⼀幅画呢? 2.学⽣⾃读课⽂。

3.指名试读,正⾳:⾊、近、惊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想⼀想,每⼀⾏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花、鸟) 3.请⼩朋友在这⼏个字下画上⼩圆圈,说明这⾸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课⽂主要写的景⾊,我们要读重⾳。

四、讲读课⽂,理解诗意画教学设计教案精品 (⼀)讲读第⼀、⼆⾏ 1.看图说话:⼩朋友们,画多美啊,有⼭有⽔,⽤⾃⼰的话说说⼭怎么样,⽔⼜怎么样? 2.想⼀想:我们平时出去玩,从远处看⼭,⼭上的景⾊能看得清吗?⽔从⼭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啊?你能学⼀学吗?(出⽰课件,让学⽣欣赏流⽔声) 3.⼩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和⽔都画得像真的⼀样,那么究竟是⼀幅图画,还是真正的⼭⽔景⾊呢?为什么? 远看/⼭/有⾊,近听/⽔/⽆声。

(⼆)讲读第三、四⾏ 1.想⼀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来到鸟的⾯前,鸟会怎么样呢? 3.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4.指导朗读第三、四⾏,⽤⾃⼰的话说说意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画》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画》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认读字词:画、红、绿、黄、蓝、紫、灰。

2.了解画的基本概念,正确运用画的用途和功能。

3.培养孩子们对颜色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4.提高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颜色图片和画的图片)2.翻绘本或手绘板书3.颜色笔或彩笔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问学生是否喜欢画画,孩子们喜欢画什么等问题,引导孩子们谈论画,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新词(10分钟)1.老师出示识字卡片,向孩子们展示画字的部首,并解释“画”的意义。

2.老师出示颜色图片,并向孩子们介绍颜色的名称(红、绿、黄、蓝、紫、灰),同时告诉孩子们画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绘制。

3.老师为孩子们展示画的图片,并让孩子们猜测画是用来做什么的。

3. 认读新词(15分钟)1.老师播放识字课文的语音,并渐进式教授学生识字,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书写结构。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跟随音频读诗,同时注意掌握每个汉字的读音和书写方法。

4. 告诉孩子们画的用途(10分钟)1.老师展示画的图片,并说出画的用途,向孩子们介绍画是一个用来表现事物、记录事物、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2.老师引导学生想象画可以被用在不同场合下,例如装饰家庭、表达情感等。

5. 绘画活动(30分钟)1.孩子们使用颜色笔或彩笔,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孩子们可以通过互相观看、评论等形式,分享自己的作品。

6. 总结(5分钟)老师向孩子们针对本课学习内容所学到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和总结。

四、教学评估1.考察学生对新词课文的认读能力。

2.观察学生在绘画活动中的情况,包括语言表达以及绘画作品的简单描述。

3.小组活动中学生的表观学习状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程加强了语文学习的交互性,增加了学习的实践性,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画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培养学生对颜色的认知能力,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相应的知识。

《画》精品第一课时教案

《画》精品第一课时教案

《画》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10个生字,会写“水、去”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画面。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

∙朗读背诵课文。

1.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朗读法、讲解法四、教学过程1.图画导入∙展示一幅美丽的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如山水、花鸟等。

∙引出课题《画》。

1.初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识字教学∙出示生字卡片,多种形式认读,如开火车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通过反义词对比记忆生字,如“远—近”“有—无”,并理解其含义。

∙利用生活场景理解生字含义,如“听”音乐、“声”音等。

1.朗读指导∙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读出诗的韵律,注意停顿和重音,如“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指导学生朗读,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出意境。

∙多种形式朗读,如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1.写字指导∙出示“水、去”两个字,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特点,如“水”的竖钩要写直,“去”的长横要写稳。

∙教师示范书写,强调笔画顺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书写姿势和字形,展示优秀作品。

1.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课文内容和诗句含义。

∙布置作业:给诗配一幅画,并在旁边写上诗句。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一年级《画》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画》的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中的诗歌《画》及相关的绘画活动。

具体章节为:《画》诗歌的学习和赏析,以及与之相关的绘画技巧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诗歌《画》,理解其意境及寓意。

2. 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学会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画》的意境,将其与绘画相结合。

