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侦查的几个主要法律问题的思考讲解
侦查策略的概念及相关问题探微
侦查策略的概念及相关问题探微一、侦查策略概念侦查策略是指调查人员在进行侦查工作时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收集、整理、分析有关犯罪事实的证据,以便依法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二、侦查策略的分类侦查策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策略,即调查人员主动采取行动来收集证据;另一类是被动策略,即调查人员通过观察、监听等手段来收集证据。
三、侦查策略的选择侦查策略的选择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考虑,关键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犯罪事实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对于严重犯罪,通常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策略,以便尽快抓获罪犯。
●证据的性质和来源:如果证据来源明确,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收集;如果证据来源不明确,则可能需要采取被动策略进行排查。
●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如果与犯罪嫌疑人有密切联系,则可能需要采取被动策略进行收集证据,以避免被察觉。
●对公众利益的影响:如果侦查工作对公众利益有重大影响,则应当考虑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以便尽快解决问题。
四、侦查策略的实施侦查策略的实施过程应当严谨规范,遵循法律规定,关键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依法办案:侦查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信息交流:侦查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避免决策失误。
●科学分析证据:侦查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应当进行科学的证据分析,确定犯罪事实,并依据证据确定罪犯。
协调合作:侦查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协调合作,与其他部门和机构进行有效沟通,保证侦查工作顺利进行。
五、侦查策略的总结与改进侦查策略的总结与改进是指在侦查工作结束后,对侦查过程中采取的策略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关键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侦查经验:对侦查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侦查技能:通过培训、实践等方式,提高调查人员的侦查技能,使之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强化侦查队伍建设:通过人员培养、团队建设等方式,强化侦查队伍,使之能够更好地承担调查工作。
侦查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侦查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侦查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人民检察院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刑事诉讼中的侦查监督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近年来,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工作主题,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对惩罚犯罪、维护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利、防止侦查权的滥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现行侦查监督在立法、司法等方面尚未完善,笔者就我国侦查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完善的方案。
一、侦查监督的概念及内容(一)侦查监督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6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工作中,如果发现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有违法情况,应当通知公安机关予以纠正,公安机关应将纠正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13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对公安机关的勘验、检查,认为需要复验、复查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复验、复查,并且可以派出检察人员参加。
”以上规定过于笼统,在司法实践中侦查监督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
笔者认为,侦查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
这里的侦查活动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走私犯罪侦查局、监狱、军队保卫部门和人民检察院的侦查部门的侦查活动。
(二)侦查监督的内容1、刑事立案监督。
刑事立案监督是检察机关对刑事立案主体的立案行为是否合法进行的法律监督,具体是指检察机关认为侦查机关和侦查部门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以及侦查机关对不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立案侦查活动所进行的审查。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7条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具有对刑事立案活动的监督权。
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对侦查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是否应该立案进行监督,要求侦查机关准确、及时的查明案件事实,使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得以及时立案,使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得到正确处理。
刑事案件在侦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
公安机关侦查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以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实际办案为视角1、犯罪行为涉嫌数罪或处断的一罪时侦查和取证工作不全面。
如王某盗窃案,采取破坏机动车玻璃的手段窃取车内财物,公安机关仅就失窃财物作为犯罪数额,进行价格鉴定。
而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对机动车破坏造成的损失为5万余元,涉嫌故意毁财的法定刑已超过失窃涉案财物盗窃罪的法定刑,却未进行相关价格鉴定,导致侦查取证工作缺失。
2、针对部分特殊罪名的侦查取证工作不够完善。
如王某放火案,没有提供详细的现场勘查和消防部门的相关报告,导致案件起诉时没有固定和建立起放火点、引燃物、燃烧物等客观证据与犯罪嫌疑人的联系,即客观证据的关联性较弱。
且对相关证人的询问和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等言辞证据存在的部分矛盾无法排除,导致事实不清、指控证据不足。
3、公安机关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后,没有进行有效监管,移送审查起诉后,检察机关无法查找和顺利提审犯罪嫌疑人。
