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调查

合集下载

无偿献血调查报告结果与分析(5篇范文)

无偿献血调查报告结果与分析(5篇范文)

无偿献血调查报告结果与分析(5篇范文)第一篇:无偿献血调查报告结果与分析调查结果和分析:根据我们在长沙大学里面调查的献血的现状能够清晰反映出当前大学学生献血积极性、献血渠道、以及献血过程中发现的并需要改进的不足。

通过对学生献血现状进行剖析,可以找出其中的一些问题,经过相关资料的查询与探讨,研究整合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达到本次调研宣传无偿献血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目的。

1、不同性别、学历、年龄下的献血情况经调查发现,有献血经历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我们根据调查人群的特征,分别从性别、学历和年龄三方面对学生献血现状进行讨论。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献血经历的学生所占比重也随之增长,可以看出除了学识对一个人献血积极性的影响,年龄所指向的阅历也是影响献血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阅历不仅仅是丰富的生活经历与经验,可以引导人更加正确地对待献血活动,阅历的增长同样能够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层面,让人更热衷于公益活动。

但经过以上三项的分析发现,不论从什么角度,有献血经历的学生总少于没有献血经历的学生,这也正反映了学生们对于无偿献血这项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2、献血常识了解程度献血常识是大学生应该清楚了解的知识,但是当前的大学生中有不少人不清楚献血的相关常识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对献血常识的了解与否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与献血活动的积极性,许多学生不愿意尝试自己所不了解并且可能带有危险性的事物;另一方面也可能给积极参加献血的学生带来不少的安全隐患。

3、对献血的益处的了解使身心放松”以及“促进新陈代谢”这两项则只有不到40%的同学了解,对于其他选项的了解程度就没有这之前的三项高。

来自官方的说法是,献血的好处大致有以下几点: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可防心脏病、防癌;降低血液粘稠度,使人轻松、清醒;献血救人,促进心理健康;可延年益寿(平均年龄增加2.5岁)。

第二篇:会计模拟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会计模拟实验模拟的是新纺有限公司12月份的全部账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账簿体系,完成了一个月的基本经济业务处理。

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各省先后出台各自的实施办法,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发展非常迅速,基本实现临床用血来自自愿无偿献血。

我们医院一直以来积极组织义务献血,职工踊跃报名献血。

面临问题:目前各地有时还会出现血荒,主要原因是相关职能部门管理重视还不够,宣传解释工作没有做好,献血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造成的。

对策建议:一、进一步重视无偿献血工作当前需要政府加大对无偿献血的支持力度,借鉴相关的成功经验,建立献血长效机制。

积极倡导各级机关干部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带头无偿献血。

目前可以与机关干部、事业人员、学生等一至两年的例行体检结合起来,对体检合格者征求意见后实施献血。

献血工作纳入综合工作加分范畴,鼓励县、区级政府在城区建立固定采血点。

开展一年一度献血活动月活动。

二、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献血知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调动起来,实现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解除社会公众的信任危机。

一要加大在电视、报纸、网络上的正面宣传力度,其经费不足应由各级财政相应补助。

三、拓宽无偿献血后各种补助的形式和内容无偿献血后,给予一定的金钱和实物的补助,而应该在法律上更加保护献血者的利益,激发献血热情。

建议国家、省卫生厅、省红十字会对受表彰的无偿献血者发给奖牌的同时再发给一份荣誉证书和一份表彰文件,同时抄送有关单位,以此激励无偿献血者。

四、完善献血者或其直系亲属用血费的报销机制《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需要输血时可以免费使用一定量的血液,但受血者必须先缴纳各种费用,然后再凭借有关手续办理费用的减免,但办理过程比较烦琐,挫伤一部份献血者的积极性。

建议在二级以上医院实现在院减免政策,由血站委托医保驻院医核帮助核实受血者减免条件,免除受血者奔波之苦。

五、加强对血站的监管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血站、血库的监管力度,让血站、血库的运转对公众公开和透明化,建立一套有效机制,消除掉公众的不信任。

献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献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献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摘要】献血服务在社会救助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献血服务缺乏宣传与推广,导致献血率不高。

献血现场管理不够规范,存在着混乱和不安全的情况。

献血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

献血后的回访与跟进工作不够完善,缺乏对献血者的关怀。

献血者权益保护不足,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献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需引起重视,应该加强对献血服务的监管和改进,以提高献血率和保障献血者的权益。

【关键词】献血服务、问题、宣传、推广、现场管理、规范、安全隐患、回访、跟进工作、权益保护、监管、改进、重视。

1. 引言1.1 献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通过无偿献血可以拯救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在献血服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献血者的参与积极性,也可能对献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造成影响。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以提高献血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献血服务缺乏宣传与推广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由于公众对献血的认知不足,很多人并不了解献血的重要性和意义。

