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分类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的分类

教学目标分类是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在当代教学理论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并就此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对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国外教学目标分类研究

国外教学目标分类研究的理论观点很多,其中以下几种较具代表性:

(一)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于1956年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个把分类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领域。在他的推动下,教学目标分类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专门的领域,对指导当代教学目标设计影响深远。布卢姆及其合作者们遵循的分类原则主要有:

(1)教育的原则。各类别之间的主要区分应大体上反映教师对学生行为所作的区分。

(2)逻辑的原则。分类学应编制得合乎逻辑,并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3)心理的原则。分类学应与我们目前了解的心理现象相一致。

(4)中立的原则。分类应该是一种纯粹描述性的体系,能以比较中立的态度来表述每一种教学目标。布卢姆等人认为,教学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布卢姆本人提出了认知目标的分类,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分类是由克拉斯沃尔(David Krath-wohl)和哈罗(Anita Harrow)分别于1964年和1972年提出来的。其分类结果如下图:

(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其《学习的条件》一书中,认为学习的结果,或者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五种能力: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又将智力技能分出五个附属范畴(亚类),并按其复杂程度排列为:鉴别作用、具体概念、为概念下定义、规则和高级规则。如下图:

运用该分类系统,除了评价一门学程意欲使学生形成的各种能力之外,还包括下列作用:(1)该分类系统有助于将同类性质的具体目标组合在一起,因而减轻了设计整个教学方法所需要的工作。(2)目标的组合有助于明确所研究的学程各部分的顺序。(3)将目标组合成各种能力,可以用来计划估计是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条件。

(三)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尤·克·巴班斯基根据总的教育、教学目的,提出“综合规划和具体确定课堂教学任务”的课题,对教学的较为具体的任务(目的)作了分类。如下所列是其规划方案:

1.教养任务。“形成理论知识和该学科所特有的专业技能技巧。”

——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复习、巩固)下列基本概念、规律和理论……(教师写出可能的名称);

——培养(继续培养、巩固)该学科的下列专业技能(教师列出可能的项目)。

2.教育任务。“教师应设法掌握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各个基本方面: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道德教育、美育和体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树立下列基本世界观观点……(指出本课的世界观观点);

——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下列著作、苏共下列文件……

——促进完成下列劳动教育和职业定向的任务……

——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特别注意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伦理规范、人道主义、积极的人生观,对资产阶级道德(市侩习气等)持不调和态度(指出该班学生学习该专题时最可能顺利完成的任务);

——促进培养学生下列的美学观点和审美技能等……

——促进培养下列卫生和体育技能……

3.发展任务。“发展学生的智力、意志、情感和动机(需要、兴趣等)。”

——培养(继续培养、巩固)下列一般的学习技能技巧(拟定答案提纲、比较、概括、使用书籍、阅读和书写速度、自我检查等等);

——促进培养学习意志和毅力(通过解答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参加讨论等加以培养);

——培养学生的情感(通过在课堂上创造惊奇、愉快、妙趣、离奇、情绪体验等情境来培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出所学问题对发展科学、技术、生产的意义,指出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职业定向以及培养爱好的作用,把游戏的情境引入教学等)。

(四)鲍良克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南斯拉夫著名教学论专家弗·鲍良克(Vladimir Poljak)在其所著《教学论》中认为,教学任务作为希望达到的教学过程的结果是三个方面的:物质的、功能的和教育的。他把教学的物质任务和功能任务划归教养的范畴,并作了具体的分析。指出教学的物质任务与获得各门学科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的知识(包括事实和概括)有关,而按质的不同可把知识分为下列等级:记忆性的知识、再认性的知识、再现性的知识、运用性的知识、独创性的知识;教学的功能任务与发展大量的、人的不同类的能力相关,而根据人的活动范围的不同可将能力分为以下种类:感觉和知觉能力、体力的或实践的能力、表达能力、智慧能力。如下图所示:

(五)板元昂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板元昂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工艺学家,他在研究了布卢姆等人创立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后,认为布卢姆的目标分类虽然对所有的教学科目都有作用,但却难以反映出各种不同教学科目中教学目标的特点,不能明确显示出多样化社会对各种不同教学活动的不同要求。他主张应按不同的学科来制订不同的目标,并在这方面进行实验,提出了他对日本小学理科和社会科教学目标分类的设想:

1.理科(综合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学目标分类:

2.社会科(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学目标分类:

(六)梶田叡一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日本教育家梶田叡一结合东方人的意识,从目标实现的形态角度把各个领域的目标又分为三大类:(1)基础目标(达成目标)是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具体知识的能力,是任何人都应达到的要求。(2)提高目标(向上目标)是指要求学生向某种方向不断深化、不断提高、发展的目标。(3)体验目标。这类目标不是以学生中产生的某种行为变化为目的,而是以产生特定的内在体验、感受为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话和分析学生习作等来了解学生这种内在体验到达的程度。梶田提出的教学目标按内容和形态的分类把它组合起来,可以得出下列几种亚目标:

二、国内教学目标分类研究

我国教学目标分类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开始受到重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一)唐文中主编《教学论》中的教学目标分类观点

唐文中主编的《教学论》认为,在教学理论研究中,事实上,教学的基本任务可以从两条线索去理解:一条线索是从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完成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去理解,那么,教学的任务就应包括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几方面的任务;另一条线索是从教学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方面去理解,那么,教学的任务就应该包括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使学生获得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造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几方面任务。这样就可以得到一张关于教学基本任务的两维明细表格,如下:

(二)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中的教学目标分类观点

李秉德主编的《教学论》认为,在对教学的一般目标进行分类时,可以从三个主要的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