如王某某诈骗案,立案后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审查起诉阶段公诉部门未能及时联系到犯罪嫌疑人,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查找后,王某某仍百般推脱拒不到案接受讯问,导致案件到期无法起诉。
4、办理指定管辖案件不及时。
如张某、王某某涉嫌诈骗案,侦查时限已满才报市检察院指定管辖,市院指定管辖需商请市中法,需要检法两家文书的制作、汇报、决定、送达等工作,公安机关未留出一定的期限,增大公诉部门工作难度。
5、部分案件在移送审查起诉时未附犯罪嫌疑人的入所体检表,在庭审中嫌疑人与辩护人提出受到刑讯逼供排除有罪供述。
如刘某诈骗案,被告人及辩护人在庭审中提交新证据,即被告人刑拘后取保就医的门诊病历,用以证明入所时遭到了公安机关的刑讯逼供,而卷宗内没有入所体检表,公诉人质证阶段无有效证据予以反驳。
6、犯罪嫌疑人前科或被判决后的证明材料不全。
如张某某、胡某故意伤害案中,公安机关仅调取了张某某和胡某前科的判决书,缺少服刑监所的服刑材料或释放证明,导致服刑期满时间不明,影响对胡某是否构成累犯的认定。
法律的追踪探寻案件的线索
法律的追踪探寻案件的线索法律作为一门学科,旨在为社会提供公正、合理的法律制度和司法体系。
在实践中,法律的追踪探寻案件线索是司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就法律追踪探寻案件线索的重要性、方法和挑战进行讨论。
一、案件线索的重要性案件线索是指在刑事、民事等类型案件中揭示真相的关键性证据。
它们可以是直接的证据,如目击证人的陈述;也可以是间接的证据,如物证、文书等。
案件线索能够提供案件的核心信息,揭示犯罪嫌疑人的动机、作案手法以及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据。
因此,追踪探寻案件线索成为司法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二、追踪探寻案件线索的方法1.勘查现场:勘查现场是探寻案件线索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执法人员应准确记录现场情况,收集可能与案件相关的物证,如血迹、指纹等。
通过勘查现场,可以了解案件发生的经过,确定可能的嫌疑人和证人,为后续调查提供线索。
2.调查取证:调查取证是一项复杂且耗时的工作。
执法机关需要讯问嫌疑人和证人,搜寻相关档案和文件,并运用专业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取证等。
逐步积累和分析这些证据,有助于建立案件起诉的可靠性和公信力。
3.数据分析: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数据分析在追踪案件线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电话记录、银行交易记录、社交媒体信息等大数据的分析,执法人员能够找到相关的线索,揭示案件的真相。
4.合作与协作:案件追踪探寻线索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执法人员、法务人员、调查人员等需要形成合力,共同找到关键线索。
同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司法机构、国际刑警组织等开展合作,共同追踪跨境犯罪线索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三、追踪探寻案件线索的挑战1.信息的获取与保障:信息的获取是首要挑战之一。
案件线索可能分散在不同地区和部门,特别是对于跨境犯罪案件,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困难。
同时,为了确保线索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信息的保障也显得尤为重要。
2.技术手段与个人隐私的平衡:追踪探寻案件线索需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如数据挖掘、人脸识别等。
对刑事侦查程序价值定位问题的思考
、
刑事侦查程序的价值 目 标
科学、 健全 的刑事侦查程序包含着保障权利和维护秩序 的双重价值 内涵 。 维护秩序 是保障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 保障 权利是维护 秩序 的 目的和 归宿 ,两者之间互相 联系 ,互相作 用 ,有机统一。 ( 一)权利保障 在 刑事侦查程序 中,权利是在法律层面被 界定的,人作 为 社 会 中的 一员 理所 当然 享 有 应 有 的权 利 和 利 益 。 整 个 刑 在 事诉讼 中, “ 只有通过犯罪侦查 ,才能查明案情,查获犯 罪 分子,对其追 究刑 事责任,并为人 民检 察院和人民法 院的审 判提供 充分 的材料和根据 ”。[] 因此 ,侦查是起诉、审判 2 的前期基础 工作 ,而起 诉、审判是对侦查成果的后期审查 结 定。面对 复杂 严峻 的犯 罪形势 , 予侦 查机 关较 为强大的侦 赋 查 权是必要 的。 但值得注意 的是 ,如果 侦查 权过 于强 大且缺 乏 有效监督 ,那么侦查权反 而会被滥用 , 为侵 犯公民合 法 成 权 益的帮凶。 因此 , 只有对侦查活动进行科学、 合理的规制 , 才 能有 效地达到保障权利 、维护社会秩序之 目的 、之价值 。 我 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封建威权历史的古老国家, 在 封建文化和集权意识 的潜在 、 消极影 响下 , 刑事诉讼职权主 义色彩十分浓重 ,为 了强化统治,维护稳 定,追 求打击犯罪 活 动 的速 度 和 力 度 就 成 为 刑 事 诉 讼 的主 要 价 值 观 。 此 价 值 在 观指导下, 公安机关 的侦 查活动也 随之成为控制和打击犯罪 最 为重要的手段 , 顺理成章 ,一味追求破案率构成 了侦查人 员所秉持的价值理念 。在司法 实务中,其主要表现为 :破案 率 的高低成为公安机关 内部检验侦查工作优劣的重要标准, 在 实际办案 中, 侦查员 为了追求较高 的破案率 , 不按法定程 序行动 的情况时有发生, 时 , 公民个人合法权益与侦查 有 当 破案效率发生冲突时 , 办案人 员经常会 以牺牲公 民个人合法 权益为代价来追求高破案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 快 ,我国也越来越 多地融入到 了全球经济 当中 ,中国离不开 世 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市场经 济是法制经济 。法制经济 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建立科学、 正的诉讼程序 以及侦查程 公 序 并加 以严格执行 。 刑事侦查工作不仅要维护公共秩序 、 社 会利益 , 而且还要维护每个社会成员 的合法权益 ; 不仅要积
侦查措施的概念及辨析
侦查措施的概念及辨析侦查措施是指执法机关在犯罪调查中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方法,以获取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和情况。
侦查措施是刑事诉讼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确保侦查工作的效果和合法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侦查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常规侦查措施常规侦查措施指的是侦查单位在侦查过程中常用的一些侦查手段,如询问、调查、勘验、搜查等。
这些手段属于执法权力的正常行使范围,是在对嫌疑人或犯罪现场进行调查时采取的方法。
二、强制性措施强制性措施指的是在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特定情况下,执法机关要求犯罪嫌疑人必须听从并配合其工作的措施,如行政拘留、刑事拘留、逮捕等。
这类措施侧重于确保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通常需要根据相关法律程序进行操作。
特殊侦查措施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执法机关可以采取的特殊手段,如窃听、搜查、收集证据等。
这些手段具有一定的隐私侵犯性,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法律程序和限制。
在运用这些侦查手段时,需要注重权利平衡,确保侦查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在实际操作中,侦查措施的采取需要根据侦查目的、侦查对象的性质和案件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采取措施时,需要确保依法行使执法权力,同时遵循程序和原则,充分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
在进行侦查工作时,也要重视证据保全和证据链的完整性,避免误导司法。