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导致献血的参与率不高,难以满足医疗机构对血液的需求。

献血现场管理不够规范也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些献血点对于献血者的管理不够细致,容易出现混乱和安全隐患。

献血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如感染传播、过度疲劳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献血后的回访与跟进工作不够完善,容易出现献血者反馈不及时或出现问题无人解决的情况。

献血者权益保护不足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他们的权益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尊重。

2. 正文2.1 献血服务缺乏宣传与推广献血服务的宣传与推广是当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很多人对献血并不了解或存在误解,导致献血服务的参与度不高。

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和策略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许多献血机构宣传手段单一,没有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型宣传方式,使得信息无法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大学生无偿献血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无偿献血社会调查报告
2.从调查结果知道,仅有25%的同学有过献血经历,其中只有8%的同学有过两次及以上的献血经历。这个结果与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意向调查结果出入很大,有66%支持献血,但真正只有25%的同学参加过献血,这说明他们心里是支持的,但是付出实际行动的却很少。
3.从调查报告数据分析,没有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同学有45%的原因是因为身体状况不适合献血、内心恐惧,害怕献血或者是有低血糖,贫血等原因不适合献血;其中因为家人反对约占11%,因为现在还有很多人对无偿献血有很多的误区,认为无偿献血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阻止孩子献血。没参加献血是因为没时间的同学占了16%,我个人认为这个理由有些牵强,大学生的课相对于高中初中的课程相比是很少的,而且周末的时间也是十分充裕的,所以没时间这一问题应该是不会存在的。 还有一些同学是因为担心采血器具不卫生,会传染疾病而不愿献血,这种顾虑是多余的,因为在我国无偿献血采血器具是十分规范干净的,这种情况是不用担心的。
其他:
33%
四.调查的分析
1.“对于无偿献血的态度”的结果表明,有66%的同学是支持无偿献血的,其中非常支持的有27%,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无偿献血还是持支持的态度的。其中有27%的同学是中立的态度,可能是他们对这无偿献血还不是很了解,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所匮乏。另外的7%的同学持不太支持的态度可能是因为对无偿献血有一些负面的认识,不清楚无偿献血的真正意义。
无偿献血是一项文明社会,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永恒主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无偿献血活动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的行列中来。
调查背景: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无偿献血面临的困难与措施

无偿献血面临的困难与措施

无偿献血面临的困难与措施摘要】目的:采取措施,解决无偿献血面临的困难,确保血液供需局面。

方法:对柳州市2005-2010年献血人次、献血量、临床用血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献血人数和献血量逐年上升,临床用血量逐年递增,血液采集困难越来越多,工作人员压力越来越大。

结论:建立固定的献血者队伍,指导临床合理用血,以保证临床血液供应。

【关键词】无偿献血 ; 招募困难 ;措施【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931-02近年来,由于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快速增长的用血需求,使临床用血面临严重的短缺,为解决无偿献血面临的困难,急需探索献血招募的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5-2010年献血人数、献血量及临床用血等资料来自广西血液中心。

1.2方法:献血人数按人次统计,献血量及用血量均按单位(u)统计(采血1u=200m全血,1治疗量成分血=采血12u 采血1u =100ml血浆,临床用血1u = 200ml全血制备的任一成分血)。

2结果2.1表1-2中数据显示(2005年采血包括供给来宾市的血量,2006年来宾市中心血站成立,由来宾市中心血站供应来宾市用血),献血人数由2005年的42158人次增加到2010年54828人次,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献血血量由2005年的153540单位增加到2010年228840单位,每年以2.0%的速度增加;400ml比例由2005年的51.92%上升到2010年的59.81%,每年以1.3%的速度递增。

2010年7月份开始采300ml血量,比例达到25.25%。

团体招募每年虽有增加,但比例较低,主要解决淡季或者急用血。

2.2表1中数据显示临床用血量由2005年的136428单位增加到2010年197810单位,每年以2.5%的速度增加。

2.3通过对表1-3的分析,制约无偿献血招募困难的因素:2.3.1采血设施硬件不足,目前无采血屋。

献血人数不够的情况说明

献血人数不够的情况说明

献血人数不够的情况说明1. 献血人数不足的背景和意义献血是一项重要的公益行动,可以救助许多患者的生命。

然而,近年来,我们面临着献血人数不足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存在对社会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2. 献血人数不足的原因分析献血人数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2.1 缺乏意识和宣传不足•公众对献血的意识不强,缺乏相关知识和了解;•献血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导致很多人对献血没有足够的了解。

2.2 忙碌生活和工作压力•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许多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献血;•工作压力大,不能抽出时间去献血。

2.3 献血相关政策和制度限制•一些献血政策和制度限制了献血人群的范围,造成了献血人数的不足。

3. 献血人数不足的影响献血人数不足对社会以及个人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对患者的影响•献血人数不足会造成血液供应的紧张,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的机会降低;•一些严重疾病患者需要大量的血液支持,献血人数不足会危及他们的生命。