2.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背诵及绘画技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具:课本、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发学生对画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a. 朗读诗歌《画》,让学生感受其韵律美。

b. 赏析诗歌,引导学生理解其意境及寓意。

c. 讲解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

3. 实践环节:a. 学生自选一个场景,用画笔描绘出诗歌中的意境。

b.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

4. 展示与评价: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歌《画》的全文,标注韵律和意境。

2. 绘画技巧的简要提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诗歌《画》为灵感,创作一幅画。

2.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和创作,完成一幅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效果,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美,尝试用诗歌和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可推荐相关绘画作品和诗歌,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画》的意境,将其与绘画相结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画》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图画和研究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过程与方法: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图画和研究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讲授法。

电脑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

(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教学过程多种念书方式举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举行小组合作交流(图上另有——),小组内相互说一说本人还发觉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觉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5.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预设: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

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作比较。

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

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

【设计意图: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诗,诗中有画。

在读诗看画中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研究的兴致。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

同桌之间充分施展合作和帮扶的肉体,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

假如发觉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课文第一课《画》第1课时活动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课文第一课《画》第1课时活动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课文第一课《画》第1课时活动设计科目版本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章节课文课名课文(一)第一课画第1课时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具体环节设计教学环节内容1. 教师上课1.1导入新课(1)读谜语诗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其中的一首。

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答案:(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1.2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提示:山、水、花、鸟)(2)听读课文伴随着优雅的古典音乐,你是否进入了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意境中?(3)认读生字a.读生字,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多读几遍。

b.找一找我们今天认识的新偏旁“辶、忄”。

1.3学写生字(1)你能正确掌握下面生字的拼音、字形、笔画、结构,了解字义,并利用生字组词吗?(2)请同学们看动画,学习“人”字。

(3)我们下面来学习“火”字,要特别注意“火”的笔顺。

看下面的图片,红色的笔画就标明了“火”的笔顺。

(4)你能试着用“火”组几个词语吗?1.4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1个生字,学习书写了2个生字,并且把《画》这首小诗读流利了。

下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2. 学生自学2.1跟我学同学们,让我们看看视频,学习这篇美丽的课文。

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2学生练习请同学们根据拼音读一读这首谜语,然后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答案3.拓展资源3.1 活动设计3.2 教案示例3.3 扩展资料3.4常见问题:问题:“火”字的教学应注意哪些要点?答:生字“火”的笔顺学生容易写错,教学时要反复强调,让学生通过书空加强记忆,书写时教师也要多巡视,多辅导。

《画》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画》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画》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画》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画》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教材简说】《画》这一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整个教材体系中出现的第一篇古诗课文。

上好这一课对于整个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文安排了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紧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

这样的安排是希望学生能够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述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引起学生对古诗及祖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

如何才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读文,让学生喜欢上在阅读中识字学文呢?我仔细进行了思索:古诗教学向来是语文课文教学中比较难的一块内容,但教材却把古诗安排在课文教学的第一位。

这样的安排无非是要激起我们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热爱、喜爱汉语。

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从拼音的动画王国里走出来爱上课文学习呢?我想古诗的深厚内涵、文化背景以及谜语诗的趣味性将是我入手教学的好切入点。

但是古诗离我们又有一定的距离,怎样让学生自己喜欢上这么遥远的东西?本单元主要是美的自然景象的熏陶,如果配上人文资源是不是会更好,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教案,并对自己班的学生进行了教学。

【学生分析】1、大部分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对谜语有浓厚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探究发现诗句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学生学习的难点是了解诗局和画之间的关系。

【设计思路】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实际环境结合教材创设情境,尽可能给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带进一个触手可及的故事世界。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学表演,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3、先扶后放,初步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

4、在美读课文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目标】1、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过程与方法: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

(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
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5.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预设: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

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作比较。

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

哪些字不认识?
请用铅笔标出来。

【设计意图: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诗,诗中有画。

在读诗看画中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致。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

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

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

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

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

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远、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

有错及时纠正。

5.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近”3个易错的重点字。

(3)抽读重点字。

(4)全班齐读。

6.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7.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8.师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9.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设计意图:本环节遵循了汉字认知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结合古诗这个语境,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而且还能在语境中加深对汉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

通过初读古诗,读通句子,认读和积累本诗中的词语,学生们扫除了生字障碍。

读通、读顺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思想也有了整体的感知。

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悟和体验语言的优美。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教师引言:大家背得不错!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这首诗写的景色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

)
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6.教师引问: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见过“山”?说说“山”是什么样的。

(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
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8.教师总结: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

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9.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2)远——近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课件演示,体
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生汇报:有—无高—矮多—少早—晚
(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
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领会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
原来诗句说的是“画”。

组织表演等活动,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巩固识
字。


本课作业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