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移动平均价和标准价

合集下载

SAP移动平均价与标准价格浅析

SAP移动平均价与标准价格浅析


督系统 、执法行为监督管理系统 、执法主体与执法人员 监督管理 系统 、行政复议应诉监督系统 、查询统计等功 能 ,把我市所有行政权力的行使纳入法制化轨道 ,按 照 法定的权 限、程序 、方式和时限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 , 保证部 门依法规范行使权力 。
[ 马保岭. 2 ] 论行政处罚 自由裁量权的价值实现【 . D] 山东大学, 0 . 2 7 0 [] 3霍小军, 少松 , 学明. 徐 蒋 行政权 力 网上公 开透明运行机制 的探
期 已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之间进行分配 ,属于已消
耗材料应分配的差异 ,应从该科 目中转到相关科 目。另

种是直接转入当期损益[ 2 】 。 标准成本法在生产过程 中的计价比较容易理解。 原
材料按照标准价格发货到生产订单 ,这时原材料减少 , 变动成本增加 ;在生产订单结束确认后 ,产生的产成 品 按标准价格计价 ,同时变动成本减少 ;原材料标准价格 与产成品之间的标准价格差异均被转到 当期 的损益 中。
程 。但此时的新产 品的库存价格并不是真正 的移动平均
< , <

止。
塑 主
自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工作 ,真正成为电子政务 的
使用者和推动者 。三是使行政权力进一步得到规范 。通
Hale Waihona Puke 核 ,对不常用 的权力及时挂起 ,对 于不用的权力及时废 3 . 强化督查 ,严格考核 ,确保权力网上运行 。为 了
留痕 ,处罚结果依据 自由裁量情形 自动生成 ,避免 了人
为干预因素。五是认识得到深化。大家越来越感 到 ,推 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 ,是思想 上 的革命 、体制上的创新 、机制上的完善 。六是各级 纪 检监察机关把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 明运行工作纳入 了党 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绩效考核 的重要 内容 ,进行了责任 分解 ,形成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七 是 坚持监察人员每天登录系统 ,负责每天监控本部 门行 政

SAP中标准成本法与移动平均法

SAP中标准成本法与移动平均法

标准价格法
如果物料维护了标准价格,那么无论用户货物采购价格与标准价格的差异有多大,都不会改变物料主数据的价格,系统会自动把价格差异放到材料价格差异科目中去,用户可以在月底根据物料的使用情况,将相关差异调整到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等科目。

发票晚于收货的情况处理
1.标准成本法下:
收货时:借:原材料(标准价)
借:发票价差(订单价与标准价差值)
贷:GR/IR(订单价)
收到发票:借:GR/IR (订单价)
借:发票价差(订单价与实际差值)
贷:应付账款(实际价)
2.移动平均法
收货时:借:原材料(订单价)
贷:GR/IR(订单价)
再收到发票:借:GR/IR (订单价)
借:发票价差(订单价与实际价差值)
贷:应付账款(实际价)。

sap评估类型 -回复

sap评估类型 -回复

sap评估类型-回复SAP评估类型SAP评估类型(SAP Valuation Types)是在SAP系统中用于计算物料的库存、成本和价值的一种方法。

不同的评估类型适用于不同的业务需求和物料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回答有关SAP评估类型的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重要概念。

第一步:什么是SAP评估类型?SAP评估类型是用于对物料进行成本计算、库存管理和价值评估的一种方法。

它定义了在SAP系统中如何计算物料的成本、库存和价值,并提供了相关的配置和控制选项。

第二步:为什么需要SAP评估类型?通过使用SAP评估类型,企业可以根据其业务需求和物料特性对物料进行灵活的成本计算和库存管理。

不同的评估类型可以根据物料的特点和处理要求来选择,并且能够区分不同成本层次和价值类别的物料。

第三步:SAP评估类型的分类SAP评估类型可以分为标准评估类型和用户自定义评估类型。

标准评估类型是由SAP提供的,适用于大多数场景和业务需求。

用户自定义评估类型则是根据企业的特殊需求进行定制和调整。

标准评估类型包括以下几种:1. 标准成本评估类型(Standard Costing):用于计算物料的标准成本和标准价格。

这种评估类型适用于经常变动成本的物料,例如原材料和半成品。

2. 移动平均成本评估类型(Moving Average Costing):采用移动平均成本方法计算物料的成本和价格。

这种评估类型适用于变动成本较小的物料,例如成品和交易物料。

3. 重新计价评估类型(Revaluation Costing):用于重新计算物料的成本和价值。

这种评估类型适用于需要定期重新评估物料成本和市场价值的物料。

用户自定义评估类型可以根据企业特殊需求配置,例如特殊的成本计算方法、库存管理方式或结算规则等。

这种评估类型能够满足特定物料或业务的需求,提供更灵活和精确的成本和价值计算。

第四步:如何配置和使用SAP评估类型?要配置和使用SAP评估类型,首先需要在SAP系统中进行相应的设置和定义。

SAP_MM_评估类型_评估类别

SAP_MM_评估类型_评估类别

SAP_MM_评估类型_评估类别评估类型是SAP MM模块中用于确定物料的评估方法和计价方式的重要参数。

评估类别则是评估类型的一个子分类,用于更细致地区分不同的评估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SAP MM中的评估类型和评估类别,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和示例。