3.2 对社会的影响•献血人数不足会增加社会的医疗负担,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社会对于血液需求的增加会导致血液成本的上升,影响医疗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4. 解决献血人数不足的对策为了解决献血人数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4.1 提高公众意识和加强宣传•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献血的认知;•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增加献血的宣传力度。

4.2 简化献血流程和提供便利条件•简化献血流程,减少献血的时间和手续,方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在社区、工地、学校等地开展献血活动,提供便利的献血条件。

4.3 改革献血相关政策和制度•放开一些献血限制条件,扩大献血人群范围;•审查和修改一些不合理的献血政策,提高献血人数。

4.4 鼓励和奖励献血行为•建立激励机制,给予献血者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增加参与献血的动力;•通过宣传典型献血事迹,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献血行动。

无偿献血现状调研报告

无偿献血现状调研报告

无偿献血现状调研报告无偿献血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无偿献血是指个人主动无偿捐献自己的血液,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物质支持。

为了解我国无偿献血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对无偿献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不同年龄、职业、性别和地区的群体。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的献血意愿、献血频率、献血动机以及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献血意愿:调查结果显示,60%的受访者表示有献血的意愿,其中大多数受访者愿意定期献血。

2. 献血频率:调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献血者(70%)只献过一次血,仅少部分人(5%)有长期无偿献血的习惯。

3. 献血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献血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帮助他人(60%),其次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25%),还有一部分人出于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15%)。

4. 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80%)对无偿献血事业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正确回答无偿献血的相关问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人对无偿献血存在误解。

四、问题分析1. 献血频率低:大部分献血者只献过一次血,缺乏长期无偿献血的习惯,导致献血量不足,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2. 献血动机单一:绝大部分献血者出于帮助他人的动机献血,缺乏其他激励因素,导致献血意愿不稳定。

3. 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存在误解:部分人对无偿献血事业存在误解,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献血意愿和行为。

五、建议1. 宣传教育:加大对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度,减少对无偿献血的误解。

2. 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适当的奖励措施,鼓励献血者多次献血,形成无偿献血的习惯。

3. 定期活动:组织定期的公益献血活动,增加献血者的参与度,提高献血频率。

4. 全民参与:鼓励各行各业的人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5. 加强管理:加强对无偿献血活动的管理,确保献血过程安全有序。

血站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建议

血站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建议

血站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建议
作为献血人员的一个重要环节,血站服务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现实中血站服务质量不断受到质疑,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影响着血站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主要讨论血站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首先,血站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专业性。

由于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不足,血站在现有条件下难以有效地提供专业化服务,从而导致献血者的检查和采血过程不够顺利;二是服务流程不够规范。

血站服务中的流程不够规范,导致献血者往往需要排队等待,等待时间较长;三是缺乏人性化的服务。

血站在服务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献血者的需求和需求,不仅表现为服务态度不够热情,还表现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不够高。

要解决上述存在问题,应采取如下建议:一是加强人才的培训和引进。

加强员工的专业性和技能水平,提高其对献血者工作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从而为献血者提供更优越的服务;二是严格掌握服务流程。

严格规范服务流程,很好地解决了献血者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提供更规范,更舒适的服务环境;三是人性化的服务,包括更加细致地了解献血者的需求、要求,同时实行人性化的制度,例如公司在9月份推出的换班制度,为献血者提供更方便的时间,从而促进其参与积极性。

总之,血站服务质量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但是合作必须具备的条件和标准,只有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才能真正做好服务,引起更多的人关注献血意义,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献血事业的发展。

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无偿献血是一种主动向他人奉献自己力量的公益活动,侧面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的总体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都能够主动参与无偿献血,为我国的医疗工作贡献自己应尽的一份力,这是一件可喜的现象,但是由于我国医疗水平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国内现在流行的献血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献全血,而一种更科学,更先进,效果更好的献血方式——成分献血远远不够普及,许多公民对这种献血方式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为此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希望通过这次较大规模的调查,对南京市民无偿献血情况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向更多的南京市民宣传成分献血,鼓励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成分献血中来。

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规模较大,地点分布较广,7月7号开始,7月16号结束,历时十天,调查团队一行十几人兵分两路,十天之内分别前往了南京理工大学,月牙湖,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珠江路、湖南路、紫金山、鼓楼、新街口等十几个地点,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和发宣传单(同时口头讲解)为主,十天以来,共计回收调查问卷1997份,散发传单XX多份,调查的同时,我们也为南京市血液中心募集了一些有意前往南京血液中心进行成分献血的志愿者,共计274人。

数据统计时,我们统计了问卷中每一题各选项的人数(问卷和结果附后),力求得出较为客观清晰的结果。

一、引言(三)从根本入手,标本兼治。

这个根本就是要通过环保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发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河山的精神,杜绝不良卫生习惯,积极爱护公共环境。

