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一、引言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阶段常见的行为之一,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理解和有效管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非常重要。

本观察报告旨在对中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便为教育者提供相关的干预和支持策略。

二、观察目的和背景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主动伤害他人、破坏他人财物或意图伤害自己的行为。

在幼儿阶段,攻击性行为常常是由于情绪失控、语言表达不充分以及社交技能不完善等因素引起的。

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了解幼儿的需求,找到适合幼儿发展的干预方法。

三、观察方法和过程本观察报告使用观察法和记录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察。

观察对象为某中班幼儿园中的10名幼儿,观察时间为1个月。

观察过程中,教育者详细记录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频率、形式、触发因素以及所使用的语言和行为策略。

四、观察结果与分析1. 攻击性行为的频率经过一个月的观察,统计数据显示,被观察的10名幼儿中,有6名幼儿展示了攻击性行为,平均每个幼儿观察到攻击性行为的次数为5次。

其中,非物理攻击(如推搡、咬人)占总攻击性行为的80%,物理攻击(如打击、撞击)占20%。

2. 攻击性行为的触发因素观察结果显示,攻击性行为的触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情绪失控、争抢玩具或物品、与他人产生冲突、遭受欺负或挤压等。

幼儿在与其他幼儿互动以及总体环境中的变化对攻击性行为的呈现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3. 语言和行为策略的运用教育者通过观察和干预,找到了一些有效的语言和行为策略,以减少和预防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例如,教育者试图引导幼儿用言语表达需求和感受,加强幼儿的社交技能培养,提供合理的规则和边界,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

五、干预和支持策略基于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和了解,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干预和支持策略:1. 建立积极暗示和表扬机制。

通过积极暗示和肯定幼儿的积极行为,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展示。

2. 提供适当的替代行为策略。

儿童攻击性行为分析

儿童攻击性行为分析

儿童攻击性行为分析教育科学学院陈霞一. 什么是攻击性:1.根据攻击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言语攻击和动作攻击。

言语攻击是用口头,文字,表情对他人进行攻击的行为;动作攻击是用身体的一些部位如手,脚,或用武器对他人的攻击。

2.根据攻击的动机不同可以分为报复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报复性攻击的目的在于复仇,教训对方,故意伤害对方,给他人造成痛苦的行为;工具性攻击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健康受损害,而是把行为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3.根据攻击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处罚性攻击和内罚性攻击。

处罚性攻击的对象是针对他人或他人的财物;内罚性的对象是自己。

4.从攻击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准则看,可以分为反社会攻击,亲社会攻击和被认可攻击。

违反社会准则的攻击称为反社会攻击;亲社会攻击是捍卫群体的道德标准,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行为;被认可的攻击是介于亲社会攻击和反社会攻击之间的攻击。

二.儿童攻击性的发展特点:1.非指向性的发脾气行为在学前期逐渐减少,四岁后已不常见。

而攻击性行为在学前呈上升趋势,四岁后达到高峰。

2.三岁以后幼儿对同伴攻击自己以后的报复性反攻击反应明显增加。

3.激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在不同年龄各有不同。

2—3岁的幼儿往往在家长的和成人的发泄暴力后出现攻击性行为;年龄更大的儿童多与同伴冲突后发生攻击性行为。

4.攻击性行为随年龄而变化。

2—3岁幼儿常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他们的攻击性表现为工具性攻击。

年龄稍大些的托儿所儿童或小学低龄儿童多采用叫绰号,奚落,戏弄等方式。

年长儿童攻击性多表现为故意攻击,主要目的是伤害别人。

5.儿童的攻击性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是敌意性攻击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

6.在攻击性意图上的认识上,3—5岁儿童已能认识到有意识的伤害比偶然的无意侵害更坏但与年长儿童相比他们不能有效地判明行动者的敌意意图。

7.攻击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特征,无论对男女性都适用。

三.什么导致了攻击性行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并非由单一因素造成而是由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与分析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攻击性行为类型
1.身体攻击行为:如打、踢、咬、推、抓等;
2.言语攻击行为:如辱骂、威胁、打击等;
3.财物攻击行为:如抢、毁坏、损坏等;
4.自我攻击行为:如自伤、自责等。

二、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原因
1.情感上的原因:嫉妒、愤怒、沮丧、不满、恐惧、焦虑等;
2.生理上的原因:饥饿、口渴、疲劳、疼痛等;
3.社交上的原因:争抢物品、地盘、角色等;
4.学习上的原因:学习困难、表达能力差等。

三、教师应对策略
1.积极引导宝宝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提高儿童的情感管理能力;
2.注意孩子的个体差异,对攻击性行为宝宝要有针对性的改变
他们的行为,比如提供独特的安抚方式;
3.保持一贯性、连贯性和公正性,不偏袒任何一方;
4.在不影响班级其他宝宝学习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如:停留在角落、静坐、写道歉信等。