一、评估类型评估类型是SAP MM模块中用于确定物料如何进行评估的一个重要参数。

通过设置不同的评估类型,可以实现不同的计价方式和评估方法。

在SAP MM中,常见的评估类型有以下几种:1. 标准评估类型(Standard):这是SAP MM中最常用的评估类型,适用于大部分物料的评估。

标准评估类型采用移动平均价的计价方式,即根据物料的入库和出库情况自动计算物料的平均价。

2. 移动平均价评估类型(Moving Average):这种评估类型适用于需要精确计算物料成本的情况。

移动平均价评估类型会根据物料的入库和出库情况自动计算物料的平均价,并将其作为物料的标准价格。

3. 标准成本评估类型(Standard Cost):这种评估类型适用于使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的情况。

标准成本评估类型会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和实际产量计算物料的成本,并将其作为物料的标准价格。

4. 无价值评估类型(No Valuation):这种评估类型适用于不需要对物料进行成本核算的情况。

无价值评估类型将物料的价值设为零,不进行任何计价和评估。

二、评估类别评估类别是评估类型的一个子分类,用于更细致地区分不同的评估方式。

在SAP MM中,每个评估类型可以有多个评估类别,不同的评估类别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进行设置。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评估类别:1. 标准评估类别(Standard):这是最常用的评估类别,适用于大部分物料的评估。

标准评估类别采用移动平均价的计价方式,即根据物料的入库和出库情况自动计算物料的平均价。

2. 批次评估类别(Batch):这种评估类别适用于需要按照批次对物料进行评估的情况。

批次评估类别会根据批次的入库和出库情况自动计算物料的平均价,并将其作为物料的标准价格。

sap评估类型 -回复

sap评估类型 -回复

sap评估类型-回复Sap评估类型(SAP Valuation Types)是指在SAP系统中用于对物料进行定价和评估的不同方法和技术。

这些评估类型可以根据物料的特性和公司的需求进行配置,并且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确定物料的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地回答有关SAP评估类型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概念和应用。

第一步:什么是SAP评估类型?SAP评估类型是一种SAP系统中的配置选项,用于确定物料的成本和价值。

每个物料都可以分配一个特定的评估类型,该评估类型定义了用于对物料进行评估的方法和规则。

第二步:SAP评估类型的分类SAP评估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移动平均价格(Moving Average Price)和标准价格(Standard Price)。

移动平均价格方法根据物料的移动平均成本来进行评估,而标准价格方法则基于预先定义的标准价格来进行评估。

第三步:移动平均价格评估类型(Moving Average Price Valuation Types)移动平均价格评估类型是一种根据物料的移动平均成本评估物料价值的方法。

此方法计算每次物料交易的平均成本,然后根据这个平均成本对物料进行评估。

这种评估类型适用于经常变动成本的物料,如原材料和库存商品。

在SAP系统中,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多个移动平均价格评估类型,每个评估类型都可以定义不同的规则、条件和参数。

这样可以根据物料的不同需求和特性,为不同的物料配置适当的评估类型。

第四步:标准价格评估类型(Standard Price Valuation Types)标准价格评估类型是一种根据预先定义的标准价格评估物料价值的方法。

此方法没有考虑物料的实际成本,而是基于公司对物料的价值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价格。

这种评估类型适用于成本稳定且不易变动的物料,如半成品和成品。

在SAP系统中,可以为不同类型的物料配置多个标准价格评估类型。

每个评估类型都可以具有不同的标准成本和其他相关参数,以便根据物料的特性和需求进行调整。

1,标准成本法和移动平均价

1,标准成本法和移动平均价

1,标准成本法和移动平均价SAP系统有两种典型的存货计价方法:标准成本法和移动平均价。

2,发票晚于收货(货到票未到)如果收到发票晚于收货,根据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自动记账的科目和金额也会有所不同:(1)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下,价差将计入“发票价差”科目。