人的觉悟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再做有害生态环境的事,环境治理好了,也就能保护好。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

关于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研报告调查背景无偿献血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传递爱心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渠道。

然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情况不容乐观。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献血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大学生群体的献血率则更是偏低。

针对这一现状,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和行为,探究其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献血意识和积极性提供参考意见。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北京市某大学2019级本科生,其中男女比例相近,涵盖不同院系和专业。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通过纸质和网络问卷两种方式向受访者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基本情况问卷,无偿献血态度问卷和无偿献血行为问卷。

调查结果一、基本情况1. 男女比例男性92人,占46%;女性108人,占54%。

2. 年级分布大一52人,占26%;大二69人,占34.5%;大三55人,占27.5%;大四24人,占12%。

3. 专业分布文科类专业97人,占48.5%;理科类专业103人,占51.5%。

二、无偿献血态度1. 大学生的无偿献血意愿问:您是否愿意参与无偿献血?答:愿意的有110人,占55%;不愿意的有90人,占45%。

问:您认为什么因素影响了您对无偿献血的态度?答:主要因素有以下5个:A. 缺乏时间(占37%)B. 担心对身体有害(占29%)C. 不知道献血的相关知识(占16%)D. 没有得到足够的鼓励(占10%)E. 不认为献血有什么意义(占8%)答:有124人(占62%)认为无偿献血是一种社会公益行为,有56人(占28%)认为献血可以挽救生命,还有20人(占10%)认为无偿献血可以获得相关补贴。

1. 非献血者的主要原因A. 觉得献血是一种公益行为(占56%)B. 理解献血的意义,相信自己的献血可以挽救生命(占26%)C. 受到朋友或家人的鼓励(占18%)1. 大学生的无偿献血意愿并不高,只有5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无偿献血。

采血不足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采血不足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采血不足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作者:黄金昌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68-01【摘要】目的分析发生采血不足量的原因,寻找对策,减少血液浪费。

方法对本区2011.5~12月采血不足量的献血者资料和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2011.5~12月发生采血不足量73袋,占0.89%,引起采血不足量的主要原因为流血不畅、晕针、其它(电子采血仪、人为因素)。

结论加强献血宣传,提高采血技能,优化献血环境,增强责任意识,能有效减少献血反应和采血不足量的发生。

【关键词】采血不足量原因对策按照《献血法》规定,符合献血条件的公民,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ml,最多不得超过400ml。

根据国家对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实际采血量低于标定量的90%为采血不足量,采血不足量可引起血液与保养液比例不当,直接影响到血液的质量,甚至不能输用,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

在开展无偿献血的工作中,采血不足量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采血不足量的发生,尽可能地节约血液资源。

笔者对本区2011年5~12月采血不足量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资料:2011年5~12月本区共采集无偿献血8234人次,均符合《献血者健康体检要求》(GB18467-2001),年龄18~55周岁,献血者自愿选择200ml、300ml、400ml献血量,其中团体自愿无偿献血2464人次,街头自愿无偿献血4770人次。

2 方法:以实际采血量低于标定采血量的90%为采血不足量,即用CZK-ⅡC电子采血秤采血时将拟采量200ml者,实采量低于180ml;拟采量300ml者,实采量低于270ml;拟采量400ml者,实采量低于360ml为采血不足量;实际采血量低于100ml者,均做报废处理。

结果1 2011年5~12月本区共采集无偿献血8234人次,有73袋血为采血不足量,发生率为0.89%。

无偿献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无偿献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下转第191页)[作者简介]高飞(1968-),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学历大专,吉林市中心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为切实找准制约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因素和需要破解的难题,笔者就如何拓宽血源,确保血液质量,推进无偿献血工作的制约因素等进行了调研,掌握了当前无偿献血工作的现状、面临的困难和不足,明确了进一步解放思想,稳步推进无偿献血工作的对策。

1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1思想解放不够①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水平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①无偿献血事业发展不够。

就北海市为例,人口160万左右,但每年参与无偿献血的人次只有1万人次左右,献血的参与面还很低。

②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水平不高。

近几年来北海市临床用血量以15%的幅度上升,但自愿无偿献血人数跟不上临床用血量需求,无偿献血与临床用血的矛盾日渐突显,同时还存在偏型和季节性缺血的现象。

③无偿献血地区发展不平衡。

2011年北海市县区无偿献血人数3882人,占总献血人数30.48%。

“四个转移一个延伸”(即由指令性计划指标献血向无指标的自愿无偿献血转移;一次献血向多次献血转移;一次献血量200mL 向400mL 转移;临床用全血向成分血、自体输血转移;无偿献血工作从城市向农村延伸),还没完全落实到位,应急献血团体队伍还不健全,时有出现“血荒”。