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观察与分析,教师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大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优化幼儿园的管理策略,培育正常的童年成长环境,让宝宝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背景与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背景与分析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背景及应对策略的研究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常常使家长感到困扰,我们屡次谈这个话题,但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孩子在群体中常被别的孩子欺负,作为家长谁的心里都不舒服,家长最困惑的是让孩子反抗、还是让孩子躲开,怎样更好的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根据家长的需求,我们从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家庭背景、社会认知、年龄特点为切入点,展开专题探讨活动,旨在帮助家长解惑,正确认知攻击性行为,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攻击性行为在小班比较多见,其成因在于:1、小班孩子年龄特点:动作在前、语言在后,遇到事情时,由于不理解对方意图,动作先于语言发生,其实孩子的攻击性是来自于本能,是孩子的一种排他利己的表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后天的教育,把这种本能变为了社会行为的约束,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从西方动物行为学的角度来说是人类正常行为的一种表现。

2、来自于值得推敲的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给孩子写下什么就是什么,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孩子身上会留有痕迹,有些家长当孩子受了委屈时,就会和孩子说:“别人打你,你也打别人”,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时,常听到孩子说:“我妈说了,谁打我了,我就打谁”。

这使得我们教师的教育功亏一篑。

还有些家长,尤其是家庭中的长者,教会孩子的第一个游戏就是:“打人”,他们觉得孩子的小手肉乎乎的很好玩儿,把这种游戏比作天伦之乐,家长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最初的行为除了本能就是模仿,那么反思一下,你们给孩子最初的启蒙教育又是什么呢?3、对“打”的概念过于强化界定不一(1)、淡化“打”字的概念孩子由于语言发展的水平不同,对于打的概念表述与不相同,孩子对于摸、碰、抱、掐、抓等动词,统统都说成打,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家长最怕听到的就是孩子说别人打他,其实有时孩子说同伴打他,是喜欢他、摸摸他、抱抱他的一种表达方式。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教育策略论文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教育策略论文

浅析幼⼉攻击性⾏为产⽣的原因及教育策略论⽂浅析幼⼉攻击性⾏为产⽣的原因及教育策略论⽂ 在各领域中,⼤家总少不了接触论⽂吧,论⽂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毕业论⽂、学位论⽂、科技论⽂、成果论⽂等。

还是对论⽂⼀筹莫展吗?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浅析幼⼉攻击性⾏为产⽣的原因及教育策略论⽂,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浅析幼⼉攻击性⾏为产⽣的原因及教育策略论⽂篇1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学龄前⼉童攻击性⾏为出现的⽐例⼤约是11.0696%。

这已成为家长与教师都⾮常重视的⼀种现象,⼴⼤教育研究者也针对幼⼉的攻击性⾏为提出各种预防与矫正的⽅法,以期杜绝或者减少幼⼉的攻击性⾏为,为幼⼉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幼⼉攻击性⾏为的内涵 幼⼉的攻击性⾏为主要是指幼⼉因需求得不到满⾜或利益受到损害时所产⽣的对他⼈⾝体、语⾔以及其他⽅⾯的攻击⾏为。

Hartup(1974)将幼⼉攻击性⾏为的典型表现分为⼯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具性攻击,是指向物的攻击;敌意性攻击,是指向⼈的攻击;国内学者将幼⼉的攻击性⾏为主要分为⾝体攻击、⾔语攻击、间接攻击和胁迫⾏为。

攻击性⾏为在幼⼉2岁时便出现,3-5岁是发展⾼峰期,之后逐渐减弱。

⼆、幼⼉攻击性⾏为产⽣的原因 (⼀)⽣物遗传因素 1.脑神经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脑⽪层神经联系并未完全搭建及⼩脑发展迟缓造成的神经传感阻滞,可能造成幼⼉感觉神经发展滞后,导致幼⼉体验愉悦、安全感等能⼒未得到完全发展⽽产⽣攻击性⾏为。

⼤脑左右半球的功能与协作能⼒也密切影响攻击性⾏为的产⽣。

研究表明,经常有攻击性⾏为的幼⼉,左右脑发展均衡度低于普通幼⼉,并显⽰出左脑抗⼲扰能⼒弱、右脑认知能⼒弱的特点。

抗⼲扰能⼒弱的幼⼉易躁易怒,认知能⼒弱的幼⼉社会情感发展滞后,这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引起幼⼉攻击性⾏为。

2.遗传基因的影响。

对罪犯的基因调查发现,性染⾊体为XXY的⼈与普通⼈相⽐产⽣攻击性⾏为的⽐例更⼤。

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

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

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在幼儿园中,特别是年纪小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尤为明显,一般表现为咬伤其他小朋友,推搡或踢打其他小朋友。

稍大一点的幼儿会采取语言上辱骂加行为上的攻击。

另外,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男孩的攻击性比女孩更突出,男孩受到攻击后,会急切地去报复对方,如果任其发展到成年,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1.幼儿自身的原因由于幼儿的身心发育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管控自己的情绪,也不会与人相处与交往,想得到某个东西或者自己认为是自己的东西被他人占有的时候,就会用攻击性行为去反抗。