价差包括收货时标准成本和采购定单价格的差异,也包括发票校验时采购定单价格和发票价格的差异。

(2)移动平均价移动平均价下,收货时直接按采购定单价格计入存货价值。

收发票时的价差,如果库存充足则直接更新库存价值,如果库存低于发票数量,则按比例一部分更新“库存”价值,一部分计入“发票价差”科目。

3,发票早于收货(票到货未到)如果收到发票早于收货,那么收发票时按发票金额计入“商品采购”科目。

(1)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下,收货时价差计入“发票价差”科目。

(2)移动平均价移动平均价下,收货时按发票金额更新“库存”价值。

这些规则听起来有点复杂,主要是因为各种情况的排列组合比较多。

下面我们以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理解一下这些规则。

例2.1 标准成本法/先收货标准成本: 1.2元/件库存数量: 100件采购定单: 1.3元/件数量: 100件收货:数量: 100件发票: 1.24元/件数量: 100件这种情况下,系统自动记账如表2-1。

表2-1 “标准成本法/先收货”的自动记账此时,该物料数量,金额和成本的变化如表2-2。

表2-2 物料数量,金额和成本变化例2.2 移动平均法/先收货/库存充足初始移动平均价: 1.2元/件库存数量: 100件采购定单: 1.3元/件数量: 100件收货: 数量: 100件发票: 1.24元/件数量: 100件这种情况下,系统自动记账如表2-3。

表2-3 “移动平均法/先收货/库存充足”的自动记账此时,该物料数量,金额和成本的变化如表2-4:表2-4 物料数量,金额和成本变化例2.3 移动平均法/先收货/库存不足初始移动平均价: 1.2元/件库存数量: 100件采购定单: 1.3元/件数量: 100件收货: 数量: 100件领用: 数量: 120件发票: 1.4元/件数量: 100件这种情况下,系统自动记账如表2-5。

SAP移动平均进价计算方法

SAP移动平均进价计算方法

移动平均价 2.00 2.00 2.00 2.00 3.00
新的数量50EA 新的价值150 (¥)
库存数量大于0,移动平均价按照基本公式计算。
16
移动平均价的计算
负库存的情况下 (5/6):
业务操作 (3) 收货采购订单50EA,¥3/EA (4) 收货采购订单50EA,¥3/EA (5) 门店销售200EA
• 标准价(Standard Price) 价格不会发生变化,除非强制更改。 优点是按标准价格计价存货,可以简化会计处理工作。
3
移动平均价的计算
移动平均价=库存价值 / 库存数量
注意: 1. 上述价格计算适应于正常情况下,不适应于存在负库存的情景。 2. 移动平均价的控制是以SITE(DC或门店)水平上。 3. 库存价值可能为负,移动平均价不可能为负。
新的数量=旧的数量+收货数量 新的价值=旧的价值+收货数量 * 收货价格
6
移动平均价的计算
正常情况下 (1/5):
业务操作 (0) 初始库存 (1) 采购订单收货100EA, ¥2.4/EA
库存数量 100 200
库存价值 200.00 440.00
移动平均价 2.00 2.20
新的数量=100+100=200EA 新的价值=200+100*2.40=440 (¥) 新的移动平均价=新的库存价值 / 新的库存数量
库存数量 100 200 40 10
库存价值 200.00 440.00 88.00 22.00
移动平均价 2.00 2.20 2.20 2.20
新的数量=40-30=10EA
出清销售不影响移动平均价,所以仍为2.20 (¥) 此时的库存价值为2.20*10=22 (¥)

SAP库位移动平均价

SAP库位移动平均价

移动平均价移动平均价是SAP系统根据移动平均法计算出的物料价格。

包括在收货及收发票中的计价过程和在生产过程中的计价过程。

目录简介在收货及收发票中的计价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的计价简介在收货及收发票中的计价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的计价展开编辑本段简介移动平均价是SAP系统根据移动平均法计算出的物料价格。

在建立每一种物料时,会计部分可设定选用移动平均价格(Moving Average Price)还是用计划/标准价格(Standard Price)计价。

选择相应的方法后,如果该物料已经有历史记录,在会计部分还可以显示该物料的单价和库存。

在收货及收发票中的计价过程1、当采购主管在SAP中建立采购订单时,首先要估计(Accrual)每一种物料的价格、运费及杂费。

系统根据采购数量计算出总价值。

2、收货时,根据实际收货数量录入系统,系统依据采购订单价格计算出采购物料的总价值。

下面举例说明这一过程。

收货过程· 在物料凭证中反映为原料库物料增加。

· 在会计凭证中一方面反映存货中该种物料的数量及金额增加,另一方面反映暂估应付账款的增加。

暂估应付款(GR/IR)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可抵消科目。

· 移动平均价格被重新计算。

计算过程为New M.A.P=(100x2.00+100x2.40)/(100+100)=2.203.当收到供应商提供的发票后,首先检查发票中的物料数量与系统中收货的数量是否一致。

