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与颜回
11.9
噫:痛伤之声,咳 丧:使……丧
痛惜、对颜渊期望高
11.10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夫,指示代词,这个、 那;宾语前置句
爱惜、赏识
叠句和反问句表现出哀伤欲绝的感情, 足可催人泪下
“天丧予! ”颜渊何以得到夫子如斯之叹?
1、“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好学)
2、“其心三月不违仁”、“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德 行)
你从孔子的发誓中感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 平等? 真正的平等:基于内心的纯净,维护信仰 的纯洁,彼此心中坦荡荡,无所谓维护师 道尊严,因为尊严自然在,距离不存在。
从以上几章中,你认为子路这个人的性格怎样?
子路为人伉直好勇(直率鲁莽而又争强 好胜)、光明磊落,重友情、讲信义、 守诺言,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
读孔子的话,你有何启示?
孔子对学生有成绩表扬,有过错批评,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树立 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绩。
5.7
浮于海:状语后置句,于海浮
从:跟随,随从
其: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莫非”
无所取材:无所,没有可以用来……的东西; 材通“哉”,语气词,呀
自嘲、爱惜
6.28
说:通“悦”,高兴、喜欢 矢:通“誓”,发誓 否:不对,不当,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 事 厌:厌弃
师之爱生,人之常情
7.11
行:出去做事 舍之则藏:舍,舍弃;藏,隐藏,隐匿 夫:语气词,吧 则谁与:与,共事(在一起,同……一起)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孔子说话的用意何在?
在学生洋洋得意时,要及时泼冷水让他清醒, 而不是一味的赞赏,呵护,让他失去理智。
11.15
奚为于丘之门:奚,疑问代词,为什么,怎 么 ;为,动词,弹奏 登堂入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 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 “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 是人们行动的准则, “止”是语助词 。
高山仰止: 品德高尚,令人向往。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 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 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子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有着政治方面的杰出才干。 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 路是政事科之优异者。《论语》有不少篇章提到他回孔 子讨论政治方面的问题,如《论语· 子路》:“子路问政。 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不倦。“由于热心政治,关 注社会政治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使得子路在政治方面的 才能大有长进。对此孔子不止一次地予以称道,比如称 赞子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意谓有一千辆 战车的国家,子路可以充当管理兵役的长官。
1、颜渊眼中的孔子
喟然:感叹地。喟,叹声;然,……的样子 仰之弥高:之,他,指孔子;弥,愈,更加,越发 钻之弥坚:钻,钻研;坚,硬,牢固 瞻之在前,忽焉在:瞻,往上或往前看;之,它, 指孔子的学说;焉,词尾, ……的样子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状语后置;使……博
3、“无伐善,无施劳”、“用之则行,舍之 则藏”。(理想与心态)
•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子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 亡。”11.7 •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子曰:“有 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 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6.3
孔子与伯牛
6.10
亡之:亡,死亡;之,音节助词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 表强调