总之,侦查措施是刑事诉讼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执法机关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操作,确保侦查工作的效果和依法性。
同时,也需要延长侦查快递期限,避免不当拘禁等侵害自由评估的发生。
只有依法侦查,才能确保社会安全与公正纯利。
关于检察引导侦查取证的几点思考
关于检察引导侦查取证的几点思考所谓检察引导侦查取证,是指检察机关从法律监督的角度出发,及时介入侦查机关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侦查活动,帮助确定正确的侦查方向,指导侦查人员围绕起诉指控所需,准确全面地收集和固定证据的侦查监督活动。
一、检察引导侦查取证的基本内涵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重、特大案件发案、立案阶段,检察机关应及时介入,并在熟悉、掌握案情的基础上,帮助侦查机关确定正确的侦查方向。
二、在侦查过程中提出指导性建议,协助侦查机关迅速有效地搜集证据和遏制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行为。
三、出席重、特大疑难案件提请批准逮捕前、侦查终结前的案件讨论,帮助侦查机关准确定性,梳理证据,并就强制措施的适用、侦查终结后的处理、证据材料的完善提出指导性建议。
四、对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审查终结后提出补充侦查意见。
五、发现侦查人员存在违法行为或违法倾向的,及时提出纠正意见,纠正其违法行为或者消除其违法倾向。
二、检察引导侦查取证的法律价值实行检察引导侦查机制在司法理论和实践中有以下重要价值:(一)检察引导侦查取证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检察机关监督的范围应当涵盖整个刑事诉讼活动,既包括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又包括对审判活动的监督。
侦查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和执行五个阶段中的一环,检察机关依法享有对侦查机关侦查活动实行监督的权力。
而检察引导侦查可以弥补当前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侦查行为事前监督、全过程动态监督的空白,促进侦查程序化、规范化。
(二)检察引导侦查取证是新形势下刑事诉讼活动的实际需要首先,检察引导侦查取证有助于扭转当前侦查监督工作的被动局面。
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只能在受案后通过审查案卷材料或询(讯)问当事人发现侦查活动中的问题并提出纠正意见,侦查监督的实际介入时间始终滞后于违法行为的发生时间,而且部分案件在检察机关作出退回补充侦查决定后,侦查机关不予补查或者补查不力,证据的充实和完善工作难以落实,纠正违法意见的效力难以保障。
搜查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搜查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般证据收集⼯作都由侦查机关来进⾏。
作为嫌疑⼈或者被告⼈的辩护⼈也需要实际实际对他们有利的证据,这样在诉讼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提供辩护。
那么,在刑事案件中证据收集的⽅法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店铺⼩编就这个问题为⼤家做详细解答。
⼀、搜查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般在对刑事案件进⾏侦查过程中,司法⼈员起实施可以采取⼀些特殊的侦查⼿段,但不能出现刑讯逼供或者诱供的情况,否则受到⾮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影响,最终这样的证据也不具有法律效⼒。
(1)应明确取证⽅向;(2)应迅速、及时地收集证据;(3)应客观、全⾯地收集证据;(4)应深⼊、细致地收集证据;(5)调取证据时应严格遵守法定的权限;(6)在调取证据时应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7)在调取证据时,应当善待当事⼈的合法权利,并告知获得救济的途径。
⼆、证据收集的⽅法有哪些(1)询问。
询问是指执法机关或者律师要求当事⼈、证⼈或者鉴定⼈陈述⾃⼰了解的案情。
询问是任何案件中都经常使⽤的证据收集措施和⽅法。
(2)讯问。
讯问是指执法机关要求违法⾏为⼈、犯罪嫌疑⼈或者刑事被告⼈如实交代案情的⽅法。
讯问的对象限于⾏政处罚案件中的违法⾏为⼈和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或被告⼈。
讯问的主体限于执法机关,不包括律师。
(3)辨认。
辨认是要求被害⼈或者证⼈在若⼲类似的物品、场所或者⼈中,挑选出⾃⼰曾经所见所闻的部分。
辨认的主体可以是案件中的被害⼈和证⼈,辨认的对象可以是案件中的犯罪嫌疑⼈或者与案件有某种关联的⼈,也可以是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或场所。
(4)勘验。
勘验是指执法⼈员亲临现场,发现和提取证据的专门活动。
勘验主体限于执法机关,律师⽆权进⾏勘验。
从收集证据的⾓度来讲,勘验⼀⽅⾯是发现和提取各种物证的重要途径,另⼀⽅⾯勘验笔录本⾝也是证据的种类之⼀。
(5)检查。
检查是指执法机关依法对与案件有关的⼈⾝进⾏检验的专门活动。
检查的对象是活⼈的⾝体,⼜称为⼈⾝检查。
⼈⾝检查笔录是其主要的证据形式。
孙小果案件涉及的法律(3篇)
第1篇孙小果案件是我国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该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十分复杂,涉及刑法、刑事诉讼法、刑诉法解释等多个法律领域。
本文将从刑法、刑事诉讼法、刑诉法解释等角度对孙小果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一、刑法方面的法律问题1. 故意杀人罪孙小果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实为故意杀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孙小果在案件中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2. 强奸罪孙小果案件中,还存在强奸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强奸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行为。
孙小果在案件中实施了强奸行为,应当承担强奸罪的刑事责任。
3. 组织卖淫罪在孙小果案件中,还涉及组织卖淫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组织卖淫罪是指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行为。
孙小果在案件中实施了组织卖淫行为,应当承担组织卖淫罪的刑事责任。
4. 包庇罪孙小果案件中,还存在包庇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孙小果在案件中实施了包庇行为,应当承担包庇罪的刑事责任。
二、刑事诉讼法方面的法律问题1. 侦查阶段孙小果案件在侦查阶段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证据收集、侦查期限、侦查程序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机关应当依法收集证据,严格遵守侦查期限,确保侦查程序的合法性。
2. 起诉阶段在起诉阶段,孙小果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审查起诉、起诉书制作、起诉理由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对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制作起诉书,提出起诉理由。
3. 审判阶段孙小果案件在审判阶段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证据认定、法庭调查、辩护与代理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理案件,对证据进行认定,保障被告人的辩护与代理权利。
刑事侦查程序和证据收集的法律规定
刑事侦查程序和证据收集的法律规定刑事侦查程序和证据收集是维护社会正义和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环节。