确认无误后录入系统。

收发票过程· 系统会重新计算存货总价值。

如果估计的价格大于发票价格,其差额系统会依据订单冲减库存中物料的价值;反之,该差异会被分配到库存中的物料价值中。

· 暂估应付账款科目被抵消和清除。

· 依据发票金额,系统将该笔货款传送到应付账款模块。

· 依据发票价格,移动平均价格重新被计算。

计算过程New M.A.P=(100x2.00+100x2.20)/(100+100)=2.10在生产过程中的计价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开始加工到产成品完成,按照工艺流程和生产步骤,会存在多种在产品形态,不同的形态的在产品消耗的活劳动和物耗劳动的价值构成了其生产成本。

SAP 移动平均价

SAP 移动平均价

SAP移动平均价目前SAP中MM01价格控制处可以选择两种:S 标准价格和V 移动平均价/周期价格,本文只在移动平均价方向做细致描述。

移动平均价(V):一般用于外购产品,移动平均价主要通过当前收货价格计算得出,基本接近于的市场价格;但建立采购订单时如果估计价格与实际价格相比过高或过低,在收到发票前会造成系统存货价格不准。

而标准价格是一种计划价格,标准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异不再分配到存货中,直接转到当期损益。

如果标准价格制定合理,通过分析该差异,可以对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进行考核,促使其降低采购成本,节约支出。

但标准价值计算的存货不能准确反映当时市场价格。

移动平均价(MAP->Moving Average Price),当物料使用移动平均价时,物料的移动平均价在1.物料移动(MIGO,MB1A/MB1B/MB1C等)2.后勤发票校验(MIRO)|3.订单结算(KO88/CO88等)时被计算.移动平均价=交易时点总库存价值/总库存数量=(交易前总库存价值+或-本次交易数量*单价格)/ (交易前总库存数量+或-本次交易数量)在SAP系统中测试如下:入库前库存数量:1395,单价:118.19,总价值:164877.49 (MM03)入库数量:300,总价值:10000,入库后:库存1695,单价:103.17,总价值 174877.49(MB01) 发票金额变为20000,发票过账后库存:1695,单价109.07,总价值184877.49(MIRO)以上过程生成的入库凭证:借:原材料 10000贷:材料采购(GR/IR)-原材料 10000发票凭证如下:借:材料采购(GR/IR)-原材料 10000原材料 10000贷:应付账款 20000上述测试的基础是库存数量充足,发票过账的时候全部将差异记到库存商品上去了,如果发票过账的时候库存不足,系统如何处理呢?测试如下。

创建一笔新的入库,数量为300,总价值为10000,入库后新的单价为97.68,总库存为1995,然后通过其他发料功能将库存调整至55,然后录入发票,发票金额为20000,生成新的发票凭证如下:借:材料采购(GR/IR)-原材料 10000原材料 1,833.33材料采购成本差异-原材料差异 8,166.67贷:应付账款 20000由此得知,库存数量/发票数量*(发票金额-材料采购金额)=55/300*10000=1,833.33。

方丈MM标准价与移动平均价

方丈MM标准价与移动平均价

SAP方丈-标准价与移动价
方丈现在是越来越不要做了,队伍越来越不好带了。

修个寺庙就修吧,买个材料也就算了,可惜啊作为方丈还要精打细算,看看这个材料的计价到底对我的工程有什么影响啊,方丈累,方丈苦啊。

♦标准价
以物料1014为例,设置其中价格为S,标准价格为1000。

进行MIGO收货的时候产生收货凭证如下:
收货时以标准价入库,采购订单与物料主数据差异进入差异科目,本例中为100元。

同时对订单进行发票校验。

如费发票校验金额和采购订单不一致,则进入差异,税额以发票金额*17%得到。

如发票金额与订单一致,则:
♦移动平均价
创建物料1024,选计价方式V,价格1000.00.
对其进行收货。

价格为采购订单的价格,同时物料主数据价格更改。

发票校验,如有差异则更新库存。

小结:S和V的最主要区别就是S一直以标准价计算。

V则是实时的更新的。

上面的例子也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点。

SAP移动平均进价计算方法

SAP移动平均进价计算方法

库存价值 200.00 440.00 88.00 22.00 212.00
移动平均价 2.00 2.20 2.20 2.20 1.93
新的数量=10+100=110EA 新的价值=22+100*1.90=212 (¥)
新的移动平均价=新的库存价值 / 新的库存数量 =212/110 =1.927272… =1.93 (¥)
库存数量 100 200
库存价值 200.00 440.00
移动平均价 2.00 2.20
新的数量=100+100=200EA 新的价值=200+100*2.40=440 (¥) 新的移动平均价=新的库存价值 / 新的库存数量
=440/200 =2.20 (¥)
© SAP 2007 / Page 7
移动平均价的计算
负库存的情况下 (2/6):
业务操作 (0) 初始库存 (1) 门店销售200EA (2) 收货采购订单50EA ,¥3/EA
库存数量 100 -100 -50
库存价值 200.00 -200.00 -100
移动平均价 2.00 2.00 2.00
新的数量-50EA 新的价值-100 (¥) 库存数量不大于0,移动平均价不变。
销售不影响移动平均价,所以仍为2.20 (¥) 此时的库存价值为2.20*40=88.00 (¥)
© SAP 2007 / Page 8
移动平均价的计算
正常情况下 (3/5):
业务操作 (0) 初始库存 (1) 采购订单收货100EA, ¥2.4/EA (2) 门店销售160EA, ¥2.5/EA (3) 门店出清销售30EA, ¥1.0/EA
移动平均价的计算
安丰杰(Jeff,An) 2008年3月6日