2.家庭原因在幼儿时期,家长的娇宠放纵,导致孩子占有欲旺盛,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

三、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攻击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对幼儿良好的性格养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有着极大的危害,必须予以纠正,通过早期合理的教育预防或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教育。

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面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应正确看待,给予幼儿更多的包容与温暖,积极引导幼儿正确发泄情绪。

例如,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同时,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以此来引导幼儿通过从事此类活动来转移注意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相交流与分享对幼儿进行教育。

例如,让没带玩具的幼儿和带玩具的幼儿一起玩,体验分享的快乐,并合理分配材料和场地,维持一个稳定的环境和秩序。

另一方面,与家长形成合力。

教师要引导家积极改进育儿的观念和方式,引导幼儿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分享,并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培养幼儿正确交往的态度,教会幼儿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对幼儿的无理要求绝不姑息迁就。

综上所述,在面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相关问题时,考生可以借鉴上述内容充实自己的答题内容,选取适合的语句或者内容作为答案的一部分。

儿童攻击行为的性格特征分析

儿童攻击行为的性格特征分析

儿童攻击行为的性格特征分析儿童的攻击行为是指在情境中主动使用肢体或言语伤害他人的行为。

这种行为常常给儿童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儿童攻击行为背后的性格特征对于预防和干预儿童的攻击行为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提供对这个问题的更深入理解和处理的方法。

一、攻击性攻击性是儿童攻击行为的核心性格特征之一。

攻击性的儿童通常具有许多负面情绪,例如愤怒、不满和敌对心理。

他们常常会用肢体或言语来表达这些情绪,并将其转化为攻击行为。

这些儿童通常有较低的自控能力,很难管理自己的情绪,导致攻击行为出现的频率和强度较高。

二、冲动性冲动性是儿童攻击行为的另一个重要性格特征。

冲动性的儿童往往缺乏对后果的预见和思考能力,容易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做出冲动的行为。

他们可能没有考虑到攻击行为对他人的伤害和后果,仅仅是出于一时的冲动而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

因此,帮助儿童培养冷静思考和控制冲动的能力非常重要,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三、自尊心问题自尊心问题也是儿童攻击行为的常见性格特征。

儿童攻击行为常常与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感和自尊心的问题有关。

一些儿童攻击他人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利和优越感,通过攻击他人来提升自己的自尊心。

另一些儿童攻击行为是因为他们感到受到了侮辱或羞辱,以攻击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尊重。

因此,对于这类儿童,我们应该重视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自尊心。

四、社交技能缺失儿童攻击行为还与他们缺乏适当的社交技能有关。

一些儿童由于缺乏解决冲突的技巧和方法,往往采取了攻击行为来解决他们与他人之间的矛盾。

他们可能没有适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也缺乏理解和尊重他人观点的能力。

因此,帮助儿童学习积极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方法非常重要,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结论通过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攻击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攻击性、冲动性、自尊心问题以及社交技能缺失等性格特征是导致儿童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引言:幼儿阶段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个性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然而,在中班幼儿园阶段,有时会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这对于幼儿的发展和园所的安全是一种挑战。

本文将以一个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察报告为基础,探讨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解决方法。

1. 行为观察背景:观察对象:姓名为小明的3岁男孩观察日期:2021年5月1日至5月10日观察地点:某幼儿园中班教室2. 行为观察结果:从观察期间的行为记录中,可以看出小明存在一定的攻击性行为。

这些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接触:小明常常用手部、脚部对其他幼儿进行推搡、踢打等身体接触行为。

(2)言语攻击:小明在和其他幼儿争夺玩具或者争吵时,会不愿和平地解决问题,而是采取辱骂和威胁的言语攻击。

(3)物品破坏:小明经常拿起玩具、绘画工具等物品撞击墙壁、地面或者故意破坏他人的作品。

3. 影响因素分析:针对小明的攻击性行为,我们分析了可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幼儿在中班阶段仍在发展情绪控制能力,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冲突,可能会通过攻击来发泄情绪。

(2)资源争夺:幼儿对于玩具和其他资源的所有权意识仍不成熟,经常因为资源争夺而产生攻击行为。

(3)模仿他人行为:幼儿容易模仿周围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同伴,尤其在集体生活中,这种模仿行为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4. 帮助幼儿解决攻击性行为的方法:针对小明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幼儿解决问题:(1)情绪管理培养:通过情绪识别游戏、情绪表达练习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习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升情绪控制能力。