④无偿献血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社会群众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比较浅薄与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度还不到人群的十分之一。

以北海为例,2011年公务员参与无偿献血的比率仅占8.1%,医务人员的比率则仅3.8%。

(2)血站职工思想解放不够,仍有世俗眼光、传统观念、惯性思维这些共性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干部职工存在以下思想解放不够的表现,①“唯条件论”、不思进取,没有条件就不做的思想观念,存在等、靠、要的心态;②“怕”字当头、畏首畏尾,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③思想保守、墨守陈规,存在懒、散、慢的心态;④固步自封、得过且过,存在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心态;④衙门作风、部门利益至上,存在官本位的心态。

探讨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究

探讨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究

探讨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究无偿献血是自愿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血液不能人工合成与复制,必须要靠社会各界人事的支持、理解、爱心捐献。

该文将对无偿献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诱发原因加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待全面改革当前工作弊端,从而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良好发展。

标签:无偿献血;血液不足;血液安全;采血服务;临床用血[Abstract] The unpaid blood donation is a voluntary self-dedication to the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and the blood donors do not receive any rewards from the blood collection unit and the blood donor unit. Unpaid blood donation is a lofty act of selfless dedication,saving the wounded and dying,so that the sick can relieve their pain and even save their lives. The value cannot be measured by money,and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society. Blood cannot be artificially synthesized and replicated,and it must rely on the support,understanding,and love donation of personne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main problems and causes of unpaid blood donation work,and propose effective solutions to look forward to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current work defects,thus promoting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work.[Key words] Unpaid blood donation;Insufficient blood;Blood safety;Collecting blood serdce;Clinical use近年来,无偿献血工作在全国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血液供应紧张的问题,但是从实际开展情况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城管,交通等社会部门的支持、理解与沟通,社会各界人士对无偿献血的诸多疑惑与担心[1],这一现状,必须针对无偿献血工作的潜在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未来发展规划,为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此情况下无偿献血事业才能获得长远健康的发展。

血液供需紧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血液供需紧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理用血 。
o o p b o d d n t n, c u ae c oc f fg u lo o a i a c r t h ie o r o
r cuime t,a i g t n e tv a ur so e r t n tk n hei c n ie me s e f
10 00吨增加到 2 1 0 1年的 4 6 14吨 。但是 , 目前我 国年 人 口献 血率 仍 只有 0 9 左 .%
200 10 3江 苏 南 京 红 十 字的 45 %… , .4
离世卫 组织 推荐 的 1 满 足血 液 基本 需 %
e a e s e s c a a g e tde eo m e t r lm a urs u h s r a v l p n
血 液 供 需 紧 张 的原 因分 析
近年来 , 人们分析 “ m液紧张 ”, 往往
归咎于 : 《 血法 》 ① 献 规定 的献血 年 龄 和
献 血间 隔期 不合 理 ; “ 偿献 血 , ② 无 有偿
o ce tfc ma a e n . fs in ii n g me t
来说 , 血 者 的年 龄 范 围可 以进 一 步 加 献 宽, 献血 间隔期 可以进一步缩短 , 是 , 但 仔
细 分 析 ,8~5 1 5岁 这 么 宽 的 年 龄 段 , 血 献
K e o dsblo o t n; y W r o d d nai Pubi d n s o lc a mi i— tain; ay i Co t r e s r r to An lss; un e m aue
体 和 体 献 J _ 献 叭淡 f 母统 ! :  ̄, f J ¨ 筹 考 虑 , 献 I 人叶 综 台 分 忻 , ¨ 符 介 埘 f I L 找 l

关于无偿献血的社情民意调查报告

关于无偿献血的社情民意调查报告

关于无偿献血的社情民意调查报告目前,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献血者。

然而,对于无偿献血的社情民意如何评价,需要进行系统性分析和整理。

因此,本文将从调查结果、影响因素、问题反馈等角度出发,对无偿献血的社情民意进行调查报告。

一、调查结果我们在市区范围内随机选择了500名受访者,其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

根据调查结果,7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有过献血经验,其中无偿献血者占比最高(41%),但个别人放弃了继续献血的意愿,主要原因是缺乏意识、身体不适和恐惧等。

另有10%的人表示从未献过血,而20%的人则因身体条件限制而不能献血。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无偿献血时,调查结果显示,8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只有11%的人表示不愿意,主要是因为害怕、不信任和影响生活等原因。

这表明,大多数受访者对无偿献血是赞成的,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影响因素从调查结果分析,以下因素对无偿献血的决策具有一定影响:1. 知识和宣传教育的覆盖范围。

受访者中,有近40%的人受过相关宣传教育,其中10%以上的人是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了解到的。