SAP 移动平均法和标准价格法

SAP 移动平均法和标准价格法

SAP 移动平均法和标准价格法本文主要以SAP为例,论述在ERP系统的物料移动过程中,移动平均法和标准价格法这两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应用。

企业的各种存货,由于是分散购入或分批生产形成,同一次领用或发出的存货,其单位成本可能有所不同。

为了合理的核算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以外的存货发出和领用的价值,就需要选择一定的计价方法,对企业发出或领用的存货进行计价,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有统一的计价标准。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会计制度提供了几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制度,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个别计价法等计价方法。

本文主要以SAP为例,论述在ERP系统的物料移动过程中,移动平均法和标准价格法这两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应用。

移动平均法能够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而且计算出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标准成本法的按标准价格计价存货,可以简化会计处理工作,有利于考核部门业绩。

但二者在收发货比较频繁的企业,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工作。

ERP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使这方面已经不成问题,在ERP 系统运做中,许多模块的多数功能都涉及到物料的移动及计价,系统将他们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并生成物料凭证和会计凭证。

物料凭证反映每种物料的移动数量、方向时间及操作员;而财务凭证反映的是每种物料数量和价格的变化。

根据这些凭证可以跟踪和分析每一笔物料的移动变化记录。

ERP系统中,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控制在物料主数据内。

物料主数据(Material Master Data)包括基本数据部分(Basic Data)、采购部分(Purchasing)、MRP部分、会计部分(Accounting)及成本部分(Costing)。

在建立每一种物料时,会计部分可设定选用移动平均价格(Moving Average Price)还是用计划/标准价格(Standard Price)计价。

选择相应的方法后,如果该物料已经有历史记录,在会计部分还可以显示该物料的单价和库存。

02 三种成本差异

02 三种成本差异

我们先从物料的成本说起,在sap里物料主数据里有两种成本控制方式,一是标准成本,二是移动平均价,在此基础上对于销售订单如果做了成本估算,对应行项目也会有一个成本,这个成本的计算逻辑和标准成本是一样的,只是它是根据销售单上的bom和工艺路线来估算的.
生产订单上的目标成本就是和这两种标准成本对应的,也就是订单收货时的入库成本,可能入库成本和目标成本有一点差异,这是因为它是将目标成本转成单位成本,四舍五入后再乘以收货数量产生的。

生产订单的计划成本,同样也是按标准成本的计算逻辑,但是取的bom和工艺是生产订单上的数据。

生产订单的实际成本, 是按装实际的投料数量×它的标准价+实际的作业量*计划作业价得来.
当生产订单作结算后,会将作业的实际价格求出,这样就得到了相对准确的实际成本了,实际的投料*标准价+实际作业量*实际作业价.
说是相对准确,是因为此时的用料半成品还是用标准价来计算的。

SAP移动平均进价计算方法 (19页)

SAP移动平均进价计算方法 (19页)

库存数量 0
50 - 150
库存价值 0
150
-450
移动平均价
2 、00 3 、00 3 、00
新的数量- 150EA 新的价值-450 (¥)
库存数量不大于0 ,移动平均价不变 。
移动平均价的计算
负库存的情况下 (6/6) :
业务操作 (3) 收货采购订单50EA, ¥3/EA (4) 收货采购订单50EA, ¥3/EA (5) 门店销售200EA (6) 收货采购订单300EA, ¥1/EA
库存数量 0
50 - 150 150
库存价值 0
150
-450
150
移动平均价
2 、00 3 、00 3 、00 1 、00
新的数量150EA 新的价值150 (¥) 库存数量大于0 ,移动平均价发生变化 。
1 、库存数量从- 150变化到0 (MAP为3) 收货金额1*150= 150 ,库存金额变化450,差额记帐到差异科目
业务操作 (0) 初始库存 (1) 门店销售200EA
库存数量
100 - 100
库存价值
200 、00
-200 、00
移动平均价
2 、00 2 、00
新的数量- 100EA 新的价值-200 (¥)
库存数量不大于0 ,移动平均价不变 。
移动平均价的计算
负库存的情况下 (2/6) :
业务操作 (0) 初始库存 (1) 门店销售200EA (2) 收货采购订单50EA , ¥3/EA
库存数量
100 - 100
-50
库存价值 移动平均价
200 、00
2 、00
-200 、00 2 、00
- 100

sap移动平均法与标准价格法

sap移动平均法与标准价格法

SAP移动平均法与标准价格法本文主要以SAP为例,论述在ERP系统的物料移动过程中,移动平均法和标准价格法这两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应用。