(2)资源分配:在幼儿间资源争夺时,引导幼儿通过分享和合作解决冲突,充分认识到共享资源的重要性。

(3)示范行为:教师和家长要成为良好行为的榜样,积极引导幼儿模仿积极的行为模式,加强正面行为的引导。

(4)冲突解决技巧培养: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案例讨论等方式,教授幼儿有效的冲突解决技巧,如沟通、妥协和寻求帮助等。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怎么办上海杨浦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翁晖亮佳佳和莎莎正在画画,佳佳缺一支红色的蜡笔,看见莎莎笔盒里有一支,伸手就去拿,嘴里还说:“这是我的。

”莎莎不肯给他,佳佳气得把莎莎画画的东西全扔掉,还用脚去踢莎莎。

佳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儿童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

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

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

总体来说,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攻击行为会妨碍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

另外,攻击行为与犯罪有一定关联。

心理学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行为。

也就是说,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因此,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

攻击行为的原因遗传因素有些攻击性强的儿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

家庭因素有些家长惯于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

如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做错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一顿。

孩子挨打以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这种情绪一旦“转稼”到别的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

又如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

”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容易发生攻击行为。

环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究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究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频繁发生的儿童攻击性事件引起了家长、教师、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渐增加,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危害。

深入探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对于有效预防和干预儿童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环境、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和文化因素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但各种因素之间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有必要从多个层面深入探讨这些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以便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为社会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儿童攻击性行为问题,促进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现在请你输出中关于的内容。

2. 正文2.1 家庭环境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家庭环境在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稳定与否、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家庭教育方式等都会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家庭暴力是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儿童在家庭中遭受暴力或亲身目睹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时,会对其心理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导致儿童模仿这种行为,并将其表现在攻击性行为中。

家庭教养方式也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过于溺爱或严厉惩罚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会使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溺爱会造成儿童无法正确处理挫折和压力,而严厉惩罚则会导致儿童产生逆反心理。

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否和谐也会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兄弟姐妹之间是否互相尊重与理解都会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而影响到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2.2 心理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心理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通过心理因素的影响,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各种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解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解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解析幼儿阶段是儿童成长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此时的孩子大多数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还比较简单,也往往难以完全掌控情绪和行为。

因此,幼儿时期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比如说攻击性行为。

那么,接下来本文将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成因、类型、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孩子出现的侵犯他人身体或财产的行为,包括推搡、抓挠、打骂、抢夺、毁坏别人的物品等。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1. 生理原因有的孩子天生情绪比较激烈、活跃、好动,容易对环境中的刺激作出较为剧烈的反应。

2. 心理原因有时候,孩子会因为遇到了某些挫折,比如说家长的离异、换学校、换老师等,导致情绪波动较大,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

3. 社会环境原因社会环境也可能是产生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

如果孩子身处的环境比较贫困、吸烟、酗酒、吵架等不良习惯比较多,就容易导致他们形成攻击性行为。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类型根据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类型,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类:1. 物质性攻击行为比如砸坏、打爆、摔坏等。

2. 言语攻击行为比如打骂、辱骂、贴标签(比如说“笨”、“傻”等)等。

3. 身体性攻击行为比如推、拍、打、掐、抓、拉等。

4. 关系攻击行为比如排斥、抢夺、说闲话等。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措施1. 转移注意力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可以尝试把他的注意力导向其他地方,比如可以让他进行一些课外活动,或者尝试与他交流、玩耍等。

2. 认真聆听当孩子因为一些原因而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我们需要认真聆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避免过度严厉的惩罚,因为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忽略、不被关心。

3. 培养孩子的能力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根源往往在于个体的能力问题,因此我们要透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增强自我意识、自控力等能力。

4. 保持平和心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冷静和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因为过度紧张和惊恐会让孩子觉得父母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加重孩子恐慌心理,增大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难免有一些孩子会出现攻击性的行为,攻击身边的亲人或者小动物。

这样家长忧心不已,儿童攻击性行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攻击性行为是指基于敌意、憎恨及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

研究者通常将攻击行为划分为三种类型:直接身体攻击、直接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

(一)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特点的研究,主要是从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两方面着手。

1.攻击行为的方式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类型看,敌意性攻击的比率逐渐超过工具性攻击,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式看,语言攻击逐步超过身体攻击。

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具有了推测对方行为的意向和动机,所以工具性攻击方式逐渐转变为更多使用以人为中心的敌意性攻击。

Hartup(1974)研究观察4~7岁儿童的攻击行为表现,结果表明:工具性攻击逐渐下降,敌意性攻击逐渐增加。

如饶舌、批评指责和嘲笑经常在6—7岁儿童身上引起的敌意性反应,在4~5岁儿童身上则较少出现。

2.攻击性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Olweus对挪威和瑞典儿童欺侮行为的研究表明:在中小学,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报告的被欺侮的比率呈下降趋势。

儿童从以前的经验中习得了一些无损于同伴关系等方式来解决冲突,再加上父母与教师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不再容忍其攻击性行为,所以,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逐渐降低。