在司法实践中,侦查程序和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对于案件的审理和判决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以保障刑事侦查程序和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一、刑事侦查程序的法律规定刑事侦查程序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执法部门依法开展的对犯罪行为的调查和取证工作。
在刑事侦查过程中,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程序和规范,以保障被侦查对象的合法权益。
首先,刑事侦查必须依法进行。
侦查机关在开展侦查活动时,必须依照法律程序进行,不能随意侵犯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同时,侦查机关必须依法取得搜查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确保侦查行为的合法性。
其次,刑事侦查必须尊重人权。
侦查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传唤、拘留等行为时,必须尊重其人权,不得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拷问、虐待或侮辱等行为。
同时,被侦查对象有权要求律师的出席,以保障其合法权益。
再次,刑事侦查必须保护个人隐私。
侦查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的住所、车辆等进行搜查时,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应当尽量保护被搜查对象的个人隐私。
对于无关人员的个人隐私,侦查机关更应当予以保护。
最后,刑事侦查必须公正、透明。
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应当及时向被侦查对象及其近亲属告知案件的进展情况,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公开相关信息,以保障侦查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同时,被侦查对象也有权要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侦查机关对侦查行为进行监督,确保侦查过程的合法性。
二、证据收集的法律规定证据是刑事案件审理和判决的基础,而证据的收集必须依法进行。
为了保障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法律对证据的收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首先,证据必须合法取得。
侦查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必须依法进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获取证据。
例如,不能使用非法窃听、非法搜查等手段收集证据,否则该证据将被视为非法证据,不能作为定罪的依据。
其次,证据必须真实可信。
对我国职务犯罪案件初查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务犯罪 案件立 案 的必 经程 序 ,如 果 职务 犯罪 案 件 经过
一
的 良好 导 向。这是 司法 理 念 的重 大变 革 ,更 是 和 国际
般性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 ,是可以直接立案侦查
司法准则 与 惯例 相 一致 ,值 得 大力 推 崇 。总之 ,职务
的 ,这 种方式 也是 法 律 所认 可 的。 因此 ,职务 犯 罪案 件的初查 是检 察机 关 立案 阶 段在 正 式决 定立 案 之前 为
二 、对初 查 中几 个 问题 的思考
( )初 查的 必要 性 一
然最终会被立案并构成刑事犯罪,在 “ 成案意识” 的
主 导下 ,是否 会 出现 些 许 人 为 的 “ 造 ” 犯 罪 的 行 制
对于 初查 的必 要性 ,前 文多 少 已有 所 论 及 ,这 里 再作 补充 阐述 。对 于 职务 犯罪 案 件 ,在 立案 阶段是 否 有 必要加 入初 查这 一 司法 程 序 ,理论 及 实务 界 均存 有 争论 。反 对论 者认 为 ,在 一般 刑 事 案件 的侦查 中,如 果将 立案 中的侦查 分 为 “ 侦 查 ” ( 指立 案后 破 案 小 特
一
通行 做法 相 衔接 ,提 倡 被控 主 体言 辞 证据 以外 的 其他 证据 主导 侦查 与 控诉 ,并 避 免 审前 过 久 羁 押 ,最 大 限
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外,还有一个值得说明
的 问题 。 《 民检 察 院 刑事诉 讼 规 则 》 第 17条 中有 人 2 “ 为需 要初 查 的 ” 这 一 规 定 ,也 就 是 初 查 并 非 为 职 认
方 式是 有效 杜绝 现实 中 “ 不破 不立 ” 先破 后立 ” 的 、“ 畸 变性立 案方 式 的重 要 措 施 ;第 三 ,这种 方 式 与 国 际
侦查的一般理论
一、侦查的概念和特征(一)侦查的概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一)项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二)侦查的特征1、侦查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阶段在我国,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分为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五个阶段。
侦查既是公诉案件立案后必须进行的一个阶段,也是为起诉作准备的一个阶段。
公诉案件不经过侦查,起诉就无法进行。
因此,侦查有它特定的任务和目的,是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阶段。
2、侦查只能由法定的侦查机关进行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只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和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有权对各自管辖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除此之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侦查的权力。
3、侦查的内容包括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所谓"专门调查工作",是指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为收集证据、查明犯罪而进行的调查工作。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专门调查工作具体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勘验、检查,侦查实验,扣押物证、书证,查询、冻结存款、汇款,鉴定,通缉等诉讼活动。
所谓"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是指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为收集证据、查明犯罪和查获犯罪人而采用的限制、剥夺人身自由或对人身、财物进行强制的措施,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关的强制性措施包括两类,一类是在侦查活动中采用的强制措施;另一类是在进行专门调查工作中必要时采用的强制性方法。
4、侦查活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侦查活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般仅对调查对象公开)和很大的强制性,容易对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造成侵犯,因此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防止伤害无辜,刑事诉讼法在总结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有益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对侦查的方式、条件、程序、方法等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我国侦查讯问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我国侦查讯问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侦查讯问是指侦查人员为查明案件事实,依照法定程序以语言方式向犯罪嫌疑人查问案件事实的一种侦查活动。