另外,30%的人得到献血信息是家庭、同学、朋友介绍的。

因此,公开健康教育和社交媒体在无偿献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显而易见。

2. 献血安全问题的保障。

在受访者中,有33%的人表示他们对献血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很担心。

因此,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和生命科学研究是提高公众无偿献血认知的必要手段。

3. 社会环境和物质利益的推动力。

约有2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在特殊时间和场合(比如灾区和义务献血站)无偿献血,但不会长期坚持。

同时,另有约10%的人愿意在无偿献血后获得某些物质奖励。

这对于不同群体的激励和鼓励非常有必要,并且可以促进无偿献血行为的增加。

三、问题反馈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有无献血经历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问题:1. 男性受访者比女性更愿意无偿献血。

这可能与男性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身体条件有关。

全国献血现状分析报告

全国献血现状分析报告

全国献血现状分析报告
全国献血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献血潜力国家之一,但近年来,我国的献血数量仍然不足以满足医疗需求。

下面是针对全国献血现状的分析报告。

首先,我国的献血意识相对较低,公众对献血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了解。

献血不仅可以帮助救治病人,还可以对献血者本身有益,如促进新陈代谢、稳定情绪等。

因此,需要加大对公众献血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献血意识。

其次,我国的献血机构和设施不足。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拥有的献血站点和设备数量仍然远远不够。

由于某些献血站点的位置偏远,人们前往献血点的意愿不够强烈。

因此,应该建立更多的献血站点,并提供便利的献血服务,以增加公众的献血率。

第三,献血过程中的不便也是影响公众献血意愿的一个因素。

一些人在献血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舒服的感觉,如晕厥、头痛等。

此外,献血需要预约,个别献血点甚至需要排队等候。

因此,需要改进献血流程,提供更舒适的献血环境和更便捷的献血服务。

最后,献血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也影响了公众的献血积极性。

目前,我国普通献血者只能获得一定的荣誉感和自愿捐献荣誉证书,并未能获得更为实际的奖励。

因此,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献
血激励机制,提供一定的献血报酬,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献血。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献血现状还存在许多问题。

为了提高献血率,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献血站点和设施,改进献血流程,并建立激励机制。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够推动我国献血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医疗需求,为社会健康做出贡献。

关于“献血容易用血难”的调研分析报告

关于“献血容易用血难”的调研分析报告

关于“献血容易用血难”的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用血需求逐年增加。

然而,在实际医疗实践中,献血容易用血难成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在本地,由于暂时缺乏二级以上医院和血站,献血容易用血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本文将结合当下大环境用血现状和本地实际,对献血容易用血难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

二、全国用血现状当前,我国临床用血需求持续增长,而献血率却相对较低。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文得知:我国2022年的千人献血率为11.5,即一千个人里只有不到12个人参与献血事业;而中高等国家的献血率为千人45.4,是我国的将近四倍。

与此同时,临床用血量逐年攀升,血液供需矛盾突出。

三、本区献血与用血现状本地暂无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无血站。

由于缺乏必要的采供血机构,本地居民用血多去市级医院,增加了本地居民用血困难。

本地献血工作主要是按照市无偿献血领导小组等上级部门要求开展的,没有自主开展献血工作。

据统计,除有献血人数要求以外(如:辖区人口1%,本次不少于100人等要求),本地居民2022年自愿献血人数为500人左右。

四、调研分析为了深入了解本地献血容易用血难的问题,我们对本地居民进行了调查和访谈。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居民对献血知识了解不足,担心献血影响身体健康;同时,由于缺乏方便和固定的献血点,部分居民献血意愿不高。

而在用血方面,由于本地医疗资源有限,很多患者不得不去市级医院用血,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给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的市级医院带来较大压力。

五、建议措施针对本地献血容易用血难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一是加强献血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献血意识;二是加快本地二级以上医院项目建设,建立方便和固定的献血点,为居民献血提供便利;三是成立本地血站,加强与市级医院的合作,建立血液资源共享机制;四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采用血等相关医疗水平和工作效能。

相信通过2-3年的时间完善落实以上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本地献血容易用血难的问题。

关于南京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的调查研究

关于南京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的调查研究

关于南京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的调查研究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南京市民无偿献血的情况,包括参与献血的比例、献血意愿原因、献血频率等方面。

通过调研,可以了解南京市民对献血事业的态度和意愿,同时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和理解,推动献血事业的发展。

调研方法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南京市民的无偿献血情况,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调研问卷由多个问题组成,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是否献血、献血情况等方面。