3.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有性别差异。

这些差异既表现在男女儿童参与欺侮的比率上,也存有于欺侮的方式中。

男孩成为欺侮者的可能性大约是女孩的两倍,男孩比女孩更多地卷入欺侮行为,女孩更好使用言语和心理欺侮,而男孩则更好使用身体欺侮,但在言语攻击上无明显性别差异。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从直接身体攻击逐渐转变为更多采用其他攻击方式,男孩之间的攻击性冲突比男孩与女孩之间和女孩与女孩之间多得多,男孩不但易挑起事端,而且也易成为攻击的对象,高攻击性男孩因其敌意倾向常会招致同伴的攻击。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研究及改善措施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研究及改善措施

TEACHING AND RESEARCH教研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研究及改善措施文/余永娟 陕西省潼关县中心幼儿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儿童的攻击行为、暴力犯罪正呈日益严重的势态,不仅在西方国家,中国也受此问题的严重困扰。

可以这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是针对这一严峻问题而制定的。

同时,在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对攻击行为的研究是证明社会认知具有内隐性的突破口。

因此,对儿童攻击性行为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不仅极具迫切性,而且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攻击性行为,就是攻击,也称侵犯或侵犯行为。

对于攻击性行为这一概念,学术界对其界定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攻击性行为究竟是怎样一种行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教师和家长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策略呢?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认为有必要进行研究探讨。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攻击性行为是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

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和间接的心理伤害。

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一般表现为咬、打、踢、大声喊叫名字、暴力、骂人、抢走别人东西等等。

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影响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而且如果任其发展,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就容易形成攻击型人格,这将严重影响其今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社会交往,有的甚至还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1.生物性因素。

人类的社会性行为有一定的遗传基础。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反社会行为,即消极的社会行为。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有攻击性行为幼儿的父母有75%具有好动、性子比较急的特点,因而不能排除先天神经类型、遗传因素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专家还对某些劳教犯人的犯罪原因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而且一般男性在受到威胁时或者被激怒时,比女性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儿童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

儿童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

儿童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攻击性、暴力性行为,包括言语和身体攻击他人、破坏物品等行为。

这种行为常常涉及到儿童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的互动,需要通过深入了解具体案例来进行分析和解决。

下面将通过一个儿童攻击性行为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小明是一位8岁的男孩,近期在学校和家庭中频繁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在学校,他经常会打架、推搡其他同学,而在家里,他会踢打家具、破坏家庭成员的个人物品。

他的家人和老师对他的行为感到非常困惑和担忧,希望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对于这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出现,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教师、家长可以收集相关的信息,包括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具体情境、频率以及引发的触发因素等。

还可以观察儿童与他人的关系,了解他是否有其他行为问题或情绪困扰等。

通过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根源。

其次,需要分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学校互动、情绪困扰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例如,小明可能存在问题行为的角色模仿、家庭环境不稳定或前期忽视家庭对其表现的注意引导等。

在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制定一套综合性的干预方案。

干预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儿童特点量身定制,但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规则和界限:为儿童提供清晰的行为规范,明确告知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

2.激励和奖励机制:通过设立适当的奖励机制,鼓励儿童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并将这些积极行为与奖励相联结。

3.教导冲突解决技巧:帮助儿童学习如何有效地应对冲突和压力,通过言语表达、平静思考和合理行动来解决问题。

4.增强情绪管理能力:鼓励儿童表达情感需求,提供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如情绪放松训练和情绪识别等。

6.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问题持续存在或加剧,家长和学校应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教育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医生等提供专业的辅导和干预措施。

最后,进行干预方案的实施和评估。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引导方法罗文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引导方法罗文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引导方法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的孩子比较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行为,它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

心理学把攻击性定义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

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

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性行为,但幼儿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性行为。

具体来说,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

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通过观察、了解、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因素——幼儿天性攻击性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外在表现上不同的幼儿表现出来的情况不尽相同,在社会教育中,我们需要转移幼儿对这种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这种行为对他人和自己造成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人的大脑是分为左右两半球的,正常的儿童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处于均衡状态,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则不然。

有研究表明,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较,其大脑处于非均衡状态,大脑的左半球抵抗干扰的能力较差,而右半球完性认知能力较弱,这也许是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某些神经心理学愿意。

如有的小朋友遇见其他的小朋友很爱对其他小朋友进行人身攻击或抢其玩具,这就是由于他左右两半球处于非均衡状态造成的,以至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毫无目的的对其他小朋友进行人身攻击。

2.家庭因素——权威或溺爱有些父母按照一套硬性的规矩管制子女行为,强调权威和传统,要求子女服从,常常表现为对子女的强制、命令甚至采用专断、独裁的态度。

这些往往强迫父母武断专行,往往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办事,他们认为儿童必须服从,必须限制儿童的自主性;权威型的家长常常滥用职权,不鼓励儿童有同父母不同的看法,对儿童缺少温暖和慈爱;并实行高度严格的控制,不鼓励儿童的独立自主。