侦查人员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可以查明案件的具体情节和核实相关证据;也可以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收集相关证据,并对已经掌握的证据进行核实,发现新的线索,追查被遗漏的犯罪嫌疑人,同时,犯罪嫌疑人不仅可以在讯问的过程中向侦查人员供述自己理解的案件情况也可以对自己进行辩护。
在对犯罪嫌疑人的保障方面,法律规定的明显不足,也缺乏相应的救济机制,从而致使我国侦查讯问权力(权利)严重失衡的局面。
一、我国侦查讯问制度的立法现状我国现行立法对侦查讯问过程中的侦查讯问的主体、侦查讯问的地点、侦查讯问的程序、侦查讯问的时间和侦查讯问的具体步骤和方法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对侦查机关的权利可以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对也对侦查讯问制度也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完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50条增加规定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该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刑事诉讼中禁止刑讯、变相刑讯和其他的不公正待遇的原则与理念。
这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通过立法明确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自愿供述的权利。
(二)拘传与传唤后的讯问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84条将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十二小时以内进行讯问,改为二十四小时,该规定有效的缓解了侦查办案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羁押前控制时间过短,导致侦办案件困难的情况。
同时增加了对于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口头传唤的规定。
该修改便利离开侦查机关及时、有效的处理现行犯。
第117条规定对传唤形式的规定有效的防止了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强迫取供,侵犯其合法权益。
(三)通过强化看守所的权利遏制刑讯逼供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50条增加规定,应当在拘留后将被拘留人立即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批捕引导侦查工作相关问题思考
堙国 日 导徊 蜜 g 固 阃题 恩固 口
西宁市人 民检察 院 刘 飞 鲍延青
近年 来 , 在检 察 引 导侦 查 的问题 上 , 论 是 实践 探 索 , 是 理论 探讨 , 不 还 应该 说 , 多 集 中在 公诉 引导 侦查 上 , 但是 , 者认 为 , 笔 在审 查批 捕 阶段 做好 这 项工 作 , 有重 要现 具 实意义 。从 当前 的实 际工作 情况 看 , 由于 侦查 监督 部 门 的职 责还 主要 是 审查 批 捕 、 刑 事立 案监督 和侦 查 活动监 督 三个 方 面 , 引导 侦查 取证 方 面 开展 的工 作 还是 比较 少 , 在
事 ”致使 案件 进入 诉讼 阶 段后 , , 由于取证 时 机 已经错 过 , 多 问题 难 以解 决 。 以 , 很 所 按 照起 诉标 准 要求 批 捕 工作 , 虽然 与 法律 规 定 不符 , 察机 关 也 是不 得 以 而为 之 , 发 检 要 挥好 控诉 职能 , 必须把 好 批捕 这第 一道 关 。 因此 , 求 案件 在 批捕 阶段 要 达 到或 接 就 要 近起 诉标 准 , 查 监督 部 门在案 件 审查 批 捕 阶段 , 侦 就要 通 过 开 展好 引 导侦 查 工作 , 把
律规 定还 需要 进~ 步加 以完 善 。 ( 引导 侦查取 证工 作 的现实 性和 必要 性 。 展批捕 引 导侦查 取证 工作 , 三) 开 通过把 好批 捕关 , 有效保 证检 察机
关 控诉 职 能 的实 现 。对此 , 可以从 三个 方面来 加 以认 识 : 是 侦查监 督 部 门引导 侦查 取证 可 以为取 证工作 提供 一
逮 捕必 要 。而提 起公诉 的条件 , 包括 两个 方 面 : 是 犯罪 事实 已经查 清 , 据确 实 、 应 一 证
公安侦查的注意事项
公安侦查的注意事项
1. 保护侦查的机密性:公安侦查工作通常涉及敏感信息和涉及的个人隐私。
在进行侦查活动时,必须严格保护相关信息的机密性,避免信息外泄,以确保侦查的顺利进行。
2. 合法性侦查:公安侦查必须依法进行,遵循法定的程序和程序。
侦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不得滥用手段,遵守法定程序,确保侦查行为的合法性。
3. 保护侦查对象的权益:在进行侦查工作时,必须尊重侦查对象的基本权益,如人身安全、人身尊严、个人隐私等。
侦查人员在进行侦查活动时,应当尽量减少对侦查对象的不便,确保侦查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4. 侦查准确性和可靠性:公安侦查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证据为基础。
在进行侦查工作时,必须准确、可靠地收集、留存和使用证据,确保侦查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 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公安侦查工作通常需要多个部门和人员的合作。
侦查人员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积极沟通和协作,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推进侦查工作。
6. 安全防范意识:公安侦查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侦查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意
识,注意自身的安全防范,确保自己和团队的安全,同时也保护侦查行动的安全。
7. 公正、客观、公平:在进行侦查工作时,侦查人员必须保持公正、客观和公平的原则。
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人,确保侦查工作的公正性和信誉度。
8. 保护证人和犯罪嫌疑人:在进行侦查活动时,必须保护涉事证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安全和权益。
侦查人员需要尽量减少对其不便,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侦查阶段的法律意见书
侦查阶段的法律意见书【摘要】本法律意见书旨在针对侦查阶段的一些法律问题,提供必要的法律指导。
首先,本文件会简要介绍侦查阶段的背景和目的;其次,会就侦查活动的法律依据和程序性要求进行分析与解释;最后,会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和争议,提供相应的法律意见和建议。
本意见书仅供参考,请实际应用时结合法律实践和具体案件情况谨慎处理。
【正文】侦查阶段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为之后的起诉和审判提供充分的依据。
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应当依法履行职责,确保侦查活动的合法性和程序的正当性。
一、法律依据和程序性要求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并遵守一定的程序性要求。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法律依据和程序性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是侦查阶段侦查活动的重要法律依据。
侦查机关在进行侦查活动时,应当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履行法定职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侦查权限和职责侦查机关依法享有侦查权限,有权采取必要的侦查措施,比如传唤、讯问、搜查等。
同时,侦查机关应当根据职责,依法开展相关调查工作,并及时报告案件进展。
3.证据收集和保护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需要收集、固定和保护相关证据。
证据的收集必须遵循法律规定,并采取合法、适当的手段和程序。