5.22
争强好胜有勇无谋 循循善诱
子路
委婉告之7.11
惋惜感叹11.15
得意忘形喜形于色 压其威风5.7
懂礼知礼 尊重
6.28
颜渊之死
悲伤欲绝催人泪下11.9 痛苦无奈6.10 由衷赞美17.4
11.10
伯牛之疾
子游礼治武城
尊重学生 引导学生 忧学生所忧 乐学生所乐
亦师亦友
学生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老师?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尝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 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褥而坐。列鼎而食。 乃叹曰。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 外。不可得也。
译文:周朝春秋时的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 早年家里很穷,一家人曾经把野菜当作主食来糊 口度日。为了奉养双亲,他还经常赶到百里之外, 买了粮米来亲自背着走回来。后来,双亲相继去 世,他南游到了楚国,做了大官,平时随从的车 骑就有一百辆,还囤积了上万钟的粟米,居室内 坐的地方垫着舒服的厚褥子,吃饭的时候可以摆 出许多大鼎,里面装满煮好的精美的食物。尽管 生活优裕了,子路却经常叹息道:“现在虽然想 把野菜当作主食,想为双亲去背米,却再也办不 到了。”
有四件事情可以反映子路与孔子的关系,第一件是鲁国的大夫公山不狃(niu)与 大贵族季氏不和,于是占据了费邑,搞独立王国,派人来请孔子前去共同治 理。孔子当时正处在人生不得志的时期,有人邀请,能施展一下才能,正合 心意。但子路出来阻拦了,在子路眼里,费邑那是乱臣贼子的地方,我们怎 能到那里去。于是孔子只好作罢,并且对子路辩白说,我到了那里也是为那 里作好事。 第二件事是晋国大贵族赵简子的家臣佛肸(xi)占据中牟,独立为王,也 派人来请孔子去治理政务,推行孔子的主张。孔子又想去,但又被子路拦下。 孔子无可奈何地说出“坚硬者磨而不薄,洁白者染而不黑,丘非匏瓜,焉能 系而不食”的哀叹。 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子路是孔子教育集团中唯一能管住孔子的人,并且 子路为人是有主张的,乱臣贼子或者是不正派的地方权贵,我们是不能到那 里去升官发财的,即使是身处困境,也要耐得住寂寞,不务虚名。 从这两件事中既可以看出子路在孔氏教育集团中的地位,又可以看出他 的人品性格----为人正直。谈到地位,在后人的理解中,在孔子教育集团中, 除了孔子,其他人都是学生,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孔子建立一个学校,必 须有老师,有管理者,孔子不能身兼几任,很多学校的事务都需要专人去办 理,孔子需要合作者和管理者,子路其实就是这样的人物,子路的角色就象 今天学校里的教务长一样。 第三件事也可以反映出子路与孔子不寻常的关系。孔子于54岁那年由于 仕途不顺,政敌威胁,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这时,老弟子中陪伴孔子在 外颠沛流离了14年的只有子路。 第四件事是孔子68岁回国之后,有一年病得很重,子路看老师恐怕是不 行了,便准备对后事进行料理,任命了一个学生充当孔子的家宰。在当时, 只有贵族和大夫家里才能有家宰的。后来,孔子病好了,反而责备子路搞虚 荣,但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孔子家的事都要通过子路来指挥的。这件事可以 看出子路与孔子是什么样的特殊关系,连后事都要子路来张罗和操办。
在孔氏教育集团中,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最为特殊。从《论语》的记 载中可以看出他俩关系的一斑。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 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听了以后 嘲笑孔子说:“有是哉,子之愚也,奚其正?”孔子也火了,骂 子路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 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 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这一段对话发生于他们俩个共事20多年以后,可能是周游列 国居卫期间,这一段话可以最清楚地反映两人之间的关系。子路 与孔子在一起二三十年了,甚至一直到老,两人之间的对话还是 这样“童言无忌”。这说明了两人关系的非一般性。 这不仅仅是个说话坦率地问题,也说明当时没那么多师道尊 严,要不就说明两人不是一般关系。关系不是密切到一定程度, 是决不能这样说话的。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是整个孔子教育集团中 最特殊的一对关系。也可以说,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是孔氏集团中 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只有有了这种关系,才能使二人说起话来 口无遮拦。
孔子结交子路的历史之谜