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

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

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攻击性行为在学前儿童中属于一种常见的行为问题。

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推、撞、打、咬等。

这种行为的表现形式具有直接性和即时性,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伤害性和危险性。

因此,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问题既关注儿童本身的健康和安全,也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园所整体规范和治理。

本研究选择以一家幼儿园的学前班为调查对象,采用参与性观察法,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和讨论等方式,探讨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原因、形式和对策等问题。

研究的结果如下: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其中男孩的攻击性行为明显高于女孩。

通过对样本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其中男孩的攻击性行为明显高于女孩。

这可能与男孩天性好动、好斗、好冒险等特点有关。

同时,在家庭和社会中成年男性的暴力行为和冲突解决方式也可能对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复杂,包括情绪失控、竞争紧张、游戏冲突等多种因素。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并非单一的原因所致,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情绪失控是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儿童由于饥饿、疲劳、焦虑、孤独、疼痛等原因导致的情绪失控。

此外,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还与竞争紧张、游戏冲突、资源争夺等因素有关。

学前儿童往往缺乏社交技能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在玩耍、分享、交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推、撞、打、咬等。

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推、撞、打、咬等。

这些形式具有直接性和即时性,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伤害性和危险性。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不但可能给其他儿童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也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产生影响。

四、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对策包括影响因素干预、心理辅导、方法指导等多种方式。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对策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影响因素干预、心理辅导、方法指导等多种方式。

3~6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分析

3~6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分析

3~6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分析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时期常见的现象,很多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中会出现脾气暴躁、打闹等行为,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打人的情况。

针对这种现象,学者们对幼儿的认知评价进行了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干预措施。

1. 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识年龄在3~6岁的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水平有限。

他们对于攻击行为的规范和分辨能力较差,往往无法正确地分辨出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

许多幼儿之间的打闹,常常被孩子们认为是一种好玩的行为,而忽略了其攻击性。

2. 影响幼儿对攻击性行为认知的因素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水平的提高,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亲密关系、性别、家庭教育等对幼儿的认知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

(1)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越差的幼儿,矛盾就越容易升级成攻击行为。

相反,亲密关系较好的幼儿会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形成比较明确的行为规范。

(2)性别。

男孩的攻击性行为常常比女孩更严重,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女孩则更倾向于使用言语和体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女孩在攻击性行为的认知上,会比男孩更加成熟。

(3)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重要影响。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行为习惯,会对幼儿的行为规范形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幼儿的智力发育和行为规范的建立。

3. 干预措施(1) 改善亲密关系。

鼓励幼儿与父母、兄弟姐妹、同学等形成良好的亲密关系,可以有效缓解矛盾。

同时,教育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尊重别人的看法和情感。

(2) 关注性别特征。

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别意识,让他们学会从小处做起,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3) 强化家庭教育。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逐步建立积极的育儿方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的攻击行为是正常现象,但对于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也应该认真对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系列具有侵犯、伤害倾向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很常见,但其对幼儿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却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分析和研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原因和机制,进而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

首先是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非常复杂,其中包括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幼儿攻击性行为可能与其生理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有关。

例如,一些幼儿可能因为生理发展不够成熟而表现出易怒、不耐烦等行为。

另一方面,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例如,幼儿可能因为自尊心脆弱、自我认同不明确或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管理能力不足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此外,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还与其成长环境相关。

例如,一些幼儿可能在家庭中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爱护,导致其产生攻击性行为。

幼儿园中是否存在暴力行为和冲突解决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会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其次是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类型进行研究。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肢体攻击、言语攻击和物品破坏等。

肢体攻击是指幼儿用身体部位直接接触他人,例如踢、打、推等行为。

言语攻击是指幼儿使用口头语言对他人进行负面评价、威胁等行为。

物品破坏是指幼儿故意损坏他人的物品。

这些不同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可能反映出幼儿的不同需求和心理状态。

最后是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对行为对象造成伤害,还会对幼儿自身和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攻击行为的受到者来说,他们可能会受到身体伤害、心理压力等不良后果。

对于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者来说,他们可能因为频繁受到惩罚而产生自卑感和焦虑,进而增加攻击行为的发生。

此外,对周围环境来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其他幼儿的学习活动产生干扰。

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幼儿个体差异、生理发展和成长环境等多个因素。

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积极的家庭关系,提供稳定、支持性的成长环境,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儿童姓名学号类型网络教育专业层次指导教师日期目录一、绪论 (2)二、儿童攻击性行为概述 (3)(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 (3)(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征 (3)(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 (4)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6)(一)生物遗传因素 (6)(二)生活环境因素 (6)(三)个人心理因素 (8)(四)同伴关系因素 (8)四、克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 (10)(一)家庭方面 (10)(二)幼儿园方面 (10)(三)社会方面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摘要如今在校园和校外的其他场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已然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中很多的典型案例逗曾经引起过全社会的强烈反响。