针对南京市综合人口数量,本次调研的样本量为600人,样本来源为南京市不同区居民。

调研结果参与献血的比例在调查的样本中,有60%的人从未参与过无偿献血,30%的人曾经献过一次或者多次。

剩下的10%的人表示他们无法献血,比如因为有疾病或药物治疗等原因不能献血。

献血意愿原因在参与献血的人中,有40%的人表示是为了做好社会责任,为需要帮助的人出一份力;同时也有20%的人表示是受到了家人、朋友或同事的鼓励。

还有10%的人表示是因为看到相关宣传而有所触动。

当然也有一些人选择献血是因为可以获得一些礼品或者补贴。

献血频率在参与献血的人中,多数人献血的频率不高,只有20%的人表示会每年献血一次及以上,还有10%的人表示会不定期地献血。

相对而言,60%的人表示他们无法定期献血,或者每年只能献血一次。

社会认知度在调查问题中我们发现,83%的人认为献血是一种很好的社会实践,同时也是为国家和社会贡献的方式;然而,还有17%的人认为献血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担心献血会对健康有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虽然南京市无偿献血的参与率还需提高,但市民对于献血的态度和意愿已经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无偿献血的重要性。

通过更加广泛的宣传,加大社会力度,相信南京市民无偿献血的形象和参与率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高,从而为构建一个健康、和谐和有爱的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分析大学生无偿献血积极性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分析大学生无偿献血积极性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分析大学生无偿献血积极性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目的 1.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的情况,对献血知识了解的程度 2.分析大学生为何献血积极性会有所下降。

方法通过面向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

结果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5份,生57份,女生38份。

结论大学生献血人数减少有社会原因和自身的原因。

标签:大学生;无偿献血;献血积极性一调查背景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生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我市每年无偿献血需求量在15吨左右,其中主要的献血人群分别为农民占75%,学生占15%,工人占5%,其他占5%,而从2013年开始,我市学生献血人数下降至7%,为此特到我市各大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为何大学生献血热情会有所下降。

二调查方法及结果通过在大学校园随机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份,其中男生57份,女生38份,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 献血知识的了解是否知道哪些情况可以献血是否知道献血间隔时间是否知道献血所享有的权利知道68.4% 知道44.3% 知道38.7%不知道31.6% 不知道55.7% 不知道61.3%2.不献血的原因a.自身条件及自己的观念的原因占31.2%b.对卫生条件不放心的占30.8%c.害怕得传染病的占26.1%d.害怕疼的占9%e.害怕亲人阻止的占1.6%f.时间不合适和不知道献血地点的占0.3%g.其他占1%通过以上调查总结:占阻止无偿献血的原因第一位的是其自身原因及自己的观念问题,献血是有身体条件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符合献血要求的。

自身条件如体重,血压,贫血,传染病,不符合献血条件的都是在所难免的,我们无法改变,因此改变大学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要从客观原因着手如:卫生条件不合格,献血后会不会得上传染病呀,针头那么粗,是不是很疼呀,告诉父母会不会阻止呀,我根本不知道在哪能献血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y on the Status of Unm et Care Needs on Blood Donation and the Motivation Factors of Blood DonationSong Renhao et alHebei Blood Center,Shijiazhuang,050071AbstractObjective:The paper aimed at studying the status of unmet care needs among donating blood and the motivation factors ofblood donation,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cruitment of blood donors.Methods:the status of unmet care needs among donating blood and its motivation factors were surveyed with questionnaire.Results:Donate blood donor service demand is higher than before,the main demand is enough respect.And to non blood donors,blood donation way and knowledge was the main demand.The main unmet care needs among donating blood were no enough respect or bad impression on the blood stations,little sense of blood,inability to find someone to company them to donation,and complicated donation procedures,the main reason of blood donation is the love.And to non blood donors ,the main unmet care needs were don't know how to blood donation,not familiar with the blood stations system,no one request their donations,the main reason for no donation was no social pressure.Conclusion:To improve the recruitment of blood donors,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own blood stations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increase the blood donation knowledge propaganda and raise people's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blood donation,use social pressure and encourage widespread participation in donation.Key WordsBlood donation;Care needs;Motivation factors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需求快速上升,而有偿献血转变到自愿无偿献血后,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但献血人数也有一定的减少,血液的供需不平衡带来了全国范围的季节性短缺或偏型性短缺。

要从根本上解决血液短缺的问题,就要优化献血氛围、提升献血服务水平,促使更多的适龄健康公民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定期参与无偿献血。

我国以往的献血者招募研究大多集中在献血知识的知晓率上,对影响献血的直接因素涉及不多,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献血者和非献血者对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探讨影响献血的促动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拟推动无偿献血的发展。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石家庄市、保定市随机调查1000人,收回有效问卷963份,有效回收率96.3%。

以有无无偿献血经历判为献血者和非献血者。

其中献血者510人,男235人,女275人;非献血者453人,男247人,女206人。

年龄在20-50岁,包括学生、工人、军人、自由职业者等不同阶层,文化程度小学至大学,调查者均自称身体健康。

1.2调查工具与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参考国内同类问卷[1-3]。

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调查宋任浩1魏晨玲2何路军11河北省血液中心,石家庄,050071;2石家庄市中医院,石家庄,050071摘要目的:了解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无偿献血促动因素,探索有效促进无偿献血招募思路。