侦查机关应当严格保密相关证据,防止证据被篡改、损坏或泄露。
4.案件管理和记录侦查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案件管理制度,及时记录案件的侦查过程和结果。
涉及重要决策的,应当形成书面意见,并由主办人签署。
二、常见问题和法律意见在侦查阶段,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疑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和相应的法律意见:1.证据收集的合法性问题在侦查阶段,证据的收集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侦查机关在实施搜查、抓捕、讯问等侦查措施时,应当依法履行程序要求,并确保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如果证据收集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可能会对后续的案件审理产生不良影响。
对此,建议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严格依法履职,避免超出权限或滥用职权,确保证据合法收集,以免导致违法证据排除或案件败诉。
刑事诉讼法精选讲义 侦查
刑事诉讼法精选讲义:侦查(1)侦查第一节概述一、侦查的概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一)项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根据这一法律定义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侦查的概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侦查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阶段2、侦查只能由法定的侦查机关进行3、侦查的内容包括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所谓“专门调查工作”,是指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为收集证据、查明犯罪而进行的调查工作。
所谓“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是指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为收集证据、查明犯罪和查获犯罪人而采用的限制、剥夺人身自由或对人身、财物进行强制的措施。
4、侦查活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二、侦查的任务侦查是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阶段。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关于刑事诉讼任务的规定和第89条、第90条关于侦查的一般规定,侦查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和抓获犯罪嫌疑人。
这是侦查的首要任务。
第二,及时制止某些持续进行的犯罪并且预防该犯罪分子继续犯罪;第三,为提起公诉和审判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充分的证据。
三、侦查的意义1、侦查是查明刑事案件事实的必要手段2、侦查是提起公诉和审判的前提第二节侦查行为一、讯问犯罪嫌疑人(一)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概念和意义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以言词方式,就案件事实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问题向犯罪嫌疑人进行查问的一种侦查活动。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一项重要的侦查活动,在侦查程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有关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遵守下列程序:1、讯问的人员及人数。
《刑事诉讼法》第91条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进行。
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2、讯问的时间、地点。
《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对新时期我国侦查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更 多 。从 法 的体 系讲 , 国基 本属 于 大 陆法 系 国家 , 我 侦
查 在诉 讼活 动 中 占有 独 立 的 、 重要 的 地位 , 查在 刑 事 侦 公诉 案 件 中具有 举 足轻 重的 前提 和基 础 作用 。但 目前
分歧 , 只是 归类不 同而 已。
在 大陆 法 系国家 和我 国 , 侦查 活 动属 于 司法 活动 , 侦查 在诉 讼 中 占有重 要地 位 , 因此 , 这些 国家 侦查学 在 是 法学分 支 学科并 无 多 大争论 。 从本 质 上说 , 查活 动 侦 就 是实施 刑 事法律 中程序 法 和实体 法 并 为其 服 务 的活 动 , 侦 查学 就 是研 究 这 些 活 动 的特 点 、 而 规律 、 法 的 方 科学 , 根本 内容 属 于法 的范 畴 。所 以 , 侦查 学 纳入 其 把 法 学领域 是恰 当的 。 尤其 在法 治 社会更 应 当这 样 。 我 在 国深 入实 施 “ 法治 国”方略 的今 天 , 依 把法 治 提 到极 重 要地 位 , 只有将 侦 查学 定 位到 法学 的高 度 , 能被 引起 才 重视 , 能建设 好 这 门科学 , 能保 证 其与 其 他法 学学 才 才 科 同步发 展 , 侦查 学教 育也 才有 广 阔 的发展 空 间 。
收 稿 日期 : 0 2 o — 0 2 o — 6 2
我 国 侦查 的 法律 地 位 与 侦 查学 的水 平 还 有 较 大差 距 ,
这 个差 距需 要全 国政 法 工作 者奋 力 拼搏 ,才能 不断 缩
短。 同时 , 为侦查 学 教 育工作 者 也应 当责 无旁 贷地 去 作 认 真思 考教 育发 展 中 的问题 。
在 我 国深入 改革 、 放 , 一 步发 展与 完 善社 会 主义 市 开 进
当前我国侦查机关在刑事悬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关键词 : 侦查机 关 ;刑 事悬 赏;问题 ;对策
中 图 分 类 号 :DF 7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0 3 8 7 ( 0 6 0- 17 o 9 32 10 - 47 2 0 ) 4 0 5 一 3
在 充分肯定 刑事悬赏在打击刑 事犯罪方面所起 的巨大
作用的同时 ,还必须看到其 实践过程 中也 出现 了种种 的问 题 。其主要 问题是 :
安部发布的 “ A级通缉令 ” 的破案悬赏金仍然是人 民币 5 中 万元 。 以上三案 , 疑都属 于重特大级别 的暴力犯罪案件 , 无 但
在悬赏破案的金额 上为何会 出现如此 巨大 的差别呢? 是郑州 “ 29 案造成 的危 害结果大 于其 他两案吗?不是 。郑州 1 ・”
上, 由于侦查机关无章可循 , 因此 , 必然导致各 级 、 各地侦查
作者 简介 : 兵 ( 9 7 ) 男 , 程 1 5 一 。 四川警 察 学院侦 查 系副 主任 、 副教 授 。
・
1 7・ 5
维普资讯
人死亡 、 5人受 伤和两支微 型 冲锋枪 被抢 ;而石家庄 “ ・ 3
公民应尽 的义务 , 而没有赏金可言 。 ( ) 二 刑事悬 赏的金额无标 准。 对于需要刑事悬赏 的案件 , 侦查办案机关在确定悬赏金
赏 ,极 大地 调动了社会各界和广大 人民群众 同刑事犯罪作 斗争的积极性。其 实践充分证 明, 刑事悬赏不失为改革开放
额时 , 一般情况 下是根据案情 与 自己经济上 的 “ 承受能力” 即财力来决定 的。 从表面上看 , 闭 这样做好像无可厚非, 但 实际上 , 级 、 地侦查机关 的财力客观上是存在着差异性 各 各
案件难度较大的法律问题(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其中一些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错综复杂,给司法机关的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复杂经济犯罪案件为例,分析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案件背景某市一家知名企业,因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偷税等经济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经过调查,该企业通过虚构业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骗取国家税款数百万元。