这种寻常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在儿童身心发育过程中比较明显而典型的成长问题,它对于施暴少儿自身以及对暴力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学习成长等方面都会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

本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含义、特征、具体表现、影响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因素、个人心理因素、同伴关系因素)、克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包括家庭方面、幼儿园方面、社会方面)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议,为我们帮助儿童控制和消除这一不良行为提供参考依据,并且有助于教育者对症下药,加强预防。

关键词: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解决策略;一、绪论在儿童的自身社会性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儿童攻击性行为这样一种比较危险的行为。

儿童实施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的时段大多是儿童正处于完善身心健康发育的非常关键阶段,在此期间,他们对于情绪的自我控制比较弱,自我控制的意愿也不强,情绪起伏大,心情时常变换不定。

这类儿童不仅在校园中争吵推搡、吵架骂人、暴力殴打、蓄意毁坏破坏公私财物,还会心怀恶意对身边的他人或动物残忍施虐。

由于这样的恶性事件常常发生,幼儿园老师领导无可奈何,甚至已然严重影响到了幼儿园秩序的稳定,同时还有可能会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非常恶劣。

但社会各界群体关注攻击性行为的出发点基本是出于这些不良的、暴力的、恶意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对被攻击的儿童(或其他人群)的严重危害,却常常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攻击性行为对于攻击者自身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的不良后果。

所以,社会不仅应当更宽容理解这些施暴的儿童,更应该关注如何给青少年人群建立榜样,如何宣传教育善意的思想,用温情和理性感化这些迷途的羔羊;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为父母,应该加强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时刻给儿童灌输正面的、积极的思想,给孩子朝着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方面发展提供最大的动力;老师们应该指导儿童正确缓解消除攻击性行为的方法等,从而帮助孩子学会如何理智处理攻击性行为。

本文写作的意义在于,通过深入研究解析儿童攻击性行为危害的影响,研究其内在成因,将会对父母的教育理念产生深刻影响,也会对幼儿园的规范教学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②。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概述(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是:行为人出于特意理由或随机所为的一种导致人和动物身体或情感受伤害的行为,或者是导致公私财物毁损或灭失的暴力性行为。

儿童故意为一些不为他人所认可的伤害性行为,这种刻意的人身伤害不仅涵盖着直接触碰的身体伤害、语言攻击伤害还有间接的心理上的创伤(比如在人背后说坏话、制造谣言恶意诋毁等)。

有伤害他人企图却没有产生直接后果的攻击行为,仍然属于攻击性行为③。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征1.儿童攻击性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变化1.1.攻击行为的方式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按照现在的社会现实再进行分析,从儿童实施各种攻击行为的形式来看,如今儿童间的语言攻击的发生频率和伤害程度已然慢慢超过了身体攻击。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揣摩别人的心理活动,会主动地去猜测对方行为的内在意向和动机,于是儿童渐渐转变了攻击性行为的模式,肢体暴力的攻击方式开始转变成越来越多地采取以人的内在人格本身为中心的敌意性攻击,常常用口头恶意的言语来伤害别人,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Hartup等研究人员通过组织社会实验,集中研究观察4-7岁儿童的攻击行为模式特征,他得到了较为可靠的结论:儿童成长发育的过程中,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物理工具性攻击的发生频率慢慢有所降低,口头上的言语攻击、敌意性攻击渐渐变多。

批评指责和嘲讽的能力逐渐在6-7岁孩子身上开始展现,而在4-5岁孩子身上却较少出现这种现象④。

1.2.攻击行为的发生伴随儿童成长发育的过程而逐渐减少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幼儿园教育阶段中,伴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儿童间发生的暴力事件、报告给成年人的被欺负的比率呈现总体减少的走向,针对这种现象,其可能的理由是:孩子从以往的生活学习经验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学到了很多无损于友谊和伙伴关系的、较为温和的方式方法来解决争端、结束矛盾,还有由于家长和老师对孩子逐步融入社会的教育,减少对他们暴力性攻击行为的忍让包容,对儿童社会化适应的努力给出了更多的中庸的、温和的要求,故而我们可以想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比率呈现下降趋势。

2.儿童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上文中提到的这些差异都同时体现在男、女性儿童不同程度的参与到欺侮事件中的比率上,还体现在攻击性行为实现的具体方法中。

从前的研究表明,男孩主动成为施暴者、欺侮者的可能性大致是女孩成为欺侮者的可能性的两倍之多,相对来看,男孩远比女孩更多地参与到欺侮其他儿童的活动中,男孩天生就具有成为欺侮者的原动力;女孩相比之下却能够更有效地使用语言攻击和心理战术上的欺骗,同时男孩却可以更好利用身体优势,不仅欺侮异性,也欺侮同性儿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性别的儿童在言语欺侮上却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⑤。