企业的各种存货,由于是分散购入或分批生产形成,同一次领用或发出的存货,其单位成本可能有所不同。

为了合理的核算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以外的存货发出和领用的价值,就需要选择一定的计价方法,对企业发出或领用的存货进行计价,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有统一的计价标准。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会计制度提供了几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制度,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个别计价法等计价方法。

本文主要以SAP为例,论述在ERP系统的物料移动过程中,移动平均法和标准价格法这两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应用。

移动平均法能够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而且计算出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标准成本法的按标准价格计价存货,可以简化会计处理工作,有利于考核部门业绩。

但二者在收发货比较频繁的企业,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工作。

ERP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使这方面已经不成问题,在ERP系统运做中,许多模块的多数功能都涉及到物料的移动及计价,系统将他们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并生成物料凭证和会计凭证。

物料凭证反映每种物料的移动数量、方向时间及操作员;而财务凭证反映的是每种物料数量和价格的变化。

根据这些凭证可以跟踪和分析每一笔物料的移动变化记录。

ERP系统中,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控制在物料主数据内。

物料主数据(Material Master Data)包括基本数据部分(Basic Data)、采购部分(Purchasing)、MRP 部分、会计部分(Accounting)及成本部分(Costing)。

在建立每一种物料时,会计部分可设定选用移动平均价格(Moving Average Price)还是用计划/标准价格(Standard Price)计价。

选择相应的方法后,如果该物料已经有历史记录,在会计部分还可以显示该物料的单价和库存。

SAP标准成本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SAP标准成本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ERP环境下采购核算的两种方法:标准成本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同时还介绍了新环境下对存货采购的控制。

关键字:存货计价,信息化,ERP,SAP存货作为企业的一种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有相当比重,有的企业甚至在其流动资金中占了70~80%的比率。

合理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企业对存货的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重心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存货的管理手段也在不断加强,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很多大型的企业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也逐渐从手工或小型的物资或库存管理信息系统(MIS)转向集成的企业信息化来管理企业。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规划)是集成了企业采购、库存、生产制造、销售、财务成本、人力资源、资产、质量、资金、项目投资管理等在内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与传统的存货管理和财务软件核算上,ERP环境下存货的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对于企业对存货的管理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对于会计师审计存货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ERP系统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高度的集成性和数据的共享。

在高度集成的ERP环境下,大多数和库存相关的财务核算都是由系统在业务发生时自动产生的,而不再需要财务单独计帐完成。

由于ERP环境下的存货管理出现了这些新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弄清楚ERP系统中的物流及资金流的情况以加强存货管理控制。

ERP系统中的存货计价一般都支持计划/标准价、移动平均价、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等。

这里主要介绍ERP系统中最典型也时最常使用的两种计价方法:标准成本和移动平均价。

本文将以ERP软件中的市场领先者——SAP R/3企业管理软件为例进行介绍采购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及其控制点。

SAP标准成本、移动平均价

SAP标准成本、移动平均价

SAP财务管理大全-采购收货-标准成本法移动平均价1. 发票晚于收货(货到票未到)采用标准成本法时,价差记入"发票价差",包括收货时采购订单价格与标准成本的差异,以及发票校验时发票价格与采购订单价格的差异采用移动平均价,收货时直接按采购订单价格记入存货价值(即以暂估价值入库),收发票时的价差,如果库存充足则直接更新库存价值,如果库存低于发票数量则按比例一部分更新库存价值,一部分记入"发票价差"科目2. 发票早于收货(票到货未到)收发票时发票金额记入"商品采购"科目,标准成本法下收货时的价差记入"发票价差"科目,移动平均价下按发票金额更新库存价值标准成本法先收货后收发票标准成本:1.2元/件库存数量:100件采购订单:1.3元/件数量:100件收货:数量:100件发票:1.24元/件数量:100件收货时:借:存货120发票价差10贷:商品采购130收发票时:借:商品采购130贷:发票价差 6应付帐款--供应商明细124收货时的"发票价差"为采购订单金额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收发票时"发票价差"为采购订单金额与发票金额之间的差异经过收货和发票校验之后, "存货"借记120,"应付帐款--供应商明细"贷记124,之间的差异在"发票价差"之中,借贷差异为10-6=4移动平均价1. 先收货后收发票库存充足初始移动平均价:1.2元/件库存数量:100件采购订单:1.3元/件数量:100件收货:数量:100件发票:1.24元/件数量:100件收货时:借:存货130贷:商品采购130发票校验时:借:商品采购130贷:存货 6应付帐款--供应商明细124发票校验时发票金额和采购订单金额之间的差异直接贷记"存货"科目,因此收货和发票校验过程中,"存货"科目中的借贷总额为130-6=124,反映了真实成本(简单起见没有考虑进项税因素)移动平均价变化情况如下:2. 先收货后收发票库存不足初始移动平均价:1.2元/件库存数量:100件采购订单:1.3元/件数量:100件收货:数量:100件领用:数量:120件发票:1.4元/件数量:100件收货时:借:存货130贷:商品采购130发票校验时:借:商品采购130存货8发票价差 2贷:应付帐款--供应商明细140发票校验时存在10元发票价差,但库存数量80低于发票数量100,因此将价差按照比例进行分摊,"存货"科目分摊额为10*80/100=8元,"发票价差"科目分摊额为10-8=2元移动平均价变化情况如下:3. 先收发票后收货初始移动平均价:1.2元/件库存数量:100件采购订单:1.3元/件数量:100件发票:1.24元/件数量:100件收货:数量:100件发票校验时:借:商品采购124贷:应付帐款--供应商明细124收货时:借:存货124贷:商品采购124移动平均价变化情况如下:SAP 标准价格S 和移动平均价V从收货到领用,S一直都是以标准价格计算,V是实时更新S 时将差异结转到在产品,产品中,最后结转到生产成本,最终到利润。