此外,该企业还涉及行贿、串通投标等犯罪行为。
案件涉及人员众多,情节复杂,取证难度大。
二、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1.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法律认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故意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国家税款的行为。
在本案中,企业通过虚构业务,开具大量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国家税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主观上具有故意,即明知是虚假的业务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客观上实施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3)具有骗取国家税款的目的。
2. 偷税罪的法律认定偷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在本案中,企业通过虚构业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隐瞒实际经营情况,少缴应纳税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偷税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主观上具有故意,即明知是偷税行为而故意为之;(2)客观上实施了偷税行为;(3)具有逃避缴纳税款的目的。
3. 行贿罪的法律认定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
在本案中,企业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的规定,行贿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主观上具有故意,即明知是行贿行为而故意为之;(2)客观上实施了行贿行为;(3)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侦查的几个主要法律问题的思考侦查的法律问题,其基本内容体现在宪法和法律上关于侦查的制度和规范中。
通过讨论,求得对侦查的法律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掌握,无论对于侦查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侦查实践 ,都是极为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
侦查的法律问题很多, 现仅将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论述如下:一、关于侦查主体的资格与权限问题?侦查主体的资格与权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 是侦查合法与否的根本标志。
我国法律规定,侦查是专门机关的专有职权,侦査权属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
只有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才有权依法对犯罪案件进行侦查。
任何其他机关、团体或者公民个人都无权实施侦查 (刑诉法第 3条、第4条。
侦查权由国家通过法律授予特定的国家机关行使,能有效地保证这一权力对外的尊严、独立和对内的完整、统一;能确保侦查应有的法律上的严肃性 ; 有利于总结斗争经验 , 不断完善侦查策略 , 改进和提高侦查技术 ; 有利于有效地对侦查进行监督,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和党的监督。
当前,我国侦查权的行使还不够统一,非侦查机关、非侦查人员行使、干预侦查权的现象还存在。
为了保证侦查权按法律规定正确、统一实施,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侦查机关不能放弃侦查权。
侦查权既是职权,又是职责。
国家授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行使侦査权 , 同时也就意味着这些机关负有对管辖范围内犯罪案件进行侦査的职责。
因此,当发生了犯罪案件,需要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进行侦查时 , 各该专门机关必须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准绳,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二 , 侦查机关不能滥用侦查权。
专门机关的侦查权依法由侦查人员具体实施。
侦查人员实施侦查是履行职务的活动,是代表国家而非代表个人行使权力,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而非个人的意志。
因此 , 这种活动应当在专门机关的领导下, 有组织、有计划地依法进行。
不得背着组织、背着领导搞所谓的“个人侦查” ; 不得以合法的身份掩盖非法行为,这样,才能切实体现侦查权作为国家权力应有的严肃性,也才能保证侦查作为刑事诉讼活动应有的严肃性。
第三,侦查机关不能转让侦查权。
特定的机关依法行使侦查权,并不意味着这些机关的所有人员都有资格进行侦查。
根据法律规定 , 侦查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或者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这里的“侦查人员”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侦查员和检察机关的检察员、助理检察员等专门人员。
上列以外的其他人员不能进行侦查活动。
有的地方的侦查机关由于侦查人员少、犯罪案件多 , 而把有些案件的侦查部分或全部交由本机关内部的非侦查人员,甚至交给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及有关的行政部门行使,这是错误的、违法的。
力量不足的矛盾只能通过加强侦查机关建设的途径解决 , 而决不能因此破坏法律的尊严。
第四,专门机关的侦查权不能取代。
实践中,有些地方的党政部门的个别领导 , 由于缺乏法制观念 , 对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犯了罪的党员或干部,不是依法交由专门机关侦查 , 而是以组织调查取代专门机关的侦查。
比如有些地方的纪检部门、政法委就查办一些贪污、受贿案件。
这种做法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难以解决 :一是因为他们不是专门侦查机关 , 自然不能以法律的程序去要求他们工作 ;二是因为他们不是专门侦查机关 , 所以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干 ; 三是因为他们不是专门机关,对案件的具体进展和最后结局并不承担法律后果,因此,工作没有责任心,常常是马马虎虎;四是因为他们不是专门侦查机关,有的人和犯罪嫌疑人平常有工作关系和种种感情上的关系 , 然而又不能从法律程序上让其回避。
这样,必然导致不是不了了之,形成僵案,就是最后以党政处分代替法律制裁,即以官抵罪,“官当” 了之,或者冤枉了无辜。
显然,这种非侦查机关、非侦查人员取代专门机关侦查权的做法,是有悖于法制的,应当予以纠正。
二、关于侦查客体的条件与范围问题侦查客体的条件与范围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侦查合法与否的前提条件。
我国法律规定,侦查客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已经确定立案的案件。
二是立案的案件必须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案件。
(刑诉法第 8 6条。
强调侦查客体只能是已经确定立案的犯罪案件:主要有三大好处。
第一,可以防止无根据地对案件进行刑事追究。
第二 , 立案是同犯罪事件发生时间最为接近的诉讼阶段,对确己发生的犯罪事实及时、正确地立案,有助于迅速全面地发现和收集证据 , 揭露和证实犯罪 , 查获犯罪人 , 使其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第三,可以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从当前情况看,侦查机关在立案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第一 , 该立案的不予立案。