男孩不单单容易挑起事端,同时也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具有更高攻击频率的男孩会因他的敌意倾向往往招致其他同伴的攻击。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儿童攻击性行为有如下表现:1.情绪起伏大、脾气暴躁难以自我控制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特别容易发火,常常乱发脾气,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可能引起十分强烈的情绪变化,非常可能发生类似于狂喊乱叫、随意撒泼哭闹、到处乱扔东西,甚至疯狂顶撞别人、以头撞墙这样的情况⑥。

2.容易冲动,自控能力极弱儿童攻击性行为还体现在时常向身边的伙伴突然发起猛烈地身体攻击,像无故打架、故意推人、乱踢乱打、蓄意突然惊吓小伙伴等等,挑衅、寻衅滋事、调戏、欺侮恫吓、拘禁同龄伙伴或比他幼小的孩子,只为取乐而强行抢夺其他的儿童的食物和玩具等等。

出现这类行为时,儿童身边的成年人不能忽视。

3.话多,争强好胜,排挤别人非争不可,这常常是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行为的具体表现,此类儿童经常学行为不端的成人讲脏话、大声骂街。

这种情况还体现为言语比较多,主动和别人争吵,好胜心过于强盛⑦。

针对上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诸多体现形式,本文设计了问卷调查,用这种形式对随机的200名体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园儿童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如表2-1所示:表2-1 儿童攻击性行为调查表由表2-1可以得出儿童在整体上言语攻击出现的比率最高的结论,这表明这类攻击行为占据儿童攻击性行为中最为反复和频繁的地位,其次是直接的身体攻击,同时,根据调查取样结果儿童间发生间接攻击的发生频率最低。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一)生物遗传因素各类参考文献中提到的研究试验和临床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其实具有其内在的生物化学的基础。

第一,科学家们对于有关激素和内分泌腺对于攻击行为的意义早已做过相关研究,比如女性由于长时间的睡眠不足而引起的雌性激素分泌不足,因此会引起其易烦躁和愤怒,攻击性提高。

对人心理中的攻击性的提高具有相似作用的还有: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⑧。

(二)生活环境因素1.家庭环境因素1.1.不到位的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的言行举止无疑对孩子有着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孩子的父母经常使用暴力、或者使用具有攻击性的语言和行为严厉地惩戒其子女,那么他们其实是在无意中为孩子树立起了一个可以用来模仿施暴的负面形象。

有些家长因为其文化水平不高,根本不知道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这类父母简单粗暴,一旦孩子做了错事,他们打骂孩子都是家常便饭,这些家长愚昧地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

这种不良的教育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攻击性为的种子。

1.2.父母不良的教养态度和技巧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有关技巧对于孩子日后的行为举止是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的。

家长如果对孩子态度冷漠或者经常否认孩子,那么首先让孩子感受到的会对自己缺少关怀,父母没有建立一个适合的好榜样;第二,如果父母不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约束,而是任由孩子释放其攻击性冲动,因而造成孩子无法驾驭冲动;还有,建立权威严格管制孩子的行为,使用简洁、一成不变孩子以至于暴力的方法对待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经常使得结果适得其反,儿童在某种情况下会以相同的的方法对待他们的伙伴⑨。

1.3.家庭的情感氛围不融洽有些家庭之中父母关系相对紧张、家庭之中冲突不断或者双亲离异等,这些不好的亲子关系和不良的婚姻关系常常使得儿童具有情绪障碍和相当多的行为问题,其中就有攻击性行为⑩。

儿童因为家庭不幸,造成对伙伴的排斥以至于学业上的失败,他们最后会被规划成不良群体,从而使他们的攻击性行为获得维持甚至加强。

2.幼儿园环境因素2.1.教师处理攻击性行为的不当老师对待具有攻击性行为儿童的态度对于当发生攻击性行为时的儿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缄默型或者孤立型的老师会加强孩子攻击性,甚至会传染给其他儿童,从而使这种攻击性行为得到扩展。

2.2.教师自身的不良行为教师自身的素养对于孩子的行为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孩子的向师性尤其强烈。

只有心怀善意的老师才知道怎样更好地教育孩子;然而具有暴力倾向性的老师,她们的行为肯定是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前几年在我们村就出现了一个具有暴力倾向的老师,很多孩子恨之入骨,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样的话。

”这就是这种情况所造成的结果。

2.3.幼儿园缺乏心理宣泄场所由于很多农村幼儿园相关设备不齐全,教学条件受到限制,甚至可能都不具有心理咨询室,更不必说心理宣泄场所。

所以在孩子们心理压力较大的时候,很多幼儿园没有办法给孩子们提供心理宣泄场所,于是就使得由于发泄而引起攻击性行为无法发泄。

2.4.幼儿园不到位的德育教育虽然说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很多的农村幼儿园没有到位的认识,它们仍然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

大部分幼儿园任然一门心思扑在学习成绩的提高上面。

老师注重儿童的考试成绩,最终导致德育教育无法到位,不能使得儿童的全面发展完整进行。

幼儿园不到位的德育给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埋下了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