sap中的存货计价

sap中的存货计价

ERP系统中的存货计价过程本文主要以SAP为例,论述在ERP系统的物料移动过程中,移动平均法和标准价格法这两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应用。

企业的各种存货,由于是分散购入或分批生产形成,同一次领用或发出的存货,其单位成本可能有所不同。

为了合理的核算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以外的存货发出和领用的价值,就需要选择一定的计价方法,对企业发出或领用的存货进行计价,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有统一的计价标准。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会计制度提供了几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制度,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个别计价法等计价方法。

本文主要以SAP为例,论述在ERP系统的物料移动过程中,移动平均法和标准价格法这两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应用。

移动平均法能够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而且计算出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标准成本法的按标准价格计价存货,可以简化会计处理工作,有利于考核部门业绩。

但二者在收发货比较频繁的企业,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工作。

ERP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使这方面已经不成问题,在ERP系统运做中,许多模块的多数功能都涉及到物料的移动及计价,系统将他们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并生成物料凭证和会计凭证。

物料凭证反映每种物料的移动数量、方向时间及操作员;而财务凭证反映的是每种物料数量和价格的变化。

根据这些凭证可以跟踪和分析每一笔物料的移动变化记录。

ERP系统中,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控制在物料主数据内。

物料主数据(Material Master Data)包括基本数据部分(Basic Data)、采购部分(Purchasing)、MRP部分、会计部分(Accounting)及成本部分(Costing)。

在建立每一种物料时,会计部分可设定选用移动平均价格(Moving Average Price)还是用计划/标准价格(Standard Price)计价。

选择相应的方法后,如果该物料已经有历史记录,在会计部分还可以显示该物料的单价和库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A P移动平均价和标准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SAP移动平均法与标准价格法
本文主要以SAP为例,论述在ERP系统的物料移动过程中,移动平均法和标准价格法这两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应用。

企业的各种存货,由于是分散购入或分批生产形成,同一次领用或发出的存货,其单位成本可能有所不同。

为了合理的核算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以外的存货发出和领用的价值,就需要选择一定的计价方法,对企业发出或领用的存货进行计价,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有统一的计价标准。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会计制度提供了几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制度,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个别计价法等计价方法。

本文主要以SAP为例,论述在ERP系统的物料移动过程中,移动平均法和标准价格法这两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应用。

移动平均法能够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而且计算出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标准成本法的按标准价格计价存货,可以简化会计处理工作,有利于考核部门业绩。

但二者在收发货比较频繁的企业,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工作。

ERP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使这方
面已经不成问题,在ERP系统运做中,许多模块的多数功能都涉及到物料的移动及计价,系统将他们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并生成物料凭证和会计凭证。

物料凭证反映每种物料的移动数量、方向时间及操作员;而财务凭证反映的是每种物料数量和价格的变化。

根据这些凭证可以跟踪和分析每一笔物料的移动变化记录。

ERP系统中,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控制在物料主数据内。

物料主数据(Material Master Data)包括基本数据部分(Basic Data)、采购部分(Purchasing)、MRP部分、会计部分(Accounting)及成本部分(Costing)。