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献血者和非献血者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较高;献血者主要需求是获得足够的尊重,而非献血者的主要需求是献血途径和献血知识的认知;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或对血站印象不好、自己献血对血站意义不大、找不到可以带领自己去献血的人、献血程序繁琐等,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奉献爱心;而非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不清楚怎么献血、对血站系统不熟悉、没人要求自己献血,不献血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社会压力。

结论:加强血站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大献血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献血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社会压力,鼓动人们广泛参与献血是当前强化献血招募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无偿献血;服务需求;促动因素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 DOI.10.3870/YXYSH.2012.10.014第25卷第10期2012年10月医学与社会Medicine and SocietyVol.25No.10%Oct.201246··排序献血者百分比(%)非献血者百分比(%)1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或对血站印象不好26.3不清楚怎么献血31.22自己献血对血站意义不大22.1对血站系统不熟悉18.13找不到可以带领自己去献血的人14.8没人要求自己献血12.34献血程序繁琐12.1不知道自己献血的重要10.75献血费用高 6.2担心献血有损于健康10.66路程远 6.0抽不出时间 4.57抽不出时间 5.8路程远 4.38献血环境不理想 3.4担心血液被买卖 4.29其他 3.3其他 4.1调查问卷分为“您为什么不去献血”和“什么情况下你才会去献血”2部分。

问卷不署名,集中填写,当场回收,有缺项或漏填者不作为有效问卷。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献血服务需求现状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有16.4%的献血者在过去1年内有献血的愿望而没有献血,有9.7%的非献血者在过去1年内有献血的愿望而没有献血,表明献血者献血服务的需求较高。

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主要是(献血时)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非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是“不清楚怎么献血”、“对血站系统不熟悉”等献血途径和献血知识的认知上。

是否将“获得足够的尊重”作为献血服务的第一需求与所受教育程度有关,见表1。

献血者与非献血者主要需求得分比较见表2。

献血者与非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而阻碍献血的调查情况见表3。

促使献血者再次献血和非献血者献血的因素见表4。

表1献血者和非献血者主要需求得分比较人群人数获得礼遇和尊重献血途径和献血知识献血者5100.69±0.210.47±0.18非献血者4530.45±0.19 1.01±0.13t 5.528-5.851P<0.01<0.01表2“获得足够的尊重”与所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是否将“获得足够的尊重”作为献血者的第一需求所受教育程度t P 是30.1619.139<0.01否24.38表4促使献血者和非献血者献血的因素排序献血者百分比(%)非献血者百分比(%)1奉献爱心38.1社会压力33.42获得荣誉和尊重27.3家人需要或互助献血28.83社会压力15.9血液短缺21.54家人需要或互助献血12.5奉献爱心8.95血液短缺 6.2获得荣誉和尊重7.43讨论调查结果显示,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较高,献血者更渴望通过献血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而且其教育程度越高,期望值越高。

献血者的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的情况有: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或对血站印象不好(26.3%)、自己献血对血站意义不大(22.1%)、找不到可以带领自己去献血的人(14.8%)、献血程序繁琐(12.1%)等。

可见献血者的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的主要原因是献血者对献血过程中的服务不满意。

相关研究表明为献血者服务的过程是献血者实现其献血行为的过程,直接影响到公民对献血过程是否满意,是否愿意再次献血[4]。

所以说,缺乏工作人员与献血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缺乏工作人员交流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没有树立以献血者为中心的理念和新的适应现代社会的融入了追求人生质量和人生价值的医德观,没有转变卫生改革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心理失衡状态等,影响他们对献血政策的理解、影响了吸引、满足与保有献血者,从而不利于采供血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①要提高输血专业技术水平,包括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完善先进的医用设备等;②要有快捷方便的献血模式;③要有工作人员的星级服务。

要有高质量的硬件设施,包括站内指引、医师介绍和答疑解惑、环境清洁、停车便利等。

要改变以往“由上压下、由内而外”的行政导向,确立“由外而内”的顾客导向,增加无偿献血过程中的“人情味”,为无偿献血行为和相关组织树立更加正面的形象[5]。

非献血者的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的情况有:没人要求自己献血(31.2%)、对血站系统不熟悉(12.3%)、对血站系统不熟悉(12.3%)等,近3成的非献血者没有献血的原因是“没有人要求自己献血”,这和献血者的献血服务空缺有很大差异。

非献血者献血服务未满足主要表现在对献血途径和献血知识的认知上,说明献血相关知识的认知影响其对待献血的态度和行为[4]。

有调查显示,非献血者不显血的主要原因有2点,①对现行的无偿献血政策缺乏充分的了解:仅有36.5%的居民知晓无偿献血者可终身享受免费用血的政策、仅有11.7%的居民知晓无偿献血者本人5年内可累计享受无偿献血量5倍的医疗用血等;②对献血存有恐惧心理,还有认知上的误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