即有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存在而不依法予以立案侦查。
有的有明确的被害人和犯罪人,而且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确凿,犯罪性质显而易见,也不予立案。
比如当前存在于农村的相当数量的故意伤害案,甚至有的是重伤害或伤害致死案,也不予以立案,而按一般的治案案件处理。
再比如,有的本来是挪用、侵占资金方面的犯罪案件 , 却按违反财经纪律或民事侵权案件处理。
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放纵了犯罪,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第二 , 不该立案的予以立案。
即没有犯罪事实存在 , 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 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 却予以立案侦查。
比如当前一些地区将相当数量的经济合同纠纷按诈骗犯罪予以立案侦查。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往往是错误地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改变案件的性质立案。
即本应按此罪立案,却按彼罪立案。
比如有的将杀人案件按伤害案件立案 ; 或者将伤害案件按杀人案件立案等等。
这样做, 必然导致对被告人罚不当罪的后果。
第四,改变案情的性质立案。
比如有的是重大或特别重大案件,却按一般案件立案侦查;或者将一般案件按重大或特别重大案件立案侦查等。
这样做, 往往会出现对被告人量刑畸轻畸重的现象。
第五,搞所谓的“不破不立”。
即案件已经发生,并已发现确定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不立即立案,等到查获犯罪人时,才予以立案。
这种颠倒立案和侦查的诉讼程序的“不破不立”的做法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由于没立案,有些案件久拖不侦,有的虽然指定侦查人员调查,但却久“查”不破,有的甚至不了了之,从而放纵了犯罪。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些基层侦查机关力量薄弱, 或者侦查人员业务素质差,破案水平低,所以能不立案的就不立案,或者搞所谓的“不破不立”。
二是有的侦查机关或侦查人员不敢碰硬,对来自某些“权势人物”的错误指示和错误意见,甚至托人情走后门,蓄意包庇坏人,陷害好人的做法,不争辩,不斗争,躲闪回避,随声附和,听之任之,放弃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以求明哲保身。
三是有的侦查部门的个别领导或侦查人员品质恶劣 , 作风不正,吃请受贿,徇私枉法,把有罪或罪重的人说成无罪或罪轻,把无罪或罪轻的人说成有罪或罪重。
四是有个别领导党性不纯,为了使年度“破案率” 统计得高一些,该立案的也就不立案;有的则考虑立案太多,如实地反映了本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特别是恶性案件发案率回升的情况,不符合上级对治案形势的要求。
五是也有的侦查人员甚至个别领导,不学法,不懂法,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该立案,什么样的行为不该立案,以致该立案的不立案侦査, 不该立案的却立案侦查等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侦查客体的条件与范围符合法律规定,笔者认为, 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对侦查人员进行短期普 **训,使他们全面领会刑法、刑诉法和其他法律、法令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弄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以及各种刑罚的适用范围,懂得办案的诉讼程序,深刻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模范地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第二,对侦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和不断提高立案审查和破案的本领。
第三,整顿侦查队伍。
对于那些徇私枉法的人要给以严肃处理,有的要调换工作或清除出侦查队伍,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要制定出立案的具体办法。
刑诉法第 8 3条,第 84条、第 85条,第 86条、第 87条对立案的程序制度作了原则规定。
为了严格按照刑诉法的规定办事,应制定出具体的立案办法。
例如要制定出立案和不立案的报告审批办法;要制定出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书不服的申请复议的具体办法及立案的法律监督的具体制度。
三、关于侦查活动的程序问题侦查活动是否符合刑诉法规定的程序是侦查合法与否的关键所在。
侦查是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阶段,是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不可分割的部分,当然必须符合刑诉法规定的制度和规范。
只有严格按照刑诉法规定的方式、程序所进行的侦查活动,才能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才能避免因侦查措施或方法不当而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才能保证侦查活动不走或少走弯路,不出或少出差错,做到既合法,又准确、及时。
根据我国刑诉法第二编和其他编章中有关侦查问题的规定,以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侦查活动应当遵守的诉讼制度、规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关于侦查回避制度,包括回避的条件、种类、程序等的规定;2。
2。
关于收集证据的原则、方式、程序的规定;3。
关于各种专门调查工作,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 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等的程序、方式的规定;4。
关于侦查中采取强制性措施的条件、程序、权限的规定;5。
关于侦查阶段羁押犯罪嫌疑人的期限以及侦查中有关办案期限的规定; 6。
关于对犯罪追诉时效的规定(刑法第 8 7条、第 8 8条、第 8 9条 ;7。
关于侦查终结的条件、程序的规定;8。
其他有关侦查必须遵守的程序、方式的规定(如关于补充侦查的程序、权限、期限的规定等。
应当肯定,我国各级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对刑诉法中有关侦查的制度和规范的执行情况,总的说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第一,以法定理由为借口,超期限羁押犯罪嫌疑人。
比如,以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以交通十分不便,重大犯罪集团,流窜作案,犯罪涉及面广, 取证困难;以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以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以需要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以有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等等为借口,超期限羁押犯罪嫌疑人。
这种情况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都有,主要发生在某些案情较为复杂的案件的侦查过程中。
一是有的案件罪与非罪的界限难以划清,担心把人放掉弄不好会放纵犯罪;二是侦查工作出现“反复”,比如犯罪嫌疑人串供、翻供等,侦查陷入僵局,羁押期满而未能结案;三是有的案件是在某些“权势人物” 的授意或命令下立案的,本来就很勉强,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侦查工作无进展,而“上头”又不肯放人,以致骑虎难下,直至超期限羁押;四是少数案情确实复杂,虽经批准延长羁押期,仍然未能查清全案;五是共同犯罪案件的同案犯在逃,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不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