孔子正式办学那年,子路21岁,孔子30岁。但在这之前,子路就与孔子 认识了,他们两个早已是朋友了。有书记载,子路是在19岁那年认识孔子的。 关于子路与孔子的相识是一个历史之谜。首先,孔子在哪年开始办学?史书 没有确切记载。后人有种种揣测,有人认为孔子从27岁就开始办学了,也有 人认为孔子是从30岁那年正式办学的。任继愈老先生就是这种观点,凭什么 这样说呢?就是从孔子自述判断而来。孔子说,十四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 什么是三十而立?这个三十而立不是泛泛而说,而是说自己在三十岁那年创 立了办学的事业。因此,我们断定孔子办学的时间是在他三十岁那年。这一 年子路21岁,已经认识孔子两年了。 那么,在办学前的两年里,两人都干了些什么?两人是什么关系?这里 面大有研究。搞清楚子路与孔子的关系,就基本上可以弄清楚孔子教育事业 的发展史。俗话说,不打不成交。子路与孔子的初遇是通过交恶而开始的。 也可能是子路一开始看不惯孔子文绉绉的样子,《史记》记载子路初次见孔 子时,挥舞着长剑,凌暴孔子。后来怎么成为了朋友,可能是相互了解之后。 而当初结为朋友时,他们俩也不一定是师徒关系,最有可能的是古代社会最 常有的做法:结为兄弟。所以,孔子与子路的关系很可能是从兄弟和朋友关 系开始的。 有一个事实是大家都知道的,这就是自孔子有了子路这么个弟子和朋友 后,就不再遭受别人的侮辱了,也就是说就没人敢欺侮和漫骂孔子了。从这 一事实可以看出子路武力的威力以及在孔子早期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孔子 对子路的依赖性、以及子路在孔子眼中的特殊性。
对天命的无奈,对学生的爱惜
孔子与子游
17.4
之:动词,到……去 割鸡焉用牛刀:焉,何必;比喻不必小题大 做或大材小用,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知错能改
5.22 吾党之小子:党,指家乡 狂简:狂,狂放。简,大,指志大
•
担心学生,仁德之心
如何看出孔子爱学生?
学生 志向高远斐然成章 刚强自信 学而未精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担心忧虑牵挂11.13
在对待老师方面,子路一方面忠贞 不二,极其尊重,但另一方面又不象颜 回那样于孔子之言”无所不悦“,总取” 不讳“态度。只要他认为孔子的言与行 有不正确的地方,总是直率地提出批评 和反驳。这是子路直率、光明磊落性格 的又一体现。如6.28章
• 探讨:子路与孔子的特殊关系。
• 注:《论语》表现的是一个平面:一批学生在听 孔子说教。从《论语》中看不出学生年龄的大小, 看不出每个人的身份面目。因此,《论语》中的 众生像解读(包括孔子自己)还需联系更多《论 语》之外的作品:如《史记》《孔子家书》等, 又如研究子路(仲由)推荐仲大军先生《仲由子 路与孔子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对孔子教育集 团成员关系的新认识》一文,颇有帮助。
为什么以“高山仰止,景 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 往之。”来赞美孔子?课文 从哪些角度阐明?
孔子爱学生 学生敬孔子
孔子的弟子:
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春秋鲁Fra Baidu bibliotek人。在 孔门中以德行和颜回并称,72贤人之一。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鲁国人。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 颜渊:姓颜,名回,字子渊。鲁国人。 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认为 他德行好。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又称叔氏。吴国人。
11.13
訚訚(yí n):和颜悦色的样子 行行(hàng):刚强的样子 侃侃(kǎn):形容说话理直气壮 不得其死:当时俗语,不得善终
然:语气词,表比较肯定的语气,用法同 “焉”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因为子路非常刚强,但有勇无谋。孔子惟恐他不 会有好的结果,话里是老师深深的忧虑和牵挂。
孔子和子路
君子死,冠不免
• 。 • (前542—前480)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作季
路),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路死,孔子不食肉酱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卫国发生内乱,子 路和子羔均在卫国做官,子路本在外,听说后立即赶回, 遇见子羔正在出城,子羔对他说:“出公去矣,而城已 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害。”而子路却说:“食其食 者不避其难。”于是入城,在厮杀之中,敌人击断了子 路系在脖子上的帽带,子路说:“君子死而冠不免。” 子路于是被乱兵剁为肉酱。孔子听说后非常悲伤,尽管 他曾屡次训斥这个有股野性的弟子。子路死后,孔子把 别人送给自己的肉酱倒掉了,说:“吾何忍食此!”不 久,孔子也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