建立每一种物料时,会计部分可设定选用移动平均价格(Moving Average Price)还是用计划/标准价格(Standard Price)计价。

选择相应的方法后,如果该物料已经有历史记录,在会计部分还可以显示该物料的单价和库存。

移动平均法在系统收货及收发票中的计价过程:
1.当采购主管在SAP中建立采购订单时,首先要估计(Accrual)每一种物料的价格、运费及杂费。

系统根据采购数量计算出总价值。

2.收货时,根据实际收货数量录入系统,系统依据采购订单价格计算出采购物料的总价值。

下面举例说明这一过程。

收货过程
在物料凭证中反映为原料库物料增加。

在会计凭证中一方面反映存货中该种物料的数量及金额增加,另一方
面反映暂估应付账款的增加。

暂估应付款(GR/IR)是资产负债表中的
可抵消科目。

移动平均价格被重新计算。

计算过程为:
New
3.当收到供应商提供的发票后,首先检查发票中的物料数量与系统中收货的数量是否一致。

确认无误后录入系统。

收发票过程
系统会重新计算存货总价值。

如果估计的价格大于发票价格,其差额
系统会依据订单冲减库存中物料的价值;反之,该差异会被分配到库
存中的物料价值中。

暂估应付账款科目被抵消和清除。

依据发票金额,系统将该笔货款传送到应付账款模块。

依据发票价格,移动平均价格重新被计算。

计算过程为:
New
标准价格法在系统收货及收发票中的计价过程:
例子同上
收货过程
收货的原材料价格依照标准价格计算。

暂估应付账款依据采购订单价格计算。

订单价格与标准价格的差异转入材料价格差异科目。

也就是说材料的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价格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种是在当期已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
材料之间进行分配,属于已消耗材料应分配的差异,应从该科目中转
到相关科目。

另一种是直接转入当期损益。

收发票过程
此步操作对库存材料没有直接影响。

暂估应付账款科目被冲销。

依据发票价格记应付账款科目。

按照发票价格重新计算材料价格差异。

移动平均法在生产过程中的计价
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开始加工到产成品完成,按照工艺流程和生产步骤,会存在多种在产品形态,不同的形态的在产品消耗的活劳动和物耗劳动的价值构成了其生产成本。

SAP系统中,生产不同的在产品主要依据生产订单,生产订单通过MRP运行产生,系统根据标准物料清单,计算出生产该订单的产品所耗的标准材料数量,和标准的工时。

当该订单完成时通过一个“确认功能”(Confirmation),执行该功能后,系统增加库存中的新产品,减少所耗材料的库存。

同时生成物料凭证和会计凭证。

从会计凭证看,这也是一个生产成本计算分配的过程。

但此时的新产品的库存价格并不是真正的移动平均价格,需要通过“调整功能”(Settlement),将新产品的价格调整为移动平均价格。

该功能不产生物料凭证,仅产生会计凭证,也就是说仅对库存价格和生产成本
计算有影响。

一般来说,一个生产订单依靠一道工序,当每一个订单被完成后,在系统中必须执行这两个功能,而且次序不能弄错。

另外,一定要按生产订单的流程顺序来执行,否则计算的半成品和相应产成品的价格是错误的,从管理角度讲,影响客户获利能力的正确分析;从财务角度讲,导致产品销售成本错误,产品边际贡献错误,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等一系列的数据错误。

下面举例说明这些过程:
1.生产订单10000号要求生产产品Dummy 100个。

根据物料清单100个Dummy消耗100个A,50个B。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暂不考虑。

库存余额
2.订单完成确认过程(Confirmation)
库存余额
Dummy 材料的移动平均价没有变化,库存数量增加100个,金额增加
了为 100*=。

该移动平均价为存货增加前价格元。

原材料A和B的库存数量减少。

变动成本科目产生差异为。

3.价格差异调整过程(Settlement)
库存余额
Dummy的移动平均价发生变化。

该物料的库存价值被冲减80元。

其移
动平均价计算过程为:
New (库存原值+新增价值-与所耗材料价值差异)/期初库存量+新增库存价值
=(220+220-80)/100+100=
也就是说:
New (库存原值+所耗材料价值)/期初库存量+新增库存价值
=(220+100*+50*)/100+100=
变动成本科目为零。

此步骤对库存材料数量没有影响,仅调整价值。

标准成本法在生产过程中的计价比较容易理解。

原材料按照标准价格发货到生产订单,这时原材料减少,变动成本增加;在生产订单结束确认后,产生的产成品按标准价格计价,同时变动成本减少;原材料标准价格与产成品之间的标准价格差异均被转到当期的损益中。

移动平均价格和标准价格计价的主要区别是,移动平均价主要通过当前收货价格计算得出,基本接近于的市场价格;但建立采购订单时如果估计价格与实际价格相比过高或过低,在收到发票前会造成系统存货价格不准。

而标准价格是一种计划价格,标准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异不再分配到存货中,直接转到当期损益。

如果标准价格制定合理,通过分析该差异,可以对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进行考核,促使其降低采购成本,节约支出。

但标准价值计算的存货不能准确反映当时市场价格。

存货的计价方法不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所以采用移动平均价格还是标准价格对存货计价,应该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计价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